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案例实践与研究.docx
- 文档编号:30626188
- 上传时间:2023-08-18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8.62KB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案例实践与研究.docx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案例实践与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案例实践与研究.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案例实践与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案例实践与研究
——闵教院附属梅陇实验学校沈慧芳
[摘要]:
顾泠沅教授认为:
未来的课堂教学,无论是在教育观念上,还是在教学结构上,都将朝着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这一核心内容转型,也就是“以学定教”。
如今,“以学定教”作为一种理念与实践探索再次进入我们的视野,并且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逐渐成为广大教师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理想教学境界与目标。
倡导“以学定教”,就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研究学生的生活阅历、思想状态、心理特点以及已有的道德认知水平等,依据学生的这些学情来决定教师的教学行为,包括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学手段的采用等,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共同成长。
众所周知,有效教学是学校领导者和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教学的有效性决定着教学的质量。
教学的有效性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其中,“以学定教”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我们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情分析是否到位,而作为通过教学将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道德素质,外显为道德行为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来说,依据学情开展教学更是成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成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力所在。
如何“以学定教”?
同样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不存在统一的模式。
走进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针对目前自己所面临的教学现状,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课堂有效教学能力,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根据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观,努力倡导“以学定教”,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学情,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学定教”为主导思想的教学实践越深入,任课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就越准确。
在理解教材、了解学生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引导和激励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学习方式,而“以学定教”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
教师唯有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教学,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以学定教案例实践与研究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以学定教”的现状和问题提出
近一年时间,当学校的其他教研组都在精心研究、钻研生本课程时,我也独自开始对思想品德课“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进行了探索。
迷茫、困惑时时充满我的头脑,我所探究的初中思想品德课“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和现在顾泠沅教授提出的“以学定教”不谋而合。
经过一学年的尝试,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上“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做了初步的尝试。
我在课堂教学中,反反复复实践了好多次,从学生的课前预习,到备课、上课,都有了一定的变化,也让我初步感觉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带给师生成长的喜悦与欢乐。
但我做的还远远不够,很多东西需要更深一步的探索研究并扎实的走下去。
于是我申报了第3届区教学小课题研究,想进一步就“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做深入的展开与探究。
这个小课题是在自己日常的课堂教育教学改革效果不显著,对本学科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的情况下提出的,它在很多学校也已经开始实施起来,并成为素质教育实践中最有生命力的一种。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谁抓住了课堂,谁就抓住了教学工作的关键。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过于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而轻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性学习。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课堂开始活泼了,教学形式丰富多彩了,教学手段逐步现代化了。
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也往往出现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趋势。
课堂教学过于重视教学形式而轻视教学本质,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现在的“满堂问”,由过去的一支粉笔、一本书变成现在对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滥用,由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到现在出现忽视教师作用的现象。
通过对当前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和对传统教学观的反思与批判,笔者认为,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诸要素配置不合理、关系不和谐,要么缺少或者弱化了某些方面的因素,要么某些方面超越了现实需要而做得过分了;二是教学要素之间缺少有思维含量的交流和对话,学生没有形成积极的思维品质。
可见,在目前这种教学现状中实行“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小课题的提出,旨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边实践、边研究,积极探索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在研究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及课堂教学有效性和针对性。
“以学定教”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最适合其发展的教育,是教育公平的核心所在,也是教学效能得以提高的关键因素。
把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作为在教学中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一个抓手,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开展课题研究,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作为教师的我尝到了甜头,任教的学生增强了信心。
在学习和借鉴斯滕伯格思维教学理论、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等一系列课堂教学改革理论,总结近年来全国、各市、区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去实践专家学者们倡导的“以学定教”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很有必要和现实意义的。
三、研究目标
在本小课题中,将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对初中思品学科教材内容的仔细分析,寻找“以学定教”最佳教学切合点,运用科学方法制定出实现最有效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达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目的。
1、对课堂教学经验进行整合研究,生成具有理论价值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
提出明确、具体、可操作教学策略和有一定价值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意见。
2、培养教研组内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学科骨干教师,以此带动组内教师积极进行教育科研,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
3、将有推广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逐步在更大范围内交流推广,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
四、研究内容
1、课题的理论界定。
2、依据教材内容,整合教学知识
将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有关的课文内容进行整理,通过整合教材,分类归纳有效运用“以学定教”进行教学的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以学定教”课堂教学设计及相关课例。
3、根据学情,确定教学模式
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选择相应“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积累一些成功的“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案例,并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有价值的教学模式。
4、运用模式,进行教学实践
通过“以学定教”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帮助学生对教材课文相关知识内涵的进一步认识,提高学生的行为实践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探索达到思想教育知情意行有机统一的教学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能探索出更加有效进行“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模式。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比较归纳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进行,将计算机等手段运用到小课题研究之中。
1、文献研究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通过网络、图书馆等传媒搜集资料,并加以分析整理利用,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2、调查研究法:
对平行班同一内容教学中,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后对学生教学相关内容的现状调查,了解教学过程中“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运用对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实现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步。
3、个案研究法:
选择个案,跟踪调查分析,了解课题研究方向及成效。
对学生参与和实效进行调查,对成功的有效运用“以学定教”的典型课堂教学案例进行跟踪研究和总结。
4、行动研究法:
针对本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进意见,并付之于行动,利用课堂中有效运用“以学定教”教学直观反思和记录,拓展和归纳有效运用“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的研究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研究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课题研究的价值。
5、比较归纳法:
通过对各班级或学生之间的比较,从中归纳所取得的成就。
6、经验总结法:
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反思、总结,以利用推广
通过组织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等召开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广开言路、广纳良言、广求良策,积极寻求实施“以学定教”的新思路,努力探索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发展的新途径、新举措。
开展“以学定教”教学模式的研讨交流活动。
及时记录上课的体会、反思及值得推广的内容,以推动“以学定教”教学模式的课题工作健康、有序实施。
六、初中思品课堂教学有效运用“以学定教”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是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其学习动机,引导、激励其思考,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学习方式。
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因此有效运用“以学定教”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运用“以学定教”教学模式的好处
“以学定教”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探究、突出合作。
突出学生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突出学习是指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比学到知识重要千万倍。
突出合作是强调学生小组学习、师生、生生共同质疑讨论。
突出探究是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低入口、大感受、深探究。
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老师在认真倾听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点火”,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与拓展。
通过实践与研究后自己主要有以下一些粗浅的收获,从宏观的方面阐述:
1、采用“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强的现场性,教学预设不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单线设计,而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设计。
2、采用“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领域,按照学生与教师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增删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使教学成为开发创生课程的过程,使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同师生的主体性与生命力的张扬发展成为一个统一的过程。
3、采用“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设计仅仅是一种预设,如何付诸实践,主要还得根据学情灵活多变,现场处理。
从具体微观的方面,分别从下面几个角度进行阐述。
1、运用“以学定教”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
采用“以学定教”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习动机,增强思考活动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促使和引导学生主动开阔眼界,丰富生活阅历,开发无穷浅能。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在以科学的方法予以引导。
对学生而言,他们周围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强烈的好奇心经常占据他们的心灵。
对生活中的是是非非,他们表现出极强的求知欲望,作教师的我们要加以规范和和引导,适合学生发展和成长需要,真正寻找到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发展的立足点。
在教材内容不断向学生呈现展开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变化呈现的形式,使学生有新颖别致之感,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如:
七年级《关爱父母学会孝敬》,先向学生展示了两个视频资料,一个是公益广告《妈妈洗脚》:
母亲非常孝敬老人,下班后不顾自己的劳累,给老人洗脚;幼小的孩子耳濡目染,端水让妈妈洗脚。
另一个是情景喜剧《家有儿女》中的一个片段:
女儿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回家给妈妈洗脚,可她又是消毒,又是戴口罩,让本来挺感动的妈妈非常失落。
上课时引导学生结合这两个视频展开讨论,谈谈父母是如何关心自己的,自己又是如何对待父母的,今后又有什么打算。
学生的积极性顿时被激发起来,发言十分踊跃,有的学生谈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时,激动地哭了起来。
课堂教学效果非常理想!
也让自己深受启发:
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才会对学习有兴趣,将教学内容与生活情景紧密联系,既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内驱力,又为学生拓宽想象空间,引导学生深入情景中,从而受到深深的感染和教育。
2、运用“以学定教”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个性,构建学习共同体
采用“以学定教”教学模式,能关注到引导学生的独特性。
每一个学生都有着独特的个性,而即使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也不可能关注到所有的地区、所有的学生,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拓展教学内容。
当然,拓展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时刻关注国家大事和社会生活“热点”问题,教师一定要把更多的“热点材料”拓展到课堂教学中去,平时有一个及时把时事政治内容融入教学中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注科技、关注环保、关注人文,对学生进行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最终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如:
七年级第四课《现代家庭健康文明》内容为铺垫,在学生感受近些年来自己家庭物质、精神生活不断改善的基础上,以党的十七大为契机,通过专题课形式,走出课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调查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受生活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社会的变化发展,体会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富强昌盛,以此增强爱国意识,努力把远大志向化为每一天的具体行动,认真学习、健康成长。
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走进社区、走进社会,更真切地感受到“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家庭财产普遍增多。
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衣食住行水平不断提高,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强”,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激励学生与时俱进,自强不息,为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努力学习。
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有: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所以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发生的变化,来体验、感受改革开放30年,上海发生的巨大变化,体会到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息息相关。
考虑到是初一的学生,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寻找“变化”时作了一些明确的指导,要关注身边的,和自己的生活、学习关系比较大的,教师列举了5-6个不同方面的主题,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题、自由分组,定好每组的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
这样的分组,给了学生很多自主性,有的组还自己定了主题。
学生们通过上网查找图片、资料,还采访了父母、老师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人交往的能力。
整个教学围绕着“寻找变化”这个主题,分别从学校的变化、家庭的变化、社区的变化、交通的变化几个方面,介绍了30年来上海发生的变化、发展。
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由各小组的组长通过PPT展示了小组的调查成果,其他的学生通过观看PPT和相关的讲解了解到了身边发生的巨变。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了穿针引线和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学生感受到变化的巨大之后再将变化的深层次原因进行说明、分析,由感官认知上升到理论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规律。
3、运用“以学定教”教学模式,把探究知识、体验情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众所周知,学生的生活时刻充满了“新”“奇”,但他们往往视而不见、熟视无睹,缺乏必要的认识、分析、判断与思考问题的能力。
平凡的小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学生必须掌握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关注社会,关注家庭,关注学校,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其中的善与恶,美与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学会带着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对待身边的日常生活,用爱洞悉日常生活,学会用陌生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熟悉的事物,在发现中探究事物的内在本质,掌握从多个角度感受生活的科学方法,培养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从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洞悉人生的真谛,感悟人生的意义,体会人生的价值,提炼出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得出自己对生活中真善美、假恶丑的自我感觉和反映。
如:
六年级《培养正当的兴趣》,介绍了美籍华人林书豪从6岁练习篮球,进入哈弗大学就读,最后在NBA比赛中展示其超人的球技等事迹以及刘翔自从08年奥运退赛后再到2012复出比赛获奖的比赛视频,让学生明白了兴趣的培养以及积极拼搏与成功人生的联系;还有通过讲述利比亚战争明白霸权主义的实质;日本海啸和舟曲泥石流等事件让学生思考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学生是自己生活和学习的主体,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充满了种种幻想和愿望。
然而,这些幻想和愿望又是感性的,他们从中感受到的只是周围世界对自己被动的影响,缺乏主动感悟与理解,更有学生哀叹学习生活的乏味,认为两点一线的生活枯燥至极。
这些都是学生缺乏感受力造成的。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力呢?
主要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思考和勤于思考的习惯。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无动于衷不应是学生的心理,而应从日常生活点滴中感受生活的美,并从美中感悟人生的意义和真谛。
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思想的着眼点放在现实生活上,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紧扣生活脉搏,紧跟时代步伐。
如:
八年级《锻炼交往能力》,根据学生实际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了一个“礼貌显魅力”小组比赛,礼貌用语有:
谢谢、太麻烦您了、您真客气、万分感谢、对不起、不好意思、您多包涵、一路顺风、欢迎您再次光临等,在生活中,我们会使用很多礼貌用语,这说明了什么?
让学生在快乐中求知、成长。
让学生感悟、体会、纠正自己的言行、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自己,感悟成长,深深体会到与人交往要讲文明、懂礼貌、这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也是一个民族的立足之本。
教师要善于收集和利用各种教学信息,增强知识的时代特征,始终保持知识的前卫性特点,用最新的思想和知识教育学生,把探究知识、体验情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4、运用“以学定教”教学模式,能突出知识重难点,锻炼学生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锻炼学生创新思维:
如果说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高效的一条主线,那么鼓励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就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必然。
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
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是一种极高的学习境界。
在这样一种境界里,学生拥有丰富的学习体验,他们在思考、实践、自悟中,快乐地,主动地获取知识,进行探究。
而达到这样一种境界,需要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充分学习的空间;需要教师对学生真诚地信任;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引领,还需要教师尊重每一个个体在独立学习中的思考与见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结合视屏、声频、电影等手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将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变得更有趣、生动、便于理解。
如:
九年级《承担公民的社会责任》时,对于公民的社会责任这个概念学生往往会缺乏一个具体、清晰的理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展示一组全国两会召开期间的背景图片,并播放一段人大代表参政议政以及各行各业相关人物介绍的视屏。
这样,学生对于公民的社会责任这个概念就会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同时探讨一系列问题:
公民的社会责任为什么说是客观存在的?
它是如何表现的?
它和每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有什么内在关系?
公民有无社会责任意识的表现又是怎样的?
珍惜和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它包含了什么内容?
自觉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它包含了什么内容?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公民的基本义务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
就这样逐层推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进行中师生关系平等、民主,课堂气氛和谐,让学生思考充分、思维富有节奏,才思敏捷、创新思维得以激发,课堂教学充满了创造性,教师因善于发现和利用这种创造性而使课堂教学处在良性循环的状态,能萌生出强烈的幸福感和成功感,是教学的一种最佳境界,而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挥,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自然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自己与他人、集体、国家的关系,使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为将来走向社会,做负责任的的公民打下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积极鼓励学生敞开心扉,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问题,要求学生讲真话,讲实话,讲心理话,并能从多角度的侧面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向学生许诺:
尊重他们,真心实意与他们一起探讨,使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我的诚意挚着,学生认可了我,这样随时随地学生都会有感而发,向我讲述他们成长中的困惑,烦恼,向我讲述他们的心理话。
有位同学这样陈述有关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突破。
“是您用哲理的语言,打动了我的心,是您用丰富的事实使我正视现实,是您用辛勤的汗水,把我引入一个新的天地,为我以后的成长,思考,探究社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
6、运用“以学定教”教学模式,健全学生人格,内化学生道德
《上海市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这种情感体验应该是真实的、自觉的。
课堂教学实施的对象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实践活动中自己体验、思考、总结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从中逐步形成正确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学习要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发展的过程。
课上让学生上台讲解发言,把自己收集的知识展示出来,讲解出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摆明自己的态度,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学习的成果,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绩效。
如:
六年级《认识自己确立自尊》先让学生大声介绍自己,再介绍自己最要好的朋友,最常说的一句话,最主要的性格特点,最不满意的的地方,一件最让自己满意的事情等,让学生学会交流,在交流中了解自我,寻找自信。
众所周知,宽心,就是宽容之心。
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
而现在班级中有部分孩子受家庭影响,表现得极端自私,有的甚至很刻薄,导致与同学关系紧张,甚至长时间不说话,不利于和谐班集体的建设与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更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和完美人性的培养。
如:
七年级《邻里关系》中的让人三尺又何妨内容时,课前通过调查,了解到班级中有四位学生有心结和纠纷,有两个是同学之间的,另两个是与家人之间的,在课堂上,就针对性地让学生例举古今中外传为佳话的“宽容故事”,再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宽容”事例,上台交流典型的宽容故事,然后小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
我发现这四位同学在课上也若有所思,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我趁热打铁,又介绍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课后又思想跟踪了这四位同学的情况,他们的变化很大,彼此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健康人格的塑造主要在于学生的体验与感悟。
为此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平台,创设情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认知阶段出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坚持启迪和内省相结合,外因和内因相结合,循序渐进,做好学生阶段性认知小结。
记得在讲授八年级《适应社会完善自我》时,我举了“药家鑫杀人案”这个案例,并向学生提问“一个曾经优秀的大学生最终会犯下如此惨绝人寰的罪行,给你什么样的启示呢?
”问题刚提出,教室里立即一片喧哗声,感觉每个学生都在热烈地参与讨论,心里不禁暗自高兴。
一分钟后,我便开始让学生回答问题,可是只见学生思索片刻后没有任何反应,教室内一片寂静。
刚才不是讨论得很热烈吗?
怎么回答问题时就没人举手了呢?
尴尬之余,我只好说:
“看来同学们讨论的时间太短,还没讨论透彻,再给大家一点时间仔细想想。
”话音刚落,学生们又热烈地“讨论”开了。
也许是我这个老师的参与度不够吧!
带着这个想法我走下了讲台,参与到学生们中间,仔细观察和倾听学生讨论的内容。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
我发现有些学生确实是在按照要求讨论;可有的学生讨论时互不倾听,你说我也说,甚至故意唱反调;还有些学生乘机聊天或做些别的事情;有个别学生干脆作壁上观,等着听答案。
这样的讨论质量自然大打折扣,结果可想而知。
为了让我的课堂不再“冷场”,学习成绩好、胆大、性格外向的学生开始举起了他们寥寥无几的手,其他学生则扮演听众的角色,未经独立思考就直接从好学生那里获取答案和信息,这些学生能从讨论中获益多少呢?
于是,我改变了教学策略,并不急着让好同学来回答问题,也没有让学生继续盲目地讨论下去,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学定教 案例 实践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