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开题报告.docx
- 文档编号:30615941
- 上传时间:2023-08-18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7.24KB
后进生开题报告.docx
《后进生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进生开题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后进生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系、部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11年4月26日”或“2011-04-26”。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1.1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1).通过“对后进生形成原因”的调查,把握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后进生开发自身潜力,挖掘优势,克服缺点,提高学生素质,,彻底改变后进生自卑心理,唤起后进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和积极性,在体验成功的喜悦中树立做人的尊严,从而能主动、自觉地学习、劳动、文体等活动。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他们自觉地把教育者提出的要求转化为自己新的需要。
达到彻底转化后进生的目的。
(2).通过“对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其转化”的研究,改变教师习惯的思维方式和教育行为方式,有效的转变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知识观,有助于加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提高老师转化差生的基本技能,提高数学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教育效率和成就感。
(3).通过大量实例材料、个案资料及教师相关心得论文,从社会、学校、家庭全面分析的角度,强化、优化转化后进生的过程,探索转化后进生的有效途径和有效对策,便于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反思,总结出转化后进生的教学规律和方法,为后进生落实素质教育提供丰富的个案实例和一定的理论依据。
通过总结经验,找准问题,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为学校优质教育提供最有效的途径,为学校的研究性管理、教学、学习提供全新的理念和理论支持,实现革命性、实践性突破。
为后进生的转化提供成功经验,实现前瞻性突破。
1.2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
“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而跟据200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称,在我国大约3.4亿的18岁以下青少年中,大约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
这些学生很多都被老师和家长列为后进生行列,他们在学业上不再被认为有什么希望,而成为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
素质教育的特点在于全体性,它要求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要求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确实产生了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
如何做好这些学生的转化工作,既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
学校教育只要存在,后进生问题就必然存在。
后进生在学校教育中大量存在,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个考验。
如果处理不当,总会在这些学校闹出爆炸性的社会新闻;而有的学校则发生学生和学校闹纠纷,最后发生学生家长刺死校长的可悲事情的;更多的则是学生未走出校门就走进了牢门的这样惨痛的事。
所以不论对学生群体还是个体来说,就学生的身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和危害,所以后进生的转化有着不可估量的实践意义。
后生生大都是潜能未得到很好开发的学生,其中有不少是大器晚成者,只要为他们创造发挥潜能条件,这些学生都可以成材。
防止他们以低素质、低文化的状况进入社会,受益的不仅是学生本身和其家庭,更重要的是有益社会,转化他们,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我国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后劲和如何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人力资源财富的问题。
同时在如何转化后进生的研究过程中,有助于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念,更好地把握数学教学的本质,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领悟教师为主导的角色内涵,推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本课题的研究既可在人学理论、教学理论等方面作出新的探索,又可为转化后进生找到切实有效的途径,故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较大。
对于教师而言,后进生的研究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是一个困挠万千教师的问题,该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参与教师的教科研的意识,养成善于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及时分析问题,找到后进生成因的个性和共性,更好地因材施教,还能转变教学理念,树立发展的评价观。
作为一个课题对后进生进行研究,变过去仅靠观察和印象对后进生的断定为依据科学的分析对后进生进行分类,变过去对后进生研究的自发性、随意性为自觉性、系统性。
我们的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既是对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大贡献,也是对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所作的最强有力的基础工作。
因此此课题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后进生”进行更为的认识和更好地科学有效的制定出教育对策。
只有实现了全体学生的全面提高,才能实现我们素质教育
的目的,实现国民素质的提高。
2.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我们认为:
儿童学习困难是指智力基本正常的学龄期儿童学业成绩明显落后的一类综合征。
一般是指有适当学习机会的学龄期儿童,由于环境、心理和素质等方面的问题,致使学习技能的获得或发展出现障碍。
表现为经常性的学业成绩不良,无法达到课程标准的目标,甚至远远低于课程便准的要求。
狭义的学习困难儿童一般无智力缺陷,智商(IQ)在70分以上。
后进生这个定义至今国际上还没有十分统一的概念,在我国曾被称为差生或中下生,前苏联称其为学习不良的学生,而美国称其为学习无能者,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将学习困难儿童列为特殊教育对象。
当前社会发展状况随着社会变革,新的教育观念的出现,教育工作者们都在寻求一种解决后进生的方法,这些后进生不管在学校里还是家庭当中都表现为进步比较缓慢、水平比较低、性格比较孤僻,精力比较分散、沟通能力比较差等等。
造成他们出现这样的问题的原因有很多:
家庭的教育观、父母的日常言行、社会不良“细胞”的侵入、教育手段的软弱单一以及学生本身等因素,致使他们成为学校头痛、家长怜惜、社会憎恶的“另类”人。
后进生在古今中外各类学校中都存在,成为困扰教育界的一个难题。
对后进生的研究历史尽管久远,但并未取得丰硕的成果,原因恐怕就在于后进生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在教育实践界,往往从制度侧面的因素,如怎样分组教学,如何改善班级课堂教学等加以研究的居多,而着眼于非制度侧面的因素——学生的兴趣、情感、态度等等的分析不够。
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来研究这一课题。
关于后进生,国内外有很多相关研究。
国外最早研究后进生这一问题的专家是摩根,他是英国的一位眼科医生,源于他在工作中发现了“词盲现象”;赞科夫从情感、意志等特点分析差等生,布德威克、韦纳等人研究后进生的失败归因特征;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后进生的实质是学习个体自信心缺乏与自我概念的消极,布鲁姆认为后进生学业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不正确的学生观及不恰当的教学方法造成的等等。
我国对学习困难的研究起步较晚。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才开始重视对后进生的研究,真正引起重视是在1978年以后。
戴湘华,吴祥帧,王铁军,徐仁德等人对差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经验型或分析型研究。
钟启泉从国外差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为依据,从原因诊断的角度、治疗的角度、教学论和性格学分析的角度以及预防教育的角度,综合地考察差生问题,揭示现代差生概念的内涵,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略。
近年来,我国在后进生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研究的重点已从探讨学习困难儿童的特点及原因,转变到如何通过教育干预切实改善他们落后的学习状况,以便大面积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上来,同时也在更加深入地探讨如何指导帮助学习困难儿童成功地迈入社会。
为此,我国教育工作者从家庭教育、教育教学、学科教育、认知心理学等多领域入手,做了大量的干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迄今为止在各级、各类书刊上发表的文章大约有千余篇。
前人的这些研究,为我们课题的开展提供
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对于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其转化,廖成美(四川省会理县黎溪镇锁水小学),在“浅谈农村小学数学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其转化建议”的研究中指出,农村小学数学后进生的产生原因有社会、家庭、学校教育、教师,以及学生自身等众多原因,文章对这些成因进行后,提出了相应的转化对策。
葛宁一(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遵义),则在研究“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及其转化的对策”中指出,后进生是许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极为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人的原因。
后进生的转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道难题,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教育工程。
转化后进生需要一个过程,特别要求我们教师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的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俞金叶(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则在“后进生问题的深层原因分析与对策寻求”的研究中指出,传统的教育评价往往把“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归结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欠缺、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的欠缺等表层原因。
其实导致后进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既受到性格、兴趣、信心、动机等非智力心理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来自家庭、班级和学校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所以要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以宽厚、博爱、敏锐之心去理解“后进生”,关心后进生,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给他们提供锻炼和表现的机会,积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对于后进生的心理状态的探索,薛宗平、吴迪在研究“后进生的个性心理差异与转化策略”中指出,后进生转化的效果如何,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前途,也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和人才质量的高低,它是学校教育工作中无法回避又有着深远影响的重要课题。
要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根据后进生个性心理差异形成的原因及外在表现,来确定转化后进生的方法策略和工作原则。
冼英萍(镇隆第一中学,广东信宜),在研究“后进生心理障碍的形成原因及教育对策”中提到,后进生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后进生有其独特的表现,在学习后进生的转变中也有其独有的内容与方式。
在转化这类后进生时可以运用以下教育对策:
光大“皮格马利翁效应”,挖掘其闪光点,排除自卑心理,同时指导其正确归因,循序渐进,提高成绩,另外也要注意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综合“治理”,以达到培养学习后进生良好道德情操的目的。
“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研究这一课题融合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学校既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等理论精髓,以心理学的认知理论,教育学的教法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为实验的理论基础。
以“会学”替代“学会”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校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时,曾经为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进行了转变“教书”为“教法”的探讨,也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做过初步研究,在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方面,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为进一步研究实验“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
奠定了基础。
对于后进生的转化策略,谢和新(广西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山川中学)在研究“谈转化后进生工作的几点经验”中提到,教师是人类知识经验和文明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重任。
今天,我们面对素质教育新形势,必须提高认识,更新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放下架子,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善于发掘学生的优点和潜能;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做到心心相印,心态平衡,建立起互相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发展个性,实践教育新理论、新观点,不断总结、创新经验和方法,努力做好后进生思想转化工作。
何勇(江苏省睢宁县城西中学,江苏睢宁)在研究“感情移化与后进生转化”中说到,感情移化是转化后进生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本文阐述了笔者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得到的一些有效方法和体会:
“爱”字当头,注入动力;抓住契机,促成转化;创设情境,群体感化;持之以恒,不怕反复。
聂晶、吴继东在研究“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几点思考”中说到,教育转化后进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应从倾注爱心、善于激励、把握教育时机、坚持因材施教、加强行为指导、创设和谐环境等六个方面入手,在理解的基础上爱护,在信任的基础上关心,在期待的基础上帮助,通过真诚和正确有序的工作,来引导他们逐步打开理想之门。
蹇跃芳在研究关“后进生转化问题的思考”中说到,素质教育的根本是面向全体学生,后进生的客观存在决定了后进生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中心任务之一。
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后进生,把握转化后进生的一般规律,掌握转化后进生的基本方法。
教育的神圣在于铸就未来,面对后进生,教育者若能不弃不离,尽心研究教育他们的方法并付诸实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必见成效。
罗志翠(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安徽马鞍山)在研究“对后进生教育转化中‘反弹’现象的探讨”中提到,后进生教育转化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反弹”现象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以及如何遏制“反弹”产生的对策和应掌握的基本原则,确保后进生顺利转化,对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3.1、课题界定:
(1)后进生:
就是指那些在知识能力、方法技巧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学习进步较慢,考试分数偏低或思想品德一时养成不良,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
(2)转化:
指教师对后进生进行认真系统的教育,充分挖掘出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取得进步,从而使他们增强学习信心,智力得到正常开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2、后进生形成原因的研究:
(1)后进生形成的内部因素即个体原因:
智力因素(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等);非智力因素(兴趣、情感、意志、动机、性格);身心素质(身体状况、心理素质);从心理学、生理学的角度分析后进生的成因。
(2)外部因素:
后进生形成的家庭原因;教师的教学素养、学科素养、责任心等教育原因;学校、班级的文化氛围等学校原因;后进生形成的社会原因。
具体措施是了解后进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后进生的家庭背景,了解后进生受教育和受学习的情况。
3.3、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对后进生的影响的研究:
家庭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教育,对学生的前期思想起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气氛和健康的社会文化可以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使学生从小远离不良风气的侵袭。
3.4后进生心理状况的研究:
(1)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的研究
(2)后进生的心理问题分类(3)后进生的教育原则(4)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习数学效率的有效方法(5)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效互动(6)关爱后进生的心理健康的制度和机制的设计(7)后进生心理辅导的实践。
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有以下特点:
(1)表现在认识特征上是认识能力低下,对道德、法纪愚昧无知,常常是非模糊或颠倒。
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常常表现为亡命称霸的英雄观、无政府主义的自由观、低级下流的趣味观。
(2)表现在情感特征上是重哥门义气,常表现为不分是非的感情用事。
情感不稳定,变化多端、变化无常。
(3)表现在意志特征上是薄弱型,有时显现两极特点。
常常是在正确方面表现出自卑和意志薄弱;在狭隘的利己主义方面表现出意志力畸形的“坚强”。
(4)表现在学习上,学习水平、能力水平、基础都比较差。
学习习惯与学习心态偏差,普遍缺乏自信心、意志力和成就动机。
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就是选定若干后进生,针对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从这些心理问题表现的原因入手,实施心理干预,实现后进变先进或至少能恢复正常的状态。
3.5、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是从注重教师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向注重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摒弃注入式,贯彻启发式,将动手动脑相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技术结合,个体学习和集体讨论结合,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紧张压抑的被动接受为轻松愉快的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身到教学过程中来。
3.6、后进生转化的有效策略的研究:
(1)培养后劲生的自信心;
(2)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3)班主任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4)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后进生的外部条件。
后进生转化策略的切入点:
(1)非智力因素的干扰(构建学生内部的动机系统,培养后进生自我调控能力);
(2)注意力的训练,思维能力培养(根据各学科对思维能力的不同要求,探索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的策略和经验);(3)家长的关注;(4)知识点补缺;(5)教师行为、教育理念的改变(强化因材施教的思想,关注后进生形成的多种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4.1实行方案:
根据课题实行方案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对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其转化的研究,采用调查法、观察法、总结法、文献法、实验法、个案法、行动研究法、实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
1、采取调查法、观察法、总结法等研究方法重点研究后进生的形成原因以及心理特点。
调查法:
设计有效的调查问卷,对后进生本人进行全方位调查,
探析其形成原因和其心理特征。
观察法:
对所调查的后进生进行多方面认真观察,并作好记录。
总结法:
对后进生的发展状况进行及时地反馈,积累资料,总结出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其心理特征。
2、采取文献法、实验法、个案法、行动研究法、实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重点研究文献资料和教育信息中关于应对后进生的转化对策,并且结合个案提出相关转化对策。
文献法:
重点对于公开发表于著作、期刊及互联网上的现有转化
后进生的经验和理论以及相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文章进行学习和研究,使得本课题的研究更为全面了解国内外此类研究状况及成果,搜集相关理论依据与资料,最大限度地为课题提供理论支持,把握研究方向。
实验法:
根据以往的教学和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理论,精心考
虑,提出后进生转化的策略,对某些策略进行检验或试验,取得相关数据,找出该策略与后进生转化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达到验证该策略是否有效的目的。
个案法:
主要通过对部分后进生进行深入而具体的跟踪研究,及
时了解实验情况并适当调整教育教学策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情感、学习的因素,以探索后进生成因及其转化方法,从个性到共性揭示一般规律。
行动研究法:
在后进生课题的实施中,通过“调查——总结——实践——再总结”的科学认识理论来指导本课题的研究,采用“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的方法来展开具体而有针对性的研究。
并及时总结、归纳教育后进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经验总结法:
总结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体会与得失,并对“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包括经验和教训,在相关教育、教学策略、方法、成效等方面进行详细总结。
4.2课题进度: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3年12月20日-2014年2月15日)
1、学习了解有关后进生的理论知识,收集整理有关文献资料。
2、对学生摸底调查,确定后进生名单,名单确定后,对这些后进生进行观察访问、问卷等方式就后进生现状进行全面调查。
第二阶段:
理论研究阶段(2014年2月17日-2014年3月2日)
1、作好前期资料和数据收集与整理工作。
明确课题实验任务、要求,目的及意义、内容与重点,在此基础上初步制订课题实验计划。
2、按照要求,完成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
实验研究阶段(2014年3月3日-2014年3月30日)
1、根据前期调查结果的启示,针对后进生学习的现状,分析成因,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提高后进生学习的兴趣,及时记录实验情况(特别是后进生个案跟踪情况)、结果、感想、体会,
2、分析处理相注意追踪分析,探求共性特征,分析各类学生学习障碍的形成原因。
有目的有计划的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实验,以摸索、形成、积累克服学习障碍的有益经验。
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积累经验,总结出带普遍性、具有可行性、既有时代特点,又有较强操作性的做法、经验上升的理论。
撰写一批有指导意义、辐射性较强的经验论文,进行阶段性交流现场会和实验工作阶段小结。
第四阶段:
总结提高阶段(2014年3月31日-2014年4月10日)
通过实践进一步检查、研究反馈,去粗取精,抽取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请老师提升、完善研究成果。
第五阶段:
完善成果阶段(2014年4月11日-2014年4月20日)
对课题研究与实验成果进行矫正验收,完成课题的研究。
4.3预期效果:
论文预期效果
阶段性成果:
2013年12月——2014年4月
1、相关资料收集,对课题进行阶段性小结、经验总结。
2、论文设计,初稿形成。
最终研究成果:
2014年4月——2014年5月
完善成果,论文定稿。
实验预期效果
通过“对后进生转化”的实践研究,转变教师的育人观,转变班主任的育人观,转变家长对学生的教育观念。
初步消除班级后进生的自卑心理,培养他们的耐挫能力,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发挥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5.已查阅参考文献
[1]田秀娟.后进生的形成原因与转化对策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
[2]廖成美.浅谈农村小学数学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其转化建议[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04)
[3]王兆锋.“后进生”成因分析及教育举措[J].甘肃科技纵横,2005,(06).
[4]曹鹏,王岩.中学后进生的成因及教育转化[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1).
[5]葛宁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及其转化的对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0)
[6]王枭,余其权.促进后进生转化的诸多因素的分析[J].安徽教育,2002,(19).
[7]王学英,刘君.浅谈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及转化对策[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1998,(01)
[8]李再武.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及情感教育[J].天津教育,2000,(Z1).
[9]吴镇美,殷立本.浅谈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及其排除方法[J].镇江高专学报,1995,(01).
[10]柳文茂.中学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J].河北教育,2002,(12).
[11]梁坚真.转化后进生要——爱、导、帮、行[J].基础教育研究,1995,(03)
[12]张杰.浅谈如何转化后进生[J].成功(教育),2010,(04)
[13]顾爱琴.转化后进生“三要”[J].现代技能开发,2000,(04)
[14]李治国.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02)
[15]聂海强.转化后进生的“五忌五宜”[J].广西教育,2002,(20).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系审核意见
系主任:
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后进生 开题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