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的顺周期性和逆周期政策选择.docx
- 文档编号:30585621
- 上传时间:2023-08-18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2.49KB
银行业的顺周期性和逆周期政策选择.docx
《银行业的顺周期性和逆周期政策选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业的顺周期性和逆周期政策选择.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银行业的顺周期性和逆周期政策选择
银行业的顺周期性和逆周期政策选择
陈璐中国银监会研究局
内容提要:
银行业的顺周期性既具有内生性,也与现行资本、拨备、公允价值计量的监管和会计政策有关。
缓解这种顺周期性和建立适当的逆周期调整机制,被一致认为是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列为国际组织和各国监管当局一项重要工作。
目前的方法主要有建立资本缓冲、实行前瞻性的拨备制度、改进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修订新资本协议等,有关监管当局已在朝着这一方向努力。
然而,银行业内生的顺周期性很难消除,确定合理的资本缓冲技术上非常困难,动态拨备机制的建立尚存争议,当前对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改变也并不能改变经济的实质。
因此,增强风险管理能力仍然是永恒的主题,各种工具的设计还应抓紧研究,监管者应开发和综合运用其它更多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并提高对经济变化和风险变化的敏感度。
关键词:
逆周期;资本;拨备;公允价值
一、引言:
逆周期与宏观审慎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主要有两个维度:
一是跨行业维度(cross-sectionaldimension),关注的是在某一给定时点上,由于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持有共同的风险暴露,单个或一组金融机构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度以及风险在金融体系中的分布,主要的监管工具包括适度扩大监管范围、对系统重要性的机构实施更审慎的监管、改进对交易对手的风险计量与控制等;二是时间维度(timedimension),关注的是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即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层面的风险如何通过金融体系内部以及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相互作用而被放大,使用的主要是资本、拨备和杠杆率等政策工具。
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已突出说明了既有的金融体系顺周期性的问题亟待解决。
缓解这种顺周期性和建立适当的逆周期调整机制,也被一致认为是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列为国际组织和各国监管当局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银行业行为的顺周期性
银行业的信贷行为具有萧条时收缩,繁荣时扩张的特点,呈现出明显的顺经济周期的特征。
这种顺周期性不仅加剧了经济的波动,而且也造成了银行的一些错误决策。
一是景气时期银行对企业的投资项目和偿债能力往往过于乐观,导致信贷政策放宽,于是许多净现值为负的项目也能获得融资,并在到期后出现违约,称为第一类错误信贷政策(Type1LendingPolicyErrors);二是衰退时期银行不良资产趋于增加,信贷政策趋于保守,使得许多正净现值的项目被拒贷,犯了第二类错误信贷政策(Type2LendingPolicyErrors)。
对银行业顺周期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银行业在没有监管的作用下本身的经营行为具有顺周期特性,其主要观点通常被称为“金融加速器”(FinancialAccelerator)理论;另一方面,银行业的顺周期性也与现行的监管和会计政策有关。
实际上,银行业顺周期现象很难单独分析,因为涉及的顺周期性的因素很多,相互关系错综复杂,政策规定的作用与银行业内生的顺周期行为常常交错影响。
(一)银行业行为顺周期性的内生性原因
1.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由于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在经济出现疲软时更多考虑到信用贷款的偿付可能,更加倾向于紧缩信贷规模,使得那些无风险或低风险、能够获利的项目也难以获得融资规模,从而可能导致整个宏观经济的进一步紧缩。
2.市场竞争和信贷调查成本
银行必须对潜在贷款人进行调查,在调查成本与放贷收益之间寻求平衡。
然而,上述银行的竞争对手可以通过观察已做调查银行的信贷行为来调整自己的信贷标准,从而做出信贷投放的决策。
如果出现信贷紧缩,所有银行都会加强对潜在贷款人的考察,提高放贷标准。
正是基于竞争对手的信息,银行在信贷标准上的变化导致了信贷可得性的变化。
3.信贷活动中的羊群行为(HerdBehaviour)
银行家和普通投资者一样也是有限理性者,在经济波动出现上下行拐点时,由于他们的认知偏差,信贷市场上会出现群体性多贷和群体性拒贷两次“羊群行为”,造成信贷扩张与紧缩并形成信贷周期,信贷周期反过来又强化了实体经济的波动(Rajan,1994)。
4.企业违约率受经济周期的影响
银行贷款决策通常基于借款人净值和可观察的现金流,使得贷款供给和定价容易受到借款人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负面冲击的影响。
而企业违约不仅与自身资本结构有关,而且与企业运营的外部经济环境密切相关。
在经济陷入危机时期,从商业利益角度,放贷更加谨慎是正常的,银行惜贷不仅仅是因为资本不足,更主要的原因是经济风险增大。
欧美银行以前在经济上行时期过度放贷也并非毫无道理,因为确实存在赢利机会,是商业利益驱动的结果。
5.抵押品价值与经济周期相关
担保品作为一种资产,其价格本身就是顺周期变化的。
经济扩张时期资产价格上涨推动抵押品价值上升,提高了借款人举债能力,推动信贷扩张;反之,衰退时期,抵押品价格下跌导致信贷更大幅度收缩。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风险权重和贷款损失拨备的计提都与担保品价值密切相关,其任何变化都会同时使资本水平和贷款损失拨备按同一方向发生变动。
(二)监管和会计政策所引致的顺周期性
1.资本比率要求
本意让银行审慎经营的最低资本比例要求,实际上加剧了贷款的顺周期倾向,这是监管者所始料不及的。
在经济复苏阶段,由于借款人经营状况良好,对银行资本净额要求下降,可以支持银行更大幅度的信贷扩张,推动经济高涨。
衰退时期,由于借款人经营状况恶化,资本净额要求提高。
银行为了满足资本金要求,通常有三种途径:
增加资本;减少信贷供给,从而减少风险资产;改善资产结构,增加较低风险权重的资产比例。
由于衰退时期筹资困难和成本太高,银行不得不压缩信贷规模,如果大多数银行都如此,会导致整体信贷供给减少。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反映了银行在资本充足性方面存在的这种脆弱性:
最低资本及其质量要求不仅未能在危机中提供足够的资本缓冲,资本的顺周期性还加速了金融动荡。
2.拨备计提政策
监管政策中,贷款损失准备主要是根据贷款分类的结果和对贷款损失概率的历史统计确定的,而贷款风险分类结果本身也是顺周期性的。
经济高涨时期,银行不良贷款比率较低,会相应减少拨备,表现出更高的利润,提高放贷积极性;而在经济萧条时期,贷款质量下降,银行需要计提更多拨备,放贷能力降低。
新会计准则后顾式的(Backward—looking)的计提方法进一步加剧了贷款损失拨备的顺周期性。
新会计准则与监管制度中拨备要求最主要的差异在于,监管制度强调审慎和前瞻地抵补风险,要求银行不仅要对已经发生的损失计提准备,还要对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一般准备,而会计原则强调一致性和中立性,要求银行必须以业已发生的损失(incurredloss)为计提基础。
为满足这个标准,银行不得不证明为什么损失是可能的、损失估计是合理的。
经济繁荣时期损失率很低,银行由于不能够提供合理的、可接受的证据,往往保持较低的损失准备水平;在衰退期,由于各种贷款损失证据和数据明朗化,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力度明显加大。
一些国家的监管当局已发现,银行实施新会计准则后,在次贷危机前的2006年所提准备大大减少,而随着2007年次贷危机的不断蔓延,银行所提准备又急剧增加,呈现较强的顺周期效应。
3.公允价值会计准则(FVA)中的盯市、盯模原则
国际会计准则(IFRS,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和公认会计准则(GAAP,由美国的金融会计标准委员会、会计师协会和美国证监会共同制定)都提供了分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
层次1是指在活跃市场有可观察的价格,因而采用市价对资产和负债进行价值计量,也称盯市原则(MarktoMarket);层次2是指没有活跃市场时可采用模型来估值,但需要输入可观察的参数,称为盯模原则(MarktoModel);层次3指参照盯住模型的方法,用不可观察的输入参数和模型假设进行估值。
当金融市场运行比较平稳时,采用公允价值盯市原则计量能够较为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不会引起资产及收益等账面价值的大幅波动。
然而,当市场处于极端情况下时,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性”却会把问题严重地放大。
泡沫时期,随着资产价格的快速上升,金融机构不仅能将金融资产以远高于其成本的价值入账,而且能在获得超额账面利润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借贷和投资,从而推高杠杆比率并催生泡沫。
相反,危机情况下,伴随着市场信心的丧失,公允价值会计会触发亏损、撇账、评级下调、更多坏账等的接踵而来。
模型驱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金融机构的顺周期性。
正常情况下,这些风险管理模型可能会驱使各个金融机构表现出一些不同的投资行为,但在极端情况下,假如一项资产的波动性急剧上升,那么这些风险管理模型就会告诉所有的公司应该将其出售。
当所有的公司都努力售出的时候,市场中的流动性就会丧失殆尽。
此次危机中,各金融机构因为持有大量抵押类证券,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出现了大量未实现且未涉及现金流量的会计意义上的损失,但却要不停地减记资产。
正是这种天文数字的“账面损失”扭曲了投资者的预期,形成了“价格下跌—资产减计—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
4.新资本协议的潜在顺周期性
一是PD的顺周期性波动。
时点评级法(Point-In-Timeapproach,PIT)主要根据与债务人有关的当前信息,得到PD并进行评级。
跨周期评级法(ThroughTheCycle,TTC)主要使用与债务人有关的长期信息估计整个周期内债务人的偿债能力。
由于时点评级模型估计的PD的变化幅度超过跨周期评级模型估计的PD,相应地据此得到的监管资本要求波动性也更强。
如果由商业银行自主选择评级模型,商业银行通常倾向于选择时点评级模型而不使用跨周期评级模型,因为后者可能影响当期利润水平。
二是LGD的顺周期性波动。
主要原因是抵押品价值随着宏观经济的表现而波动。
系统性风险加大、债务人违约后会放松对抵押品的维护和控制、对违约债务的紧急处置等因素都导致抵押品价值在危机时期会下跌,各种风险水平下的LGD都大幅度上升。
三是PD和LGD相关性的顺周期波动。
商业银行的信贷实践以及大量实证分析都表明,违约风险的驱动因素,如宏观经济周期和公司财务结构,同时也是信用损失的解释变量,PD和LGD之间存在着广泛的、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
经济衰退时期尤其如此,债务人PD上升,同时抵押品价格也下降,LGD上升。
四是EAD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衰退时期,随着信贷紧缩,对贷款依赖性强(credit-constrained)的债务人流动性更加紧张,贷款承诺提取的可能性以及比例上升,引起EAD增加。
反之亦反是。
五是风险权重的顺周期性。
新资本协议框架下,资本充足率计算中的风险权重来自内部模型。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当经济高速增长时,风险权重通常较低,资本充足率因而较高;而在经济衰退时,风险权重通常较高,资本充足率则较低。
三、国际上关于顺周期问题的缓释方法
(一)建立资本缓冲
2009年3月英国金融服务局发布了由其主席特纳勋爵领衔起草的名为《对全球银行危机的监管回应》(TheTurnerReview:
Aregulatoryresponsetotheglobalbankingcrisis)的评估报告(为广泛地称为《特纳报告》),提出应在资本、会计、流动性监管方面做根本性改变,加入逆周期要素,在新资本协议实施过程中应避免顺周期性,具体包括:
(1)在实施新资本协议的细节化的框架内,降低时点计量方法的顺周期性。
(2)建立逆周期的资本缓冲。
FSA要求在经济繁荣时期增加超额资本(buffercapital),以备经济衰退时期之需,平滑资本充足率的波动。
设计逆周期的资本缓冲时有两个方面需要考虑:
一是缓冲的水平,二是如何对缓冲进行列示。
关于缓冲水平,《特纳报告》提出两种方案:
一种是由监管当局根据其对宏观经济的分析自由裁量,具体可以通过新资本协议第二支柱实现;另一种则是根据公式计算得出,公式中包括一些预设的变量。
两种方法各有利弊,FSA倾向于以公式法为主,辅以必要的自由裁量权,以便监管当局可以在公式计量结果的基础上再增加资本缓冲要求。
关于缓冲如何列示,也有两种方案:
一种是将资本缓冲纳入资本,从而使得资本充足率水平本身在周期内发生变动;另一种是将资本缓冲作为一项储备进行列示,而不将其列入资本。
与缓冲水平的确定相类似,这两种方法也各有利弊。
还有一些国家提出,可以通过用基本的资本充足率乘以与系统性风险相关的系数来确定超额资本。
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09)提出,要在微观领域建立更多的逆周期机制(负反馈环),可以考虑让负责整体金融稳定的部门发布季度景气与稳定系数,并从中导出逆周期乘数,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可以使用该乘数,乘以常规风险权重后得到新的风险权重。
根据这个风险权重得出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和其它控制标准(如内部评级法)应力求反映整体金融稳定的逆周期要求。
在如何确定逆周期资本乘数方面,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三种方法:
与银行收入挂钩的固定目标资本缓冲水平、与宏观经济变量挂钩的动态目标资本缓冲水平以及与银行特定变量挂钩的动态目标资本缓冲。
宏观经济变量中,委员会列示了信贷利差;银行特定变量中,列示了违约概率。
巴塞尔委员会正在对上述方法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比较研究。
国际清算银行2009年发布的年报也对逆周期资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比了三个挂钩变量:
信贷利差、信贷增长和信贷/GDP与资产价格的组合指标,认为第三个组合指标能更好地并能提前预测银行危机;从对历史上几次典型危机的模拟来看,将后两个指标结合起来所得到的逆资本要求更为理想。
(二)实行前瞻性的拨备制度
自2000年开始,西班牙央行开始实施动态准备金制度,在传统的一般准备金和专项准备金的基础上,引入了动态准备金,以反映对银行潜在信用风险的事前(exante)估计。
动态拨备(dynamicprovisioning)的原理简单到近乎常识,意即未雨绸缪、以丰补歉。
动态准备金制度涵盖了对未来经济周期的预测,是潜在风险估计值与实际风险值的差额。
潜在风险可以由银行运用内部模型法估算,也可以采用监管当局规定的标准法算出;实际风险值就是当期准备金。
简而概之,西班牙动态拨备的计算方法如下:
潜在风险值=系数×风险暴露
动态准备=潜在风险值—当期提取的专项准备
潜在风险值与专项准备金的差额若为正,银行应从损益账户中提取相应金额的动态准备;若为负,就将其以收入的形式计入损益账户,同时相应调低动态准备金的余额。
动态准备金累计金额不超过当期潜在风险值的三倍。
动态准备金制度下,每年提取的准备金为一般准备、专项准备金和动态准备之和。
采用内部模型法的银行,必须有能力确定不同资产组合的准备金提取系数,该系数应通过对至少一个经济周期数据的回归分析获得,使用内部模型必须事先得到监管当局的批准。
不能满足采用内部模型的银行,可以使用监管当局制定的标准法。
动态准备金是专项准备金的补充而非替代,类似于专项准备金的蓄水池,只是改变了专项准备金计提的时间分布,并没有改变均值。
经济扩张时期,不良贷款比例低,事后计提的专项准备小于潜在的信用风险,可计提动态准备金;经济衰退时期,不良贷款比例高,专项准备不足以覆盖贷款损失,可动用事前提取的动态准备金来弥补。
但是由于纳入了对未来经济周期的预测因素,对损失准备金的顺周期波动起到了一定的削峰填谷的作用。
金融稳定论坛提交G20峰会的报告也提出了关于建立前瞻性拨备制度的有关建议:
(1)根据已经发生的损失计提准备金的方法应该允许使用管理层的专家判断,以保证损失准备全面反映了信贷损失,但是银行也不必总是使用这一种方法。
实践中处理方法可能有多种不同,这要根据:
一国传统的做法;不同的管理视角;不同的法律和税收的要求;监管和外部审计的影响。
(2)FASB和IASB应该分析在更广泛的可得信息的基础上,重新考虑只对已经发生的损失计提准备金这种方法。
FSF建议TheFASBandIASB投入资源解决技术问题,加快推进动态损失拨备计提。
(3)BCBS应该对新协议进行审查,消除或减少不利于计提适宜的损失准备金的因素。
如准备金计入资本时标准法下不能超过1.25%的上限要求和内评法下60个基点的限制。
(4)BCBS应该对新协议第三支柱下贷款损失准备的披露要求进行审查,提高信贷风险和信贷损失的透明度。
(三)改进公允价值计量方法
究竟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还是历史成本计量是一个难点。
欧洲联合救市方案已经决定停止执行“以市值计价”。
美国分别以金融机构和会计学界为首的双方则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国会议员、银行业活动家和金融机构纷纷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中止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指责这一准则将迫使他们公布未曾预料到的损失。
美国会计公司则反对国会意图撤销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计划,认为否定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实际上就等于否定现实。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已于2008年10月发布了关于金融工具重新分类的指引,以增加金融工具重新分类的灵活性。
2009年4月FASB也决定放宽按公允价值计价的会计准则,允许金融机构在证明市场流动性不足、价格不正常的情况下,可以用其它合理的价格估算方法来估算自己的资产价格。
金融稳定论坛也提出,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和审慎监管者应该检查有关准则可能的不利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变化,加强会计计量模型的建设,以使金融机构在对金融工具进行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时非常审慎。
目前公允价值改进的关键在于:
首先,在不活跃市场的资产如何定价,特别是需要明确对流动性不足的复杂金融产品的估值方法。
针对这一问题,国际上主要的趋势是,对使用公允价值存在困难的金融工具可建立估值储备或进行估值调整,防止在估值结果不确定时高估银行利润。
有关监管组织提出可建立多元化的定价模型或方法,使用不同的输入变量或假设,比较不同模型或方法得出的定价结果,并进行压力测试。
2009年5月28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征求意见稿,为公允价值计量,特别是非活跃市场中的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了指南。
其次,会计准则方法的改变可能会增加人为调整账面数字的可能性,这种情况如何防止。
对于这一问题,各国以及国际监管组织都在强调合理、恰当地使用公允价值,简化会计准则、特别是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建立健全与金融工具定价有关的公司治理和内控制度,以及增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等。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还准备将资产、负债的分类方法从四分类(交易类、可供出售类、持有到期类、贷款和应收款类)简化成两分类(公允价值类和摊余成本类),取消可供出售类。
(四)新资本协议的修订
1、资本框架方面
主要涉及新协议框架下资本缓冲机制的设计、改进顺周期的VAR方法、加强杠杆率和压力测试的使用以及引入对资本的风险覆盖情况的评估等。
金融稳定论坛(FinancialStabilityForum)在G20峰会上提交的有关逆周期监管的提案中关于资本框架工作组的报告提出:
(1)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BCBS)应该加强监管资本框架,建立资本缓冲机制;BCBS要评估资本的自由裁量和非自由裁量之间是否取得了适宜的平衡;建立一个评估银行资本计划框架稳健性的标准;对高质量资本的构成做出清晰的定义。
(2)BCBS应该加强新协议下对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计量,修订市场风险资本计提的框架,以减少对顺周期的VAR方法的依赖。
(3)BCBS应该以一个简单易行的、非风险为本的方法(non-riskbasedmeasure)作为风险为本的资本要求的补充,在新协议框架下建立一个银行体系的杠杆率要求。
防止金融机构过度的杠杆行为和在风险为本资本要求下的监管套利行为,避免道德风险。
(4)监管者应该利用BCBS压力测试的原则作为第二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验证在经济扩张时期银行最低资本要求之上的资本缓冲是否充足。
BCBS应该建立一套银行业应用这些原则的合规情况的评估体系。
(5)BCBS应该持续监控新资本协议的影响,并做出适当的调整,以缓冲最低资本要求、信用评级的迁徙所造成的过度的顺周期性。
(6)BCBS应该对资本的风险覆盖情况开展日常性的、定期的评估,包括对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风险覆盖问题以及对银行风险资产组合的风险覆盖问题。
针对危机时大量银行的资本短缺,资本的风险覆盖能力应该提高,三个方面的要求应加强:
一是再证券化(resecuritizations)的资本要求;二是资产支持商业票据(forshorttermliquiditylines)的标准化的资本要求以及市场资金断裂时期的风险权重要求(riskweightsforgeneralmarketdisruptionlines);三是对未证券化信贷产品压力测试基础上的VAR值以及新增风险的资本要求。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已经正式发布了新资本协议修订稿,并成立了逆周期监管等工作组,拟对逆周期资本等提出具有普适性和可行性的实施方案。
2、新资本协议的有关参数方面
内部评级法要求,用于计算资本要求的PD应反映长期平均违约经验;虽然PD仅反映未来1年内债务人的违约可能性,但估计PD必须具备5年数据观察期,并且数据应覆盖包括经济衰退期在内的整个经济周期,如不能反映经济衰退期,商业银行应调整PD估算方法或结果。
内部评级法规定,商业银行估计的LGD不能小于违约加权长期平均损失率;LGD必须反映经济衰退时期的损失严重程度,以保证LGD的估计值在所有可以预见到的经济条件下都保持稳健和可靠;理想状况下,估计LGD数据应涵盖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在任何条件下数据历史观察期不得低于7年。
计算长期平均LGD方法包括时间加权、货币加权和违约加权三种。
内部评级法采取违约加权长期平均损失率的原因在于,与其它两种方法相比,违约加权方法更为审慎,违约加权长期平均损失率更接近于PD较高时期的损失率。
内部评级法规定,EAD应是长期违约加权均值,银行应保守地确定估计值的误差范围;如果银行能合理预测出PD与EAD正相关,对EAD的估计必须留有较大程度保守调整的余地;若经济周期内EAD估值不稳定,经济低迷时期的EAD应比长期平均数更保守,商业银行应使用经济低迷时期的EAD。
关于风险权重函数输出值,有关专家提出,在第二支柱框架下,监管当局可以根据经济周期阶段,可以用向量自回归规则、反周期指数规则两种方法平滑风险权重函数的输出值(smoothoutputofcapitalfunction)。
金融稳定论坛还提出监管当局应该使用杠杆率作为宏观审慎监管的工具;监管当局应该评估场外衍生产品的最低初始保证金要求以及证券融资交易的抵押率的顺周期性,保证金比例和抵押率在跨周期时保持相对稳定,可以减少其顺周期性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2009年6月17日、2009年7月8日美国和英国先后出台了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在建立缓冲机制、动态拨备、改进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等方面比较一致地提出了实施相关逆周期监管措施的建议,是各种方法建议在监管行动中的综合体现。
英国更明确地将逆周期政策工具分为基于规则的监管工具和相机抉择的监管工具,指出宏观审慎的额外资本(macroprudentialadd-onstoregulatorycapitalrequirement)、抵押率(LTVs)、利率都属于相机抉择的政策工具。
英国还提出了提高危机时期的融资能力也是基于规则的逆周期政策工具,并具体分析了资本保险(Capitalinsurance)、债权—股权转换(Debt-equityconversion)两种方式
表1基于规则的逆周期监管政策工具
美国
英国
资本
财政部牵头、各监管机构参加组成工作组,于2009年12月31日前公布报告,重新评估对银行和BHCs的资本要求,并通过资本规则的调整降低顺周期性。
对一级FHCs,在经济向好之时要有高于最低标准的足够的高质量资本,以备经济恶化之时使用,FED应通过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评估一级FHCs的资本计划。
监管应鼓励公司建立缓冲机制,在繁荣时储备更多资源,以增强萧条时吸收损失的能力,防止放大经济波动。
对缓冲机制的建议更为深入,指出支持特纳报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银行业 周期性 周期 政策 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