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资料 经济常识.docx
- 文档编号:30634529
- 上传时间:2023-08-18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41.45KB
级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资料 经济常识.docx
《级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资料 经济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资料 经济常识.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级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资料经济常识
2006级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资料经济常识
专题一:
商品经济和我国市场经济
★时政要闻汇集:
2005年04月17日,新华社全文播发了《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2005年是改革攻坚的关键一年,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把改革放到突出位置上,用更大的力量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2005年04月29日,中共中央纪律委员会书记吴官正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检查中央纪律委员会第五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强调对食品药品的监督和管理,认真坚决商品药品领域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
2005年04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出通知,自2005年5月1日起全国销售电价水平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2分钱。
2005年05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目的在于通过细化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措施,抑制房价不正常上涨。
2005年05月23日,新华社报道,针对我国水资源紧缺而又浪费严重的问题,国家五部联合发布了《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这是我国首次发布节水技术政策大纲。
31日,新华社报道,国家发改委启动节约和替代石油等十大工程,通过实施这十大工程,“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节约2.4亿吨标准煤。
2005年06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2005年07月10日,新华社授权播发了《物权法》(草案),征求广大群众对草案的意见。
《物权法》十一部明确物的归属、保护物权、充分发挥物的效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事基本法律。
2005年7月20日,新华社报道,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态势良好。
国家统计局的核算表明,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为9.5%。
2005年08月08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指出要进一步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2005年08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经国务院批准,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50元、10元、5元纸币和1角硬币于08月31日发行流通。
2005年09月初,温家宝总理分别签署第443号和444号国务院令,公布《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它们分别于2005年12月01日和2005年11月01日起施行。
这两个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直销业从此告别无法无序状态。
2005年09月05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
2005年10月08日-10月11日,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复习指点
在这部分的复习中,要注意:
⑴、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影响和决定价格变动的因素、价值规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等知识点复现率较高;
⑵、“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等新增考点,应引起高度重视;
⑶、选用材料可能会用本省的素材。
⑷、注意运用以下知识点分析相关热点:
第一、运用商品的基本属性及其关系的知识,分析商品和服务的质量问题,尤其是分析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绿色环保产品问题。
第二、运用纸币发行量的知识分析我国的货币政策,认识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影响及解决的办法。
第三、运用价值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市场上商品价格的变化及原因,特别是物价上涨问题,分析商品生产者参与市场竞争、获取更多利润,提高竞争力的具体措施,分析我国进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的原因和措施。
第四、运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尤其是要正确认识民营经济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第五、运用分配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准确理解宪法确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意义。
第六、运用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认识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实践,分析说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破垄断、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的重要性,分析说明我国目前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正确性。
本专题的考试命题以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为主,也考查对基本理论的理解。
因此,在复习中,既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基础知识,又要把这些知识与现实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特别是本省的事例)结合起来,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向预测指南
1、2006年高考可能考查的考点:
①、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②、商品的价值量及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③、货币的基本职能;④、通货膨胀;⑤、价值规律的内容形式;⑥、基本经济制度特别是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⑦、分配制度特别是按生产要素分配;⑧、国家的宏观调控。
2、2006年高考可能涉及到的热点:
●重视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利益;●、继续坚持和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稳定住房价格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规范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促进中部崛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考点整合归纳
一、本专题内考点整合:
1、影响价格的因素:
(1)、价值。
价值决定价格。
(2)、供求关系。
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
(3)、纸币发行量。
纸币发行量多于所需量,引起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少于所需量,引起物价下跌,通货紧缩。
(4)、国家政策。
(5)、货币价值,货币价值与商品价格成反比。
(6)、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2、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和劳动群众集体占有,它是从社会宏观角度对生产资料占有形式进行界定。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微观领域的具体体现,实际上是指公有资产的经营方式或组织形式。
公有制是本质属性,实现形式是方法问题。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有制、非公有制的关系。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基础,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处于依法公平竞争的地位,国家对其一视同仁。
二、本专题考点与经济学其他专题考点整合:
1、商品的基本属性与价值规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大力发展农业、市场交易原则等考点的内在联系。
(1)、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生产者只有重视商品的质量,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才能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
(2)、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质上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
(3)、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努力创造出更多的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保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主要途径是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
(4)、我国农业发展必须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道路。
要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提高农业产品生产能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5)、坚持“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交易原则。
制假售假行为违背市场交易原则,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
2、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与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农业、三大产业等考点的内在联系。
(1)、我国的所有制结构(略)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进一步完善和调整所有制结构。
(2)、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对壮大国有经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有重大意义。
(3)、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首先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要把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经营制度长期℃下来。
(4)、我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
三、本专题考点与哲学、政治学考点整合:
1、在经济活动中,要遵循货币流通规律和价值规律,渗透着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对待货币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反对拜金主义,体现着正确的价值观。
2、纸币的发行、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抑制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等,体现了国家的职能、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等。
3、我国现阶段经济制度的确立、实施及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等哲学原理;坚持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矛盾分析的方法等。
4、我国加强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措施,体现了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市场经济的法制性和国家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体现了依法治国的知识等。
★热点分析
一、重视食品药品安全
(一)、背景材料
材料一:
2005年3月31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会议上仍将抓好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作为2005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点。
2005年4月12日,《人民日报》报道,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5年全国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安排》,全面部署2005年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
材料二: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到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检查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材料三:
2005年7月1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人员分组审议《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与监督管理工作的报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材料四:
“2005年全国质量月”于2005年9月在全国范围开展,活动的主题是:
奉献优质产品,构建和谐社会。
本次活动根据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要求开展,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实施以质取胜战略为主线。
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
营造人人关心质量、人人重视质量的良好环境,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我国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二)、分析点拨:
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作为生产者,重视食品药品安全,是重视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表现,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商品的价值。
2、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
市场调节具有及时性与灵敏性的优点,但也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所以需要国家宏观调控予以弥补。
不重视食品和药品安全的行为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表现,因此需要国家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予以控制。
3、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发性等一般特征。
相关企业不重视食品药品安全,主要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平等性、竞争性和法制性。
4、企业的信誉形象和经营者的素质。
企业良好的信誉、形象和经营者的素质,对于企业的生存与竞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
相关企业重视食品药品安全,是树立本企业良好的信誉与形象的表现。
个别企业不重视食品药品安全,也反映出其经营者职业道德素质不高,用违法和欺骗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5、市场交易原则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相关企业不重视食品药品安全,违背了市场交易的公平和诚信原则,主要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安全权。
6、国家重视质量问题,实施以质取胜战略,能够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使用价值合格的产品的需要,顺利实现商品价值,提升我国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企业通过加强质量管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全社会重视质量问题,可以减少商品交换过程中因质量问题产生的纠纷,净化市场环境。
维护市场秩序,增强人们之间的信任,促进诚实信用的和谐社会的形成。
(三)、哲学、政治常识知识分析
哲学分析:
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的观点、抓重点和关键、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等。
政治常识分析:
国家性质及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党的性质宗旨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二、加强宏观调控、稳定住房价格
(一)、背景材料
材料一:
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从当前的经济运行情况看,宏观调控工作不能放松。
今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
要更好地贯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更加注重基础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
材料二:
为了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的成果,2005年国家出台了一套具体的政策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3月17日起调整商业银行自主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4月5日,出台电力价格管理办法;4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在调研时指出:
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既是今年农业农村发展的中心目标,也是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5月13日《》人民日报报道,国家将出台房地产营业税优惠政策调整征收细则;6月30日,温家宝在全国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材料三:
2005年4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房地产投资占中国全社会的比重已经从1998年的12%上升到目前的20%。
商品房价格继2004年上涨14.4%后,2005年一季度又继续上涨12.5%。
一路走高的房价,不仅成为老百姓生活不堪承受之重,也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材料四:
2005年5月,国务院转发了建设部等7部门发出的《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细化了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措施,主要有:
强化规划调控,改善住房供应结构;加大土地供应调控力度,严格土地管理;调整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政策,严格税收管理;加强房地产信贷管理,防范金融风险;切实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销售行为等。
(二)、分析点拨
1、商品价格由商品的价值决定。
近年土地价格上升,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加之商品住房品质提高,配套设施和环境改善,商品房开放建设成本增加,是造成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必须从降低商品房开发成本入手,加大土地供应调控力度。
严格土地管理。
2、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城镇人口增长较快,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住房需求迅速增加,是造成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一些地区投机炒作现象严重,投资性购房需求迅速扩大;部分城市盲目大拆大建,搞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带来大量被动需求等,造成了房价的过快上涨,这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
3、银行信贷的增加,扩大了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引起物价上涨。
近年来银行存款利率降低、股市低迷,社会资金缺乏其他投资渠道,纷纷挤向房地产市场,加之境外资金进入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造成投资性购房需求的扩大,加剧了住房市场的投机炒作,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房地产行业的高利润,使其投资大幅度增加,出现了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这是市场调节盲目性弱点的体现,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波动,必须进行宏观调控,把“无形手”和“有形手”有机结合起来。
5、国家的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主要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中央实行“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控制房地产市场投资规模过大、住房价格上涨过快、供应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而实施的以“管严土地,看紧信贷”为主的宏观调控措施和调整商业银行自主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主要运用了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国家出台房地产营业税优惠政策调整征收细则等管理办法,体现了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
6、税收是国家调节经济和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政府调整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严格税收征管,有利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7、银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
加强房地产信贷管理,加强对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信贷管理和风险提示,调整和改善房地产贷款结构,有利于化解金融风险,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也体现了中央银行“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的职能。
(三)、哲学、政治常识的知识分析
1、哲学角度分析
(1)、可以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的原理分析国家对房价的宏观调控是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
(2)、运用因果联系原理分析近年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原因和采取的相应政策和措施。
(3)、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由过去鼓励和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推动房地产开发,到现在的加强住房市场管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4)、坚持和加强对房地产等市场的宏观调控,贯彻和实行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体现了根据矛盾特殊性原理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5)、体现了抓重点抓关键和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2、政治常识角度分析
(1)、中央对商品房开发和住房价格进行宏观调控,是履行国家职能的表现,主要体现了国家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
(2)、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国家抑制过快上涨的商品房价格,严格土地管理,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3)、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办法、细则等,主要体现了国家依法治国的原则。
三、促进中部崛起
(一)、背景材料
材料一:
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概念。
并在当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把中部崛起放在次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中。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
“抓紧研究制定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
”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材料二:
2005年8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长沙主持召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研究促进中部崛起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
温总理强调,促进中部崛起是我国发展新阶段整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意义,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部地区发展的定位和特点,以新的思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材料三:
中部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山西、安徽、江西6省,面积10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10.7%,人口3.61亿,占全国28.1%;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23%。
中部地区处于中国内陆腹地,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
中部六省的区位优势明显、综合资源优势突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基地和能源基地,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水资源和旅游资源。
作为中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中部地区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也比较雄厚。
材料四:
中部面临的现状。
东部沿海借助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先行一步,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部,且差距还呈加速扩大之势;另一方面,西部地区依靠西部大开发战略,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且势头将会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而东北老工业基地也会抓住振兴东北战略的难得机遇,实现区域经济的突破性进展。
然而,近年来中部地区却出现了经济放缓的趋势,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的背景下,位于在中国板图中心的这一地区正面临“”。
(二)、分析点拨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2、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实现中部崛起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实现东西融合、南北对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3、实现“中部崛起”无论从国家的宏观调控的要求看,还是从持续发展的趋势看,必须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合理有效地调整产业结构,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中部之痛,痛在三农。
国家针对中部的三农问题出台的一些具体扶持政策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对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意义重大。
(三)、哲学、政治常识的知识分析
1、哲学常识
(1)、可以运用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分析“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是从这一地区正面临“塌陷之忧”的客观实际出发的。
(2)、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分析中部崛起对实现东西融合、南北对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3)、运用内外因相结合原理分析中部崛起既要靠内部驱动力,又需要国家和东部地区的支持与帮助。
2、政治常识
(1)、政府促进中部崛起体现了国家履行经济职能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综合经济优势,有利于增加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也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繁荣及民族团结,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背景材料
2005年11月29日-12月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2006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温家宝在讲话中着重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阐述了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具体部署了2006年的经济工作。
2006年经济工作的八项任务:
1、稳定宏观经济政策。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
2、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
3、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4、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5、继续推动中西良性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6、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
7、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8、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2006年具体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第二、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和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保持合理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坚持控制新开工项目。
第三、加大投入和改革力度,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推动部分产能过剩行业调整。
第五、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
第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七、加快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
第八、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问题。
2006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二)、分析点拨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国家的宏观调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级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资料 经济常识 政治 二轮 复习 专题 资料 经济 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