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第1讲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实例.docx
- 文档编号:30620578
- 上传时间:2023-08-18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58.04KB
第八单元第1讲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实例.docx
《第八单元第1讲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实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单元第1讲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实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单元第1讲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实例
[课时作业·巩固提升] 单独成册 方便使用
一、选择题
1.(2020·湖南五市联考)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稳态维持的基础
B.神经递质、葡萄糖、抗体、O2、HCO
均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
C.组织液中的CO2浓度一般要高于细胞内液中的CO2浓度
D.血浆的成分主要来源于消化道吸收、组织液渗入、淋巴回流
解析:
人体内环境及稳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A正确;神经递质、葡萄糖、抗体、O2、HCO
均可存在于细胞外液中,B正确;二氧化碳产生于细胞内,因此组织液中的CO2浓度一般要低于细胞内液中的CO2浓度,C错误;血浆的成分可以来自消化道吸收,也可以来自组织液渗入以及淋巴回流,D正确。
答案:
C
2.由于轻微创伤,某人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
B.毛细淋巴管破裂,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C.毛细血管收缩,血液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
解析:
该人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说明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组织液增多,A正确;毛细淋巴管破裂,淋巴液外渗,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会使组织液减少,与题干信息不符,B错误;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减少,不会出现组织水肿,与题干信息不符,C错误;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不会使局部组织液减少,也不会造成“某处皮下青紫”,与题干信息不符,D错误。
答案:
A
3.(2020·安徽合肥调研)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量饮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尿量增加→渗透压稳定
B.炎热环境→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散热增加→体温稳定
C.饥饿→胰岛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分解→血糖稳定
D.剧烈运动→乳酸增加→体液中的某些离子缓冲→pH相对稳定
解析:
大量饮水后,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从而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尿量增加,A错误。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人体产生感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B错误。
饥饿时引起肝糖原分解、血糖升高的激素主要是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具有降血糖作用,C错误。
剧烈运动时,部分细胞供氧不足,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体液中的缓冲物质发挥作用,使pH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
答案:
D
4.冬天,正常人处在30℃的温室里与5℃的室外相比,人体细胞内酶的活性、皮肤血流量及排尿量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加、减少、增加 B.不变、增加、减少
C.增加、增加、减少D.不变、减少、增加
解析:
正常人处在30℃的温室里与5℃的室外相比:
体温基本不变(细胞内酶活性基本不变);皮肤毛细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汗液分泌增多。
由于体内水通过分泌汗液而排出量增加,所以排尿量减少。
答案:
B
5.研究者将大鼠置于冰水中,以探究冰水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水可刺激大鼠皮肤温觉感受器产生兴奋
B.大鼠刚放入冰水中时会出现不自主战栗的现象,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C.研究者的手接触冰水感到冷属于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冰水刺激可引起大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
解析:
冰水可刺激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A错误;大鼠刚放入冰水中时会出现不自主战栗的现象,该反射为非条件反射,B错误;研究者的手接触到冰水只感觉到冷,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C错误;冰水刺激可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作用于垂体使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然后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D正确。
答案:
D
6.(2020·河北邯郸检测)下列有关人体水盐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抗利尿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以后立即失去活性
B.水盐平衡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C.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分泌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产生渴觉
解析:
激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水盐平衡的调节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由垂体释放;产生渴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
答案:
D
7.如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中含有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
B.就所含成分而言,乙比甲更相似于淋巴
C.与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高
D.组织细胞代谢废物经细胞膜进入甲
解析:
由图示信息可知,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
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是血浆中的物质,A错误;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淋巴和组织液的成分非常相近,B正确、C错误;组织细胞的代谢废物先经过组织液,再经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甲,D错误。
答案:
B
8.生理学家对某动物的代谢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环境温度为t3时,该动物体内酶的活性最低,代谢最慢
B.环境温度由t1升至t3的过程中,该动物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C.该动物的二氧化碳产生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应为变温动物
D.切除下丘脑后,将该动物从40℃移至10℃环境时二氧化碳产生量会明显减少
解析:
环境温度低时,二氧化碳产生量增加,说明此时代谢增强以促进产热来维持体温,故该动物为恒温动物,C错误;环境温度为t3时,该动物体温相对稳定,酶的活性不变,A错误;环境温度由t1升至t3的过程中,该动物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以增加散热,B错误;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切除下丘脑后该动物将不能调节体温,在低温环境时体温降低,酶活性下降而使代谢减慢,D正确。
答案:
D
9.如图表示寒冷的冬季,从温暖的室内进入冰天雪地的室外一段时间后人体产热量的变化曲线。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是( )
A.曲线ab段对应的时间内,机体散热明显增多
B.曲线ab段对应的时间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C.曲线bc段对应的时间内,产热量减少的原因是酶活性下降
D.曲线abc段对应的时间内,产热量变化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
解析:
人体进入寒冷环境时,机体产热量增多,散热量也增多;进入寒冷环境后,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其能促进氧化分解放能;进入寒冷环境后人体体温基本不变,酶活性保持不变;进入寒冷环境后的体温调节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参与。
答案:
C
10.(2020·贵州贵阳摸底)如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结构。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等因素可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抗利尿激素作用于结构丙,可增加尿液的生成量
C.抗利尿激素在结构甲细胞中合成,由结构乙释放,并随血液流向全身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解析:
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等因素都可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正确;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丙)对水的重吸收,可减少尿液的生成量,B错误;甲为下丘脑,乙为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由垂体后叶释放,并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C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可引起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导致饮水量增加,从而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D正确。
答案:
B
11.(2020·湖北七市联考)人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和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血浆的晶体渗透压大于组织液或淋巴的晶体渗透压
B.肝腹水患者可通过静脉输入血浆蛋白来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
C.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和Na+等都参与血浆渗透压的形成
D.人体内环境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的基础或前提
解析: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渗透压总体大致相当,但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故血浆的晶体渗透压小于组织液或淋巴的晶体渗透压,A错误;肝腹水患者的组织液增多,通过静脉输入血浆蛋白来提高血浆渗透压以排除多余的水分,B正确;血浆中有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和Na+等,它们都参与了血浆渗透压的形成,C正确;人体内环境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的基础或前提,D正确。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2.健康成年人饮用1000mL清水后1~2小时内,尿量显著增多,而饮用等量的生理盐水后,尿量变化幅度不大,回答下列问题:
(1)饮用1000mL的清水后,尿量增多的原因是细胞外液__________下降,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_减少,__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减少。
(2)当膀胱中尿液充盈时,膀胱中的相应感受器就会感受到刺激,产生__________并传递到脊髓腰段的排尿中枢,且能上传到大脑皮层,产生尿意。
如果排尿条件不成熟,大脑能抑制脊髓排尿中枢,这体现了神经调节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3)如果某人胸部脊髓因外伤而截断,排尿反射可以完成吗?
请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大量饮水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会下降,此时会导致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平衡。
(2)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会产生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到神经中枢;大脑皮层属于最高级神经中枢,脊髓属于低级神经中枢,该过程说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体现了神经调节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
(3)胸部脊髓因外伤而截断,而控制排尿反射的中枢在胸部以下,因此排尿反射的反射弧还是完整的,可以完成排尿反射。
答案:
(1)渗透压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
(2)神经冲动 分级调节
(3)可以,排尿反射的反射弧还是完整的
13.(2020·江淮十校联考)严重的中暑又称热射病,是指由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可引发神经器官受损,死亡率很高。
请结合所学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体温调节的相关问题。
(1)夏季,高温刺激皮肤和黏膜处的________,通过神经传输,引起皮肤________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________。
(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________,继而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3)夏季空调房温度过低使人易患感冒,当人感冒发烧时,体温维持在39℃,此时机体的产热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在感冒发烧的过程中,即使身处温暖环境,仍可能觉得寒冷,这种感觉的产生部位是________。
(4)热射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脏器、多系统的相互作用。
目前研究较多的机制之一是“直接热损伤”。
发生热射病时,一方面过高的体温可以使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进而导致细胞代谢紊乱;另一方面高温会损害细胞膜,使其通透性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最终导致细胞凋亡或坏死。
解析:
(1)夏季,高温刺激皮肤和黏膜处的温觉感受器,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强。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时,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继而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
(3)当人体温维持在39℃时,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冷的感觉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
(4)过高的体温可以使细胞中酶的活性降低或丧失,进而导致细胞代谢紊乱;高温还会损害细胞膜,使其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能力减弱,通透性增大,最终导致细胞凋亡或坏死。
答案:
(1)温觉感受器 毛细血管舒张 下丘脑
(2)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 (3)等于 大脑皮层 (4)酶的活性降低或丧失 增大
14.下图为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局部示意图,a、b、c、d、e分别表示不同的激素,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当所吃食物过咸或体内失水过多时,下丘脑中的________会感知渗透压的变化,此时下丘脑合成、由垂体后叶释放的________激素会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强,进而使机体渗透压恢复正常。
(2)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会将感知到的信号传到下丘脑的________中枢,促使下丘脑分泌激素a,该激素能促使垂体分泌b,b能促使甲状腺分泌c,此过程体现出c的分泌具有________的特点。
c分泌增多后,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此过程称为________调节。
图示d除具有促进骨骼肌和内脏代谢增强的作用外,在血糖调节中也发挥作用,该激素能够使血糖________。
(3)机体受到寒冷刺激引起皮肤立毛肌收缩属于________________反射,请写出该反射活动的反射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当所吃食物过咸或体内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会感知渗透压的变化,此时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会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强,进而使机体渗透压恢复正常。
(2)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冷觉感受器兴奋,将感知到的信号传到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促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该激素能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b能促使甲状腺分泌c,此过程体现出c的分泌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
c分泌增多后,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此过程称为反馈调节。
图示d(肾上腺素)除具有促进骨骼肌和内脏代谢增强的作用外,在血糖调节中也发挥作用,该激素能够使血糖升高。
(3)机体受到寒冷刺激引起皮肤立毛肌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该反射活动的反射弧:
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传出神经→皮肤立毛肌。
答案:
(1)渗透压感受器 抗利尿
(2)体温调节 分级调节 反馈 升高
(3)非条件 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传出神经→皮肤立毛肌
15.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的分泌活动,腺体A表示的器官有__________。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增加__________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水分的重吸收。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调节。
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需要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胰岛素的受体分布在靶细胞的__________(填“细胞膜上”“细胞质中”或“细胞核中”)。
(4)Ⅰ型糖尿病由胰岛B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
据此推测:
Ⅰ型糖尿病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针对胰岛B细胞的一种__________病;胰岛B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__________免疫导致的。
解析:
(1)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合成)和肾上腺素(由肾上腺合成)的分泌增多,使代谢增强,产热增多。
(2)与水盐平衡调节有关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3)血糖浓度上升时,刺激葡萄糖感受器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这属于神经调节;胰岛素通过调节作用使血糖浓度下降,这属于体液调节。
胰岛素的受体位于靶细胞的细胞膜上。
(4)因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它们能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损伤,故属于自身免疫病,这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
抗体参与体液免疫,效应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故胰岛B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导致的。
答案:
(1)甲状腺和肾上腺
(2)抗利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 (3)神经—体液 细胞膜上 (4)遗传(基因) 自身免疫 体液免疫和细胞(特异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单元 第1讲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实例 第八 单元 人体内 环境 稳态 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