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学学习重点总结.docx
- 文档编号:30575319
- 上传时间:2023-08-16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0.20KB
小儿推拿学学习重点总结.docx
《小儿推拿学学习重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推拿学学习重点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儿推拿学学习重点总结
小儿推拿学学习重点总结推:
拇指或食指的罗纹面着力,附着在患儿体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做单方向的直线或环旋移动(直,旋,分,合)
直:
腕部发力,带动着力部做单方向的直线推
动,220〜280次/分
旋:
拇指主动运动,带动着力部分做顺时针方
向的旋转移动,160〜200次/分
分:
双手或双掌稍用力附着在所需治疗部位
上,腕部或前臂发力向两旁做直线推动
合:
肘臂发力,带同着力部分自两旁向中间做相对方向的直线或弧线推动
揉:
以手指的指端或罗纹面手掌大鱼际掌根着力吸定于一定的治疗部位,做轻柔和缓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旋揉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
指:
以拇指或中指的指面或指端,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指面着力
鱼际:
以大鱼际部着力于施术部位上,稍用力下压腕部放松前臂主动运动,腕关节带动
掌根:
以掌根部着力,吸定,稍用力下压腕部放松,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运动按:
以拇指或中指的罗纹面,或掌根着力,附着
在一定的部位上,逐渐用力向下按压,按而留之或一压一放持续进行
拇指:
拇指伸直,其余四指我空拳,食指中节桡侧轻贴拇指指间关节掌侧,以协同用力
中指:
中指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略屈,稍悬腕以中指罗纹面或指端着力,垂直用力向下按压
掌按:
腕关节背伸以掌面或掌根着力,吸定,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摩:
以四指的指面或掌面着力,吸附在一定部位上,做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摩运动
指:
四指并拢指掌关节自然伸直腕部微悬屈指面着力前臂主动运动
掌:
指掌自然伸直腕部微背伸掌面着力腕关节放松前臂主动运动
捏:
以单手或双手的拇指或食指中指两指或拇指与四指的指面做对称性着力,夹持住患儿的肌肤或肢体,相对用力挤压并一紧一松逐渐移动1,患儿俯卧,医者双手陈半握拳状,拳心向下拳眼相对,用两拇指指面的前1/3处或指面的桡侧缘着力,吸定并顶住患儿龟尾穴旁的肌肤,食指中指的指面前按,二指同时用力将该处皮肤夹起并稍提起,双手交替用力自下而上,一松一紧的挤压,向前推至大椎穴处
2,患儿俯坐或俯卧,医者双手陈半握拳状,拳心相对拳眼向下,食指半屈曲,用其中节的桡侧缘及背侧着力,吸定并顶住患儿龟尾穴旁的肌肤,拇指端前按,拇指食指同时用力将该处皮肤夹起并稍提起,双手交替用力自下而上,一松一紧的挤压,向前推至大椎穴处
3,患儿坐位或卧位,以一手的拇指与食指中指的指面前1/3处相对着力,或用拇指指面与食指中节掌侧的桡侧相对用力,稍用力将治疗处的肌肤夹持住,一紧一放挤压,并在该肌筋上下端之间做缓慢移动和挤压
运:
以拇指的螺纹面或食指中指的罗纹面在患儿体表做环刑或弧形运动(60〜120次/分)注意:
1着力部分轻贴体表2,宜轻不宜重,作用力仅达体表,只在皮肤表面运动不带动皮
下组织运法较推法和摩法轻而缓慢,幅度比旋推法大3宜缓不宜急
复式手法
黄蜂入洞:
以一手轻扶患儿头部使患儿头部相对固定,另一手食指中指指端着力紧贴患儿两鼻孔下缘,以腕关节为主动带动着力部分作反复揉动
(发汗解表宣肺通窍)双凤展翅:
医者先用两手食指中指夹患儿两耳,并向上提数次后,再用一手或两手拇指端按掐眉心太阳听会人中承浆颊车诸穴每穴按掐各3~5次提3~5次(祛风寒温肺经止咳化痰)开璇玑:
医者先用两手拇指自患儿璇玑穴处沿胸肋分推,并自上而下分推至季肋部,再从鸠尾处向下分推至脐部,再由脐部向左右推摩患儿腹部,并从脐部向下直推至小腹部,最后再做推上七节骨50〜100次(宣通气机消食化痰)按旋搓摩:
患儿坐位,将患儿两手交叉搭在对侧肩上,医者面对患儿坐其身前,用两手掌面着力,轻贴在患儿两侧胁肋部,呈对称性搓摩,并自上而下搓摩至肚角处50~100次龙入虎口:
患儿仰卧位,医者坐其身旁以一手托扶住患儿掌背使掌面向上,用另一手叉入虎口,拇指罗纹面着力在处患儿板门穴处按揉或推50~500次(退热泌别清浊)二龙戏珠:
患儿坐位,医者坐其身旁,用一手拿捏患儿食指无名指的指端另一手按捏患儿阴池阳池两穴,并由此边按捏边缓缓向上移动按捏至曲池穴,如此五次左右。
寒症重按阳穴热证重按阴穴最后一手拿阴阳两穴5〜6次另一手拿捏患儿食指无名指端各摇动20〜40次双龙摆尾:
患儿仰卧或坐位,医者坐其身前,用一手托扶患儿肘部,用另一只手拿住患儿食指或小指向下扯摇并左右摇动,似双龙摆尾之状,扯摇5~10次(行气开通闭节)苍龙摆尾:
患儿仰卧或坐位,医者坐其身前,用一手拿住患儿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另一手自患儿总经穴至斗肘穴来回搓揉几遍后,拿住斗肘处,前手拿患儿三指摇动如摆尾状摇动20〜30次(开胸顺气退热通便)
丹凤摇尾:
患儿仰卧位或坐位,医者坐其身前,用一手拇指食指按捏患儿内外劳宫穴,另一手先摇患儿中指端再拿捏中指摇动(调和气血镇惊)水底捞月:
患儿仰卧位或坐位,医者坐其身前,用一手握捏住患儿四指将掌面向上用冷水滴入患儿掌心,用另一手拇指罗纹面着力,紧贴患儿掌心并做旋推法,边推边用口对其掌心吹凉气反复3~5分钟(清心退热泻火)打马过天河:
患儿仰卧位或坐位,医者坐其前,用一手捏住患儿四指将掌心向上用一手的中指指面运内劳宫后再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由总筋沿天河水打至洪池穴或用食指中指沿天河水弹至肘弯处,弹击约20~30遍(清热通络行气活血)引水上天河:
患儿仰卧位或坐位,医者坐其身前,用一手捏住患儿四指,将患儿前臂掌侧向上将凉水滴于腕横纹处,以另一手食指中指从腕横纹中间起,拍打至洪池穴止一边拍打一边吹凉气约20~30遍(清火退热)
大推天河水:
患儿仰卧位或坐位,医者坐其前,用一手握住患儿四指,将患儿掌面与前臂掌侧向上,另一手食指中指罗纹面并拢蘸水自内劳宫穴经总经沿天河水穴向上直推至洪池穴止单方向100~200次(大凉清热)飞金走气:
患儿仰卧位或坐位,医者坐其前,用一手握住患儿四指,将患儿掌面与前臂掌侧向上,将冷水滴于内劳宫穴处,用一手中指罗纹面着力,自内劳宫穴始,用中指将冷水引至天河穴复用口吹气跟水上行直至洪池穴,可操作20~40次(清肺泻火顺气消胀)飞经走气:
患儿仰卧位或坐位,医者坐其前,用一手握住患儿四指,将患儿掌面与前臂掌侧向上,用另一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罗纹面着力,自曲池起向下弹击至总经穴反复数遍,拿住患儿阴池阳池二穴,前手将患儿四指屈伸摆动数次(行气通窍化痰)
斗肘走气:
患儿坐位,医者坐其前,以一手拿住患儿之手摇动,另一手托拿住患儿斗肘,两手协同,运摇肘关节(行气消滞)
黄蜂出洞:
患儿坐位,医者坐其前,用一手拿患儿四指使掌面向上,用另一手拇指甲先掐内劳宫穴总经穴,再用两拇指分手阴阳,然后再用两大拇指在总经穴一撮一上至内关穴处最后用拇指甲掐坎宫离宫(发汗解表)
天门入虎口:
患儿仰卧位或坐位,医者坐其前,用一手捏住患儿四指,使食指桡侧向上,另一手拇指罗纹面的桡侧着力蘸葱姜水自食指尖的桡侧命关处推向虎口处,然后再用大指端掐揉虎口穴约数十次左右(健脾消食顺气生血)老汉扳僧:
患儿仰卧位或坐位,医者坐其前,以一手拇指掐住患儿拇指根部,另一手拇指端掐捏患儿脾经穴并摇动患儿拇指20〜40次(健脾消食)
运土入水:
患儿仰卧位或坐位,医者坐其前,用一手握住患儿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使掌面向上,另一手拇指外侧缘着力自患儿脾土穴推起,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掌小横纹推运至小指端肾水穴止,单方向反复推100〜300次(滋补肾水清脾胃湿热利尿止泻)
运水入土:
患儿仰卧位或坐位,医者坐其前,用一手握住患儿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使掌面向上,另一手拇指外侧缘着力自患儿肾水穴推起,沿手掌边缘,经掌小横纹小天心,推运至拇指端脾土穴止,单方向反复推100~300次(健脾运胃润燥通便)总收法:
患儿坐位,医者坐其前,用一手食指或中指罗纹面着力,先掐后按揉患儿肩井穴,用另一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拿捏住患儿食指和无名指,屈伸患儿上肢并摇动其上肢20~30次(通行一身气血,提神)
穴位
脾经:
拇指末节指纹面
胃经:
拇指掌面近掌端第一节
肝经:
食指末节罗纹面心经:
中指末节罗纹面肺经:
无名指末节罗纹面肾经:
小指末节罗纹面
五经:
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末节罗纹面,即脾肝心肺经,小指末节罗纹面稍偏尺侧至阴池穴,即肾经小横纹
五经纹:
五指掌面第二指间关节之横纹
四横纹:
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小横纹:
账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大肠:
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小肠:
小指尺侧边缘,自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肾顶:
小指顶端
肾纹:
手掌面,小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处掌小横纹:
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板门:
手掌大鱼际平面
内劳宫:
掌心中,屈指时中指端与无名指端之间的中点
内八卦:
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的2/3处为半径,所作圆周,八卦穴在
此圆周上(对小天心者为坎,对中指者为离,拇指侧离至坎半圆的中点小指侧半圆
中心为兑)
天门:
手掌心内侧乾宫处
小天心:
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大横纹:
仰掌,掌后横纹,近拇指端为阳池,近小指端为阴池
阳穴:
在腕横纹桡侧端,相当于太渊
总筋:
掌后腕横纹中点
青筋:
总筋与阳池连线的中点白筋:
总筋与阴池连线的中点
三关:
前臂桡侧缘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天河水:
前壁正中,自总筋至洪池成一直线
六腑:
前臂尺侧,阳池至斗肘成一直线洪池:
仰掌肘部微曲当肱二头肌肌腱内侧十王:
十指尖指甲内赤白肉际处
老龙:
中指甲后一分处
端正:
中指甲根两侧赤白肉处桡侧称左端正,尺侧称右端正
五指节:
掌背五指第一指间关节
后溪:
轻握拳,第五掌指关节尺侧后方横纹头凹陷中,赤白肉际处取穴
二扇门:
掌背中指根本节两侧凹陷中
二人上马:
手背无名及小指掌指关节后陷中
威灵:
手背第二三掌骨歧缝间
精宁:
手背第四五掌骨歧缝间
外劳宫:
掌背中与内劳宫相对处
虎口:
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二掌骨中点的桡侧甘载:
手背合谷后第一二掌骨交接处凹陷中外八卦:
手背外劳宫周围,与内八卦相对处一窝风:
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中
螺狮骨:
屈肘,掌心向胸,尺骨小头桡侧缘骨缝中
阳池:
第三四直上腕背横纹凹陷处
外间使:
前臂尺骨与掌骨之间,与内间使相对
处
斗肘:
在肘关节,鹰嘴突处
病
腹泻(感受外邪,内伤乳食,脾胃虚弱)
寒湿泻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小便清长苔白腻脉濡指纹色红
操作:
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宫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腹痛肠鸣加揉
一窝风拿肚角,体虚加捏脊,惊惕不安加清肝经掐揉五指节)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湿热泄腹痛即泄急迫如注色黄褐热臭身有微热口渴尿少色黄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
操作:
清脾胃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揉天枢揉
龟尾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伤食泄腹痛胀满泄前哭闹泄后痛减大便量多酸臭口臭纳呆或伴呕吐酸馊苔厚或垢腻脉滑
操作:
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摩腹揉天枢揉龟尾消食导滞和中助运
脾虚泄:
久泄不愈或经常反复发作面色苍白食欲不振便稀夹有奶块及食物残渣,或每于食后即泄舌淡苔薄脉濡
操作:
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捏脊(肾阳虚加补肾经揉外劳宫腹胀加运内八卦,久泻不止加揉百会)健脾益气温阳止泻便秘(饮食不节过食辛热厚味,先天不足身体虚弱或病后体虚气血亏损)
实秘大便干结面赤身热口臭唇赤小便短赤胸胁痞满纳食减少腹部胀痛苔黄燥指纹色紫
操作:
清大肠退六腑运内八卦按揉膊阳池摩腹按揉足三里推下七节骨搓摩胁肋顺气
行滞清热通便
虚秘面色光白无华形瘦乏力神疲气怯大便努挣难下,舌淡苔薄指纹色淡
操作补脾经清大肠推三关揉上马按揉膊阳
池揉肾俞捏脊按揉足三里益气养血滋阴
发热(外感发热,阴虚内热,肺胃实热)
外感发热:
风寒:
发热头痛无汗鼻塞流涕苔薄白指纹鲜红
风热:
发热微汗出口干鼻流黄涕苔薄黄指纹红紫
操作:
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清天河水(风寒加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清热解表发散外邪
咳嗽痰鸣气急:
推揉膻中揉肺俞揉丰
隆运内八卦脘腹胀满不思乳食暧酸呕吐:
揉中脘推揉板门分腹阴阳推天柱骨
烦躁不安睡卧不宁惊惕不安:
清肝经掐揉小
天心掐揉五指节
阴虚内热:
午后发热手足心热形瘦盗汗食欲减退脉细数舌红苔剥指纹淡紫
操作:
补脾经补肺经揉上马清天河水推涌泉按揉足三里云内劳宫滋阴清热(烦躁不
眠:
清肝经清心经按揉百会自汗盗
汗:
揉肾顶补肾经)
脾胃实热高热面红气促不思饮食便秘烦躁渴而引饮舌红苔燥指纹深紫
操作:
清肺经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清天河水退六腑揉天枢清泻里热理气消食斜颈:
在出生1〜2周内颈部一侧可出现梭形肿物呈椭圆形或条索状底部稍可移动以后患儿的胸锁乳突肌逐渐挛缩紧张患儿头部向患侧
倾斜而颜面部旋向健侧当将患儿颈向健侧转动时肿块突出明显头颈活动旋转受限颈部伸直时出现患侧胸锁乳突肌紧张
操作:
1,操作部位以局部为主,患儿取仰卧位医者在患侧胸锁乳突肌施用推揉法
2,拿患侧胸锁乳突肌
3,医者一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扶住患
儿头顶使患儿头部渐渐向健侧肩部倾斜逐渐拉长患侧胸锁乳突肌反复数次
4,再在患侧胸锁乳突肌施用推揉法(推揉拿扳)
舒筋活血软坚消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儿 推拿 学习 重点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