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专项练习附答案.docx
- 文档编号:30606730
- 上传时间:2023-08-18
- 格式:DOCX
- 页数:40
- 大小:52.11KB
新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专项练习附答案.docx
《新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专项练习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专项练习附答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专项练习附答案
新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专项练习附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雕楼画栋,水墨丹青,这些蕴含了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元素如何幻化成服装,成为现代人竞相拥抱的时尚符号?
中国传统文化里那些神秘而幻化万方的吉祥图案可以变得时髦时尚吗?
央视日前开播的一档名为《时尚大师》的节目里,一位年轻设计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这位年轻而时尚的新生代设计师在自己设计的卫衣、T恤和手包里,不仅运用了龙生九子中的螭吻和椒图这两个神兽元素,还加入了我国传统建筑中榫卯结构等模块。
整个设计呈现的结果是简洁、舒服、时尚,恰到好处。
尤其是受到在门上衔环的椒图神兽的启发,她将手包的提手设计成一个环状并让椒图“咬”住,创意满分,韵味十足,以至现场的专业观察团成员纷纷直接询问手包的价格,以强烈的购买冲动来表达对作品的喜爱。
长久以来,提起时尚,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新潮、前卫,以至于好像只有前卫到有些异类或者让人看不懂才能称之为时尚。
然而这种关于时尚的定义显然有失偏颇。
中国服装设计师张庆辉对时尚有一番阐述,在他看来,时尚的意义在于打破界域。
无论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还是对多元文化的包客,都传递出创新勇气和文化自信。
时尚应该代表着文化自信和自我态度的表达。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
当我们厘清了时尚的概念,再回头讨论时尚和传统文化能否结合这个话题时,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那些看起来表面并不相关的内容,完全可以和谐共存。
一方面,几千年来熠熠生辉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可以跳出严肃、古老等人们固有的印象,依托时尚的载体、借助开放的视野和灵动的设计活在当代;另一方面,时尚若脱离了文化的支撑,必然不能成为经典。
相反,时尚产业如果能充分表达文化意象,就可以得到文化源远流长的滋养。
可以说,时尚根植于文化,而我国独有的丰富文化资源及其独特的韵味则可以为时尚产业提供更多新鲜元素,给业内人士带来更多灵感,让时尚充满更多可能。
尤其在当前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进行自信重塑的阶段,我国的时尚产业发展可谓时机大好。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用时尚的方式打开传統文化脉络,要让传统文化注入时尚产业,需要业内人士抱以虔诚的文化敬畏态度,系统地梳理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绚丽多彩的苗绣、历史悠久的夏布等散落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可以成为时尚元素;“高冷”如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也可以为时尚产业提供设计灵感。
2018年9月9日一则名为《故宫口红,真的来了》的文章在朋友圈迅速发酵,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
据报道,这六款口红膏体的颜色均来自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红色国宝器物。
雍容华贵、高端大气的故宫口红一时成为时尚界的新宠。
这几款具有中国风神韵的限定版口红发扬传承了东方美学,传递出了真正的东方时尚。
凡此种种,都可以让我们在坚守传承中华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为传统文化注入青春的时尚活力;也通过人们对东方时尚审美的追求传递出了千百年永恒不变的魅力。
当然,传统文化与时尚产业的融合不能“为了融而融”。
融合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传统文化元素如何以时尚的方式活在当代、活在日常是业内人士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时尚和传统的融合,需要业内人士找到恰当的契合点,以一种舒服自在的形式设计表达,还要顺应当代人的生活方式。
毕竟,只有走进了生活,让人们觉得把传统文化穿在身上、摆在家中也可以是一件很酷很潮很时髦的事,文化和时尚的融合才算恰如其分,才能深入人心,用时尚的方式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才算成功。
(选自《用时尚语言表达传统文化也新潮》《人民日报》2018年10月9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久以来对于时尚的定义有认识上的偏颇,原因在于时尚的意义的界域没有打破。
B.在设计作品时将传统与时尚融合,有创意,有韵味,作品就有可能深受喜爱。
C.我国独有的丰富文化资源和独特的韵味为我国时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D.要让传统文化在时尚产业中发挥作用,需要业内人士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以一位设计师的作品深受喜爱的事实,说明传统的吉祥图案也可以变得时尚。
B.文章第三段从两个方面论述时尚和传统文化不仅不相悖,而且还可以和谐共存。
C.文章运用摆事实、讲道理、作对比等多种论证方式论证时尚和传统可以相互结合。
D.文章行文思路清晰,主要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安排文章结构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长久以来,人们都习惯性地认为时尚就是新潮、前卫,传统就等同于严肃、古老。
B.只要我国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可以为时尚产业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契机。
C.文化依托时尚的载体活在当代,时尚依赖文化的支撑成为经典,二者相辅相成。
D.要使文化与时尚融合,只能通过业内人士去深入思考如何让传统文化走进生活、活在日常。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人为什么要学习音乐?
人们的回答常常没有点明学习音乐的必要性,以及音乐教育的本质。
学习音乐,其实不只为了增加智识和技能,更为了让人们学会“聆听”。
②欧美国家在实行两个多世纪的现代音乐教育基础上,将音乐普及活动深入到不同年龄段的广大受众。
他们将音乐视为一种生活方式,鼓励人们在音乐聆听和社会参与中加强交流与沟通。
③人们常说,语言的尽头就是音乐。
事实上,人们能够用语言直接表达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意识比较有限,人类思维的复杂度往往使我们同时在多条思想路径上奔跑。
人们用语言表达高度选择的情感,而把更多抽象、模糊的心理活动与精神状态留给音乐。
正因如此,我们聆听音乐,就是一个深入了解和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过程。
音乐的抽象性和非语义性也恰由抽象、复杂的精神意识所决定。
④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音乐呢?
它和语言同样重要,需要从娃娃“学”起。
幼童时代的音乐学习主要以聆听为主。
丰富多彩的儿歌童谣、清新可人的经典名作都是儿童侧耳聆听的对象。
待到四五岁时,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个性和喜好,让他们初步接触音乐识读和表演。
对于大多数儿童,放声歌唱就是最好的音乐学习。
听音乐如同读书,能够在内心积累起丰富的音乐语汇和多元情感。
从小听音乐的孩子容易把音乐当成爱好,并将它作为心理调节、情感表达的有效手段。
尽管音乐教育样式繁多,专业细密,可音乐教育的核心不是别的,就是聆听。
⑤聆听音乐,究竟能够给人带来什么?
⑥首先,它能令人变得情感细腻,思绪敏锐。
音乐对于人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的影响较之语言更为直接。
它虽不能明确表意,却能满足人们的情感期待和丰富联想。
音乐力度、速度、节律、音高、音色的综合运动同人类细腻而丰富的情感紧密联系、高度吻合。
聆听音乐就是在潜移默化地训练自我捕捉和印证内心的情感细节。
⑦其二,有助于学会判断。
事实上,人们聆听音乐不是简单的音响接收行为。
行走在喧闹街市,我们对扑面而来的各种音乐充耳不闻。
可是,某种音响又会在不经意间引起我们注意。
对于抽象事物的判断和选择向来是对人的考验,而音乐聆听却有助于不断提升这种能力。
⑧其三,有助于提升沟通能力。
如果一个人经常听音乐,他对别人的言谈话语更易捕捉。
善于聆听他人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才华。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恰恰是从聆听彼此开始的。
如果我们能够以聆听音乐的细致程度去关注他人的言语细节和言外之意,就能更加准确地理解对方,找到分歧与共识。
⑨其四,有助于反思自我。
我们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环境中生活,很难找到纾解精神、凝思自我的闲暇。
如果把聆听音乐当成每日习惯,就可为自身开辟一个专属的思考空间,借着音乐体会心意、捕捉灵感。
⑩音乐教育是一个学习“聆听”的过程。
它同语言学习一样重要,对个体的心智培养、心理维护、交流沟通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音乐,为我们的生命营造起有声的风景,乐思纷呈,光华永驻。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08月12日07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习音乐除了增加智识和技能,更为了让人们学会“聆听”但人们往往忽视了音乐教育的本质。
B.音乐具有抽象性和非语义性,聆听音乐就是一个深入了解和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过程。
C.从小听音乐的孩子容易把音乐当成爱好,能够在内心积累起丰富的音乐语汇和多元情感。
D.音乐能使人情感细腻,满足人们的情感期待和丰富联想,它同语言一样也能明确表情达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学习音乐的原因、学习的时间以及带来的收获三个问题领起全文,逐层推进。
B.文章以欧美国家的音乐教育活动为例,从一个侧面论述了学会聆听音乐的重要性。
C.文章举出几个年龄段孩子学习音乐的侧重点,论述了音乐教育核心的不断变化。
D.文章从情感细腻、学会判断、提升沟通和反思自我等四个方面论述聆听音乐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之后就是音乐,音乐比语言高级,与语言相比,音乐能表达更多抽象、模糊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意识。
B.如果没有从娃娃开始学习音乐,就不可能把音乐作为心理调节、情感表达的有效手段。
C.我们能够以聆听音乐的细致程度去关注他人的言语细节和言外之意,就能更加准确地理解对方。
D.人们聆听音乐不是简单的音响接收行为,因而有助于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抽象事物的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
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
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
《诗经》上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
但宇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
《诗经》“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
“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
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
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
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
陆放翁和他的妻子分离之后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放翁的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
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孔子回答: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于是子贡就说:
“《诗》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诗可以兴”的感发。
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
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
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
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
第二个层次是能深入一步的读者:
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形象的使用等各方面去欣赏作品。
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
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
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
南唐中主的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王国维从中看到了什么?
看到一种“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悲哀和感慨。
晏殊的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写的是相思爱情,王国维说这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
王国维的这种感发正是中国诗歌中让人心不死的“兴”的作用。
(摘编自叶嘉莹《什么是好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就作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既包括见物起兴又涵盖因事象而引起感动。
B.就读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表现在读者对作者及其诗歌作品产生感动。
C.子贡从切磋琢磨句中悟出做人的道理,无疑当在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之列。
D.王国维“为学”境界的读诗感发,证明了中国诗歌中的“兴”的重要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段与段之间衔接十分紧密,如中间四段的段首句都既承接上文又引出下文。
B.文章既援引古代经典中的言论,又以《诗经》及唐宋诗词为例,论证方式灵活。
C.文章论述“兴”的作用,主要从作者和读者两个方面展开,并且重点论述后者。
D.文章通过对东西方文学理论的对比论证,突出了阅读中读者兴发感动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作品的理解越背离作者本来的意思,就越能体现读者具有生命感悟能力。
B.读明月即懂明月,读清风即懂清风,从表面理解作品,都是第一层次的读者。
C.孔子的“诗可以兴”不是说诗仅仅能够感动一位读者,而是能感动无数读者。
D.陆游的《钗头凤》和晏殊的《蝶恋花》,这都是能够使读者产生感动的好词。
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非虚构写作在中国兴起的多维因素
①近年来,非虚构写作在我国快速发展,佳作频现,媒体热捧,读者欢迎,掀起了一股浪潮。
②所谓“非虚构写作”指的是一种基于“事实”的文学创作活动,它采用讲故事的叙事方法反映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与虚构性写作基于“想象”的特点不同,非虚构写作是围绕“采访”建构“真实性”。
真实事件、真实经历、真实体验是非虚构写作的基本要求。
③严谨的非虚构写作活动要求写作者要有细致扎实的采访过程。
为了写作《像我这样的黑人》,霍华德·格里芬乔装成黑人进行浸入式体验,甘冒危险乘坐公共汽车穿越密西西比州等种族主义倾向较严重的区域。
为了写作《出梁庄记》,梁鸿跟踪梁庄人在全国各地谋生的艰辛与尴尬,跑遍全国十一个省市,访谈了340余人,把他们在城市的居住地、工作地都一一记录下来。
④非虚构作品与虚构文学有不同的阅读价值,后者偏向超越与审美,前者重在挖掘社会历史真相。
从近年来全球媒体的非虚构写作实践来看,非虚构写作者重视宏大叙事下忽略的一些边缘题材,喜欢写作主流媒体忽视的焦点,例如不被广泛关注的社会底层、边缘人物等。
非虚构作家何伟认为,中国是非虚构写作的“富矿”,因为“在短短3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几乎完成了西方400年的历史,在这一巨大的转变下,中国社会经历了犹如过山车般的眩晕与速变。
光怪陆离的现实常让人有匪夷所思之感,比虚幻更为不真实,每个人都身处一种被分裂和被分割的生活中,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几种生活、多元观念同时并存,仅仅是一墙之隔,就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人生和场景。
”
⑤面对剧烈变革的中国社会,传统作家来不及发现、洞悉、分析、沉淀、总结和提炼现实生活,由此造成文学在及时、鲜活、生动、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方面表现乏力。
正如美国学者约翰·霍洛韦尔所说,当一切事情以比过去高十倍的速度变化时,“日常事件的动人性已走到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了”。
即使是兼具新闻性和文学性的报告文学,近二十年来也因调查技巧单一,表达手段单一,无法满足当代读者对事实深层次的追求而走向衰落,甚至有一部分报告文学沦为宣传文体,成了“吹捧文学”“推销文学”,失去现实主义批判性,遭到读者的厌弃。
⑥和传统的新闻文本相比,非虚构作品同样具有优势。
传统的新闻文本往往擅长粗线条地转述新闻事件的框架,见“事”不见“人”。
非虚构作品在恪守新闻“真实性”的前提条件下,不遗余力地挖掘人物、事件背后更为丰富的意义,在个人思索和公众历史、社会使命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反映出这个时代的精神和生活的内核;其中叙事策略和文学表现手法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可体验性和可理解性,让读者更深切地认识到世界的复杂,抵达真正的“真实”境界。
这也是非虚构作品备受好评的原因之一。
⑦有意思的是,非虚构写作不是专为职业作家与记者而准备的,业余的大众也可以参与到非虚构写作中,记录下自己身边的人事。
“有故事的人”“全民故事计划”等非虚构写作平台都是为一般写作者书写自身故事提供的平台。
“有故事的人”是由凤凰网推出的非虚构写作平台,对非虚构写作的理念是“每个人都有故事,都可以写出故事”,并且认为非虚构写作者“可以来自名流,来自职业写作者,也完全可以来自贩夫走卒,升斗小民”。
与专业文学创作、专业新闻写作相比,非虚构写作打破了写作的壁垒,推翻了写作的围墙,拆除了写作的藩篱,让普通人成为写作的参与者。
⑧非虚构写作在我国的兴起体现出整个社会文艺需求和理念的变化。
1990年代,中国纪录片领域曾发起一场“新纪录运动”,原先被遮蔽的底层社会开始在镜头中向我们敞开。
在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非虚构作品有了更多的渠道发表与传播,广大普通人的写作活动为非虚构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故事源泉。
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写作领域即将展开的可能是一场文字世界的“新纪录运动”。
(有删改)
(1)能依据第②段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A.“非虚构写作”要求作者诚实地表达自己对历史事件的体验和发现。
B.“非虚构写作”时每一句话必须有依据,不能出现主观想象的画面。
C.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社区发展调查报告》属于“非虚构写作”。
D.某位“九零后”写的自传《中国式成长历程》不属于“非虚构写作”。
(2)第③段中作者通过霍华德•格里芬和梁鸿的例子来证明观点,你认为论证是否充分?
请具体分析。
(3)对第⑧段画线句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指出非虚构写作的兴起受到文艺变革大背景的影响。
B.揭示非虚构写作的兴起对文学题材变革的推动意义。
C.展现对非虚构写作跨媒介发展的广阔前景的信心。
D.揭示非虚构写作在民间文化传播方面的独特价值。
(4)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5)“有故事的人”平台请你担任“一日小编”,共同评选非虚构写作一周最佳作品。
本周有几篇作品在“内容基于事实”“叙述精彩动人”等方面得分相同,编辑部决定从“非虚构作品的思想意义”的角度评出高下,请你根据文中的相关论述,拟出三条具体的评价细则。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
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悲哀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
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
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
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
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
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
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之一片娇痴之态。
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题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
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
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做了对比。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B.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不仅表现当时人类生存状态和生活形态,更体现人类发展内在的心灵史。
创作历史题材的影视剧,要达到“史诗”这个高度并不容易,但必须有书写史诗的胸怀和决心。
史诗胸怀的建立离不开创作者对历史的正确认知。
创作者需厘清不同物质基础、生产环境下形成的文化形态差异,并分析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人们的生存结构、生活形态,理解与当代生活不同的原因,挖掘其蕴含的可以超越时空的精神价值。
历史剧之所以受到大众喜爱,正是因为一方面可以借此文艺形态了解人类过去的历史、重拾文化记忆,一方面可以体味到历史剧中蕴含的现代价值,并有所思考和启发。
比如赵氏孤儿这个故事。
西方思想家、史学家伏尔泰以此为基础写就《中国孤儿》,影响甚广。
艺术家们在创作时几乎产生同样的困惑:
一个人怎么会为救别人的儿子献出自己的骨肉?
这就需要对故事发生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形态有所了解。
故事发生在分封制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高 语文 论述 文本 阅读 专项 训练 练习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