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教材修改说明教学文档.docx
- 文档编号:30679108
- 上传时间:2023-08-19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2.06KB
一年级上册教材修改说明教学文档.docx
《一年级上册教材修改说明教学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教材修改说明教学文档.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上册教材修改说明教学文档
一年级(上册)教材修改说明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一年级(上册)教材修改说明文章内容由收集!
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
一年级(上册)教材修改说明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于2019年4月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专家对这套教材给予很好的评价。
进入实验后,也受到实验区广大师生的欢迎,连续四年的样本班抽测,学生做题的正确率都在90%以上。
但是,随着我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对于情境创设与模型建构、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学生探索与教师引导等相关因素关系的处理的体会日渐深刻,回过头来审视这册教材,感觉在教学素材的选择、教学内容安排的层次以及数学活动线索的提供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于是在广泛征求专家、教研人员特别是一线实验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对部分教学内容作了适当调整和修改。
现就这册教材的修改以及修改时的考虑,作如下说明。
一、关于起始阶段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内容的修改
在学习数学的起始阶段,让学生感受观察、数数、比较、分类、认识方位等基本的、一般性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于今后各领域的数学学习都能起到奠基作用,因此原教材在前四个单元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是必要的。
但是原教材有些教学内容失之过浅,例如比物体的大小,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有些教学内容失之过深,例如辨别复杂的情境中人或物的位置关系,学生难以形成清晰的认识。
另外,学生的数学活动安排得偏少,课时安排太多,使得课堂松散。
“数一数”把第4、5、6幅小图下面的圆点去掉,增加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内容。
这样,在学生观察情境图整体画面并数出各种物体的个数之后,就可以组织三种形式的数学活动来表达观察的结果,一是从前三幅小图中发现可以用画圆点的办法表示物体的个数,二是运用这种办法表示第4、5、6、9幅小图物体的个数,三是按第7、8、10幅小图中圆点的个数到情境图中找实物。
“比一比”精简了教学内容,去掉了“比大小”,由2课时改为1课时。
此外还作了三点改动。
一是更换了例题素材,由厨房情境改为学校一角,使可比的内容更丰富。
二是突出了比较方法的探讨。
例如,把两根跳绳并排放,一端对齐看另一端,比出哪根跳绳长;又如,让两位小朋友背靠背站在同一平面上,比出谁高。
三是安排了同桌比铅笔长短,几个同学按高矮排队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
“分一分”也作了三点改动。
一是更换了例题素材。
原素材是把学具、文具分类,不少没有学具的班级不便组织教学。
改为呈现商店一角,三个货架上分别摆放玩具、书籍和食品,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是怎样摆放的,思考这样摆放有什么好处,从而体会分类的意义和作用。
二是安排两道题让学生练习用不同的标准分类,一道题是树叶既可以按形状又可以按颜色分类,另一道题图画中的人物既可以按性别分类,又可以按是否戴帽子以及衣服的颜色分类(不像番茄、萝卜既可看作水果,又可看作蔬菜,不易去分类),使学生体会不同标准下分类方法的多样性,同一标准下分类结果的一致性。
三是增加了安排回家整理房间的活动,使学生把学习的分类知识用于生活实践,并借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认位置”更换了练习内容,降低了难度,由2课时改为l课时。
改动后的教材有两个特点:
一是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几个方位词的含义。
其中“上、下、前、后”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含义,而且能在具体情境中分清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只是左、右有一部分学生还分不清。
教材除了在例题中突出左、右的认识之外,还组织握拳头、拍手、摸耳朵等游戏活动,强化感知。
二是只选择位置关系十分明显的素材。
判断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涉及谁去判断,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去判断,是把画面中的人或动物作出的判断作为答案,还是学生从自己观察画面的角度作出的判断作为答案,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很复杂的,教师们对这方面的问题常常提出疑问和意见。
修改的教材只选择位置关系十分明显的情境作为教学素材。
其中现场观察和操作的活动,例如按指定位置在课桌上摆书簿和文具,说出坐在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各是谁,都不会产生歧义;观察画面作出位置关系判断的练习,答案都很明确。
其实,表示物体间相互位置关系的方法很多,况且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必要在这里把问题搞得太复杂。
二、关于认数教学内容的修改
1.加强了写数的教学。
规范地写数不仅是基本的数学技能,而且是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小把数写工整,写好看,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教材在教学0—9这10个数字符号及“=”“”“”这3个关系符号时,除了让学生描红、仿写外,还不断地安排写数练习,甚至在教学加、减计算后,还安排了描写算式的练习。
2.强化了“分与合”的教学。
“分与合”的教学内容是2—10各数的组成。
传统的数学教材是把10以内数的组成结合在各数的认识教学中分散安排的。
单独设单元教学“分与合”是苏教版数学教材的创新。
之所以这样安排,出于以下四点考虑:
第一,让学生扎实地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的知识,为10以内的加减计算打好基础。
过去分散在认数中教学,师生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建立数的意义和写数上,只把数的组成当作一种练习形式。
而现在单设单元,教学目标明确而集中,而且还能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记忆数的组成,将来便于利用数的组成知识去思考10以内加减法如何计算。
第二,增强学生的数感。
在学生学习数的认识时,是一个个地数出物体的个数,从而了解数的数值,这是按单元计数;在学习数的组成后,可以把一个数看成是由两个数合成的,这是按群计数,由按单元计数发展到按群计数是人对自然数的认识的一次飞跃,是人的数感的一次提升。
第三,让学生初步感受“分”与“合”的数学思想。
“分”与“合”不但是一种操作,一种知识,也是一种思想方法。
试想,如果不能进行数的分解和合成,怎样能去研究超过10的数的四则计算。
在进行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初步体会数的等值变形。
第四,可以提供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思维能力的极好机会。
把一个数分成两个数,问题本身具有开放性,思考方法具有有序性,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的思考具有精确性,而分与合又是对立统一的,所以这个单元如能作出恰当的安排,其教育价值是很大的。
修改后的教材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第一,教学内容由分三段安排改为分四段安排。
原来6-9的分与合这一段改为6-7的分与合和8—9的分与合两段。
第二,增加了练习,由原来的3次“想想做做”和1个练习,共23道题,增加到4次“想想做做”和2个练习,共28道题。
第三,强化了有序地识记。
除了在练习中保留对口令、找朋友、玩数字卡片、猜分成的数等学生十分喜欢的形式外,还不断安排有次序地填写各数的分与合,以强化有序记忆。
3.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突出了对计数单位“十”的认识。
原教材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数出12根小棒摆在课桌上,希望出现一捆(10根)带2根的摆法来认识计数单位“十”,并在前面认识数10时作了铺垫。
但实际教学时学生摆成一捆带2根的很少,甚至没有,而摆法又多种多样,花费了很多教学时间,建立不起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其实,这并不奇怪。
把表示10个物体的数看成一个计数单位,这是人对自然数的认识的又一次飞跃,有了这次飞跃才迁移到对“百”“千”“万”等更大计数单位的认识。
有人说人类在数学上最伟大的创造是发明了十进制计数法,足见完成这次认识飞跃的意义和艰难。
原教材希望学生在自己摆小棒的过程中建立计数单位“十”的表象难免会成为奢望。
修改后的教材变发现式学习为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
在例题中让学生数出10根小棒,捆成1捆,接着用箭头呈现这一操作过程,让学生看到捆前是10个一,捆后是1个十,从而揭示10个一是1个十。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脑中形成了计数单位“十”的表象,初步建立了计数单位“十”的概念,并了解了“一”和“十”的十进关系。
教材接着又安排学生数出12根小棒,并强调“怎样就能看得清楚”,这时学生在1捆旁边再放2根,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实际上已经运用了计数单位“十”,并初步感受使用计数单位表示较大数的好处。
接下去,在学生用小棒摆出11、13、18等数后,教材又呈现了把1捆带10根小棒变成2捆的过程,启示教师让学生在面临又够10根时想想该怎么办。
学生又会在自觉地把10根捆成一捆的活动之后,认识2个十是20,再次体验使用计数单位“十”的好处。
三、关于计算教学内容的修改
1.加、减法含义的教学层次更清楚。
这里所说的加减法含义,是指把两个数合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算。
原教材就十分重视加减法含义的教学,只是层次不够清楚。
修改后的教材分三个层次体现加、减法的含义。
第一,先不出现数学问题,只呈现事物的变化过程,用加、减算式描述事物变化过程中的数量关系。
例如,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5个小朋友在浇花,这件事用数学的方法来表示就是3+2=5,表示3个人与2个人合在一起是5个人。
又如,原来有5个小朋友在浇花,走了2个小朋友,还剩3个小朋友,这件事用数学的方法来表示就是5—2=3,表示从5个里面去掉2个就剩下3个。
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初步感受加就是合起来的意思,减就是去掉的意思。
第二,在通过画面给出两个已知信息后,提出问题让学生选择算法,感觉到加、减计算都是用来解决问题的。
第三,由“一图一式”到“一图二式”到“一图四式”,加深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
这方面总的安排没作修改,只是在根据一幅图写两道减法算式时,示范性地用文字叙述图中有哪两个已知条件,要解决什么问题。
例如,图中一共有6人在植树,先说男生有4人,问女生有几人?
又说女生有2人,问男生有几人?
使学生比较容易地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并感受到从总数里去掉这一部分,得到那一部分;去掉那一部分,得到这一部分。
根据一幅图列出的两道减法算式含义是相似的,两道算式是密切相关的。
2.为10以内的加减计算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以达到熟练口算的要求。
在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一单元里(原教材为“加和减
(一)”,修改后的教材为“加法和减法”),“想想做做”由原来安排的10次增加到12次,练习由3次增加到5次,题目数量也略有增加。
10以内的加减计算是今后学习各种计算的基础,务必使学生达到熟练口算的程度,所以,在保持练习的针对性、趣味性、层次性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练习数量是必要的。
3.改进了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
首先,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分开单独安排,并把退位减法安排到一年级(下册)。
原来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放在一个单元内穿插安排,目的是加强加减法的联系,并利用加法做减法。
但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加法并不熟练的情况下很难用想加算减的办法去做减法,而且由于加减法的思考方法明显不同,在一种方法没有掌握的情况下学习另一种方法,不少中下水平的学生跟不上,又考虑到一年级上学期教学任务比较重,要对刚入学的孩子进行课堂常规教育,进行合作交流能力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所以适当减少数学知识的学习容量是可取的。
其次,突出了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重点。
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重点应放在计算方法的探讨和计算能力的培养上。
关于计算方法,教材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形成比较好的算法——“凑十法”,并在练习中使这种方法得到强化。
用“凑十法”计算不仅利用了十进制的优越性,使计算迅速,而且渗透了计算中“凑整”的数学思想,对以后的数学学习有价值。
为了使学生掌握用“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教材按四个层次安排。
第一,提前孕伏、铺垫。
在教学10的分与合时,安排了找朋友的练习;在教学有关10的加减法时,安排—了求未知加数的内容,例题是在一个有10个空格盒子里放了8个苹果,让学生填写8+()=10;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安排了10加几,使学生感到10加几很容易算,并安排了9+1+4、8+2+3之类的习题。
第二,在教学9加几和8、7加几时,教材在例题中创设的情境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激发“凑十”的欲望。
例如教材提供两个放军号的盒子,都有10个空格,分别放了8把和7把军号,在学生思考一共有几把军号时,很容易想到先将8把凑成10把或7把凑成10把。
第三,提供了先让学生圈一圈再计算,从直观和抽象两个层面上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又通过题组练习,引导学生把9、8……加几转化成10加几,浓缩“凑十”的思考过程。
原教材中这些周密的安排,修改时都予以保留,并使之更清晰。
计算练习的数量也略有增加,以使学生尽快达到熟练口算的要求,为以后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其他计算奠定坚实的基础。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4.用加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层次更加清楚。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
“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原教材过早地安排开放题以及图中带有括线、问号的题,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修改时着重理清题目的层次,使学生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比较抽象,逐步学会用加、减计算解决用图画或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的简单实际问题。
修改后的教材分四个层次安排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一层次,用图画呈现条件,不提问题,给出算式中的运算符号,只要求在算式的方框里填数。
解决这样的问题只要求学生说出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再说说用加法或减法算出来的数表示什么。
第二层次,用图画或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已知条件,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选择算法。
解决这样的问题,应该逐步引导学生学习用三句话(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来表达题意,并作出算法选择,列式计算。
第三层次,用括线和问号表示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的一部分已知条件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选择算法。
第四层次,在学习进位加法时,用图画、对话或表格呈现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并安排让学生用三句话表述题意的内容。
教学这样的问题时,应要求学生用三句话表述信息,并自主列式计算。
此外,在每个层次里,都先在“想想做做”中安排答案惟一的实际问题,在一个学习阶段的综合练习中再安排答案不惟一的开放题。
总之,一年级(上册)教材修改后,更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更适合儿童的认知水平,更适应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需要,更加便教利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上册 教材 修改 说明 教学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