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版《内蒙访古》教案.docx
- 文档编号:30636561
- 上传时间:2023-08-18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1.02KB
7A版《内蒙访古》教案.docx
《7A版《内蒙访古》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A版《内蒙访古》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A版《内蒙访古》教案
《内蒙访古》教案
教学目的:
教学设想:
教学步骤:
一、引言:
同学们都听过腾格尔的《蒙古人》吧,那你们是否被那遒劲而苍凉的曲调所感染,想去内蒙看一看呢?
那就让我们随着我国历史学家翦伯赞去游访内蒙,共同学习《内蒙访古》。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作者及课文的相关知识:
翦伯赞是我国历史学家,《内蒙访古》是他应邀访问内蒙古之后写的一篇散文。
原文共有六小节,分用了六个小标题,本文选取了第二、三两节,“一段最古的长城”和“在大青山下”。
这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部分,“一段最古的长城”。
二、导读课文:
梳理结构:
给同学2分钟时间快速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以什么为写作线索?
(游踪。
按顺序说出这部分作者的游踪)
塞外→大青山→大青山南麓→大青山上(赵长城遗址)
2、参考课后第二题回答,这一部分写了那些内容?
1—2段(所见)广阔而肥沃的塞外田野
2—5段(所见)大青山两麓的自然环境
6—7段(看法感受)历史上民族纷争的原因
8—9段(所见)处在争夺焦点上的赵长城遗址
10—12段(看法)赵武灵王无愧于英雄称号
3、根据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分层并概括层义
“一段”部分共12段,分三层
(1)、1—2段写居庸关到呼和浩特的千里原野
(2)、3—7段着重写大青山南麓的原野及其在历史上的战略地位
(3)、8—12段游览赵长城,赞颂赵武灵王的英雄业绩
解读课文:
(一)文章一开头就用简短的一段交代了作者的行踪。
一个“敞”字,形象地写出了从视野极小的山路中,走到广阔无垠的原野上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内蒙一带在古时候常常被人称作“塞外”,而一提到“塞外”人们又不免想到“胡天八月即飞雪”、“大漠孤烟直”严寒荒凉的景象,但作者看到的所谓“塞外”并不是这样:
“……”,作者用我国著名的粮棉产区作比,突出了“塞外”古今变化之大,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作者本来是要“访古”的,为什么要写塞外的变化呢?
这只是一般描述,还是另有它意呢?
我们将在下面的学习中找到答案。
(二)这一段写大青山的情况。
3段主要引用古籍,写大青山像墙壁一样把内蒙西部分成自然条件迥异的两边:
山北是:
“少草木,多大沙”的波状高原,山南则是平原。
这是对内蒙西部地形即地理条件作总的概述。
(板书)
接下去4段又一次引经据点写大青山树木的生长情况,即大青山的自然环境。
(板书)
5段作者用散文的笔法对秋天的阴山南麓沃野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写秋天的阴山,用“青铜的屏风”作比。
写深绿色山坡,连用“拖”“躺”“沐”三个动词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阴山下平静原野的特点。
作者在指出阴山南北自然条件迥乎不同和大青山一带自古就是游牧民族理想的园囿的基础上,在5段进一步突出了山南沃野的静美,充溢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烈歌颂之情。
5段最后一句用“但”字转折,在生动的描写、抒情之后,巧妙地将描写自然风光转到了“民族关系”(板书)这一核心问题上,流露出对历史上民族纷争的深深遗憾,也表明了对这一核心问题的基本倾向。
通过5段最后一句承上启下,引出对历史的评述。
将我们的视线从静谧的原野拉回到古代。
指出:
愈古,人类活动愈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特别是游牧民族,因此水草丰美的阴山南麓是游牧民族的园囿也是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另一方面,汉族要排除游牧民族的威胁,也必须守住阴山峪口。
事实上,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这里一直是民族斗争的前沿阵地。
正是这样一种情况,才使阴山地区在远古时代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板书)。
也就为下文对赵长城的评述作了铺垫。
(三)8段承接上文,终于写到了“古长城”。
在这段里,作者又引用古书中的记载,对阴山的古长城进行了考证,肯定了这正是一段最古的长城——赵长城遗址(板书)。
9段写了一小段游记,说明赵长城的现状,这里就不作讲解。
下面3段作者展开了一个小议论:
10段开头就明确指出论点:
赵武灵王无愧于英雄称号。
论据:
修长成而不挨骂、破旧俗胡服骑射
提问:
在论证第一个论据时,作者并没有直接写赵武灵王的功绩,却首先拿秦始皇与
他作比较,用意何在?
这是为了用秦始皇来衬托赵武灵王,从而突出赵武灵王的伟大之处。
赵国小,
条件差,却能顺利完成修筑长城的浩大工程;秦国以统一后的全国力量,仅是
连接长城,就使得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两相对比,赵武灵王的英雄业绩
就越发显得突出。
看下一段,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段落,作者所以把赵武灵王成为英雄,仅仅是因为他修筑了一条长城吗,更重要的是他能与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宣战,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
“胡服骑射”:
战国时期,赵国与北邻地少数民族,虽有一定的和平往来,但也常常受到他们的侵扰,赵国官兵笨重的战车和臃肿的战袍,在少数民族的骑兵面前显得十分笨拙,因此在战争中屡屡吃亏,赵武灵王于是下令,要求军队一律改着类似胡人的战袍,短衣长裤,并训练士兵骑马射箭。
提问:
课文中所指的“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是什么?
是指赵国贵族官僚不肯脱下“标志他们身份的祖传的宽大的衣服”,穿上少数民族
——也就是他们眼中蛮夷人——轻便的战袍。
这些赵国贵族妄自尊大,不能虚心向
少数民族的长处学习。
赵武灵王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坚持实施,并最终击败了顽固分子的反抗而取得成功。
这不仅仅是一条命令得以实现,也是虚心向少数民族学习长处这以先进思想的胜利,是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典范。
在文章末尾,作者用了一个反问句、一个肯定句,对赵武灵王这以英雄行为给予了热烈的赞颂。
`作者有这种激昂的方式对那些思想僵化、墨守陈规的保守主义者的有力的批判。
讲解:
赵武灵王修长成和“胡服骑射”两件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作者的用意何在?
这两件事分别反映了赵武灵王在处理民族关系中的两个不同侧面:
积极抵御外来的侵略和虚心向外族的长处学习。
这无疑是正确的,体现了民族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原则。
特别值得称赞的是后者。
赵武灵王敢于冲破习惯势力的藩篱,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梏,克服狭隘的民族偏见,虚心向少数民族学习长处,其胆识惊人,被作者称为英雄是当之无愧的。
作者充分肯定了赵武灵王的历史功绩,其用意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仅仅是对一个历史人物作了全面的公正的评价,也不仅仅在于宣传了民族关系的辩证法,而且是强调了一个观点:
民族不分大小,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时也告戒我们,两千多年前的赵武灵王尚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今天我们只能做的更好。
提问:
学习到这里,能否作者所表达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在文章中作者始终围绕者一个专题谈,那就是我国蒙古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作者的观点是明确的,那就是珍视民族团结,克服狭隘的民族偏见,加强民族之间互学互助的友好气氛,这样国家才能快速健康的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作者在开篇就写内蒙巨大的变化的原因。
提问:
在“一段最古的长城”者一章中,作者为什么不开门见山地去写“赵长城”,而用
了七节文字去写塞外风光和大青山呢?
这正是作者地高明之处,他站在历史发展地高度对民族关系做了回顾。
写塞外风光,突出了农作物地生长,借以称赞农业技术向游牧地区传播这一历史现象。
写大青山既写了阴山以南沃野地战略地位,有点出了“愈是远古地时代,人们的活动愈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这就为作者感慨历史上由于生产力水平发展低下造成的民族纷争作了张本。
所以,作者不惜大量笔墨写塞外风光,写大青山,正是为了突出珍视民族团结这一主旨。
作业:
预习下一部分
第二课时
导读课文:
给同学分钟时间,思考:
1、离开赵长城后,作者是按照什么路线来游访的?
离开赵长城后,作者从大青山上游访到大青山下,先游访汉代古堡,后游访青冢。
2、这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汉代古堡—建筑历史、古堡分布、汉城遗址及建筑目的。
青冢(昭君墓)——意义、位置、数量。
3、这部分可分为几层?
第一部分:
(1—9段)写寻访汉代城堡和对修筑城堡的看法。
第一层:
(1—4段)引用史书记载从总的方面谈阴山南北的汉代城堡,作者
并没有实地寻访。
第二层:
(5—7段)作者亲自游览两处汉城遗址的情况。
第三层:
(8—9段)写作者对这些古城遗址的两点看法。
第二部分:
(10—14段)写游览昭君墓及作者对昭君出塞的看法。
讲解课文:
第一部分:
(1—9段)写寻访汉代城堡和对修筑城堡的看法。
第一层:
1段承上启下过渡段,由谈赵长城转入谈阴山一带的汉代城堡。
2段根据考古报告,对古城遗址的建筑年代、分布情况的记载,
推断汉王朝在阴山一带有三道防线。
3段引用史书,说明汉武帝采用步步为营的办法,把第一道防线
远远地推进到阴山以北。
这段文字,几乎权势用史料来证明上一段地论述,
恰当的引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段考证了汉代光禄城得以指。
用考古发现印证了史书记载。
以上几段,引用史书记载从总的方面谈阴山南北的汉代城堡,作者并没有实地寻访。
第二层:
写了两处遗址的分布、出土文物,这是作者实地寻访的记载。
以极为简明扼
要的记述,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论据。
第三层:
有是两段议论,写作者对这些古城遗址的两点看法。
第一点,古城不是由于
经济原因而是由于军事原因建筑起来的,是军事营垒。
第二,阴山一带在民族关系
紧张时是一个战场,而在民族关系缓和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驿站,甚至战争
时期也不能完全阻止文化的交流。
这两段论述简洁、观点明确,可以明确看出作者
是反对两族统治者所进行的战争而赞颂两族人民的友好往来的。
第二部分:
(10—14段)写游览昭君墓及作者对昭君出塞的看法。
上一部分写了阴山一带的城堡都被废弃了,但大青山下的昭君墓却永远不会废弃,
因为它已经成为一座民族友好的纪念塔。
议论之后,作者给我们描述了青冢的位置及古今情况的对比,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
对昭君这位为民族友好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的深切景仰与缅怀。
接下来,作者并没有继续抒发自己对昭君的景仰之情,而是转笔写了大青山南麓还
有十几个昭君墓。
写到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
王昭君究竟埋在那里并不重要,重
要的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多的昭君墓。
接着之处这反映了内蒙人民对昭君有好感,都
希望她埋葬在自己的家乡。
这就为下文写对昭君出塞的看法提供了立论依据。
昭君出塞:
也许同学们多是在文学作品中了解昭君出塞的,文学作品中对昭君被逼出塞的描写,是建立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作者的文学创造上的。
历史上,是匈奴呼韩邪单于主动向汉朝请求和亲,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
从而使匈奴和汉朝的和好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在14段开头,文章用转折连词“然而”连接上文提出,“现在还有人反对昭君出塞,认为昭君出塞使民族国家的屈辱”。
接着进行反驳论证。
提问:
作者怎样论证?
论据是什么?
首先,提出在封建社会要建立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不同于今天,主要靠统治阶级之间的和解。
其次,又指出和亲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被逼的,另一种不是被迫的。
历史事实表明昭君出塞没有被迫的情况存在,因而不应不分青红皂白加以反对。
最后,得出结论:
在封建时代还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取得民族之间的和解,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要好得多。
提问:
“在大青山下”这部分得两层之间,有什么联系?
表明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汉代城堡是民族冲突的产物,昭君墓是民族友好的象征。
这两方面内容是汉朝政府根据不同情况对匈奴所采取的两种不同政策的产物。
同时这也是作者对民族关系问题所表明的两方面观点——肯定抗击侵略的正义行动,强调了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和珍视民族团结的主张。
提问:
作者是怎样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联系在一起的?
可以说本篇文章可谓是“神系形联”,这也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
所谓“形联”,指的是作者以访古的游踪为线索,把各个部分有机地串联起来。
文章起笔于塞外风光,接着写大青山地理条件、南北迥异的自然环境、阴山南麓的战略地位,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在着重写大青山上的古迹赵长城,高度评价了赵武灵王修长城的功绩,又引出了他“胡服骑射”的主张。
然后从山上游到山下,集中笔墨写汉代古堡和昭君墓。
这么多内容一线串下来,联系如此紧密。
所谓“神系”,是指仅仅围绕中心,使前后两部分密不可分,民族纷争多是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矛盾冲突的结果,而各族人民都有友好愿望,他们之间的民族团结和友好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因此,作者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思想主旨贯穿全文,将前后内容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文特色:
选材上:
这篇游记是别具一格的。
一般游记,多偏重于记述游览的过程和即景抒情,本
文大体上也是按空间转移来写的,但记游很少,考证、议论较多。
结构上:
两节有共同特点,都是先作一般概括的记述,在写对具体古迹的游览,最后发表
议论,这两部分虽然独立成章,但又连接紧密,浑然一体。
语言上:
简单流畅,夹叙夹议,写景、状物、抒情异常准确、生动、鲜明。
在引用古书时,
力求简明扼要。
而所有引文都恰切地包容在作者的叙述议论中,使读者很容易理解,
而闭会感到古书的艰深。
课后练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蒙访古 内蒙 访古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