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辅导学案二.docx
- 文档编号:30620297
- 上传时间:2023-08-18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0.98KB
作文辅导学案二.docx
《作文辅导学案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辅导学案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文辅导学案二
作文辅导学案二
1、作文开头技巧
俗话说:
“万事开头难。
”对于作文来说,写好作文开头尤为重要。
因为老师阅卷时首先看的便是第一段,所以临考写作时一定要写好开头段,紧紧抓住老师的目光,让老师不由自主的随着你的思路走。
有一条是最重要的,那就是:
简洁明了,迅速入题。
请看近年各地中考满分作文的开头技巧。
技巧一:
描写环境,烘托背景
教室外,呼啸着的北风挟着密集的雨点扑打在墙上,“嚓、嚓”地响。
教室内,一场全能竞赛考试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选自仙桃中考满分文《心中筑起一堵墙》)
紫红色的云霞布满着整片天空,其中还有一轮血似的夕阳,如此暖意的画面显示现出“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温馨与从容,暖得让人沉醉,暖得让人迷恋。
(选自荆州中考满分文《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
晚风吹过河面上最后的一波涟漪,夕阳收起它最后一道余晖,秋霜目送去最后一只归雁。
我们默默地站着,目光游离在那若即若离的记忆之门上。
当许许多多都已逝过,当许许多多都已凋尽,我们起码还可以对自己说:
“别伤心,我已体验过那种感觉,虽然只是曾经拥有。
”(选自安徽中考满分文《曾经拥有》)
技巧点拨: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记叙文、散文的写作中,环境描写是不可少的。
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可以衬托人物、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如果在文章的开头先进行一段简洁的环境描写,既可以为文章提供一个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种文学的氛围。
上面三段开头,第一段写一场急雨的降临,为的是为教室内的考试烘托背景,并制造一种紧张的气氛。
第二段则写夕阳西下的情景,主要是为下文写自己的人生感悟打下基础,是一个情思的触发点。
第三段通过“晚风”“夕阳”“秋霜”的描写衬托出此时人物的心情。
三段文字写法简单但很实用,效果也好,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技巧二:
开门见山,亮明观点
朋友,当你看见一堆堆垃圾高如小山,一条条溪河恶臭难闻,一股股有害气体毒害人体时,你的感想如何?
我那时是不禁气愤得想大声呼叫:
“请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
”(选自广东省中考满分文《我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
技巧点拨:
考场议论文的写作一定要在开始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写作时开门见山,摆明态度,不失为一种普通但又实用的方法。
这篇文章的开头采用设问的方式,一问一答,简洁有力,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为下文展开议论打下了基础。
痛苦的时候,我会回家,用眼泪尽情发泄;心烦的时候,我会回家,让家的温暖驱散心中的乌云;家——融进去的是悲伤,化解出来的是快乐;家——接纳的是难过,释放的是开心。
家,真好!
(选自云南省中考作文《家,真好》)
技巧点拨:
记叙文也能开门见山。
你看,这篇文章运用排比的形式将自己对“家”的感受毫无遮掩的表达出来,为全文定下了基调。
技巧三:
联想回忆,巧妙叙述
独立小院,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泻在我的身边,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凉,引起了对你的不尽的思念!
曾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开往异乡的列车……小小年纪,孤身一人在异乡奋斗的你,一切还好吗?
(选自河南中考满分文《当我面对“溶溶月色”的时候》)
技巧点拨:
中考中,常有追忆式文题出现,需要考生追述过去发生的某一件事,此时不妨联想回忆,引发思绪。
这篇文章的开头就导用了这一方法。
文中先写月色,由溶溶月色引发了“我”的联想,使我回忆起同样是在这样一个夜晚发生的故事。
这种开头,洋溢着一种浓郁的情感氛围,利于抒发情感。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歌声在房间的上空回旋着。
东子拿着父亲的信,泪水溢满了脸颊。
三年了,东子离开家整整三年了,三年来父亲的一封封家信已将东子心中的仇恨化为乌有。
东子掩卷而思,思绪又回到了三年前。
(选自甘肃省中考满分文《常回家看看》)
技巧点拨:
这篇文章从一首流行歌曲入手,引发文中人物的思考,使思绪回到从前,巧妙地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技巧四:
突出矛盾,渲染气氛
“你这书记趁早别当了,半点用也没有!
”从学校风尘仆仆赶回的我,离家门还有百来米远,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火药味,听到了妈妈对爸爸的呵斥声,一种“黑云压城”的感觉猛烈袭上我的心头。
妈妈也是多事,爸爸干什么她都要干预一通,搞不好就暴跳如雷。
好在爸爸宰相肚里能撑船,每次都是任凭妈妈一阵暴风骤雨过后,才用几句绵里藏针的话收拾残局。
今天不知又为了什么。
(选自湖北仙桃中考满分文《“民主墙”的风波》)
技巧点拨:
记叙文的写作要善于制造矛盾,在矛盾中展开故事情节才能吸引人。
这篇文章在一开头就抖出一个矛盾冲突。
目的是要迅速抓住读者的心,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今年夏天太热了,干脆明天去买空调!
”妈妈边吃饭边说道。
“买空调,买空调,你只知道享受!
应该节约点钱供孩子以后上大学,简直不会打算。
”奶奶唠叨着,脸上没有了笑容。
“你已经是老人,应该享受享受,今年70岁了,还能活多久嘛?
”妈妈随口答道。
我心里纳闷着:
他们有时说话不投机,但很少闹矛盾,今天的气氛很紧张,人们常说婆媳间没有血缘关系,所以很难相处好。
(选自重庆市中考满分文《责任》)
技巧点拨:
故事有矛盾才会有吸引力,在产生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文章的曲折性、可读性会大大加强。
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将婆媳之间的矛盾展示出来,为故事的进一步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技巧五:
巧用修辞,展示文采
爱心是冬天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
(选自荆州中考满分文《把爱心带给他人》)
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时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无法忘记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便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假如……无论我是什么,无论我以什么方式存在,我可以忘记周围的一切,甚至可以抛弃自己,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泯灭的——那就是回报。
(选自贵阳市中考满分文《诠释回报》)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
(选自江西中考满分文《待人和善》)
技巧点拨:
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巧妙而又贴切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常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
在考场作文中,考生若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扮靓语言,定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上面几例中,第一例运用比喻、排比手法,第二例运用拟物、排比手法,第三例采用排比、叠词手法生动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语言亮丽多彩,读之令人耳目一新。
开头如此不凡,自然会给阅卷老师一个良好的印象。
技巧六:
设计悬念,吸引读者
我快要死了——
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
护士只有到吃药、打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说话。
我已经习惯了,我不会有太多的报怨,因为我知道我快要死了。
我凝视着窗外,告诉自己要坦然面对死亡。
(选自陕西省中考满分文《感受生活之美》)
技巧点拨:
这篇文章的开头设计了一个悬念:
“我”快要死了。
于是读者不由得被吸引住了,会想,他怎么会快死了呢?
他得了什么病?
的一来会怎样?
这一连串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把你的目光带到了下文,使你迫不及待想知道下文。
这种开头方法,抓住了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吸引读者阅读,效果很好。
技巧七:
广泛引用,突出主题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响起着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好像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感觉格外亲切。
(选自甘肃省中考满分文《歌声与微笑》)
著名科学家爱迪生说: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是的,拥有自信,不断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选自河南省中考满分文《拥有自信方能成功》)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
每当我吟诵这句诗,心中便有说不出的陶醉。
心也朦胧,眼也朦胧,眼前真个展现出一幅画来。
(选自吉林省中考满分文《陶醉》)
培根说过:
“无真实朋友之人,可以谓之真可怜而永陷于孤独生活之人。
”他的话道出了朋友的重要。
是的,假如一个人丧失了友情,他简直无法生存在世界上。
——《朋友》
技巧点拨:
引用法是一种很常用的文章开头法,引用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若是议论文则常引用名人名言以增强论证效果,突出主题,如上面第二例;若是记叙文、散文则可以引用歌词、诗句,以引发下文,便于叙事抒情,如上面第一例、第三例。
此外,还可引用古语、俗谚、对联等等。
二.“结构”技巧
中考满分作文结构方式很多,如写记叙文,可以物或情为线索结构文章,可以欲扬先抑,有问有答,也可以顺叙、倒叙、插叙等方式结构文章,还可以采用抽丝剥笋式的结构方式,这里就以总分总方式结构全文的“分”——“虎腹”的部分的结构形式作一些解读。
1、排比段式。
例:
海南省课改区材料半命题“我生活在----中”,满分作文《我生活在挑战中》在开头摆出论点后,从“挑战自卑”、“挑战惰性”、“挑战嫉妒心”、“挑战贪念”四个角度分层论述了挑战的四种对象。
解读:
在每一小节开头用一句话引领全节,实际上有类似分论点的作用。
或在每一小节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节。
这种排比段式的并列结构,显得层次清楚,结构匀称,让人有爽心悦目之感。
例:
江苏常州以“有个好心情”为话题的满分作文《美丽心情四季版》,在个小节的开头,分别是以下四句:
春天——纸鸢初飞,春暖花开;夏天——小荷初露,蜻蜓点水;秋天——稻谷飘香,硕果累累;冬天——雪落无声,瑞雪丰年。
解读:
很多同学都喜欢用春夏秋冬做小标题行文,而该考生却在后面分别加了八个字,提示下文内容,这就是一种创新,再将其移至段首,当然会给人一种新鲜靓丽的感觉。
2、提示段式
例:
湖北宜昌以“美”为话题的满分作文《小街真美丽》开头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自己对小街宁静与陈旧的厌恶,然后从三个方面赞美小街,一、小街是美的,美在自然;二、小街是美的,美在和谐;三、小街是美的,美在古朴;最后以诗化的语言结尾。
解读:
每一个方面的提示语,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放在这一层次的前面,单作一节,除有引起下文的作用外,还有起着强调突出和引起别人重视的作用。
3、总结段式
例:
2005年广东深圳半命题“的味道”的满分作文《江南的味道》也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开头写“多情的江南,让多少文人墨客梦萦魂绕”,中间根据所学诗歌写了四块:
一、江南的味道是清水的甜味;二、江南的味道是初恋的苦涩;三、江南的味道是离乡的酸痛;四、江南的味道是怜悯的苦楚。
最后是总结全文。
解读:
与提示节段式相反,总结段式是将每一层次的总结性的话作为独立的单位,放在每一层次的后面,单立一小节,起强调突出和总结这一层的作用。
4、小标题式
小标题式有好多种,这里就常见的几种作解读。
A、对比式
例:
福建南平以“改变”为话题的满分作文《耳朵“挑食”》中间用了四个小标题:
变化之一:
吃软不吃硬;变化之二:
吃麻不吃辣;变化之三:
吃肥不吃瘦;变化之四:
吃上不吃下。
解读:
精明的考生目光深邃,以耳朵为依托点,每个小标题又用对比的形式讽刺了官僚作风、奉迎折马、金钱至上、欺上瞒下的不良现象,揭示了真话“销声匿迹”的原因。
B、比喻式
例:
河南以“友善”为话题的满分作文《耕耘友善欢乐一片》中间用了三个小标题:
花絮一朵——初识友善、花絮二朵——化解仇怨、花絮三朵——连接友谊。
解读:
三个小标题,把所写内容比喻成花絮。
三朵友善的花絮,组成了一个友善的世界。
破折号起到了解释说明的作用。
运用破折号的还有,如《友善的微笑》中“笑——逗乐了孩子、笑——增加了勇气、笑——扭转了人生”等。
C、诗句式
例:
山东淄博以“风景”为话题的满分作文《水祭》中间用了四个小标题:
风景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风景二:
路上行人欲断魂;风景三:
借问酒家何处有;风景四:
牧童遥指杏花村。
解读:
考生四个小标题,巧妙地引用了唐朝杜牧的四句古诗,写了四幅风景,古今对比,正反论证,,层层深入,告诉人们水资源的污染破坏状况令人担忧,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例:
江苏宿迁命题“掌声又响起来”的满分作文《掌声又响起来》中间三个小标题用了王国维的学习三境界引用的三句词: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从却在灯火阑珊处。
写自己学习上故事。
D、情景式
例:
浙江杭州以“风景”为话题的满分作文《心弦上痴情的景致》中间用了四个小标题:
人去楼空空寂寂、旧日思情情切切、多情伴我咏黄昏、两行热泪肝肠烈。
解读:
从四个小标题可以看出,作者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让“情”与“景”高度融合,值得借鉴。
E、小类式
例:
江苏南京命题作文“从'头’说起”为题的满分作文《从“头”说起》中间用了三个小标题:
王者之“头”、勇者之“头”、胜者之“头”。
解读:
这三个小标题就是从三个较小的切入点去考虑的,第一个小标题后的正文用了名言“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然后写陈胜的故事;第二个小标题后用了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然后写徐霞客历经千辛万苦寻找长江源头,为勇者们开辟了探险之路的故事,第三个标题后用了佳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然后写体育运动员刘翔夺冠的故事。
这三点都紧紧围绕“头”来做文章,最后就地取材号召考生充满自信,开好这个精彩之“头”,辉煌之“头”,舞动之“头”,简直妙绝。
还有从家庭生活选材的:
挣钱的“头子”(写爸爸),管钱的“头子”(写妈妈),省钱的“头子”(写自己),结构也非常合理。
F、感觉式
例:
江苏无锡半命题作文“精彩-----”的满分作文《精彩瞬间》中间用了三个小标题:
看,煦日东升;听,睡莲花开;品,人生真谛。
解读:
第一个小标题,既写小姨生孩子,又写东升的旭日,充满希望。
第二小标题,乍看难以理解,细读,才知考生曾侧头微闭双眼,听花开时“砰”的清脆声,这一细节描写是令人信服的。
第三个小标题,写的是病危的女孩还想着捐献眼角膜时,吹散一朵蒲公英的花的醉人。
三个精美瞬间都在昭示着生命的真谛,给人以希望,微笑,帮助,值得读者品味。
三.结尾技巧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
古人说过:
“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
”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
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
结尾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外,还得受开头的制约,这样说来,结尾就更难写了。
人们称好的文章结尾为“豹尾”,从中考作文来看,虽然不一定要求篇篇文章的结尾都是“豹尾”,但也要求结尾简练、生动、恰到好处。
一般说来,同学们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
①画蛇添足。
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
②空喊口号。
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号,这种结尾大煞主题。
③拖泥带水。
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文章的主题。
由此看来,中考作文的结尾显得特别重要,如何写好结尾,提高考场作文的质量呢?
下面的结尾技巧,都是中考作文中常用的。
1.凸现主旨式。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结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画龙点睛式”。
如中考作文《特殊答卷》的结尾:
“6年过去了,这份特殊的答卷一直珍藏在我的抽屉里。
我要让他时时刻刻告诫我:
知识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
”
篇末借助精炼的议论亮出题旨,给人深深的启迪。
2.首尾呼应式。
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
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
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开头写了“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种白色的确良衬衫。
”结尾写道:
“四年来,这件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
”《白杨礼赞》结尾与开头呼应道: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
3.抒情议论式。
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也可用于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
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
如:
中考作文《幸福的感动》的结尾:
“记得有位诗人这样说: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是呀,让我怎样感谢你们,爸爸妈妈。
你们赋予了我生命,你们赋予了我力量,你们赋予了我幸福,而我却无以回报。
有一种感觉叫做幸福,有一种幸福叫做感动。
我明白你们的含辛茹苦,我懂得你们的满心希望,我将尽我的力量给大家幸福,让大家学会感动!
”
4.妙引巧联式。
用名言、警句、诗句、俗语、歌词等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
它往往出现在散文、记叙文、杂文的结尾,用三言两语,表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
如:
《驿路梨花》结尾写道:
“驿路梨花处处开。
”再如《我多想拥有你,童年》的结尾:
“假如时光会倒流,我愿回到童年的时候,妈妈你是否依然站在小屋的门口……歌声依然那样清脆、悦耳”。
用歌词结尾增添了行文的韵味,唤起读者的美感。
5.镜头剪辑式。
即结尾勾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有镜头感,洋溢着诗意。
如考场作文《小鹦鹉,你飞吧》的结尾:
“它去了,穿着一身彩衣,向着广阔无边的属于自己的天空飞去了。
”
6.自然收束式。
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
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在中考作文中得到广泛运用。
作文考场气氛紧张,竞争激烈,不可能过多地讲究什么“式”,什么“法”。
只要富于激情,挥洒自如,写到哪里就是哪里,能充分表情达意就是一篇好文章,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趋势结束全局。
如《我的老师》一文的结尾:
“可惜我没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了,从此,我就和蔡老师分别了。
”全文字里行间处处体现了作者对蔡芸芝老师诚挚深厚的感情,处处体现出作者对蔡老师的想念。
这种结尾的分别,更深刻地表达出作者对蔡老师的感情。
7.升华主题式。
这种方法是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方法。
升华主题要恰如其分,要恰到好处,不要随意而发。
如《回忆我的母亲》的结尾: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
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快乐的生活。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作者在结尾把主题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由爱母亲推而广之到赞美中国普通的劳动人民,立意深刻。
四、精彩语段
1、生活是蜿蜒在山中的小径,坎坷不平,沟崖在侧。
摔倒了,要哭就哭吧,怕什么,不必装模作样!
这是直率,不是软弱,因为哭一场并不影响赶路,反而能增添一份小心。
山花烂漫,景色宜人,如果陶醉了,想笑就笑吧,不必故作矜持!
这是直率,不是骄傲,因为笑一次并不影响赶路,反而能增添一份信心。
2、爱心是冬日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洒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场甘霖,使孤苦无依的人即刻获得心灵的慰藉
3、日子总是像从指尖漏过的细沙,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
那些往日的忧愁和悲伤,在似水流年的荡涤下随波轻轻地逝去,而留下的欢乐和笑靥就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
4、有些记忆被焚烧掉,有些记忆被埋在心底,纯真年代如流水划过金色年代。
5、母爱是一本我终生无法读完的巨著;母爱是一片我永远也飞不出的天空。
6、当枯黄的秋叶随风摇曳时,深秋飘然而至。
校外,月光下,父亲的影子拉得很长,硕大的风衣将瘦骨嶙峋的父亲裹了进去,我心头一阵酸楚。
7、夜晚,春风柔和地吹着。
我托着下巴,坐在落英缤纷的台阶上,脑海里又浮现出一件难忘的事。
8、岁月,是一首诗,一首蕴含丰富哲理的诗,岁月是一峰骆驼,驮着无数人的梦想。
9、船的命运在于漂泊;帆的命运在于追风逐浪;人生的命运在于把握,把握好人生,方能青春无愧
10、往事如歌,在人生的旅途中,尽管有过坎坷,有过遗憾,却没有失去青春的美丽。
相信自己,希望总是有的,让我们记住那句话:
错过了太阳,我不哭泣,否则,我将错过月亮和星辰。
11、假如生活中你失败了,请不要将忧伤的泪水写在脸上。
失败也是一种收获,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有一份十足的勇气和一个创业的胆量。
12、曾经以为,一次无奈的哭泣,便是人世间所有的沧桑;一个小小的挫折,便是人生所有的失败。
是十四岁告诉我……
13、月光清幽。
淅沥的雨滴打在茅屋上,昏黄的灯光下,母亲密密地缝着游子的夹衣,忽然,一阵冷风挤进茅屋的窗隙,母亲似乎着凉,带着浓浓的倦意咳嗽了几声。
我梦中惊醒,怔怔地看着灯下年迈的母亲……
五、满分作文欣赏
宽容
宽容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美德。
宽容不是胆小怕事,而是海纳百川的大度。
做人要学会宽容。
宽容如水。
宽容,即原谅他人的过错,不耿耿于怀,不锱铢必较,和和气气,做个大方的人。
宽容如水般的温柔,在遇到矛盾时,往往比过激的报复更有效。
它似一泓清泉,款款抹去彼此一时的敌视,使人冷静、清醒。
宽容似火。
因为更进一层的宽容,不仅意味着不计较个人得失,还能用自己的爱与真诚来温暖别人的心。
心平如水的宽容,已是难得;雪中送炭的宽容,更可贵,更令人感动。
宽容,能融化彼此心中的冰冻,更将那股爱的热力射进对方心中。
在这充满竞争的时代,人们所需要的不正是这种宽容吗?
选择宽容,也就是选择了关爱和温暖,同时也选择了人生的海阔天空。
宽容如诗。
宽容是一首人生的诗。
至高境界的宽容,不仅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对某件事的处理上,而且升华为一种待人处事的人生态度。
宽容的含义也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关爱,而是对天地间所有生命的包容与博爱。
宽容是门学问。
对于小过失,小错误,你可以快乐地宽容对方。
但对于大过失,大错误,就要考虑清楚。
宽容并非包庇,隐瞒,而是帮助。
当然,宽容更应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轻易原谅自己,那不是宽容,是懦弱。
“宽以待人”,也要看对象,宽容不珍惜宽容的人,是滥情;宽容不值得宽容的人,是姑息;宽容不可饶恕的人,是放纵。
所以,宽容本身也是一门学问。
因为宽容,纷繁的生活才变得纯净;因为宽容,单调的生活才显得鲜丽。
宽容赋予了生命多么美丽的色彩!
天地如此宽广,但还有比他更宽广的东西——人心。
让我们学会宽容吧!
我的世界因你而美丽
我的世界,那片十五岁的绚丽的天空,因为有你,才如此美丽。
打开记忆的天窗,回眸曾经的最美——
喜欢清晨那条金灿灿的校道,斜眼望去,有的只是你那熟悉的摩托车的影子,说你是全校最尽职的老师,并不过分。
喜欢黄昏时天边那个迷人的夕阳,远眺校道,那熟悉的影子又在一次映入眼帘,我潸然泪下。
不为别的,只为我的世界有你,只为你的早出晚归,全身心只为了学生。
喜欢那些在学校用餐的中午,失去午睡的你为我们摆放桌椅,为我们开风扇驱热,为我们清理被践踏过的教室,你与我们平起平坐,我们一起讲故事,一起开玩笑,一起谈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作文 辅导 学案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