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面临的冲击与对策.docx
- 文档编号:30575162
- 上传时间:2023-08-16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1.86KB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面临的冲击与对策.docx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面临的冲击与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面临的冲击与对策.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面临的冲击与对策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面临的冲击与对策
摘 要: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面临着价值观、现代技术、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冲击,本文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字:
价值观;现代技术;城市化;全球化1、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历程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然而长久以来,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城市,不但经受着历代风雨的侵蚀,而且不断遭到人为的破坏和摧毁。
到了建国以后,在“文化大革命”以“破四旧”为代表的一系列运动中,不知多少古代城墙、牌坊和门楼,在推土机的轰轰声中灰飞烟灭,许多专家、学者痛心疾首,大声疾呼。
直到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颁布,才真正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形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延伸和拓展:
从文物史迹,到历史街区、历史地段乃至整个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从单纯物质实体的保护,发展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文化特色的保护。
目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学术研究、立法、管理等各方面都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之中。
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面临的冲击2.1价值观北京大学的俞孔坚教授曾在《中国房地产报》上深刻批判当今建筑价值观的三种倾向:
拜权、拜金和非农。
拜权主义的价值观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遗毒,是封建集权意识的反映。
古城中,象征统治权威的宫城定要设在城市中心,其他建筑严格按等级秩序展开,这是权力的象征,价值观的象征。
到了现代社会,拜权主义的建筑价值观则表现为以高大、气魄来彰显地位和权力。
看看中国的城市,到处都是以政府行政大楼为中心,人大、政协、公检法为衬托的布局形式,而且有严格的高低秩序限制,这都是封建集权思想在作怪。
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就是以显示富足、金钱为导向的建筑,这是资本主义早期的意识形态。
北京的央视大楼就是如此,上海的好多奇形怪状的建筑亦如此,除了显示出自己的富丽堂皇之外,毫无文化底蕴。
非农主义的价值观就是试图摆脱小农意识,融入都市的氛围,但骨子里的农民意识却因为文化的薄弱而无法消减,使得其意识形态既非城市也非农村。
这种价值观的建筑在城市建筑里也多有体现。
抛弃本土的建筑形式,一定要用外国的,洋气的;抛弃乡土的材料,一定要用现代的,远离泥土的;就连绿化也如此,外地的苗木上档次,本土的便“土气”。
恰恰就是这些最能体现地域特色的东西却被人们唾弃了。
拜金主义、拜权主义、非农主义,三种意识交织在一起就出现了目前长安街两边的建筑形态,就出现了浦东,也出现了深圳这样的城市。
建筑是一种文化,历史文化名城中的许多建筑折射出当时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反过来,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价值观也影响着建筑本身。
在历史文化名城中,这三种意识的存在是名城保护工作的无形障碍。
2.2现代技术现代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极大地增强了人们改造自然和创造财富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对自然和历史的破坏力。
正如《北京宪章》中提到的:
“技术的建设力量和破坏力量在同时增加”。
人们无处不在展示着现代技术的魅力:
能够顷刻间推倒古老的土城墙和建筑,代之以现代化的大楼和厂房;能够筑起巨大的水泥坝,拦住汹涌的江水,用来发电;能够围海造田,开山辟路;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改变物种的原有特性甚至创造新的物种;能够制造出高科技的核武器,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自相残杀,这些都是现代科技的“功劳”。
结果,城市中记载着人类生活印记的“古董”被推平,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被破坏。
于是,城市失去了记忆,城市中的人们也失去了记忆。
近代的产业技术革命,直接孕育了现代主义的思潮。
现代主义建筑在批判传统与道德观念的重建中产生,有一定的社会主义理想和符合大机器生产的功能主义理想。
它最深刻的代表是柯布西耶的基本建筑和理论,它反常规、反传统,具有颠覆性和创造性。
1925年在巴黎的国际艺术装饰艺术博览会上,柯布西耶展出了巴黎中心的改建规划,按照这个方案,巴黎塞纳河北岸的古城区全部拆除,代之以孤立重复的高层建筑和超大尺度的城市空间,这是一个完全理性的、非人性的、冷漠无情的现代主义的“机械城市”,最终导致了城市变成一个机器,人则变成了这个机器的一个部件,并机械的运转着。
虽然现代主义的理论已经逐步被更科学、更合理的理论所代替,但可悲的是,现代主义这种反传统的功能主义和机器美学的理论,一直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城市设计和城市建设,造成了一批古建筑及其环境的毁灭。
按照技术导向论的说法,技术也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活动空间。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城市也在向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变,于是出现了“数字城市”、“虚拟城市”。
人们的学习、交流、购物甚至工作,都可以在这个虚拟的网络空间里完成。
现代人在高科技的“虚拟空间”里,“享受”着现代科技的文明成果,离现实的城市空间越来越远,离祖辈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远,离人类社会性的本质也越来越远。
而传统的城市空间,传统的城市格局,传统的城市街道,即便是那样的富有人情味,那样的人性化,也因离现代人的生活轨道相去太远而很少有人顾及了。
2.3城市化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从1990年的18.96%提高到目前的37%,预计到2010年及21世纪中叶将分别达到45%和65%,随之而来得是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城市规模的迅速膨胀。
这将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带来巨大的压力。
一方面名城内的基础设施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受到严峻考验,面临着旧城改造的的压力;另一方面,我们在思想上还没有一个成熟理论基础的情况下,就投入到急遂的变革中去,城市化缺乏理想的模式,城市建设与发展始终在摸索中前进。
名城内的历史街区、历史地段,由于历史的原因,基础设施本身很不善,加上时日久远,好多设施已经老化,不能满足现代人生活的需要。
居住其中的人们追求物化的现代生活环境,政府当局追求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改变,开发商追求高额的商业利润,当三者目标趋于一致时,一片片历史建筑便被推倒在推土机的履带之下,一条条传统连续的街道便被小区围墙隔离开来。
中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的国家,城乡差别巨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的巨大引力导致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拥挤的高潮,这便更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向四周无序蔓延。
虽然好多专家学者提出了“有机疏散”、“卫星城”等城市发展理论,国外甚至100多年前就有建设“田园城市”的设想,试图来解决大城市无序蔓延、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但今天的城市一样没有避开这个发展的怪圈。
北京、上海、西安等一个个超级国际大都市就这样诞生了。
虽然古城传统的城市空间、城市街道被保留了下来,但其整体的城市环境已不复存在了。
2.4全球化面对世界全球化的热潮,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在经受着全球化的影响。
可以说全球化正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也影响着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与发展。
全球化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进而影响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物质环境。
吴良镛院士曾呼吁:
“面临席卷而来的'强势'文化,处于'劣势'的地域文化如果缺乏内在的活力,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自强意识,不自觉地保护与发展,就会显得被动,有可能丧失自我的创造力与竞争力,淹没在世界'文化趋同'的大潮中。
”事实上被这位当代建筑大师言中了:
中国的城市文化正在被外来的强势文化所同化,很多城市处于多元文化并存、本土文化削弱的境地。
南京秦淮河边的传统城市空间与全球化文化物种——五星级酒店并置、全球化文化的代表——国家大剧院直接与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的冲突,足以说明这一点,类似的例子在我国城市不胜枚举。
这样说来,美国总统布什走在上海大街上时,分不出是中国的上海还是美国的华盛顿,就不足为奇了——我们的城市被全球化了。
全球化将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推向了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外国的规划师、建筑师带着“先进”的思想、理念纷纷来到中国,淡化了中国建筑和东方文化的主体意识。
中国的权势、业主们也都唯“洋”是从。
结果呢,并不是所有的洋大师们都了解中国国情、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
由于对历史城市的文脉缺乏理解,洋大师们做出的设计方案,往往是在一张空白纸上来规划历史城市,不免打上“他方”文化的烙印,同时也否定了对历史城市本土文化的认可。
这些设计方案的新奇、夸张和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恰恰迎合了业主和权势们的口味,一个个“洋垃圾”就这样诞生了,而历史城市的城市肌理、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全被搁置到了一边。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代表西方强势文化的审美观强烈冲击着现代中国人。
人们摆脱了传统社会受社会伦理、宗法制度、儒家礼教约束下的审美观,审美感觉由趋同性转向个体性,趋向于片段性、变化无常、转瞬即逝和新奇,所有一切都围绕着感觉在生成。
人们对艺术品的欣赏,对环境生活的体验已不再需要以前那种对于审美客体的整体性把握,不需要理解它的结构形式,也无需在审美体验中找寻其蕴涵的某种价值意义,所需的仅仅是观看并体验。
在这一意义上来说,现代社会中的审美感觉已没有了从属于某一文化价值理念系统的必要,而转向对身体、情欲、新奇性的追求。
现代人这种审美观的转变,直接导致客观世界价值秩序的根本性变动,进而影响着人们对建筑的审美态度。
单纯追求感官上的震撼和愉悦,成了人们评价建筑的主要标准,却忽视了人们内心深层次的心理感受和精神需求。
这正如时下的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一样,前者只能给人以表层的震撼和快乐,过时了便索然无味;后者却能从人的内心深处打动人、感染人,给人以长久的回味和启迪。
然而,“流行音乐”的市场还是非常广阔的,到处充斥着历史文化名城的肌理,与原有的“古典音乐”硬生生的对立着,使城中的人们无所适从。
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对策3.1价值观的改变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建筑,就会决定人们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历史文化名城。
因此,首先要改变拜金、拜权、非农的建筑价值观。
这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彻底改变遗留在每一个人骨子里的封建长官意识。
建筑师有责任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角度出发,解读城市的文化内涵,做出具有名城特色的作品来。
建筑师应成为具有独立权力资格的职业设计师,而不是作为权势和资本的附庸。
建筑师还应该成为新观念、新潮流、新生活得倡导者,价值观和社会进步的推动着。
只有这样,他的作品才能真正代表一个建筑师的价值观。
3.2技术与人文的整合技术改变了人类生活,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使这把“双刃剑”为人服务而不是对立,必须整合技术与人文。
“只有把技术功能主义的内涵加以扩展,使其甚至覆盖心理领域,它才有可能是正确的。
这是实现建筑人性化的唯一途径。
”也就是说,技术的发展必须根植于一定的文化土壤中,从人性化的人文关怀入手,真正考虑历史文化名城中带给人们心理上满足和精神上愉悦的因素,这样技术才不至于成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破坏力量。
3.3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及其郊区的城市化,应走具有特色的道路。
历史街区与历史地段的保护应重点从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高环境质量入手,维持原有的街巷格局与建筑风貌,维持原有的城市社会生活形态,维持原居民稳定的生活习惯、民风民俗、宗教信仰、民间工艺等历史文化的内容。
历史文化名城应适度限制向四周的无序蔓延,可采取另建新城的办法来解决城市化问题。
苏州古城的保护就是很好的例子。
苏州针对古城内人口拥挤、环境恶化、工厂过多等问题,80年代在古城西面和东面开辟新区。
古城区以历史文物、文化艺术、传统工商业和旅游业为主,新区以经济贸易、现代工业为主,既全面保护了古城风貌,又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城市化道路。
3.4多元文化的整合面对全球化浪潮下强势文化的侵袭,我们应冷静的思考,积极的应对,而不是消极的回避。
正如《北京宣言》中所谈到的:
全球化和多元化是一体之两面,随着全球各文化——包括物质的层面与精神的层面——之间同质性的增加,对差异的坚持可能也会相对增加,建筑学问题和发展植根于本国、本区域的土壤,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的本质,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以此为基础,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并加以整合,最终建立一个“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
建筑形式的意义来源于地方文脉,并解释着地方文脉,仅靠表层的感觉、感官的体验来打动人的建筑,必将成为过眼云烟,一去不返。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既要全面继承优秀的名城传统文化,又要吸取来自各方的文化精华,整合到本土的文化中来,使传统文化得到升华。
体现到名城建设上就是“现代建筑的地区化,乡土建筑的现代化,殊途同归,推动世界和地区的进步与丰富多彩。
”4、结语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还刚刚起步,有关的理论研究还很不成熟,配套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又面临着来自价值观、现代技术、城市化和全球化等不同层面的冲击。
因此,积极的面对这些冲击,采取相应的对策,是我们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关键。
参考文献[1]阮仪三等编。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同济大学出版社[2]俞孔坚。
当今建筑之价值观取向:
拜权拜金非农《中国房地产报》[3]杨重光。
中国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中国网2003年8月6日[4]当代中国的城市化与全球化——郑时龄教授在同济大学的讲演。
新华网[5]马武定。
对城市文化的历史启迪与现代发展[J].规划师,2004(12):
9-12[6]全球化与建筑学中的审美感觉演变。
景观中国网站[7]赵炜。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城市空间文化及其实践[J].规划师,2004(02):
68-69[8]孙成仁。
无重化世界的技术与人文[J].规划师,2004(12):
16-1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 面临 冲击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