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设施调研报告书.docx
- 文档编号:30624205
- 上传时间:2023-08-18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8.05KB
文化设施调研报告书.docx
《文化设施调研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设施调研报告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设施调研报告书
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关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基地,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展示城市文化形象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窗口,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影响和带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文化引导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作用,最近,我们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采取听取汇报、问卷调查、座谈交流、实地察看等形式,对XXXXX区域文化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总体布局和作用发挥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
一、当前XXXXX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特别是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牢固树立先进文化发展理念,始终把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坚持以保障群众文化权益为着力点,以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以文化基础设施为载体,以公共文化服务为核心,加大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作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广场和影剧院等一批文化设施相继立项、竣工和投入使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1、高位推进,组织领导得到加强。
一是政策措施更加有力。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根据《XXX省“十二五”时期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市委、市政府在广泛调查、深入研究和充分认证的基础上,结合XXXXX建设实际,制定出台了《XX市“十二五”时期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共XX市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任务、重点容和检查考核等,都提出了明确的措施要求,为加快XXXXX和“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可靠的政策基础。
二是组织部署及时到位。
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解决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化设施建设的发展大计。
去年5月份,市政府专门召开了推进文化建设的市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文化建设经费、人才、机制等方面的问题,重点是文化设施项目建设面临的难点、困难。
今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先后7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专题工作会议和党委全体会议,具体研究、讨论和部署文化建设工作。
史无前例的重视程度、周密细致的具体策划和及时到位的工作部署,为全面加强XXXXX文化建设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三是领导力量全力以赴。
市四套班子领导经常深入文新系统进行视察、组织座谈和开展调研,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出谋划策,精心指导。
近3年来,市委常委、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不下10次到文新局调研。
市委书记XXX、市长XXX和亲自负责市博物馆工程的市委副书记XXX、负责市文化艺术中心建设的原市政协主席XXX等领导,多次深入文化设施施工一线指挥调度、督促检查和提出要求。
高层领导的务实作风、亲力亲为和亲自挂帅,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领导保证。
2、重点突破,设施建设明显改善。
一是重点工程项目规模空前。
大力实施文化设施重点项目拉动战略,加大经费投入,加大建设强度,市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经费投入达10个亿,超过了过去近十年的总和。
其中市美术馆于去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1.2个亿的市博物馆于今年5月峻工并对外开放,投资3.5个亿的市文化艺术中心计划明年春节前正式投入使用。
这些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的建成,不仅成为XX文化设施的标志性建筑,而且也大大提升了XX文化的层次品位。
二是县区基础设施逐步改善。
县区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方兴未艾,“三馆”普遍得到改建升级。
XXX市文化艺术中心、非遗专题博物馆,XXX县文化广播电视大楼,XXX县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XX县文广大楼、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相继建成使用。
目前,整个XXXXX区域建有文化馆8个、图书馆8个、博物馆(纪念馆)7个。
其中一级文化馆2个、一级图书馆2个,国家重点博物馆和国家三级博物馆5家。
县区“三馆”等文化设施建设的全面展开,加快推进,为推进XXXXX文化设施建设的发展搭建了基本框架。
三是基层文化设施日趋完备。
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均衡发展,星罗棋布。
XXXXX围乡镇(街道)共建6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街道文化中心),覆盖率为100%;行政村建成农家书屋513个,实现了全覆盖;92%的行政村建有文化活动室(含文化活动广场)122个,其中中心城区村级文化活动室92个、社区文化活动室21个,文化活动广场9个。
乡镇(街道)、村级(社区)文化设施的逐步完善,形成了更加便捷、广泛和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3、打造品牌,文化影响全面提升。
一是广场文化彰显魅力。
品牌群众文化活动深入普及,影响深远。
“魅力XX”广场文化演出活动,自2009年开办至今,每年完成演出任务43场以上,坚持每周有演出,每月有主题,每季有汇演,每年有晚会,深受社会各界群众的欢迎好评,已成为全市家喻户晓的一件文化盛事,成为城市居民喜闻乐见的一项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2011年被推荐为全国“广场文化活动十大品牌”。
目前“魅力XX”广场文化演出,拟在XXX区“XXX公园”开辟第二个大型文化活动场所,进一步拓展文化广场演出的影响力、带动力和辐射力。
二是文化讲坛形成特色。
依托“XXX讲坛、XXX讲坛、白鹿讲坛、XXX讲坛、乡音讲坛和赤乌讲坛”等载体,广泛开展“阅读助力赶超,学习成就未来”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农家书屋“我的书屋我的家”主题讲演和全民阅读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进家庭的“六进”活动,在全市营造了“全民读书,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
其中市图书馆主办的“XX讲坛”,开办5年来坚持为民服务宗旨,提供公益文化讲座,先后邀请“百家讲坛”等全国知名学者来浔讲学,被市民誉为XX的“百家讲坛”。
2011年“XX讲坛”荣获XX省文化宣传工作创新典型奖,被国家图书馆列为全国公共图书馆十大讲坛之一。
三是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着力打造浔城文化艺术创作精品,先后组织了金歌银曲唱XX活动等重大赛事,群舞《等你回来》、双人舞《我们的时代》、剪纸《丰收图》等一批优秀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
2010年首届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我市青阳腔、XX剪纸技艺、舞剧《路》和话剧《红杉》等艺术精品精彩亮相,展示了XX独具的文化特色魅力。
去年市歌舞团、话剧团分别创作的大型情景歌舞《XXX神韵》和情景话剧《大山深处的无字碑》入闱XX省文化繁荣艺术精品工程剧目,XX县采茶小戏《喜搬家》参加文化部建党90周年戏曲调演,分别荣获“优秀剧目奖”和“优秀组织奖”。
4、发挥作用,社会效益充分显现。
一是免费开放取得成效。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服务。
率先在全省完成了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场所的免费开放试点,试点工作经验做法得到上级充分肯定。
目前XXXXX区域“三馆一站”全部实行免费开放,仅市博物馆建成首个开放日,就接待观众7千余人次。
与此同时,重视发展面向乡村和社区群众的流动文化服务,在市区边远的建筑工地、学校、大型社区、工业园区等单位,设立了流动服务图书馆,满足更多群体享有免费和优惠的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人人享受文化,人人参与文化,人人建设文化”的文化服务念、大网络和大格局。
二是文艺演出主题鲜明。
坚持唱响主旋律,每逢重要时期、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积极开展各种健康向上、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
先后成功举办了春节团拜会暨新春文艺晚会、“红歌唱响XX湖•XX市爱国歌曲大家唱”歌咏比赛、“XX风情”中美摄影文化交流活动和中央电视台爱电影“唱响XX•相约XX”大型文艺晚会,以及第二届XX市道德模·XX市首届十大爱心人物、十大公益慈善单位颁奖典礼等一系列文艺活动。
特别是每年“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都紧扣颂歌献给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这一主题,组织开展专场文艺演出,热情讴歌共产党好和社会主义祖国好。
三是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坚持广泛开展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市民在文化活动中陶冶情操、净化思想、愉悦身心。
XX区少儿文化活动引领全省;XX文化之夜大型公益演出、XX“XX之夜”国际音乐节、XX县“爱戏一起唱,爱唱一起来”和温泉旅游节、XX县“1元剧场”和“1元影院”文化惠民工程、XX县民歌会、XX区“唱响XXX区•相约十里河”歌手大赛等文化活动开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制约XXXXX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瓶颈
应当肯定,目前XXXXX围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明显改善,发生了显著变化,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中心,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特别是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的建成使用,不仅提升了XX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省外产生了极大影响,也为XX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也应当清醒看到,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仍存在许多问题、差距和不足,与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加快XXXXX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等还不相适应。
1、建设布局有待完善。
一是区域布局不够协调。
文化设施建设的规划布局缺乏统筹性,重城市轻农村、重新城区轻老城区、重社区轻工业园区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个别县区的“三馆”全部集中建在新城区,分布不合理,群众有反映。
XXXXX工业园区文化设施建设没有纳入规划,90%以上的工业园区未建文化基础设施,十几万园区从业人员的文化需求难以满足。
二是覆盖群体不够广泛。
文化设施建设的服务对象缺乏普及性,面向妇女、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备完善。
一些县区新建的图书馆大都没有修建残疾人通道、建立阅读盲文和设立有声读物室,不能满足广大残疾人的读书看报需求。
XXXXX围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普遍偏少,市区仅XX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少年儿童图书馆和文化活动中心外,其它县区针对青少年的专门文化活动场所相对缺乏。
三是顶层设计不够到位。
文化设施建设的品牌理念缺乏前瞻性,没有从构建XXXXX的“大文化”层面去通盘设计,去全盘考虑,重点文化设施项目重复建设现象较为严重,造成资源极大浪费,品牌效应受到限制。
如XXX这一文化名人的品牌,目前XX县、XX县和XX县都意在打造,XX县有“XX广场”、东篱公园,XX县有XXX纪念馆,其结果是分散建设,多家经营,资源无法整合,导致XXX这个文化品牌推不上层次、扩不大影响。
2、管理理念亟待转变。
一是管理体制滞后。
文化设施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公益性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一些县区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建成后,没有依据上级关于“三馆”建设相关的要求,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文化设施管理制度。
有的没有按规定完全执行免费开放服务;有的文化场馆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场所空置、闲置的现象较为突出;还有的违反文化场馆的管理规定,只求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擅自出售、出租和借用公益性文化场所,在社会上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是管理机制不畅。
主要是乡镇文化站业务、人员和财务管理机制不畅,难度较大。
乡镇文化站虽然业务与宣传、文化、广播等部门都有关联,但又隶属当地乡镇政府的管理。
由于文化部门无法直接管理到文化站的人、财、物,结果造成许多乡镇文化站出现“三不管”的现象,文化站名不符实,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是管理运行不活。
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建成使用后,如何保持正常运转和高效运行,是当前必须面临和破解的紧迫课题。
但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县区还缺乏有效的运行管理办法、先进的运行管理理念和市场化运作管理模式,有的过于依赖政府投入,有的不善于借鉴学习外地成功经验,有的习惯用老的办法管理文化场馆,从而导致公共文化设施的发展失衡,功能单一,利用率较低。
3、文化人才十分紧缺。
一是专业人才缺乏。
专业人才极为匮乏,缺少一批文化领军人物、文化大师、文化名家和各类文化拔尖人才,尤其缺乏一批文化企业经营管理和资本运作的复合型人才。
有些县区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培训和造就工作不够重视,文化人才队伍素质普遍较低;有些县区文化馆70%的人员不是专业人才;个别的县区图书馆工作人员没有一个是科班出身;还有的县区文化场馆专业人才存在严重的流失现象等等,已成为制约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主要障碍和关键因素。
二是人才进出困难。
文化人才的进出机制不活,老的人员走不出去,新的人才很难进来,人员素质不高、岗位空缺、年龄老化等问题十分突出。
一些县区对文化人才引进工作不大重视,思想不解放,政策不落实;有的文化馆所近十年都没有进过人员,文化工作缺乏生机活力;有的文化场馆人员梯次结构不优,平均年龄偏大,能力素质不强,管理难度较大,作用发挥不明显;有的虽然也引进过人员,但大多是业务不对口,引不引进都无关紧要,毫无区别。
三是基层人才薄弱。
基层文化人才普遍缺少和不足,XXXXX区域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管理人员,大多为聘请和临时借用。
有的基层文化管理人员是由乡镇(社区)干部兼职,由于业务不熟,造成管理工作不到位,活动开展不起来;有的长期不配备专职管理人员,文化场馆图有虚名,文化工作无人问津;还有的工作人员在编不在岗,在岗不从业,严重影响和阻碍了基层文化工作的有效开展。
4、经费投入缺乏保障。
一是财政投入不足。
尽管近年来各级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主要集中在重点文化设施建设上,远不能适应文化事业发展的形势需要。
部分县区财政对文化设施投入力度不够,比例偏小;有些县区文化场馆除人员工资外,其业务建设、设备购置、组织活动都没有专项经费予以保证;还有的县区“三馆”和乡镇文化站没有按上级规定配套专项资金,维持运转仅靠免费开放经费,显得相形见绌。
二是经费来源单一。
文化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单纯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缺乏多元化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机制、办法和渠道。
有的县区不善于利用上级政策支持去争项目、争资金;有的县区和文化管理部门工作不主动,不善于招商引资,增加投入;还有的县区思想观念保守,不善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共文化实体,扩大资金来源。
三是专项资金不稳。
市本级和各县区大都没有建立文化建设的长效专项保障基金,并逐年按照财政收入的增加而相应追加。
从市本级来看,每年用于文化设施维修经费仅30万,缺口较大;每年按照上级指令组织的大型文艺演出,经费都是临时申请也得不到完全保障。
三、加快XXXXX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思路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
“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建设XXXXX,促进大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引领,离不开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文化设施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
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要始终坚持把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保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加强领导、高位推进,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着眼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1、科学统筹发展,建设规划要坚持“标准化”。
要针对XXXXX文化设施建设的总体现状,理清工作思路,摆到应有位置,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坚持标准,注重质量,确保文化设施各项建设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坚持规划先行。
要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XXXXX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从建设的目标任务、重点容、方法步骤和具体措施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
在制定文化设施建设规划中,要科学划分公益性与经营性项目建设,对纯公益性项目优先安排,对经营性项目要根据市场需求,推行社会化运作;要合理安排长期性与短期性项目建设,对标志性的体现城市文化形象的设施要优先建设,对已有的文化设施改造项目,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安排;要适当兼顾现代性与历史性相结合原则,重视把区域历史文化与现代建筑风格实施有机整合,在弘扬历史文化中继承与发展。
二要提升建设品位。
要突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前瞻性,与时俱进,打造特色,创出品牌。
一方面在设计上要高起点、高规格。
对城市文化标志性建筑要邀请国外知名企业设计,既要有区域文化元素、又要有历史传统文化元素,既要有现代高科技的运用、又要有基础文化和文物的再现。
另一方面在资源上要重统筹、重整合。
XX县XXX纪念馆与星子县XX广场,都是对田园文化的复原,两县在打造XXX文化上虽然花了不少力气,但这一应该打出的品牌,却没有打造出去。
市委、市政府应把XX“四大文化”,即陶渊明的田园文化、朱熹的白鹿文化、慧远的净土文化、周敦颐的濂溪文化,提升到全市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通盘设计、整合资源、重点打造,真正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相向发展,相得益彰。
三要强化目标责任。
要把文化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实施、一起督导、一起考核。
要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主管部门主动抓。
要科学合理制定文化设施考核标准,建立健全文化设施建设、管理、运营等相关考核机制。
要把文化设施建设作为一项硬指标、硬任务加以考核,对社区文化设施应着重在活动开展、设施利用和人员组织上加以考核;对县区公益文化场馆应着重在管理维护、运行效能和社会影响上加以考核,同时在文化场馆设施建设上要实行责任单位终生负责制。
2、优化公共服务,整体布局要实现“网络化”。
要结合XXXXX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结构不够优化、布局不够合理、覆盖不够广泛的实际,加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努力实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服务要求。
一是要健全服务功能。
要进一步完善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的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容,改进服务手段,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
要力争八里湖新区图书馆尽快立项建设,满足八里湖新区城市居民读书看报需要。
要重点改善社区、乡镇文化服务功能,在社区文化服务上,要充分考虑社区群众需求、群众文化素养、社区人口流动等多种因素,尤其是新建社区要通过立法或行政法规的形式,建设有3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场馆和户外小型文化广场,并将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作为房产开发的前置审批条件;在乡镇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上,要重视建好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等项目,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多样、更优质、更便捷的文化惠民服务。
二是要延伸服务区域。
随着XXXXX城市框架的拉大,更多的城市居民逐步向新城区集中迁移,其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等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文化设施建设也应紧跟中心城区的向外延伸,逐渐向工业园区、新建社区、流动人口集中的地区辐射,主动占领文化市场,扩大文化服务围。
在新兴城区文化设施建设中,要着重建好“三室一场”,既图书室、文化活动室、阅览室和文化广场,并将文化设施与体育、教育、卫生、科技等设施相结合,充分发挥文化设施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消除文化设施服务的盲点和空白点。
三是要拓展服务群体。
文化设施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管理和服务。
既要优化建设布局,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要,又要拓展服务对象,建立面向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妇女和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同时要注意转变服务方式,利用文化流动车、图书流动车等多种便捷的服务形式,将图书、影视、文化信息共享、文化教育培训等资源送到群众手中,切实满足广大特殊人群的基本文化需求。
3、完善体制机制,管理运行要注重“规化”。
要根据XXXXX文化设施建设体制不畅、管理不顺、效率不高的情况,加快健全管理机制,畅通管理体系,改进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益,切实把各级文化场馆纳入到科学化、制度化和规化的建设轨道。
一是要建立管理制度。
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场所,必须要在资产管理、设备使用、日常维护等方面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在资产管理上,要严格按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对文化资产逐一登记造册,相应制定《文化资产登记制度》、《文化资产保管制度》、《文化资产清查制度》等;在设备使用上,要保证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提高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相应制定《文化设备借用制度》、《文化设备损坏赔偿制度》、《文化设备维护更新制度》等;在日常维护上,要明确文化设施管理员的工作职能,细化分工,明确责任,相应制定《管理员工作职责》、《管理员岗位培训职责》、《管理员工作考核制度》等,从而使文化设施场馆的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是要理顺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不畅,特别是对社区、乡镇文化站的管理,仍存在职能交叉、相互脱节和指导不力等问题。
理顺管理体制,要把重点放在社区、乡镇文化站的管理上。
一方面,要解决社区、乡镇文化站人员编制问题,按照农村“五站”的管理模式,把乡镇文化站人员列入到行政事业编制中,确保基层文化队伍的相对稳定。
另一方面,要依据工作职能归口管理,管理人员统一由县区文化行政部门管理、考核和提拔使用,避免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身兼多职,务求做到专职专人;再一方面,要杜绝文化设施设备的大量借用、流失和任意挪用,社区、乡镇文化站资产管理统一归口县(市、区、山)文化行政部门,由县级文化主管部门统一安排使用,确保文化设施场馆真正和全部用于公益文化事业。
三是要创新管理模式。
创新是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提升文化设施建设水平的必由之路。
不创新就没有出路,就不会有发展。
在管理模式创新上,要搭建文化融资平台,通过非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用经营性资产向银行融资,参与县(市、区、山)政府的稳健项目建设,获得收益反哺公益文化设施支出;要善于市场化运作,通过企业冠名、项目赞助、门票广告等形式获得收益,弥补文化设施管理费用的不足。
要实行社会化管理,由管人、管事、管物向花钱买管理,变“养人”为“养项目”等模式转变,通过公开招标,邀请运作经验丰富、物业管理规的公司,对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设施实行社会化管理,明确责任,管办分离,节约运行成本,实现政府对文化设施建设投资的最大效益化。
4、建好文化阵地,活动开展要保持“常态化”。
要依托XXXXX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以及社区(乡镇)文化站、村级农家书屋等文化场所,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市民在文化活动中陶冶思想情操,升华道德境界,提升文明素质。
一是活动组织要精心策划。
要加强对文化活动的组织、指导和策划,每年都要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地制定文化活动实施方案,保证文化活动开展持续不断,经久不衰。
文化活动策划要突出重点、区分层次、分类推进。
要重点抓好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充分考虑基层群众喜好、文化背景、农业特点等实际因素,相应成立符合群众口味、体现基层特点的文化活动组织,如社区(乡镇)舞蹈队、歌唱队、秧歌队、锣鼓队、山歌队、读书阅览小组等,并根据基层实际提出文化活动开展的具体安排表,动员和组织群众广泛参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文化活动项目。
二是活动主题要健康向上。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坚持文化活动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做到活动主题鲜明突出,活动容积极健康。
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惠民方针政策、农民劳动权益保护、农业技术技能运用、留守儿童文化引导等方面,确定文化活动的开展主题,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进书屋”、“春风惠民政策知识讲座”、“冬日送暖阳——留守儿童文艺辅导”等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开展既要有“阳春白雪”,又要有“下里巴人”,力求达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精神文化需求。
要充分发掘XX人文资源、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资源,如民间剪纸艺术、手工麦秆画、竹艺编制等,不断彰显地域文化活动特色,用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思想、先进的理念牢牢占领基层文化阵地。
三是活动形式要丰富多彩。
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紧贴群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 设施 调研 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