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30639479
- 上传时间:2023-08-18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8.53KB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惠州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试卷分析】本次试题为惠州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作为调研考试试题,该卷有以下特色。
试题的命制严格遵循了《课程标准》和国家考试中心新颁布的2015年《考试纲要》的要求,准确把握了高考的命题方向,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主干知识和考生能力的考查,导向准确,有很强的仿真性和实战性,体现了发现问题和诊断调整的检测要求。
试卷总体难度接近2015年的高考,没有偏、怪之类的题目,并且有一定的梯度。
整体来看,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题型稳定。
词语、病句和连贯题等常规题型依然存在,与高考完全一致,文本类阅读依然采用选考题,适合不同考生去选用。
。
第二,所选素材具有很强的文化信息和较强的现实感。
如论述类文本就选了“科举制度”这个话题;实用类文本阅读选了“刘轲传”等,这些都引领考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感受爱国情怀。
第三,注重学生能力考查。
如第16题,在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同时,还注重考生概括能力的和分析能力的考查。
应该说,这份试卷有助于高考考生临考前的备考,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第Ⅰ卷阅读
甲必做题
【题文】M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科举制度的取消对中国现代化造成的困难在于,原有的形成社会精英的方式由此而发生突然的断裂。
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曾经由科举制度给社会提供的内聚力量,在其后几十年中一直都没有恢复过来。
科举制度的取消既然产生如此多的消极后果,这是否可以得出一个保守倒退的结论,即中国根本不应该进行针对以科举制为核心的教育体制的改革?
显然不应得出这样的结论。
变革不适应于时代要求的旧制度,毕竟是历史的大趋势。
但采取什么方法,使制度改革可以取得真正的效果,则应是改革者考虑的最为关键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传统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个以士绅为主体的精英阶级。
科举制所造成的社会流动性,使中国的农村社会存在着独立于城市的文化系统,这一文化系统是由士绅地主、宗族组织与相应的宗族学校私塾构成的。
在传统科举制度下,农村士绅通过科举所拥有的士绅身份,是保持其在农村中的精英地位的基础。
他们正是借助这一身份与地位,获得社会的尊重,并成为农村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主导者与组织者。
正如张仲礼先生所指出的,“士绅作为一个居于领袖地位和享有各种特权的社会集团,也承担了若干社会职责。
他们视自己的家乡福利增进与利益保护为己任。
在政府官员面前,他们代表了本地的利益,他们承担了诸如公益活动、排解纠纷、组织修路筑桥、开河建堤等公共工程,此外,还组织地方治安,征税,弘扬儒学,兴建学校等农村社会生活的各项工作。
”在这一文化系统中,由于宗族所拥有的相当数量的学田、义田、义学的存在,相当一部分同族子弟不分贫富均可以通过就读于本族的宗族学校,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并成为农村的准文化人。
据一些国外学者统计,近代以前,中国南方农村不少地区的识字率比20世纪20、30年代更高,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可以从这种农村精英文化系统所维持的文化生态平衡得到解释。
由于这一农村文化系统的存在,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主性。
这是因为,传统农村士绅起到了国家与农村社会的中介作用。
他们一方面代表官府向农民征税,另一方面又利用他们的特殊身份地位,而对官府保持自己的影响力。
这就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农村地方利益的代言人。
然而,由于科举的废止,对于农村士绅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
此后中国农村中不再存在一个稳定的士绅阶级来充任农村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态环境的组织者与调节者。
另一方面,学堂则成为跻身政界的唯一出路,而学堂均在省城和京城,又由于城市集中着财富、名位、权力这些社会稀缺资源的巨大优势,这样,自民国以来,就出现了大批农村知识青年源源不断地被城市吸纳并脱离农村的“无根化”过程。
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来社会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
与此同时,由于农村文化人缺乏再生机制,农村文化生态从而持续退化与空洞化。
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基层的权力结构发生什么变化?
正如美国学者杜赞奇所指出的,“到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政权落入另一类型的人物之手。
他们大多希望从政治和村公职中捞到物质利益,村公职不再是赢得公众尊敬的位子而为人所追求。
”“传统村庄领袖不断被赢利型经纪人所取代,村民们称其为‘土豪’、‘无赖’或‘恶霸’。
这些人无所不在,影响极坏。
……进入民国之后,随着国家政权的内卷化,土豪劣绅乘机窃取各种公职,成为乡村政权的主流。
”可以说,民国初年以后,主宰农村命运的,正是这样一些没有文化、甚至只有反文化的社会阶层。
科举制度的取消,实际上只是中国农村文化生态失衡的开始,农村智力资源向城市的单向流动,此后数十年从来没有中止过。
除了那些心存田园浪漫情怀而下乡过几天“悠然见南山”悠闲日子的城市文人雅士外,农村不再是吸引人们的去处。
(节选自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举制度的废除,在当时一定时间范围内造成了很多的不良后果。
B.科举制度的废除,虽然说有些遗憾,但总体说来是利大于弊的。
C.科举制度的废除是历史的必然,这是因为它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D.科举制度的废除,打破了传统中国农村社会的社会生态环境与权力结构。
2.对科举制度的废除造成中国农村文化断裂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举制度使农村士绅通过科举所拥有的士绅身份,保持着在农村的精英地位,并成为农村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主导者与组织者。
科举废除后,他们无法再充任该角色。
B.科举废除后,在城市的学堂及财富、名利、权力吸引农村知识分子源源不断涌入,使农村文化生态持续退化和空洞化。
C.科举制度废除后,一些没有文化、甚至只有反文化的社会阶层如无赖恶霸们控制了农村的基层政权。
D.心存田园浪漫情怀而下乡过几天“悠然见南山”悠闲日子的城市文人雅士不能给农村带来经济利益和文化提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科举制度取消,使清末民国时期农村知识青年不经城市学堂而垂直向上流动的可能性戛然而止,“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完全破灭。
B.在传统科举制度下,农村士绅是农村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主导者与组织者,承担了若干社会职责;同时他们享有向农民收税的特权。
C.“土豪”一词今天常被用来戏称那些喜欢炫富缺乏文化素养的有钱人,而过去所称的“土豪”是有很高文化素养的乡村能人。
D.在科举时代,被授予官职的举人、秀才代表官府,而候任的举人、秀才是农村地方利益的代言人。
两者起到了国家与农村社会的中介作用。
【答案】1.【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是C级(分析综合)。
【答案】B
【解析】无中生有。
从原文内容来看得不出废除科举利大于弊的结论,倒是说了科举废除后对乡村造成的种种冲击和困难。
在作者看来,简单的“废除”未必是改革的唯一选择。
2.【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D
【解析】城市文人雅士虽然于事无补,但也不是造成中国农村文化断裂的原因。
3.【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A
【解析】B项,“收税”是他们代政府办的事务,不是收归己有的特权。
C项,原文说“村民们称其为‘土豪’、‘无赖’或‘恶霸’。
这些人无所不在,影响极坏。
”“土豪”一般指凭借财势为恶乡里的坏人,与之前有文化的乡绅不同。
D项,“被授予官职的举人、秀才代表官府,而候任的举人、秀才是农村地方利益的代言人”不符合原文意思。
【题文】J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筈,兖国公彦宗次子,幼时以荫隶阁门,不就,去从学。
萧妃摄政,赐筈进士第,授尚书左司员外郎,寄班阁门。
天辅七年,太祖取燕,筈从其父兄出降,迁尚书左司郎中。
八年,授殿中少监。
太祖崩,宋、夏遣使吊慰,凡馆见礼仪皆筈详定。
迁卫尉少卿,授西上阁门使,仍从事元帅府。
元帅府以便宜从事,凡约束废置及四方号令多从筈之画焉。
天会四年,授左谏议大夫。
秋,复南征,权中书省枢密院事。
丁父忧,明年起复,直枢密院事加给事中。
天眷二年,改左宣徽使,熙宗幸燕,法驾仪仗筈讨论者为多。
皇统二年,充江南封册使,假中书侍郎。
既至临安,而宋人榜其居曰“行宫”,筈曰:
“未受命,而名行宫,非也。
”请去榜而后行礼。
宋人惊服其有识,欲厚贿说之,奉金珠三十余万,而筈不之顾。
皆叹曰:
“大国有人焉。
”
七年,帅府议于馆陶筑三城,有警即令北军入居之。
筈曰:
“今天下一家,孰为南北?
设或有变,军人入城,独能安耶?
当严武备以察奸,无示彼此之间也。
”其后,竟从筈议。
陕西边帅请完沿边城郭以备南寇,筈曰:
“我利车骑而不利城守。
今城之,则劳民而结怨。
况盟已定,岂可妄动?
”遂罢之。
九年九月,拜平章政事,封吴国公。
天德二年,拜尚书右丞相兼中书令,进封郑王。
未几以疾求解政务授燕京留守居数月乞致仕。
诏曰:
“不为暗于临事,不为谄于事君。
未许告归,姑从解职。
”筈因惭惧而死,年五十八。
(节选自《金史·列传第十六》)
4.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妃摄政摄政:
夺取政权
B.八年,授殿中少监。
八年:
又过了八年
C.凡约束废置及四方号令多从筈之画焉约束:
限制管理
D.丁父忧,明年起复起复:
服丧期未满而应召任职。
5.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未几以疾/求解政/务授燕京/留守居数月/乞致仕。
B.未几以疾/求解政务/授燕京留守/居数月/乞致仕。
C.未几/以疾求解政务/授燕京留守/居数月/乞致仕。
D.未几/以疾求解政/务授燕京/留守居数月/乞致仕。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筈因为是高官之后,所以在年幼时就凭着恩荫取得在礼仪司阁门当值的资格。
B.刘筈先在辽朝任职,后来跟随着父兄向金朝投降。
金朝君主对他始终尊重信任。
C.金熙宗驾临燕地巡察的时候,刘筈担任左宣徽使,对皇上出巡时的车驾仪仗方面提出了很多意见。
D.元帅府一开始商议在馆陶建三座城池,有警报就让北军入城,刘筈据理力争,认为不应当这么做。
7.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宋人惊服其有识,欲厚贿说之,奉金珠三十余万,而筈不之顾。
(5分)
(2)筈曰:
“我利车骑而不利城守。
今城之,则劳民而结怨。
况盟已定,岂可妄动?
”(5分)
【答案】4.【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D
【解析】A项,摄政:
代理政事。
B项,八年:
天辅八年。
C项,约束:
规定、制度。
5.【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C
【解析】先根据上下文理解大意,再抓住“未几”“政务““致仕”以及“授”“居”“乞”等字词来断句。
【思路点拨】先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再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即要先断有把握的,后断吃不准的,对于暂时还难以确定的则要先放一放,留待最后推敲解决;另外,文言句子间往往通过标志性的词语进行连接,只要抓住这些标志性的词语,断句时就会准确迅速很多。
6.【知识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B
【解析】从末段“未许告归,姑从解职”可以看出当时金主(金废帝)对他的鄙薄戏弄。
7.【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
(1)宋人惊叹佩服他有见识,想送丰厚的礼物来游说他他,献上三十余万金珠,但刘筈没有看那些财物一眼。
(2)刘筈说:
“我方在车骑进攻方面有利但在据城守卫方面不利,现在在这里筑城而守,就会使民众劳累而起怨恨之心。
何况盟约已经确定,怎么能轻举妄动?
”
【解析】
(1)“惊服”,惊叹佩服;“厚贿”,送丰厚的礼物来游说他;“奉”,献上;数量词倒装,宾语前置各1分。
(2)“利”,有利;“城”,筑城;“劳”,使……劳累;“怎么能轻举妄动”,轻率行动、胡乱行动、随意行动,各1分。
【参考译文】
刘筈,兖国公刘彦宗的次子,幼年时凭借恩荫在礼仪司阁门当值,没有上任,离职求学。
萧妃代理政事,赐刘筈进士及第,授官尚书左司员外郎,在阁门任职。
天辅七年,太祖攻取燕地,刘筈跟随他的父兄出城投降,被升任为尚书左司郎中。
天辅八年,授予殿中少监之职。
太祖驾崩,宋、夏派遣使节慰问,所有的馆见礼仪都由刘筈详细制定。
升为卫尉少卿,授予西上阁门使之职,又担任元帅府从事。
元帅府根据实际情况斟酌行事,所有的规定制度官吏任免以及四方的号令大多听从刘筈的谋划。
天会四年,授予左谏议大夫之职。
这一年秋季,又向南方出征,代理中书省枢密院事。
为父亲守丧,第二年受召复职,任职枢密院事加封给事中。
天眷二年,改官为左宣徽使,熙宗驾临燕地,车驾仪仗方面刘筈提出意见很多。
皇统二年,担任江南封册使,代理中书侍郎。
到了临安之后,宋人在他的住所挂上题有“行宫”二字的匾额,刘筈说:
“还没有接受册封诏命,却把这里命名为行宫,这是不对的。
”要求撤除匾额而后才举行礼仪。
宋人惊叹佩服他有见识,想要用丰厚的礼物游说他,献上三十余万金珠,但筈对那些财物没有看上一眼。
大家都感叹曰:
“大国有人才啊!
”天眷七年,元帅府商议在馆陶建三座城郭,有警报就让北军入城守卫。
刘筈说:
“现在天下是一家,哪里分什么南北?
假如有变故,军人入城守卫,难道能稳定局面吗?
应当整顿军备来监督防备奸人,不要把彼此的隔阂让人看出来。
”这之后,最终采纳了刘筈的建议。
陕西边帅请求修整沿边的城郭来防备南来的袭扰者,刘筈说:
“我方在车骑进攻方面有利但在据城守卫方面不利,现在筑城而守,就会使民众劳累而起怨恨之心。
何况盟约已经确定,怎么能轻举妄动?
”最终没做这件事。
天眷九年九月,刘筈被授予平章政事之职,封为吴国公。
天德二年,授予尚书右丞相兼中书令,进封为郑王。
不久,因病请求解除政务,授官燕京留守。
过了几个月,请求告老归乡。
皇上下诏说:
“在面临大事时不昏昧,在侍奉君主时不谄媚。
不允许告老归乡,姑且按你意愿解除职务。
”刘筈因而惭愧畏惧而死,终年五十八岁。
【题文】K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步出城东门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
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
8.开首两句与全诗思想感情有什么关系?
请作简析(5分)
9.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请联系相关诗句作简要分析。
(6分)
【答案】8.【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诗句结构作用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这两句写了主体人物的活动,交代了立足点和遥望的方向,(1分)为抒发思友、思乡之情做了铺垫,(1分)并把这种感性凸显出来。
(2分)对友人和家乡的深刻感情是主体人物出城、遥望的原因和动机,(2分)这种感情使主体活动富含意蕴。
(2分)
【解析】鉴赏诗歌诗句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上来思考。
结构上从承上启下等考虑,内容上从点明主题、抒发作者情感等方面思考。
本题题干已经点明“与全诗思想感情有什么关系”,考生可先理解句意,再根据“还故乡”确定“思乡”的情感,然后看看头两句与“思乡”的关系即可。
9.【知识点】考查考生鉴赏作者的情感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表现了想与友人同回故乡的迫切之情(或:
表现了对友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表现了不能与友人同回故乡的惆怅之情)。
(2分)友人已去,不可追及;(2分)现实种种阻隔,想回故乡而不得;(2分)愿望只能在想象中实现。
(2分)本小题最多得6分。
【解析】掌握诗人的情感,不能脱离诗句去分析。
具体赏析时,或借助创作背景去探求创作动机,把握诗人内在情感;或逐联赏析,结合诗句描述,把握景物特征,体会语言特色,直接感受情思。
解答本题,须琢磨诗歌中的景物形象,体会其中蕴含的意境领会景物所蕴涵的情感,如“江南”“故人”“河水”“黄鹄”“故乡”等意象,作者的思友、思乡感情则很容易解读。
【题文】L0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每空1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回顾自己当初临危受任的两句是:
“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圣人之所以愈益圣明是因为他们“_____”,而普通人则相反,是因为他们“____”。
(3)“______,_____”道出了《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白居易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名家名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级(识记)。
【答案】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每处1分)
【解析】先根据题干创设的情境调动记忆,再确定所填诗句,注意不要错字、漏字。
【题文】N211.阅读下面
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钱偷了是小事
刘耀兰
①他们结婚七年了,终于有了自己的新居。
搬进新居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按照牛皮癣广告上的电话,用座机给安装防盗门的师傅打了一个电话。
那位师傅办事效率真高,不一会儿就将防盗门安装好了。
②那天早上上班时间到了,她和他刚跨出门,电话就响了,她停在门口。
他跑进去拿起电话喂了一声,说,怎么没有声音?
女人说,打错了吧。
女人看了他一眼,发现他的眼神怪怪的。
③第二天是法定假日,他们起来得比较晚,吃过早餐又把家里收拾一番。
今天是她母亲的生日,他们要去祝寿。
正准备出门时,电话又响了,他拿了起来,一连喂了三声,对方还是没人应声。
他说,怕不是又打错了吧?
她白了他一眼,说,我怎么知道。
④晚上他们刚回到家,电话又响了起来。
他正准备去接,手刚摸到电话又缩了回来,说,你来接。
她望了望他,手有些发抖地拿起电话,喂喂喂,是谁?
你说话呀?
她放下了电话,说,可能是电话坏了。
他想了想,朝她笑着点点头。
⑤无巧不成书。
这一天,女人先下了班,正准备做饭,阳台边上的电话又响了起来,她走过去接了,这次却能听到对方的声音。
原来是她们经理向她了解一下他不在家时公司的情况。
恰恰在这时,他下班回来,透过玻璃窗看到她笑意盈盈拿着电话的这一幕。
他站在外面一动不动,等她放下电话,他才上楼开门。
⑥进门来,他笑着说,你今天的衣服穿得好看,半老徐娘还有些风韵。
她却岔开了话题,钱你去存起来,放家里不安全。
他说,现在安装了防盗门怕啥?
我又不会拿去嫖赌。
她横了他一眼。
他说,电话坏了是不是该拿去修一下?
她说,奇怪,刚才通了,我还接了一个电话。
是吗?
谁打给你的?
她怕他多心,说,同事。
他冷笑一声,这个同事搞的啥名堂?
要是我接,他是不是又不作声?
再说了,你不是没有手机,打家里座机会有多大风险?
她生气了,你别阴阳怪气的,那天我接还不是没人说话?
他怪笑道,这个人有特异功能,知道我在你旁边。
她气得直掉眼泪,碗一推就离了桌子。
⑦电话安静了两天。
这一天,他们楼下停了一辆警车,两个警察押着一个人上车,然后从他们小区出去了。
楼下有好多人在议论着。
他问楼下一个邻居出了啥事,那个人说,刚才那人是给我们这个小区安装防盗门的师傅,他在安防盗门时偷偷配了好几家的钥匙,作案前先给你家里打电话,有人接他就不作声,要是没人接,他就知道你家里没人,就进门偷东西。
他刚才又在小区作案,恰好这家主人回来遇上了。
她也听到了邻居的这番话,两个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然后不约而同地奔进房间里。
⑧不一会,她跑出来哭道,我家钱被偷了。
⑨他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
他笑了笑,上前拍着她的肩膀安慰说,别哭了,钱偷了是小事……
⑩他话还没说完,却见她两眼圆睁地望着他。
(《大江晚报》2011年4月13日,略有改动)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如果第一次接电话的是“她”,两人之间就不会有猜疑和误会了。
B.第③段和第④段画线句子(怕不是又打错了吧、可能是电话坏了)话语自然,切合角色心理特征,又能推动情节发展,反映了作者的语言功力。
C.第⑥段两处画线句子,“她”是有意无意地岔开话题,“他”却刻意引出自己所猜疑的话题。
D.文中5处写了他的“笑”,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主人公的“负能量”、心理毒素。
E.作者没有把这个故事处理成主人公性格悲剧,而是反映了不法分子和社会不良风气对普通家庭的伤害和威胁,能令人警醒。
(2)第⑨段画线句子(钱偷了是小事)有什么意蕴?
试作简析。
(6分)
(3)小说的男主人公“他”有什么性格特征?
试作简析。
(6分)
(4)小说矛盾冲突的高潮是什么情节?
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
(1)【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小说情节结构和作品艺术特征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回答B得2分;回答C得1分;回答E得3分。
【解析】A项,没有结合主题分析;C项,“有意无意”含糊;D项,最后一处释然、健康;E项,“社会不良风气”指婚外恋情。
(2)【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①表现了“他”怀疑消释、石头落地的宽慰心情。
②表现了他对“她”的真心安慰、关心。
③照应“她”把钱“存起来,放家里不安全”的意见,反映“他”有意把钱放在家里,猜疑而又看重情感的心理。
④照应标题,引人深思,突出了作者关注社会风气问题的倾向、态度。
(社会风气问题比不法侵害更值得关注)(每点2分,本题最多得6分)
【解析】先通读全文,看看这句话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考生很容易联想到点题的作用;再思考男主人公为什么说“钱偷了是小事”(揣摩心理);还可以从情节的角度考虑,照应前文。
(3)【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答案】①麻痹大意,轻信他人。
随便按照牛皮癣广告上的电话用座机打电话安装防盗门,多次出现蹊跷事还不往这个漏洞上想。
②猜疑多虑。
对“她”无端猜疑,电话那头没出声,只往“她”隐瞒欺骗方面想。
③固执,自以为是。
喜欢钻牛角尖,用“怕不是又打错了吧”“电话坏了是不是该拿去修一下”等话语设置圈套,自鸣得意。
④用情专一,精明大度。
“他”毕竟尊重事实、证据,没有贸然行事,在了解真相后有和解的表示。
(每点2分,其中指出性格特征1分,分析1分;本题最多得6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
“分析人物形象”时要点出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要结合文本分析,找出表现人物形象的区域。
做好本题要从情节入手,表现男主人公形象特点的情节主要是围绕妻子接到电话,引起他的猜疑展开,小说主要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性格的。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可从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来分析人物。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所以,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细节描写都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
(4)【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情节的把握,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参考示例:
高潮是两人吵架,“她”气得直掉眼泪,碗一推就离了桌子这个情节。
(2分)“她”因为怕他多心而撒了谎,难以自圆其说,无从辩白,气急无奈;(3分)“他”看到“她”打电话时态度和蔼可亲,觉得这神情与对待普通同事不符;而又没听到通话任何一方的话语,内心焦虑无奈。
(3分)此时,双方矛盾激化,痛苦之状无以复加。
(2分)本题最多得8分。
【解析】先确定什么是小说的“高潮”即小说的故事进入到白热化的阶段,通常也得是中后端。
就是矛盾最尖锐,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惠州市 届高三 第二次 调研 考试 语文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