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美术教案.docx
- 文档编号:30623443
- 上传时间:2023-08-18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190.08KB
三上美术教案.docx
《三上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上美术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上美术教案
第三课方方圆圆
教学目标:
感知圆形、方形和三角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基本形状,能用线条或撕贴等方法表现圆形、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物象。
在合作竞赛中,尝试交往与共同努力获取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用圆形、方形、三角形概括、观察和表现物象。
教学难点:
感受圆形、方形、三角形不同形状特征和概括表现物象。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学法指导:
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画一画。
教具准备:
自制教具、有关图片、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
谈话:
课堂里来了三位好朋友:
圆圆、方方和尖尖
三、课堂发展
1、创设情境,体验生活。
创设“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活动体验情境:
A、“找一找”:
课室里有圆形、方形、三角形的东西吗?
请你找一找。
B、“摸一摸”:
用手摸出圆形、方形、三角形的物体并说出“圆、方、尖”形态特征。
C、“说一说”:
圆形、方形和三角形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2、接力游戏,尝试设计。
线绘接力赛游戏,尝试各种形状组合应用结合的设计:
看看哪个小组能用圆形、方形、三角形设计出美观、实用的生活用品。
3、故事导趣,引发思考。
以科学童话故事激发基本形的设计与应用的思考:
设问:
A、圆圆和方方谁的朋友多?
B、圆圆的房子为什么倒了?
方方的自行车为什么也倒了?
4、自主学习,创作表现。
你能设计一件美观又实用的生活用品吗?
四、反思评价
学生采用自评、互评的方式对作业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
A、有没有〇□△?
B、有什么用?
C、美在哪里?
五、课后延伸
试试看,你还能用〇□△设计出美观、实用的生活用品吗?
第五课线的表现力
教学目的:
1、掌握墨线的各种变化,简单了解国画用笔的方法;
2、学会欣赏自然界以及美术作品中的线条,感受线条的魅力和多变的特点;
3、能够把线条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去,表现身边的物体。
重点难点:
在无形的体验游戏中掌握墨线的变化和笔法;能够在自然界以及艺术作品中发现线条,欣赏线条,并在自己的作品中创造线条。
课前准备:
水墨画工具;线条范例;欣赏作品。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讲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水墨的渗透、扩散特性,泼墨画技法。
展示部分优秀作品使学生感到水墨画其实并不难,我们也能画好水墨画。
激发学生兴趣和信心。
2、出示课题《线的表现力》。
思考:
为什么叫做线的表现力呢?
二、体验:
1、对比以前学过的铅笔画、蜡笔画、彩笔画中的线条,感受墨线的多变:
请几位学生上台,分别用铅笔、蜡笔、彩笔画一条S线,而老师则用毛笔来画,请台下的学生仔细观察,墨线与其他笔画出来的线条有什么区别。
从中感受墨线的粗细变化。
2、感受墨线的粗细变化:
小比赛,谁能画出最细的墨线?
谁又能画出最粗的墨线呢?
让学生自己研究怎样才能画出老师要求的效果。
然后请学生上台示范,引导观察他们的用笔,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中锋用笔和侧锋用笔的区别。
再尝试画一条有变化的曲线,两头粗中间细,并引导反思:
在画这条线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
感受提笔与按笔的区别。
3、感受墨线的曲直变化:
在这个环节里,我们除了学会画直线、折线和曲线外,还要懂得不同线条给人的不同感觉。
4、我们先通过名家作品,感受不同线条的区别。
大致的感觉是,曲线柔和、柔软,直线平稳、硬朗。
5、引导学生找出自己的感觉来。
这样他们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在有了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画圆圈和正方形。
圆圈要注意手腕的转动和中锋用笔,方形则要主要拐角的地方要藏锋。
这些我们都可以在实例观察、对比中引导学生掌握。
6、感受墨线的干湿变化:
方法与上面同。
主要在练习时要注意水分的控制。
7、作品欣赏:
包括名家的作品和小朋友们的作品,找找他们运用了哪些线条,并猜猜他们是怎样画出这些效果的。
三、表现:
自选一主题进行创作,把你在本节课发现到的线条运用到创作之中。
四、小结:
1、作品展示。
2、教师点评:
说一说,你在作品中运用了哪些线条?
为什么要这样运用?
第六课新发现
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在现实生活中观察水果或蔬菜切开后的不同形态,使学生能有新的发现。
教学重点:
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认识不同的水果或蔬菜横切或竖切后的形态是不一样的。
教学难点:
把水果或蔬菜切开后的形态用线条画下来。
教学准备:
教具:
课件、各种水果或蔬菜切开后的图片。
学具:
剪刀、双面胶、水果、牙签、小刀、水彩笔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索调查,汇报交流
1、布置学生课前进行有关水果和蔬菜颜色和形态的观察。
2、知识抢答赛:
(1)、老师出题,学生抢答。
(2)、学生自己出题,小组之间互相抢答。
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学习,并初步感知水果和蔬菜的形态和色彩。
二、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
运用课件播放部分水果和蔬菜的图片,并出示部分水果和蔬菜的横切面。
设置情景,体验发现。
1、参观美食城通过丰富、直观的视觉媒体,学生直接体验并探索一种水果或蔬菜在色彩和造型上的特点。
色彩:
同一中水果的色彩也有可能不一样,色彩缤纷。
形态:
形式繁多,区别较大。
2、以一种水果为例,师生共同观察横切和竖切后的不同形态,教师小结。
3、利用课件欣赏精美的水果和蔬菜切开后的造型图片。
4、教师小结并补充。
三、自主选择,用线条表示水果或蔬菜的切图。
1、学生分组进行。
2、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表述,多元评价
1、小组自评。
2、全班互评,各组选择自己小组的代表作在全班予以展示并评价。
3、教师评价并小结。
五、课后延伸.学生课外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或蔬菜进行切开观察,找出特点和规律后用线条画下来。
第七课有趣的图形
教学目标:
1、平面构成设计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初步理解基本形的概念、构成,以及基本形在平面构成设计中的意义。
运用形象与空间关系的规律,设计出新颖的图案。
2、学习用分割、组合的方法获得基本形,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巧妙组合、色彩搭配,完成简单的平面构成设计。
培养、锻炼学生的组合造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发展抽象思维。
教学重点:
学生能自由、大胆、巧妙地用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进行排列组合,运用接触、覆盖、透叠、分离等变化方法构成各个不同的基本形。
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学生掌握基本形的构成方式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创新。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蜡笔或水彩笔,纸张,剪刀,胶水,尺子等常用作画工具
教师:
演示教具:
基本原形图例,各种不同的基本形挂图。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审美期待
1、出示一些基本形,(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师:
同学们,这些是什么图形啊?
生:
方圆,三角型。
师:
我想请几个学生把上面的几何型组合拼摆出有趣的图形(提示:
可将几个图形的背后贴上小磁铁,在磁性黑板上拼摆。
或用象棋和围棋子进行拼摆)
2、揭题,[图形拼摆]师:
设计师们把圆形、方形和三角形称为基本形。
基本形通过排列和组合后可以构成各种图形和有趣的画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由几个基本形拼摆成平面构成的知识。
3、板书课题:
《有趣的图形》
二、欣赏图片,了解图形结构
1、出示一组简单的几何图形
2、师:
你能找一找上面图形的共同点吗?
他们是由哪些基本形变化而来?
生:
都是圆,三角…..
3、师:
你们能谈谈看了这些图片后的第一印象吗?
生:
美观、醒目、简洁、色彩、形状……
师:
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类似的图形吗?
(提示:
教师可以课前要求学生收集一些商标图案,作为学具。
)
生:
电风扇是圆形,太阳是圆型…….
三、启发尝试,展开创作过程。
1、选几个同类的基本形进行拼摆,师:
看一看这些基本型能构成怎样的图形。
你能用这些图形,拼出不同美丽的图形吗?
2、师:
我想请同学们选两种不同的基本形若干个进行拼摆尝试。
3、学生创作。
创作完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
请你说一说你设计的方法、思路。
师:
接下来我想让同学们展开讨论:
你觉得这些图形有什么含义,可以装饰在哪里?
四、谈话分析,分享创作快乐。
1、分析、探究:
教师进行示范,找一找有什么规律吗?
引导得出一些基本形构成的方法:
板书:
接触、重叠、分离……
2、巩固提高再欣赏:
欣赏优秀的基本形平面构成作品。
师:
这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著名标志、精美图形,就是巧妙地运用这些构成方法设计的。
3、师:
看了刚才优秀的基本型你觉得还有其他构成的规律和方法吗?
(板书:
发散、分割、综合……)
五、创作与指导
1、你能用基本形拼贴出美丽、新颖的图形吗?
(制作3个,根据具体掌握情况可多练习。
可以用绘画和剪贴的形式,视学生准备的学具而定)
2、鼓励积极思考、操作细致、大胆创新的同学
3、在创作过程中学习利用形与地的关系
六、展示反馈,评价小结
展示优秀作品,评选最佳设计、最佳图形构成作品
1、学生相互交流设计的感受
2、小组评、集体评和教师评相结合
七、提供主题,拓展思路。
1、教师课堂小结: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表达出自己心中的美感来。
2、收集各种基本形组合或拼摆的图案资料。
第2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常规的作画工具
教师:
七巧板玩具,彩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激发审美期待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面构成中基本形的排列与组合,我们通过对许多基本形的组合创造了具有美感的图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对基本形进行分解与再构成的创作练习。
1、展示范画(熊猫);圆的分解构成,观察后说说这张画是由怎样的一个基本形分解而成的?
2、师生互动,拼摆图形。
二、游戏激趣,拼摆七巧板。
1、师:
大家玩过七巧板吗?
谁能用七巧板拼摆一个图形?
教师出示七巧板的课件及图形,进行拼摆演示。
小结:
七巧板是中国著名的拼图游戏玩具之一。
设计科学,构思巧妙,变化无穷,能活跃形象思维,特别是通过拼摆能启发我们少年儿童的智慧,所以深受欢迎……(简单地介绍七巧板,激发学生的兴趣。
)
2、制作七巧板:
将一个正方形切割分解成7块。
(如教材所示)出示图片,师:
我们根据上面的图片自己来简一个七巧板。
3、拼摆七巧板:
出示一幅七巧板构成的图形,请学生用自己做的七巧板拼摆出来,比一比谁拼得快。
小结:
将一个基本形剪切(分解)成几个形状后,可以重新拼成多种图形。
七巧板就是利用了分解构成的这个原理。
三、互动演练,激发创意
1、出示一张方形图纸。
(基本形)
2、师:
我们把这个基本形给分解,你能用这些基本形组合成什么样的新形态呢,老师要请同学们来比一比,看谁评的最快最多、最好。
(3次)
第八课线描外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线条的艺术。
2、熟悉线描的工具和材料。
3、掌握直线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掌握直线的变化。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线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所带用具的情况。
二、新授
1、线条是绘画最基本的造型语言之一,线描画是指单纯用线条画成的画。
在儿童绘画中,线描画是一种最基本的、也是最容易表现的绘画形式。
2、直线的变化
直线——有规则排列中的变化。
直横交叉的线条——方格排列中的变化。
间隔不同的画面呈现不同的装饰效果。
加入波浪型线条使画面更加活泼。
不规则线条赋予有节奏感。
三、欣赏
四、临摹书上作品
五、评析学生作品
六、小结下课
第2课时形
教学目标:
1、了解形、理解形。
2、能画出形体鲜明的线描画。
教学重难点:
能画出形体鲜明的线描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所带用具的情况。
二、新授
形是人眼感觉到的客观事物外部的形状,人们称它为视觉形象。
从造型范围来说,形就是物象的造型特征。
如圆球是圆的,桌子是方的,再进一步,圆是如何圆,是大圆、中圆还是小圆、椭圆;方是正方、长方还是扁方等。
三、欣赏
四、学生作业
临摹书上作品
第九课红灯停绿灯行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晓其颜色、形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能运用描绘、游戏等形式大胆地表现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
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有意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增强学生社会体验的经验,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
教学准备:
有关交通标志的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有人曾经说过,动荡的年代最可怕的是战争,而和平年代最可怕的是交通事故。
二、与思品课结合起来,复习:
1、交流信息,说一说你认识的交通标志。
2、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种标志?
三、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
1、看书中的图片认识:
禁令标志:
禁止机动车通行
警告标志:
注意危险
指示标志:
步行
指示标志:
人行横道
2、课件出示部分交通标志
四、了解身边的危险
1、欣赏学生作品,并读一读儿歌,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说一说:
画中的小朋友做得怎样?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些什么?
①走天桥过马路。
②绿灯时过马路。
③在交警叔叔的指挥下手牵手过马路。
④过马路左右看。
3、小组的伙伴交流:
平时你是怎样做的?
4、小结:
生活中经常有一些细小的隐患,常见的易出危险的现象,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具有安全意识,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就会避免事故的发生。
五、活动
画一幅小朋友放学回家安全通过交叉路口的画。
1、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2、说说自己的画,谈谈自己的想法。
3、大家一起玩一个“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
六、做一本交通安全手册
把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装订成为一本交通安全手册。
七、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三
(1)班的小朋友一起设计了一本交通安全手册,老师将它挂在教室里,希望大家常来看看,遵守规则、注意安全,健康成长。
第十课花手帕
教学目标:
1、掌握染、制纸手帕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及图案的变化与韵味。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尝试并发现各种图案的折叠方法。
教学难点:
设计、制作漂亮的花手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今天非常高兴,首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怎么样?
1、瞧,我这里有几种漂亮的颜色水,这些水非常好玩哦!
这是一张普通的纸巾,我随意地折几下,然后,(把几个角浸染、打开)漂亮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制作漂亮的花手帕!
(板书课题)
2、想不想也来玩一下呢?
不过,这次我们要换个方法玩了,刚才老师把折好的纸浸在水里,我们把它叫做浸染(板书),接下来,我要考考大家,猜猜这个花手帕是用什么方法染的?
(出示点染的手帕)怎么染呢,谁想上来试试?
(请学生上台做,)这种用彩色水去点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点染(板书),点染只能染出点点么?
老师还能用点的方法把它还能连成各种线。
示范
3、你觉得还有什么染的方法呢?
小结:
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很多染的方法,如果把这些方法结合起来就更漂亮啦!
老师这里有几幅作品,想看看吗?
(欣赏图片,点染和浸染结合的简单的手帕花样)
4、看了这些花手帕,你感觉怎么样?
(学生评评)
想不想也动手来试试?
现在我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试着做一幅漂亮的花手帕。
(学生动手制作)选择漂亮的在黑板上分组展示。
小结:
老师展示了一些大家的作品,你觉得这些作品怎么样呢?
(展示一些颜色好的与不好的对比评价,图案饱满的和图案比较空的对比评价。
)。
二、接下来,我们来玩个挑战智力的游戏,比比谁最聪明,老师这里有几幅图案,他们都是用不同的折法染的,现在比比谁能模仿老师,猜猜要怎么折才能染出这样的图案?
要求:
四人一小组合作,必须要折好再染,选择你喜欢的一组制作,看哪个组模仿得最像最快!
以音乐为准,音乐开始就开始,音乐停,比赛结束,一定要抓紧时间哦)
(学生开始制作)
(选择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音乐停。
)
大家觉得他们做得怎么样?
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给它一张纸,边说折法,再说怎么染的。
归纳几种折叠的方法(板书:
米,田……)还有很多其他的折叠方法都可以
三、教师小结:
大家非常聪明,其实,漂亮的图案都是有一些点,或点连接成的线组成的,加上折叠的方法不同,染的位置不同就产生了许多奇妙的图案了。
但是这些图案还不是张完整的花手帕,怎样把它变得完美些呢?
(学生回答)
老师示范,我们在空白处继续给他设计些花纹,展开,漂亮吗?
我这里还有更漂亮的呢(欣赏漂亮的花手帕)
四、接下来就要请大家用先折叠再染的方法,设计一张有特色的花手帕,在做之前,你要想想可能出现什么效果呢,哪些颜色搭配才好看呢?
说不定有意外的收获哦!
请注意,音乐开始就开始,音乐停制作结束,比比哪组设计的最棒!
(学生制作,播放音乐)
五.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六.拓展,这么多漂亮的花手帕,我们可以用它来做什么呢?
七、学生交流,图片展示。
第十一课留住秋天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结合学校秋游,利用环境资源。
2、培养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将美丽的秋天留在心中。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利用落叶拓印,拼贴,进行美的再创作。
2、画一幅表现秋游活动的记忆想象画。
3、技法的掌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学生绘画有关秋天的图画。
教学准备:
秋景挂图,课件,示范用工具材料(蜡笔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回忆:
上周五我们进行了什么有意义的活动?
(生:
秋游,我们去了哪些地方呢?
好玩吗?
怎样才能留住秋游的精彩瞬间呢?
)
2、板书课题:
秋游
二、分析画法:
1、你认为秋游中最有意思的活动是什么?
(生答:
摘茶,摘橘子,野餐等),可以画出你和几个同伴一起活动的情景吗?
图一,图二,图三。
2、怎样才能使这幅画让人看出是秋游,而不是春游,或者夏游呢?
画秋天的景色。
3、怎样表现秋天的景色呢?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并与学生共同完成图一。
(1)画树,有以下几种方法:
(示范与范图相结合)
a、先用色涂染后,再适当勾画几条线来表现层林尽染的秋林。
b、取树干为主的树林局部,突出前面几棵树,再逐层推远。
表达密林中秋风落叶的景象。
c、画簇拥在一起的红叶树。
(2)树叶、叶丛画法指导。
教师列举几种常见的叶丛的表现方法。
(3)色彩指导:
橙,黄等色为主。
深秋到了,树林一般要增添一些黄,红,褐色。
在色彩的处理上,既要源于自然又要大胆夸张。
使秋味更浓,可允许适当强化这种感受,突出秋林的色彩特征,教材上的几幅作品就明显夸张了秋林的色彩。
4、分析教材范图,简单的介绍画树林的层次,进行近大远小的渗透。
5、学生作业。
6、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分析。
提醒学生注意构图要满,色彩有特征。
7、学生继续完成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并展示已经完成好的作业。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选一些叶脉凸显的落叶涂色拓印
课前准备:
收集叶脉凸显的落叶2-3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秋天来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最美的阶级。
黄橙橙,金灿灿的果实挂、满枝头,成熟,美丽。
秋天到了,各色树叶也随风飘落,踏着满地堆积的缤纷落叶。
总觉得可惜。
何不用这些美丽的落叶做成美丽的画面,来留住秋天呢?
板书课题。
二、出示叶,拓印作品,欣赏分析。
1、欣赏几张优秀的叶拓印作品
问:
这些画是怎么“画”出来的?
生:
拓印,把颜料涂在叶子反面。
再印在作业纸上即可。
2、生尝试拓印,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问题:
拓印不出花纹
解决方法:
a、叶脉不明显,换叶。
b、颜料不够,加颜料。
c、压印力度不够(用力压印)。
问题:
画面不洁。
解决方法:
a、颜料太稀,应少加水。
b、手上不干净;c、反面涂色时颜料渗到作业纸上面。
3、总结作业步骤并板书:
(1)、拼摆
(2)、交换拼摆
(3)、叶子反面涂色
(4)、拓印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学生作业展示评价。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选几种好看的落叶拼贴出一幅生动有趣的画。
课前准备:
收集各种形状以及各种颜色的落叶10-12片。
教学过程:
一、秋景欣赏:
1、图片一。
表现山村秋色的全景式画面构图,浸染秋色的秋林,低头吃草的牛羊和放牧人家。
充分表现了金秋的特征,气氛浓郁。
2、特色式的画面构图,较好的表现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
秋叶之静美在秋天的阳光下格外艳丽,让人赏心悦目。
二、拼摆游戏(课件出示)
1、游戏一,几种树叶的拼摆游戏,每片树叶四周都有几个不同的按钮,分别代表放大,缩小,向左旋,向右旋,关闭等。
可选树叶大的为主,在旁边选择其他的叶子。
2、游戏二,拼摆。
三、作业欣赏评析
1、欣赏优秀作业
2、讨论;你准备拼一幅什么样的图案?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评析:
有创意,有特色,工艺工整的作业评为较优秀的作业。
第十二课盘泥条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
2、提高学生的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手形或足形器皿。
2、大胆想象,敢于表现和创造,作品有个性。
教学准备:
教具:
录像,幻灯片,范品,示范用的泥料、工具,作品展示台。
学具:
泥料,垫布,垫板,刻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一件范品)提问:
这件作品是什么形状的?
仔细看看,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教师演示制作方法和步骤。
1、制作泥条的方法。
(1)将和熟的泥料取一小块,揉成泥团。
(2)用手掌将泥团搓成粗泥条。
(3)将初步搓好的短而粗的泥条继续在桌上搓成细而均匀的泥条。
教师强调在桌上搓泥条时,桌面要垫布,以免泥料粘在桌上;搓泥条时是从中间往两边均匀用力,而且是用双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
教师还可以将用手掌均匀搓出的泥条与用手指搓出的泥条进行对比。
2、泥条盘筑的方法。
教师播放录像:
泥条盘筑的方法及技法要领。
强调泥条与泥条之间要粘牢。
3、教师示范手形器皿的制作步骤。
(1)制作器皿底面。
(压一块泥板,切割成手形。
)
(2)盘筑器皿坯体。
(将搓好的数根泥条,沿着底面的边缘进行盘筑,按顺序粘接好每一根泥条。
)
(3)装饰整理作品。
三、作业要求
1、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一个有趣的手形或足形器皿。
2、学生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四、课堂小结
评议学生作业,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谈感受;
根据学生要求,收集作品烧制。
教材文字提示:
泥巴可以手捏成形,还可以搓泥条盘筑。
瞧,用泥条盘筑的人物、动物、器皿……多可爱!
你也来试试。
提示:
将泥条提起向上盘,每盘一圈,用手指轻轻按压,让泥条粘接牢固。
五、学生作业:
将泥巴搓成条,盘筑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第十三课图形拼接
教学目标:
1、学生参与剪割、拼摆、粘贴等活动,初步掌握形的分解与组合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审美能力。
3、感受和体验拼摆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形的分解组合方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术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