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湘教版必修2人口迁移.docx
- 文档编号:30657940
- 上传时间:2023-08-19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78.27KB
学年湘教版必修2人口迁移.docx
《学年湘教版必修2人口迁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湘教版必修2人口迁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湘教版必修2人口迁移
第三节 人口迁移
[学习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不同的分类方法。
2.掌握引起人口迁移的自然生态环境、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等因素。
3.学会运用典型案例,说明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1.引起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变动的原因
(1)人口自然增长:
取决于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
(2)人口机械增长:
迁入人口的增加值。
2.人口迁移
(1)概念:
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2)分类(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不同)
①国际迁移:
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它包括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等。
②国内迁移:
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
3.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判断
1.人口变动指的是人口迁出或迁入。
(×)
2.出国留学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
3.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1.人口迁移的原因和作用力
(1)根本原因:
不协调的人地关系。
(2)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2.影响人口迁移的具体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①因素:
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地域差异。
②表现
(2)经济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的影响
一般来说,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也就越频繁。
②经济因素改变的影响
③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3)政治因素
①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
限制或鼓励人口迁移,由此引起的人口迁移往往具有较强的组织性。
②战争:
常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4)社会文化因素
因素
影响
文化教育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家庭和婚姻
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宗教信仰、种族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
历史上也曾导致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探究点一 人口的迁移与流动
人口迁移通常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迁移现象。
人口流动通常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
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司长王谦表示,规模庞大的人口迁移、流动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判断以下人口移动现象属于人口迁移还是人口流动。
①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
②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③外出读书,寒暑假回到家乡的大学生。
④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
⑤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
⑥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
⑦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工的农民工。
⑧国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
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答案
人口迁移
②④⑤⑥⑧
人口流动
①③⑦
1.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区别
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概念
人口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
住所不变更的空间移动
区别
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居住地改变
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的外出活动
主要原因
自然环境变迁、灾荒、战乱、宗教迫害、政策、政治、经济差别等
短期的工作与学习、商务活动、旅游、探亲等
举例
“闯关东”“下南洋”,北宋末年人口南迁,定居海外获取“绿卡”
外出探亲、出国考察、长假出游、“民工潮”
2.人口迁移的类型
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两种类型。
类型
国际迁移
国内迁移
概念
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
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
范围
跨越国界
跨越行政区边界
方式
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等
招工、招生、分配等
人口迁移的判断方法
人口迁移一般有三个判断标准,即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
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人口移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
(1)空间位移——由迁出地到迁入地。
(2)居住地变更——跨越行政区域界线。
跨国界的人口迁移为国际人口迁移,跨省界的人口迁移为省际人口迁移。
如图,A、B、C是三个不同地区,人口从B1到A1、A1到B2、B2到C1常被称为是人口迁移;而从B1到B2、C1到C2是在区内流动,常被认为是人口流动。
(3)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期性。
人们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频繁往返、外出购物、旅游、出差等不属于人口迁移,游牧民的迁徙、季节工的季节性流动、拥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动等也不属于人口迁移。
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2题。
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
A.②③B.③④C.④⑤D.⑥⑦
2.与发展中国家目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相同的有(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答案 1.B 2.A
解析 根据图例可知,③④跨越国界,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发展中国家目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是国内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因此①②符合题意。
探究点二 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2017年3月2日,《天津市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工作方案》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形式印发执行。
该方案全面放开户籍人口迁移限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促进了地区间的人口迁移。
下图是“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
1.1949~1986年期间的人口迁移主要有哪两大方向?
人口迁入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一是从东部和中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二是流向东北部地区。
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主要是国家为改变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人才匮乏的局面而进行的移民;人口向东北地区迁移主要是为了开发东北地区森林、矿产及荒地资源而进行的移民。
2.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口流向是怎样的?
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地区有哪些?
这些地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
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主要人口迁入区。
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工资收入高。
3.为什么很多华侨总想“落叶归根”?
答案 华人、华侨回国定居,反映了思乡的民族情感。
4.大量人口流向城市会给城市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答案 在一定程度上对交通、教育、医疗卫生、经济秩序等造成压力,并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
气候
通过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到气候适宜地区
20世纪70年代美国许多老年人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
水资源
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
畜牧区人们“逐水草而居”
土壤
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口迁移
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肥沃的土壤而迁移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
大庆油田的开发等
自然灾害
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环境
20世纪30年代,旱灾使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农民西迁至加利福尼亚州
(2)经济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
经济发展
地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间的迁移也就越频繁;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迁入率高;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口迁出率高
发展中国家人口由农村迁往城市;美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人口迁入国
交通和通信
其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减小了妨碍人口迁移的阻力,促进了人口迁移
近几百年来,人口迁移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
大型建设项目布局、区域大规模开发
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成功机遇,吸引大量人口迁入,改变人口迁移的流量和流向
新疆石油基地建设吸引人口迁入;西部大开发
(3)政治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
政策
国家有关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与流向
我国:
①20世纪60年代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区;②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③80年代知识青年大量返城
政治变革
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引起的人口迁移
战争
破坏人类生产、生活的正常环境与秩序,导致大量人口迁出战乱区
叙利亚内战爆发时大量人口外迁
(4)社会文化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
文化教育
人们为了接受良好的教育,想方设法从文化水平低、教育设施落后的地区迁往文化教育相对发达的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接纳了大批来自其他国家的科技人才和著名学者
家庭婚姻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夫妻因解决两地分居而进行的迁移
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的不同,种族之间、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历史上曾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印巴分治,印度境内约1500万穆斯林迁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有200万印度教徒迁入印度
2.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8·北京市西城区期末)自然条件长期稳定地影响人口的分布,短期内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
读“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空间流动成本图”,回答3~4题。
3.据图可知( )
A.矿产资源的开发对长期人口分布影响力度大,流动成本较高
B.水资源可以通过水利工程进行调配,将导致人口大规模向干旱地区流动
C.土地资源开发受地形影响,技术水平提高将吸引人口向高海拔地区流动
D.气候资源分布有一定规律,人口会长期集中分布在温暖的中低纬地区
4.改革开放后,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B.资源C.经济收入D.婚姻家庭
答案 3.D 4.C
解析 第3题,温暖的中低纬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利于人类与生物的生存,因此人口较密集,故D正确。
据图可知,矿产资源的开发对长期人口分布影响力度小,流动成本较低,A错误。
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因此调水不会导致人口大规模向干旱地区流动,B错误。
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人口向高海拔地区流动,C错误。
第4题,目前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故C正确。
(2018·全国文综Ⅰ)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2.该直辖市是( )
A.北京市B.天津市
C.上海市D.重庆市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该直辖市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说明外来务工人口少于外出务工人口,A错;据材料信息无法推断老年人口变化,B错;由图可知,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差距略有缩小,说明人口迁出回落,劳动力需求数量有所增加,C对;图中无法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D错。
第2题,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均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人口的迁入区,常住人口数量大于户籍人口数量,且三市的人口都没有超过3000万,而重庆市为人口迁出区,户籍人口数量大于常住人口数量。
故选D。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居住地。
近年来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据此完成3~4题。
3.影响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主要因素是( )
A.生态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4.大量外来人口对“阳光花城”兴起的社会经济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不足 ②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③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 ④优化当地人口结构 ⑤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⑥带动当地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A.②③⑥B.②⑤⑥
C.①③⑤D.①④⑥
答案 3.A 4.B
解析 第3题,老年人冬季怕冷,攀枝花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对老年人生活有利。
第4题,人口迁入对房地产、旅游有促进作用,老年人迁入对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
另外,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文化交流也有一定的作用。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
下图是“2010年三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
(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三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
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
(1)(地理位置)临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中东部省份比例高。
(2)三省与三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三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强;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
(3)应该限制:
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
不该限制:
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
解析 第
(1)题,对比三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地的特点以及与各市地理位置的关系,可知共同特点是外来人口主要来自临近三市的省份;人口大省外来人口比例高,中东部省份比例高。
第
(2)题,河南、四川、湖北三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有较大比例的原因主要与到这三个城市的距离、文化习俗的适应性、剩余劳动力的数量等有关。
第(3)题,此题为开放性问题,回答的理由能够充分支持自己的观点即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湘教版 必修 人口 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