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专项世界现代史模块检测.docx
- 文档编号:30713979
- 上传时间:2023-08-19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24.26KB
高三二轮专项世界现代史模块检测.docx
《高三二轮专项世界现代史模块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二轮专项世界现代史模块检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二轮专项世界现代史模块检测
2019高三二轮专项:
世界现代史模块检测
注意事项:
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
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一】选择题
1、〔2017年广东会考22题〕十月革命后,苏俄为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推行了
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C.自由放任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2017年11月慈溪市期中17题〕某位学者认为:
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逐渐减弱,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
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权利法案》颁布时B、罗斯福新政实施中
C、十月革命成功时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后
3、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
“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
“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
”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4、〔2017年浙江会考13题〕在两极格局下,不结盟运动兴起。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于20世纪
A、30年代B、40年代C、60年代D、90年代
5、〔2018年4月广州市二模〕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统计,1991—1994年,最富有的美国人平均收入增加了21﹪,而低收入者几乎没有增长。
另据统计,1980年美国企业首席执行官的平均收入与工人平均收入之比为42:
1,到1999年这一比率扩大为419:
1。
上述现象主要说明当代美国〔〕
A、劳资矛盾尖锐B、贫富分化加剧
C、劳动者的素质不断下降D、经济的发展没有给低收入者带来利益
6、右边这幅示意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美国发动越南战争
B.朝鲜战争爆发
C.古巴导弹危机
D.美国占领日本
7、〔2017年3月湖南高三十二校联考13题〕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
“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
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
”这反映了中国政府〔〕
A、争取法国支持,重返联合国B、意在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D、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8、〔2018年3月南京市二模18题〕“从1932年3月1日起,根据本法规定,一切输入联合王国的商品,除条文中规定的免除课税的商品外、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10%的关税。
”对英国《进口税法》的颁布,理解错误的选项是
A、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内市场,抵御外国商品的竞争
B、为了应付危机,解决危机的一种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C、说明英国自由放任、自由贸易政策的失败
D、客观上调解了英国与别国的贸易纠纷,推动英国经济发展
9、〔2018年11月福建四地六校高三联考14题〕温家宝总理强调,我们要走一条和一些大国不一样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
这是中国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史,尤其是近代以来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时作出的理性选择。
以下各国的近现代史最能为我国和平崛起提供正面经验的是
A、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B、日本在近代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C、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D、二战结束后德国的重新崛起
10、〔2018年1月济宁市高三质检〕欧盟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反映了
A、各国间的经济竞争基本消失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美国被排斥在区域集团化之外D、全球贫富差距明显缩小
11、〔2018年2月江苏百校联考18题〕日本右翼文人中村粲在《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中说“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
当时就是在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
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
”上述材料反映日本大举侵华的一个客观背景是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得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
B、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市场
C、社会主义苏联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抢占世界市场
D、经济危机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进行激烈的经济贸易战
12、〔2018年3月日照市一模〕对某一历史事件,学者有不同评价。
肯定者认为它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粘合剂”;否定者认为它是导致欧洲分裂的“加速器”、“绝缘体”。
依据你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A.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B.欧洲经济共同体启动
C.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3、〔2018年11月广东五校高三联考6题〕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其科普著名《枪炮、病菌和钢铁》中说:
“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
……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
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
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
……一个曼丹人村庄里的人口在几个星期之内就从2000人急剧减少到不足40人。
”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今天最大的启示是
A、在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病菌是第一“杀手”
B、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
C、高度重视“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
D、全世界都要加强对“流行疾病”的防控
14、〔2018年12月广东增城高三调研21题〕邓小平曾说:
“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
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
”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世界多级化格局已形成B、中国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C、和平崛起是中国发展必由之路D、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
15、〔2017年11月泰兴市期中16题〕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A、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开始发生转变
C、知识经济的兴起
D、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16、〔2018年湖南会考21题〕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①时间长 ②范围广 ③破坏性大 ④首先爆发于英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2017年4月湛江二模22题〕作为苏联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同的是〔〕
A、都是为了保证军事斗争的胜利B、都由于对农民的剥夺破坏了工农关系
C、都起到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作用D、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18、〔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17题〕与赫鲁晓夫改革相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突出特点是
A、打开了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
B、以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C、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
D、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
19、20世纪20年代,苏维埃俄国的一份报纸对该国实施的一项政策发表了社论,用了这样一个标题“道路已经指明,我们循着方向正确前行”。
该政策最有可能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新经济体制D、“加速发展战略”
20、1921年,苏俄以粮食税取代了余粮收集制()
A、使农民失去土地B、增加了农民负担
C、只照顾了国家利益D、兼顾国家与农民利益
21、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以下新变化中,深受罗斯福新政影响的是
①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②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
③第三产业蓬勃发展④以知识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出现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2、〔2017年11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24题〕有学者提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能够“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重要因素有
①西欧国家走向联合②日本迅速崛起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④中国的振兴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3、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先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
“法国万岁!
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世界政治的多极格局最终形成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
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
24、〔2017年12月金丽衢十二校联考24题〕20世纪6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有三尼之说:
美国总统肯尼迪;苏共第一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印度总理尼赫鲁。
“三尼之说”的出现表达了那时的国际形势是:
A、美苏争霸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5、〔2017年11月皖南联考20题〕“医生赶到病人那里,可病人已经死亡。
于是在别洛韦日森林开具了死亡证明。
当时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核手提箱留给谁?
这可不是儿戏,于是商定:
由俄罗斯来控制。
”材料中“病人已经死亡”是指
A、苏联成立B、苏联取得卫国战争胜利
C、美苏争霸D、苏联解体
【二】非选择题
26、〔2017年1月哈九中高三期末35题〕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
……1679年颁布的《人身保护法》,使公民的人身自由得到保障。
……1660年,一些学者也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
丹尼斯、帕辛……的实验对蒸汽机的发明起了重大作用。
1750年后英国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却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6%。
——史仲文《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材料二:
……这些织布工人中,许多人饿死了,许多人长期地每天靠二又二分之一便可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与此相反,英国棉纺织机在东印度的影响却是急性的。
1814至1835年的东印度总督确认:
“这样的灾难在商业史上几乎绝无仅有的,织布工人的尸骨把印度平原漂白了。
”
——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三:
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
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将被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
……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之先。
——徐刚《世纪末的忧思》
材料四:
苏联工业化道路是用忽视农业、压缩工业的办法,片面发展重工业。
这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和经济结构的严重畸形。
……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表现为走一条粗放发展的道路。
——刘靖北《关于苏联败亡的思考》
材料五:
1946~1992年,法国政府连续实施了10个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
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一些指标对企业,尤其是私有企业没有强制性,主要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的信息和可靠的政策依据。
政府采取激励措施来推动计划的实现。
……戴高乐总统也曾说过,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
材料六:
首先,我们将大规模改造公共建筑物,使之更加节能。
其次,我们将对国家基础设施进行最大规模投资,将创造数百万工作岗位,这将是五十年代建立高速公路网后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
第三,新政府计划对学校建筑物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修复学校破损建筑物,并进行节能改造,在教室里安装新电脑设备。
——--奥巴马发表讲话阐述经济振兴计划〔2017年12月6日〕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三中有关英国工业革命的论点。
〔2〕根据材料四以及相关知识,指出关于苏联与英国工业化的异同。
〔3〕依据材料五,说明法国政府是如何对经济进行干预的?
你认为材料中“自由的缺点”及计划的“优点”各是什么?
〔4〕奥巴马的“经济振兴计划”与罗斯福新政相比更加关注什么?
分析其原因。
27、阅读以下图片
图1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朝鲜停战协定及其临时补充协议上正式签字
图2见人民版144右下
图2各国代表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
图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字仪式
图4见人民版150
图42001年,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领导人身穿中国民族服装在上海科技馆前合影
〔1〕写出图1这张照片拍摄的时间与具体地点。
从时代背景看,与图1相关的这次战争的整体特点是什么?
战争的结果对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何影响?
〔2〕图2这一历史事件发生于哪一年?
造成了什么影响?
〔3〕结合图3和图4,概要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发生的新变化。
28、〔2018年黑龙江会考28题〕阅读以下材料(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比80年代初增加了2倍。
其中80%集中在美、欧、日,只有18%在发展中国家。
在这方面跨国公司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控制着国际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l/3。
现在它们越来越重视就地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生产和销售有20%是在国内进行的。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和哪两个组织有关?
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5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
这一趋势开始出现于何时?
(4分)
(3)上述材料提到的国际组织中,中国是哪一个组织的成员国?
该组织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为什么要加入该组织?
(5分)
29、〔2017年3月台州市调研39题〕〔26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工业化需要科学技术推动,工业化时期是善于学习的时代,……为了不让文化落后拖住工业化的脚步,1928年秋,苏联政府掀起了群众性扫盲运动,……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投入文化和技术的学习热潮中。
从1929年至1939年,熟练工人增加了9倍,工程师增加了5倍多。
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装上了加速器。
工业化时期,苏联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是一个威胁与机遇并存的时代。
1929年,正当苏联轰轰烈烈地进行工业化的时候,经济危机的飓风席卷了资本主义国家。
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
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
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
——《世界历史纪录片》
材料二:
……无论苏联最高领导层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的程度,虽然情况很明显,苏联的农业产量大大低于它的勇于冒险的邻邦。
〔见下图〕
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至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A时间段中苏两国经济分别出现什么问题?
〔4分〕并分析共同原因。
〔4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B时间段中苏两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4分〕并分析不同趋势的原因。
〔6分〕
30、〔2017年10月苏北四市摸底23题〕〔14分〕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
该法授权农业部长,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主付以直接补贴的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的播种面积。
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般是政府根据市场需求每年确定和公布某些农作物下一季度的播种面积。
凡是农场主同意者,便与政府签订合同,就可以得到优厚的补贴。
——摘编自《大生》2017年8月
材料二1936年2月国会通过了美国农业部制订的《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
该法案通过给予农场主一定的土地撂荒补贴,限制土地播种面积,减少粮食生产,这次只不过是以土壤保护的名义出现而已,即通过给土地休耕的农场主休耕补贴,换得他们放弃种植,削减粮食生产。
——摘编自李超民《中国古代常平仓思想对美国新政农业立法的影响》
材料三1938年,罗斯福签署了新的《农业调整法》。
该法规定,由新成立的商品信贷公司以略低于1909—1914年“平价”的价格标准向农民贷款,如果农产品价格下跌至低于政府定价,那么农户可将剩余农产品交商品信贷公司,由公司负担差价。
如果市场价高于政府定价,那么农民可以在市场出售剩余农产品以归还政府贷款。
美国从此建立起“常平仓制度”。
通过这个方法建立起一个稳定有效的仓库,储存多余的粮食,不至于出现“谷贱伤农”,到了歉收年景,这些存粮就可以发挥作用。
——摘编自夏辉辉《政府对农业的“哺育”》
材料四2002年美国通过新的农业法案,2002年到2007年6年期间政府提供的各项农业补贴总计6年达1185亿美元。
美国的新农业法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其农产品出口世界第一的地位,但它严重违背了WTO的宗旨,招致全球各成员的强烈不满。
这将给没有补贴能力的发展中成员的农业带来巨大冲击,严重损害发展中成员农民的利益。
——摘编自柯炳生《美国新农业法案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分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农业调整法》的主要实施途径。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会通过这一法案的主要目的。
〔3分〕
〔2〕据材料【一】二,指出两个农业法案规定的相似之处。
归纳1936年农业法案内容的新特点。
〔4分〕
〔3〕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政府农业调整方向的主要变化。
分析“常平仓”制度建立的积极意义。
〔4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美国巨额补贴违背WTO宗旨”的主要原因。
“招致全球的不满”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3分〕
世界现代史模块检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解析:
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全球范围的意识形态对抗逐渐减弱,答案应为D项。
3、D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美国态度由“强加”〔1946年〕到“很好的倾听”〔1972年〕,主要原因在于欧洲的联合使欧洲的实力大大提升,冲击了战后的两极格局。
所以正确选项是D项。
4、C 5、B
解析:
富人和穷人的收入由42:
1扩大到419:
1,说明美国贫富分化加剧。
6、C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注意图中的地点是古巴。
7、C
解析:
考查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注意题干中的“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西欧的联合,动摇了美国的霸权地位,促进了政治格局朝向多极化方向发展,题干中,中国政府对此予以了充分肯定,说明中国政府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8、D
解析:
1932年是经济危机期间,各国为了克服危机,纷纷调整关税政策,恢复发展经济,而关税的提高计划了各国的矛盾,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故D理解错误。
9、D
解析:
根据所学英国通过殖民侵略和战争,如与荷兰、法国等,18世纪中期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逐步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日本有明治维新后不断发展壮大,在这过程中与西方列强一样也走上殖民侵略的道路,如通过对中国、朝鲜等侵略,跻身强国之列。
美国成为超级大国,与二次世界大战和殖民侵略有密切关系。
所以上述三国的崛起都建立在战争、殖民侵略扩张等基础上,不符合此题题意。
只有二战后的联邦德国,通过政治改革、实行非军事化、利用美国的援助、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注重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等,50年代经济发展进入繁荣时期,60年代初成为欧洲头号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我国和平崛起可以借鉴联邦德国的经验,选D项。
10、B
解析:
欧盟和亚太经合组织属于在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建立的两个区域集团组织,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
11、D
解析:
注意材料中的强调的是“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故日本制定大举侵华的外交政策也是为了建立自己的所谓的“经济区”,背景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激烈的经济贸易战”。
12、A 13、C
解析:
此题考查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使贫富差距拉大;使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加强;现行的经济运行规那么不尽合理,大多有利于发达国家;还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使发展中国家所付代价巨大;对民族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
材料传染性疾病之所以在全球范围流行正反映了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14、A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虽然想建立单边主义,但是1993年建立的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第三世界有力的冲击着美国的霸权主义,多极化趋势还在演化之中,故A项表述的形成有误,所以此题应该选择A。
15、D 16、A 17、C
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确是为了保证军事斗争的胜利,而新经济政策不是排除A。
B项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不是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排除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排除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起到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作用,新经济政策改善了工农关系,恢复了经济,也起到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作用。
所以正确选项为C。
18、C
解析:
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而戈尔巴乔夫改革从经济开始、以政治为重点,对政治、经济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政治上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19、B
解析:
注意时间,20世纪20年代,由此可知是新经济政策。
20、D
解析:
余粮收集制是对农民的剥夺,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后来的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照顾了国家和农民两方面的利益,极大跳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1、A 22、B
解析:
此题考查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世纪60年代,在两极格局下,出现了新兴力量的崛起,主要有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而中国的振兴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后,而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国内正处于动乱时期,不足以成为“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重要力量。
排除含有④的选项即可。
23、B
解析:
可直接读取材料信息,五六十年代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原子弹研制成功进一步增强了欧洲力量,从而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有力的冲击,加速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应选B符合题意。
24、D 25、D
解析:
材料中“别洛韦日森林开具了死亡证明”是指独联体成立;再结合“核手提箱由俄罗斯控制”的信息,可以得出结论。
【二】非选择题
26、
(1)以立法促发展;以科技带动进步;引起城市人口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或城市化进程加快);给本国人民和殖民地人民带来了灾难(或贫富分化加剧);导致环境恶化。
(2)同:
以牺牲农民利益推动工业化,走粗放发展道路。
异:
英国首先发展轻工业,苏联首先发展重工业(或英国农轻重比例较协调,苏联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英国通过自由竞争发展(或市场调节),苏联依靠行政手段发展。
(3)制定经济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
自由的缺点: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能调整资本主义市场的自身矛盾——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计划的优点: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或克服私人生产的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轮 专项 世界 现代史 模块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