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坝闸设备出场验收及安装验收方案.docx
- 文档编号:3066885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100.06KB
钢坝闸设备出场验收及安装验收方案.docx
《钢坝闸设备出场验收及安装验收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坝闸设备出场验收及安装验收方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坝闸设备出场验收及安装验收方案
钢坝闸设备出场验收及安装验收方案
9.1相关说明
a.“拟派实施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机构主要成员名单及分工,并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简历及相关证明文件”;详见第四章4.2项目管理机构,人员简历及相关证明文件详见商务标。
b.“拟投入本项目的主要施工机械、仪器设备”;详见第十六章资源配备计划。
c.“安装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在本章内详细叙述。
d.“质量管理体系与保障措施”;详见第十二章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
e.“安装工程进度计划与保障措施”;详见第十五章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
f.其他相关措施详见其他章节。
9.2总体施工安排
现场安装及调试:
检修闸门、快速门等埋件第一时间制造检验合格,随时处于待发状态,在现场条件具备时,随时发往现场进行预埋。
设备主体在厂内试装及联合调试完成后,根据工程现场土建进度,在安装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由各安装队同时进行安装工作。
现场安装阶段。
预埋件首先生产完毕,待现场条件具备时随时发往现场进行安装;设备主体在确认工程现场土建进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对设备各部件进行妥善包装并运输至工程现场,按照厂内拼装的顺序及标识由各安装队进行现场的安装调试工作。
带水运行及验收。
调试工作完成后,根据工程整体施工进度,进行带负荷运行及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本工程施工重点是闸门安装工作。
闸门的安全启闭是核心重点,闸门的漏水量是判定本工程最终质量的关键点,启闭设备与闸门以及电控设备的联合操作是调试工作的重点。
在生产施工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完成各部件的加工、组装调试,并认真执行厂内试装的工作环节,确保现场安装调试的顺利进行。
9.3金属结构的验收
9.3.1金属结构材料和外购件的验收
用于金属结构工程的钢材、焊接材料、外购件和防腐材料等,均应按招标文件技术条款相关的规定进行检验和验收。
每批材料和外购件均应经监理人检查签认后方能使用。
9.3.2金属结构构件的验收
金属结构的各项构件制造完成后,向监理人提交金属结构构件的验收申请报告,并同时提交以下各项验收资料,经监理人同意后,进行金属结构构件验收,并由监理人签发金属结构构件的质量合格证。
提交的验收资料应包括:
a.金属结构构件验收清单;
b.金属结构构件加工图;
c.金属结构构件各项材料和外购件的质量证明书、使用说明书或试验报告;
d.焊接工艺规程和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e.焊缝质量检验报告;
f.金属结构构件隐蔽部位的质量检查记录;
g.施涂工艺和涂装检查记录;
h.金属结构构件及预拼装检查记录。
9.3.3质量检查及验收
a.质量检查
1)建立闸门或启闭机的制造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质量检查部门负责检测、试验和质量检查工作,并提交记录、试验报告和质量检查报告,送交监理工程师复验。
2)监理工程师要驻厂监造。
监理工程师有权对质量进行监督与要求复验,我方将积极配合。
3)监理工程师对质量的复验与签署并不免除我方对质量应负的合同责任。
b.资料
每个项目产品出厂前,提交如下资料,其中一份交工程设计单位。
1)材料的材质证明文件和试验报告;
2)焊缝质量检查记录与无损探伤报告;
3)铸锻件的探伤检验报告;
4)热处理件的试验报告;
5)重大缺陷处理记录和有关会议纪要;
6)制造过程和最终组装状态的检测记录和调试报告;
7)金属结构表面防腐蚀记录和质量检验报告;
8)设计修改通知单;
9)制造竣工图;
10)产品合格证书。
c.出厂验收
1)出厂验收前要完成设备的第三方检测。
2)设备全部制造、组装完毕,并处于组装状态时,向发包单位提出申请,要求验收。
密切配合验收小组进行出厂验收。
3)出厂验收并不免除我方对产品制造质量应负的合同责任。
9.3.4启闭机出厂前试验
a.液压泵出厂试验
气密性试验、排量试验、容积效率试验、总效率试验、超载试验、冲击试验、外泄漏试验。
b.液压缸总成出厂试验
空载运行试验、最低启动压力试验、内泄漏试验、外泄漏试验、耐压试验、往复换向加载试验、活塞杆性能的试验资料(弯曲、耐磨、腐蚀等)。
c.液压泵站出厂试验
泵站试验前,所有阀件应单独通过出厂试验、空载试运行、在工作压力下模拟启闭机作试验、耐压试验、泄漏试验。
d.机、电、液联调试验(应与泵站、电气设备分包人协调)
液压缸、液压泵站和电气控制的机、液、电原型联调试验。
每种类型设备至少1套应进行机、液、电原型联调试验。
检验机、电、液之间相互接口的正确性、主要技术参数的正确性、各系统硬件及软件的可靠性、各系统保护功能的可靠性。
上述试验具体的试验规程和试验大纲要根据有关的国家规范和标准,并结合制造厂的规范,由我方制定,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
液压启闭机设备出厂验收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上述各项试验报告。
9.3.5出厂验收
a.设备组装状态
在设备出厂制造验收前,按合同技术条件和有关规范的规定进行对该批申请验收的设备进行整体组装,保证设备均处于整体组装状态或可测试状态,并自检合格;
b.出厂验收程序
(1)我方组织出厂验收工作。
(2)我方将出厂验收申请报告和出厂验收大纲报送监理;
(3)出厂制造验收时,由业主会同监理人、工程设计、安装承包人的代表组成出厂制造验收小组对卖方申请验收的合同设备进行检验,我方应密切配合。
(4)验收过程中,验收小组有权要求对竣工资料中的一项或数项进行复检,我方应按业主要求进行复检。
(5)我方应允许业主派遣的验收人员自由接近制造合同设备的任何车间及设施,如发现合同设备的质量不符和合同标准,业主验收人员有权提出意见,我方应充分予以配合,并采取必要措施予以改进。
(6)出厂验收应按合同和规范要求进行出厂试验,验收代表目睹试验并不减免我方对所供设备应承担的责任。
9.4供货运输
设备运输选用汽车运输,运输地点为:
北京市区钢坝桥及下游主河道。
金属结构设备在制造产品完毕,对所要出厂产品进行一对一的实地模拟试验。
试验完成后,将金属结构设备拆解,并对拆解部件对照总装图进行编号,设置不可消灭的标识。
现场安装按各部件编号对照总图安装即可。
拆解的各部件的大小都按交通运管部门超宽的最宽的要求,一般最宽的部分不超过4.5米。
长度1m、直径为50cm以内的采用装箱发运,若两个以上部件装箱,中间采用间隔木楞进行间隔,以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相互碰撞导致要部件损坏。
拆分的部件产品最重不超过15吨。
大件产品装车时,底层间隔1.5m,都用30cm×30cm木方支撑,中间的间隔1米即采用木方支撑;若有变形隐患的,采用H200的工字钢作支撑夹住所运输部件,确保不变形。
有加工面的产品在运输时,平面的采用木板套护着;圆形的采用草绳包裹,支撑件完全采用30cm×30cm木方。
对已进行防腐的设备运输时,外层均用草绳包裹,支撑件一律采用30cm×30cm木方,对在运输中确实防腐受损的在现场安装后会重新进行一项防腐工作。
止水橡皮采用专用木箱包装。
在醒目位置注明“橡胶制品”,仓储时远离任何油品或化学品。
其他部分我公司按照相关运输管理部门的规定执行。
装卸车方法及要求
a.装卸车作业前应具备的条件:
施工现场平整,道路畅通,吊车站位处地基必须满足吊装条件;
试吊所有机索具的可靠性,详细检查后确认再进行吊装;
起吊前所有有关设备资料、人员操作证等齐全,经有关人员认可方可进行操作;
设备按指定位置放置,设备进入现场对闸门吊耳、钢丝绳、吊车等进行全面检查认可。
b.闸门装车流程如下:
装车过程一人指挥,专职安全员现场监督,多点观察,多点控制。
平板车开至起吊设备下,车厢位置朝向闸门位置。
吊起吊闸门分段。
吊装作业要有专业起重工指挥起吊,吊钩要有自锁装置,要求原地试起吊,确认吊具设备无问题,主吊钩允许运行吊装闸门。
闸门缓移至平板车上方,轻放就位,确定闸门在平板车上的居中位置和平衡,微调就位后,闸门下垫实斜木块。
每段闸门用四根链条在门体与车体间捆扎牢固。
c.工地现场卸货
闸门运至工程现场后,利用工程现有场地进行闸门的卸货,闸门摆放近安装点位置,以便闸门的吊装。
闸门分段卸货使用50吨吊车,平板车首先开到闸门预摆放地点处,吊车挂钢丝绳原地起吊,闸门吊起高度高于平板车50cm时,将平板车开走。
将闸门缓慢直接降落地距地面10cm位置,垫四个楔形木块至闸门隔板与主梁交界位置,将闸门落到位。
观察闸门面板弹性变形情况,发现垫错位置弹性变形过大,及时纠正。
d.设备场内均为室内存放,大件运抵现场后,闸门、启闭机设备进行现场安装,电器及小件配件入库房,统一保管,出入库登记,并保证存放条件符合设备要求。
9.5设备安装程序及其工艺要求
9.5.1安装前的准备和一般要求
a.安装前应具备的资料
(1)设备总图、部件总图、重要的零件图等施工安装图纸及安装技术说明书;
(2)设备出厂合格证和技术说明书;
(3)制造验收资料和质量证书;
(4)安装用控制点位置图。
b.一般要求
(1)安装使用的基准线,应能控制门槽的总尺寸、埋件各部位构件的安装尺寸和安装精确度。
为设置安装基准线用的基准点应牢固、可靠、便于使用,并保留到安装验收合格后方能拆除。
(2)安装检测必须选用满足精度要求,并经国家批准的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的仪器设备。
(3)在安装工作中使用的所有材料,要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并要符合施工图纸和国家有关现行标准的要求。
c.设备起吊和运输
根据设备总成及零部件的不同情况和要求,制定详细的起吊和运输方案,其内容包括采用的起重和运输设备、大件起吊和运输方法以及防止吊运过程中构件变形和设备损坏的保护措施。
(1)各个制造项目的产品应配套运输,并用油漆标注设备或构件的名称、编号。
(2)零部件要装箱运输,支承环、连接板等应绑扎成捆运输。
(3)结构件要采取措施防止变形,避免直接碰撞。
闸门及埋件的加工面要妥善防护以免保护损伤或锈蚀;
(5)水封橡皮要妥善包装、运输,橡塑复合水封不得盘卷或折弯。
(6)产品包装箱的尺寸和重量,不能超过现有运输条件的限制。
9.5.2安装前的检查和清理
a.安装前的检查
在进行本合同各项设备安装前,要按施工图纸规定的内容,全面检查安装部位的情况、设备构件以及零部件的完整性和完好性。
对重要构件和部件要通过预拼装进行检查。
(1)埋件埋设部位一、二期混凝土结合面是否已进行凿毛处理并冲洗干净;预留插筋的位置、数量是否符合施工图纸要求。
(2)按施工图纸逐项检查各安装设备的完整性。
(3)逐项检查设备的构件、零部件的损坏和变形情况。
(4)对上述检查中发现的缺件、构件损坏和变形等情况,要书面报送监理人,并负责按施工图纸要求进行修复和补齐处理。
b.清理
设备安装前,对发包人提供的设备,按施工图纸和制造厂技术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必要的清理和保养。
9.5.3金属结构防腐
a.涂装范围
(1)施工图纸明确规定我方完成的涂装部位。
(2)现场安装焊缝两侧未涂装的钢材表面。
(3)在接受所移交的设备时,对全部设备表面涂装情况进行检查后所发现的损坏部位。
上述检查结果应报送监理人,需要修复的涂装损坏部位须经监理人确认。
(4)安装施工中设备表面涂装损坏的部位。
b.涂装工艺措施报告
在现场涂装施工开始,要按施工图纸和制造厂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提交现场涂装的工艺措施报告,报送监理人审批。
工艺措施应说明环境条件及保证措施,表面预处理措施,防腐材料的产品质量证明书、使用说明书、施涂方法、采用设备、质量检验和损坏的修补措施等。
c.表面预处理
(1)涂装前,要将涂装部位的铁锈、氧化皮、油污、焊渣、灰尘、水分等污物清除干净。
闸门表面的除锈等级要达到GB/T14173-2008相关条文规定的标准。
(2)涂装开始时,若检查发现钢材表面出现污染或返锈,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坝闸 设备 出场 验收 安装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