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30639480
- 上传时间:2023-08-18
- 格式:DOCX
- 页数:41
- 大小:670.78KB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将选出的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选对的给3分,不选、多选或选错的均给0分.)
1.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5dm
B.正常人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1min
C.一张光盘的厚度约为1.2mm
D.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2min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许多大会堂内四周的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是为了增强声波的反射
B.将发声音叉触及面颊,目的是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
C.弦乐器与管乐器发出的声音响度和音色一定不同
D.声音从空气向水中传播的过程中,声速变小
3.针对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打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C.丙图中,用相同的力拔动钢尺,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振动频率越低
D.丁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听到瓶内的手机铃声逐渐减小,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4.下列事实不能说
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A.振动的喇叭可以“吹”灭蜡烛火焰
B.美妙的音乐能陶冶人的心灵
C.利用超声波来击碎体内结石
D.汽车从马路上开过,路旁居民家的窗户嗡嗡作响
5.噪声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严重污染源,极大地破坏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是()
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鸣喇叭
B.上课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
C.高架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
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6.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准确的时间应该是()
A.1点20分B.10点20分C.10点40分D.11点20分
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检验钞票真伪的
B.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多彩的颜色是红、黄、蓝三种色光组合而成的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m/s
D.光在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8.如图所示的几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
夕阳下树木的影子
C.
站在河水中的同学看到水中的腿变短
D.
潜水艇利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
9.某同学上生物课时用一个焦距为5cm的凸透镜作放大镜去观察标本上的细微部分,要想看清楚标本上的细微部分,则凸透镜与标本的距离应()
A.小于5cmB.大于10cmC.在5cm和10cm之间D.等于5cm
10.自行车的尾灯并不发光,但是在后方汽车灯光照射下却显得格外明亮,可以提醒司机注意前面有骑车人.这种效果得益于自行车的尾灯内部设计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线“反向射回”.下列图中是四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
A.
B.
C.
D.
11.如图所示,某人去河边游泳,对河水的深度作出了错误的判断.下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错觉的原因的光路图是()
A.
B.
C.
D.
12.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处于AB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蜡烛处于BC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将蜡烛从C移动到B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增大
D.将蜡烛从B移动到A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减小
二、填空(除第14小题外,其余每空1分,共16分.请将答案直接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3.如图甲所示是机械秒表的实物图,该秒表此时显示的时间是__________;在实验室里常用量筒来测量物体的体积,如图乙所示,该量筒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__.
14.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常要进行单位换算,请完成下列填空:
(1)1.8μm=1.8×__________m=1.8×__________nm
(2)120s=__________min=120×__________μs.
15.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对一物体的宽度先后进行了4次精确测量,各次测量的数据分别是:
18.77cm、18.76cm、18.74cm和18.89cm,则更接近于真实值的数据是__________cm.
16.李白的诗《春夜洛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佳句,关于这句诗,从物理学的角度理解,能判断出是玉笛声依据的是__________.海豚能随驯兽员的哨声在水下表演节目,花样游泳运动员能随音乐起舞,掌声会吓跑鱼塘中的鱼,这些都是因为声音能在__________传播.
17.一名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2m的地方训练,则镜中的像到她的距离为__________m;她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去观察,她在镜中的像将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8.如图所示,在清澈平整的水面下,“射灯”射出的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水与空气的界面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跟水与空气的界面的夹角为51°,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97°,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
19.如图所示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此时被观察的叶片到物镜的距离u与焦
距f的关系是f<u<2f,气孔经过物镜所成的是一个放大的__________像(填“实”或“虚”),最后,人眼通过目镜看到的是再次放大的__________(填“实”或“虚”)像.
20.日食,又作日蚀,是一种天文现象,只在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发生.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下的简便方法.方法一:
如图甲所示,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的原理;方法二:
如图乙所示,将两只手掌交叉叠放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观察太阳的像,这利用了__________原理.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21题2分,22题2分,23题6分,24题6分,25题8分,共24分.请将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1.如图所示,一束阳光AO斜射入井口,要使斜射的阳光AO能够竖直向下射入井中,需在井口怎样放置一块平面镜?
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22.如图甲、乙所示,已画出了光通过透镜前后的传播径迹,请在方框内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23.如图甲、乙所示,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活动中,用最小刻度值不同的刻度尺(单位均为:
cm)分别测量同一个小球的直径.
(1)在甲图中,可测得该小球的直径为__________cm;在乙图中,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mm,可测得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2)不同的人正确测量得出的测量结果最后一位会不完全相同,说明:
__________.
(3)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引起误差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
24.在“探究决定声音响度的因素”的实验中,所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
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橡皮槌、铁架台、硬泡沫塑料小球、细线等.操作步骤如下:
(1)如图所示,用细线拴住硬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让乙音叉一臂的外侧接触小球;[来源:
学#科#网]
(2)用橡皮槌轻轻敲击甲音叉使它振动后,可以看到与乙音叉的叉股接触的小球会弹开一个较小的角度,并听到较小的声音.
(3)保持人耳到音叉的距离不变,用橡皮槌用力敲击甲音叉,可以看到小球被乙音叉弹开一个较大的角度,并听到较大的声音.
上述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__,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中传播;这里硬泡沫塑料小球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观察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这是为了探究响度与__________的关系;人对不同强度的声音感觉不同,__________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选填“30﹣40dB”、“70dB”或“90dB”).实验结论:
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__________.
25.某物理实验小组用蜡烛、凸透镜(焦距未知)和光屏等器材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该小组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透镜中心10cm处的地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一光斑的形成说明__________.
(2)为了找到像的准确位置,必须做好光屏的微调,即在一定范围内左右移动光屏,使光屏上的像由模糊到清晰,直至找到像最清晰的位置.但该小组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蜡烛的像,其原因不可能是__________.
A.光屏、凸透镜和蜡烛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B.物距小于透镜的一倍焦距
C.蜡烛在透镜的两倍焦距处D.蜡烛在透镜的焦点上
(3)解决上述问题后,调整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仍偏高,解决的方法是把蜡烛___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调.
(4)调整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可以看到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__________(选填“缩小”、“放大”或“等大”)清晰的像,该成像特点可作为__________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电影放映机”);此时,一名组员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__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_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
四、综合应用(26题6分,27题8分,28题10分,共24分.只写出最后答案或解答过程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均不能得分.)
26.距今15年前,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号”核潜
艇在巴伦支海遇难,航测专家用超声波探测到了遇难核潜艇的确切位置.已知超声波在此海域中的传播速度是v=1530m/s,在潜艇正上方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声呐系统)向下垂直发射超声波,从超声波发出到接收被潜艇反射的回波经历的时间为t=0.228s,求该潜艇沉没的实际深度h约为多少m?
(计算结果取整数)
27.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先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后,接着如图所示,将这段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柱形铅笔杆上,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30圈,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的总长度L2.问:
(1)上述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__.
(2)由图可知,铅笔杆上铜丝绕圈的总长度L2是多少cm?
细铜丝的直径d是多少mm?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如果测量时缠绕得不紧密,将会使测量结果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8.阅读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如下问题: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
空气(0℃)
331
冰
3230
空气(15℃)
340
铜
3750
煤油(25℃)
1324
铝
5000
水(常温)
1500
铁
5200
(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
(2)在长为1300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次声音,两次声音相隔约3.56s.求声音在该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m/s?
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设当时气温为15℃)
2015-2016学年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将选出的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选对的给3分,不选、多选或选错的均给0分.)
1.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5dm
B.正常人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1min
C.一张光盘的厚度约为1.2mm
D.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2min
【考点】长度的估测;时间的估测.
【专题】比较思想;估算法;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必要时进行相关的计算,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解答】解:
[来源:
学科网]
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物理课本的宽度略小于20cm,在18.5cm=1.85d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75次,跳动10次的时间大约10s.故B不符合实际;
C、一角硬币的厚度在2mm左右,光盘的厚度小于2mm,在1.2mm左右.故C符合实际;
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长度较小,完整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不到1min.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许多大会堂内四周的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是为了增强声波的反射
B.将发声音叉触及面颊,目的是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
C.弦乐器与管乐器发出的声音响度和音色一定不同
D.声音从空气向水中传播的过程中,声速变小
【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
【分析】
(1)面积较大的房间容易产生回声,影响听觉效果,需要减弱声音的反射;
(2)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
(3)音色是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
(4)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解答】解:
A、大礼堂的四周都做成凹凸不平的、象蜂窝状的墙壁,可以减弱声音的反射,故A错误;
B、当用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时,可以感觉到有振动,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故B正确;
C、弦乐器与管乐器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
D、水和
空气这两种物质中,声音在水中传的最快,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所以声音从空气向水中传播的过程中声速变大,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色的决定因素等,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3.针对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打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C.丙图中,用相同的力拔动钢尺,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振动频率越低
D.丁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听到瓶内的手机铃声逐渐减小,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
【分析】
(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
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解答】解:
A、甲图中,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琴弦的振动频率就发生变化,即可以改变发声的音调;故A不符题意;
B、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振动的振幅越大,故所发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不符题意;
C、丙图中,用相同的力拔动钢尺,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钢尺振动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故C不符题意;
D、丁图中,由于真空不能传声,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小;故D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此题考查声音的多个知识点;深入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声音传播条件可做出正确选择.
4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A.振动的喇叭可以“吹”灭蜡烛火焰
B.美妙的音乐能陶冶人的心灵
C.利用超声波来击碎体内结石
D.汽车从马路上开过,路旁居民家的窗户嗡嗡作响
【考点】声与能量.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解答】解:
A、蜡烛放在振动的喇叭旁,蜡烛会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美妙的音乐能陶冶人的心灵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C、利用超声波来击碎体内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汽车从马路上开过,马路旁居民窗户嗡嗡作响;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故选B.
【点评】正确区分实例中声音是传递信息还是传递了能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5.噪声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严重污染源,极大地破坏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是()
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鸣喇叭
B.上课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
C.高架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
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
【分析】噪声的减弱办法有三个:
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逐个分析选择项中的措施,与以上三种方法相对应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
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合题意.
B、上课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不合题意.
C、高架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
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噪声的减弱办法是针对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这三个过程来采取措施的.两者对应起来,可以简化对噪声减弱办法的记忆.
6.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准确的时间应该是()
A.1点20分B.10点20分C.10点40分D.11点20分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解决此题有规律可循,因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从像的后面观察即为物体真实的情况.
【解答】解:
从图中像的后面观察可知,准确的时间应该是10点40分;
故选C.
【点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在近年中考题中较为热点,重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的考查.
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检验钞票真伪的
B.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多彩的颜色是红、黄、蓝三种色光组合而成的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m/s
D.光在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考点】紫外线;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漫反射;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专题】应用题;声与光;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1)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
根据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制成消毒灯;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2)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三原色,彩色电视机的丰富多彩的画面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4)漫反射与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解答】解:
A、紫外线的最显著的特性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根据这一原理可制成验钞机,故A正确;
B、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多彩的颜色是红、绿、蓝三种色光组合而成的,故B错误;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
s,故C错误;
D、光在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总和应用能力.
8.如图所示的几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
夕阳下树木的影子
C.
站在河水中的同学看到水中的腿变短
D.
潜水艇利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应用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常见的光现象有以下三种: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合题意;
B、夕阳下树木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合题意;
C、站在河水中的同学看到水中的腿变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潜水艇利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是利用了平面镜对光的反射,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通过几个常见的现象考查学生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9.某同学上生物课时用一个焦距为5cm的凸透镜作放大镜去观察标本上的细微部分,要想看清楚标本上的细微部分,则凸透镜与标本的距离应()
A.小于5cmB.大于10cm
C.在5cm和10cm之间D.等于5cm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判断出放大镜与标
本间的距离,从而选出正确的选项.
【解答】解: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满足u<f,因为f=5cm,所以放大镜与标本间的距离应是小于5cm.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记熟成像规律是关键,并搞清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10.自行车的尾灯并不发光,但是在后方汽车灯光照射下却显得格外明亮,可以提醒司机注意前面有骑车人.这种效果得益于自行车的尾灯内部设计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线“反向射回”.下列图中是四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
A.
B.
C.
D.
【考点】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专题】图析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
定律的内容: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能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做出反射光线.
【解答】解:
如图,当两块平面镜互相垂直时,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OM⊥ON,所以∠OBC+∠OCB=90°,因此∠ABM+∠DCN=90°
所以∠ABC+∠BCD=180°﹣∠ABM﹣∠OBC+180°﹣∠OCB﹣∠DCN=360°﹣180°=180°
所以AB∥CD.
因此若平行光照射到互相垂直的平面镜上时,将反向射回.则司机便可以知道前面有自行车了,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故选B.
【点评】自行车上包含了众多的物理知识,并且自行车离学生的生活比较接近,所以相关的题目页比较多.自行车的尾灯本身并不发光,但是它能够将光线“反向射回”,会引起司机的注意,避免事故的发生.
11.如图所示,某人去河边游泳,对河水的深度作出了错误的判断.下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错觉的原因的光路图是()
A.
B.
C.
D.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应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桂林市 灌阳县 学年 年级 上期 物理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