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3 专题22中国的古代艺术.docx
- 文档编号:30632315
- 上传时间:2023-08-18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61.49KB
人民版历史必修3 专题22中国的古代艺术.docx
《人民版历史必修3 专题22中国的古代艺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历史必修3 专题22中国的古代艺术.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22中国的古代艺术
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
学习目标:
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1.重点:
通过学习古代艺术的内容,使学生逐步理解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难点:
培养学生学习古代艺术的兴趣和对艺术的想象力,增强学生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材整理1 “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与成熟
(1)起源:
刻画在陶器上的简单符号,有人认为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2)成熟:
商代的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2.书法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
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
(2)特点:
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3.中国书法字体的演变
(1)小篆:
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2)隶书:
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3)楷书:
形成于汉末,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4)行书:
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晋代开始盛行,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
(5)草书:
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4.著名书法家
秦代
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
东晋
王羲之尤擅草书和行书,被尊为“书圣”
唐代
①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颜体和柳体
②怀素和张旭的狂草亦别具艺术魅力
北宋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蔡京)四大书法家都以行书名世
元明
元代赵孟
,创赵体。
明代以文征明和董其昌声誉最高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31“学习思考”:
(1)这段话记录的传说有什么意义?
【提示】 说明文字的发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大事。
文字将人们的思维、语言、经验及复杂的社会现象记录下来,使文化得以传播交流;同时也说明人类发明文字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
(2)在当今汉字输入电脑化、美术字库丰富多彩的时代,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
如果有,其价值何在?
【提示】 在当今时代,中国的传统书法艺术仍有存在的价值。
原因可以从以下角度说明: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是遵循一定章法的独特艺术,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美术字库是建立在古代书法艺术宝库的基础之上的;对古代书法的继承和发展会使美术字库更加丰富多彩。
教材整理2 画中有诗
1.演变
石器时代
绘画主要刻画在岩壁上、地面上和陶器上
先秦两汉
盛行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中国画”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
2.分类
(1)题材:
形成了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大画科。
(2)技法上:
有工笔与写意的区别。
3.特点
(1)山水画
①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
②讲究布局构图,画面普遍具有气势雄壮、意境深远的特色。
③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不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2)文人画:
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
教材整理3 金声玉振
1.先秦时期
中国的音乐艺术已经较为发达,出现了编钟等乐器。
2.秦汉时期
设立乐府机构,广泛收集各地、各族音乐。
3.南北朝、隋唐时期
民间音乐进入宫廷变为歌舞俗乐,总称燕乐。
4.明清时期
戏曲音乐繁荣、器乐艺术发达,产生一大批名曲。
教材整理4 宫廷舞和民间舞
1.宫廷舞
(1)特点:
多为帝王歌功颂德或表现歌舞升平,比较华丽工整,结构严谨。
(2)演变:
夏商产生,周朝制定礼乐制度;汉代设乐府;隋唐鼎盛;明清趋于衰落。
2.民间舞
(1)特点:
反映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和情感;喜闻乐见。
(2)演变:
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南北朝《西凉乐舞》展示了“胡舞”风范;宋代兴盛。
教材整理5 戏曲
1.历史渊源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的乐舞百戏,隋代的“四方散乐”,唐代的杂技歌舞,都与戏曲有渊源关系。
2.初步形成
自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
3.杂剧的兴盛:
元朝。
4.传奇剧的繁荣
明代传奇剧形成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四大声腔。
其中,昆山腔形成“水磨调”。
5.京剧的出现
历史内涵
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形成京剧
艺术特点
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历史地位
京剧艺术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36“学习思考”:
(1)戏曲产生之后为什么能够取代乐舞,在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中占据主流地位?
【提示】 戏曲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灵活,形式多样。
表演方式继承了音乐、舞蹈以及传统百戏的诸多手段,因而受到民众的喜爱。
市民经济的发展,也为戏曲的完善和普及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统治者因个人喜好为基点的提倡,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2)中国戏曲表演为什么具有强烈的舞蹈美感?
发达的古代宫廷乐舞和民间舞蹈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 中国的戏曲表演从艺术渊源来说,与舞蹈有紧密的文化联系。
发达的古代宫廷乐舞和民间舞蹈,在戏曲产生和成熟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商朝的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2.中国的书法艺术以汉字的文义为内容,历经发展,最后形成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种主要字体。
魏晋时期,书法兼具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成为一门艺术。
3.中国绘画与文字相伴而生,注重写意传神,“画中有诗”是诸多中国画杰作的共同特点。
4.中国戏曲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京剧是戏曲中的杰出代表,是中国的“国粹”。
探究点 中国古代绘画的特征
史料
解读
史料一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的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
主要表现的是劳动者和小市民。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提取关键词“风俗长卷”,由“汴京”“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领会隐含信息。
史料二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图》
——王冕自题《墨梅图》
从整体把握诗画一体的特点,尤其需要关注的是题图诗的后两句。
【史料应用】
(1)《清明上河图》属于哪一种绘画类型?
主要描绘了怎样的社会场景?
【提示】 风俗画。
真实地呈现了北宋汴河沿岸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以及当时丰富的生活景象。
(2)《墨梅图》属于何种绘画类型?
此类绘画的精髓是什么?
【提示】 文人画。
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史论拓展】 中国绘画基本特征
(1)从演变背景看:
中国绘画的演变深刻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如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是隋唐盛世的缩影;宋代的绘画艺术则明显反映了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
(2)从画家角度看:
文人画家增多,画家的素养越来越高。
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3)从绘画风格看:
宫廷和风俗画注重写实;文人画注重写意,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由于对外文化交流频繁,绘画也在不断融入外来风格。
(4)从绘画功能看:
绘画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品向商品发展。
到宋代,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间的需要,绘画成为商品。
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
如一次出考题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
画家要表现题中“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
由此可知( )
A.宋代风俗画盛行于宫廷和民间
B.宋代统治者治国水平和艺术才能都很高
C.宋代科举考试增加了绘画科目
D.宋代绘画反映出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影响
【解题模板】
抓关键
题干中“画花鸟擅长”“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是解题的关键词。
排易误
材料没有体现风俗画,故A项错误;没有体现统治者治国水平,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到科举考试增加了绘画科目,故C项错误。
验结论
理学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材料中绘画注重意境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 D
1.下列书法作品中,能够体现“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的书体特色的是( )
A B C D
【解析】 题干中“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即指行书,A项为行书;B项为篆书;C项为草书;D项为楷书。
【答案】 A
2.文人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它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下列绘画作品中反映这一风格的是( )
A.《清明上河图》 B.《鹳鱼石斧图》
C.《墨梅图》D.《步辇图》
【答案】 C
3.孔子在《礼记·乐记》中说: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这主要反映了( )
A.古代戏曲、音乐种类丰富
B.人们往往沉醉于戏曲、音乐而荒废时光
C.不同的音乐艺术反映了不同的政治局面
D.劳动人民并不热衷于艺术
【解析】 材料以音乐的表现为例,分析不同的音乐反映的政治状况,体现了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反映了社会现实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答案】 C
4.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用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
【导学号:
67700032】
A.道光年间,出现“徽汉合流”局面
B.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京剧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解析】 元杂剧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
C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C
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有“书画同源”的说法。
中国书画的确是一对孪生姊妹,她们以独特的风采,跻身于世界艺林,充满魅力。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画人物时,常常数年不点眼睛,人问其故,答说:
“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
”这个故事,道出了中国书画的魅力所在——“传神”,就是注重、追求表现精神面貌。
“以形写神”,乃至“得意忘形”,形成了中国书画的发展形势与传统特色。
注:
阿堵:
六朝口语,意为这、这个。
(1)以汉字的起源说明“书画同源”的依据。
(2)根据材料回答中国书画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3)中国书画艺术中最能体现“得意忘形”“以形写神”的各是什么?
【解析】 第
(1)问从汉字起源于图画角度来分析作答。
第
(2)问可根据材料概括归纳出答案。
第(3)问根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答。
【答案】
(1)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数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
(2)追求精神画貌,“以形写神”,乃至“得意忘形”,注重意境,形成了中国书画的发展形势与传统特色。
(3)草书,文人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民版历史必修3 专题2 中国的古代艺术 人民 历史 必修 专题 中国 古代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