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教学实录.docx
- 文档编号:30597691
- 上传时间:2023-08-18
- 格式:DOCX
- 页数:136
- 大小:94.93KB
王崧舟教学实录.docx
《王崧舟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崧舟教学实录.docx(1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崧舟教学实录
笑谈《草船借箭》的智慧
【观点】
诗意语文是自由对话的语文。
自由对话,首先要致力于课堂自由文化的建构。
自由文化的建构,我们认为有以下一些要义:
一、师生、生生之间在人格上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二、师生、生生之间养成真诚倾听的意识和习惯;三、消解课堂上的话语中心、话语霸权,把话语权还给课堂上的每个人;四、与文本对话,养成赏识卓见、鼓励创见、悦纳异见、宽容误见的态度,倡导个性化的解读和表达;五、不唯上、不唯书,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超越,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自由文化,本质上就是一种对话文化。
《草船借箭》一课,致力于引领学生与智慧化身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展开多角度、有创意的对话。
那么,这种对话的原点是什么?
是存在于每个学生心中的有关《三国演义》、特别是有关诸葛亮的“前结构”。
事实上,在接触《草船借箭》这个文本前,学生心中早已贮存着或清晰或朦胧、或开阔或狭窄、或深刻或肤浅的关于诸葛亮的种种感知和理解,即所谓的“前结构”。
自由对话,首先是要尊重学生心中的这一“前结构”。
作者心中的诸葛亮、教师解读的诸葛亮与学生感悟的诸葛亮不能等量齐观,因此,课堂上重要的是要引领学生读出属于他自己的诸葛亮。
而要想真正读出自己心中的诸葛亮,首先就要关注学生面对文本“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的那个“现量”诸葛亮。
这个现量诸葛亮是被学生的“前结构”这个照相机从文本中拍摄下来的。
这种拍摄,是整体的、视界融合的、自由自足的,但又是模糊的、不自觉的、浮光掠影的。
课堂上的自由对话,肇始于学生读出的这一个现量诸葛亮,即通常称之为的“第一印象”、“首感效应”、“初始感知”。
当现量诸葛亮也成为学生展开深层次对话的前结构时,教师就需要引领学生将平面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让诸葛亮笑盈盈地从文字中走出来,走到学生的眼前,走进学生的心中。
于此同时,又应该点拨学生转换对话视角,穿越历史的时空,将自己置身于草船借箭的场景中,成为其中的一个历史人物,与诸葛亮促膝而坐、谈笑风生。
这样,学生就由物我两隔、情景相离的知性对话登陆到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诗意对话。
恰如朱光潜先生所言:
“凝神观照之际,心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孤立的意象,一无比较,无分析,无旁涉,结果常致物我由两忘而同一,我的情趣与物的意态遂往复交流,不知不觉之中人情与物理互相渗透”。
这是一种审美的自由,是生命的更为本真的自由。
至此,学生自能读出心中的这个诸葛亮。
【构想】
第一课时
一、给“智慧”排个序
1、请学生自由谈谈对诸葛亮的印象。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后请学生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给故事中的四个人物排排队。
3、交流体会。
估计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
诸葛亮 周 瑜 曹 操 鲁 肃
1 2 3 4
1 3 2 4
1 2 4 3
1 3 4 2
1 4 3 2
1 4 2 3
4、小结:
不管怎么说,诸葛亮的谋略和智慧都排在了第一位。
在同学们的心目中,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是真正的智慧的化身。
二、点击诸葛亮的“智慧”
1、教师:
有人说,诸葛亮是谋略的大师,因为他运筹于帷幄之间,决胜于千里之外;有人说,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因为他足智多谋、胸有成竹、料事如神、神机妙算。
2、学生自由读课文,你觉得课文什么地方写诸葛亮的谋略和智慧写得最精彩。
3、组织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导学生练读有关段落。
三、三个“臭皮匠”的“智慧”
1、教师:
我读了课文以后,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
诸葛亮在立下军令状之前,他到底想到了什么?
想好了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然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3、组织全班交流:
想到了草船借箭;
想到了三天之后长江之上必有大雾;
想到了向鲁肃借船;
想到了向曹操借箭;
……
4、小结:
难怪周瑜听了鲁肃的回答后,长叹一声,说: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板书周瑜的话,引导学生诵读此句。
)
第二课时
一、与诸葛亮对话“知天”的智慧
1、研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
引导学生读出大雾漫天的情形。
引导学生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时的心情,读出鲁肃的感情。
引导学生体会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时心情,读出诸葛亮的感情。
2、研读: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
引导学生概述这句话的意思:
诸葛亮在第三天四更时候请鲁肃一起去借箭。
引导学生感悟这两句话的不同点。
3、诵读:
周瑜长叹一声,说: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
二、与诸葛亮对话“知人”的智慧
1、引导学生将以下两句话联系起来,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诸葛亮笑着说: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
“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只叫弓弩手朝他们放箭,不让他们近前。
”
2、引导学生感悟诸葛亮的“笑”。
联系鲁肃的吃惊感悟其“笑”;
联系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感悟其“笑”;
联系回去交箭给周瑜感悟其“笑”;
联系“我们”只管饮酒取乐感悟其“笑”。
3、诵读:
周瑜长叹一声,说: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
三、与诸葛亮对话“知地”的智慧
1、从“顺风顺水”中你发现了什么?
2、诵读:
周瑜长叹一声,说: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
四、面对“智慧”的智慧
1、讨论:
周瑜不如诸葛亮的仅仅是神机妙算吗?
2、教师:
鲁肃亲自经历了草船借箭的整个过程,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说:
“先生真神人也!
”他请诸葛亮介绍神机妙算的诀窍,诸葛亮就毫无保留地告诉了鲁肃。
同学们想知道吗?
课后请看《三国演义》的第46回。
【现场】
第一课时
师:
今天我们要学的《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
哪些同学看过《三国演义》?
可以是小说,可以是连环画,可以是电视连续剧。
生:
(自由举手应答。
绝大多数学生表示看过。
)
师:
能说说你对诸葛亮的印象吗?
生1:
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的军师。
生2:
诸葛亮是个很讲情义的人,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十分感激,就帮助刘备打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师:
说得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写尽了诸葛亮的一生。
生3:
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的学问非常大,被人称为“卧龙先生”。
师:
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诸葛亮更知人心。
生4:
诸葛亮跟周瑜斗智,最后把周瑜给活活气死了。
周瑜临死前说:
“既生亮,何生瑜?
”意思是说,既然生了诸葛亮,又何必生我周瑜。
师:
哟!
你知道得还真多!
当然,周瑜之死不能全怪诸葛亮。
等会儿学了《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你就会明白的。
生5:
诸葛亮神机妙算,他能借东风,会八卦阵,我觉得他是三国演义中最聪明的一个人。
师:
好!
看来大家对诸葛亮都有一定的了解和判断。
今天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大家就多了一份亲切感,因为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诸葛亮。
学《草船借箭》就等于是会会诸葛亮这个老朋友。
是吧?
生:
(齐答)是!
师: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赶紧去见见诸葛亮这个老朋友。
读完课文以后,老师请你从智慧的角度,给故事当中的四个人物排一排名次,你觉得可以怎么排?
明白吗?
生:
(齐答)明白。
(学生开始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做现场巡视。
)
师:
好!
读完课文,对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这四个人应该有了大致的印象,是吧?
这四个人,如果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给他们排排队,你会怎么排?
生1:
我认为诸葛亮排第一位,周瑜排第二,曹操排在第三,鲁肃第四。
师:
诸葛亮最聪明,鲁肃最笨。
有不同意见吗?
生2:
我觉得鲁肃应该排在第三,曹操排在第四。
前面两个不变。
师:
哦!
诸葛亮排第一,周瑜排第二,曹操变成最笨,鲁肃排第三。
还有不一样的吗?
生3:
我觉得诸葛亮排第一,曹操排第二,周瑜第三,鲁肃排第四。
师:
周瑜第三了,鲁肃还是最笨。
还有不一样吗?
生4:
我觉得诸葛亮第一,曹操第二,鲁肃第三。
师:
好嘛,鲁肃第三,周瑜最笨。
哈哈,还有吗?
生5:
我觉得诸葛亮第一,鲁肃第二,周瑜第三,曹操第四。
师:
你认为曹操最笨,有意思。
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每位同学都给四个人物打了分,是吧?
尽管答案不同,但同学们发现没有,有一点是毫无异议的。
生:
(齐答)诸葛亮排第一。
师:
对,诸葛亮排第一,诸葛亮是最聪明的。
这是同学们读了课文之后取得的共识。
非常好!
这篇课文写了诸葛亮的很多内容,现在王老师请你们仔细读一读,你觉得这篇课文写诸葛亮的智慧,什么地方写得最精彩?
把它们找出来,然后仔仔细细地读一读。
生:
(大声读课文,寻找写得精彩之处。
教师做现场巡视。
)
师:
咱们交流一下,你觉得这篇文章当中写诸葛亮的智慧,什么地方最精彩?
生1:
我觉得写诸葛亮的谋略和智慧在七和八自然段中写得最精彩。
师:
你先把写得最精彩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咱们注意听。
生1:
(朗读课文七、八自然段。
)
师:
不错。
这两段话如果多读几遍,可能对你的帮助就更大。
谁也觉得这个地方写诸葛亮的智慧得最精彩。
再请一个同学读一遍。
生2:
(朗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水寨。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排开,又叫船上的兵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鲁肃吃惊地说:
“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
师:
停!
停!
鲁肃怎么说?
生2:
吃惊地说。
师:
对呀!
吃惊地说!
再读一读,体会鲁肃的吃惊。
生2:
(朗读)鲁肃吃惊地说:
“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
师:
好!
这样读才有吃惊的味道。
继续。
生2:
(朗读)鲁肃吃惊地说:
“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诸葛亮笑着说: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
师:
注意!
诸葛亮笑着说,得有笑容,得有笑声啊。
谁来读读诸葛亮笑着说?
生3:
(朗读)诸葛亮笑着说: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
师:
这是微笑着说。
谁还愿意读读这句话?
生4:
(朗读)诸葛亮笑着说: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
师:
这是大笑着说。
你也想读?
来,请你读。
生5:
(朗读)诸葛亮笑着说: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
师:
你这笑,真是出自内心的笑!
请你接着往下读。
生5:
(朗读)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
“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放箭,不让他们近前。
”
师:
这个令可没下好!
电视上见过大将军下令吗?
那个威严,那个响亮,那个果断。
这样,大家先自由读一读,体会体会。
生:
(自由练读。
)
师:
来,请曹操下令!
咱们先叫一个女曹操。
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
生1:
(朗读)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举妄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放箭,不让他们近前。
师:
活脱活现一曹操。
稍有一点遗憾,那个曹操说的是不要“轻易出动”,你这曹操说成了不要“轻举妄动”,两个曹操,哪个说得更准确?
自己体会体会,好吗?
叫一个男曹操,曹操本来就是男的嘛。
曹操在营寨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
生2:
(朗读)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放箭,不让他们近前。
师:
好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
你继续往下读。
生2:
(朗读)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个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
一万多个弓弩手一起朝江中放箭,箭象下雨一样。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调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师:
还有同学觉得别的什么地方写诸葛亮的智慧是最精彩的?
生3:
我觉得最精彩的是第四自然段。
诸葛亮说:
“希望你借给我二十只船,每只船上要三十个兵士,船要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你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
生4:
我觉得第二自然段写诸葛亮的谋略比较精彩,因为他说:
“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赶造十万只箭。
”
师:
等等,老师请你把第二段话都念一遍,好吗?
生4: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来商议军事,对诸葛亮说:
“我们现在就要和曹兵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
师:
注意啊,周瑜说这番话的时候,他实际上——
生4:
心怀不轨,他很嫉妒诸葛亮,他想用这个造箭的名义把诸葛亮害死。
因为他死前曾说过“既生瑜,何生亮”,所以看的出来他非常恨诸葛亮,想利用造箭的借口害死诸葛亮。
师:
对啊,所以说,周瑜说这话的时候一肚子坏水,你得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你刚才读得那个周瑜是光明磊落的周瑜,不是心怀鬼胎的周瑜,你得心怀鬼胎呀!
试一试,行吗?
(读开头的话)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来商议军事,对诸葛亮说——
生4:
(朗读)“我们现在就要和曹兵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诸葛亮说:
“当然是弓箭最好。
”“先生和我想得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赶造十万支箭,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辞。
”诸葛亮说:
“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周瑜说:
“十天造得好吗?
”诸葛亮说:
“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
师:
注意!
诸葛亮这个时候嘴上这样说着,心里想到的是什么呢?
生5:
他想到了周瑜肯定是使的诡计,干脆就来个将计就计。
生6:
他想到周瑜肯定要给他出难题,十天造十万支箭肯定是比登天还难。
生7:
我首先和他一样,而且我知道诸葛亮他熟知天文地理,他已经观过天象,知道再过三天就有一场特别特别大的雾,也想到周瑜会用这个箭来威胁他。
所以他肯定想到了借箭这回事。
师:
尽管诸葛亮知道周瑜想要害他,尽管诸葛亮知道三天后这场大雾,将计就计能把这十万支箭借来。
但是我就觉得很奇怪,诸葛亮为什么不推托、不推辞呢?
明明知道周瑜要害我,要我的身家性命,我干嘛还要替他借十万支箭呢?
生1:
我觉得诸葛亮想,既然你想害我,我就将计就计,我就和你斗智。
生2:
我想是这样,周瑜就是想专门找一个难题难倒诸葛亮,如果你要是不去借箭的话,正好中了人家圈套,就证明周瑜比诸葛亮强。
师:
同学们,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周瑜呢,是孙权的都督。
刘备和孙权可是两家呀。
周瑜这样刁难诸葛亮,诸葛亮完全可以回到刘备那里去呀。
生3:
因为魏军当时非常强大,诸葛亮提出要东吴和蜀汉相联盟,来攻打魏军,这样才能获得胜利。
因为这个时候需要箭,诸葛亮使计,如果把魏军的箭由我来使的话,魏军的兵力就会大大减弱,而我军的兵力会大大增加,这样的就可以使刘备的蜀汉、孙权的东吴取得胜利。
所以,诸葛亮是从大局来考虑借箭的。
师:
看得出,你读过不少书,对当时的历史情况很了解。
你讲得很对,孙刘两家只有联合抗曹,才能战胜曹操,保住自己的领地。
但是,刚才你的发言有一个小小的错误,指出来你不生气吧?
其实,那时三国还没有建立,东吴、蜀国、魏国还没有建立,孙权和刘备还是各地的一方霸主。
所以是孙刘联合,而不是吴蜀联合。
请你接着读。
生3:
(朗读)诸葛亮说:
“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
“先生预计几天能够造好。
”诸葛亮说:
“只需三天。
”周瑜说:
“军师你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
“我怎么敢和都督开玩笑,我愿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让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
“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兵士到江边去取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师:
好的,请坐。
我们对诸葛亮的智慧都有了自己独特地体会和理解。
有的同学认为前面写得最精彩,有的同学认为中间写得最精彩,也有的同学认为后面写得最精彩。
其实这些都不要紧,只要我们深入到课文中的字里行间细细品味,我们就能够感觉到这篇课文每一段话、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在传神地写着诸葛亮的智慧。
这篇课文,老师读了二十多遍了,尽管读了二十多遍,我还是有一个问题没搞清楚,但我又很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甚至傻想着是不是应该去问一下诸葛亮。
(众大笑)你们想知道困扰王老师的这个问题吗?
生:
(齐答)想!
师:
我暂时不告诉你们,请你们先仔仔细细地读读课文,猜猜困惑王老师的会是一个什么问题?
看谁有水平,猜得准。
(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课文,思索)
师:
好,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是哪个问题困扰着王老师?
生1:
3天怎么能造好10万枝箭?
生2:
为什么诸葛亮向鲁肃借船这件事儿不能让周瑜知道?
生3:
诸葛亮的计策妙在哪里?
生4:
曹操为什么不射“火箭”?
生5:
鲁肃是周瑜的下人,为什么不向他报告诸葛亮借船的事?
师:
这些问题我也都想过,不过通过读书,我都已经搞懂了。
老师在想啊,诸葛亮说:
“我怎么敢和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同学们,你们知道立下军令状意味着什么?
生1:
完不成任务就要杀头。
师:
喀嚓,脑袋搬家。
对呀,立下军令状意味着三天造不好十万支箭的话,脑袋就要搬家。
所以我就在想,当时,诸葛亮立军令状的时候,脑子里想了些什么?
他到底想好了一些什么呢?
这可是一个大问题啊!
因为这个问题事关诸葛亮的身家性命啊!
咱们是不是这样,先独自看看书,思考思考这个问题。
再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一起讨论讨论,行吗?
(学生先默读思考,然后四人小组相互讨论)
师:
讨论非常热烈!
看来,困扰老师多日的重大问题,就要在你们这里解决了。
好啊!
请教大家,诸葛亮在立军令状之前,他肯定想到了些什么呢?
生1:
我觉得在立军令状之前,他就已经谋略好了后面的计划,他已经计划好了怎么来造这十万支箭,然后他才敢跟周瑜立下军令状。
如果他没有谋略好的话,他就不会冒着杀头的危险去立军令状的。
师:
有道理!
老师继续向你们请教,这个计划当中该有哪些内容啊?
生2:
我认为他想到的第一个就是天气的变化,想到了长江上三天之后会有大雾。
生3:
第二个他想到的是曹军会怎样应对。
以曹操的为人,他肯定会谨慎用兵。
他看见外面有大雾,而且又有鼓声和呐喊声,他肯定不敢轻易出兵,所以他肯定使用弓箭。
生4:
他还想到了他肯定要有所准备,就是准备草船。
而且,他必须考虑到鲁肃会不会把这件事告诉周瑜的。
以他对鲁肃的了解,鲁肃肯定会把船借给他,而且不会把这件事告诉周瑜。
生5:
而且,诸葛亮他还考虑到二十条船上箭能不能插到最多。
因为他一开始先让青布幔子包上,再插上草人。
假如是木船前往的话,就插不上多少支箭,可能达不到十万支箭的数量。
用青布幔子,箭射在上面就固定在布上,不会掉下去。
而且插上草人也可以把箭插得多一些,至少不会达不到十万支箭而受罚。
师:
是啊,这些问题,哪个问题能不先想好呢?
草船不想好,能借到箭吗?
天气不想好,能借到箭吗?
曹操、鲁肃的性格不想好,能借到箭吗?
这个计划,诸葛亮想得多么周到、多么细致啊!
你们说,诸葛亮他神不神?
生:
(齐答)神。
师:
诸葛亮他妙不妙?
生:
(齐答)妙。
师:
难怪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
第二课时
师:
通过上节课的读书研究,我们知道,早在诸葛亮给周瑜立军令状之前,他已经谋划好了草船借箭的计划,他想得是那样周到、那样细致,最后草船借箭的计划得到了成功实施。
难怪鲁肃回来告诉周瑜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
生:
(齐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师:
请你读一遍。
生1:
(朗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师:
周瑜是长叹一声,你把那个叹加上去,再来读这句话。
生2:
(朗读)唉,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师:
不错,请你来。
生3:
(朗读)诸葛亮神机妙算,唉,我真不如他。
生4:
(朗读)唉,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呀!
师:
周瑜到最后就是这副神态、这副样子。
同学们,你们觉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课文的哪些地方得到了充分体现呢?
自己默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充分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用波浪线划下来,然后仔细地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做现场巡视。
)
师:
我看到同学们找了很多地方,是吧?
的确像同学们所体会的那样,这篇课文很多地方都在描写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那咱们就这样,在那么多地方当中,挑你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处,说一说这个地方你是怎么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好吗?
生1:
(朗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我从这里体会诸葛亮神机妙算的。
因为大雾漫天,能见度很低,所以敌人看不见他,当然他也用不着看见敌人,曹操怕江边有伏兵,就只能用远距离的武器防御,这样诸葛亮才能草船借箭成功,这才能体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师:
先别忙着坐下去。
我发现你挺能说的,理解得也非常不错。
但咱们学语文,光有理解没有感受是不行的,你看看这是一场怎样的雾?
你一读,要让大家感受到这场雾。
生1:
(朗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师:
比刚才大了点,但这场雾还不够大,谁能比他读得更大?
生2:
(朗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师:
雾更浓了,但还是没有漫天呀!
谁再来读一读?
生3:
(朗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师:
这才是一场漫天的大雾啊!
同学们想啊,这时候诸葛亮和鲁肃都坐在船上,他俩都看到了这场大雾,你说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什么感受?
生1:
他这时候比较惊讶,比较吃惊。
师:
那么诸葛亮呢?
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什么感觉?
什么心情?
你别说,通过你的读告诉大家,自己读。
生1:
(朗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师:
你们从他的朗读中体会到了诸葛亮的什么心情?
生2:
体会到诸葛亮当时心情非常高兴。
生3:
他十分的自信。
生4:
他终于如愿以偿了,正暗自得意呢!
师:
好一个“如愿以偿”啊!
但是,王老师觉得你光抓住这句话,还不能够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为啥?
因为光凭这句话,还不知道究竟是碰巧遇上了大雾呢还是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算准了大雾呢。
哪句话能证明这场大雾诸葛亮早已算到了?
生1:
(朗读)“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
师:
谁来做做诸葛亮,来读读这句话?
生2:
(朗读)“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
师:
一做诸葛亮你就激动。
(众笑)不激动。
再来一次,把诸葛亮的胸有成竹,把诸葛亮的运筹帷幄,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要心定气闲,像诸葛亮那样一点也不着急地读。
生2:
(朗读)“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
师:
这才像个诸葛亮嘛!
心定气闲,成竹在胸。
但是,王老师觉得这句话写得太啰唆,什么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诸葛亮第一天第二天不都没动静吗?
写它干嘛?
完全可以改成这样:
“到了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这样一写,又简洁又明了,不浪费笔墨,多好啊!
在书上把它改一下吧。
生:
(纷纷示意)不能改,不能这样改。
师:
(故做糊涂状)不能改?
为啥不能改?
这样改不是挺好的嘛!
生1:
因为有了这两句话,就能体现诸葛亮预测到第三天四更时候有大雾的。
如果直接说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也许碰巧第三天四更时候来了大雾了,他一看,噢,来了大雾了,就今天去借箭吧。
生2:
第一天第二天虽然说没动静,其实他这边盘算着呐,第一天第二天说明他做事情不是非常得急,而是他沉着冷静。
生3:
如果你直接写到第三天四更时候的话,就没有那种胸有成竹的感觉了。
生4:
这样还能看出诸葛亮在立军令状的时候非常有把握。
师:
如果你作为一个旁观者,一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王崧舟 教学 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