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30689021
- 上传时间:2023-08-19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770.33KB
精品解析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解析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0年1月浙江省选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手机点餐类APP为用户选择餐馆、点餐提供了便利。
通过APP查询送餐员即时位置
技术是
A.数字地球和遥感B.数字地球和虚拟现实
C.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D.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定位系统
【答案】D
【解析】
【详解】遥感(RS)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卫星、飞船)上利用光学仪器或电子仪器等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遥远的感知,并传送到地面进行分析,RS没有定位、查询功能,AC错误。
数字地球是将各种信息转变成数字,实现网络上共享,无法实现查询、定位;虚拟现实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B错误。
GIS主要是分析、处理信息功能,具有查询功能,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手机点餐类APP可以查询到送餐员的即时位置的技术是GIS和GPS,D正确。
A、B、C错误。
【点睛】遥感(RS)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卫星、飞船)上利用光学仪器或电子仪器等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遥远的感知,并传送到地面进行分析;GPS技术可以对地球表面上的任一点、任一物体进行全天候的精密三维定位和导航;GIS技术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近年来,我国城市地铁交通发展迅速,与常规公交方式相比,地铁的特点有
①投资少,见效快②废气多,噪声大
③用地省,客运量大④速度快,准点率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与地面常规公交方式相比,地铁在地下运行受外界干扰相对较小,道路通畅,地铁运行速度快,不像地面交通一样易发交通拥挤、误点,因此准点率高,④正确;位于地下,节省城市用地空间,用地省,运输效率高,客运量大,③正确;地铁建设需要在地下进行轨道、电力、用水等作业,工程量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见效慢,①错误;地铁是电气化交通运输方式,产生废气少,对城市地面环境产生的噪音干扰少,②错误。
C正确。
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
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成土因素,比较活跃的是
A.气候和地形B.气候和生物
C.母质和生物D.地形和母质
4.与陡坡相比,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因为
A.自然植被茂密B.有机质积累多
C.生物残体分解快D.矿物养分流失快
【答案】3.B4.B
【解析】
【3题详解】
土壤的成土母质来源于岩石形成的风化物,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降水和气温实现,通过降水影响土壤的水分,通过气温影响土壤的热量,气候影响岩石的物理和化学风化过程;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气候和生物是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比较活跃的因素,B正确。
成土母质和地形相对稳定,不会明显变化,成土母质、地形特征对土壤的形成都有影响,但不是比较活跃的因素。
ACD错误。
故选B。
【4题详解】
热带雨林自然植被茂密,土壤肥力较低,因此自然植被茂密不是影响陡坡、缓坡土壤肥力差异的主要因素,A错误。
据图分析,在陡坡上,水流速度快,侵蚀强,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有机质、矿物养分难以保留,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缓坡水流速度慢,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慢,有机质、矿物养分积累多,土壤肥力一般较高,B正确。
温度高,生物残体分解快,陡坡和缓坡温度差异不大,C错误。
陡坡矿物养分流失快,缓坡矿物养分流失慢,D错误。
故选B。
近年来,河北、河南、山东、甘肃等北方省份生产的蔬菜大量销往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南方沿海省市,形成了“北菜南运”格局。
完成下面小题。
5.“北菜南运”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市场需求大B.北方耕地面积增大
C.北方蔬菜品种多D.南方蔬菜种植减少
6.“北菜南运”有利于北方地区农业
①粗放经营②规模化经营③集约化生产④“小而全”生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5.A6.B
【解析】
【5题详解】
市场是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最主要因素。
“北菜南运”的主要原因应该是社会经济因素导致的,自然因素会产生影响但不是最主要因素。
我国南方经济发达,吸引外来人口迁入多,市场需求大,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快,平地少,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才出现了“北菜南运”,A正确。
近年来,我国重视环境保护,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增大可能性较小,且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不能保证蔬菜种植规模扩大对水资源的需求,B错误。
南北方蔬菜品种数量均较多,但是有些蔬菜适合北方冷凉气候环境、有些适合南方温暖湿润的环境,南北菜有互补性,因此有市场,C错误。
南方粮食种植面积减少,蔬菜种植没有大量减少,D错误。
故选A。
【6题详解】
粗放经营不能保证蔬菜的产量、质量,①错误。
北方省份生产的蔬菜大量销往南方沿海省市,需求量大会导致蔬菜产量增加,“北菜南运”有利于北方地区农业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效率高,②③正确。
“小而全”生产量小,不能满足对蔬菜的大量需求,④错误。
B正确。
故选B。
【点睛】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与规模,我国南菜北运、北菜南运、西菜东调规模日趋扩大,其根本原因是市场需求量。
下图为我国两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局部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7.工程I、Ⅱ分别是
A.南水北调西气东输
B.南水北调西电东送
C.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D.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8.工程I、Ⅱ对图示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①减轻大气污染②缓解能源短缺
③减轻水土流失④缓解洪涝灾情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7.D8.A
【解析】
【7题详解】
工程I、Ⅱ的目的地是上海,南水北调的目的地是华北地区,A、B、C错误。
据工程I走向可知其是西气东输工程,工程Ⅱ是西电东送工程,D正确。
故选D。
【8题详解】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可以改善上海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质量,减轻燃烧化石燃料带来的大气污染,①正确。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可以增加上海能源供应,缓解能源短缺问题,②正确。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水土流失不严重,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不能减轻水土流失,③错误。
长江洪灾主要在中游河段,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对缓解洪涝灾情作用不大,④错误。
A正确。
故选A。
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9.雅鲁藏布江上游的“V”字形河谷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是
①板块张裂②板块挤压
③风力侵蚀④流水侵蚀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10.甲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但其南坡1100米以下分布着热带季雨林,原因是
A.夏季受印度低压控制
B.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
C.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
D.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答案】9.D10.C
【解析】
【9题详解】
雅鲁藏布江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亚欧板块抬升,雅鲁藏布江上游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下切侵蚀作用为主,使河谷不断加深,并形成“V形谷”。
②④正确。
D正确。
位于板块挤压处,不是板块张裂处,此地风力侵蚀较弱,不是营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①③错误。
故选D。
【10题详解】
印度低压中心位置位于印度半岛的西北部,甲山地南坡1100米以下不是印度低压,A错误。
大陆西岸40°-60°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此地位于亚欧大陆南部,常年受季风影响,B错误。
北半球夏季,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遇山地阻挡气流抬升形成大量降水,此地位于热带地区,因此形成了热带季雨林,C正确。
此地位于亚欧大陆南部,常年受季风影响,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错误。
故选C。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很多IC设计与制造、通信设备制造以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金融等信息产业的集聚,形成了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集群。
完成问题。
11.信息产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的主要有利条件有
①水源条件优越②产业基础较好③科技条件良好④地价相对较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信息产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其主要目的是
A.节约劳动力成本B.承接产业转移
C.集中处理废弃物D.促进科技创新
【答案】11.B12.D
【解析】
【11题详解】
信息产业属于高技术产业,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科学技术,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条件良好,科研院校集中,科技人才集中,吸引信息产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③正确。
水源条件是影响农业布局的主要因素,不是影响信息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①错误。
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发展悠久,是中国产业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产业基础较好,利于产业协作,②正确。
信息产业创造的价值高,支付能力强,地价相对较高对其布局影响不大,④错误。
B正确。
故选B。
【12题详解】
劳动力成本对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影响较大,对信息产业布局影响不大,A错误。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技术发达,是主要的劳动力指向型、原料指向型产业转出地,发达国家技术型产业转入规模不大;信息产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是为了充分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技术优势,形成新兴产业集群,促进创新,B错误。
信息产业产生的废弃物较少,C错误。
信息产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可以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促进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D正确。
故选D。
下图为2019年12月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3.此时刻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14.此时刻可能出现雨雪天气的是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答案】13.A14.B
【解析】
【13题详解】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中,甲地是甲、乙、丙、丁四地中等压线最密集的,因此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4题详解】
甲地受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A错误。
此时是12月份,是冬季,乙地位于冷锋锋后,是冷锋的主要降水区,可能存在降雪,B正确。
丙丁均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不会有降雪,C、D错误。
故选B。
下图为长白山北坡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5.甲自然带是
A.高山草甸带
B.常绿硬叶林带
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16.高山灌丛发育在寒冷、风大的高山环境,长白山高山灌丛
①根系浅而发达②生长快速
③植株密度稀疏④植株高大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15.D16.B
【解析】
【15题详解】
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其基带位于东北平原,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甲地位于北坡,海拔在600米以上,其上是山地针叶林带,则甲地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山地针叶林的过渡地带,是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D正确。
高山草甸带海拔高度高于山地针叶林带,A错误。
常绿硬叶林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位于亚热带,BC错误。
故选D。
【16题详解】
长白山高山环境山地土层薄,灌丛根系难以向下深扎根,因此根系浅;山顶风力大,灌丛根系发达可以固定植株,①正确。
高山环境气温低,土壤贫瘠,高山灌丛生长慢,植株低矮,②④错误。
高山环境气温低,土壤贫瘠,生长环境差,植株密度稀疏,③正确。
B正确。
故选B。
互花米草是一种原产于北美的海滩植物,种子可随海浪传播,其茎干密集粗壮,地下根茎发达,耐盐耐淹、抗风浪,能够促进泥沙沉降和淤积,减弱海水交换能力。
1979年,我国从美国引进互花米草并种植于河口海岸。
完成问题。
17.我国引进互花米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滩护岸B.消除海滩污染C.增加鱼饵D.防止航道阻塞
18.互花米草在沿海迅速繁殖扩张成为入侵物种,其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②滩涂大量减少
③海水质量下降④滩涂养殖条件改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17.A18.C
【解析】
【17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互花米草地下根茎发达,耐盐耐淹、抗风浪,能够促进泥沙沉降和淤积,减弱海水交换能力,对沿海滩地保护具有积极作用,A正确。
据材料分析,互花米草不能消除污染,B错误。
互花米草茎干密集粗壮,地下根茎发达,繁殖快,会侵占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导致鱼类饵料减少,C错误。
互花米草能够促进泥沙沉降和淤积,减弱海水交换能力,会导致航道阻塞,D错误。
故选A。
【18题详解】
互花米草在沿海迅速繁殖扩张成为入侵物种,成为优势植物,互花米草的大量繁殖破坏了海洋生物的栖息环境,会导致植物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减少,①正确。
互花米草促进泥沙沉降和淤积,滩涂会大量增加,②错误。
互花米草会影响到海水的交换能力,让周边的海水质量下降并引发赤潮,③正确。
互花米草在沿海滩涂的蔓延扩张,侵占了贝类等水产的养殖地,为当地渔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④错误。
C正确。
故选C。
【点睛】互花米草滩涂地扩张,具有强大的有性和无性繁殖能力,占据大面积光滩,从而改变了淤泥质光滩的景观和本土物种的栖息环境,排挤和替代了一些本土物种,对我国沿海淤泥质滩涂地区生物多样性和水产养殖业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和负面作用。
月球与八大行星一样作自西向东公转,在地球.上的观测者可以观测到月球、地内行星经过太阳表面的天象,且前者比后者经过日面的时间短。
下图为甲地观测到的正午、子夜太阳高度年内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9.若h为11°,则该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
A.18°B.23.5°
C.29°D.34.5°
20.若观测者在甲地某日先后观测到月球、水星经过太阳表面的天象,则第二天正午三大天体在星空中的位置可能是
A.
B.
C.
D.
【答案】19.C20.D
【解析】
【19题详解】
甲地夏至日正午、子夜太阳高度均大于0,说明甲地位于北半球且出现极昼。
设甲地的纬度为X°,则甲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H=90°-(X°-23.5°),子夜的太阳高度h=90-(90°-X°+90°-23.5°),H-h=11°。
可知X°=84.5°,代入H=90°-(X°-23.5°)公式,可得H=29°,C正确。
故选C。
【20题详解】
在此天象观测中,太阳的位置相对不动,地球不断在自西向东自转,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月球运行到日地之间、自东向西经过太阳表面,在图中应该是自东向西运动,月球比水星经过日面的时间短,说明月球视运动速度快于水星。
水星绕太阳公转需要88天,水星在日地之间、经过日面时的运动方向在图中是自西向东运动,某日水星经过日面时,第二天正午水星应该位于图中太阳东侧,AB错误。
月球视运动速度快于水星,自东向西运动,第二天正午月球应该位于图中太阳西侧较远位置,D正确,C错误。
故选D。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1.茶树是一种喜温好湿、耐阴性较强、多年生的经济作物。
浙江盛夏高温少雨时,有茶农给茶树撑起了黑色的遮阳棚,其目的是
A.减少阳光直接照射,根治病虫害B.遮光,阻止杂草生长
C.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减少茶树蒸腾D.减少空气对流,防止热量散失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茶树喜温好湿,耐阴性较强”,浙江盛夏高温少雨时,日照强,不利于茶树生长。
黑色的遮阳棚,可以遮挡太阳光,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从而减少茶树水分蒸腾,C正确。
不可能根治病虫害,A错误。
可以遮光,但不能阻止杂草生长,B错误。
黑色的遮阳棚不能减少空气对流,防止热量散失,D错误。
故选C。
我国某沿河城市,在古代是区域中心城市,各城区相对独立发展;近现代以来,该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内部联系加强;目前,该城市吸引投资和人才,扩大城市规模。
下图是该城市与河流关系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22.从古至今,河流在该城市发展中
①对外交通联系地位上升
②对外交通联系地位下降
③对内部联系的阻碍增强
④对内部联系的阻碍减弱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23.目前,影响该城市扩大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A.产业B.土地C.交通D.教育
【答案】22.B23.A
【解析】
【22题详解】
该城市在古代是区域中心城市,各城区相对独立发展,各城区之间联系少,河流的对内联系较弱,对内阻碍不强;主要是发挥中心城市的对外辐射作用,通过水运功能加强对外联系。
近现代以来,该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内部联系加强,河流对内部联系阻碍增强,水运速度慢、对外联系主要是通过陆地交通,河流对外交通联系地位下降,因此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B正确。
故选B。
【23题详解】
据材料信息“目前,该城市吸引投资和人才,扩大城市规模”判断,该城市该城市扩大规模的途径是吸引投资和人才,应该重点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通过这些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化发展,扩大城市规模,A正确。
土地是自然因素,目前对城市规模扩大影响不大,B错误。
交通会影响城市扩张方向,对城市规模扩张影响不大,C错误。
教育对城市规模扩张促进作用较小,D错误。
故选A。
海陆间常常存在气温差异。
T1、T2分别为亚欧大陆东、西海岸海陆间平均气温差(T1、T2取绝对值)。
下图分别为1月和7月△T沿经向分布折线图(图中△T为T1与T2差的绝对值)。
完成下面小题
24.T1、T2在
①7月70°N,都较小
②1月30°N,都较小
③7月40°N,都较大
④1月50°N,都较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1月亚欧大陆45°N以北,△T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①亚洲低压与大洋副热带高压形成热力差异②北大西洋暖流增加西部海岸温度
③大陆中部高原的存在缩小了东西沿岸温差④季风影响了东部陆地与海洋间温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24.A25.C
【解析】
【24题详解】
7月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普遍高温,70°N昼长时间长,光照时间长,海陆间水循环活跃,海陆温差小,因此70°N,T1、T2都较小,①正确。
7月40°N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少雨,陆地气温高,T2较大;大陆东岸是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海陆热交换较多,T1较小,③错误。
1月为北半球冬季,南北温差大,30°N大陆西岸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少雨,海陆热交换较多,海陆温差小,T2较小;30°N大陆东岸冬季受西北季风控制,低温少雨,海陆热交换较少,海陆温差大,T1较大,②正确。
1月50°N大陆西岸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附近有暖流经过,温和多雨,海陆热交换较多,海陆温差小,T2较小;1月50°N大陆东岸冬季受西北季风控制,寒冷干燥,附近有寒流经过,海陆热交换较少,海陆温差大,T1较大,④错误。
A正确。
25题详解】
1月亚欧大陆形成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①错误。
45°N以北亚欧大陆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可以增加西部海岸温度,减小海陆温差,②正确。
大陆中部青藏高原的存在加大了东岸的冬季陆地的寒冷程度,增加了东岸温差,③错误。
1月亚欧大陆形成亚洲高压,东部陆地受西北季风影响,寒冷干燥,海陆温差大,④正确。
C正确。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江与鄱阳湖之间存在径流相互补给的季节变化。
下图1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季节变化示意图,图2为长江与鄱阳湖相互补给频率的年内分布图(频率越高一般表示径流量补给越大)。
(1)鄱阳湖补给长江频率较高的时期,副热带高压脊位于(填甲或乙)位置,分析形成这种径流补给的原因。
(2)华北春旱严重的年份,往往副热带高压脊停留在(填甲或乙)位置的时间较长。
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时,长江补给鄱阳湖频率较(填高或低),试从减灾角度提出农业抗旱措施。
【答案】
(1)乙鄱阳湖流域以雨水补给为主;鄱阳湖流域降水量较大,时间较长。
(2)乙高使用节水技术;实行跨区域调水;利用水利设施进行灌溉;种植耐旱作物等。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雨带的移动规律、河湖之间的补给关系及减轻旱灾危害的措施等知识点。
注意读图,提取有用信息解题。
【详解】
(1)据图分析,鄱阳湖补给长江频率较高的时期是4-6月份,4-6月份副高位置大约在北纬15°-20°,雨带常位于华南。
4-6月份副热带高压脊位于乙位置,鄱阳湖流域进入雨季,鄱阳湖流域以雨水补给为主,此时长江干流没有进入雨季,鄱阳湖流域降水量较大,时间较长,因此是鄱阳湖补给长江。
(2)华北春旱出现在春季,华北春季是3-5月份,据图2分析,此时是鄱阳湖补给长江频率较高的时期,此时往往副热带高压脊停留在乙位置的时间较长。
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时,时间一般是7、8月份,从图2分析,长江补给鄱阳湖频率较高。
农业抗旱措施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着手。
可以使用节水技术,如喷灌、滴灌,采取技术措施减少蒸发;实行跨区域调水,增加水源供给量;利用利用的水利设施进行灌溉;因地制宜种植耐旱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等。
【点睛】夏初,副高西伸北进到北纬20°-25°左右(甲位置),雨带也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形成长达1个月之久的梅雨季节。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中亚地区略图。
材料二:
乙地为所在国棉花主产区,棉花播种面积约占该地种植总面积的40%,所产棉花大部分出口到俄罗斯、中国,已发展成为重要棉花输出基地。
(1)指出甲地径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分析城镇沿甲河分布的原因。
(2)说明乙地是重要棉花输出基地的主要原因。
【答案】
(1)冰雪融水补给降水量小,气候较干旱;靠近河流,用水方便;灌溉农业发达;人口密度大。
(2)有灌溉水源;光照充足,棉花优质;棉花产量大,供过于求;棉花宜采用铁路运输,运输便利。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亚区域河流补给类型、城市分布的影响因素、棉花输出基地影响因素等知识点。
【详解】
(1)根据材料,甲地径流是锡尔河,位于亚欧大陆内陆地区,年降水量小,河流主要补给类型是高山冰雪融水,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城镇沿甲河分布比较明显,原因是该地区深居大陆内部,大气降水少,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限制量当地的生产、生活;河流附近水源较充足,临河布局城市方便就近取水;当地经济以农业为主,灌溉农业发达,河流沿岸人口密度大,因此形成的城镇较多。
(2)乙地为所在国棉花主产区,棉花播种面积约占该地种植总面积的40%,棉花产量大,当地消费量小,供过于求,需要大量出口。
据图可知,该地临近铁路,铁路运量大,交通条件优越。
临近俄罗斯、中国,距离市场近。
当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灌溉水源,棉花产量高、品质优良。
【点睛】中亚地区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靠近河流,灌溉便利;地形平坦开阔;土层深厚且疏松,有利于棉花生长。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皖江城市带在长江经济带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域内长江水道、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综合交通体系比较完善。
它既是长三角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长三角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也是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
材料三:
东部地区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将大大减少。
皖江城市带是国家扩大内需、解决就业的重要载体。
(1)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出的三大航运中心是、、。
(2)与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解析 浙江省 普通高校 招生 地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