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试题.docx
- 文档编号:30660256
- 上传时间:2023-08-19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577.93KB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docx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科学基础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时间110分钟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学时学分考试形式:
闭卷
专业年级:
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
一、名词解释(本题40分,每小题4分)
1、超塑性;2、交滑移;3、反应扩散;4、晶界非平衡偏聚;5、应变时效;6、再结晶全图;7、层错;8、科肯达尔效应;9、奥罗万机制;10、临界变形程度
二、写出位错反应
的反应结果,判断这个反应能否进行?
反应后的位错能否滑动,为什么?
(10分)
三、用位错理论解释:
(1)固溶体合金为什么比其溶剂金属具有较高的强度;
(2)当该固溶体分解出细小的第二相后,合金强度又可进一步提高。
(10分)[这题可以试着解释一下]
四、请写出稳态扩散和非稳态扩散的扩散方程表达式,说明影响方程中扩散系数的主要因素及其原因。
(10分)
五、工业纯铜的铸锭在室温和0.5T熔点的温度下进行轧制加工,请画出两种情况下合金的应力——应变曲线示意图并说明影响曲线各阶段变化的各种作用机制。
(10分)
六、冷加工纤维组织、带状组织和变形织构的成因及其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
(10分)
七、说明金属的塑性变形机制及提高金属材料塑性变形能力的方法。
(10分)
1、画出Fe-Fe3C相图,并写出各关键点的温度及习惯标注的字母,表明各
相区。
(6分)
2、画出含碳0.65%的铁碳合金的冷却曲线和室温下组织示意图,并计算在室
温下其各组成相的比例是多少?
(6分
3、在立方晶系的晶胞图中画出以下晶面和晶向:
(102)、(112)、(213)、[110]、[111]、[120]和[321]。
4、用四轴坐标写出六方晶系中AEB、BCDG晶面的晶面指数及FC、FD两个晶向的晶向指数。
(8分)
7.什么是过冷和成分过冷,说明成分过冷对晶体长大的形状和铸锭晶粒组织的影响。
(10分)
8. 位错反应能够进行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判断下列位错反应能否进行,并说明原因。
1)
2)
3)
4)
9.若面心立方晶体中有b=
的单位位错及b=
的不全位错,此二位错相遇产生位错反应。
1)问此反应能否进行?
为什么?
2)写出合成位错的柏氏矢量,并说明合成位错的类型。
8.9题答案:
8.
(1)能。
几何条件:
∑b前=∑b后=
;能量条件:
∑b前2=
>∑b后2=
(2)不能。
能量条件:
∑b前2=∑b后2,两边能量相等。
(3)不能。
几何条件:
∑b前=a/6[557],∑b后=a/6[11¯1],不能满足。
(4)不能。
能量条件:
∑b前2=a2 <∑b后2=
,即反应后能量升高。
9.
(1)能够进行。
因为既满足几何条件:
∑b前=∑b后=
,又满足能量条件:
∑b前2=
>∑b后2=
(2)b合=
;该位错为弗兰克不全位错。
10.说明间隙固熔体与间隙化合物有什么异同。
11.金属间化合物AlNi具有CsCl型结构,其点阵常数a=0.2881nm,试计算其密度(N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71,A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10.11题答案:
10.
附表2.1 间隙固溶体与间隙化合物的比较
类 别
间隙固熔体
间隙化合物
相同点
一般都是由过渡族金属与原子半径较小的C,N,H,O,B等非金属元素所组成
不同点
晶体结构
属于固熔体相,保持熔剂的晶格类型
属于金属化合物相,形成不同于其组元的新点阵
表达式
用α、β、γ等表示
用化学分子式MX,M2X等表示
机械性能
强度、硬度较低,塑性、韧性好
高硬度、高熔点,甥性、韧性差
11.密度ρ=5.97g/cm3。
12.试述结晶相变的热力学条件、动力学条件、能量及结构条件。
13.比较说明过冷度、临界过冷度、动态过冷度等概念的区别。
14.铸件组织有何特点?
15.液体金属凝固时都需要过冷,那么固态金属熔化时是否会出现过热,为什么?
12~15答案:
12.分析结晶相变时系统自由能的变化可知,结晶的热力学条件为∆G<0;由单位体积自由能的变化
可知,只有∆T>0,才有∆GB<0。
即只有过冷,才能使∆G<0。
动力学条件为液—固界面前沿液体的温度T 由临界晶核形成功A=1/3σS可知,当形成一个临界晶核时,还有1/3的表面能必须由液体中的能量起伏来提供。 液体中存在的结构起伏,是结晶时产生晶核的基础。 因此,结构起伏是结晶过程必须具备的结构条件。 13.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间的温度差,称为过冷度(∆T=Tm一Tn)。 它是相变热力学条件所要求的,只有AT>0时,才能造成固相的自由能低于液相自由能的条件,液、固相间的自由能差便是结晶的驱动力。 过冷液体中,能够形成等于临界晶核半径的晶胚时的过冷度,称为临界过冷度(∆T*)。 显然,当实际过冷度∆T<∆T*时,过冷液体中最大的晶胚尺寸也小于临界晶核半径,故难于成核;只有当∆T>∆T*时,才能均匀形核。 所以,临界过冷度是形核时所要求的。 晶核长大时,要求液—固界面前沿液体中有一定的过冷,才能满足(dN/dt)F>(dN/dt)M,这种过冷称为动态过冷度(∆Tk=Tm一Ti),它是晶体长大的必要条件。 14.在铸锭组织中,一般有三层晶区: (1)最外层细晶区。 其形成是由于模壁的温度较低,液体的过冷度交大,因此形核率较高。 (2)中间为柱状晶区。 其形成是由于模壁的温度升高,晶核的成长速率大于晶核的形核率,且沿垂直于模壁风向的散热较为有利。 在细晶区中取向有利的晶粒优先生长为柱状晶粒。 (3)中心为等轴晶区。 其形成是由于模壁温度进一步升高,液体过冷度进一步降低,剩余液体的散热方向性已不明显,处于均匀冷却状态;同时,未熔杂质、破断枝晶等易集中于剩余液体中,这些都促使了等轴晶的形成。 应该指出,铸锭的组织并不是都具有3层晶区。 由于凝固条件的不同,也会形成在铸锭中只有某一种晶区,或只有某两种晶区。 15.固态金属熔化时不一定出现过热。 如熔化时,液相若与汽相接触,当有少量液体金属在固相表面形成时,就会很快复盖在整个表面(因为液体金属总是润湿同一种固体金属),由附图2.6表面张力平衡可知 ,而实验指出 ,说明在熔化时,自由能的变化aG(表面) 实际金属多属于这种情况。 如果固体金属熔化时液相不与汽相接触,则有可能使固体金属过热,然而,这在实际上是难以做到的。 16.计算含碳wC=0.04的铁碳合金按亚稳态冷却到室温后,组织中的珠光体、二次渗碳体和莱氏体的相对量;并计算组织组成物珠光体中渗碳体和铁素体、莱氏体中二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与共析渗碳体的相对量。 [此题没有找到答案,可以想想解题思路。 17.什么是单滑移、多滑移、交滑移? 三者滑移线的形貌各有何特征? 18. 简要分析加工硬化、细晶强化、固熔强化及弥散强化在本质上有何异同。 17.单滑移是指只有一个滑移系进行滑移。 滑移线呈一系列彼此平行的直线。 这是因为单滑移仅有一组多滑移是指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不同滑移系同时或交替地进行滑移。 它们的滑移线或者平行,或者相交成一定角度。 这是因为一定的晶体结构中具有一定的滑移系,而这些滑移系的滑移面之间及滑移方向之间都交滑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滑移面沿共同的滑移方向同时或交替地滑移。 它们的滑移线通常为折线或波纹状。 只是螺位错在不同的滑移面上反复“扩展”的结果。 18.加工硬化是由于位错塞积、缠结及其相互作用,阻止了位错的进一步运动,流变应力 。 细晶强化是由于晶界上的原子排列不规则,且杂质和缺陷多,能量较高,阻碍位错的通过, ;且晶粒细小时,变形均匀,应力集中小,裂纹不易萌生和传播。 固熔强化是由于位错与熔质原子交互作用,即柯氏气团阻碍位错运动。 弥散强化是由于位错绕过、切过第二相粒子,需要增加额外的能量(如表面能或错排能);同时,粒子周围的弹性应力场与位错产生交互作用,阻碍位错运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科学 基础 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