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第二课时.docx
- 文档编号:30639998
- 上传时间:2023-08-18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50.37KB
荆轲刺秦王第二课时.docx
《荆轲刺秦王第二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荆轲刺秦王第二课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荆轲刺秦王第二课时
高一语文教案
任课教师:
课时:
2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
教学
目标
1.解决文中的文言知识,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2.积累文中出现的文化常识,感悟文化魅力
难点
重点
1.解决文中的文言知识,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2.积累文中出现的文化常识,感悟文化魅力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统军略地地,至燕南界。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战将,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
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
王翦(jiǎn)(生卒年不详):
姬姓,王氏,名翦(jiǎn)。
频阳(今陕西省富平县美原镇古城村,频阳源于本地频阳河(今天的富平顺阳河))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名将。
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
2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荆卿曰: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
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
1.‘足下’,是古代对平民的敬称。
称官员为‘阁下’;称皇帝为‘陛下’;称太子、王爷为‘殿下’。
下、膝下、手下、胯下。
2.樊於期(fánwūjī)(?
―前227年),战国末期将领。
原为秦国将军,后因伐赵兵败于李牧,畏罪逃往燕国,被燕国太子丹收留。
他再次率军攻打赵国,面对赵国名将武安君李牧,大败,秦军损失惨重,樊於期不敢回秦国,后逃往燕国,并拜燕国大将军。
秦王大怒,将其父母宗族全部杀害。
3.燕太子丹(?
-公元前226年),姬姓,名丹,燕王喜之子,战国末期燕国太子。
当时秦已攻灭韩、赵等国,次将及燕。
秦灭韩前夕,被送至秦国当人质,受辱后于燕王喜二十三年(前232年),回到燕国。
他以暗杀秦王政来阻挡秦国的兼并之势,曾策划过荆轲刺秦王事件,事情败露后,燕王喜担心秦国出兵攻打燕国,便杀太子丹,将其头颅献秦军以求和。
做质赵秦、拜见田光、礼遇荆轲、谋划刺秦、功败垂成、为父所杀。
深入研讨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
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明确:
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
课文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
“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
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
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明确:
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
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
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
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明确:
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
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
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
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利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明确:
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
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5.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
显示了什么性格?
明确:
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
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士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
“士可杀而不可侮”。
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6.教师小结:
第一部分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包括商议计谋、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五个场面,其中荆轲与太子丹有三次分歧。
这些分歧既表现了荆轲的足智多谋,果敢勇决,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弱点。
3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fánwūjī,曰: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玄妙,深奥。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
——《易·系辞》(8)深刻;深远。
以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树林、宫殿等]幽深;幽静。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苛刻。
狱中多冤人,用刑深刻。
——《后汉书·光武帝纪》茂密。
如:
深林(茂密的树林);深莽(深密的草丛);深郁(茂密);林深苔滑深厚;亲密。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宋· 姜夔《扬州慢》历时久。
夜深忽梦少年事。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深重;厉害、严重。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韩非子·喻老》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1.买:
~买。
~置。
~销。
收~。
采~。
2.悬赏征求:
悬~。
~募(悬赏募求)。
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1.怎么,为何。
《礼记·曲礼下》:
“国君去其国,止之曰‘奈何去社稷也’;大夫曰‘奈何去宗庙也’;士曰‘奈何去坟墓也’。
”2.怎么样;怎么办。
《楚辞·九歌·大司命》:
“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
”3.犹言办法。
《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王定没奈何,只得来到下处,开了皮箱,取出五十两元寳四个,并尺头碎银。
”4.谓采取手段、办法整治对方。
《水浒传》第二回:
“为因新任一个高太尉,原被先父打翻,今做殿帅府太尉,怀挟旧仇,要奈何王进。
”?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轲曰: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樊於期乃前曰:
“为之奈何?
”荆轲曰: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
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
líng 1.大土山:
山~。
丘~。
~谷迁变(简作“陵谷”)。
2.高大的坟墓:
~园。
~墓。
~寝。
3.古同“凌”,侵犯,欺侮。
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
”樊於期偏袒
而进曰:
“此臣日夜切齿
心1.拍胸。
表示哀痛或悲愤。
《仪礼·士丧礼》:
“妇人拊心不哭。
”2.抚摩胸际。
唐长孙佐辅 《古宫怨》诗:
“拊心却笑西子嚬,掩鼻谁忧郑姬谤。
也,乃今得闻教!
”遂自刎。
4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
既已jìyǐ1.已经。
《庄子·逍遥游》:
“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
”2.已经过去;已经完结。
《汉书·外戚传下·定陶丁姬》:
“太后以为既已之事,不须復发。
”3.既然已经。
宋苏轼《石鼓》诗:
“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遭击剖。
”,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5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xúfūrén]战国赵人,铸剑名家,以藏锋利匕首闻名。
荆轲刺秦王所用匕首即得自徐夫人。
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
1.把烧红了的铸件往水或油或其他液体里一浸立刻取出来,用以提高合金的硬度和强度:
~火。
~
砺。
~勉。
2.染:
“使工以药~~之”。
之。
以试人,血
缕,人无不立死者。
乃为装遣荆轲。
6燕国有勇士秦武阳秦舞阳(又叫做秦武阳)(公元前239年或之前-公元前227年或之后),亦作秦武阳,燕国贤将秦开之孙。
十二岁时犯下杀人案,燕太子丹找到他,司马迁在《史记》中,并没有交代秦舞阳的下场。
,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
视。
乃令秦武阳为副。
7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8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
“日
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丹请先遣秦武阳!
”荆轲怒,叱太子曰:
“今日往而不
者,竖子也!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今太子迟之,请辞
矣!
”遂发。
9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1.父亲的上一辈:
~父。
~考。
~母。
~妣。
2.称与祖父同辈的人:
外~父。
外~母。
3.先代:
~宗。
~业。
~制。
~祭。
~国。
4.初,开始:
鼻~。
5.某种事业或派别的创始人:
~师。
6.出行时祭路神,引申为送行:
“五月金陵西,~余白下亭”。
~饯。
,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
歌曰: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为慷慨1.情绪激昂。
《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
“贯歷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
”2.性格豪爽。
《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性刚毅,慷慨有大节。
”3.感叹。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餘哀。
”4.大方;不吝啬。
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
“袁为人简默,而慷慨好施。
”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於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1.指名读讲9、10自然段,教师点拨。
2.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明确:
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3.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4.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明确:
①抓住特点:
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
②突出重点:
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
③顾及全面:
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④有条不紊:
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
⑤结合写景:
“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5.教师小结:
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三、10既至秦,持千金之资财物,钱财币物(幣物)财币货物。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官名。
战国时为掌管公族事务的官,汉以后为太子的属官蒙嘉。
11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燕王诚
怖惧怕。
振,通“震”大王之威,不敢兴兵起兵。
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贡赋;贡品。
如郡县,而得奉1.恭敬地用手捧着:
~觞(举杯祝酒)。
~献。
~祀。
~承(恭维,讨好。
“承”读轻声)。
2.尊重,遵守:
~公守法。
~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
~行故事(按老规定办事)3.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
~告。
~还(huán )。
~陪。
~劝。
~迎(a.敬辞,迎接;b.奉承)。
~赠。
4.信仰:
信~。
素~佛教。
5.供养,伺候:
~养。
供~。
侍~。
6.古同“俸”,薪金。
守先王之宗庙。
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1.古代的一种礼仪。
谓宾客拜受所敬之酒后,主人拜而送之入席。
2.拜而相送。
《梁书·傅岐传》:
“岐后去县,民无老小,皆出境拜送,啼号之声,闻於数十里。
”于庭,使使以闻〈动〉
(1)(形声。
从耳,门声。
本义:
听到)闻,知声也。
——《说文》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4)听说;知道闻道有先后。
(6)接受。
如:
闻教(受教;领教);闻命(接受命令或教导);闻令(接受教诲)(7)传布,传扬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 王维《老将行》(8)又如:
闻诵(传布与称道)(9)报告上级[report]。
如:
闻达(向皇帝报告);闻问(通消息)(10)趁,乘。
如:
闻早(趁早,赶早)(11)闻名,出名闻于诸侯。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12)嗅;嗅到。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孔子家语·六本》(14)通“问”。
询问;问候。
丧牛之凶,终莫之闻也。
——《易·旅象》〈名〉
(1)知识;见闻[knowledge]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庄子·秋水》(3)传闻,听到的事情;消息。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5)声望;威望。
前时之闻。
——宋· 王安石《伤仲永》(6)又如:
闻达;闻誉之施(指身受美名);秽闻(丑恶的名声)大王。
唯大王命之。
”
12秦王闻之,大喜。
乃朝服君臣朝会时穿的礼服。
举行隆重典礼时亦穿着。
,设九
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延引上殿,见燕使者咸阳宫。
13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
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
“起,取武阳所持图!
”
14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
。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
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拔剑,剑长,操其室。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15荆轲逐秦王,秦王
柱而走。
群臣惊愕,
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
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
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16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tí1.垂手拿着有环、柄或绳套的东西:
~壶。
~灯。
~篮。
~包。
~盒。
~纲挈领。
2.引领(向上或向前等):
~心吊胆。
~升。
~挈。
~携。
3.说起,举出:
~起。
~出。
~醒。
~倡。
~议。
~名。
~案。
~要。
4.将犯人从关押之处带出来:
~审。
~犯人。
5.率领,调遣:
~兵。
6.取出:
~取。
~货。
7.汉字笔形之一,即挑。
8.舀取油、酒等液体的一种用具:
油~。
酒~。
9.古代鼓名:
“师帅执~”。
dīㄉㄧˉ◎〔~防〕小心防备。
dǐ◎投掷: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秦王”。
轲。
秦王方
柱走,
惶急不知所为。
左右乃曰:
“王负剑!
王负剑!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17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以骂曰: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
四、18左右既前,斩荆轲。
秦王
良久
1.读课文第三、四部分,疏通文意,思考:
①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
②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2.讨论思考题。
明确:
1)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为五层:
计见秦王(11—13自然段)
顾笑武阳(14自然段)
秦廷搏击(15—17自然段)
倚柱笑骂(18自然段)
(2)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方法:
①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②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③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
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作业
课后练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荆轲刺 秦王 第二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