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安全文明生产培训讲义.docx
- 文档编号:30585633
- 上传时间:2023-08-18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2.58KB
员工安全文明生产培训讲义.docx
《员工安全文明生产培训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员工安全文明生产培训讲义.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员工安全文明生产培训讲义
员工安全文明生产培训讲义
第一章安全文明生产基础知识
一、安全教育制度
(一)安全教育的规定
1、企业必须认真地对新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现场教育,并且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准许进入操作岗位。
2、对于从事特种作业的工人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技术训练,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准许他们持证上岗操作。
3、企业必须建立安全活动日和在班前班后会上检查安全生产情况等制度,对职工进行经常的安全教育。
并且注意结合职工文化生活,进行各种安全生产的宣传活动。
4、在采用新的生产方法、添设新的技术设备、制造新的产品或调换工人工作的时候,必须对工人进行新操作法和新工作岗位的安全教育。
(二)新工人入厂“三级教育”的内容
1、厂级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⑴工厂的性质及其主要工艺过程;
⑵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和管理体制;
⑶本企业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及状况、劳动纪律和有关事故案例;
⑷工厂内特别危险的地点和设备及其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⑸新工人的安全心理教育;
⑹有关机械、电气、起重、运输等安全技术知识;
⑺有关防火防爆和工厂消防规程的知识;
⑻有关防尘防毒的注意事项;
⑼安全防护装置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⑽新工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内容。
2、车间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⑴本车间的生产性质和主要的工艺流程;
⑵本车间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措施;
⑶本车间的危险部位及其应注意事项;
⑷本车间的安全生产的一般情况及其注意事项;
⑸本车间的典型事故案例;
⑹新工人的安全生产职责和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3、班组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⑴班组的工作性质、工艺流程、安全生产的概况和安全生产职责范围;
⑵新工人将要从事的生产性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以其它有关安全知识和各种安全防护、保险装置的作用;
⑶工作地点的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具体要求;
⑷容易发生工伤事故的工作地点、操作步骤和典型事故按例介绍;
⑸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保管;
⑹发生事故以后的紧急救护和自救常识;
⑺工厂、车间内常见的安全标志、安全色介绍;
⑻遵章守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安全操作规程
为了保障广大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防止和减少事故,劳动法把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作为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重要措施,专门做出规定,如劳动法第五十六条规定: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
安全操作规程根据各岗位的作业内容,全面系统地考虑技术、设备、环境条件,规定了从事生产活动人员在各自岗位上应履行的职责,以及完成任务所必需的作业程序和动作标准,是现场操作的根据。
安全操作规程作为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可以消除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和无知蛮干等不安全行为,安全操作规程的发展生产,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是维护生产顺利进行,保护职工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因此劳动者必须严格遵守。
三、安全检查制度
企业对生产中的安全工作,除进行经常的检查外,每年还应定期地进行二至四次群众性的检查,这种检查包括普遍检查、专业检查和季节性检查,这几种检查可以结合进行。
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并且必须建立由企业领导负责、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生产检查组织,以加强领导,做好这项工作。
安全生产检查应该始终贯彻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群众,边检查,边改进,并且及时地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
有些限于物质技术条件当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应该订出计划,按期解决,务须作到条条有着落,件件有交代。
四、安全色及安全标识
安全色与安全标识是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作形象而醒目的信息向人们提供了表达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信息。
了解它们所表达的安全信息含义对于我们在工作、生活中趋利避害、预防事故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个体防护
为了避免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工减轻事故伤害程度,而需要给劳动者配备一定的防护用品。
劳动防护用品按用途分为以下几种:
1、预防飞来物的安全帽、安全鞋、护目镜和面罩等。
2、为防止与高温、锋利、带电等物体接触时受到伤害的各类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3、对辐射热进行屏蔽防护的全套防护服。
4、对放射性射线进行屏蔽防护的防护镜、防护面具等。
5、对作业环境中的粉尘、毒物或噪声进行防护的口罩、面具或耳塞等。
六、特种作业安全
(一)特种作业定义与分类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规程本人及其周围人员和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险因素的作业。
包括以下作业:
1、电工作业;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3、超重机械(含电梯)作业;4、企业内部机动车辆驾驶;5、登高架设作业;6、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7、压力容器操作;8、制冷作业;9、爆破作业;10、矿山通风作业(含瓦斯检验);11、矿山排水作业;12、被批准的其他作业。
(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前必须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安全技术培训学习。
学习的内容包括安全技术理论与实际操作知识两个方面。
培训后要进行严格考核,经考核合格的,发给相应的特种作业操作证。
七、特种设备安全
特种设备是指由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且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人身伤亡及重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
特种设备包括电梯、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游艺机和游乐设施、防爆电气设备等。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和考核,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工作。
使用单位必须对特种设备进行日常的维修保养。
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必须由有资格的人员进行。
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年检、月检、日检等常规检查制度,经检查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处理,严禁带故障运行。
八、有毒有害作业安全
有毒物质是作用于生物体,能使机体发生暂时永久性病变,导致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
有害物质是指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等能危害职工健康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有毒作业是指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作业。
有害作业是指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养病,或对作业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剂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该物质最高容许可值的作业。
有毒有害作业包括高温、有毒、噪声、振动电磁辐射、接触粉尘的作业等。
为了避免职工在作业时身体的某部位误入危险区域工接触有害物质应该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一般的防护措施包括隔离、屏蔽、安全距离、个人防护等。
九、化学危险品安全
(一)化学危险品的分类
常用危险品按危险特性分为8类:
第1类:
爆炸品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
易燃液体
第4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
有毒品
第7类:
放射性物品
第8类:
腐蚀品
(二)使用化学品过程中保持个人卫生的原则
为了防止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遵守个人卫生规则十分重要。
1、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使用适当的防护用品。
2、工作结束后、饭前、饮水前、吸烟前,要充分洗净身体的暴露部分。
3、定期检查身体。
4、皮肤受伤时,要完好地包扎。
5、时刻注意防止自我污染,尤其在清洗或更换言工作服时更要注意。
6、在衣服口袋里不装被污染的东西,如抹布、工具等。
7、防护用品要分放、分洗。
8、勤剪指甲并保持指甲洁净。
9、不直接接触能引起过敏的化学品。
10、下班后,换下工作服,洗头洗澡。
十、女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
(一)女职工劳动保护
针对女职工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等的生理特点,在工作任务分配和工作时间等方面所进行的特殊保护。
(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
针对未成年(已满十六岁,未满十八岁)的生理特点,要工作时间和工作分配等方面所进行的特殊保护。
第二章事故预防知识
在生产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的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前提。
如果能即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就可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事故预防知识如何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安全操作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作为在生产岗位上的企业员工,要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必须掌握事故预防知识,下面我们从机械事故预防、触电事故预防、火灾事故预防、爆炸事故预防、中毒窒息事故预防、高处坠落事故预防、锅炉压力容器事故预防、车辆伤害事故预防、职业病预防九个方面来分别介绍事故预防知识。
一、机械事故预防
机械事故的发生很普遍,在使用机械设备的场所几乎都能遇到。
一旦发生事故,轻则损伤皮肉,重则伤筋动骨,断肢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机械事故造成的伤害主要有:
咬人、挤压、碰撞或撞击、夹断、剪切、割伤或擦伤、卡住或缠住。
下面对预防机械事故的一般方法加以介绍。
1、机械设备应根据有关的安全要求,装设合理、可靠,不影响操作的安全装置。
2、机械设备的零部件的强度、刚度应符合安全要求,安装应牢固。
3、供电的导线必须正确安装,不得有任何破损和漏电的地方。
4、电机绝缘应良好,其接线板应有盖板防护。
5、开关、按扭等应完好无损,其带电部分不得裸露在外。
6、局部照明应采用安全电压,禁止使用110伏或220伏的电压。
7、重要的手柄应有可靠的定位及锁紧装置。
同轴手柄应有明显的长短差别。
8、手轮在机动时应能与转轴脱开。
9、脚踏开关应有防护罩或藏入机身的凹入部分内。
10、操作人员应按规定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机加工严禁戴手套进行操作。
11、操作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先空车运转,确认正常后,再投入运行。
12、机械设备严禁带故障运行。
13、不准随意拆除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
14、机械设备使用的刀具、工夹具以及加工的零件等要装卡牢固,不得松动。
15、机械设备在运转时,严禁用手调整;不得用手测量零件或进行润滑、清扫杂物等。
16、机械设备运转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17、工作结束后,应关闭开关,把刀具和工件从工作位置上退出,并清理好工作场地,将零件、工夹具等摆放整齐,保持好机械设备的清洁卫生。
二、触电事故的预防
触电事故有以下预防措施:
1、电气操作属特种作业,操作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2、车间内的电气设备,不得随便乱动。
如果电气设备出了故障,应请电工修理,不得擅自修理,更不得带故障运行。
3、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钮开关、插座、插销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安全,不得有破损或带电部分裸露出来。
4、在操作闸刀开关、磁力开关时,必须将盖盖好。
5、电气设备的外壳应按有关安全规程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
6、使用手电钻、电砂轮等手用电动工具时,必须:
⑴安设漏电保护器,同时工具的金属外壳应防护接地或接零;
⑵若使用单相手用电动工具时,其导线、插销、插座应符合单相三眼的要求;使用三相的手动电动工具,其导线、插销、插座应符合三相四眼的要求;
⑶操作时应戴好绝缘手套和站在绝缘板上;
⑷不得将工件等重物压在导线上,以防止轧断导线发生触电。
7、使用行灯要有良好的绝缘手柄和金属护罩。
8、在进行电气作业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切不可盲目乱动。
9、一般禁止使用临时线。
必须使用时,应经过安技部门批准,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要按规定时间拆除。
10、进行容易产生静电火灾、爆炸事故的操作时,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及时消除聚集的静电。
11、移动某些非固定安装的电气设备,如电风扇、照明灯、电焊机等,必须先切断电源。
12、在雷雨天,不可走近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20米以内,以免发生跨步电压触电。
13、发生电气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黄沙、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灭火器材灭火。
切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因为它们有导电的危险。
14、打扫卫生、擦拭设备时,严禁用水冲洗或用湿布去擦拭电气设备,以防发生短路和触电事故。
三、火灾事故的预防
防火工作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往往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企业防火措施主要包括:
1、易燃易爆场所如油库、气瓶站、煤气站和锅炉房等工厂要害部位严禁烟火,人员不得随便进入。
2、火灾爆炸危险较大的厂房内,应尽量避免明火及焊割作业,最好将检修的设备或管段拆卸到安全地点检修。
当必须在原地检修时,必须按照动火的有关规定进行,必要时还需请消防队进行现场监护。
3、在积存有可燃气体或蒸气的管沟、下水道、深坑、死角等处附近动火时,必须经处理和检验,确认无火灾危险时,方可按规定动火。
4、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应禁止使用明火烘烤结冰管道设备,宜采用蒸汽、热水等化冰解堵。
5、对于混合接触能发生反应而导致自燃的物质,严禁混存混运;对于吸水易引起自燃或自然发热的物质应保持使用贮存环境干燥;对于容易在空气中剧烈火氧化放热自燃的物质,应密闭储存或浸在相适应的中性液体中储放,避免与空气接触。
6、易燃易爆场所必须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还应做好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7、易燃易爆场所的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静电服装鞋帽,严禁穿钉子鞋、化纤衣物进入,操作中严防铁器撞击地面。
8、对于有静电火花产生的火灾爆炸危险场所,提高环境湿度,可以有效减少静电的危害。
9、可燃物的存放必须与高温器具、设备的表面保持有足够的防火间距,高温表面附近不宜堆放可燃物。
10、熔渣、炉渣等高热物要安全处置,防止落入可燃物中。
11、就掌握各种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不能用水扑灭碱金属、金属碳化物、氢化物火灾,因为这些物质遇水后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并产生大量可燃气体、释放大量的热,使火灾进一步扩大。
12、不能用水扑灭电气火灾,因为水可以导电,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也不能用水扑灭比水轻的油类火灾,因为油浮在水面上,反而容易使火势蔓延。
13、钢铁水泄露发生火灾,不可用水扑灭,因为高温金属液遇炎会发生爆炸。
四、爆炸事故和预防
预防爆炸事故的措施主要有:
1、采取监测措施,当发现空气中有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浓度达到危险值时,就应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
2、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车间内,应尽量避免焊接作业,进行焊接作业的地点必须要和易燃易爆的生产设备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如需对生产、盛装易燃物料的设备和管道进行动火作业时,应严格执行隔绝、置换、清洗、动火分析等有关规定,确保动火作业的安全。
4、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合,汽车排气管上要安设火星熄灭器;为防止烟囱飞火,炉膛内要燃烧充分,烟囱要有足够的高度。
5、搬动盛有可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容器、气瓶时要轻拿轻放,严禁抛掷、防止相互撞击。
6、进入易燃易爆车间应穿防静电的工作服、不谁穿带钉子的鞋。
7、对物质本身具有自燃能力的油脂、遇空气能自燃的物质以及遇火能燃烧爆炸的物质,应采取隔绝空气、防水、防潮或采取通风、散热、降温等措施,以防止物质自燃和爆炸。
8、相互接触会引起爆炸的两类物质不能混合存放;遇酸、碱有可能发生分解爆炸的物质应避免与酸碱接触;对机械作用较为敏感的物质要轻拿轻放。
9、对于不稳定物质,在贮存中应添加稳定剂。
10、防止生产过程中易燃易爆物的跑、冒、滴、漏,以防扩散到空间而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11、锅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有资格的培训单位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以后方可进行操作。
12、锅炉、压力容器须在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等安全装置保持完好的情况下才能使用;严禁超温超压运行。
五、中毒窒息的预防
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要接触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往往是以气体或蒸汽形态出现,看不见、摸不着,危害人体健康,令人防不胜防。
中毒以后,轻则引起头痛、头晕、身体不适等症状,重则使人窒息死亡。
工业中常见的有毒物质主要有以下这些:
铅、汞、锰、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氯、氢氰酸和丙烯氰等。
还有某些涂料的气雾也可使人中毒和窒息。
预防措施主要有:
1、加强个人防护,建立定期检查制度。
如作业人员必须穿工作服、带过滤式防尘口罩;严禁在车间内吸烟、进食;班中吃东西或喝水必须洗手、洗脸及嗽口,下班时必须洗澡、嗽口,严禁穿工作服进食堂、出厂。
2、用改进工艺,加强通风和烟尘的回收等方法降低空气中的有毒气体浓度。
3、工人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监护,早期发现中毒患者及时处理。
六、高处坠落事故预防
高处作业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为了防止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必须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精神病、癫痫病等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能进行高处作业。
2、高处作业人员在各项安全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解决和落实之前,不能进行施工。
对于各种用于高处作业的设施和设备,在投入使用前,要一一加以检查,经确认完好后,才能投入使用。
3、高处作业人员的衣着要灵便,脚下要穿软底防滑鞋坏能穿拖鞋硬底鞋才带钉易滑的靴鞋。
操作时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
4、对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等,都应随时加以清扫。
传递物件时不能抛掷。
5、梯子不得缺档,不得垫高使用。
梯子横档间距以30厘米为宜。
使用时上端要扎牢,下端应采取防滑措施。
6、施工过程中若发现高处作业安全设施有缺陷或隐患,务必及时报告并立即处理解决。
对危及人身安全的隐患,应立即停止作业。
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等,任何人不得毁损或擅自移位和拆除。
七、锅炉压力容器事故预防
(一)锅炉事故的预防
预防锅炉事故的措施:
1、锅炉一般应装在单独建造的锅炉房内。
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外开,在锅炉运行期间不准锁信或闩住。
锅炉房内工作室或生活室的门应向锅炉房内开。
锅炉房的出入口和通道应畅通无阻。
2、锅炉房实行岗位责任制,对于班组长、司炉工维修工、水质化验人员等分别规定职责范围。
3、锅炉及其辅机的操作规程,其内容应包括:
⑴设备投运前的检查与准备工作;
⑵启动与正常运行的操作方法;
⑶正常停运和紧急停运的操作方法;
⑷设备的维修保养。
4、锅炉的管理要有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巡回检查制度、交接班制度、水质管理制度等。
5、为确保锅炉安全运行,使用锅炉的单位应对锅炉房安全工作实行定期检查。
6、司炉工必须忠于职守,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同时要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二)压力容器安全事故的预防
1、压力容器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操作。
2、加强压力容器的维护工作,并实行定期检验,以便及时发现并消除容器的缺陷和隐患。
3、压力容器发生下列异常现象之一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并按规定的报告程序,及时向本厂有关部门报告。
⑴压力容器工作压力、介质温度或壁温超过许用值,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⑵压力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出现裂缝、鼓包、变形、泄漏等危及安全的缺陷;
⑶安全附件失效;
⑷接管、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
八、职业病预防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可分为职业中毒、尘肺、物理因素职业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疾病、职业性肿瘤及其他职业病等。
(一)职业中毒
防毒技术措施:
1、改革工艺设备和工艺操作方法,从根本上杜绝和减少毒物的产生。
2、以无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有毒或高毒材料。
3、密闭式操作。
4、通风排毒与净化回收。
5、隔离操作。
6、个体防护。
个体防护用品是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必备的防御性装置,对于减轻职业危害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防护工具包括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埤套、口罩、眼镜、过滤式防毒呼吸器、隔离式防毒呼吸器等。
(二)尘肺病的预防
尘肺病的发病率与人吸入的粉尘量成正比例关系。
因此,根本措施是减少空气的粉尘浓度。
降低空气的粉尘浓度,必须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即综合治理,才能达到效果。
1、减少尘源的产尘量。
措施有:
改善作业工艺,减少原料的破碎程度;在尘源周围设置密闭设备,使粉尘不扩散到空气中;在尘源处设置除尘器,将产生的粉尘收集起来。
2、设置通风除尘设备,净化作业空气。
3、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工人的职业卫生意识。
4、加强劳动保护。
5、加强粉尘检测。
(三)听力保护
预防噪声危害的技术途径主要有:
1、消声。
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是控制和消除噪声的根本措施,改进工艺过程和生产设备,以低声或无声工艺及设备代替产生噪声的工艺和设备,将噪声源远离工人作业区均是噪声控制的有效手段。
2、控制噪声的传播。
用吸声材料、吸声结构和吸声装置将噪声源封闭,吸收辐射和反射的声能,防止噪声传播。
常用的隔声材料有隔声墙、隔声罩、隔声地板等。
常用的吸声材料有玻璃棉、矿渣棉、毛毡、泡沫塑料、棉絮等。
3、采用合理的防护措施。
⑴佩带护耳器。
护耳器主要包括耳塞与耳罩。
⑵合理安排劳动制度。
工作日中穿插休息时间,休息时间离开噪声环境,限制噪声作业的工作时间,可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4、定期体检。
接触噪声的人员应进行定期体检。
对于已出现听力下降者,应加以治疗和观察,重者应调离噪声作业。
第三章钢桶生产安全技术
近年来,我国制桶行业的生产技术及设备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笔者走访的众多制桶企业中,很少有人在生产安全技术上下功夫的,因而在制桶企业中,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似乎成了司空见惯的事。
究其根源,主要是对生产安全不够重视,企业把主要精力花在了提高产品质量及提高生产效率上。
在劳动法已实施的今天,我们不仅不能违反法律,更应该重视我们职工的人身安全,所以我们决不应忽视生产安全。
也有很多企业的确是缺乏生产安全的知识,对钢桶生产的安全特殊性缺乏认识,以致事故频出。
可以肯定的说,在我国的制桶企业中,没有出过人身事故的企业是没有的,有的企业每年都要出一起,在企业中缺少指头的职工比比皆是。
生命是宝贵的,这种情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让我们共同关心职工的安全吧!
一、钢桶磨边生产的安全技术
我国制桶行业使用的磨边机多数是以砂轮为工具的,砂轮在磨削时消耗快,需经常予以调整和修磨,日常动态管理工作量大。
砂轮在使用中可能因砂轮内在质量、包装运输保管、安装操作等问题而破裂造成人员伤害。
砂轮工作速度高,脱落的磨粒粉尘吸入人体内影响健康,进入眼睛造成事故。
因此,磨边机对操作者的安全和健康都有较大的影响。
磨边机不能安装在有腐蚀性或易燃易爆的场所,如热处理车间、木工房、煤气站、油库等处。
磨边机砂轮的防护罩开口度应不大于125o,防护罩应有足够的强度,防护罩钢板厚度应不小于3mm,磨边机新砂轮与罩壳侧面的间隙(内测)为20~30mm,外侧罩壳板与砂轮间隙为10~15mm,磨边机应安装符合规定直径和厚度的砂轮片。
砂轮在安装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认真的检查,检查项目有:
(1)有无合格证,是否在规定保存期内;
(2)砂轮特性如磨料、粒度、硬度、结合剂、形状尺寸与安全圆周速度是否符合磨边设备的工艺要求;(3)外观有无缺损或裂纹;(4)用木锤敲击砂轮两面各对应的四点,应为相应的清脆声,如有闷声颤抖声或不相同声则不许使用;(5)砂轮内孔应光洁、无划伤;(6)砂轮的保管应注意不得放在潮湿、有油污的地方,应储放在专用木质架上,并应直立摆放。
砂轮磨边机的挡屑板可防止磨边时飞溅的火花或颗粒,也能档住砂轮碎块飞出击伤操作人;托架可防止磨边时钢板料窜动而损坏砂轮。
砂轮磨边机挡屑板与托架制造时应注意有足够的强度,挡屑板的宽度应不小于砂轮片的宽度,托架直径与径向方向均可调,各侧棱角无凹陷或缺角。
挡屑板与砂轮的间隙应定人定时予以调整。
磨边机砂轮旁的法兰盘的作用是将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递到砂轮片上,另可确保砂轮运行的稳定;法兰盘直径应大于砂轮直径的1/3且两边直径相等;法兰盘无扭曲和变形,否则可能造成砂轮片破裂,法兰盘不许用铸铁件制造,法兰盘与砂轮之间应加软垫,作用是消除砂轮片微量的不平行度,增加砂轮的接触面;要求软垫直径比法兰盘直径大2~3mm,这样要直观检查有无软垫和其压紧程度如何,软垫可用石棉、橡胶、皮革等剪制,厚度为1~2mm;固定砂轮与法兰盘的螺母必须紧固。
砂轮在运行时应无明显的径向振动与跳动,如在开机后运转速度稳定时仍出现此现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员工 安全 文明 生产 培训 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