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孢子虫.docx
- 文档编号:30627329
- 上传时间:2023-08-18
- 格式:DOCX
- 页数:44
- 大小:1.06MB
第43章孢子虫.docx
《第43章孢子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3章孢子虫.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43章孢子虫
第43章孢子虫
在分类学上孢子虫属顶复门(PhylumApicomplexa)、孢子虫纲(ClassSporozoa)。
几乎全部的孢子虫为细胞内寄生原虫,生活史较复杂,具有无性的裂体增殖、孢子增殖和有性的配子生殖两种生殖方式,并可以在同一个宿主或分别在两个不同宿主体内完成。
寄生人体常见的孢子虫有血孢子目(Haemosporidia)如疟原虫,真球虫目(Eucoccidia)如弓形虫(Toxoplasma)、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和肺孢子虫(Peumocistis),其它有肉孢子虫(Sarcocystis)和等孢球虫(Isospora)寄生人体的报道。
第一节疟原虫
疟原虫(Plasmodium)是导致疟疾的病原体,具严格的宿主特异性,除寄生于人的疟原虫外,还有寄生于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动物的疟原虫。
寄生于人的疟原虫有4种,即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vivax)、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三日疟原虫(P.malariae)和卵形疟原虫(P.ovale),分别引起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
在我国分布最广、最常见的是间日疟,其次为恶性疟,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诸省;三日疟散在性分布,较少见。
卵形疟仅在云南、广东、河南等地发现极少病例。
疟疾是经按蚊传播的一种常见、重要的寄生虫病,分布在世界上102个国家和地区,95%的病例发生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
每年可造成百万人以上死亡,其中大部分为儿童。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性疟疾出现大幅回升,每年感染人数超过2000万,死于疟疾者约达200万。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输入性疟疾增加以及疟原虫抗药性等问题使疟疾的防治工作遇到极大的挑战。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
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是发展中国家当前最需关注和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将疟疾列为“热带病特别规划”中重点防治的10类热带病之首。
一、形态
疟原虫的形态主要以红细胞内期原虫为代表,疟原虫的构造有核、胞质、空泡和细胞器。
环状体以后各期有消化分解血红蛋白后的终产物-疟色素(malarialpigment),疟色素为棕黄色、棕褐色或黑褐色,当虫体逐渐长大,色素也渐增多。
染色标本中,细胞核染成紫红色,细胞质呈蓝色,疟色素散布或集中于细胞质内;细胞质中有一个或数个空泡。
原虫的形状及大小依原虫的发育程度而异,
4种人体疟原虫的基本构造相同,又有各自的特征。
被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在形态上也可发生变化,如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可以变大,变形,颜色变浅,常有明显的红色薛氏点(Schuffner’sdot);恶性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有粗大的紫褐色茂氏点(Maurer’sdot);三日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可有西门氏点(Ziemann’sdot)。
1、环状体(ringform)又称小滋养体或早期滋养体,是疟原虫侵入红细胞早期形成的滋养体,体积小,胞质少,胞质中央有一空泡,一红色的核位于虫体的一侧,形似镶有红宝石的戒指。
2、滋养体又称大滋养体,由环状体发育而来,胞质增多,虫体变大,形状不规则,可伸出伪足,做阿米巴样运动。
胞质中有1至数个空泡,并出现黄褐色细小杆状疟色素颗粒。
胞核增大,呈不规则的团块状,但尚未分裂。
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开始胀大,并出现红色小点,如间日疟原虫的薛氏小点。
在电镜下观察此点乃是在红细胞表面由一个凹窝及围绕凹窝的蜂窝状小泡组成的复合结构。
3、裂殖体(schizont)由大滋养体继续发育而成,胞质增多,疟色素颗粒亦增多,核开始分裂,称未成熟裂殖体,当核分裂至一定数目,胞质亦随之分裂,每一个核被一团细胞质包裹,称裂殖子(merozoite),至此裂殖体发育成熟。
成熟裂殖体充满被寄生的红细胞,如间日疟原虫的一个裂殖体含有12~24个裂殖子,常为16个,排列不规则,疟色素集中成堆。
4种疟原虫成熟裂殖体所含裂殖子数目及排列形式不同。
4、配子体(gametocyte)部分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后可以发育为雌、雄配子体,配子体的细胞质增多,虫体变大。
如间日疟原虫配子体呈圆形或卵圆形,雌配子体较雄配子体大,又称大配子体,虫体占满胀大的红细胞,胞质深蓝色,胞质内有均匀散在的疟色素,核较小而染色质致密常位于虫体的一侧;雄配子体又称小配子体,细胞质呈浅蓝色,疟色素均匀分布,核较大,染色质疏松,常位于虫体的中央。
不同种疟原虫配子体的形状,核的位置,疟色素颗粒的大小及分布情况各有其特征。
4种疟原虫的主要形态区别和被寄生红细胞的变化见表43-1和图43-1。
表43-14种疟原虫的形态区别
虫体阶段
间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
卵形疟原虫
环形体
环较粗壮,约等于红细胞直径的1/3;核1个;红细胞内多为1个原虫寄生
环纤细,约等于红细胞直径的1/5;核2个常见;可有多个原虫寄生和多缘寄生
大小同间日疟原虫;核1个;多为单个原虫寄生
基本与三日疟原虫相似
大滋养体
虫体渐大,活动显著,有伪足伸出,空泡明显,虫体形态不规则;疟色素黄棕色、烟丝状
虫体小、结实,不活动;疟色素集中一团,呈黑色,外周血中一般不能查见
体小圆形或呈带状,有一个大空泡,不活动;疟色素棕黑色,颗粒状,常分布于虫体的边
虫体圆形,似三日疟原虫,但较大;疟色素似间日疟原虫较细小
未成熟
裂殖体
核开始分裂成多个,虫体渐呈圆形,空泡消失;疟色素开始集中
虫体仍似大滋养体,但核分裂成多个,外周血中一般不能查见
虫体圆形或宽带状,核分裂成多个;疟色素集中较迟
虫体圆或卵圆形,核分裂成多个;疟色素数量较少
成熟
裂殖体
裂殖子12~24个,排列不规则;疟色素集中成堆,虫体占满胀大了的红细胞
裂殖子8~36个,排列不规则;疟色素集中成一团,虫体占红细胞体积的2/3,外周血中一般不能查见
裂殖子6~12个,排成一环;疟色素多集中在中央,虫体占满整个不胀大的红细胞
裂殖子6~12个,排成一环;疟色素集中在中央或一侧
雌配子体
圆形,略大于正常红细胞,胞质蓝而略带红,核疏松,淡红色,位于中央;疟色素分散
腊肠形,两端钝圆,胞质色蓝略带红,核疏松,淡红色,位于中央;疟色素黄棕色,小杆状
圆形,略小于正常红细胞,胞质淡蓝色,核疏松,淡红色,位于中央;疟色素分散
似三日疟原虫,但稍大;疟色素似间日疟原虫
雄配子体
圆形,占满胀大的红细胞,胞质蓝色;核结实,较小,深红色,偏于一侧;疟色素分散
新月形,两端较尖,胞质蓝色,核结实,较小,深红色,位于中央;疟色素深褐色
圆形,如正常红细胞大,细胞质深蓝色,核结实,偏于一侧;疟色素多而分散
似三日疟原虫,但稍大;疟色素似间日疟原虫
被寄生红细胞变化
胀大,常呈长圆形或多边形;滋养体期开始出现鲜红色的薛氏点
大小正常或略缩小;常见有几颗粗大紫褐色的茂氏点
大小正常,有时缩小,颜色无改变,偶可见西门氏点
略胀大,有的变长形,边缘呈锯齿状;薛氏点较间日疟原虫的粗大,环状体期即出现薛氏点
图43-14种疟原虫在红内期中的形态
二、生活史
寄生人体的4种疟原虫生活史基本相同,需要人和雌性按蚊两个宿主。
在人体内发育阶段首先寄生于肝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
继而寄生于红细胞内,除进行裂体增殖外,尚可形成配子体,开始有性生殖的初期发育。
在蚊体内,完成配子生殖和孢子增殖。
以下以间日疟原虫为例叙述人体疟原虫的生活史。
1.在人体内的发育疟原虫在人体内先后在肝细胞和红细胞内发育。
在肝细胞内为裂体增殖,称红细胞外期;在红细胞内发育包括红细胞内裂体增殖期和配子体形成,有性期的开始。
(1)红细胞外期(exo-erythrocyticstage,简称红外期):
当唾腺中带有成熟子孢子(sporozoite)的雌性按蚊刺吸人血时,子孢子随唾液侵入人体,在30分钟内,虫体随血流侵入肝细胞。
子孢子入侵肝细胞机制与子孢子表面的环子孢子蛋白(circumsporozoiteprotein,CSP)有关,后者能与肝细胞表面的疟原虫受体相结合,通过受体-配体间相互作用,子孢子释放出棒状体内贮存的分泌物,作用于接触的肝细胞膜,主动侵入肝细胞。
疟原虫在肝细胞内摄取营养进行发育并裂体增殖,形成红外期裂殖体(exo-erythrocyticschizont)。
成熟的红外期裂殖体内含数以万计的裂殖子。
当裂殖体发育成熟后,被寄生的肝细胞胀破,裂殖子释出,进入血窦,一部分裂殖子被巨噬细胞等吞噬,剩余部分的裂殖子经血流侵入红细胞,开始红细胞内期的发育。
红外期只有一代,并不反复循环。
间日疟原虫完成红外期的时间约8天,恶性疟原虫约6天,三日疟原虫为11~12天,卵形疟原虫为9天。
由于子孢子入侵肝细胞后不留任何抗原物质,因此,在红外期发育期间无免疫应答的产生。
入侵肝细胞内的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的子孢子有遗传学上不同的两种类型,即速发型子孢子(tachysporozoite,TS)和迟发型子孢子(bradysporozoite,BS)。
进入肝细胞内的速发型子孢子继续发育完成红外期的裂体增殖,而迟发型子孢子在肝细胞内经历一段数月至年余的休眠期后,才发育为成熟裂殖体,裂殖子释出进入红细胞,引起疟疾的再次发作。
经休眠期的子孢子被称之为休眠子(hypnozoite),恶性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无休眠子。
(2)红细胞内期(erythrocyticcycle,简称红内期):
从肝细胞释放出来的裂殖子,进入血流后很快侵入红细胞。
裂殖子侵入红细胞的过程包括:
①裂殖子通过特异部位识别并附着于红细胞膜表面受体;②红细胞膜在环绕裂殖子处凹入形成纳虫泡(parasitophorousvacuole);③裂殖子入侵完成后纳虫泡密封。
整个过程约10~15分钟。
在入侵过程中裂殖子的细胞表被脱落于红细胞中。
侵入的裂殖子先形成环状体,经大滋养体、未成熟裂殖体,最后形成含有一定数量裂殖子的成熟裂殖体。
红细胞破裂后,裂殖子释放,一部分裂殖子被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吞噬细胞消灭,其余部分裂殖子再侵入其他正常红细胞,重复其红内期的裂体增殖过程。
完成一代红内期裂体增殖,间日疟原虫约需48小时,恶性疟原虫约需36~48小时,三日疟原虫约需72小时,卵形疟原虫约需48小时。
恶性疟原虫的早期滋养体在外周血液中经十几小时的发育,逐渐隐匿于微血管、血窦或其他血流缓慢处,继续发育成大滋养体及裂殖体,在一般情况下,这两个阶段的虫体在在外周血液中不易见到。
(3)配子体形成:
疟原虫经几代红内期裂体增殖后,部分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后不再进行裂体增殖而发育成雌、雄配子体。
恶性疟原虫的配子体主要在肝、脾、骨髓等器官的血窦或微血管里发育,成熟后始出现于外周血液中,约在无性体出现后7~10天才见于外周血液中。
配子体的进一步发育需在蚊胃中进行,否则在人体内经30~60天即衰老变性而被消灭。
2.在按蚊体内的发育当雌性按蚊刺吸患者或带虫者血液时,在红细胞内发育的各期原虫均随血液入蚊胃。
在蚊胃内,只有雌、雄配子体继续发育成雌、雄配子,其余各期原虫均被消化。
雄配子(malegamete)和雌配子(femalegamete)受精后形成合子。
合子变长,能动,成为动合子(ookinete)。
动合子穿过胃壁,在胃弹性纤维膜下形成球形的卵囊,卵囊继续发育,囊内的核和胞质反复分裂进行孢子增殖,产生成千上万的子孢子。
子孢子随卵囊破裂释放或由囊壁上的微孔逸出,随血淋巴集中于按蚊的唾腺,当受染蚊再次叮刺吸血时,子孢子即随唾液进入人体,又开始在人体内的发育。
在适宜的条件下,疟原虫在按蚊体内发育成熟所需时间:
间日疟原虫为9~10天,恶性疟原虫为10~12天,三日疟原虫为25~28天,卵形疟原虫约为16天。
三、营养代谢
疟原虫可通过表膜的渗透、胞饮或吞噬方式摄取宿主细胞内的营养。
1.葡萄糖代谢葡萄糖是红内期疟原虫主要的能量来源,摄入的葡萄糖通过酵解产生ATP供给疟原虫的能量,葡萄糖酵解途径主要见于疟原虫的滋养体时期。
其他代谢途径有二氧化碳固定和戊糖磷酸途径。
6磷酸葡糖脱氢酶(G6PD)是戊糖磷酸途径所需要的酶。
一旦G6PD缺乏时,可影响疟原虫分解葡萄糖,导致疟原虫发育障碍。
图43-2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
2.蛋白质代谢疟原虫获得的游离氨基酸主要是来自宿主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水解产物。
血红蛋白经虫体胞口被摄入,而后被食物泡内的酸性肽链内切酶和氨基肽酶的协同作用消化分解为珠蛋白和血红素。
珠蛋白在酶的作用下再分解为几种氨基酸以供虫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血红素最后形成疟色素,疟色素不被溶解和吸收而留在食物泡的壁上。
在红细胞内裂体增殖过程中,疟色素逐渐融合成团,随着裂体增殖完成后被排入血流。
由于肝细胞内不产生血红蛋白,故肝细胞内寄生的疟原虫不产生疟色素。
3.核酸代谢疟原虫合成嘌呤的途径存在缺陷,仅依靠一个补救合成途径或利用现成的嘌呤碱基和核苷。
参与嘌呤补救合成途径的酶有腺苷酸脱氢酶、嘌呤一核苷磷酸化酶等。
疟原虫利用对氨基苯甲酸(PABA)和三磷酸鸟苷(GTP)经某些酶的作用可合成二氢叶酸(DHF);DHF在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下,还原成具有活性的辅酶-四氢叶酸(THF),THF在疟原虫的多种生物合成途径中是很重要的辅助因子。
一旦宿主的食物中缺乏PA-BA而影响THF的生成,其体内寄生的疟原虫的生长繁殖也就发生障碍。
4.脂类代谢疟原虫无脂类储存,也不能合成脂肪酸与胆固醇,完全依赖于宿主提供,如从宿主血浆中获得游离脂肪酸,血浆中的胆固醇对维持疟原虫及受染细胞的膜的完整性都具有重要作用。
红细胞内疟原虫所需的脂类可由摄入的葡萄糖代谢的产物组成,其中主要为磷脂。
被寄生的红细胞,磷脂含量大大增高,因为晚期疟原虫比早期疟原虫含磷脂多,磷脂增多与疟原虫膜的合成有关。
研究疟原虫的营养代谢对于疟疾的化学治疗有十分重要意义。
四、致病
疟原虫的致病阶段主要与红内期原虫增殖有关,其致病力强弱与侵入的虫体数量及人体免疫状况有关,也与虫种、株的差异有一定关联。
1.潜伏期由子孢子侵入人体到疟疾初次发作前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它包括子孢子侵入肝细胞,红外期发育成熟所需时间和几代红内期裂体增殖达到一定数量所需时间的总和。
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疟原虫的种、株、感染数量和方式、机体的免疫力及患者是否服过抗疟药等因素。
在我国,间日疟种株不同,潜伏期长短不同,长潜伏期为6~12个月,甚至可达2年。
这与速发型子孢子和迟发型子孢子的发育时间有关。
在短潜伏期中:
间日疟的潜伏期为11~25天,恶性疟为7~27天;三日疟为18~40天;卵形疟为11~16天。
但侵入人体疟原虫数量多,或经输血输入大量无性体诱发的疟疾、或机体免疫力降低时,潜伏期一般较短;免疫力强或服抗疟药者潜伏期可能延长。
2.疟疾发作(paroxysm)当血中疟原虫不断增殖,红内期虫体密度达到发热阈值时,才开始发作。
能引起疟疾发作的每微升血液中最低疟原虫数称为发热阈值(threshold)。
间日疟发热阈值为10~500个/μl血;恶性疟为500~1300个/μl血;三日疟为l40/μl血。
发热阈值常因疟原虫种、株和宿主免疫状态不同而有差异。
一次典型疟疾发作表现为寒颤、高热、出汗退热三个连续阶段。
发作的原因主要是红细胞内期疟原虫成熟裂殖体胀破红细胞,裂殖子、疟原虫的代谢产物、残余和变性的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碎片等一并进入血流,其中相当一部分可被多形核白细胞及单核细胞吞噬,刺激这些细胞产生内源性热原质,与疟原虫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体温调节紊乱而引起典型发作。
疟疾发作初期,患者表现为畏寒、寒颤、口唇青紫、面色苍白,此时体温逐渐升高,可达40℃左右。
同时表现为外周血管扩张,颜面潮红,皮肤灼热。
经数小时,血中致病性物质已被吞噬或降解,内源性热原质不再产生,体温调节中枢逐渐恢复正常,机体大量散热,出汗、退烧。
整个发作时间约10小时,疟疾发作时间与红内期裂体增殖周期的时间相一致,使疟疾发作呈现一定的周期性。
间日疟和卵形疟是隔日(48小时)发作一次,三日疟隔2日(72小时)发作1次,恶性疟每l~2天(36~48小时)发作1次。
疟疾发作不是连续不断的,发作次数多少主要取决于是否经适当治疗及人体的免疫状态。
3.再燃(recrudescence)与复发(relapse)当疟疾患者经多次发作后,由于机体产生免疫力或药物治疗不彻底,大部分红内期虫体被消灭,不再出现临床的发作症状。
经过一段时间后,因残存于红细胞内少量虫体的抗原变异,逃避了宿主的免疫杀伤作用,又重新开始繁殖。
经数周或数月后在无再感染情况下,虫体数量达到发热阈值时,又出现疟疾发作称为再燃。
疟疾初发后红内期疟原虫经药物彻底治疗或机体免疫力作用而被彻底清除后,疟疾临床发作停止。
未再经蚊媒传播感染,由于肝细胞内红外期休眠体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复苏,开始裂体增殖,裂殖体发育成熟破裂,虫体进入红细胞。
经过数个周期的红内期裂体增殖后,达到发热阈值再次引起疟疾发作,称为复发。
间日疟在l~2年内可引起复发。
不论再燃和复发,均与原虫的种、株以及遗传特性有关。
恶性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只有再燃,无复发;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既有再燃又有复发。
一般来说,近期如几周时间内的再次发作以再燃多见,而间日疟和卵形疟间隔数月或数年的再次发作多为复发。
4.贫血(anemia)疟疾患者可以出现贫血现象,疟疾发作次数越多,病程越长,贫血越严重。
红细胞内期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是疟疾患者发生贫血的原因之一。
但疟疾患者的贫血程度往往超过原虫血症所造成的后果,其原因有:
(1)脾功能亢进疟原虫感染可造成脾脏巨噬细胞数量增多,吞噬能力增强,其吞噬能力可达正常的200倍。
巨噬细胞不仅吞噬有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还大量吞噬正常的红细胞。
这种吞噬作用使血红蛋白中的铁不能重复利用而加重贫血程度。
(2)骨髓中红细胞生成障碍疟原虫代谢产物可以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以及造血干细胞向红细胞转化,特别在疟原虫抗原刺激下,引发宿主的细胞免疫所致TNF-α的高量表达,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更为明显。
(3)免疫溶血通常发生于疟疾感染的急性期。
当宿主产生特异性抗体后,抗原抗体复合物附着于正常红细胞上,并与补体相结合,引起红细胞溶解或被巨噬细胞吞噬;此外,由于疟原虫寄生红细胞,使隐蔽的红细胞抗原暴露,刺激机体产生自身抗体(IgM),导致红细胞溶解。
5.脾肿大(splenomegaly)导致脾肿大主要原因是脾充血与单核巨噬细胞增生。
初发患者多在发作3~4天后由于充血,脾脏开始肿大,质地柔软,可增大2~6倍,脾缘可达脐以下。
这类脾肿大是可逆的。
如服用抗疟药,巨脾可逐渐缩小,直到恢复正常。
感染的晚期,或在反复发作时,脾内则有明显的淋巴样巨噬细胞增生。
同时,由于这些细胞吞噬了大量感染的红细胞和疟色素,脾脏切面颜色较深,包膜增厚,纤维组织增生,质地坚硬。
此时即使疟疾治愈,脾脏也不能缩小到正常体积。
6.重症疟疾(severemalaria)重症疟疾是指血液中查见疟原虫,又排除了其他疾病的可能性而出现严重疟疾临床症状者,常需住院治疗。
绝大多数由恶性疟原虫所致,尤其是对恶性疟原虫缺乏免疫力的人群,间日疟原虫偶见;重症疟疾的特点是发病急骤,病情险恶,病死率高。
临床上有脑型疟(cerebralmalaria,昏迷型)、超高热型疟(septicaemicmalaria)、厥冷型及胃肠型疟(algidmalaria)等,其中以脑型疟最多见。
脑型疟的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高热、谵妄、昏睡或昏迷、惊厥、痉挛,死亡率甚高。
目前对重症疟疾的发病机制主要有微血管阻塞学说、炎症学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学说等。
随着近年来对恶性疟原虫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绝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微血管阻塞学说。
认为脑型疟是由于脑部微血管被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阻塞,被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表膜上有很多疣突(knobprotrusion),其中含有疟原虫抗原,主要成分为恶性疟原虫红细胞表面蛋白1(PfEMP1),后者能于人体红细胞以及多种细胞结合。
由于与红细胞膜与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粘连的结果,导致重要脏器组织缺氧、局部细胞变性、坏死及全身性的功能紊乱。
7.疟性肾病(nephriticsyndromewithmalaria)疟性肾病多见三日疟病人长期未愈者,以非洲儿童患者居多,由III型变态反应所致的免疫病理性结果。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水肿、腹水、蛋白尿和高血压,最后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若成为慢性后,抗疟药治疗也无效。
8.其他类型疟疾如先天性疟疾、婴幼儿疟疾、输血性疟疾等。
先天性疟疾是因胎盘受损或在分娩过程中母体血污染胎儿伤口所致。
胎儿出生后即见贫血、脾肿大,血中发现疟原虫。
婴幼儿疟疾,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厌食、呕吐、腹痛或腹泻,热型不规则;仅畏寒而无寒颤;热退后有半数不出汗;高热时可有惊厥或抽搐;贫血发展快。
由于缺乏免疫力,易发展为脑型疟,导致心、肺、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病死率远较成人高。
输血性疟疾,由输血或血制品污染所致,其潜伏期的长短与输入的虫数、注射途径和受血者易感性有关。
一般以静脉注射的潜伏期最短,皮下、肌肉注射的潜伏期较长。
此外,潜伏期的长短亦与血型有关,接种同型血的间日疟潜伏期平均12.1天,异型血为20.5天。
输入血库保存6天以内的血最危险,7~12天较安全。
当前输血较为普遍,血源复杂,对输血性疟疾应予以重视。
五、免疫
1.先天性免疫先天性免疫与种族的遗传有关。
在进化过程中,人和一些脊椎动物形成了对某些种疟原虫易感,而对另一些疟原虫不易感,间日疟在红细胞膜上的受体是Duffy血型抗原,而西非洲黑人和美国黑人Duffy血型阴性,缺少间日疟受体决定簇,故间日疟原虫不能侵入这类红细胞寄生,Duffy抗原阴性者对间日疟原虫感染存在天然抗性。
此外,由于遗传基因所造成的镰状红细胞(HbS)贫血患者或红细胞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患者,对恶性疟原虫具有抵抗力。
2.获得性免疫接触疟原虫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而产生一系列免疫应答,出现主动和被动免疫过程。
对疟疾的获得性免疫存在种、株的特异性、同株不同发育期的特异性。
疟原虫的保护性抗原主要在虫体表面,统称表面抗原。
子孢子、红外期裂殖子、红内期裂殖子及感染的红细胞表面均有抗原成分。
在疟原虫生活史的发育各期,既有共同抗原,又有其特异性抗原。
业已证明,成熟子孢子体外包裹的环子孢子蛋白具有明显的抗原性。
红内期疟原虫的不同发育阶段,抗原成分和含量变化较大,随着虫体的发育均逐渐增加。
同时亦将一些抗原成分转移至红细胞表面。
环状体期的特异性蛋白较少,滋养体和裂殖体则有较多的特异性蛋白。
疟原虫的抗体主要作用于裂殖子,使裂殖子凝集,阻止裂殖子钻入新的红细胞。
近年来还发现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的配子体表面也存在保护性抗原。
(1)体液免疫:
在疟疾的免疫过程中,体液免疫是主要的保护性免疫。
当疟原虫虫血症出现后,血清中IgG、IgM和IgA抗体水平明显升高,具有特异性作用的抗体仅有5%左右,主要是IgM。
感染疟原虫后3~6天即可出现抗体,8~16天后达高峰期,抗体滴度与虫荷可以成正比。
抗体效应机制主要通过红细胞膜直接影响红细胞内虫体的生长;亦可先与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结合,再作用到红细胞内虫体。
抗体亦能作用于游离血液中未钻入红细胞的裂殖子,即与虫体或红细胞膜上的虫体抗原结合后,虫体表面形成一层复合物,其结果表现为:
①能改变虫体的粘附作用、阻断与宿主细胞的结合、干扰虫体钻入宿主红细胞的能力;②影响虫体膜的运输和营养,导致膜损伤;介导ADCC效应以及吸引巨噬细胞吞噬。
机体可以产生作用于子孢子的体液免疫,在疟疾流行区的人群抗子孢子抗体阳性,该抗体能有效地抑制子孢子入侵肝细胞。
(2)细胞免疫:
主要的效应细胞为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
疟原虫抗原可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激活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使巨噬细胞产生游离氧(OH-,H2O2,O2-)、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等,也可通过破坏红细胞,使其中的疟原虫变性死亡。
实验证明,巨噬细胞对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3 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