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docx
- 文档编号:30696776
- 上传时间:2023-08-19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2.38KB
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docx
《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
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
在人的一生中,身心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发展心理学,是关于人的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虚岁:
孕期发展
生命之初:
受精
一个精子和一个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它只有一个大头针针头的1/20大。
然而,它含有的遗传密码,使其从一个单细胞发展成为一个有认知能力的人类个体。
1胚种期(0-2周)
从受精到由细胞团组成的小球走出输卵管并植入子宫壁上。
受精卵的第一个细胞分裂相当漫长;直到怀孕30小时才完成。
逐渐地,新细胞以更快的速度加入。
到第4天,60到70个细胞产生形成一个中空的、充满液体的球,称为囊胚。
在里面的细胞,称为胎盘,将会成为新的组织,外环将提供保护性的覆盖物。
植入
在第七到第九天,植入发生:
囊胚钻进子宫内,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一周的时间。
2胚胎期(3-8周)
胚胎期是从植入到怀孕的第八周。
在这短短的六个星期内,胎儿期的大部分变化都会发生,如身体的各部分结构及内脏器官的形成。
由于身体各部分正在形成,胎儿对外界干扰特别脆弱。
幸好这一时期相对来说比较短,这有助于减少严重损害的发生。
3胎儿期(9-38周)
胎儿期从怀孕第9周持续到婴儿出生,它是“成长及完成”的阶段。
在这出生前的最长一段时间里,胎儿的体积快速增大,生长速度惊人,特别是在第9~20周之间。
“反应停”事件
根据个体生物、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水平与状况,可以把人一生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大的时期:
●1、童年期:
是指个体从生命开始到11、12岁这一阶段。
●2、青少年期:
我国发展心理学界一般把青少年期界定为11、12岁至17、18岁这一发展阶段,相当于中学教育阶段。
少年期:
11、12岁至14、15岁这一阶段称为少年期,又称青春期
青年初期:
14、青年初期:
15岁至17、18岁称为青年初期。
西方大多数发展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期是指从青春发育期开始直至完成大学学业这一发展阶段,即11、12岁至21、22岁,这大致相当于人生整个发展历程中的第二个十年。
●3、成年期:
成年早期(青年期)、成年中期(中年期)和成年晚期(老年期)。
●一、对青少年期的认识
●二、青少年的生理发展与青春期
教育
●三、青少年的社会交往与社会能
力培养
一、对青少年期的认识
卢梭——第二次诞生
●卢梭在其《爱弥儿》中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出生过两次。
第一次是为了生存,第二次是为了生活。
首先是作为人而诞生,其次是作为男性或女性而诞生”
霍尔—“疾风怒涛”
抓握反射(graspingreflex)
又叫达尔文反射
物体接触手掌时就握住不放,甚至可以把物体悬挂起来。
大约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反射就消失了。
巴宾斯基反射(babinskireflex)轻轻地抓或刺激儿童的脚心时,就引起脚趾向上张开的动作。
以后(约在8、9个月时)这个反射就逐渐消失了。
游泳反射(swimmingreflex)
托住新生儿的腹部,他就会做出象游泳样的动作。
这种反射可能也是种系发生过程中遗传下来的,与个体在母体内的液态环境有关。
这种反射约在生后6个月以后消失。
霍林沃思—心理性断乳
在青少年心理学中经常出现“心理性断乳”(psychologicalweaning)一词,最先使用此语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思。
他把青少年从家庭中独立出来的过程,称之为“心理性断乳”。
这是与婴儿期因断奶而改变营养摄取方法的“生理性断乳”相对照的概念。
无论哪一种断乳,其共同特点是:
断乳前所形成的适当且必要的习惯与新的需要、冲动、行动不相适应并发生矛盾。
改变这一习惯及原有的心理水平已成为必然,这就要求必须改变母子之间形成的习惯。
斯普兰格-第二次诞生
斯普兰格将青少年期的心理特征用“第二次诞生”表示。
他认为,到了青少年期,儿童时期的安定、均衡状态,即刻或逐渐地产生混乱现象,并导致自我意识的全部内容朝向新结构的再改编。
●青少年阶段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的过渡期,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剧变期。
该时期,个体在生物、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方面都经历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过渡性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最根本的特点。
二、青少年期个体的生理发展
与青春期教育
●个体一生经历两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其一是从受精卵开始发育至一岁左右;其二出现在10至20岁之间,即中学阶段。
个体在这一时期要经历一系列的生物变化,包括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加、体形和面部的逐渐成人化、第二性征的出现、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育成熟等。
●生理上的成熟导致中学生成人感的产生。
但是,中学生生理发展水平与其心理成熟水平会形成很大的落差,往往会造成其心理上的成人感和幼稚性并存的矛盾,从而使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的心理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和矛盾性。
1外形的变化
1.1身高和体重
青少年期最初的外部标志是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加,这被称为生长加速期。
一般而言,女孩在10岁以后就会发生这种变化,而男孩在大约12岁半时才开始,女孩到达青少年期的年龄一般早于男孩2年。
在青春早期,女孩较高,体重较轻,但是这种优势持续时间很短。
在14岁时,发育典型的男孩就超过了女孩,这时男孩的生长加速期已经开始了,而女孩的生长加速期几乎停止。
对大部分女孩来说,到16岁时身体的成长就完成了,而对男孩来说,到17岁半时,身体的成长就完成了。
这时,长骨末端的骨骺生长已经完全结束。
1外形的变化
1.2身体的比例
●到了青少年期,首先是他们的手、腿和足的成长,然后是其他没有发育完全的部分的发育。
这种发育模式表现为青少年早期身体比例失调——长长的腿、很大的脚和手。
●身体比例也开始出现巨大的性别差异,这是由性激素对骨骼的作用所导致的。
男孩的肩部比臀部增宽的比重要大,而女孩的臀部增宽的比重比肩部和腰部要大。
当然,男孩的体格最终会比女孩大得多,而且,他们的腿比身体的其他部分都要长。
1.3第二性征的出现
第一性征的变化包括生殖器官(女性的卵巢、子宫和阴道;男性的阴茎、阴囊和睾丸)的变化。
另一些变化,叫做第二性征,在男性身上,表现为喉结突出、嗓音低沉,唇部出现胡须等;在女性身上,则表现为声音细润、乳房隆起、骨盆变大、皮下脂肪较多等。
这些变化在身体外部可以看到,并且是性成熟的另外一些标志。
2体内机能的增强
●2.1心脏机能的增强
–心脏增大,心室壁的肌肉增厚
–心率、脉搏减缓,每次心搏所排出的血量增多
●2.2肺的发育
–12时肺重量为出生时的10倍,肺小叶结构完善,肺泡容量增大,肺活量迅速增长。
●2.3大脑的发育
–脑重:
10岁时脑重为成人的95%,12岁时一般为1200克,接近成人水平。
–脑电波:
13-14岁前,波比较活跃,之后大脑机能基本成熟后,脑电波才基本表现为波(大脑皮层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的主要脑电活动)。
3性的发育与成熟
●3.1性激素的变化
性成熟为性激素所控制。
雌激素被认为是女性激素,雄性激素是男性的激素,但每种性别都同时具有这两种激素,但量不同。
●男孩的睾丸释放出大量的雄性激素睾丸素,导致了肌肉的增长,躯体、面毛的生长和其他的男性性特征的出现。
睾丸素还促进了身体的生长。
●女孩的卵巢释放的雌激素促进了乳房、子宫和阴道的成熟,使身体表现出女性化的特征,脂肪积累。
另外,雌激素还有助于调节月经周期。
从每个肾顶端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雄性激素影响了女孩身高的迅速增长。
这些激素对男孩的影响不大,男孩的身体特征主要受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的影响。
3.2性器官的发育
在青少年期以前,儿童的性器官发育缓慢,但到了青少年期,男女青少年的性器官迅速发育。
3.3性机能的成熟
●女孩月经初潮的年龄多在10-16岁之间。
●男孩首次遗精一般发生在12-18岁之间。
身体发育的一个现象:
代际变化
●在性成熟的时间上发生的长期性趋势或代际变化会使我们加倍支持青少年身体的健康发育。
在工业化国家,从1860年到1970年,月经初潮的年龄出现平稳下降,大约每10年降低3到4个月。
营养、健康护理和传染病的控制情况在这一时期内都得到极大的改善。
●人们不能毫无限制地提前成熟的时间,因为我们不能超出自己物种基因的限制。
三、青少年的社会交往与社会能力的培养
●青少年阶段也是个体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的转折期,从这一时期开始,社会不再把他们看作是儿童,而是开始把他们当作成人来看待。
在中学阶段,日益增长的成人感导致了中学生与父母及其他成人关系的变化,同时,中学生的同伴关系在此时期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一)青少年的社会交往:
亲子关系
●在行为上、观点上对父母的对立与反抗
(一)青少年的社会交往:
同伴关系与友谊
在中学阶段,同伴取代了家人、老师而成为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他人。
中学生的友谊
调查:
让儿童青少年回答“你平时将自己内心想的事情经常对谁说?
”并要求他们将所列对象的重要程度排出顺序
小学生:
父母、兄弟姐妹、朋友
初中生:
朋友、兄弟姐妹、父母
●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同伴关系和依恋关系,友谊带有更多的感情色彩,意味着更加忠诚、坦率而无需顾虑是否应充当社会所接受的角色。
因此,在中学生这一特殊的过渡时期,具有支持性的特殊的一对一的友谊关系对个体发展有着重要的特殊意义。
歌德曼等(Gottman&Parker,1987)总结了青少年这一特定时期友谊关系的六大发展功能。
●陪伴:
青少年朋友间有很多相似性,他们有更多的共处时间,愿意协作活动;
●放松:
青少年与朋友度过快乐的时刻;
●工具性支持:
青少年从朋友处获知大量的信息、资源和援助等;
●自我意象的支持:
来自朋友的鼓励、慰籍、反馈有助于青少年保持积极的自我意象,获得自我同一性;
●社会比较:
青少年通过与朋友的比较可以确定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明确行为的适当性;
●亲密:
友谊关系是一种充满深情的、彼此信赖的友好关系,友谊双方可以自由表露自我,彼此分享秘密。
亲密感(intimacy)实际上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情感依恋。
其外在表现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了亲密关系。
这种关系包括但不局限于异性之间,同性之间也有亲密感。
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具有三个典型特征:
●1、关心对方;
●2、自愿向对方敞开心扉,吐露有关自己的一些隐私和敏感性的话题;
●3、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活动。
亲密关系对各个年龄段的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表明,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没有朋友会引发很多的心理和社会问题;在成年期,得到他人情感支持的人很少会出现心理失调。
(二)青少年社会能力的培养
校园暴力进入小学
辽宁小学生刺伤同学
●2001/12/30辽沈晚报
●本报锦州消息(特派锦州记者陈琦岩)继锦州某中学校园内接连发生暴力案件仅短短数日,锦州市再次发生校园暴力事件。
4月2日,两名小学生因琐事口角几句,便拳脚相加,直至刺刀见红。
昨日,记者从该市中心医院了解到,经医生奋力抢救,被连刺两刀的孩子已基本脱离生命危险。
●据学生的班主任介绍,两个孩子是市某小学六年级的同班同学。
当日中午休息期间,学生岳某让正在屋内的白某靠边站着,白某并未理会岳的指令。
岳某走上前去,举拳就打,白闪身躲过。
由于用力过猛,岳的拳头打在墙上,出了血。
愤怒之极的岳某拿出刀就刺。
尽管有同学拉架,但白某还是被刺了两刀,流出的血将衣服浸透。
伤者立即被送往市中心医院急救。
所幸没有刺中要害,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经过医生的紧张抢救,白某很快脱离了生命危险。
目前,岳某的家长表示愿意给伤者一定的经济补偿,受伤学生的家长也表示愿意接受。
●编后:
凶杀、暴力替代了孩子之间的纯真、友爱,谁之过?
校园内外都该反省了。
14岁少年冷血凶残
口角生怨竟要了12岁女孩的命
2001年09月09日北京晚报
●一名14岁少年,仅仅因为发生过口角,就将一名12岁的小姑娘杀死,并且“冷静”伪装现场。
近日,这名少年被丰台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冯某是某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因为在同学家玩耍时与同学的妹妹何某发生过口角,对她产生厌恶,冯某居然就生出杀人念头。
今年7月29日中午,冯某来到何某家中,趁何某一人在家不备之际,用单刃刀猛扎何某背部数刀,又用菜刀、铁锹、啤酒瓶等凶器对已卧地不起的何某进行殴打,何某因机械性窒息合并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
14岁少年冷血凶残
口角生怨竟要了12岁女孩的命
●冯某将人杀死后,模仿曾经看过的电视情节,将死者的头泡在冷水里,认为这样做“死魂就不会找杀人的人了”。
后又伪装成入室抢劫现场,将何某家中带锁的抽屉都撬开,把东西扔得乱七八糟,然后将自己身上的血迹洗干净,换掉带血的裤子扬长而去。
魏永康:
“神童”的挫折人生
魏永康刚生下来两三个月时,母亲曾学梅就教儿子识字,还经常读唐诗给儿子听。
在母亲的倾心教育下,魏永康从2岁开始,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东方神童”的故事。
●1985年,只有2岁的魏永康,掌握了1000多个汉字。
4岁时,他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后来连小学也只读了二年级和六年级。
1991年10月,仅8岁的魏永康连跳几级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
13岁时,魏永康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
2000年,17岁的魏永康大学毕业后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就读硕博连读研究生。
魏永康:
“神童”的挫折人生
●曾学梅认为,孩子只有专心读书,将来才会有出息,于是将家中所有的家务活都包下了,包括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
来到北京读书后,魏永康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便执意不要母亲“陪读”,孤身一人北上求学。
身边突然没了母亲的照料,魏永康感到很不适应。
由于长期生活不能自理,并且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模式,2003年8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被中科院劝退回家。
●从中科院退学回家后,魏永康整天呆在房间里看书、玩电脑,其间还玩过几次“失踪”。
●据悉,经媒体报道后,魏永康已通过了国外某研究所教授的面试,该教授表示,哪怕花十年时间,也要把他培养成才。
1、社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
传统的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的生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可以“老死不相往来”。
●现代社会,人们的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世界不断缩小,地球逐渐成为“地球村”。
社会技能在人的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社会技能已成为一个人生存、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重要因素。
我国当前的家庭和社会变化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儿童的社会技能很多是从家庭中获得的。
从家庭结构看,我国的多代大家庭正走向消失,核心家庭的比例不断增长。
特别是在城市里,父母和孩子组成的三口之家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家庭形态,而这样的核心家庭大多数又是双职工家庭。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父母对职业的投入相对增多,而教育孩子的时间和精力相对减少,父母在儿童社会技能发展中的作用受到一定的影响。
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
三种不同的家庭教育风格
●权威型教育风格
●专制型教育风格
●放任型教育风格
一种极端型家庭教育的苦果
—震惊全国的金华学生杀母案
●2001年1月17日(期末考试前夕),浙江金华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人伦悲剧:
在母亲一遍又一遍的唠叨声中,17岁的儿子徐力为了让母亲停止那要求过高的唠叨,一时失去理智,顺手拿起家中的木柄榔头砸向母亲。
徐力杀死母亲后,把死去的母亲装到家中的一只木箱中,然后离家出走。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都曾对此案表示极大关注,并分别作出重要批示。
《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也都就此案进行深入的评论和分析。
●一对血浓于水的亲生母子之间发生的这一事件为我们的家庭教育敲响了警钟,引起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悲剧的种子是如何种下的?
●母亲的疼爱:
徐力的父亲在外地工作,平日里母亲和徐力一起生活。
徐力是独生子,母亲在生活上对儿子一直是疼爱有加,百依百顺。
●母亲的现状与期望:
母亲较内向,获得大专学历,工作上和经济上不如别人,她认为原因在于自己的学历和出身。
因此,她希望儿子读名牌大学、读研究生,将来出人头地。
(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让儿子来实现,为孩子的发展设计好发展蓝图)
●过于严厉和专制的教育方式:
从小就拼命给孩子施加过高压力
–小学时,要求孩子每门课的考试成绩不能低于97分,孩子考不到时,不是打就是骂;认为“打是疼,骂是爱”、“棍棒下面出孝子”。
–徐力喜欢看小说、踢球,但母亲不让,整天逼着儿子看书、写作业。
–高中时,要求儿子每次考试不能低于前10名。
尽管徐力很努力,但这个成绩对他来说的确是太高了,徐力觉得自己怎样努力也达不到。
–上高二时,有一次徐力考试排在第18名,回家后母亲用皮带狠狠打了儿子一顿,还威胁说:
“以后你再踢球,就打断你的腿”。
悲剧的种子是如何种下的?
●2001年1月17日,刚吃过午饭,徐力想看一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但母亲阴着脸不同意,而且要求徐力考全班前10名。
徐力一听,心里觉得很难,就低声说:
“很难考的,这不大可能”。
结果引来母亲无休止的数落和唠叨,于是悲剧就发生了。
事情并没有结束
记者专门采访徐力,徐力说到母亲时眼圈就红了(他并不是一个残酷、没有人性的青少年)。
他说:
–母亲很尽心地照顾他,知道母亲对自己的关爱
–但母亲除了生活外只要求他读书,不关心他想什么,需要什么,从来不问他有什么苦恼。
–徐力有什么苦恼,也不敢跟母亲说。
徐力最后受到法律的惩罚,案子结束了。
但是,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父母的深思还在继续:
–是什么原因使徐力走上这条不该走的绝路?
–如何防止类似悲剧的重演?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孩子、教育孩子?
烟台少年遭父亲电击住院治疗
●2004年8月6日晚,烟台市毓璜顶医院烧伤科住进了一个名叫宋小伟的10多岁男孩,他浑身数十处的伤痕让人惊骇不已,而这些伤痕都是被他那望子成龙的父亲电击所造成的。
●宋杰家在威海乳山的农村,1992年夫妻俩带着儿子一起来到了烟台。
因为他有一套维修电视的精湛手艺,所以小日子过得也蛮不错。
可是没曾想夫妻两人却在95年离了婚,宋小伟由法院判给母亲抚养教育。
到了2002年,小伟的母亲实在没有能力继续抚养孩子,宋小伟被判给了父亲抚养。
可是自从跟了有钱的爸爸,生活是好起来了,小伟的心里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宋杰每天要早出晚归去给人修电视,很少有时间陪他。
在老师的眼里,宋小伟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什么东西一学就会,可是他很贪玩,学习成绩也不好。
家庭背景
●宋杰家在威海乳山的农村,1992年夫妻俩带着儿子一起来到了烟台。
因为他有一套维修电视的精湛手艺,所以小日子过得也蛮不错。
●夫妻两人在95年离了婚,宋小伟由法院判给母亲抚养教育。
●到了2002年,小伟的母亲实在没有能力继续抚养孩子,宋小伟被判给了父亲抚养。
●可是自从跟了有钱的爸爸,生活是好起来了,小伟的心里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宋杰每天要早出晚归去给人修电视,很少有时间陪他。
宋小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在老师的眼里,宋小伟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什么东西一学就会,可是他很贪玩,学习成绩也不好。
●宋小伟的班主任:
每堂课他能够认认真真的听也就是10分钟8分钟,老师一不看见,就开始转头和后面的同学说话。
●宋杰:
我这个小孩比一般的小孩顽皮得厉害,凭我的经历,我也是认为初中这个阶段特别重要,学习好就是好,不好就不能好了。
父亲的希望—望子成龙
●作为一个异乡人,当宋杰在这个城市遭受别人的冷遇时,当他努力地融入这个城市时,儿子就是他心中的希望。
●为了让儿子变得出类拔萃,宋杰真是煞费苦心。
从手提电脑到花样繁多的学习用品以至于平时的零用钱,他都为儿子准备得妥妥当当。
●可是他整天在外忙碌,儿子回家之后无法监督儿子的学习。
为此宋杰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在家安装了一个摄像头,严格监控孩子的学习情况。
儿子的学习成绩也因此而直线上升,英语一开始考45分,后来考90多分。
父亲的希望—望子成龙
●作为父亲,宋杰除了拼命挣钱之外,将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儿子身上。
他特地在儿子学校附近购买了一套房子,家中的一切也都是为了方便儿子的学习布置的,甚至连灯光也是专门设计。
●他还多次跑到儿子的学校,趴在窗户外看儿子上课是否专心。
●可是宋小伟终究还是一个孩子,爱玩的特点并不会因严加管教而有所收敛,当他不能完全按照父亲的意思去做时,宋杰就选择了以前曾是自己很厌恶的那种管教方式。
家教的历史传承
—父亲(宋杰)的表白
●我小的时候肯定也受过爹妈的体罚,皮带抽,棍子敲,曾经吊我的梁,都惩罚过。
当时的想法是我有小孩以后,我不会体罚我的小孩。
●但是真正碰到小孩不听话了,不听管教,不学习,打电脑游戏,撒谎,不体罚还就不行。
●起初是打儿子的屁股,后来看报纸知道打屁股导致皮下淤血都能死人,我感觉也不是个好办法,后来我想了个办法,高压电这个东西对人体没有伤害,就是能感觉出疼,我认为这个办法好。
事件的直接起因
●这学期期末成绩出来后,宋小伟一本正经地告诉宋杰自己的成绩得了全班第一,而且在学校的演讲比赛中也获了一等奖。
听到这个消息后,宋杰激动得泪如雨下,可是几天之后,他却从儿子的老师那里知道自己被骗了。
宋杰就用电击的方式狠狠地教训了儿子。
●可是让宋杰不能容忍的是,几天后宋小伟竟然趁他外出之机请来了个“师傅”教他玩电脑游戏。
●宋杰认为:
旧伤还没好,现在又犯这么大的错误,我认为不可饶恕,再不管的话就没法治了。
于是宋杰说他用相同的方式再一次教训了儿子,可是由于当时检查电脑里的游戏时疏忽了时间,最终导致了儿子受伤住院治疗。
棍棒教育——
父亲依然无悔的教子方式
●儿子住院后,宋杰几乎每天都要来医院看望小伟,有时是中午有时是晚上,给小伟送吃的,帮小伟辅导功课,去尽一个父亲的责任。
●可是对于今后如何管教孩子,宋杰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宋杰说:
¡°对我这个做法不后悔,但现在这个结果后悔。
我的小孩现在不理解的话,长大了后他会理解我的一片苦心,我坐牢也是为他坐的,我管得没有错。
¡±
三种不同的家庭教育风格
●权威型教育风格
●专制型教育风格
●放任型教育风格
权威型家庭教育风格
●尊重与平等:
尊重孩子,与孩子进行平等对话,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了解对方的心思和愿望。
●权威及其建立方式:
认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应该有权威,但家长的权威性来自他们与孩子的经常交流、来自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尤其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会不惜时间和精力给他们切切实实的帮助。
●严格、合理的要求:
对孩子要求严格,能够随时根据孩子的情况提出非常具体的要求,并且帮助孩子达到目标。
但是,他们对孩子提出要求后,允许孩子对这个要求提出异议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如果孩子说得有道理,家长就会改变自己的要求,再提出另一个更适合孩子的要求。
专制型家庭教育风格
●要求孩子服从家长的意见:
“你是我的孩子,我养大了你,你就得听我的”,不允许孩子提出、表达自己的意见。
有时有些家长还采用棍棒教育方式(棒打出孝子)。
●孩子行为的自由受到严格的限制:
在专制型家庭里,孩子的自由非常有限(如过分监督孩子的电话、交往等),因为父母希望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受到保护和监督。
他们希望孩子按照自己为孩子设计好的发展蓝图去成长。
●不平等的亲子关系:
父母与孩子之间是一种“大人”与“小孩”的关系,是“管”与“被管”的关系。
因此,他们之间的沟通不好,而且这样的父母尽管心是好的,但他们却往往不能向孩子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放任型教育风格
放任、溺爱:
很少对孩子提出要求,他们给孩子最大的行动自由,把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放在第一位,甚至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沟通与帮助:
放任型父母也与孩子有较好的沟通,在孩子需要的时候,他们也愿意提供帮助,但他们一般不会主动地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三种不同教育风格:
结果比较
●权威型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好,品德也好,问题行为较少。
●专制型与放任型父母教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少年心理 发展 特点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