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第二版笔记.docx
- 文档编号:30609643
- 上传时间:2023-08-18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32.42KB
社会学概论第二版笔记.docx
《社会学概论第二版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第二版笔记.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学概论第二版笔记
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学
1.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的对象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决定了社会学的理论框架,规定了这门学科的特有角度,规定了这门学科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和联系,规定了这门学科为社会主义实践服务的方向和主要途径,也从而规定了这门学科存在的必要性。
1.社会学对象的历史时代根据
社会学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决定性的因素是时代实践的要求。
(1)时代背景
在近代西方社会的变革历史中,最核心的事件是18-19世纪的两次大革命。
一次是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大革命,同时也是思想大革命,另一次是18世纪在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到整个西欧和美国的产业革命。
①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
在这个过程中,两大革命的巨大作用在于:
促进了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推动了自由竞争以及与此相应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建立;引起了观念的变化。
②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理性的王国”,并没有带来普遍的“自由、平等、博爱”,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的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
这种种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障碍和不协调,以极其鲜明的形式,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能否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
(2)社会学的思想源泉
①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所包含的社会思想。
②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科学历史学派,德国人文科学,英法实证主义都为社会学提供了思想来源。
③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成就。
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三大发现,为社会学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
④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既为社会学积累了经验观察材料,也为形成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特别是为社会学成为一门不同于过去思辨的社会哲学的实证社会科学起了推动作用。
2.社会学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
(1)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类型
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良性运行、中性运行和恶性运行;协调发展、模糊发展和畸形发展。
①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指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之内。
②社会的中性运行和模糊发展,指社会运行有障碍,发展不甚平衡,包含较多较明显的不协调因素,但它们还未危害、破坏社会的常态运行。
③社会的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指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离轨、失控。
(2)社会学的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①“社会”,主要指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②“具体科学”,表明社会学不是哲学科学。
③“综合性的”,表明社会学不是那种以社会的某一个子系统为自己对象的单科性学科。
④“条件”,指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所需的主要的内外部条件。
⑤“机制”,指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的模式。
3.社会学对象的中国特色
(1)社会运行论的中国特色首先表现在它与中国历史上的学术传统密切相关
社会运行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国学术传统长期以来看待社会历史的角度的影响,这个角度就是注重考察社会的治乱兴衰。
(2)社会运行论的中国特色还表现在它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社会运行密切相关
社会运行论是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运行状况、特别是对“文化大革命”期间恶性运行状况的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
(3)社会运行论的中国特色还表现在它能够有效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服务
它提供的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学角度,使我们进一步理解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4.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1)国外社会学的观点
①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
这种观点在西方社会学传统中的主要代表为孔德、斯宾塞、涂尔干等人,形成了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路线。
②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
这种观点在西方社会学传统中的主要代表为韦伯等人,形成了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路线。
③不属于这两大类的其他社会学定义。
(2)中国社会学界的观点
①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
其代表性观点有:
a.认为社会学是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和乱、盛和衰的原因,揭示社会由以达到治的方法和规律的学问。
b.认为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一样是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
c.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及其规律性。
②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
代表性观点:
a.认为社会学为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
(孙本文)
b.认为社会学的主要旨趣是在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中的人。
(龙冠海)
c.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们的社会性行为规律的科学”(杨心恒等),有的认为“社会学应该着重研究人的社会活动的固定化过程和固定化形式”(庞树奇)。
③第三种类型的观点,其代表性意见有:
a.“剩余说”。
即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剩余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其他社会科学不研究的“剩余领域”。
b.“学群说”。
即认为社会学“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群科学,一个科学群”。
c.“调查说”。
即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学科。
d.“问题说”。
即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
e.“未定说”。
即认为社会学的对象现在还没有确定。
(3)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几点需要注意:
①社会学是有独特对象的,否定这一点是不对的。
②社会学对象问题上的众说纷纭,正是对那个“别的具体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东西”多方面的、积极的探索的表现,是社会学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③在对社会对象的理解上不应强求一致。
5.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指两者互生、互动的过程,而不是那种僵死的二元对立的关系。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原因有:
①从理论上说,该问题贯穿于社会学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是每个社会学家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解决的问题。
a.定义社会学的对象或侧重社会,或侧重个人,都离不开两者的关系问题;
b.区别社会学的学派,如唯实论和唯名论、实证论和反实证论、整体论和个体论等,都是根据这个问题来划分的;
c.确定社会学的属性,如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也是以这个问题为准绳的;
d.社会学的主要内容,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着、体现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
②从现实上说,该问题贯穿在实际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回答的问题。
③从社会学的层次结构看,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与社会学对象有着密切联系。
社会学学科的层次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
a.社会学基本问题层次,即学科的“元问题”层次;
b.社会学对象问题层次,即学科的“本问题”中的总问题层次;
c.社会学范畴问题层次,即学科的“本问题”中的分问题层次。
从社会学的层次结构来看,个人与社会关系之所以基本,是因为它处在元层次,并贯穿于本问题中的总问题层次和分问题层次。
(2)社会学的定义的层次问题
在第二层次为社会学下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这一定义
①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具体化为社会运行状况和类型与社会成员利益和前途的关系,这两者通过各种机制和条件连接起来。
②较为合适地规定了社会学的本质属性,体现出社会学的性质是一门综合性的具体科学。
③既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下一层次的贯彻,又是它的具体化,从而体现出社会学与社会哲学层次的联系和区别。
④体现了社会学本问题一总问题与其他学科同类问题的不同和联系,体现了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联系和区别。
⑤体现了社会学对象与社会学各范畴的联系与区别。
一方面,它作为一根贯串于其中的线索,把各个概念整合成为一个前后有序的学科内容体系,另一方面,各个范畴又作为具体的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二、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1.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
(1)孙本文概括的关于社会学学科地位的种种观点,大体上反映了这个问题的历史演变过程。
①“总和说”。
把社会学和各门社会科学的关系看做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②“综合说”。
认为社会学是将各门社会科学的成果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加以综合得出的。
③“普遍说”。
认为社会学的原理具有普遍性,适用于一切社会现象;各门社会科学的原理则只有特殊性,仅适用于特殊的社会现象。
④“平等说”。
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都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一个方面。
⑤“共通说”。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共通原理,此种社会生活现象的共通原理——社会行为原理——为社会生活现象的一部分,而关于部分的社会现象,故社会学为一种普通的社会科学。
(2)20世纪70年代,台湾学者魏镛提出了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科学分类,认为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处在并列的地位。
(3)郑杭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一种与上述观点不完全相同的看法:
把全部社会科学分为一般、特殊和个别三个层次。
属于第一个层次的是像历史唯物论这样的哲学科学;属于第二个层次的是社会学、历史学这样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属于第三个层次的是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法学等专门社会科学。
2.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1)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
社会学和历史唯物论的关系,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①从对象上看,历史唯物论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学则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特殊规律。
②从科学层次上看,历史唯物论是对包括社会学在内的各门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社会学则没有这么高的概括程度。
社会学在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特殊角度对其他社会科学进行概括和总结。
③从作用上看,历史唯物论是考察整个社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学则着眼于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特殊观点来研究社会。
正由于历史唯物论与社会学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因此它们在理论上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2)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科学的关系
①区别
社会学和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具体社会科学的关系,是综合性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
a.社会学所研究的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涉及社会整体,整体与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各个部分、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b.像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具体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则比较单纯,只涉及各有关子系统内部的规律,不具有社会学那样的综合性。
②联系
社会学与政治学等具体社会科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个别的关系。
(3)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的关系
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如历史学、管理学的关系,是特殊与特殊的关系。
(4)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①区别:
a.二者的角度不同
科学社会主义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这样的政治学角度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则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这样的社会学角度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b.二者的学科性质和层次不同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属于单科性学科,社会学则是综合性学科。
②联系
a.目的一样,都是为了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
b.理论基础一样,都由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三、社会学的功能
1.认识和改造社会
(1)社会学的认识功能或认识意义
①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描述)、为什么(解释)、将来怎样变化(预测)。
②社会学不仅提供现成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2)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
①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
②社会学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和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2.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
(1)“增促社会进步”,就是增加和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成员个人的全面发展。
(2)“减缩社会代价”,有两层含义:
①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弱者的基本权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要千方百计地让他们共享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成果。
②社会代价尽管是不可避免的,但人们可以研究如何把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缩小到最小范围的途径和办法。
3.构建和谐社会
在构建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的进程中,社会学研究将会提供理论的支撑。
社会运行论提供的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学角度,能够有效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服务。
1.2 课后习题详解
1.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的?
答:
社会学产生于20世纪30—40年代,决定性的因素是时代实践的要求。
(1)时代背景
在近代西方社会的变革历史中,最核心的事件是18—19世纪的两次大革命。
一次是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大革命,同时也是思想大革命,到20世纪30—4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已在欧洲主要国家完成了。
另一次是18世纪在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到整个西欧和美国的产业革命。
这两大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和后果,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
在这个过程中,两大革命的巨大作用在于,促进了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推动了自由竞争以及与此相应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建立;引起了观念的变化。
作为上述变化突出表现的工业化和都市化,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的产生,对社会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②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理性的王国”,并没有带来普遍的“自由、平等、博爱”,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的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
正是这些社会变化和社会后果,使现代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问题,即如何实现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避免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的问题,突出出来了。
(2)思想源泉
①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所包含的社会思想。
②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当然也是其社会学的思想来源。
③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成就。
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三大发现,促进了孔德、斯宾塞等人为代表的用进化论解释社会变迁、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实证主义思潮的发展和盛行。
④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既为社会学积累了有关人口、商业、男女性别比、自杀率等经验观察材料,也为形成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特别是为社会学成为一门不同于过去思辨的社会哲学的实证社会科学起了推动作用。
2.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如何正确加以把握?
答: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指社会学所要研究的内容、方面。
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观点有:
①国外社会学的观点
a.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
这种观点在西方社会学传统中的主要代表为孔德、斯宾塞、涂尔干等人,形成了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路线。
b.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
这种观点在西方社会学传统中的主要代表为韦伯等人,形成了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路线。
c.不属于这两大类的其他社会学定义。
②中国社会学界的观点
a.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
其代表性观点有:
第一,认为社会学是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和乱、盛和衰的原因,揭示社会由以达到治的方法和规律的学问。
第二,认为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一样是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
第三,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及其规律性。
b.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
代表性观点:
第一,认为社会学为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
第二,认为社会学的主要旨趣是在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中的人。
第三,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们的社会性行为规律的科学”(杨心恒等),有的认为“社会学应该着重研究人的社会活动的固定化过程和固定化形式”(庞树奇)。
c.第三种类型的观点,其代表性意见有:
第一,“剩余说”。
即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剩余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其他社会科学不研究的“剩余领域”。
第二,“学群说”。
即认为社会学“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群科学,一个科学群”。
第三,“调查说”。
即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学科。
第四,“问题说”。
即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
第五,“未定说”。
即认为社会学的对象现在还没有确定。
(2)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要正确加以把握:
①社会学是有独特对象的,否定这一点是不对的。
②社会学对象问题上的众说纷纭,正是对那个“别的具体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东西”多方面的、积极的探索的表现,是社会学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③在对社会对象的理解上不应强求一致。
3.如何理解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答:
(1)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
社会学和历史唯物论的关系,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①从对象上看,历史唯物论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学则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特殊规律。
②从科学层次上看,历史唯物论是对包括社会学在内的各门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社会学则没有这么高的概括程度。
社会学在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特殊角度对其他社会科学进行概括和总结。
③从作用上看,历史唯物论是考察整个社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学则着眼于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特殊观点来研究社会。
正由于历史唯物论与社会学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因此它们在理论上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2)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科学的关系
①区别
社会学和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具体社会科学的关系,是综合性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
社会学所研究的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涉及社会整体,整体与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各个部分、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像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具体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则比较单纯,只涉及各有关子系统内部的规律,不具有社会学那样的综合性。
②联系
社会学与政治学等具体社会科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个别的关系。
(3)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的关系
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如历史学、管理学的关系,是特殊与特殊的关系。
(4)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①区别
a.二者的角度不同
科学社会主义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这样的政治学角度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则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这样的社会学角度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b.二者的学科性质和层次不同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属于单科性学科,社会学则是综合性学科。
②联系
a.目的一样,都是为了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
b.理论基础一样,都由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4.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
答:
(1)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
(2)社会学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和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5.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是何关系?
答:
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1)中国社会学对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影响
①社会学有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功能
社会学的这一功能:
a.可以帮助社会成员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社会转型的特点;
b.帮助社会成员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
c.社会学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和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②社会学有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的功能
a.增加和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成员个人的全面发展;
b.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弱者的基本权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要千方百计地让他们共享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成果;
c.社会代价尽管是不可避免的,但人们可以研究如何把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缩小到最小范围的途径和办法,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③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社会学研究将会提供理论的支撑。
社会运行论提供的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学角度,能够有效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服务。
(2)中国现代化转型对中国社会学的影响
社会快速转型期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社会优化与社会问题并生、社会进步和社会代价共存。
30多年来,我国社会转型形式出现的社会巨大变化,不管是利益格局、社会关系、次级制度的变化,还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模式、社会控制机制、社会承受能力等的变化,引发了、出现了大量问题,有些问题还十分严重。
社会转型的复杂性、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对社会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学的发展。
第二章 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2.1 复习笔记
一、西方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
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于19世纪中叶,它的出现与剧烈的社会变迁引起的社会运行状态失调有密切的关系。
1.社会学在社会转型中产生
(1)自18世纪末叶起,西方社会发生了两次大革命,一次是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和思想大革命;另一次是18世纪中叶从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到整个欧洲和美国的产业革命。
(2)两次大革命使西方社会发生了根本性转型,即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为新兴的工业社会,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3)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一方面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使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另一方面,社会运行也暴露出许多弊病和不协调因素,如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阶级矛盾、失业、犯罪等等。
(4)社会学在社会转型中产生,以解决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不协调因素,寻求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规律为内容,并且将这条主线贯穿于整个社会学的发展历史。
(5)由于对社会运行状态的看法存有分歧,社会学从一开始便形成了两大对立派别:
一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另一个是以孔德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学。
2.西方社会学的创立
(1)从孔德开始的西方社会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始终表现为一种维护型的社会学,即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目的,以多方面的研究资本主义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为对象。
(2)中国学术界一般把19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末叶看做是西方社会学的创立时期。
这一时期西方社会学的特点是:
①与哲学关系密切;
②受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极大;
③创立社会学的目的在于维护、协调现存的社会关系。
(3)主要代表
①孔德(“社会学之父”)
a.孔德的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部分:
第一,社会静力学
着重研究社会体系存在的条件和作用的规律,孔德认为社会体系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与和谐的关系,是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一旦这种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系统的运行就会发生障碍,造成社会病态,引起社会混乱与变革。
第二,社会动力学
着重研究社会体系的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孔德认为社会的发展表现为人类的体质、道德、知识和政治的进步,尤其受人的知识的影响,因此,知识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b.孔德提出人类知识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发展三阶段是:
“军事时期”、“过渡时期”、“工业时期”。
c.在孔德看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学 概论 第二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