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题型汇总.docx
- 文档编号:30714107
- 上传时间:2023-08-19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416.39KB
高中生物题型汇总.docx
《高中生物题型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题型汇总.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题型汇总
专题一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或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
1、图3—5是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据图回答
(1)[①]是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2)[
]是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其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它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
从生理特性看,它又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3)[
⑤]是内质网,作用是增大细胞内膜面积,并与蛋白质的加工和有机物合成有关。
(4)[
]是液泡,对细胞有支撑的作用。
若该细胞
中的溶液浓度小于外界环境溶液的浓度,则细胞将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西瓜果肉细胞的色素有的是[
]液泡
(5)[
]是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7)结构
是高尔基体,它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它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该植物细胞分裂时,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
(6)[12]是在细胞核中,它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
]所指的物质是染色质(易被碱性燃料染成深色),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在有丝分裂前期消失的是[⑨]核仁和[11]核膜。
(2)[13]是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3)[14]是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其内部有可以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色素。
(5)该细胞结构不同于动物细胞的是具有[
]细胞壁、[
]液泡和[⒁]叶绿体。
(11)消化酶、抗体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需要四种细胞器:
[
]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⒀]线粒体。
(12)原核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有核糖体。
(13)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
含有少量DNA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
(14)若该图为植物的根尖细胞,则不应该含有[14]叶绿体
(15)若该图为低等植物细胞,则还应该有中心体
1.
1、图3—5是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据图回答
(1)[①]是,主要成分是和,对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2)[
]是,由分子和分子构成,其基本支架是。
它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性;
从生理特性看,它又是一种性膜。
(3)[
⑤]是,作用是增大细胞内膜面积,并与蛋白质的加工和有机物合成有关。
(4)[
]是,对细胞有支撑的作用。
若该细胞
中的溶液浓度小于外界环境溶液的浓度,则细胞将发生现象。
西瓜果肉细胞的色素有的是[
]液泡
(5)[
]是,是合成的场所。
(6)结构
是,它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它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该植物细胞分裂时,与的形成有关。
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
(7)[12]是在中,它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
]所指的物质是(易被碱性燃料染成深色),其主要成分是和。
在有丝分裂前期消失的是[⑨]和[11]。
(8)[13]是,是细胞进行的主要场所。
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9)[14]是,是进行的细胞器。
其内部有可以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色素。
(10)该细胞结构不同于动物细胞的是具有[
]、[
]和[⒁]。
(11)消化酶、抗体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需要四种细胞器:
[
]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⒀]线粒体。
(12)原核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有。
(13)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
含有少量DNA的细胞器有。
(14)若该图为植物的根尖细胞,则不应该含有[14]叶绿体
(15)若该图为低等植物细胞,则还应该有
2、(5分)下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1)与分泌物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3]。
(2)图中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膜上附有多种酶,
以保证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反应能正常进行的
细胞器是[8]。
(3)图中[12]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4)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工厂”为[]__。
(5)抗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
(6)[1]是,它的结构特点是。
它的生理特点是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化学成分:
蛋白质和脂类分子结构:
双层磷脂分子层做骨架,中间镶嵌、贯穿、覆盖蛋白质
线粒体:
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
程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
含少量的DNA、RNA。
叶绿体:
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
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
基粒上有色素,基质和基粒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含少量的DNA、RNA。
§6、(C)其他细胞器的主要功能
内质网:
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核糖体:
无膜的结构,椭球形粒状小体,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
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高尔基体:
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中心体:
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液泡:
单膜囊泡,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
功能:
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
专题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图解
例题:
图3-3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据图回答:
(1)A是光能,它在过程②这个阶段中,转变为储存在ATP中的活跃的化学能。
(2)物质E是CO2,过程④称为CO2的固定。
过程
称为C3的还原
(3)物质F是(CH2O),物质B是O2。
(4)
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
③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所需要的能量来自[C]ATP的分解。
在长时间没有光照的情况下,该阶段的化学反应能否进行不能进行
(5)过程
为③提供ATP和[H]
(6)在适宜的光照、温度、肥水等条件下,适当地增加CO2,可以提高有机物的产量。
(7)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练习
1、根据下面光合作用图解,请回答:
(6分)
(1)物质
是,物质
是,物质③是,物质④是。
(2)图中
是___________阶段,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__。
(3)阶段
为阶段
提供的物质是。
(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
试述影响光合作用的几个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移途径是:
碳元素的转移途径是:
3.
2.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
(1)A表示,它可转变为储存在D中的能。
(2)物质B是,物质C是,物质D是。
(3)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探究,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化合物名称)。
(4)光反应阶段为暗反应阶段提供和
(6)在适宜的光照、温度、肥水等条件下,适当地增加,可以提高有机物的产量。
(7)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光合作用(自然界最本质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1、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方程式:
CO2+H2018——→(CH2O)+O218
胡萝卜素:
橙黄色
叶黄色:
黄色
叶绿素a:
蓝绿色(含量最多)
叶绿素b:
黄绿色
注意: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仅是糖类,还有氨基酸(无蛋白质)、脂肪,因此光合作用产物应当是有机物。
2、色素:
包括叶绿素3/4和类胡萝卜素1/4色素分布图:
色素提取实验:
丙酮提取色素;
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
碳酸钙防止色素受到破坏
3、★光反应阶段
场所:
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条件:
必须有光,色素、化合作用的酶
步骤:
①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H2O—→2[H]+1/2O2
②ATP生成,ADP与Pi接受光能变成ATP
能量变化:
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
4、★暗反应阶段
场所:
叶绿体基质条件:
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二氧化碳,能量、酶
步骤:
①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
②二氧化碳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还原氢、酶、ATP生成有机物
能量变化:
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关系: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
5、★意义:
①制造有机物②转化并储存太阳能③使大气中的CO2和O2保持相对稳定。
专题三生态系统
例题:
图8-7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一个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流经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或草)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能,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作为生态系统,除图中已有成分生产者和消费者外,还需要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此图中,若添加微生物,可构成完整的生物群落,
再加上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就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2)狼与红狐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狼与灰狐的关系是捕食。
(3)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兔、鼠、昆虫。
(4)在该食物网中,对狼来说能量损失最少的食物链是草→兔→狼。
(5)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有红狐、狼;该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
(6)决定此食物网中同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7)狼在此食物网中同时占有3个营养级。
(8)如果人为地大量捕捉臭鼬或鸟,则草的数量变化是先减少后增加,而后生态系统将处于新的平衡状态,这主要取决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4.
练习1、图8-7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一个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流经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
(2)狼与红狐的关系是,
狼与灰狐的关系是。
(3)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4)在该食物网中,对狼来说能量损失最少的食物链是。
(5)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有;该食物网共有条食物链。
(6)狼在此食物网中同时占有个营养级。
(7)此图中,若添加分解者,可构成完整的,
再加上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就可构成一个。
(8)如果人为地大量捕捉臭鼬或鸟,则草的数量变化是,而后生态系统将处于新的平衡状态,这主要取决于生态系统的能力。
2、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草属于_____,猫头鹰属于____.
(2)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______,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
(3)在此食物网中有条食物链。
(4)属于三级消费者。
猫头鹰占有个营养级,
狼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为。
(4)停止围猎几年后,狼和狐重新大量繁殖,生态恢复平衡。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能力。
4、右图为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的甲、乙、丙分别代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类群。
请据图回答
(1)图中甲表示,乙表示
丙表示。
(2)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②和③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3)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传递是沿实现的。
(4)生物群落中一部分碳返回大气中,而另一部分则
以形式储藏在地层中。
1、种内关系(同种生物的关系)
①种内互助:
同种生物分工工作或共同御敌。
如:
蚂蚁、蜜蜂等营群体生活的昆虫。
②种内斗争:
同种生物为争夺食物、空间、配偶尔斗争。
如:
大蝌蚪产生毒素使小蝌蚪死亡。
2、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的关系)
①互利共生: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互相从对方获利。
如:
豆科植物和根瘤;人和肠道细菌。
②寄生: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生物体表或体内,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有害。
如:
植物和菟丝子;噬菌体和病毒;绦虫和猪。
③竞争:
两种不同生物为争夺资源和空间而斗争。
如:
牛和羊,田里的水稻和杂草。
④捕食:
(斗争中最激烈的)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如:
羊吃草,狼吃鹿。
注意:
生物在环境中生存捕食受单一生态因素影响而是受到多个生态因素影响的。
§20、种群的数量及变化特点
1、种群密度:
单位空间内某种群个体数量。
特点:
面积相同,不同物种种群密度不同;同种生物不同条件下种群密度可能不同。
2、出生率和死亡率:
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出生或死亡的数量。
①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加大;②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
3、年龄组成:
种群各年龄期个体的比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4、性别比例:
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
5、“J”型曲线:
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
6、“S”型曲线:
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
§21、生态系统
1、概念: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实最大的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分类和特点:
分类: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受人为影响)、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特点:
每种生态系统都含有多种动物、植物、微生物和无机环境。
§22、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23、生态系统的成分:
(四个)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主要指光能、热能、空气、水、无机盐
2、生产者:
一切自养生物,包括绿色植物、硝化细菌、光合细菌等,是最主要的成分,含量最多。
3、消费者:
属异养生物。
包括各种动物。
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依次类推……
4、分解者:
属异养生物。
指营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将有机体分解成无机物返还给无机环境。
不可缺少。
§24、食物链和食物网
1、概念:
生态系统中生物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多个食物链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结构。
2、食物链的启示环节必须是生产者,不包括分解者,食物链中的箭头由低营养级指向高营养级。
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4、沿食物链方向,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只有10-20%
5、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6、沿食物链,碳元素在生物间以含碳有机物形式传递,分解者将其分解返还给无机环境,可再次利用。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在全球范围循环的。
§25、生物系统的稳定性:
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1、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结构越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亦然。
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强,草地破坏后能恢复。
而森林恢复很困难。
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它的恢复力稳定就弱。
2、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但有一定的限度。
保持其稳定性,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26、人与生物圈
1、生物多样性:
地球上全部动物、植物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生态系统。
2、多样性包括: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1、
人体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丙酮酸、H2O、CO2。
(2)④、⑤、⑥代表能量,其中最多的代号是⑥ 。
(3)[H]与O2结合生成②的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
(4)人体细胞内如果缺氧,C6H12O6氧化的最终产物是乳酸。
(5)有氧呼吸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能释放出少量能量的是第一、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第一阶段。
(6)有氧呼吸必须在有氧的参与下进行,如果缺乏这个条件,则产物是乳酸。
1分子葡萄糖2分子丙酮酸2C3H6O3+能量
(动物、人、马铃薯块茎细胞、甜菜块根)
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不彻底,全部反应在细胞质中进行,条件时没有氧气参与。
4、有氧呼吸:
第一步:
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H]和少量ATP(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第二步:
丙酮酸和水结合生成CO2,[H]和少量ATP(线粒体中进行)
第三步:
前两步的[H]与吸入的氧气结合生成水和大量的ATP(线粒体中进行)
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彻底分解,1mol葡萄糖完全分解释放总能量2870千焦,其中1161KJ能量转移到ATP中,其它的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5、呼吸作用的意义:
①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②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19、(B)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1、同化作用:
把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储存能量
①自养型(光能自养和化能自养)主要指绿色植物、藻类;硝化细菌等
②异养型(直接摄取有机物)人、动物、营寄生、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2、异化作用:
分解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释放能量
①需氧型(有氧呼吸)人、绝大多数的动物、植物、细菌、真菌
②厌氧型(无氧呼吸)寄生虫、乳酸菌等嫌气性细菌兼性厌氧菌(无氧、有氧都能生存)酵母菌
2、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f表示的结构是效应器,由a、b、d、e、f组成的结构叫反射弧
(2)图乙是图甲中C(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该结构称为突触,突触是由④突触前膜、⑤突触间隙和⑥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的。
图甲中这样的结构有_2个。
(3)突触小体含有大量的③突触小泡,内含有的化学物质称神经递质。
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即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4)静息时,神经纤维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位外正内负,当神经元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分电位表现为位外负内正,,从而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得以传递。
3、下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
液是细胞内液_,②液是血浆,③液是组织液。
②③
液三者共同构成了人体内大部分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
(2)毛细血管壁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②③
(3)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③(组织液)。
C)体液调节:
指某些化学物质(激素、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生理活动进行调节。
§7、(C)动物激素种类和生理作用(第85页表4-1)
§8、(C)激素调节
下丘脑(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在垂体,垂体分泌促激素作用在腺体。
§9、(C)对同一生理的调节:
①协同作用:
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对生长的作用(增强效果)
②拮抗作用: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调节(发挥相反作用)
§10、(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其结构基础是。
包括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或腺体)
§11、(B)兴奋的传导:
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未受刺激时,膜内,膜外电位)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突触来传递。
(单向传导)
注意:
生物是多种因素共同调节的结果,动物所有行为受神经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
§12、(B)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中央前回、语言区(S区、H区)
§13、(B)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书页表4-2)
§14、(A)动物行为的产生,不仅需要运动器官的参与,而且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趋性:
动物对环境因素刺激最简单的定性反应本能:
是由一系列非条件反射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
4、图3-4是遗传物质组成图,据图回答:
(1)物质B是含氮碱基 ,G是 蛋白质 。
有遗传效应的部分是指E基因。
(2)B的种类有4 种;E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序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
(3)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
H存在的主要场所是(真核细胞的)细胞核。
6
5、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1、4、5分别是
氨基、肽键、羧基。
(2)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
的方式叫做脱水缩合。
(3)该化合物叫三肽,形成该化合物过程中有2分子的水产生,形成2个肽键。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20种,不同的氨基酸分子,具有不同的R基。
⑷合成此化合物的细胞器是核糖体,翻译此化合物的模板信使RNA分子至少有含氮碱基9个。
6、下图为大肠杆菌DNA分子(片段)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用文字回答
(1)图中“1”表示胞嘧啶,
“8”表示碱基对;“6”表示磷酸。
(2)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7]脱氧核苷酸__。
其共有4种,
(3)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通过[9]氢键连接起来的。
(4)图中〔10〕示意的是一条_脱氧核苷酸链_的片断。
(5)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①DNA分子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组成
③碱基有4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碱基间配对方式A与T,C与T
7、下图为物质跨膜运输几种方式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是磷脂双分子,B是蛋白质。
(2)组成细胞膜的A、B两种物质通常
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流动的。
(具有流动性)
(3)图中甲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丙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乙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K等离子进入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甘油、乙醇进入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特点:
结构特点是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功能:
1、保护细胞内部2、交换运输物质3、细胞间识别、免疫(膜上的糖蛋白)
物质进出细胞膜:
1、自由扩散:
高浓度运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O2、CO2、甘油、乙醇、脂肪酸)
2、主动运输:
低浓度运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
意义:
对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主要是营养和离子吸收,常考小肠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红细胞吸收钾离子,根吸收矿质离子)
3、(D)减数分裂的概念:
①范围: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发展成为成熟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过程中进行的。
②过程: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③结果:
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4、(D)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比较★
1、同源染色体:
两条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2、联会: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
复制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包含四条姐妹染色单体,这对同源染色体叫四分体。
4、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形成四个精子。
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5、(D)减数分裂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 题型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