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新论复习提纲czy.docx
- 文档编号:30686872
- 上传时间:2023-08-19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7.23KB
高等教育新论复习提纲czy.docx
《高等教育新论复习提纲czy.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新论复习提纲czy.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等教育新论复习提纲czy
高等教育新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高等教育历史与理论
(一)高等教育的概念演变
了解高深学问教育、中世纪大学、第三级教育的概念内涵,掌握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
高深学问教育:
在古代埃及、印度、中国和希腊等国家,很早出现并逐渐形成各自的文化经典,即当时的高深学问,如印度《吠陀经》、中国《四书》《五经》,希腊的“七艺”等,并纷纷建立了各式学校,作为传播和探究这些高深学问的专门机构。
这些专门机构建成后逐渐成为高深学问的学术中心,促进高深学问的传播和研究,因此,古代高等教育表现为一种高深学问的教育。
特点:
1、形式上,古代高等教育机构是各国的高等学术中心,或设于宫廷,或附在神庙,或存在私学,主要表现为个别大师的聚徒讲学,进行高深学问的学习;
2、从目的或内容上看,古代高等教育主要培养官吏和神学人士。
东方古代高等教育以人文教育和伦理教育为主,辅以少量的自然科学教育;西方的古代高等教育则以人文、自然和雄辩教育为主,辅以伦理教育;
3、从对象上说,高等教育是极少数特权阶层的教育,接收教育是一种特权和身份的象征;
4、管理上,东方的高等教育为政府和寺庙控制,只有在社会混乱时期,私学才兴盛,在西方,高等教育表现为私学为主。
中世纪大学:
12-13世纪,中世纪大学产生。
其主要课程内容是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文艺复兴后增加了人文主义课程。
特点:
1、形式上,只有大学才是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学具备传统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形态的某种特征,高等教育便是大学教育,大学独占高等教育的领域;
2、从目的与内容看,高等教育是人类文明精华得以保存、绵延和发扬的场地,致力于高深学术之研究,创造新知识,培养新经济人才,高等教育的学术性开始出现;
3、从对象上,高等教育是少数精英分子的教育,教师和学生在钻研学术、探求真理的基础上,组成学者团体,以确保其优越的素质;
4、从管理上,高等教育试图摆脱外界干预,尤其是来自宗教或政治的舒服或影响,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是高等教育价值即真理实现的保障。
第三级教育:
第三级教育通常包括中学后的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即大学教育和非大学的各种教育与训练,相对于高等教育概念,第三季教育是一个更具包容性、广泛性,更能体现终身学习内涵的概念。
特点:
1、从形式上,传统大学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在第三级教育的概念下,大学、专业学院、技术学院以及师范院校等层次各类型的院校都属于高等教育机构;
2、从目的和内容上,高等教育应满足当前社会在经济与政治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学术研究也应与现在社会密切结合,高等教育应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3、从对象,人人都有权利接受教育,高等教育不应该以任何理由为少数人独占,他肩负着精英与大众教育的双重任务;
4、从管理,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更加紧密,高等教育在保持自治传统的同时,兼顾社会需要,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
(二)高等学校的职能演变
了解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服务三项职能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正确认识高校职能的价值,科学处理各项高校职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培养人才:
中世纪大学、18世纪(意大利萨莱诺大学、波隆纳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剑桥)
发展科学:
1809年,威廉·冯·洪堡在德国创办德国柏林大学,以研究作为大学的首要使命,提出科研与教学相统一。
直接为社会服务:
美国总统林肯1862年签署《莫雷尔法案》,引导美国大学走上与社会相结合,为经济发展服务的道路,引发高等学校第三项职能的出现。
(1904范海斯,威斯康星大学)
高校职能的价值:
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直接为社会服务
科学处理各项高校职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在大众化或普及化的高等教育时代,大学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有更丰富的内涵,并通过知识的产生、传递和转化而联系起来,构成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
从表面看,三项职能可共同存在于一所高校内部,实际上,他们并未真正统一协调,相互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矛盾和冲突,随着高校职能的不断丰富,高校教育不断扩大和高等教育活动日益复杂,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不应该也不可能平衡地共存与一所高等学校内部,在这种情况下,三项职能的分工和合作显得明确和必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应该根据自身情况特点,选择侧重适当职能活动,使三大职能在整体高等教育系统中而不是在单一的高校中协调共存。
各大高校应对自身进行合理的定位,明确自身职能,共建一个有序的、分工合理的高等教育系统,来实现三种职能的圆满完成。
(三)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了解培养目标的概念,正确认识不同类型高校培养的人才类型及其特点,深入理解国家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意义,能正确分析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变的主要任务。
培养目标:
依据高等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和不同类型高校的性质与任务,对受教育者提出的特定的规格标准,它是高校一切教育活动和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高校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南。
不同类型高校培养的人才类型及其特点:
1、个人本位论VS社会本位论(要辩证统一)
2、专才教育VS通才教育(要并存互补)
3、学术型人才VS职业型人才(无孰优孰劣之分、类型不同而已)
4、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多元培养目标
1、个人本位论VS社会本位论(要辩证统一)
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该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于谋求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而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和个性,使人真正成为人。
强调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的工具价值,主张教育目的应该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主要依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应以社会的理想作为最终目标,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使个体社会化,注意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公民,为社会服务。
两种价值观是辩证统一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反映了人们在对于如何认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问题上的不同价值取向,两种观点都有合理的一面,也有偏激的一面,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辩证的理解个人和社会,以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
个体本位论忽视了社会需要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作用,使教育面对纷繁复杂的个体需要无所适从,容易把个体提升到不适当的位置而导致教育中的极端个人主义。
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的价值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性,知以为强调适应社会需要,否定个人能动性,有可能导致高等教育的短视行为,同时极易抹杀学术个性。
两种价值观的共同缺陷是割裂了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其实人是社会时间的主体,又是社会的生成物,即受社会制约又改造社会,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人在社会生活中,一方面要适应显存社会,另一方面,又不断产生出高于社会现实的需要,谋求对社会现实的一定超越。
只有将社会发展需要与人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社会才能保持一种既稳定又有发展,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态势。
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实现着汇总结合,引导个人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体和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完全排斥现存社会的适应,但这种适应应当是一种建立在尊重个体能动性基础之上的,有批判有选择的适应而不是被动的或盲目的追随。
2、专才教育VS通才教育(要并存互补)
专才教育是指培养具有某一门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从事某种职业或进行某个领域研究的人才为基本目标的教育活动或教育模式;通才教育,也称为通识教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自由教育”,以受教育者具有闲暇为前提,目的在于探索高深的纯理论知识,强调完全摆脱功利和实用,注重陶冶情操和道德,达到身心和谐发展。
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教育理念和时间模式,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需要通才与专才。
一方面,随着科技高度社会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终身化,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通才,另一方面,在社会科技化、科技细分化背景下,新兴工业的每一个行业都需要专才,甚至可以说基本上都是靠专才。
因此,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都是高等教育必须兼顾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它是搞到呢个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不过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不同历史原因,人们过分强调一面,而忽视另一面。
3、学术型人才VS职业型人才(无孰优孰劣之分、类型不同而已)
学术型人才,指的是进行学术研究,创造新知识的学术工作者,在培养过程中强调知识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注重对从事有关学术型工作能力的培养;职业型人才,指的是一切从事非学术性研究工作的实际操作者,在培养过程中强调知识的技术性或应用性,注重对从事有关专业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在学术型和职业型两种价值取向之间,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只是类型不同而已。
国家需要高等学校对高校丰富的知识和人才资源进行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方面的高深学问的研究,否则就不可能实现科学、思想和文化的进步和繁荣,社会的发展也将失去持久动力,同时,也需要高校培养社会经济和工商企业急需的职业技术人才,以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
4、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多元培养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以多样化为前提的,多样化及时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也是高等学校类型和层次的多样化,多样化的人才需要多样化的高等学校来培养。
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应是学术型人才保持一定比例,大多数应为职业技术型人才,否则难以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促进社会经济的实际增长。
深入理解国家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意义,能正确分析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变的主要任务。
应用型本科高校:
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包括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录取院校。
主要任务:
(可从:
生源---政府---学校--实训硬件--课程--老师,进行分析)
1、家长学生方面:
改变学生家长的传统观念,应用型的也不错;
2、政府方面(钱):
增加钱的投入、建设实践教学的设备等;
3、实训硬件方面: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4、课程设计方面:
争取最大限度强化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课程结构;
5、授课老师方面:
引进企业高技术人才;
第二章大学精神与理念
(一)什么是大学精神文化
了解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理念、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正确分析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大学校训的区别与联系。
大学精神文化:
包括价值层面(大学精神、理念、校训等)的精神文化和实践层面(校风、学风、教风、管理作风)的精神文化。
大学理念:
是人们对大学世界的总的看法,包括对大学是什么,具有什么使命,发挥什么作用,以及如何履行使命,发挥作用等这样一些有关大学基本问题的认识。
大学理念在根本上是大学之目的,大学的内在逻辑,是大学存在的最后理由。
大学理念属于观念和思想的范畴。
它也是大学精神文化的主要体现,更多表达的是大学人对大学的认识及办学主张。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生为主体,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在内,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的关系:
即有区别又有联系
1)大学精神侧重精神财富,大学人创造的精神财富,大学理念侧重大学人对大学的认识及办学主张;
2)有大学理念,不一定有大学精神;(有肉体,不一定有灵魂)
3)大学精神,来自大学理念;(灵魂精神来自物质)
4)大学理念又基于大学精神:
(没灵魂精神,就省下一个壳,没啥用)
大学精神与大学校训的关系:
校训是精神重要元素,对内形成文化向心力,对外是学校个性和精神面貌的彰显,是获得外在认同支持的重要途径。
校训提出之初通常是表明引领该大学发展的办学理念,经过漫长历史演变,成为这座大学的优秀文化传统,即大学精神。
(二)现代大学理念的时代内涵
了解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理性主义大学理念、实用主义大学理念的思想内涵,正确认识和分析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理性主义大学理念的思想内涵:
追求培养人、抛弃实用性与职业性。
代表人:
洪堡(德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纽曼(认为大学职能是教学、不是科研)、怀特海(智慧率知识)
理性主义的大学理念源于理性主义哲学流派,古希腊,最初的理性主义者认为,理性知识和指挥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追求理性,服从理性是人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职责,也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所在,因此,他们主张超越感性欲望和利害关系,不求功利和不求得失地探索各种抽象和思辨性的问题,抛弃教育中的实用性和职业性,知识与市场、政治分离。
把大学作为象牙塔。
实用主义大学理念的思想内涵:
人有理性,但要用实际效果来检验
代表人:
美国皮尔斯、詹姆士、杜威;威斯星康大学校长--查尔斯.范海斯
实用主义的大学理念源于实用主义哲学传统,其承认人具有理性,但理性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主张用实际效果评价一切和检验一切的思想观念。
矛盾冲突:
1、目的:
追求真理的自由教育/职业教育
2、大学是象牙塔/服务站
3、侧重点不同:
实用主义侧重科学研究,传高深学问,理性主义探索普遍学问,注重人才培养
第三章高校教师发展
(一)学术职业与高校教师发展
了解高校教师发展、学术职业、职业倦怠的概念内涵,理解掌握学术职业的基本特征。
高校教师发展:
1)学术水平的提高,需要具备深厚的基础理论与宽广的跨学科知识;
2)教师职业知识及技能的提高,能够将拥有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所能掌握的知识;
3)师德的提升,除了学术道德素养还要具备服务精神,自律精神和创新精神。
4)高校教师发展设计五个纬度:
专业发展,重在提高专门技能,促进学科研究水平;教学发展,改进教师的课程设计,提高教学技能,优化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组织发展,强化教师对高校学术管理的参与度,提高高效管理绩效;个人发展,改变高校教师对自身的理解和人事,改变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态度;职业发展,促使高校教师在学术生涯中获得安全,稳定与成功。
学术职业:
以知识为材料、以教学和科研为手段而做出的努力,根本目标在于培养人。
职业倦怠:
倦怠指的是失败、精疲力竭,其产生与压力、紧张有关,是由于压力长期积累而造成的一种紧张状态。
由于长期受到科研、发表学术论文、出版著作、教学等多方面压力的影响,许多高校老师一直遭遇过高的压力,面临职业倦怠的煎熬。
(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发展
正确认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发展的联系与区别。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以内修为基础,通过自觉的、系统化的专业发展,提升专业水平,促进群体发展,进而成长为作为身份神圣、学术自由、组织自治、行为自律的学术研究者。
发展途径:
1、形成完善的职业发展道路;2、形成专门的群体繁衍机制;3、形成建制化的专业组织;4、提出专业的服务承诺;5、形成专业伦理规范;6、专业价值合法化;7、获得专业自治特权。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
高校老师必须指导为什么而教,教什么,如何教,何时教,何地教。
发展模式:
教师群体自主互动型;专家介入型
(三)高校教师职业发展
了解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主要阶段,结合自身实际做好职业发展规划。
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主要阶段:
①职前教育阶段---②引导阶段---③能力建立阶段--④热情高涨专业成长阶段--⑤生涯挫折阶段--⑥稳定和停滞阶段--⑦生涯低落阶段---⑧生涯退出阶段
再写写自己处于哪儿阶段,接下来怎么规划。
第五章高等学校课程
(一)高校课程概念与价值观
了解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的概念内涵,正确理解通识教育的价值与实施途径。
通识教育(普通教育、一般教育):
广义指的是大学应该给予大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教育的内容既专业教育与也包括非专业教育。
狭义指的是不直接为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做准备的那一部分教育,旨在通过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培养具有宽广视野人文及科学精神的健全公民。
专业教育:
按学科或职业组合而成的专门化领域。
人文教育:
关于人本身和与人息息相关的知识教育
科学教育:
自然现象的各种概论之间的关系的理性研究
通识教育的价值:
1、作为专业教育补充,纠正的通识教育(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2、作为专业教育延伸,深化的通识教育(递进,不断深化);
3、作为教育灵魂,统帅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的实施途径:
1、扩宽基础,加强普通教育;
2、跨越学科,实施课程整合;
3、优化机构,实行真正选修;
4、注重人文,实施全人教育;
5、面向未来,课程设置国际化与信息化
(二)高校课程的主要类型
了解核心课程、隐性课程的基本内涵,正确认识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所具有的价值及其比例关系。
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是以社会基本需求和生活为核心,将若干重要的学科结合起来,构成一个范围广阔的科目,并与其他学科相配合,成为每个学生所必修的课程。
隐性课程:
在学习结果上,学生在隐形课程中学到的主要是非学术型知识,在学习计划上,是无计划的学习活动,学习过程中大多是无意接收隐含其中的经验的;学习环境上,是通过学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的课程。
必修课与选修课:
每个学校不同
必修课把本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的东西教给学生,以保证培养的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选修课比较迅速地把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新课题反映到教学中来,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领域,活跃学术气氛。
也可以把不同方向的及侧重的课题内容提供给不同需要的学生,以增加教学计划的灵活性。
同时还可以在保持主干课程系统性与完整性的前提下,延伸学生的知识范围,适应学科纵横发展。
理论课与实践课:
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理论课程占比大,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实践课程占比大
学生通过在校学习获得各种基本训练,这种训练包括理论和和时间两个方面,而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利于保证专门人才的各种基本技能,提高科学实验的素质和能力。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经常被忽略,应该要重视
大学生的成长除了受到高校开设的正式课程的影响,还受到学校组织、校园文化和师生相互作用的影响。
这些非正式的隐形课程给学生以价值上、规范上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高校课程的编制与评价
了解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掌握现代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专业培养方案:
也就是教学计划,按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学分总计、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学期学分分配等
课程标准:
也就是教学大纲,其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等叙述该学科的纲要式内容的标准性文件。
包括说明部分、本文部分、附录部分
现代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3种
1、CIPP决策模式:
评价重心由目标转移到课程实施的实际情景和效用
2、目标游离课程评价模式:
让更多人参与到课程评价中,促进民主化
3、应答模式:
外观评价模式。
坚固预定目标与实际效果,强调广泛参与,强调客观描述的定性分析方法,多元价值评价标准
第六章高校教学设计与方法
(一)高校教学的过程和任务
了解高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特征,正确认识高校教学的中心地位。
高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特征:
1)教学本质的专业性;2)教学内容的高深性;3)教学对象的差异性;
4)教学过程的探究性;5)教学要素的复杂性
(二)高校教学设计的程序与模式
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和基本程序。
教学设计的概念:
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定教学技术的系统方法。
教学设计基本程序:
1)学什么;2)学生水平怎么状态;3)确认学到什么程度;
4)用什么方法教学;5)教学媒体的选择利用;6)教的效果如何总价
(三)高校常用的教学方法
了解讲授法、小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概念,正确分析互联网+给高校教学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讲授法: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方式,系统的向学生描绘情景,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
小组教学法:
以小组为基础的教学形式、教师情境导入、学生自学、组内疑难讨论、教师点拨重点难点和巩固练习、班内分享展示成果。
优点:
更好的帮助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和教学任务。
案例教学法: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特点:
明确的目的性、客观真实性、较强的综合性
第八章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大规模扩张与高等教育改革
了解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内涵,正确认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
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与大众化理论是针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现象具有一定解释力和预见性的理论。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处于15%--50%之间的高等教育,即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取得的成就和问题:
1999年前,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处于较低水平:
1999毛入学率9.8%;
1999年--2007年扩招,毛入学率为25%;
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为40%。
存在的问题:
经费问题、结构问题、质量问题、就业问题
(二)市场力量与高等教育改革
了解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基本内涵,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市场化的价值与局限性。
高等教育市场化:
解释1:
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就是由政府或公共目的的志愿团体提供资源变为由在市场上教育研究服务的等价交换获取资源;
解释2:
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可以指商业机构直接介入教育市场,以商业运作模式经营学校;也可以指教育领域对市场机制的引入和应用。
总之是强调选择,多元,竞争,需求主导型经费筹措以及自决等基本的时常原则在教育领域的运用。
解释3:
高等教育市场化市指市场机制市场理念企业精神引入原属于公共部门的高等教育领域中,市场成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通过市场机制自发调节高等教育,供求双方在市场中的行为使教育达到供求的均衡状态。
高等教育市场化的价值与局限性:
价值可体现在:
1)资金市场化,可减少政府资金投入的不足及补充公办学校的短板
2)经营市场化,可节约成本,提高办学效率
3)就业市场化,可满足现阶段市场人才需求要求及高等教育出口处的劳动力
4)入学市场化,主要体现在优秀人才生源的争夺竞争。
局限性:
高等教育市场化,其市场导向,有时不能完全代表社会需求、人类发展等的正确发展导向,政府需要合理引导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三)国际化与高等教育改革
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内涵,正确分析“一带一路”战略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系。
“一带一路”战略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战略构想,也为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
如何结合办学在这一机遇中寻求发展,是当前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培养国际化人才、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促进文化理解交流、国际化的样本)
培养国际化人才
“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层推进,人才是关键。
当前,急需培养一批精通相关外语、熟悉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善于在全球化竞争中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国际化人才。
因此,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必须坚持人才优先战略。
高等院校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科学术资源优势,突出重点和特色,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战略,设立高层次国际化人才计划,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加快为中资企业培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
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招生培养规模,造就完备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体系,培养出一批知华友华、学有所成的国际化人才,同时还要培养一大批能够肩负“一带一路”建设、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国际化人才。
构建科技创新平台
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仍处于开发利用和综合治理的初期阶段,需要相互学习和利用自身科技和产业优势,通过科技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建立集人才培养培训、产学研合作和资源战略管理为一体的高水平智库。
高校要坚持学术导向和国家目标,加强与“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家目标高度契合的学科专业基础建设,努力使学校处于国际学术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阵地,积极为破解国家面临的科学技术创新瓶颈作出应有贡献。
例如,设立国别或区域研究机构,使之成为“一带一路”科教合作的学术研究交流平台、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出版“一带一路”专报,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可以组建“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教育合作和科技协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教育 新论 复习 提纲 c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