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30611511
- 上传时间:2023-08-18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4.26KB
《雷雨》教学设计.docx
《《雷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雨》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上个世纪60年代,有一位著名的日本作家访问中国,他专程登门拜访了剧作家曹禺先生,并且向他表达了这样一种愿望:
“我希望日后也能写出像您的《雷雨》那样的杰作来。
”这位日本作家是谁呢?
他就是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先生。
我们知道《雷雨》这部作品是曹禺先生在中学时期开始构思,在大学毕业时,也就是他23岁时创作完成的。
那么这样一部年轻的作品,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它赢得了大江先生这样高度的赞誉,成为他眼里“丰碑”式的作品呢?
看大屏幕:
多媒体课件展示
(一)
“在戏剧中,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戏剧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
”
——黑格尔《美学》
黑格尔老先生显然是想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剧本而言第一要素是——是什么?
语言是第一要素。
道理非常简单,因为对于一个剧本而言,如果离开了语言,它的人物、故事情节等等就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所以难怪钱谷融教授有这样一种感觉。
多媒体课件展示
(二)
我确实太喜欢曹禺剧本中的语言了,每次读曹禺先生的剧本,总有一种既亲切又新鲜的感觉,他那色彩明丽而又精练生动的语言,常常很巧妙地把我带进一个奇妙的艺术世界,给予我无限的喜悦。
——钱谷融《令人憧憬和痴迷的艺术境界——关于〈雷雨〉欣赏答问录》
曹禺先生的剧作,正是以它精致的语言,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一个精妙的艺术境界。
下面,就让我们经由一个个具体的语言场景,进入钱谷融先生所说的“令人憧憬和痴迷”的雷雨的语言艺术世界。
二、解读文本
1.看第一个语言片段。
多媒体课件展示(三)
朴:
(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
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朴:
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
是的。
(原文:
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
朴:
(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是多岁的时候。
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鲁:
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
朴:
恩,(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鲁:
哦,好地方。
[提问]找到这段文字在课文中所在的位置。
注意看屏幕上的这段文字与原文有些什么不一样?
[明确]这里有一句简短的话,“是的”。
显然,跟原文比起来,这里遗漏了一句话,看一下这段文字。
多媒体课件展示(四)
朴:
(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
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朴:
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
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朴:
(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概是二是多岁的时候。
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鲁:
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
朴:
恩,(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鲁:
哦,好地方。
[提问]注意对话情境。
周朴园向鲁侍萍提了一个问题,三十年前你在无锡吗?
侍萍的答案很简单,两个字,“是的”。
那为什么在回答了这个问题之后,又跟着加上了一句话呢?
是不是鲁侍萍的话给人感觉太罗嗦呢?
前面钱谷融先生刚刚评价过曹禺先生剧作的语言是非常精练的。
那么它会不会是曹禺先生的一个疏忽呢?
相互交流。
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参考]①鲁侍萍用“我们”肯定暗示自己的身份跟周朴园有一些关系,比方说他们原来在无锡的时候就认识。
②想勾起周朴园对以前的回忆。
[小结]其实不只是认识,两个人的关系非同寻常。
还有一句话是为了激起周对鲁的回忆。
(请其他同学补充),因为两个人三十多年前在无锡有一段非同一般的生活和关系,所以现在鲁侍萍讲这句话,是为了激起周朴园对三十年前往事的回忆。
这样看来这是鲁侍萍有意识地说了这句话。
有没有可能是无意识的?
比如说我们今天说话,“是的,三十多年前哪,我记得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
[明确]有可能。
探究起来,人物此时的心理是很生动很丰富的。
[提问]按照刚才的想法,鲁侍萍讲这句话的目的是在激起周朴园对往事的回忆,从上下文看,她有没有达到目的?
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来已经激起了周的回忆?
[明确](沉思)他陷入了沉思。
然后说,“是的,很远了。
我想想”。
确实鲁侍萍达到了目的。
[提问]三十多年前的生活当中显然有很多的生活方面的细节,值得回忆的东西。
为什么偏偏只选了“我们还没有用洋火”这样一个生活细节呢?
为什么是洋火,而不是别的?
试着想一下没有用洋火之前可能用什么呢?
洋火就是什么?
(火柴)火柴是为了点火点灯。
那么在用洋火之前可能会用什么?
可能在一些文学作品或者听一些老一辈介绍过可能用打火石之类。
打火石相对来说是比较简陋的一种方式。
但这种点火方式在我们国家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被新式的点火方式——火柴,后来还有打火机等等取代了。
那么为什么鲁侍萍单单选择了这样一个生活上的细节?
刚才大家不是说了吗?
鲁侍萍是有意识地要激起周朴园的回忆。
显然她在提到这个细节之前是经过思考的。
[明确]两点。
第一点,洋火比较有那个时代的特点。
因为这个生活细节在当时是非常典型的。
所以一讲出来马上就勾起回忆了。
这很重要。
第二点,洋火可能跟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因为我们知道火柴是天天都要用到的。
[提问]这个生活细节在他们的印象当中肯定特别深刻,尤其是在鲁侍萍的生活当中特别深刻。
想象一下,鲁侍萍或者是周朴园在这个生活细节的触发下,他们此时此刻脑海里可能浮现出什么样的生活场景呢?
利用上下文提供的信息和相关的情景来设想鲁侍萍和周朴园此时此刻脑海当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生活场景?
[明确]①因为周有一件旧衬衣有一个灯烧破窟窿。
是鲁侍萍给他补好的。
这是非常恩爱的一个生活场景。
②课文的开头讲到,鲁有一个习惯。
因为她生了周萍受了病一直要关窗户。
关窗户一般来说室内就比较昏暗。
可能就要用到洋火点灯等等。
最好的细节当然就是旧衬衣那个生活场景,因为最后两个人也是因为旧衬衣相认的。
所以这个烧破的窟窿跟洋火有关。
然后我们在进一步地设想一下眼前这样的画面:
一盏油灯,红色的火焰在跳动着,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在灯下非常专注地一针一线地绣着梅花。
然后旁边可能是年轻的父亲怀里抱着小孩,在边上静静地看着。
大家觉得眼前的画面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温馨)很温馨的,两个人的生活很恩爱的,很甜美的。
没错,他们两人三十年前正是这样一种生活。
所以难怪,三十年后他们想起来,才觉得对他们来说无锡实在是个好地方。
因为无锡正是那段美好温馨生活的见证。
[提问]这段美好的生活有没有一直维持下去呢?
回顾一下情节,后来发生什么事情了。
(两个人分开了)。
在什么情况下分开的?
周为了娶一个阔小姐,有钱有门第的小姐。
把鲁赶出了家门。
请大家注意一下,在什么情况下鲁被赶出家门?
年三十的晚上。
而且是风雪夜,而且鲁侍萍刚生下第二个男孩才三天。
是一种非常落魄的境地。
那么这样一种段产后的经历,在他们两位的心中的又是怎样的一种印象的继续呢?
2.看下面这段话。
多媒体课件展示(五)
鲁:
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
你大概是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
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活动]为了更好地体会这一点,请把这段文字读一下。
放开声音来读。
注意揣摩这个时候人物的心理。
[活动]请一位女生读这段话。
(女生读)
[活动]请一位同学说说朗读感受最深的地方什么。
鲁侍萍现在对周朴园已经是恨了,已经没有爱了。
(没有爱,只有恨,我们先不管他有没有爱我们待会在讨论这个问题。
)她现在是满腔的恨,恨什么呢?
三十年前非常绝情地抛弃了我。
同学在朗读的时候可以把此时鲁心头的恨反映出来了。
台词里面本身就有这句话“我有的是恨,是悔。
是三十年我自己一天一天受的苦。
”面对着周朴园,鲁侍萍现在有一个机会,要把郁积在心里三十多年的恨尽情地释放出来。
我们设想一下,她似乎应该痛斥周朴园,是这样吗?
我们来看屏幕上的这段话。
多媒体课件展示(六)
鲁:
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
你大概是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
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孩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提示]这里人称发生了变化。
怎么变成了你们了呢?
你们指谁呀?
那显然也就是说逼着我离开周家的门的有没有包括周朴园?
(包括)。
是你,而且不只是你。
包括周家。
接着往下看。
看这段台词后面。
多媒体课件展示(七)
鲁:
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
你大概是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
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孩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朴:
从前的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鲁:
那是因为周大少爷一帆风顺,现在也是社会上的好人物。
可是自从我被你们家赶出来以后,我没有死成,我把我的母亲可给气死了,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
朴:
你的第二个孩子你不是已经抱走了么?
鲁:
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抱走的。
(自语)哦,天哪,我觉得我像在做梦。
[提问]你你你你之后,两个你们,接下去人称代词全部变成复数你们了。
请特别注意其中有一句话“我亲身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
”这句话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
如果把它改成你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不是很干脆吗?
那为什么换了这样一种感觉有点拗口的表达?
为什么?
[参考]鲁很激动,说话有点语无伦次。
[点评]可以理解。
无意识的激动。
但无意识的激动为什么不把你们改成你呢?
[明确]注意三十年前是一个什么概念。
前面已经有台词告诉我们了:
光绪二十年。
也就是清王朝时代,大概1895年这样的时间。
封建王朝时代当中青年男女能不能自由地去追求他们的幸福爱情呢?
《孔雀东南飞》中两个人多么恩爱,已经结婚了但是还是被活活拆散了。
曹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情感就好比贾宝玉对袭人和晴雯的情感”。
我们都知道,贾宝玉最后的结局是想要与他的林妹妹生活在一起都不可能。
如果他要去追求袭人和晴雯这样的下人有没有可能?
(没有可能)所以我们再回来看一看周朴园三十年前的处境。
可以说这个“你们”非常好的传达出了一点。
抛弃鲁侍萍的,当然直接的人是周朴园。
但是不只是周朴园,而且我们可以进一步地说主要的不是周朴园,而是他那个封建家庭,比方说“你们老太太”。
所以从这段话里头我们可以感觉到一点。
鲁侍萍对周朴园三十年前的行为当然首先是有一种怨愤的。
但是还不是那么简单。
3.我们来看这段话。
多媒体课件展示(八)
鲁:
(沉痛地)我太不敢相信世界上的人了。
你妈就是在年青的时候没有人来提醒,——可怜,妈就是一步走错,就步步走错了。
人的心都靠不住,我并不是说人坏,我就是恨人性太软弱,太容易变了。
[提示]这是第三幕当中鲁侍萍要她的女儿鲁四凤对天发誓不要跟周家的人来往。
她非常沉痛地讲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一起来看最后一句。
[提问]“我并不是说人坏,我就是恨人性太软弱,太容易变了。
”那么她这个结论是从哪里得出来的?
[明确]从周朴园身上得出来的。
就是三十年前那个沉痛的经历给她的一个教训。
那么我们把它在具体化,我们是不是可以直接地这样说,我并不是恨——谁坏呀?
而是恨谁的人性太软弱呀?
像周朴园那样的人太软弱。
太容易变了。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对周朴园她的情感当然有怨恨,但可能某种意义上更主要的,她是恨他太软弱了,不肯为爱情去牺牲去抗争。
[提示]那么这会不会只是鲁侍萍一相情愿的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无原则的宽容呢?
4.不妨来看一看周朴园本身的表现。
多媒体课件展示(九)
鲁: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
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朴:
(苦痛)哦!
鲁: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
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
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朴:
(汗涔涔地)哦。
[提问]看这段话。
这里的上下文的情境是两个人刚刚开始说话。
此时,鲁侍萍的身份在周朴园的眼里是什么?
一个下人的母亲,四凤的妈。
下人的母亲在向周朴园介绍我所知道的梅侍萍的经历和故事。
请大家看最后的“汗涔涔地”。
汗涔涔什么意思啊?
汗水不断地往下流,怎么回事啊,是不是太热了?
确实很热。
这是一个郁热的下午,而且窗户是关着的。
但是我想我们都应该很清楚,此时让周朴园冒汗的是天气原因还是什么原因?
[明确]是鲁侍萍的话,
[提问]为什么鲁侍萍的话让他产生了那么明显而强烈的反应?
[参考]当时周朴园不是自己愿意把鲁侍萍赶走,而鲁侍萍又说她那个时候是下等人,是不守本分的。
周朴园自己并不赞成她的看法。
在他眼里鲁侍萍应该不是像眼前的这个下人所说的这样的人。
他心理显得非常的愧疚。
[明确]“听说他生前是一个很不规矩的人。
”周朴园听到这个说法内心感到很苦痛。
因为梅侍萍这个年轻女子在周朴园心中是一个贤惠、善良的青年女子形象。
这样一个美好的甚至可以说是完美的形象在旁人眼里却变成了不规矩的人。
所以他内心感到无法接受,很苦痛。
也为自己多年前的行为感到愧疚。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周朴园只是一个普通的玩弄女性的纨绔子弟,那么当听到别人讲起他三十年前那段丑陋的事情的时候,他会不会有这种反应?
他也许根本就不会放在心上。
正因为他非常在乎这件事,而且多年来一直非常地在乎。
所以哪怕是当着局外人他的情绪的反应也是比较激烈。
那么读到这儿,我们感觉到周朴园,大家对他的印象怎么样?
还可以,挺好的一个人。
简单地说这个人,三十年前对鲁侍萍还是有真感情的,虽然鲁侍萍是一个下等人。
他们有一段恩爱的生活,而且周朴园对三十年前的那段过失他内心是愧疚悔恨的。
可以说是一个有良知,有温情的人。
但是我们继续看下面的内容,随着谈话的深入。
鲁侍萍对周朴园的认识越来越清楚。
我们对周朴园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楚了。
多媒体课件展示(十)
朴:
哦,侍萍!
(低声)是你?
鲁: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子上的相片,又望侍萍。
半晌)
朴: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
不是我要来的。
朴:
谁指使你来的?
鲁: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朴: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活动]找到这段话。
请大家揣摩一下人物的心理。
把这段人物对白读一下。
请大家放开声音来读。
注意要把人物此时的心理和内心世界表现出来。
[活动]请两个同学读。
[提示]注意朗读的时候应该把周朴园此时的表情表现出来。
注意这两个舞台说明。
严厉的,冷冷的。
[提问]周朴园不是一直怀念着鲁吗?
为什么当鲁侍萍真正站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的态度发生那么大的转变呢?
为什么?
[明确]周朴园觉得鲁侍萍好象是要敲诈他。
所以质问他你来干什么。
他想要探出他真正的意图。
那么鲁是不是要来敲诈他?
可以说周朴园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课文里面鲁侍萍反复多次地强调一点:
你不用怕,而且跟他申明过几天就要走,而且是带着女儿离开周家,永远都不会回来。
所以可以说周朴园的这个担忧是多余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感觉到周朴园原先在我们面前那个具有温情的、具有良知的温情脉脉的形象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活动]为了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心理我们来看电影《雷雨》的片段,刚才我们的同学的朗读已经把我们带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了。
我们再来看这一个电影片段。
多媒体课件展示(十一)(播放《雷雨》电影片段)(从“旧衬衣——“我要提”)
[提示]这是两位老艺术家给我们表演的一段精彩的画面。
是孙道临先生和秦怡女士的精彩表演。
我想跟我们刚才两位同学相比,他们更加细致入微的把人物的心理传达出来了。
当然我们两位同学的表演也很不错。
刚才我们已经提到了周朴园很担心鲁侍萍来敲诈他。
所以刚才电影里面有一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
一个动作细节很紧张地过去关门。
因为他这个时候内心很害怕很恐慌。
他这个时候担忧的是别人知道这件事情,然后进一步他的家庭名誉都会受到威胁。
这是他所不愿意的。
但是实际上,鲁侍萍已经对他申明了,绝不会拿三十年前的这段往事来做文章。
[提问]那么我们看一下鲁侍萍有没有什么要求呢?
多媒体课件展示(十二)
朴: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
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
好,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其实鲁只提了一个很小的要求就是要看一眼周萍,她的亲身骨肉,还不是说要跟他相认。
所以周朴园说,很好,事情就算了结了。
可是——我们接着来看下面的这一段对话。
多媒体课件展示(十三)打出另一部分内容。
朴:
(由衣内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
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
[提问]周给他开了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后来鲁非常坚决地把这张支票撕了。
大家觉得周为什么要给她开一张支票?
[参考]害怕鲁再来找他,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用钱来打发她走比较好比较稳妥。
[点评]也就是说这五千块钱纯粹是为了自己安全的考虑。
有没有其他看法?
[明确]其实这两句话传达出了周此时的一种矛盾的心理。
一个是为了彻底地打发她走,五千块钱。
可以说能够很稳妥地解决这件事情。
二可以说也是弥补自己的罪过。
五千块钱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剧本第二幕告诉我们,鲁侍萍在济南一个学校做工一个月的工资是八块钱。
五千块钱就相当于她五十多年的收入。
对周朴园来讲,他想用这五千块钱来为鲁侍萍的后半生提供一点生活上的保障。
,所以虽然这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被撕了,但在第四幕当中又提到另外一个情节,周朴园专门托人给济南的姓鲁的也就是鲁侍萍寄了两万块钱。
那么这样看起来,在我们面前的周朴园显得是非常复杂的。
在他身上可以说是温情与绝情、冷酷与一种真实的爱情、人情味与铜臭味是交织在一起的。
当然真正要认清周朴园这样一个人物难度是相当大的。
多媒体课件展示(十四)
1997年12月11日,北京的首都剧场上演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排演的话剧《雷雨》,这是雷雨自1954年首演以来的第三次复排。
剧中周朴园的扮演者郑榕,此时已是》此时已是73岁高龄,在此之前他扮演这个角色有400多场。
当掌声响起时,郑榕自己却说,到了这次演出,我才刚刚弄明白,周朴园是怎样一个人。
——2002年6月10日CCTV10科教频道《人物》栏目
[小结]老艺术家,北京人艺的郑榕先生在演了周朴园四十多年,演了四百多场雷雨之后还有个想法:
“到了这次演出,我才刚刚弄明白,周朴园是怎样一个人。
”那么我们有没有完全弄明白呢?
今天我们这堂课的讨论并不能说已经完全地把握了周朴园。
有一句话叫做“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郑榕先生他说他认识清楚了,那么如果他把周朴园的形象告诉我们了,是不是我们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呢?
不是这样的。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
假如说我们班上四十几个同学眼里只有一个周朴园是不太正常的。
这堂课我们就选择了这样几个语言片段文围绕着他的语言来探究人物的复杂心理。
[拓展]大家应该注意到了我们今天只是围绕着第一场戏。
还有第二场戏我们基本上没有涉及到。
另外两个人物的个性我们基本上也没有涉及到。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
多媒体课件展示(十五)
如果一位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很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只要作者写得真实,会强烈地感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象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
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雄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海明威
美国作家海明威这样一段话。
他著名的冰山理论整个《雷雨》剧本其实就是一座巍峨的冰山,我希望我们这堂课的语言探究的实践能够为大家点燃一盏灯。
课后请大家运用今天的方法,从品味语言入手来进一步地把握人物,解读剧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雷雨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