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docx
- 文档编号:30675731
- 上传时间:2023-08-19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17.35KB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docx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学习课文1、2两段,理解“鸟的天堂”是怎样的,体会“鸟的天堂”的壮观;
3.能分辨课文中写的具体事物与作者的联想,并认识体会联想的作用;
4.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鸟的天堂是怎样的。
2.能分辨课文中写的具体事物与联想,认识体会联想的作用。
教学难点:
读课文描写大榕树的重点词句,运用多种媒体手段,启发学生进入情境,进行合理想象,感受大榕树蔚为壮观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南国风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课件制作
说明:
课前预习20分钟(1、读顺课文、理解生字新词;2、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出示“天堂”,问:
“天堂”原指什么?
现在一般用来比喻什么?
(指学生回答)
2.出示“鸟的”,构成课题——“鸟的天堂”,问:
由这一课题,大家会想这该是一个怎样的环境呢?
(让学生说说)
3.导入(师述):
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巴金爷爷的妙笔去广东新会市天马村天马河,看看河中小鸟上有500年左右树龄的大榕树。
(课件展示“大榕树”的全貌)
二、初读课文,了解作者前后两次看到的“鸟的天堂”的异同。
1.快速浏览课文,知道作者前后几次经过“鸟的天堂”。
(两次)
2.再读课文,思考,作者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具体要求(作业练习第4题: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曾()次坐船经过“鸟的天堂”。
第一次是()经过;第二次是()经过。
因为经过的()不同,看到的()也不同。
第一次看到(),却没看到()。
第二次去听到了(),又看见了()。
这使作者信服那支叶繁茂的()真是()。
①学生自由读课文,试着独立填空;(课堂作业第4题)
②指名反馈答案。
③教师引导小结,过渡到第一段的学习。
师: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傍晚”,大家是怎么知道的?
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来。
三、学习第一段,体会作家描写时间的语句的美妙之处。
1.学生读文;
2.汇报交流讨论:
课件出示课文中的原句:
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在山关,在树梢。
①齐读。
②说说从这句话中感受到这里“傍晚”的理由。
3.比较句子的异同,体会作者写法的精妙。
课件出示被比较的句子:
太阳落下了山地,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山头、树梢。
①讨论分析两个句子的异同:
句式不同:
一句是排比句,二句是并列句。
句意不同:
一句是“红霞”不只是撒在“天边”、“山头”、“树梢”三个地方,其他很多地方都有;二句是“红霞”就只撒在“天边”、“山头”、“树梢”三个地方似的。
韵味不同:
二句不如一句读起来有韵味。
②感情朗读第一句,读出韵味。
四、学习第二段:
体会大榕树大得壮观的美。
1.听录音读第二段,想:
这是一棵怎样的树?
2.学生汇报说。
可能出现的情况:
①这是一棵高大(庞大、巨大)的树。
②这是一棵枝繁叶茂的树。
③这是一棵高大繁茂的树。
师述:
大家说得都没错,但那一个更准确呢?
3.学生再读课文:
要求可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标记划找课文描写大榕树的重点词句。
①学生回答交流所划找的重点词句:
a.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下列句子:
一簇簇的绿叶伸到水面来。
树叶绿得可爱。
这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但是我看不出树干在什么地方。
b.我见过不少的大榕树,但是像这样大的榕树却是第一次看见。
c.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
是一棵大树,有着数不清的丫枝,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这处看,这像一棵大树斜躺在水面上一样。
d.这棵榕树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e.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
②引导理解体会以上句段:
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从哪几方面写大榕树的?
板书:
远——近
树干、枝叶
远看的大榕树,给人什么印象?
(板书:
高大、繁茂)为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许多棵?
两棵?
一棵!
近看的大榕树,又给人什么印象?
(指点板书:
高大、繁茂)为什么呢?
A.交流讨论:
(大榕树的“高大”)
a.理解“真面目”的“真”的意思(真正、本来)
b.读榕树“真面目”的句段。
师:
能把榕树“枝上又生根”的景象勾勒出来吗?
(学生读文后试画)
c.课件展示几种情况,让学生分析对照明白画的正误。
师:
的确,正因为大榕树有着树不清的丫枝,枝上又生根,许多根又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因此它的枝干不计其数。
这树实在是高大!
d.还从哪个词有见榕树的高大?
(斜躺)理解体会“斜躺”的作用
e.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7自然段。
B.交流讨论:
(大榕树的“繁茂”)
a.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8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标记划找表现榕树繁茂的词语,并想想这些词语的意义作用。
b.交流汇报:
(提示按“读句子、找词语、说意义作用”的顺序交流)
c.师:
的确,这样榕树的绿叶多得不计其数,“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板书:
树叶多而绿)怪不得,作者联想到了——
d.学生接读“这棵榕树好象在把它得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抖”(板书:
展示生命力、新生命在颤动)
C、引发学生联想,进一步体会大榕树高大繁茂,蔚为壮观的情景。
a师:
要是这棵高大而美丽的榕树就在我们面前,相信大家也会被吸引,被倾倒,继而赞叹不已!
(课件展示“高大繁茂”的大榕树)
师:
现在面对这棵大榕树,你会想到什么?
会有什么感叹呢
b、学生图文结合,试说心中的感叹。
c、交流“感叹”
d.师小结:
多么可爱的大榕树啊!
简直是一个奇观,难怪作者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喜爱的、赞美的)
e.运用自己最投入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第8自然段。
f.体会“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
”一句的意思进一步感受树的高大。
五、总结:
1.师:
这节课,我们跟随老作家巴金爷爷在傍晚时分经过了“鸟的天堂”。
大家有什么收获?
此时的我们又有什么疑问呢?
试指学生说这节课的收获和此时心中的疑问。
2.师:
是啊,“鸟的天堂”只是一棵让人称奇的大榕树,却没有一只鸟,这是怎么回事呢?
下节课,让我们来解开这个谜。
六、完成课堂作业练习第2、3两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鸟的天堂 天堂 第一 课时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