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珍稀植物的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教案模板.docx
- 文档编号:30679025
- 上传时间:2023-08-19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8.14KB
我国的珍稀植物的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教案模板.docx
《我国的珍稀植物的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的珍稀植物的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教案模板.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的珍稀植物的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教案模板
我国的珍稀植物的教学设计_七年级生物教案_模板
我国的珍稀植物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国的珍稀植物”一节由三部分内容组成。
分别对我国的珍稀植物、自然保护区及植物园进行介绍。
内容涉及珍稀植物的分类地位、分布和保护价值,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和现状,四个重点自然保护区的概况等。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本节为介绍性内容。
随着对生态保护的重视和旅游业的发展,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植物的介绍在各种媒体上都很多。
因此,可把本节内容作为研究性课程处理。
以分组活动的形式,将教学目标分解为研究任务,要求学生通过查找、收集、整理材料,根据任务写成小论文或做成展板、小报、电子报纸等形式,带到学校交流、展览。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1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我国稀有植物的种类。
2.了解我国几种稀有植物的形态特征。
3.了解自然保护区和植物园的概念,以及它们在保护珍稀植物中的价值。
4.了解我国四大自然保护区的概况。
(二)技能目标
1.初步学会根据要求从图书、报刊、杂志、网络上收集资料。
2.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初步学会用文字、图片表达自己的成果。
(三)情感目标
1.通过活动,加强自然保护意识。
2.在对资料的收集,处理过程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根据要求收集到相应的信息。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如何整理、表达活动成果。
三、教学准备
展板若干块,铅画纸若干张,绘图用具。
发动学生提供各种有关自然保护方面的书籍、报刊、杂志等。
四、教学过程
(一)背景知识
我国地域广阔,自然环境复杂多变,植物种类繁多。
据统计,我国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约占世界已知的高等植物种数的10%,其中有近200个属是我国特有的。
如水杉、银杉、银杏、桫椤、珙桐、金花茶等都是闻名世界的名贵植物。
这些珍稀植物,是祖国的宝贵财富,我们大家都有责任保护。
此外,有一些植物,如人参、杜仲等,由于过去只采掘,不培育,野生植株已几乎灭绝了。
为了不使珍稀植物在地球上永远消失,我国政府1984年公布了《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名录》,要求全国人民采取紧急措施加以保护。
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水杉、银杉、珙桐、桫椤、金花茶、人参、望天树、秃杉等8种。
同时,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国家划出一定的区域加以保护,这样的地区就叫自然保护区。
至今,我国已有各种自然保护区763个,其中鼎湖山、长白山、卧龙、梵净山等10个自然保护区,参加了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
植物园是研究植物和普及植物科学知识,并向公众开放的植物园地。
它按一定规律分类种植各种植物,挂牌让公众认识。
同时,植物园还驯化野生植物,引种外地栽培植物,使它们适应本地生活,为生产、科研单位提供植物资源。
如杭州植物园等。
(二)活动安排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我国的珍稀植物资源和自然保护区的情况,也为了让同学们能拓展视野,增长知识,请同学们在课外收集以上8种珍稀植物和四大自然保护区的资料,并制成展板。
该展板将在校园内展出,向同学们介绍我国的珍稀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的情况,以教育同学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使同学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具体要求如下:
1.主题为“我国的珍稀植物”。
2.分组活动。
每小组负责做好一块展板。
全班分为5组。
3.收集有关水杉、银杉、珙桐、桫椤、银杏的资料,内容重点突出每种植物的分布、分布地的地理环境、每种植物的形态描述、分类地位、保护价值等。
做成一块展板。
4.收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卧龙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资料,分别做成四块展板。
内容重点突出每个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面积、保护价值、保护区内的珍贵稀有的动物和植物资源,并对其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动植物资源进行重点介绍。
(三)教师提示
1.查找资料的途径、方式必须正当,不可对书籍等撕页等。
2.资料可以到图书馆(室)借阅。
包括相关的书籍、报刊、杂志。
也可以到书店查阅相关的书籍。
3.资料可以是光盘、碟片、录像等。
也可以从网络上下载。
4.应尊重资料的原创者,所有资料都必须注明出处。
如果是从网络下载的资料,也要注明网址。
5.资料可以通过他人帮助取得,包括父母。
6.在处理资料的过程中,如有技术上的问题,可以找他人包括老师帮助。
7.资料中应尽可能包括图片。
恰当的图片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有时比文字更能说明问题,而且可以使作品看起来更赏心悦目。
第一手的资料可以到植物园取得,包括摄影等。
8.在查找资料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别组需要的材料,应该及时通知该组成员,以减少工作量。
9.各组成员应该分工合作。
提高工作效率。
五、板书设计
第六节我国的珍稀植物
(一)我国的一级保护植物:
水杉、银杉、秃杉、珙桐、桫椤、金花茶、人参、望天树等8种。
(二)自然保护区: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国家划出一定的区域加以保护,这样的地区叫自然保护区。
(三)我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卧龙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四)植物园:
植物园是研究植物和普及植物科学知识,并向公众开放的植物园地。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我国政府1984年公布的《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名录》中,一级保护植物有哪几种?
(2)请你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植物园对我们青少年学习植物科学知识有何帮助?
【小资料】
竹子开花
竹子属于单子叶植物。
它能靠根状茎进行营养繁殖。
当竹子生长过密,或遇到旱灾时,根状茎中的养料消耗过多,不能再维持竹子的正常生长时,竹子就会开花结实,将茎叶内的养料消耗完。
因此在开花结实之后,竹子就要死亡。
竹子死亡后,留下许多种子(竹米),到了营养条件好的时候再萌发,新的竹林再开始形成。
大熊猫的濒临灭绝与它的食物冷箭竹大面积开花有关。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案
课前准备:
教师:
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
学生:
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课
师:
同学们,自从人类第一次冲出地球、飞向太空、登上月球,接连向火星、木星、土星发出探测器以来,至今仍未发现生命。
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
只有地球是惟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
师:
对,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郭沫若老先生在《女神》中对地球的赞美,从中去思考人与地球上生物圈的关系。
生:
(一学生领读、全班齐读)
师:
读完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生:
地球太伟大了,我们有责任关心、爱护它。
师:
生命是否在地球上无处不在呢?
生:
不是。
生命只位于地球的表层,即生物圈。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
师:
我们人类的各项生命活动都依赖于生物圈,同时人类的活动还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人体的结构和生理,并进一步探究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我是从哪里来的?
”这是孩提时代你向爸爸妈妈提出的问题。
也许爸爸妈妈的回答给你幼小的心灵以暂时的安慰,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们又有了新的困惑。
从这一节课开始,让我们共同解答你们的这些困惑。
“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
”让我们追随科学家的足迹来探究人类起源的奥秘。
进行新课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
师:
关于人类起源的争论有数百年的历史,现在仍有许多问题是悬而未解的。
在这方面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
想了解些什么呢?
生:
(学生各抒已见,提出自己的想法、观点)
师:
说到人类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和他的《物种起源》。
请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课前搜集的这方面材料。
生:
(分组汇报交流)
生1: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
他在这本书中暗示了他的观点将会给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思路和线索。
后来他在其他著作中,比较明确地指出,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是进化来的,并推测人类与大猩猩和黑猩猩有亲缘关系。
当时许多科学家坚信神创论,因此,达尔文进化思想的支持者与神创论观点的支持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生2:
关于人类起源的辩论,是在科学家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兰教之间进行的。
事情发生在1860年6月牛津大学大不列颠学会的一次会议上,争论的焦点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
达尔文的观点在这次辩论中最终取得了胜利。
后来,达尔文在比较了人类和类人猿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
师:
你们知道人类和类人猿共同祖先是什么呢?
生:
森林古猿。
师:
对。
下面你们观察几种现代类人猿图片和录像,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
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生:
(小组合作进行观察、讨论,组间进行补充)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的赤道地区;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雨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它们依靠从森林中获取的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像人类那样进行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师:
当今,为什么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却在日益减少呢?
请谈一下你们的观点。
生:
(小组讨论、组间交流、补充)
生1: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技术和工具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使人口数量急剧增加。
相反,现代类人猿不具备这些能力。
生2:
人类不断开发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乱杀和环境的严重污染等,都使现代类人猿的数量减少。
师:
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呢?
生:
(观察、讨论、交流、回答)
生1:
运动方式不同:
类人猿主要是四肢行走;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生2: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类人猿可使用自然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生3:
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mL,无语言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师:
由此可见,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是动物进化到最高阶段的产物,但人类已超出了动物界,人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在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请同学们观察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图片,尝试着描述出它们的生活状况。
生:
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主要过着树上生活,以群居生活为主,以树上的果实等为食物。
师: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渐进化成为人类呢?
生:
(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第二课时
生:
(阅读、分组讨论)东非大裂谷两侧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部分热带雨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得一部分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
师:
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等。
想一想,为什么在这里会有这么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呢?
生:
可以说明人类的始祖在非洲。
师:
化石是最好的证据。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几幅古生物学家挖掘出的不同时期古人类化石的图片。
你们能发现什么问题?
生:
(观察、思索)
师:
我们来分析一下:
(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区别?
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想像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2)“东非人”用图中所示石块做什么?
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在使用工具方面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生:
从“露西”少女的骨骼来看,她的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具有粗长的下肢骨,骨盆上下扁,左右阔,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东非人”所用的石器明显经过加工,分别呈斧状和凿状,可当作工具来砍砸和削刮物体,由此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已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
师:
再来观察“东非人”头骨化石及复原像,你们能想到些什么呢?
生:
“东非人”既有现代类人猿的特征,又有人类的特征。
师:
这说明了什么?
生:
这可能说明“东非人”是处在进化当中。
师:
根据上述化石以及它们的遗物,请你们推测一下古人类当时的生活状况?
生:
(阅读、回答)
生1:
生活在裂谷东部高地的森林古猿,本来生活在茂密的森林中,后来由于环境的剧烈变化,森林面积的大量减少,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
下肢用来支撑体重和行走,逐渐变得粗壮有力;而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也逐渐变得灵巧。
生2:
“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就处于这个阶段。
他们能够使用工具,相当于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都大大增强了。
生3:
“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提高了工具的效能。
师:
对。
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复杂而精巧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又促进了脑的发展,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在劳动中产生了语言,而且大脑的语言中枢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使他们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
生:
(分组表演)请一位同学选择三位好朋友,自己想好一句话并告诉其中一位,要求他只用表情或动作把这句话的意思传给第二位,由第二位再用同样的方式传给第三位朋友。
最后由第三位朋友用语言表达出原意来。
师:
通过这样的过程,原话的意思改变了没有?
由此可见,语言在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
语言使我们大家能进行很好的交流。
没有语言而仅用肢体去表达,会产生很多的误会。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应充分而恰当地运用语言。
用语言进行交流也是动物与人的本质区别之一。
师:
下面在你们观察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后,请指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哪些方面是逐渐变化的?
生:
(观察、小组讨论交流)
生1:
运动方式使人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
生2:
劳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
不会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复杂工具。
生3:
赤身裸体→懂得御寒、遮羞。
师:
在同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
人类现在被称为“生物圈的主宰者”,改变环境的能力远远超过其他的生物。
人类是否应与自然界和谐发展?
生: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适应环境的生存下来;不适应环境的被淘汰掉。
人类虽然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但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生态规律,人类应与自然界和谐发展。
师:
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
生:
不能。
现代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不能再进化成人类了。
师:
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
“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结合本节课,应当怎样理解?
生:
曹植把自己比做豆子,把哥哥比做豆茎,釜中的豆子对釜底的豆茎说:
“我们本是同一棵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急于煎熬我,把我煮烂呢!
”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来像手足一样生于一体之上,所以不应该互相残杀。
师:
那么,人猿同祖,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也是生物圈中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权利,我们应当加强保护。
具体应该怎样做呢?
生:
人类应加大对现代类人猿等各种野生生物的保护措施,如加强宣传的力度,贯彻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生活的森林环境,坚决制止一切破坏它们生存的行为等。
师:
也希望你们能把所说的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知识小结
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明白了些什么呢?
想到了些什么呢?
生:
(归纳总结本节所学)
课外研究
师:
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除了化石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
请你们课后模仿科学家的研究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并与同学交流。
第三章 动物世界
第一节 蝗虫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开端。
研究对象 蝗虫个体较大,分布很广,易得到实物进行观察实验,同时,蝗虫又是在我国历史上造成严重灾害的农业害虫,人们对它的研究比较详尽。
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知识是学生学习昆虫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节肢动物的基础。
教师应尽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探索蝗虫的形态、结构、生理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再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了解形态结构、生理特点对防治害虫的意义。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充分利用模型、实物等教学资源进行辅助教学。
教师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讨论,归纳出相关知识。
设计实验,探究蝗虫单眼、复眼的功能及气门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1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以及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2.理解蝗虫的生殖特点。
(二)技能目标
通过对蝗虫的形态结构的观察和复眼、气门功能的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蝗灾及我国治理蝗灾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
2.通过观察和实验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蝗虫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统一。
2.教学难点:
蝗虫的生殖。
三、教具准备
蝗虫模型、蝗虫实物、动物世界的精彩片段或图片;不透光的黑箱子、手电筒;蝉的外骨胳(药店有售);稀盐酸、棉签。
四、教学过程()
教师播放一段精彩的动物世界的录像或一些珍奇动物的图片,精彩的画面一下子吸引了学生。
看完后,教师提问:
全世界已知的动物约有多少种?
动物与人类生活相关吗?
举例说明。
要利用和改造动物首先必须怎么做?
学生回答后,引出今天我们将要研究的动物 蝗虫。
出示蝗虫标本。
教师介绍:
蝗虫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的茎、叶为食,危害玉米、高梁、水稻等多种庄稼,因而是农业害虫。
据记载:
从公元前707年至公元1935年的2000多年间,我国共发生蝗灾800多次,平均每三年一次。
蝗灾严重时,成群的蝗虫迁飞似乌云般遮天蔽日,蝗虫所到之处,原来生长旺盛的庄稼只剩一些茎杆,粮食颗粒无收,近数百万灾民离乡背井,四处逃荒(危害极其严重)。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蝗灾的防治工作,及时掌握蝗情,进行了人工、农业和化学方法的防治。
因此,我国基本控制了蝗灾。
那么,曾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蝗虫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形态特征?
引出下文。
(一)蝗虫的形态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实物,提问:
蝗虫身体有多长?
可分几部分?
有否明显的体节?
学生回答后,继续设疑:
1.哪些结构与蝗虫的感觉、取食有关(重点观察头部)?
2.哪些结构与蝗虫的飞、爬有关(重点观察胸部)?
3.蝗虫是怎么呼吸的(重点观察腹部,教师可适当提示)?
学生4人一组观察讨论,并作记录。
教师巡回指导,然后与学生一起对记录进行整理、补充、归纳。
让学生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特点是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见板书)。
由于复眼、单眼的功能和气门的作用可用实验验证,所以可设计以下实验(实验1教师设计,课堂演示。
实验2请学生课后设计,要求下节课或课后汇报实验结果)。
实验1复眼的功能:
取甲乙蝗虫,用稀盐酸将甲蝗虫的复眼破坏,和乙蝗虫一起放入不透光的黑箱子,掀开事先准备好的小洞(小洞足可以让蝗虫爬出),射入电筒光,结果乙蝗虫爬出。
再破坏乙蝗虫的单眼,重做刚才的实验,乙蝗虫还是能爬出,甲蝗虫从孔边爬过却无法爬出。
引导学生归纳出:
复眼不仅能感光,还能辨别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实验2气门的作用:
提示学生准备两杯水,将甲乙蝗虫的不同部位浸入水中,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展示蝉的外骨胳,说明它的产生和结构特点。
蝗虫和蝉一样也有外骨胳。
请学生仔细观察并阅读课文,师生归纳出它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由于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所以有蜕皮现象。
蝗虫数量多结农作物危害大,说明它的繁殖力很强,那么它是如何繁殖的呢?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第三节藻类植物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l)了解藻类植物的形态结构和主要特征;
(2)了解藻类植物对自然界和在经济上的意义。
2.能力方面
(1)使学生学会观察藻类植物的方法;
(2)培养学生熟练使用显微镜和熟练制作临时装片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1)通过比较几种植物类群在形态结构,生殖方式上的发展变化,向学生渗透生物进化的观点;
(2)通过了解藻类植物形态结构特点,渗透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辩证观点。
难点重点
(l)水绵的形态结构和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本课题的重点;
(2)水绵细胞的立体结构和叶绿体在细胞质中的螺旋状排列是本节的难点。
水绵细胞中的叶绿体的形状和排列方式属于微观结构,必须利用显微镜观察才能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
这需要学生具有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如使用显微镜、制作并观察临时装片等。
教具准备
培养在不同小鱼缸中的水绵和刚毛藻,完整的海带(带孢子囊)和紫菜,显微镜,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管,清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学设计思路:
观察法与谈话法相结合
(1)实验演示,导入新课。
(2)学生观察水绵,总结出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3)学生对比观察总结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4)联系实际,了解藻类植物的主要经济意义。
(5)植物类群小结,渗透进化观点。
2.关于教学过程()的说明:
(1)实物演示,导入新课。
首先可以通过问题“为什么一到春季,池水和河水变绿了?
”引出藻类植物的课题。
结合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让学生回忆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藻类植物,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
接着教师演示分别培养在小鱼缸中的水绵、刚毛藻等淡水藻类,向学生描述采集这些藻类的地点,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
然后教师再演示海带、紫菜等大型海藻。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比较水绵、海带、紫菜这几种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是否相同?
通过解答问题使学生了解到藻类植物可以分为两大类:
淡水藻类和海藻。
教师应注意说明绝大多数的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少数种类的藻类植物生活在陆地上,如发菜。
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②观察代表植物水绵,了解水绵的形态结构特点。
在观察水绵时,要注意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观察。
具体过程可以采取分步观察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进行观察。
步骤如下:
①用放大镜观察水绵的外部形态。
先让学生用手摸摸水绵,有什么感觉。
然后让学生再用放大镜观察“水绵是什么形状?
是否分枝?
”使学生了解到水绵是细丝状的、无分枝的藻类植物。
观察“水绵是否有根、茎、叶的分化?
”使学生了解水绵是无器官分化,比苔藓植物还低等的植物。
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会产生“水绵为什么呈现绿色?
叶绿素存在于细胞的什么结构中?
”“水绵的叶绿体是什么形状?
在细胞内如何排列?
我们怎样才能看到水绵的微观结构?
”等问题,教师抓住学生渴望亲自观察到水绵微观结构的求知心理,引导学生观察水绵的显微结构。
②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和步骤,指导学生制作水绵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除解决上述问题外,还应让学生思考观察“水绵是单细胞藻类还是多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珍稀 植物 教学 设计 年级 生物 教案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