高一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docx
- 文档编号:30714136
- 上传时间:2023-08-19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1.55KB
高一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docx
《高一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
高一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
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和第Ⅱ卷(表达)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7题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4-16题涂在答题卡8-10位置上,其余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每年农历7月初7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即中国传统的情人节。
媒体给予了相当热情的关注,商家也借此推出种种“情侣消费”,回归传统的热潮似乎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灵魂附体”的感觉,人们也似乎感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
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兴盛?
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
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过传统节日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
尤其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
虽然,在近代以来的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既被当作封建社会的“余孽”而遭排斥,也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而受清算。
但是,传统文化作为人们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并不会轻易消散。
因而,当下对传统节日的倡导,重点不在于恢复一些旧有的仪式,而在于发现其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
正如人们所言,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这是文化上的自信和自觉。
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都含有一种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
这不仅意味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而且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然而,现实中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之实,破坏性极大。
这几年,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怪象:
一方面,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另一方面,历史文化遗产却频遭破坏,悲剧一次次上演。
一边是煞有其事的“保护”,一边是毫无顾忌的破坏,传统文化在利益图谋和责任缺失的夹击下,处境并不令人乐观。
此外,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也可能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非但不能起到滋养的作用,反而坏了人们的胃口。
因而,传统文化由冷到热,固然有可喜之处,但里面的陷阱也着实不少。
如果没有纯正的尊重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
这个过程不是一味呼吁回归传统或者抵御外来影响就能实现的,而恰恰是考验人们智慧和耐心的地方。
1.下列表述属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一项是 ( )
A.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之实,破坏性极大。
B.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
C.应有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
人们对传统文化不仅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还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D.传统文化可图谋利益,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
2.以下不属于“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原因的一项是 ( )
A.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
B.传统文化作为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其生命力和影响力不会轻易消散。
C.这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这和媒体给予的热情关注和商家的包装有关。
D.在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曾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受清算。
3.下列对“灵魂附体”一词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回归传统的热潮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
B.发现了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
C.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实现了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
D.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武帝时,征北海太守诣行在所。
有文学卒史王先生者,自请与太守俱,“吾有益于君”,君许之。
诸府掾曹①白云:
“王先生嗜酒,多言少实,恐不可与俱。
”太守曰:
“先生意欲行,不可逆。
”
行至宫下,待诏宫府门。
王先生徒怀钱沽酒,与卫卒仆射饮,日醉,不视其太守。
太守入跪拜。
王先生谓户郎曰:
“幸为我呼吾君至门内遥语。
”户郎为呼太守。
太守来,望见王先生。
王先生曰:
“天子即问君何以治北海令无盗贼,君对曰何哉?
”对曰:
“选择贤材,各任之以其能,赏异等,罚不肖。
”王先生曰:
“对如是,是自誉自伐功,不可也。
愿君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所变化也。
”太守曰:
“诺。
”
召入,至于殿下,有诏问之曰:
“何以治北海,令盗贼不起?
”叩头对言:
“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之所变化也。
”武帝大笑,曰:
“於乎②!
安得长者之语而称之!
安所受之?
”对曰:
“受之文学卒史。
”帝曰:
“今安在?
”对曰:
“在宫府门外。
”有诏召拜王先生为水衡丞,以北海太守为水衡都尉。
传曰: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君子相送以言,小人相送以财。
”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
①掾曹:
官府属官的名称,因分曹治事,故称。
②於乎:
呜呼。
4.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征北海太守诣行在所 诣:
往,到
B.是自誉自伐功 伐:
征伐
C.王先生徒怀钱沽酒 徒:
只,仅仅
D.有诏召拜王先生为水衡丞 拜:
任命,授予官职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①自请与太守俱 ②夫人之相与
B.①幸为我呼吾君至门内遥语 ②齐彭殇为妄作
C.①各任之以其能 ②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D.①安得长者之语而称之 ②余之力尚足以入
6.下列语句分别表现王先生的“说话艺术”和“不羁个性”的一项是(3分) ( )
A.①愿君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所变化也 ②王先生徒怀钱沽酒,与卫卒仆射饮,日醉
B.①何以治北海,令盗贼不起②吾有益于君
C.①幸为我呼吾君至门内遥语②先生意欲行,不可逆
D.①对如是,是自誉自伐功,不可也②有诏召拜王先生为水衡丞
7.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汉武帝召见北海太守,王先生以“我对你有好处”为由随行,太守答应了他。
B.王先生到京城后,每天喝得烂醉,甚至都不去看望一下北海太守。
C.北海太守把自己的治理之功归于汉武帝,汉武帝猜到是别人教他这样说的。
D.王先生教北海太守说谎话,没想到却弄了个官做,可见汉武帝的做事轻率、随意。
8.翻译画线句子(每小题5分,共10分)
(1)天子即问君何以治北海令无盗贼,君对曰何哉?
(2)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君子相送以言,小人相送以财。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
夜上受降城①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②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③,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
①受降城:
唐时为防御突厥而筑的边地要塞,在今甘肃省灵武县。
②回乐峰:
指回乐县境内的烽火台,在受降城附近。
③芦管:
乐器名,军中多用之。
9.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
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巧?
(4分)
10.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还顾望旧乡, 。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⑵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⑶,不尽长江滚滚来。
⑷连峰去天不盈尺,。
⑸,此时无声胜有声。
⑹沧海月明珠有泪,。
乙 选考题(共80分)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祁连雪
千里河西走廊,在我身临其境之前,总以为那里是黄尘弥漫、阒寂荒凉的,显然是受了古诗的浸染,“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之类的诗句,已经在脑海里扎了根。
这次实地一看,才了解到真相。
原来,河西走廊竟是甘肃最富庶的地区。
这片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如今已被国家划定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当你驻足武威、张掖,一定会为那里的依依垂柳、森森苇帐、富饶的粮田、丰硕的果园所构成的“江南秀色”所倾倒。
当然也不是说,整个河西走廊尽是良畴沃野,它的精华所在,只是石羊河流域的武威、永昌平原,黑河、弱水流域的张掖、酒泉平原,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平原。
这片膏腴之地,是仰仗着祁连山的冰川雪水来维系其绿色生命体系的。
祁连雪以其丰美、清洌的乳汁汇成了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溉着农田、牧场、果园、林带,哺育着河西走廊的子孙,一代又一代。
祁连山古称天山,西汉时匈奴人呼“天”为“祁连”,故又名祁连山。
一过乌鞘岭,那静绝人世、夐列天南的一脉层峦叠嶂,就投影在我们游骋的深眸里。
映着淡青色的天光,雪岭的素洁的脊线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天际,一块块咬缺了完整的晴空。
面对着这雪擎穹宇、云幻古今的高山丽景,领略着空际琼瑶的素影清氛,顿觉凉生襟腋,情愫高洁,它使人的内心境界趋向于宁静、明朗、净化。
大自然的魅力固然使人动情,但平心而论,祁连山确也沾了神话和历史的光。
这里难以计数的神话传闻和层层叠叠的历史积淀,压低了祁连山,涂饰了祁连山,丰富了祁连山。
在那看云做梦的少年时代,一部《穆天子传》曾使我如醉如痴,晓夜神驰于荒山瀚海,景慕周天子驾八骏马巡行西北三万五千里,也想着要去西王母那里做客。
当时把其中的故事都当成了信史。
真正知道它“恍惚无征,夸言寡实”,是后来的事,但祁连山的吸引力并未因之稍减,反而益发强化了。
四十余年的渴慕,今朝终于得偿,其欢忭之情是难以形容的。
旅途中我喜欢把记忆中的有关故事与眼前的自然景观相叠合。
车过山丹河(即古弱水)时,我想到了周穆王曾渡弱水会西王母于酒泉南山。
《淮南子》里也有后羿过弱水向西王母“请不死之药”的记载。
神话传说汇集着一个民族关于远古的一切记忆,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思维、情感、体验以至行动的载体,深入地窥察一个民族以至人类史前的发展轨迹。
观山如读史。
驰车河西走廊,眺望那笼罩南山的一派空蒙,仿佛能谛听到自然、社会、历史的无声倾诉。
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的激动和沉甸甸的时间感被呼唤出来,觉得有许多世事已经倏然远逝,又有多少天涯过客正在匆匆走来。
我们这些河西走廊的过客,与祁连雪岭朝夕相对,自然就把它当做了热门话题。
有人形容它像一位仪表堂堂、银发飘洒的将军,俯视着苍茫的大地,守护着千里沃野;有人说祁连雪岭像一尊圣洁的神衹,壁立千寻,高悬天半,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隔膜感。
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却是恋人、挚友般的亲切。
千里长行,依依相伴,神之所游,意之所注,无往而不是灵山圣雪,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
一种相通相化相亲相契的温情,使造化与心源合一,客观的自然景物与主观的生命情感交融互渗,一切形象都化作了象征世界。
也许正是这种类似的情感使然,150年前的秋日,林则徐充军西北路过河西走廊时,曾写下诗句:
“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甘、青路上,我也即兴赋诗,寄情于祁连雪:
“依依只有祁连雪,千里相随照眼明。
”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文章旁征博引,大量引用神话传说,并触及了当下现实,把河西走廊的精华所在与江南相提并论。
B.神话传闻和历史积淀“压低”“涂饰”了祁连山,反映了历史带给祁连山以无法摆脱的沉重负担。
C.河西走廊的过客对祁连山的形容之所以见仁见智,是因为雪岭常被一派空蒙笼罩,真相难以认清。
D.作者在游历河西走廊的同时,也以恋人、挚友般的心态去贴近祁连山,试图体验祁连山的“心史”。
E.本文既从空间的视野描述祁连雪山特有的自然美景,也从时间的角度传达一种绵长凝重的历史感。
(2).作者在文章的开关和结尾均引用了古人的诗句,请分别说明其用意是什么。
(5分)
(3).作者曾说:
“雪”是《祁连雪》的“文眼”,具有重要的作用。
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6分)
(4).文中说“观山如读史”,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说说从“观山如读史”中获得的启示。
(不少于100字)(10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25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回想铁生
陈村
2010年的最后一天,早上八点半,我被手机短信闹醒,去看,才知道史铁生去世的消息。
接着的几天有几十家媒体要求采访,我一一谢绝。
我自己写文章比记者写更真实。
他在送我的华夏社出版的《礼拜日》一书上写道,陈村:
这家出版社,这本书的装帧,这本书的作者和这本书的存有者,都与残疾有关。
看来,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
铁生八九年十月。
他跟我投缘,也许是因为我们有相似的经历,都曾当过知青,都是病退回城,都曾在里弄加工组“午餐半小时”,都属残疾人,都写作。
但他站不起来了,我还能弯曲地站立和难看地短程行走。
我曾跟他说,我在走向他。
他的困厄比我多十倍,他的思想也比我深入十倍。
在我眼里,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
这些年,我到北京必去探望史铁生。
在他那里坐两三个小时,吃顿饭。
他们夫妇邀我住他们家,我总推辞了。
我来去匆匆,住下本可以多说话,可是他的身体禁不住客人的打扰。
他的截瘫,他的肾脏萎缩,用他的话说,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维持身体的运行很累。
一周两到三次的肾脏透析,不由分说地打断他的生活和思维。
除了他的体力、精力、除了同情他不能多抽烟,我和他的谈话与常人无异。
谈得很快乐。
残疾其实并不缺少什么,只是不能实现罢了。
他常常想得比人们深入透彻,他有自己的理由和节律。
他是小说家,我喜欢读他作品的一个最大的理由是,他的想法和明净的文字,不曾神神鬼鬼牵丝攀藤。
他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
他是能超越智和愚的。
他不做作,而是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
他把自己看轻了,才能去爱自己,爱世界。
史铁生通常并不抱怨,他知道感恩,知道在生的命题下的诸多奥义。
别人用腿走路,丈量大地。
他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
他常常纠缠在那些排遣不开的命题中,时间长了,成为习惯和乐趣。
他的想法都是经过推理论证的,有明晰的线索可寻。
可是,听他说话的人,因为自己的好腿好肾,常常哼哼哈哈的,懒得跟从他的思维。
他的书被更多阅读的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
那样的故事只有他能写。
读的时候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读史铁生的文章,和他谈话,都不会越读越狭隘。
他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
我常常是站到自己之外,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
他不是,他完整地保存自己,依然快乐。
经过那道窄缝之后,快乐肯定不再张扬,应该称为喜悦了。
他是用喜悦平衡困苦的人,不容易破灭。
许多游戏和他无缘,他不再迷失,可以欣赏自己,欣赏上帝的手艺。
史铁生坦然写他自己,他的一生透明坦荡,读过他作品的人知道他的许多往事,也看见他的许多思索。
那些困苦,经过血的洗礼后成了他的资源,以此走向内心,走向命定之路,去看他人和世界。
他追问,但不控诉,不失态。
这几天重新翻看《病隙碎笔》和他送我的其他书。
他将自己拆开,思索许多有关精神的命题。
关于上帝和神,关于心魂,关于爱情,关于有无,关于自卑,关于生死。
他给世界找到的本质是残疾和爱情:
残疾是事物的障碍,爱情是心魂的追求。
他将上帝视为同行,窥探上帝作为编剧的手艺。
1998年1月,我带女儿去看铁生。
铁生打开电脑教她玩著名的吃豆子游戏。
他说自己有时也玩两盘。
这也是他的生存状态,在死神的追逐下,他飞快行走,一路蹦蹦跳跳吃下许多豆子。
这个轮椅上的人是最勇敢的人,敢面对真实的人生,不退缩到无知和曲解,不麻痹麻醉自己。
他对许多事情都兴致盎然,关心新旧科学和新旧哲学,关心今天。
他的叙述强调逻辑,推理严密,用论据论证那些看似荒谬的人生命题。
他一直在思索:
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他从身体的不能去想精神,想灵魂。
他的神不是星相或星座,而在自己心中。
他是无法站立的人,也是最挺拔正直的人。
2011年1月6日,复旦大学的“史铁生追思会”,屏幕上打出他的肖像。
照片上的他那么神采奕奕,宽厚地笑着。
史铁生如同他的作品一样真诚、温暖、厚重。
这样的作家是不会死的。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陈村得知史铁生去世的消息之后,谢绝了几十家媒体的采访要求,决定自己写文章来纪念史铁生,是因为他觉得只接受媒体采访,让记者写文章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史铁生的伟大。
B、史铁生的身体状况很差,除了截瘫不能行走外,他还患上了肾脏萎缩,但是史铁生的喜悦和乐趣却正来自于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和探寻,他追问,但不控诉命运的不公。
C、作者在文中用了较多的笔墨来写自己对史铁生作品的理解和思索,是为了突出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
D、陈村在阅读史铁生的作品时,经常能够感受到史铁生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
他也对比了自己和史铁生的差距,感到自己的写作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但并不快乐也并不坦然。
E、史铁生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照片上的他那么神采奕奕,宽厚地笑着,如同他的作品一样真诚、温暖、厚重,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史铁生超越了生命的苦难。
(2)、根据作者的回想,史铁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简要分析。
(6分)
(3)、文中特别写到了史铁生打开电脑教作者的女儿玩吃豆子的游戏,史铁生自己有时也玩两盘的细节。
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作用。
(6分)
(4)、史铁生说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他将自己拆开,思索许多有关精神方面的命题。
请你就对“残疾”、“生命”、“有无”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专家指出,强烈的地震极易引发海啸,沧海横流,巨浪奔腾,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应切实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B.季老一生光明磊落、胸无城府,始终都保持了天真纯朴的本性,不求名,不为利,不媚上,不畏权;即使处在政治漩涡中,他也丝毫没有改变。
C.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素有金九银十之称的楼市,交易情况不瘟不火,价格继续僵持,在平淡中迎来了年内最后一个销售的关键期。
D.河南省针对“瘦肉精”的问题,明确规定了畜牧、商务、工商、食品药品、公安等相关部门的职责,要求各行其是,形成合力。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3分)( )
A.目前中国经济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因为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二是因为美元的过量发行导致了美元的泛滥和全球流动性过剩。
B.在当今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里,任何一个企业家都不可能永远经历着辉煌而不面对挫折:
遇到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能否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C.一名韩国官员透露,有关成员国已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以防止1997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不要再次发生。
D.著名评论家李星说:
“贾平凹的《古炉》是一部最广阔、最深刻、最能表达他对中国社会的认识的作品。
”看完这部小说,李星又一次体会到多年前读完《白鹿原》后的那种亢奋。
16、将下面五个句子排列成一段内容连贯的话,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宋神宗时,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被调往杭州等处担任地方官。
②《念奴娇•赤壁怀古》正是苏轼谪居黄州游赏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时所作。
③元丰二年在湖州太守任上又因作诗讽刺新法,遭到御史弹劾、论罪、被捕入狱。
④这首词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
⑤苏轼为官关心政治,但思想比较保守。
A.②④⑤①③ B.⑤②④①③
C.⑤①③②④ D.②④①③⑤
17、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对“二十四史”作一解说。
(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①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是二十四史的编撰目的。
②封建统治者称二十四史为“正史”。
③纪传体是二十四史采用的体例。
④对中国四千多年来的历史,二十四史所作的记录是比较系统的。
答:
二十四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根据《红楼梦》中“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意境,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
要求想像合理,语意连贯,不少于40字。
(8分)
六、写作。
(60分)
19、阅读下面一首辛弃疾的词,根据要求作文。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四季有春夏秋冬,人生有酸甜苦辣。
我们总是在品味人生滋味中懂得了人生,不断成长。
请以《________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⑴选择一个词语填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
⑵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⑶不少于800字。
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1-3题 每小题3分)
1.答案:
C。
ABD均为令人忧虑的态度。
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是悲剧和陷阱。
2.答案:
D。
是反衬传统节日的生命力,不是原因,而是背景。
3.答案:
A。
B“发现了”错,在是理解错了,原文是警告人们要这样做,而不是已经做到了。
;C以偏概全,“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是说过传统节日的目的,过传统节日也好,读经等等也好,都只是其中部分具体形式,而“灵魂附体”之“体”;D是说转化传统文化的手段。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4.B(伐:
夸耀)(3分)
5.D(A 于:
和、跟、同,介词 交往,动词 B 为:
替、给,介词 是,动词 C 以:
按照、依照、根据,介词 因,介词 D 之:
的,助词)(3分)
6.A(B 第①句是皇帝的问话 第②句是北海太守转述王先生说的话,也是王先生想跟随太守前去的原因 C 第①句是王先生想通过户郎找太守并叮嘱他 第②句是太守没有违背王先生的想法 D 第①句是王先生对北海太守准备回答皇帝的问话的评价 第②句是皇帝授给王先生官职,并且是王先生说话艺术的结果)(3分)
7.D (王先生教北海太守说话的艺术和策略;汉武帝善于发现和任用人才,并非做事轻率、随意。
)(3分)
8.
(1)译文:
皇帝如果问你怎么治理北海,使那里没有盗贼(抢劫、杀人的人),您回答说什么呢?
(采分点:
即:
如果。
令:
使、让。
何以:
用什么(宾语前置) 对:
回答。
各1分,句意通顺1分)(5分)
(2)译文:
美好的言辞可以求得尊贵,美好的品行可以超越别人。
君子用(把、拿)美好的言语赠送对方,小人用钱财赠送对方。
(采分点:
市:
求得。
加:
超越。
送以言、送以财:
介词结构后置。
相:
对方。
各1分,句意通顺1分)(5分)
参考译文:
汉武帝时,征召北海太守到皇帝行宫。
有个执掌文书的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下 学期 语文 月考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