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试题.docx
- 文档编号:30616528
- 上传时间:2023-08-18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4.02KB
高考模拟试题.docx
《高考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模拟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模拟试题
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第Ⅰ卷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侍女对峙山寺有恃无恐B.豆荚挟持狭隘汗流浃背
C.跻身拥挤霁月济济一堂D.奴婢裨益俾使卑躬屈膝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编纂英雄辈出后世之师备尝坚辛民生凋敝
B.对峙罄竹难书伏案疾书入不敷出蜂涌而上
C.稻秆举步惟艰卑躬曲膝委曲求全良晨美景
D.坐镇披肝历胆声名鹊起无精打采万事具备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该加大处罚力度。
B.泰山的岱庙、曲阜的孔庙,都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建筑,它们古朴典雅,庄严肃穆,气宇轩昂,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
C.滥杀藏羚羊的行为日益猖獗,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D.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国人购买私家车的热情蔚然成风,国产汽车生产厂家竞相降价销售,竞争已趋白热化。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的外国人在赞誉中国美术片风格独特的同时,也指出过“习惯于完整的故事和懒洋洋的叙述”,“很难捉摸到时代脉搏的跳动”等批评意见。
B.在政府推动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内蒙古已经形成一条绵延上千公里东起呼伦贝尔草原西至河套地区涉及10个盟市的“奶牛带”。
C.目前,无论是国内建筑界,还是一般的知识阶层和社会大众,人们对建筑批评似乎还是保持着一种漠然,建筑艺术如其他艺术那样,尚未形成活跃而健康的批评氛围。
D.艺术类研究性课程让学生亲自参与艺术审美活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回答5—7题。
网络电影
互联网用10年世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现在,它把触角伸向了传统的娱乐方式——电影。
如今,人们只需用鼠标点击几下,有如电影宽银幕般效果的网络电影就会扑面而来。
越来越多背负工作重压的上班族开始把每天上网看电影作为日常生活习惯,因为能在院线放映的电影毕竟有限。
网络电影特指专为在网上播放而制作的电影短片,一般播放时间为5分钟,最长也不过30分钟。
从3年前火爆网络的《大史记1、2、3》到前年的《网络惊魂》,从那此“从头到尾就是一个‘玩’字”的博客电影再到今天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和《春运帝国》,与传统电影相比,“免费”两个字是们所向披靡的有力武器,因为网络电影绕过了电影公司的发行渠道,直接与网友见面,不再像以往在影院电影那样,可以大把大把从观众腰包里掏银子。
从免费到收费,网络电影正经历着从自娱自乐走向自负盈亏的商业化蜕变,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在电影院线、音像制品等传统媒体外,这种纯粹为网络制作的电影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我们的观影方式?
他最终又能占据多少市场份额呢?
网络电影几乎贯穿着同样特色的主题,那就是颠覆传统、反叛主流,在风格和剧情上都更加接近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且处处可见针砭时弊的冷幽默,另一方面,网络电影又以“无知者无畏”的气魄,向那些享誉全球的知名导演或制片人提出了新的挑战,从《老鼠爱大米》、《芙蓉姐姐》、《山城上班族》到以博客和机为平台实现新媒体试验的《这一刻》,网络电影一直走在娱乐时尚的最前沿,尽管很多创作者都像高晓松一样,“并没有想用这个电影来赚钱”,但《小强历险记》主创之一王小峰说,已经有好几个网站找他们谈过发行的事,拍这部电影时损坏了一些道具,能赚回来当然是好事。
博客电影频道更是出资金给有兴趣的网民拍短片,或者花钱买断好的端片。
对于好的博客电影,他们还准备进行推广,将其拍摄成长片,进入电影的商业渠道。
在他们看来网络电影的制作和宣传成本都比较低,收回成本和赚钱的机会则更多,网络电影的出现,被认为是电影史上的一场革命。
各种玩票性质的短片在网上人气高涨,大有和传统电影争食的架势。
就像目前流行的文化快餐一样,网络电影的兴起,打破了电影制作的神秘感,把电影拉入了草根阶层,变成了纯粹的娱乐,门槛降低了,谁都可以参与、可以投票、可以成名。
有专家认为,目前中国的网络电影还处于普及阶段,只是敞开大门让大家随便玩,让大家先知道这个新生事物,接下来,随着网络电影质量的提高、投资的增大,收费在所难免,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网络电影发展有两种结果,要么喧嚣一时、昙花一现,要么发展成为特殊类型的电影短片。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贸易系营销教研室的陈冠认为。
虽然只是首次拍摄网络电影,高晓松表示自己一直热衷于高科技,并相信未来的一切无论是创作,发行甚至观众反馈都将与网络有关。
而在传统院线看来,说威胁还为时过早,因为在高科技社会,媒体自然是越来越多,但这只是各显神通,顺应潮流,毕竟,在电影的发展史上,网络电影并不是大银屏的第一个“敌手”。
对于网络电影的发行是否会与传统发行模式发生冲突,《故事无双》投资方的态度似乎更加客观:
“新旧媒体的形式将来肯定是并存的,就像电视至今无法取代电影一样,传统影视剧也是新媒体难以取代的。
不过。
未来的媒体受众将会越来越细分,因为多种观映方式只是为观众提供了不同渠道和途径的选择权。
“虽然时下的这些网上短片无论是思想深度还是视觉效果都不够成熟,尽管有观众坚持认为在大银幕上看的才是真正的电影,毋庸置疑的是,网络电影的自由度为年轻导演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机会,使得那些想当导演或制片人的影迷们,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选自〈中国青年报〉2006年3月27日,有改动)
5.依据原文,下列对“网络电影“的特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电影只在网络上播放,时间短,其播放时间为5~30分钟,并且收看效果较好。
B.免费是网络电影最大的特点,因为省去了电影公司的发行渠道,可直接与网友见面。
C.网络电影主题鲜明,风格幽默冷峻,贴近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受到上班族的欢迎。
D.娱乐化、自由宽松式网络电影重要特征,它为观众、演员、导演提供了诸多机会。
6.不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顶是
A.网络电影通过网站发行,对于制作者和发行人来说既能娱乐又能赚钱,是一件很诱人的事情。
B.和传统电影相比,网络电影特作成本低,给了青年人更多的话语权,其实验作用兼具先锋特色。
C.对于好的博客电影,博客电影频道准备将其由短片扩展成长片,在网络上推广网络电影的商业价值。
D.网络电影科技含量高而发展成为了一种特殊类型的电影短片,为观众提供了不同途径的选择权。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纯粹为网络制作的电影短片影响着人们的观映方式,低门槛下暗藏着商机。
B.网络电影是电影史上的一次革命,随着普及率的提高,必将分传统电影一杯羹。
C.网络电影和传统电影各具特色,现在说前者对后者构成了威胁,还为时过早。
D.大银幕电影不会被其它媒体所取代,因为电影需要安静的环境和艺术氛围。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高宗柳皇后讳敬言,河东解人也。
曾祖世隆,齐侍中、司空、尚书令、贞阳忠武公。
祖恽,有重名于梁代,官至秘书监,赠侍中,中护军。
父偃,尚梁武帝女长城公主,拜驸马都尉。
大宝中,为都阳太首,卒官。
后时年九岁,干理家事,有若成人。
侯景之乱,后与弟盼往江陵依梁元帝,元帝以长城公主之故,待遇甚厚。
及高宗赴江陵,元帝以后配焉。
承圣二年,后生后主于江陵。
明年,江陵陷,高宗迁于关右,后与后主俱留穰城。
天嘉二年,与后主还朝,后为安城王妃。
高宗即位,立为皇后。
后美姿容,身长七尺二寸,手垂过膝。
初,高宗居乡里,先娶吴兴钱氏女,及即位,拜为贵妃,甚有宠,后倾心下之。
每尚方供奉之物,其上者皆推为贵妃,而己御其次焉,高宗崩,始兴王叔陵为乱,后主赖后与乐安君吴氏救而获免,事在叔陵传,后主即位,尊后为皇太后,宫曰弘范,当是之时,新失淮南之地,隋师临江,又国遭大丧,后主病疮不能听政,其诛叔陵,供大行东事、边境防守及百司众务,虽假以后主之命,实带决之于后,后主疮愈,乃归政焉,陈亡入长安。
大业十一年薨于东都,年八十三,葬洛阳之邙山。
后性谦谨,未尝以宗族为请,虽衣食无所分遗。
(选自《陈书》卷七)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重名于梁代重:
显贵
B.父偃,尚梁武帝女长城公主尚:
仰攀婚姻,娶
C.后与弟盼往江陵依梁元帝依:
依附,投奔
D.而已御其次焉御:
用,使用
9.以下六个材料分别编成四组,全能表现柳皇后干练的一组是
①干理家事,有若成人
②后与弟盼往江陵依梁元帝
③每尚方供奉之物,其上者皆推为贵妃
④始兴王叔陵为乱,后主赖后与乐安君吴氏救而获免
⑤虽然以后主之命,实带决之于后
⑥未尝以宗族为请,虽依食无所分遗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⑥
10.以下对原文的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皇后一生很不幸,九岁丧父,逃难而寄人篱下,饱尝了人世艰辛,却培养了坚强的秉性和卓越的政治才能。
B.柳皇后美丽能干,却不被昏庸腐朽的陈高宗宠幸,让她屈居于钱贵妃下,这也练就了她的韧性。
C.柳皇后是历史上少见的女政治家,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时,她能非常圆满、得体的处理一系列大事,表现了非凡的政治才能。
D.柳皇后受后人敬仰,还因她有高尚的人格,她尊重丈夫的儿子,还政于病愈的儿子,更不为自己的宗族谋利。
第II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上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打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其诛叔陵、供大行东事、边境防守及百司众务,虽假以后主之命,实带决之于后,(6分)
译文:
(2)后性谦谨,未尝以宗族为请,虽衣食无所分遗。
(4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
(1)
(2)小题。
(8分)
除夜宿石有关当局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
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1)“支离笑此身”中的“笑”字用得好不好?
为什么?
(4分)
答:
(2)请结合全诗,分析最后一句“明日又逢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13、默写(以下两题任选其一,5分)
(一)
(1)《阿Q正传》最初分章发表于北京《晨报副镌》时,署名是。
(2)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
(杜甫《兵车行》)
(3),蝉蜕于浊秽,。
(司马迁《屈原列传》)
(二)
(1)杜甫《兵车行》中“”一句七个字四个动作,将依依不舍之情刻画得细致入微,写出了人民生离死别的悲惨情景。
(杜甫《兵车行》)
(2)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
刘禹锡《石头城》
(3),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尘满面,鬓如霜。
(苏轼《江城子》)
五、(2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听雨的奢侈
林如求
近日夜雨,雨水顺着防盗网上的铁皮一层淌下一层,响声随着雨势,时骤时疏,时轻时重,朦胧之中陡生一种静谧、和谐、悠远的美妙情感。
就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样,古时的雨与今时的雨自然无太大的区别,今时的雨点拍打树叶、细润花草、敲击河滩、筛落水面的声音与古时也绝无二致,所不同的只是对雨声的感受会因人因时因境因情而异。
例如。
同样是春雨。
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高兴地放声高歌: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而晚唐的李建勋对春雨的感受就要复杂得多:
“春霖未免妨游赏,唯到诗家自有情。
……闲忆昔年为客处,闷留山馆阻行行。
”春雨所引发的是诗人对过往岁月的一种深情的怀念和咀嚼。
南宋词人蒋捷写的那首《虞美人·听雨》对雨从感怀到慨叹,更是把人生的悲凉况味传达至今,简直痛入心髓。
我没有经历过历史上山河破碎、家破人亡那样凄风苦雨的日子,自然也就没有如古人那般“秋来叶上无情雨,白了人头是此声”,对雨声会那么的百感交集和痛彻心髓,可在物质生活匮乏和丰裕时的感受却迥然不同。
回想小时住在乡下,最恼的就是雨天。
雷鸣电闪风狂雨骤,令我惶恐万分。
因此,每逢雷雨夜,我常龟缩在被窝里,以幼稚的心灵感受大自然的神经,带着惊恐惶惑,迷迷糊糊地进入梦乡。
即令是和风细雨,我也不大喜欢。
因为我家离学校有好长一段路程。
那时,家里穷,没有雨伞,只有一个锅盖大的大竹笠,以它遮阳尚可,遮雨则只遮个头脸,衣裤难免要淋湿。
冬春时节,没有雨鞋的我雨天赤脚踩在凉冰冰的地上,更难受!
所以那时夜半听到嗒嗒的雨声,在我绝不是一首抒情诗,它带给我的是一种湿漉漉的难受和一层苦涩涩的无奈。
长大以后,我读了许多书,特别是参加工作后,生活渐渐好起来,渐渐地喜欢起雨来了,不仅喜欢和风细雨,而且更喜欢狂风骤雨。
因为此时在我看来,只有雨,没有雷电,也就缺乏了震撼心灵的力度。
别的无庸赘言,在中国文学史上,要是只有狂风骤雨,而无雷鸣电闪,恐怕屈原就写不出那奇谲瑰丽的杰作《天问》。
正是大自然的雷电风雨触动了大诗人心灵深处的冤屈、激愤、忧虑、沉痛、苦闷、彷徨、坚贞、无畏……才有了这篇流传千古的杰作。
由此我也悟出了后世许多大文学家如莎士比亚、巴金、曹禺等所以喜欢写雷写电写风写雨的真谛。
身居闹市多年,已经难得再见山村那种雷鸣电闪的豪雨,除了台风登陆,也少见那种狂风拔树的骤雨和暴雨;水泥屋顶也使夜雨没了那种“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致。
因此每逢下雨,我常会因此生出一种遗憾。
但我还是喜欢雨,不论是“细声巧作蝇触纸”,还是“大声铿若山落泉”,自是一种难逢的天籁,宁心静气地倾听那淅沥的雨声,对当今污染严重,整日笼罩在电视卡拉OK歌吟声和汽车摩托喧嚣声中的城市人来说,不啻是一种休息,一种调节,一种陶冶,一种享受。
那雨声是大自然与你的絮语。
它轻轻地搓揉着你的心,消去你因忙忙碌碌争名夺利而生的郁闷和烦乱、疲惫和冷漠,唤醒你回归大自然的亲情,找回你那颗失落的平常心,带给你一份平和的心态,让你变得更加青春妩媚、安详可人,从此迈向生命的圆满。
因此,每当久晴不雨时,我就特别盼望着下雨。
这时,不论是在白天还是在夜晚,听到那呼呼的风声,就好像在倾听大幕揭开的前奏;听到那嗒嗒的雨声,仿佛是在欣赏一首大自然的赞美诗;而此时的闪电犹如闪烁变幻的舞台灯光,隆隆的雷声自然就是高亢激越的黄钟大吕了……
如是,我把听雨说成是一场难得的奢侈,你也就不会觉得无稽和过分了吧?
14.联系全文,简要概括作者不同时期不同境况下听雨的感受。
(6分)
答:
15.从全文看,作者举杜甫、李建勋、蒋捷的例子,在内容上和结构上分别起什么作用?
(6分)
答:
16.作者为什么把听雨说成是“一场难得的奢侈”?
(6分)
答:
17.“听到那呼呼的风声,就好像在倾听大幕揭开的前奏;听到那嗒嗒的雨声,仿佛是在欣赏一首大自然的赞美诗”请鉴赏这段字在表达技巧方面的特色。
(4分)
六、(15分)
18、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要点,不超过15个字。
(3分)
随着青藏铁路的全线开通,神奇的“天路”正成为海内外媒体没有硝烟的新闻大战的战场。
“每天要求采访的电话络绎不绝,人手少的时候接都接不过来。
”驻扎在拉萨西藏宾馆的铁道部工作人员说。
新华社地青海格尔木和西藏分别设立了采编平台,抽调近120名记者编辑和技术人员在一线进行文字、图片、音视频报道。
据了解,除了铁路部门确认的600名媒体记者外,云集在青藏铁路沿线的国内外其它媒体记者也超过了400人。
一场争夺观众、读者、网民眼球的新闻大战已经开始。
答:
19、在下面三处横线上补写适当的句子,做到前后一致,句式恰当。
(6分)
有人说,秋风是冷酷的。
抱怨它①
,说它吹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人们啊,你可曾想过这样的道理吗?
②;如果不是秋风将果实卸下高枝,那果实不是要被冰雪吞噬吗?
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杆,那种子不是要被酷寒冻裂吗?
是秋风,把叶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延续生命的道路;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温暖的家,使它保存了生命的胚胎;③
20、读下面的材料,在横线上填写句子,要求表达合理、简明。
(6分)
某中学学生会向一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你认为哪些阅读你最感兴趣。
调查结果如下表:
内容
认同率
武侠言情
35.1%
娱乐休闲
32.5%
文学历史
15.0%
时事政治
17.4%
注:
每一类内容认同率均指认同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1)调查结果是这样的(请概括说明)
(2)形成这样的认同意味着
(3)这种状况是否需要改变,请陈述理由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社会要和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人也要和谐。
小和谐构成大和谐,大和谐促进小和谐,和谐是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和谐才能更好地发展。
请以“和谐”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话题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2007高考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2007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B依次读jiá、xié、xiá、jiā(A依次读:
shì、zhì、sì、shī;C依次读:
jī、
jǐ、jì、jǐ;D依次读:
bì、bì、bǐ、bēi)
2.CA后事之师备尝艰辛B蜂拥而上C举步维艰卑躬屈膝良辰美景D披肝沥胆万事俱备
3.C(铤而走险:
因走投无路而采取冒险行为,用于“酒后驾车”程度过重。
气宇轩昂:
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一般用于形容人。
蔚然成风:
与“热情”搭配不当。
)
4.D(A搭配不当。
指出“批评意见”不搭配。
B语序不当。
“绵延上千公里”应放在“涉及10个盟市”的后面。
C缺成分,“漠然”后面应加“的态度”。
)
5.B(“免费”是网络电影早期的特点)
6.A(依据在第3自然段、第4自然段最后几句。
B“话语权”文中无根据,“先锋“应为”时尚“;C“在网络上推广”有误;D还没有“发展成为……”,且原因也不是“科技含量高”。
)
7.D(原因推断有误,原文无此信息)
8.A(重:
应为“大”,“很大”)
9.C(②说明的是皇后遭受磨难,而不是说她干练;③是表现皇后的谦让;⑥表现的是她的谨慎。
)
10.B(文中没写高宗不宠幸皇后,也是她自己甘居钱贵妃之下,不是高宗逼的。
)
参考译文:
高过(陈项)的柳皇后,名叫柳敬言,是河东解县人。
柳敬言曾祖父柳世隆,在齐朝任过侍中、司空、尚书令等职,尊为贞阳忠汉公。
(她的)祖父柳恽,在梁代名气很大,官做到秘书监,赠官为侍中、中护军。
父亲柳偃,仰娶梁武帝的女儿长城公主,拜为驸马者尉。
大宝年间,担任都阳太首,列在官任上。
柳皇后当时才九岁,料理家务,很像一个成年人。
侯景之乱的时候,柳皇后和弟弟柳盼前往江陵,投奔梁元帝,元帝因为长城公主的缘故,给他们的生活条件十分优厚。
等到陈高宗到了江陵,梁元帝就把柳敬言许配给了他。
梁元帝承圣二年,柳敬言在江陵生下了陈后主(叔宝)。
第二年,江陵沦陷,高宗迁到关右,柳皇后和陈后主都留在穰城。
陈文帝天嘉年二年,柳皇后和陈后主回到了陈朝朝廷,柳皇后被封为安成王妃,陈高宗即位,(柳敬言)被立普皇后。
柳皇后身材相貌很漂亮,身长七尺二寸,手长过了膝盖。
早先,陈高宗住在乡间,先娶了吴兴姓钱的女子,到当上了皇帝,就封她为贵妃,十分宠爱,柳皇后甘心居于其下。
每逢供奉皇帝家物品的官员送上供奉之物,皇后就将其中最好的推让给贵妃,而自己用差一些的。
高宗驾崩后,始兴王陈叔陵作乱,后主依赖柳皇后和乐安君吴氏相救才免于遭难,这件事记载在陈叔陵传中。
陈后主即位,尊柳皇后为皇太后,所住的官殿赐号“弘范”。
就在这里,陈朝刚刚失去了淮南地盘,隋朝的军队逼近长江,国家又遇到了大丧(高宗驾崩)之事,后主又染疮病,不能料理朝政,这期间,诛杀陈叔陵、料理高宗的丧事、主管边疆防务以及各部的繁杂事务,虽然都是借用后主的政令,实际上都是由柳皇后作出决断。
后主病愈后,才把朝廷交还给他。
陈朝灭亡以后,柳皇后到了长安,隋朝大业十一年在东都逝世,时年八十三岁,葬在洛阳的邙山。
柳皇后性情谦和谨慎,从来未为自己的亲族请求官禄,就连衣服食物之类也没有分留过。
11、
(1)这期间,诛杀陈叔陵、料理高宗的丧事、主管边疆防务以及各部的繁杂事务,虽然都是借用后主的政令,实际上都是由柳皇后作出决断。
(2)柳皇后性情谦和谨慎,从来未为自己的亲族请求官禄,就连衣服食物之类也没有分留过。
12、
(1)用得好,一个“笑”字与前句的“悲”字相呼应,是对一生经历的自我嘲笑。
(2分)作者追忆往事又回到现实,满怀无奈、辛酸与不平之气。
(2分)
(2)但新的一年又要来到,反衬作者日渐衰老,满腹愁绪,倍感凄凉,使他的愁苦心情更加沉重。
(4分)
13、
(一)
(1)巴人
(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3)自疏濯淖污泥之中以浮游尘埃之外。
(二)
(1)牵衣顿足拦道哭。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模拟 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