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温病学考试样题.docx
- 文档编号:30699593
- 上传时间:2023-08-19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2.48KB
整理温病学考试样题.docx
《整理温病学考试样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温病学考试样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温病学考试样题
《温病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2分,共20分)
1.温病学:
2.身热不扬
3.湿温
4.卫分证
5.膜原
6.滋阴生津法
7.顺传
8.神志昏蒙
9.伏邪自发
10.分消走泄
二、填空题:
(每小空0.5分,共20分)
1.依据发病的迟早可将温病分为( )和( )两类。
2.温病前期阶段的病变,多以( )为主,后期阶段的病变则以( )。
3.三焦辨证中温病的初期阶段,病变在( );极期阶段,病变在( );末期阶段病变在( )。
4.宣表化湿法主治( ),代表方剂为( )。
5.湿温的治疗总以( )为原则;湿郁上焦者以( )为主,湿阻中焦者以( )为主;湿留下焦者以( )为主。
6.温病过程中汗出异常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或( ),或( )。
7.春温总的治则是以( )为主,并注意( ),( )。
8.通下逐邪法的作用是( ),( ),( )。
9.一般认为春温外因是( ),内因是( )。
10.苔色老黄焦燥起刺为( )之征象;焦紫起刺状如杨梅为( )之征象。
11.温病后期肝肾阴虚,邪少虚多的热型为( ),余邪留伏阴分的热型为( )。
12.风温邪热壅肺,治宜( ),代表方为( )。
13.温毒病邪的致病特点是①( ),②( )。
14.温邪( ),首先( ),逆传( )。
肺( )、心( ),辨卫气营血虽与伤寒相同,若论治法( )。
三、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6分)
1.《温热经纬》的作者是:
( )
A吴又可 B叶天士 C陈平伯 D王孟英
2.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 )
A发病较缓 B传变较慢 C病变始终以脾胃为中心 D易困阻清阳
3.卫分证的病理特点是:
( )
A温邪袭表,肺卫失宣 B邪正剧争,里热蒸腾
C邪束肌表,卫阳被郁 D邪热壅肺,肺气失宣
4.疹的病位在:
( )
A气分 B营分 C气营 D气血
5.具有透解邪热,宣通气机作用,能达到外解里和目的的治法是:
( )
A清解气热法 B和解表里法 C祛湿清热法 D通下逐瘀法
6.下列哪个方剂组成中没有石膏:
( )
A清瘟败毒饮 B普济消毒饮 C清燥救肺汤 D宣白承气汤
7.治疗春温真阴亏损宜用:
( )
A复脉汤 B青蒿鳖甲汤 C三甲复脉汤 D加减复脉汤
8.首先确定春温以苦寒直清里热为主要治法的医家是:
( )
A王叔和 B郭壅 C王安道 D叶天士
9.下列哪项不属于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 )
A径犯阳明 B只耗伤津液 C可直中心包 D易兼挟湿邪
10.提出“中气实则病在明阳,中气虚则病在太阴”的医家是:
( )
A叶天士 B薛生白 C吴鞠通 D王孟英
11.宣白承气汤适用于风温( )
A邪热壅肺 B肺热腑实 C肺热移肠 D肺热发疹
12.下列哪项不属于温热类温病( )
A风温、春温 B暑温兼湿、伏暑 C暑温本证、秋燥 D秋燥、冬温
13.《温热论》中“两阳相劫”中的“两阳”是指:
( )
A太阳与阳明 B阳明与少阳 C太阳与少阳 D风邪与温邪
14.风温初起兼挟温毒而颈肿咽痛者,适宜的处方是银翘散加( )
A青蒿、虎杖 B石斛、花粉 C杏仁、瓜蒌 D玄参、马勃
15.湿温的病名首见于:
( )
A《内经》 B《难经》 C《脉经》 D《伤寒论》
16.湿热相搏,浊邪上泛的舌象是:
( )
A苔黄白相兼 B苔薄黄不燥 C苔白厚干燥 D苔白厚粘腻
四、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1.5分,共9分)
1.风热病邪和燥热病邪共有的特点是:
( )
A先犯肺卫 B易逆传心包 C多见肺胃阴伤
D初起津液干燥明显 E易从火化
2.春温热灼真阴的证型包括有:
( )
A真阴亏损 B邪留阴分 C虚风内动
D热结阴亏 E阴虚火炽
3.血分证的形成有哪几种途径:
( )
A营热传入 B卫分邪热内陷 C温邪直中
D气分邪热内陷 E血分伏热外发
4.湿温的病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
A湿热病邪 B阴精先亏 C湿饮停聚
D暑湿内蕴 E卫外不固
5.下列哪些舌象属肾阴耗损:
( )
A猪肝舌 B镜面舌 C杨梅舌
D黑苔薄而干燥 E舌绛不鲜,干枯而萎
6.下列提法中正确的有:
( )
A风温初起以手太阴肺经为多见
B春温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C胃热阴伤证宜用白虎加人参汤
D湿温的病变过程既可伤阴又可伤阳
E风温初起可以大剂辛温发汗
五、问答题:
(25分)
1. 简述卫气营血各分证的辨证要点和病理特点?
(4分)
2.实风与虚风应如何鉴别?
(形成机理、临床表现)(5分)
3.如何理解湿温病的初起“三禁”?
(6分)
4.分述吴鞠通五个加减承气汤证的病机、症候、治法及方药组成?
(10分)
六、病案分析:
(10分)
姜某,男,26岁,2000年3月24日就诊
患者于三天前春游归来,即感全身不适,头痛、怕冷、发热。
自服生姜茶一杯,阿斯匹林一片。
药后全身大汗,头痛、怕冷消失,发热亦退。
第二天早发热又起,且热势更盛,仍时感怕冷,且伴咳嗽,胸闷口渴。
往某医院诊治,给服桑菊感冒冲剂。
诸症未解,乃来就诊。
证见:
身热灼手,有汗不解,咳嗽喘促,痰黄质稠,胸闷胸痛,口干作渴,不思纳食,大便稀臭,3--4次/6,苔黄,脉滑数。
要求:
分析主证,明确诊断(病名、证型)
拟定治法,列出方药。
(方名、药物剂量)
试题标答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温病学: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及诊治预防的一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
2、身热不扬:
指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即自觉热势不盛,初扪体表不觉很热,稍久则觉灼手。
为湿温病邪邪遏卫气,湿重于热,热为湿遏,湿蕴热蒸的征象。
3、湿温:
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初起以身热不扬、恶寒少汗、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腻脉缓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于长夏季节的急性外感热病。
4、卫分证:
是温邪初袭肌表,引起卫外功能失调的一种证候类型。
5、膜原:
又称“募原”。
指邪在半表半里的位置。
薛生白说:
“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
6、滋阴生津法:
是通过滋养阴液来补充人体阴液耗伤的一类治法。
其作用有滋补阴液,润燥制火等,适用于温病脏腑阴液大伤者。
7、顺传:
是指病邪在肺卫不解,病情进一步发展,传入气分,下行里结胃肠的一种传变过程。
8、神志昏蒙:
指表情淡漠,神呆寡言,意识模糊,时清时昧,似醒似寐,时有谵语,甚至可见嗜睡如昏,但呼之能应,为湿热蒙蔽心包,扰及心神之象。
9、伏邪自发:
属春温发病类型之一。
是由于冬令人体精气失于固藏,寒邪伏于体内,郁久化热,至春季阳气上升,阳气升发,伏热外达,初起即现里热炽盛之证,称为伏邪自发。
10.分消走泄:
是宣展气机,泄化三焦邪热或痰湿的一种治法。
主治邪热与痰湿阻遏于三焦而气化失司者,杏、朴、苓为本法的基本药物,代表方为温胆汤加减。
一、 填空题:
(每小空0.5分,共20分)
1、新感温病;伏气温病;
2、机体功能失常;实质损害。
3、手太阴肺;足阳明胃;足少阴肾与足厥阴肝。
4、湿温初起,湿热病邪伤于卫表者;藿朴夏苓汤。
5、分解湿热,使湿去热孤;宣肺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
6、感受外邪后致腠理开合失常;阳热亢盛而迫津外泄;津液亏损而致汗源不足。
7、清泄里热;顾护阴液;透邪外出。
8、通腑泄热;荡涤积滞;通瘀破结。
9、温热病邪;阴精亏虚。
10、阳明腑实;血分热毒炽盛。
11、低热;夜热早凉。
12、清热宣肺平喘;麻杏石甘汤。
13、①(蕴结壅滞);②(攻窜流走)。
14、上受;犯肺;心包;主气属卫;主血属营;则与伤寒大异也。
二、单选题(每题15分,共16分)
1D2C3A4C5B6B7D8D9B10B11B12B13D14D15B16D
三、多选题(每题1.5分,共9分)
1AC2ACE3ABDE4AC5ADE6AD
四、问答题(25分)
1、简述卫气营血各分证的辨证要点和病理特点?
(4分)
卫分证:
辨证要点:
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
病理特点:
温邪犯表,肺卫失宣
气分证:
辨证要点:
但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病理特点:
邪正剧争,里热蒸迫,热盛津伤。
营分证:
辨证要点:
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质红绛。
病理特点:
营热阴伤,扰神窜络。
血分证:
辨证要点:
身灼热夜甚,多部位急性出血,斑疹密布,舌质深绛。
病理特点:
动血耗血,瘀热内阻。
2、实风与虚风应如何鉴别?
(形成机理、临床表现)(5分)
实证动风:
形成机理:
多为邪热炽盛,热极生风,筋脉受灼而致。
临床表现:
发作急骤,来势急剧,抽搐频繁有力。
可见手足抽搐、颈项强直、牙关紧闭、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等,伴壮热、神昏、脉洪数或弦数或滑数有力等临床表现。
虚证动风:
形成机理:
热邪深入肝肾,耗损阴精,水不涵木,筋脉失养,虚风内动。
临床表现:
抽搐无力,仅见手足或手指蠕动,或口角震颤、心中澹澹大动等。
常伴有低热颧红、或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口舌干燥、舌绛枯萎、脉细弦数或无力等临床表现。
3、如何理解湿温病的初起“三禁”?
(6分)
(二)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吴鞠通在湿温初起治疗时提出三禁,所谓禁汗、禁下、禁润,即禁用辛温发汗、苦寒攻下和滋养阴液。
湿温初期邪遏卫气见有身热、恶寒少汗、头痛身重,若误作伤寒而予辛温发汗,易助热动湿,使湿热上蒙清窍,而致神昏耳聋之重证;若湿邪中阻,阻遏气机见有胸闷脘痞,若误以积滞而予苦寒攻下,则易损伤脾阳,导致脾气下陷而致泄利不止;若湿热交蒸而见午后热增,或湿阻气机,气不布津而口渴,若误为阴虚而予滋润腻补,则滋腻助湿,反使湿热胶着难解。
正如吴鞠通所说:
“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
但三禁仅指湿温初起而言,病程中药辨证对待,但若证情有变,则不可固守执言。
如湿热郁于肌表而无汗时,可予芳香宣化微汗之剂,以透邪外出;如湿热化火,内结阳明及湿热夹滞有可下之证时,则不可不下。
热结肠腑则苦寒通导,湿热夹滞则轻法频下;如湿热化燥损伤阴液者,则又不可不用滋润。
所以应据其变化,灵活变通,不可拘泥。
1.筛选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被筛选为三大类,一类是被剔除、不再作任何评价分析的影响,如内部的、小的以及能被控抑的影响;另一类是需要作定性说明的影响,如那些大的但可能很不确定的影响;最后一类才是那些需要并且能够量化和货币化的影响。
4、分述吴鞠通五个加减承气汤证的病机、症候、治法及方药组成?
(10分)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报批时限
C.环境影响报告书方名
病 机
证 候
治 法
(2)环境的非使用价值。
环境的非使用价值(NUV)又称内在价值,相当于生态学家所认为的某种物品的内在属性,它与人们是否使用它没有关系。
方药组成
新 加黄龙汤
(1)建设项目概况。
阳明腑实
气液两虚
1)采取防护措施。
身热,便秘,口干唇裂、倦怠少气,舌苔黄或焦黑、脉象沉弱或沉涩
[例题-2005年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 )。
攻下腑实
3)选择价值。
选择价值(OV)又称期权价值。
我们在利用环境资源的时候,并不希望它的功能很快消耗殆尽,也许会设想未来该资源的使用价值会更大。
补益气液
大黄、芒硝、麦冬、生地、玄参、人参、甘草、姜汁、海参、当归
宣白承气 汤
(2)防护支出法痰热阻肺
腑有热结
潮热,便秘,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苔黄腻或黄滑
宣肺化痰
泄热攻下
生石膏 生大黄 杏仁粉 瓜蒌皮
导赤承气 汤
阳明腑实
小肠热盛
身热,便秘,小便涓滴不畅,溺时疼痛,尿色红赤
通大肠之秘,泻小肠之火
赤芍、生地、大黄、黄连、黄柏、芒硝
牛黄承气 汤
热入心包兼有腑实
身热肢厥,神昏,舌謇,便秘,腹硬痛
清心开窍
攻下腑实
生大黄粉调服安宫牛黄丸
增液承气 汤
阳明腑实阴液亏损
身热、便秘。
口干唇裂、舌苔焦燥、脉象沉细
滋阴攻下
气血合治
大黄、芒硝、生地、麦冬、玄参
五、病案分析(10分)
(1)病发于3月24日,时值春季,可考虑风温或春温。
(2)患者初起即见发热、恶寒、头痛等卫表症候,而无里热证。
因此,本病应为风温。
(3)风温初起误用辛温之药后,虽全身大汗出,但邪未去,反助其热,故不久热势更高,又增咳嗽、口渴、为卫分之邪传里犯肺。
所用之桑菊饮,虽系治肺之药,但只能解肺卫表邪、药力轻微,不足以祛气分之邪外出。
(4)就诊时身热灼手,有汗不解,是肺热蒸腾于外所致。
邪热壅肺,肺气失宣,故咳喘气促,胸闷胸痛。
肺热灼液,乃吐黄稠之痰。
热盛阴伤,则口干作渴,胃阴伤则不思饮食。
大便稀臭,3-4次/日,是肺热移肠所致。
诊断:
风温(热壅肺气,移热于肠)或(邪热壅肺,肺热移肠)
治法:
泄热宣肺,清肠止利。
方药:
以麻杏石甘汤合葛根芩连汤加减:
炙麻黄10克,杏仁12克,生石膏50克,葛根15克黄芩12克,连翘15克,金荞麦20克,橘皮10克,花粉12克,桑叶皮各12克,生甘草10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整理 温病学考 试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