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季.docx
- 文档编号:30632527
- 上传时间:2023-08-18
- 格式:DOCX
- 页数:101
- 大小:100.54KB
我的四季.docx
《我的四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四季.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的四季
第一单元生命的颂歌
1骆驼赋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正确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感情,并能针对课文的主旨进行探究。
2.揣摩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作用。
3.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思路。
4.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重点]
1.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找出并揣摩环境描写和细节秒界的语段。
进而挖掘课文的主旨。
3.了解作者的写作时代和个人的经历,以文本为依据,分析文章的主题。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了解写作背景和时代背景。
1.导入
2.学生交流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3.教师补充介绍,提问激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组织接力朗读,熟悉课文内容。
2.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交流探究:
(1)文章的主要人物、事件
(2)文章的情节和结构
(3)文章的主旨
3.选择重点段落精读,进一步分析探究:
(1)勘探队的任务是什么?
他们遭遇哪些恶劣条件?
(2)葛队长、老向导为什么作出舍弃骆驼的决定?
(3)如何理解范介民“跪倒在地”、“失声痛哭”,并且义无返顾地踏上
寻找骆驼的行动?
第二课时
一、全班交流探究:
1.课文最打动人心的是什么?
2.品读课文,在书上圈点勾画出最形象、生动、最能打动人的语言并作简要分析。
二、难点疏通:
1.以物喻人的写法:
2.如何看待骆驼的生命与人的生命?
(范介民行为的价值)
3.文章为什么要写范介民的上衣兜里“只有五元人民币,这钱是他第一个
月留下的工资,准备寄给河北老家双目失明的老母亲”的细节?
4.本文为什么以《骆驼赋》为题目?
三、质疑拓展:
1.为什么作者“听说了这个故事”,就认为“他足以让我铭记终生”?
2.我们今天如何评价范介民的选择?
2我的四季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意象的象征意义以及解读文章象征意义的规律。
2.学习作者为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和对生命的责任感。
3.品味文章的语言,理解作者的感情和写作意图。
[教学重点]
1.象征手法以及象征意义的解读方法与规律。
2.对关键语句的咀嚼和品味。
3.整体把握作者的感情和意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相关知识和作者背景,走进课文。
1.导入语: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稚嫩到成熟的过程。
这就像一年的四个季节一样,但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轮回不止,人生的四季属于我们却只有一次。
在仅有的一次人生四季中,我们又如何度过呢?
[大屏幕:
思考:
在仅有的一次人生四季中,我们又如何度过呢?
]
这节课,我们就来自读学习一篇抒情散文《我的四季》,想一想,女作家张洁对人生的种种感悟,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2.交流关于作者的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1)张洁:
中国当代国家一级作家,北京市作协副主席,国务院授予有特殊贡献的作家。
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197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现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著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曾被译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种文字出版)。
张洁以“人”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常引起文坛的论。
她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路子,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
(2)代表作有:
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
小说集《祖母绿》
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只有一个太阳无字
散文集在那绿地上
(3)张洁散文特点:
致力于“爱”与“美”的探索与发现,风格轻松、自然、冷静、深刻,从朴素的人道主义立场去再现苦难,表现通向理想人生的艰难跋涉和处于生活困境中左冲右突的沉重感。
3.要介绍“象征”的相关知识:
a)象征:
是文艺创作中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b)象征手法的运用,必须通过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根据事物之间相似、相近的关系,借助于读者的想象和体味,委婉、曲折、含蓄地表现一定的思想和感情。
4.交流预习感受,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提示:
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作家创作的四季;一是人生(生命)的四季。
]
二、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家的思想感情。
1.小组交流并讨论预习中的心得感悟和自己仍然存在的困惑,理解题目的比喻含义(人生——四季),包括春、夏、秋、冬各自的人生阶段,为什么说生命如四季?
四季人生阶段经历
春少年播种
夏青年耕耘,浇灌
秋中年收获
冬老年品味,反思
2.再读课文,结合作家作品和创作手法重新体会作家的感情和创作意图,
并在小组再次交流讨论。
第二课时
三、班级交流学习的体会和感悟,集中解答学生的疑问。
如:
本文以“我的四季”为题有何深意?
明确:
语义双关,表面上是指我在春季里播种,夏季里管理,秋季里收获,冬季里享乐,实际上喻指人一生的辛苦劳累与收获。
四、结合课后练习二,品味作品中语言的含义和作家的感情。
3安妮日记
[教学目的]
1、能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2、能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2.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教学方法]
运用“问题探讨”方式进行学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女孩,本应是个阳光女孩,可她不能沐浴阳光,本应是花季少女,可她不能在花季里“绽放”,十二三岁的她就被德国法西斯剥夺了在阳光下散步的自由,这个女孩就是安妮·弗兰克。
请同学们阅读有关安妮的介绍(见P12)……从介绍中知道,《安妮日记》从1942年安妮13岁生日写起到1944年8月4日被纳粹党卫军发现时为止,记录了她13到15岁的心路历程。
让我们设身处地,试着去感受这位小女孩在德国纳粹统治时期的非凡阅历与思考。
二、介绍背景及作者
1.交流资料
安妮是德国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安妮一家到荷兰避难。
后来,中立的荷兰也被德军占领。
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安妮等人一直躲藏在阿姆斯特丹一所房子的密室里。
安妮以她14岁少女的眼光记述了这段苦难煎熬的岁月。
随着盟军捷报频传,安妮一家一度深信苦尽甘来的日子不远,熟料盖世太保却先一步得到密报,将他们抓进集中营。
隔年安妮因伤寒在集中营里病逝,此时距离德军投降仅一个星期。
1947年,死里逃生的安妮父亲将她遗留的日记付梓出版。
所选的9则日记,除第一则是有关日记的说明,其余8则或记叙事实,或抒发感想,除了描写苦难的生活,记录所见到的战争,更多的是发自肺腑的情感和思考。
2.释疑:
希特勒为什么迫害犹太人?
[资料:
犹太人分布于西亚巴勒斯坦地区,原为古代闪族的一支,曾建立古以色列国及犹太王国,后为罗马帝国所灭。
由于不甘被奴役,数十万犹太人被迫离开家园,四处流浪。
在西方文化中,自古存在着一种排犹的情绪,犹太人被说成是:
出卖耶稣的人、投机商人、不洁的人。
在中世纪的西欧,土地被人们视为最珍贵的财富,商业则是人们鄙视的行业。
而犹太人由于没有自己的国家和土地,只能到处迁徙靠经商维持生计。
他们迁到西欧后,遭到当地封建主的歧视。
宗教感情衍化成普遍心态
犹太人在西欧遭到仇视还有宗教上的原因。
基督教经典《圣经》之一的《旧约全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两教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
基督教教义认为,耶稣的12门徒之一犹大出卖了耶稣,是犹太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就造成基督徒在情感上仇视犹太人。
在欧洲,尤以德国的反犹情绪最为严重。
德意志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犹太人自称“上帝的选民”,而德国人则领导了欧洲长达数世纪,德意志国王建立的“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年)的历代皇帝成了整个基督教世界的世俗元首。
在普遍信仰基督、反犹的大环境下,德国统治者认为自己肩负着领导欧洲各君主国反对犹太教的任务。
这种宗教感情的社会化,逐渐衍化成一种普遍厌恶犹太人的社会心态,从中世纪到近代,一直在德国恶性蔓延。
公元13至15世纪,德国经济经历了飞速发展,但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同那些经商致富的新兴的犹太人资本家产生了利益冲突,厄运再次降临到犹太人的头上。
现实利益的冲突加上宗教信仰的差异,迫使大批犹太人被赶往东欧及美洲各国。
这种反对犹太人的意识,在德国一直“遗传”到现代。
政治目的引发大屠杀
19世纪中叶,德国的反犹开始有了明确的政治目的。
德国的政客们发现,面对当时的经济衰退,把犹太人定为罪魁祸首可以有效地消弭反对当政政权的声浪。
当时在德国内部,民族主义思潮盛行,原有的宗教情绪在现实利益冲突的激化下,使人们本来已有的反犹情绪更加激烈,从而加剧了对犹太人的仇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成为战败国。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中,德国受到严重打击,国力渐衰。
当时正在蔓延的经济危机又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而且刺激了垄断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野心。
“德意志民族必须从掠夺的土地和生产空间中寻找出路”,希特勒的这一争霸世界的主张,得到了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拥护和支持。
然而,实施建立一个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国的罪恶计划需要巨额资金提供财力保证。
在国力衰落的情况下,希特勒把手伸向富有的犹太人就成为必然。
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打着当时在德国流行的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块招牌,宣扬德意志民族是优秀民族,把犹太民族视为劣等民族。
为了蛊惑人心,欺骗德国广大民众,希特勒对这种种族歧视理论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周密的包装。
一是按照他自己的社会逻辑,断章取义地摘取前人论述人口问题中的某些词句,拼凑成一个种族优劣的理论,为把犹太人打入劣等人种制造理论依据。
二是利用早就深植于德国人民心中的反犹意识和宗教情结,大肆鼓吹“犹太瘟疫”的谬论。
希特勒将此理论蓄意“嫁接”后,它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种族歧视了。
希特勒利用历史上宗教的因素,为其灭绝犹太人创设了广泛的社会基础,使这一理论更加具有煽动性。
纳粹党还利用当时德国群众痛恨《凡尔赛和约》的心理,煽动复仇主义情绪,并把这种情绪转移到犹太人身上。
正因为如此,希特勒一上台,便顺利推行了一整套疯狂的反犹灭犹政策,造成人类历史上一个民族屠杀另一个民族的罕见浩劫。
正如一些历史学家指出的,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罪行,是“德国虚伪的政治家为其侵略战争对民众进行系统的政治愚弄和教化的结果”。
【摘自《环球时报》1月28日史途/文】
三、问题探讨:
1.在特殊的环境里,与常人不同,安妮把日记当作了自己的朋友,她曾这样说:
“没有日记,也就无我。
”并且,在日记中虚拟了一个“吉蒂”作为自己的倾诉对象。
她为什么这样做?
[提示:
寻找对话对象,战胜心灵上的独孤。
]
2.我从一个房间徘徊到另一个房间,在楼梯里上上下下,像一只本来会唱歌的鸟被剪去翅膀,不断用身子撞那沉暗的笼子的铁条。
[提示:
小鸟的力量何其柔弱,突出了我的弱小。
]
3.安妮身处特殊环境,有着常人无法达到的思考深度。
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描述,她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她的苦闷和烦恼,都有点和十五岁左右的年龄不相称,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为什么会有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
(可以请学生查阅20世纪30年代前后德国社会政治方面的资料,除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还可以去请教历史教师。
)
[参考资料:
1929年安妮生于法兰克福,在她4岁的时候,她就生活在排犹的阴影下。
那一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国掀起迫害犹太人的浪潮。
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被迫带领全家迁居荷兰。
德国的排犹是全民性的,虽然有许多德国人不同意驱逐犹太人,但是在全民一致的行动浪潮中,这种声音很微弱。
安妮十三四岁,本当生活在阳光和歌唱中,但是为了躲避迫害和杀戮,她躲进了密室,失去了自由,能否活着走出密室,能否像普通姑娘一样获得幸福和爱情,安妮比一般女孩要考虑得更加迫切。
她的性格,和她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思考要比同龄人更加深沉。
]
4.安妮遭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却没有想到过仇恨和报复,只希望人类永远不再有战争。
她为什么这样想?
她的日记里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提示:
她知道自己所遭受的苦难都是战争造成的,而报复只会增加仇恨,让战争无休止地进行下去。
安妮有自己的信仰和希望,她的日记传达了对战争的憎恨的对和平的向往。
]
[资料:
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当政的时候,这些国家的工人和农民是支持政府的。
1933年,德国150万纳粹党人中,工人和农民党员共50多万,占到三分之一以上。
在有组织的疯狂屠杀犹太人的行动中,很多是来自德国社会底层的普通工人、农民和商人。
如果仅仅把战争罪恶归咎于统治阶级,就无法实现民族的反省,人民没有反思,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制止战争的再次发生。
德国著名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在他的《德国人:
一个双重历史的国家》中谈及二战时说:
“但是所有这些陈述,都没有涉及德国人民应当负什么罪责。
”“但是在国内深入一步追究这场世界大战的罪责,就会直接指向德国人民。
德国人民多年来以默许的态度对待这场罪恶,现在要想说成是无所事事的旁观者,或无辜者,这是徒劳的。
”
同样,在日本侵华期间的所有的烧杀奸掠,也都是普通日本人干的,日本人对那场战争不仅默许,而且积极地拥护并参与了侵略和屠杀。
日本人民不是无辜的,他们也是施害者,对这场战争,他们也是有责任的。
日本人民只看到自己民族经历了战争苦难,而没有深刻认识他们给中国和亚洲人民制造的苦难。
5.在所选的最后一则日记中,安妮写道:
“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
”——对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如果安妮以自己的遭遇就此提出人的内心世界是邪恶的,那也不符合作者的思想逻辑。
安妮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希望,她相信战争的罪恶必将终止,人民也将觉醒,从她的一家在逃亡前后所获得的帮助,从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她认为正义能够战胜邪恶,善良能够战胜野蛮,这是很正常的。
6.拓展讨论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安妮最大的愿望,是做记者或作家。
那么,《一个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呢?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呢?
请相一想,这些普通人原来的生活是怎样的,战争又是如何改变发他们的命运?
[提示:
《遭遇》中的索科洛夫原本与世无争,只想过安定的日子,然而全家死于炮火,只剩下孤身一人;《流浪》中的“我”虽然有点“另类”,但是,炮火夺去了他那握画笔的手。
普通人本来都有自己的人生设计,但是战争破坏了一切,包括他们最平常的梦想。
]
(2)安妮身处特殊环境,有着常人无法达到的思考深度。
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描述,她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她的苦闷和烦恼,都有点和十五岁左右的年龄不相称,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为什么会有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
(可以请学生查阅20世纪30年代前后德国社会政治方面的资料,除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还可以去请教历史教师。
)
[资料:
1929年安妮生于法兰克福,在她4岁的时候,她就生活在排犹的阴影下。
那一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国掀起迫害犹太人的浪潮。
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被迫带领全家迁居荷兰。
德国的排犹是全民性的,虽然有许多德国人不同意驱逐犹太人,但是在全民一致的行动浪潮中,这种声音很微弱。
安妮十三四岁,本当生活在阳光和歌唱中,但是为了躲避迫害和杀戮,她躲进了密室,失去了自由,能否活着走出密室,能否像普通姑娘一样获得幸福和爱情,安妮比一般女孩要考虑得更加迫切。
她的性格,和她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思考要比同龄人更加深沉。
]
(3)曾有人批判《遭遇》,认为它“渲染战争恐怖,鼓吹和平主义”,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为什么?
请结合本专题文章,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提示:
“战争恐怖”不是“渲染”出来的,而是客观存在,这种所谓“恐怖”更不是作家蓄意制造的。
如果不让人民知道战争造成的灾难,就很难制止战争的发生。
任何战争,最终的受害者都是普通民众。
所以应当维护和平,尽可能地防止战争的发生,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矛盾。
]
四、课外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等有关题目。
4热爱生命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踉跄、窒息、辗转、吹毛求疵、奄奄一息”等词语。
2.了解杰克伦敦的人生及创作经历。
3.把握小说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结构。
[教学重点]
1.体会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细节描写。
2.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象征意味。
3.诵读,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
体会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小说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杰克伦敦“善于刻画毅力坚强的人们”(高尔基语),描写细致是课文的突出特点。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体会主人公的心路历程。
2.研讨探究法
在主人公身上寄寓着作者的人格理想和美学追求,引导学生研讨探究,理解小说的象征意味,激发积极有为的人生理想。
3.引申比较法
引导学生将课文与七年级下册中的《伟大的悲剧》(茨威格)、《荒岛余生》(笛福)进行联系引申,在对照中更为深刻地体会主人公的拼搏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感知情节结构,梳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
研读探究,理解作品的象征意味。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说起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我们自然会想到他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和拼搏中蕴蓄生命的北方小说。
北极地带严寒自然情境中毅力坚强的人们,传递着的是撼人心魄的力量。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热爱生命》,去了解一个美国西部淘金者绝境求生的艰难历程。
(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杰克伦敦(1876~1916)美国小说家,生于加利福尼亚旧金山一个破产农民家庭。
他从幼年起就不得不出卖体力养活自己。
他当过牧童、报童、童工、工人、水手。
他还参加过1893年大恐慌中失业大军组成的抗议队伍,以流浪罪被捕入狱,罚做苦工几个月。
出狱后,他一边拼命干活,一边刻苦学习,广泛涉猎达尔文、斯宾塞、尼采和马克思等人的著作。
他曾考进加利福尼亚大学,一年后辍学。
后来受了阿拉斯加淘金热的影响,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却因病空手而归,但带回了北方故事的丰富素材。
从此,他埋头写作,成为“出卖脑力劳动”的职业作家。
杰克伦敦从1900年起连续发表了许多短篇小说,通称为“北方故事”,是他的成名之作。
描写英国伦敦贫民窟和工人的悲惨生活《深渊中的人们》(1903)、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1909)、政治幻想小说《铁蹄》(1908)等许多中长篇小说和散文集,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和罪恶,有力地控诉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公开号召用阶级斗争和武装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杰克伦敦在不长的十几年创作生涯中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中短篇小说和大量文学报告集、散文集和论文。
其中比较优秀的还有《荒野的呼唤》(1903)、《白牙》(1906)、《天大亮》(1910)、《月谷》(1913)、《墨西哥人》(1913),和受到列宁赞赏的《热爱生命》(1906)。
但是到了晚期,他逐渐脱离社会斗争,为了迎合出版商的需要和满足个人的物质享受也写了不少粗制滥造的作品。
1916年杰克•伦敦和他的代表作中的主人公马丁•伊登一样,在精神极度空虚和悲观失望中自杀身亡。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小说情节结构,疏解下列字词。
嶝岩(chán):
高而险的山岩。
踉跄(liàngqiàng):
走路不稳。
辗转(zhǎnzhuǎn):
①(身体)翻来覆去。
②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地方。
奄奄一息:
形容气息微弱。
吹毛求疵(cī):
故意挑毛病,找差错。
疵,缺点、毛病。
骸骨(hái)鲦鱼(tiáo)窒息(zhì)
2.概括小说情节:
《热爱生命》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抛弃了,他独自跋涉在广袤的荒原上。
冬天逼近了,寒风夹着雪花向他袭来,他已经没有一点食物了,而且他的腿受了伤,鞋子破了,脚在流血。
他只能歪歪斜斜地蹒跚在布满沼泽、丘陵、小溪的荒原上,非常艰难地前行着。
就在他的身体非常虚弱的时候,他遇到了一匹病狼。
他发现这匹病狼跟在他的身后。
舔着他的血迹尾随着他。
就这样,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灵拖着垂死的躯壳在荒原上互相猎取对方。
为了活着回去、为了战胜这匹令他作呕的病狼.最终在人与狼的战斗中人获得了胜利,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
最终他获救了,使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3.学生自由诵读全文,思考:
小说的主人公在茫茫荒原上面临着哪些生死考验?
他为什么能超越极限、战胜病狼而顽强地生存下来?
学生筛选、概括,教师点拨:
主人公所面临的生死考验有饥饿、恶劣的天气(“接下来是几天可怕的雨雪”)、个人体力的极度虚弱、伤病以及野兽的威胁(“这地方的狼很多”)等。
他之所以能战胜这些并顽强地生存下来,是因为他坚韧顽强,不畏艰难险阻。
他虽然身体衰弱无比。
并且时常处于昏迷之中,却有着惊人的意志力。
在这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至死搏斗中,人的伟大与坚强也最鲜明地体现了出来。
作品所要弘扬的正是这样—种硬汉精神。
4.学生重点研渎小说最为精彩的场面也是高潮部分:
人和狼最后的格斗。
体会主人公坚毅顽强、勇敢拼搏的生命意志。
探究:
小说的象征意味非常浓厚,这是西方许多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
清揣摩文中显著的象征物“狼”的隐喻。
学生合作探讨,教师明确:
杰克伦敦“为生存而拼搏”并获得成功,他喜欢用”狼”自比,小说中的场景构设无疑是他对社会进化论思想的体现。
艰难爬行的主人公和一直尾随其后的饥饿不堪、奄奄一息的狼所面临的选择是简单而清晰的:
要么战胜对方生存下去,要么被对方战胜,沦为牺牲品。
主人公以他坚毅勇敢的性格和顽强不屈的生命意志,在同狼的最后搏斗中取胜,成为真正的“强者”。
小说启示人们,生命是神奇而宝贵的,只有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才能让生命光芒四射。
文中的“狼”可以看作险恶的自然环境与自然力量的一种隐喻。
5.学生联系《伟大的悲剧》(茨威格)中探险家斯科特归途覆没和《荒岛余生》(笛福)中鲁滨孙荒岛求生的经历,深入领会小说的深刻意蕴。
四、研读,体验延伸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这篇小说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故事情节的传奇性与具体细节的逼真性的高度统一,可以说是这篇小说的最大特色。
一方面,这篇小说的整个故事情节都带有传奇色彩。
作者将主人公安置到一个困苦险恶到极点的生存环境中,让其经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考验;另一方面,这又是一篇极为逼真的小说,我们在紧张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很难找到人为编造的痕迹,作者准确地摹拟了主人公在特定境遇中的心理感受与意识活动.非常逼真地展示了一个疲惫、衰弱的人在荒原上的艰难求生过程,其“真实性”可谓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2.请学生绘声绘色地讲出在其他书刊或电影、电视中看到过的类似的人或动物求生的故事,如沙漠、地震、海滩等。
教师出示小短文《面对逆境》,请学生感悟生活哲理。
面对逆境
林景云
两年前看到一篇动物哲理短文让我记忆深刻。
故事是这样的:
一只山羊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井很深,山羊竭尽全力也无法脱离困境,它不停地呼救却无济于事。
几天过去了,山羊已经精疲力尽,只能闭着双眼等待厄运降临。
忽然,一阵嘈杂的声音传来,一群人带着铁制工具来到井边,山羊顿时看到一线生的希望,用仅有的一丝微弱叫声以示求救,可是来不及了,井外铲土的声音淹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