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文档编号:30576409
- 上传时间:2023-08-16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1.42KB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2002年制订,2004年修订)
课程编号:
070005
英文名:
Microeconomics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
前置课:
高等数学
后置课:
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等
学分:
3学分
课时:
54课时
主讲教师:
西方经济学课程组成员
选定教材: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3版
课程概述: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和管理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理论课。
它以个量分析法为基础,分析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阐述价格机制的形成以及如何引导市场经济主体实现稀缺资源有效配置,并说明市场失灵时,政府的作用。
微观经济学内容,主要包括:
供求原理和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厂商均衡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和政府的作用。
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旨在让经济与管理类的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认识这一学科的基本构架和分析逻辑,掌握实例分析、简单的数学模型分析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经济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比较简单和典型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初步了解本学科最新发展,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基本的经济分析能力,为学习其他专业课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
教学方法: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逻辑性强,又与现实经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
因而,在教学中,首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抽象的经济学理论,将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到对经济活动实践的探讨和认识之中,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注意经济学教学中的数理分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将抽象的图形和数学表达式所包含的经济学原理解释清楚,将数学分析与经济学教学有机联系起来,并让学生初步认识其方法。
第三,讲授与自学结合。
针对微观经济学本身课程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主要以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为主,系统讲授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安排适量课时进行课堂讨论和习题讲解,注意教与学的互动,督促学生课后自学和习题及案例分析的训练,深化学生对课程基本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经济学的理论素养。
第四,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利用现代信息工具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即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鼓励学生思考,并将此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
第一章导论
课时分配:
3课时
教学要求:
本章简要介绍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重点分析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学习本章重点掌握经济学定义的三个方面:
稀缺性、选择性和机会成本的含义,知道西方经济学及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一、西方经济学的产生
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诞生以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发表为标志;1890年马歇尔发表《经济学原理》标志微观经济学的诞生。
二、西方经济学的发展
凯恩斯学派;新剑桥学派;新古典综合派;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
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边际分析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均衡分析等。
三、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基本假设
个体经济单位;理性的经济人和完全信息。
思考题:
1、经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为什么?
2、简述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供求原理与弹性理论
课时分配:
9课时
教学要求:
本章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与需求、供给、市场均衡等相关的概念和理论,正确理解需求量和需求的变动、供给量和供给变动的关系,熟知弹性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具备分析均衡价格形成和变动、运用弹性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节需求曲线
一、需求函数
需求的含义;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需求表;需求曲线;需求定理。
三、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的含义;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的区别。
第二节供给曲线
一、供给
供给的含义;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
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供给表;供给曲线;供给定理。
三、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的含义;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的区别。
第三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一、市场均衡的含义
均衡的含义;市场均衡的含义。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的含义;均衡价格形成分析。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需求曲线的移动;供给曲线的移动;供求同时变动;供求定理。
四、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
支持价格;限制价格;价格放开。
第四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
概念和计算公式;弧弹性和点弹性;需求弹性的类别;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的关系;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二、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含义;计算公式;弹性系数值与商品的类别;握恩格尔定律。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含义;弹性系数的计算;弹性系数与商品的关系。
三、供给弹性
供给弹性及其计算;供给弹性的类别;影响供给弹性大小的因素。
思考题:
1.为什么会产生谷贱伤农?
对此你认为政府该不该干预?
为什么?
2.举例说明哪些产品可以簿利多销,哪些产品不能实行簿利多销?
3.政府的价格支持政策和限制价格政策是怎样影响市场价格的?
有何利弊?
第三章效用论
课时分配:
6课时
教学要求:
本章以分析方法的不同将消费者行为理论分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用边际分析法边际效用和总效用的关系,说明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通过选择实现收入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满足程度最大化。
序数效用论以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作为分析工具,说明消费者最优选择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分析消费是如何随价格和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
学习本章首先明确效用理论分析的前提假设,正确理解和把握有关效用的基本概念和数学表达及衡量,知道消费者消费的约束条件,能分析说明消费者如何实现满足程度最大化,理解消费者剩余的含义和意义,了解价格、收入变化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教学内容:
第一节基数效用论
一、效用和效用函数
效用的含义与决定因素;基数效用论;效用函数。
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含义和表达;边际效用含义和表达;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货币的边际效用。
三、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的含义;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消费者均衡分析。
四、需求曲线的推导
需求价格含义和决定;需求曲线的推导。
五、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的含义;计算公式。
第二节序数效用论
一、关于偏好的假定
完备性;可传递性;非饱和性。
二、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和特征
序数效用论及分析工具;无差异曲线含义;无差异曲线特征;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特殊的无差异曲线。
三、预算线
预算线的含义;预算线的变动。
四、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含义;均衡分析;均衡条件。
第三节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一、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含义,替代效应含义,补偿预算线功能;正常商品、低档商品与吉芬商品在价格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的不同。
二、价格-消费曲线与需求曲线
价格—消费曲线;需求曲线的推导。
三、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推导。
思考题:
1.效用与使用价值的关系?
2.说明水和金刚石的价值悖论。
3.为什么消费者要将收入资源合理分配到各种商品的购买上去,并说明如何才能实现收入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四章生产理论
课时分配:
6课时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从投入-产出角度分析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和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本章首先从一般意义上介绍生产函数及其类别;其次以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为基础,分析一种变动要素下的各种产量的关系及其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区;第三,分析两种投入变动下的生产函数及规模报酬;最后以等产量曲线为基础,分析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学习本章首先应注意生产理论的分析前提,正确理解和把握生产函数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和总产量的关系,熟知什么是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如何达到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知道不同条件下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的划分标准。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产函数
一、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的含义;生产函数的表达。
二、两种典型的生产函数
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第二节一种变动投入的生产函数
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短期与长期的区别,一种可变投入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为Q=f(L,K0)。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含义、表和图形;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三、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关系以及一种可变投入的合理投入区分析
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总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生产的三个阶段的划分、特征和合理投入区的分析。
第三节两种变动投入的生产函数
一、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生产函数的表达和类别。
二、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的含义和类别。
第四节生产要素组合的最优组合
一、等产量曲线含义及特征
等产量曲线含义;等产量曲线特征;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二、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含义;等成本曲线斜率;等成本曲线移动。
三、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含义;最优组合的条件;达到最优组合的分析;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四、扩张线
等斜线;扩张线;扩张线是特殊的等斜线。
思考题:
1.为什么有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不同条件下合理投入区是如何划分的?
2.生产者如何才能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为什么?
3.举例谈谈你对生产函数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理解。
第五章成本论
课时分配:
6课时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在对成本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阐述各类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
学习本章要熟练把握上一章的投入-产出的关系,以此为基础,熟悉各类成本的概念,重点掌握各类成本的变动规律、原因,短期内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关系,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成本的概念
一、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的含义;机会成本与生产费用的区别。
二、显成本与隐成本
显成本含义;隐成本的含义;两者的区别。
三、利润
经济利润;正常利润。
第二节短期成本曲线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关系及其图形
短期内总成本的含义及构成;短期平均成本的含义及构成;短期边际成本。
二、短期内各类成本的关系分析
各类平均成本与对应的总成本的关系;边际成本与总成本、可变成本的关系;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的关系。
三、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边际成本的变化规律,从而决定了短期内总成本、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的变化趋势。
四、短期产量和短期成本之间的关系
总产量与总成本的关系;平均产量与平均可变成本的关系;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的关系;总成本与扩张线的关系。
第三节长期成本曲线
一、长期总成本曲线
长期总成本含义;长期总成本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
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长期平均成本的含义;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影响长期平均成本的因素。
三、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长期边际成本含义;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推导。
思考题:
1.我们能否从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变化特征推断相关的成本曲线的变化特征?
说明理由。
2.为什么长期总成本或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总成本或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曲线?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课时分配:
6课时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完全市场条件下,厂商为实现利润最大化,所进行的产量和价格的决策。
学习本章,首先,了解市场的划分标准、类别和特点,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形成条件、特点,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其次,能分析说明完全竞争厂商在不同条件下的均衡状况,理解厂商的最优决策,推导短期和长期内厂商及行业的供给曲线。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一、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市场的含义;划分标准;行业的含义。
二、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市场上有大量的小规模的买者和卖者;产品是同质的;资源流动完全自由;信息是完全的。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完全有弹性的需求曲线,消费者与厂商都是价格接受者。
四、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的含义和表达;总收益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
第二节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一、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在短期内,厂商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的调整使MR=MC,实现利润最大化。
在短期均衡时,厂商的经营状况有五种情况:
盈利;盈亏(收支)平衡;亏损;停止营业点;停止生产。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由利润最大化原则决定,完全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出发的边际成本曲线。
四、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的含义;生产者剩余的计算。
五、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由行业内所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得到;公式为:
,如果厂商供给曲线相同,则为:
。
第三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一、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长期中,在厂商的需求曲线不变条件下,厂商可以选择更优规模实现更大的利润。
二、厂商进出一个行业
在市场价格波动条件下,单个厂商根据市场状况和自身的盈利状况,通过进出的调整和最优规模的选择,实现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为:
MR=LMC=SMC=LAC=SAC。
第四节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一、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不变行业的特征;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二、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递增行业特征;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三、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递减行业的特征;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思考题:
1.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长期中,在零利润状态下仍然愿意为市场提供产品?
2.为什么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可能有三种情况?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课时分配:
6课时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为实现利润最大化,所进行的产量和价格的决策,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不同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学习本章,首先应明确不同市场的形成条件,知道不同市场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其次,熟练掌握不同市场情况下厂商均衡的条件和厂商的最优市场决策,最后能分析不同市场厂商的资源配置效率。
教学内容:
第一节垄断
一、垄断市场的条件
垄断市场的含义和特征;垄断形成的原因。
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合一,边际收益曲线在平均收益曲线下方;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关系。
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短期均衡的条件:
MR=MC;短期内经营状况可能是:
盈利、亏损或盈亏平衡。
四、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
垄断市场不存在价格与供给量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不存在规律性的供给曲线。
五、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可以选择最佳规模实现最大利润,均衡条件为:
MR=LMC=SMC,P>LAC。
六、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
七、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
自然垄断的特点:
规模经济和垄断的效率损失;政府的管制:
边际成本定价法;平均成本定价法;资本回报管制。
第二节垄断竞争
一、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
垄断竞争市场含义和特征。
二、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曲线
垄断竞争厂商需求曲线特征;主观需求曲线和客观市场需求曲线。
三、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短期均衡的原则:
MR=MC;垄断竞争厂商短期的经营状况的三种情况:
盈利,亏损或盈亏平衡。
四、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可以选择最佳规模实现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为:
MR=LMC=SMC,P=LAC=SAC。
五、垄断竞争与理想的产量
理想产量:
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对应的产量;多余生产能力:
实际产量与理想之间的差额。
六、非价格竞争
主要手段:
产品变异和广告。
第三节寡头
一、寡头市场的特征
寡头市场的含义;寡头市场的类型:
纯粹寡头和差别寡头。
寡头市场形成原因;寡头厂商价格和产量决定。
二、古诺模型
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938年提出,用来分析生产同质商品的双寡头的均衡产量决定模型。
三、斯威齐模型
又称为弯折的需求曲线,由美国经济学家斯威齐于1939年提出,用来解释寡头市场价格刚性现象的模型。
第四节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的比较
一、四个市场的效率状况
效率的高低次序为:
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
二、分析
从以下方面分析:
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关系;技术进步;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和广告费等。
思考题:
1.分析说明各类市场厂商的资源配置效率?
2.完全垄断市场有何优劣?
如何扬长避短?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理论
课时分配:
3课时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分析完全市场条件下,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主要生产要素供给状况,以及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的衡量。
学习为本章,重点掌握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和一些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一、厂商对要素需求的特点
派生性和联合性。
二、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使用的要素的边际收益即边际产品价值与要素使用的边际成本相等,即VMP=W。
三、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与厂商的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
第二节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一、劳动供给曲线
由效用最大化原则决定,劳动供给曲线为向右上弯曲的曲线。
二、均衡工资的决定
由劳动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
第三节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一、土地的供给曲线
土地供给曲线为一条完全无弹性的供给曲线。
二、使用土地的价格和地租的决定
主要由土地的需求决定。
三、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准租金,固定要素在短期内的收益;经济租金,要素收入与其机会成本的差额。
第四节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一、洛伦兹曲线
由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用来分析国民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曲线。
二、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的含义;计算公式。
思考题:
1.说明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
2.说明经济祖和准租金区别。
3.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衡量有哪些方式?
第九章一般均衡和经济效率
课时分配:
3课时
教学要求:
本章从总体角度分析生产、交易的均衡含义和条件,说明帕累托效率的体制要求。
学习本章重点掌握生产、交易的一般均衡含义和条件,知道什么是帕累托效率及实现条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一、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帕累托标准是资源配置效率的评判标准。
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
二、交易的一般均衡分析与条件
分析工具:
埃奇渥斯盒状图;交换的契约曲线;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第二节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一、生产的一般均衡分析
分析工具:
埃奇渥斯盒状图;生产的契约曲线。
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第三节生产与交易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推导;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特点;生产不可能性区域和生产无效率区域。
三、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生产和交换同时达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
四、完全竞争市场具备帕累托最优条件
完全竞争市场消费者能以同一价格消费商品,从而使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者能以同一价格购买生产要素,从而使生产者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时P=MC,从而使生产和交换同时达到帕累托最优成为可能。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帕累托改进和帕累托最优?
2.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是实现生产和交易一般均衡,达到帕累托效率的条件?
第十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课时分配:
6课时
教学要求:
本章以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及非对称信息为前提,分析市场机制的失灵及其政府的作用。
学习本章主要从一般意义上知道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解决的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垄断
一、垄断和低效率
垄断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效率比较。
二、寻租理论
寻祖:
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的活动;寻祖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
三、对垄断的公共管制
边际成本定价;平均成本定价。
四、反托拉斯
利用一系列法律限制或禁止垄断。
第二节外部影响
一、外部性影响及其分类
外部影响的假设;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含义;生产的外部经济和消费的外部经济分析,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分析。
二、外部影响和资源配置失当
外部影响使资源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效率状态;举例分析资源配置失当。
三、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
税收和津贴;企业合并;规定财产权。
四、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的含义;财产权明确对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分析。
第三节公共物品
一、排他性与竞用性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用性;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和竞用性;公共资源不具有排他性,但有竞用性。
二、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最优数量分析;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公共物品和成本——收益分析。
三、公共资源
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典型案例:
公地的悲哀分析。
四、公共选择理论
集体选择的含义;集体选择规则;政府官员制度的效率。
第四节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
一、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完全信息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但假设不符合现实;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表现。
二、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对市场的影响分析
信息不完全产生逆向选择;信息不对称使保险市场存在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对劳动市场的影响;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
三、信息不完全和激励机制:
委托-代理问题
什么是“委托-代理”问题;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方法:
“木马计”。
四、信誉和信息调控
利用市场机制解决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建立信誉机制;政府对信息的调控。
思考题:
1.何谓外部性?
举例说明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2.举例说明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3.何谓市场失灵?
为什么会产生市场失灵?
如何解决?
附录:
参考书目
1.茅以轼.《微观经济学十讲》,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2.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张军.《走近经济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2001.
4.茅以轼.《生活中的经济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5.梁小民.《微观经济学纵横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2000.
6.王则柯.《博弈论平话》,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7.平狄克和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周惠中.《微观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9.罗伯特·E·霍尔和马可·利伯曼.《经济学:
原理和应用》第2版,中信出版社,2003.
10.厉以宁,西方经济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1.哈·范里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观经济学 课程 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