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docx
- 文档编号:30571781
- 上传时间:2023-08-16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1.02KB
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docx
《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
目录
一、前言2
二、存在的几种主要缺陷2
三、各种缺陷产生的原因2
四、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治措施4
五、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程序5
六、缺陷处理方案5
(一)处理要求6
(二)处理措施6
七、主要材料9
八、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效果检查9
九、资源配置9
缺陷处理方案
一、前言
对于混凝土构件一般极少在拆模以后作整体的修面处理,所以在混凝土表面存在的缺陷将会比较明显,因此需对混凝土内部和外观缺陷作一定的处理。
我项目部为了消除混凝土内部质量隐患,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针对现已存在的混凝土缺陷及可能存在的缺陷制定缺陷处理方案。
二、存在的几种主要缺陷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模板固定不牢、模板拼接不严,模板安装不规范、模板因欠修欠保养,造成面板凹凸变形,混凝土振捣不足、不到位等因素造成混凝土出现超出规范要求的气泡、麻面、蜂窝、错台、挂帘、表面凹凸等质量缺陷。
根据对我部承担的主体混凝土工程进行混凝土质量勘测、排查、记录,混凝土局部存在麻面、蜂窝、凸凹错台、外形走样、裂缝等质量缺陷。
三、各种缺陷产生的原因
1、麻面:
所谓麻面是指混凝土构件表面局部缺浆粗糙,出现无数的小凹坑,但无露筋现象。
它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①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②模板上的隔离剂涂刷不均匀或漏刷;③模板拼缝不严密,混凝土浇筑时缝隙漏浆,构件表面沿模板缝隙出现麻面;④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气泡未排出,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拆模后出现麻面。
2、露筋:
露筋是指构件中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部分或局部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
它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①混凝土浇捣时,钢筋保护层垫块移位或垫块间距过大甚至漏垫,钢筋紧贴模板,拆模后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②构件尺寸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到个别骨料粒径过大,水泥浆无法包裹钢筋和充满模板,拆模后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③模板拼缝不严,缝隙过大,混凝土漏浆严重,尤其是角边,拆模时又带掉边角出现露筋;④振捣手振捣不当,振到钢筋或碰击钢筋,造成钢筋移位或振捣不密实有钢筋处混凝土被挡住包不了钢筋;⑤钢筋绑扎不牢,保护层厚度不够,脱位突出。
3、蜂窝:
拆模后构件有局部混凝土松酥,石多浆少,石子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窟窿。
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①混凝土的拌制配料不准,石多、水泥和砂少,或浇筑时浆流向单边;②混凝土搅拌时间过短,拌和不均匀,振捣时造成砂浆与石子分离,石子集中处往往会形成蜂窝;③下料时不当,使混凝土产生离析;④浇筑时未分层分段进行;⑤模板支撑不牢固,致使大面积漏浆。
4、空洞:
是指构件是有空腔、孔洞,可将手或杆棒等伸入或有的可通过物件者的现象。
一般产生空洞的原因:
①混凝土振捣时漏振,分层浇捣时,振捣棒未伸到下一层混凝土中,致使上下层脱空;②竖向构件一次下料太多,坍落度相对过小,混凝土被钢筋等架住,下部成拱顶住上部混凝土,并且下部漏振,拆模后出现混凝土脱空,下部成为孔洞;③混凝土中混入了杂物、木块等,拆模后抠掉杂物等而形成的明显空洞;④钢筋密集处,预留孔或预埋件周边,由于混凝土浇筑时不通畅,不能充满模板而形成孔洞。
5、凸凹错台:
是指模板拆除后,混凝土表面模板接缝处出现超过规范要求的错台现象。
一般凸凹错台产生的原因:
①模板接缝不好,平整度要求不高而形成的错台;②模板外支撑不稳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局部跑模、模板变形等原因形成的错台;4模板接缝不好,浇筑过程中出现露浆等形成错台。
6、外形走样:
是指混凝土浇注完成后,混凝土外型与设计轮廓线不相吻合。
一般外形走样产生的原因:
①模板外支撑不牢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局部模板变形引起的外形走样;②模板支撑基础不牢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整体移位而造成外形走样;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器靠模板太进,造成过振致使模板变形。
7、裂缝: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始缺陷的存在才使混凝土呈现出一些非均质的特性。
微裂缝通常是一种无害裂缝,对混凝土的承重、防渗及其他一些使用功能不产生危害。
但是在混凝土受到荷载、温差等作用之后,微裂缝就会不断的扩展和连通,最终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也就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说的裂缝。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
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
8、混凝土的缺棱、掉角缺棱、掉角是指梁、柱、板、墙以及洞口的直角边上的混凝土局部残损掉落。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未充分润湿,棱角处混凝土中水分被模板吸去,水化不充分使强度降低,以及拆模时棱角损环或拆模过早,拆模后保护不好也会造成棱角损环。
四、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治措施
1、蜂窝、麻面、露筋、孔洞防治措施:
(1)混凝土配制时计量准确,严格控制水灰比,搅拌均匀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混凝土入模后,振捣要严格操作程序,振捣密实。
(2)模板表面要洁净,其上的水泥浮灰要清除掉,钢模板要满涂隔离剂,木模板在混凝土入模前要保持充分湿润,模板拼缝必须严密,拼缝处可加设密封条,以防混凝土漏浆。
(3)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时的自由落差,当浇筑高度超过3 m 时,增设串筒、溜槽,以防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
(4)钢筋绑扎要加设垫块,一般宜设塑料垫块,垫块绑扎要牢固可靠,特别是梁、柱底模及侧模垫块更要认真仔细,以防混凝土浇筑时垫块脱落、钢筋移位。
(5)在框架梁柱节点等钢筋密集处,首先要按规范及设计要求正确处理好钢筋的下料和绑扎,留有混凝土中石子通过间隙,也可采用与混凝土同强度的细石混凝土分层浇筑,有必要时可提高细石混凝土一个强度等级,浇筑时应精心操作,认真振捣。
2、结构表面缺棱、掉角或结构发生裂缝防治措施:
(1) 做好模板及支撑系统的设计,使其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以满足上部荷载的需要。
(2 )严格混凝土的水灰比,使其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控制混凝土的使用时间。
(3) 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要覆盖浇水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其内外温差较大,浇筑后的养护工作更为重要。
(4) 严格控制施工荷载,适当放慢施工速度。
(5) 严格拆模时间,防止拆模过早,拆模时按拆模方案进行,严禁强撬硬别,用力过猛,损坏结构棱角。
(6)加强成品保护,防止结构构件被碰撞而致损坏。
五、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程序
在缺陷处理过程中,首先是对缺陷状况准确描述,由建设四方(指业主、设计、施工、监理,下同)现场确认;然后是对缺陷修补的打磨、凿挖和清理;最后是对修补工艺、材料、修补结果进行验收。
六、缺陷处理方案
(一)处理要求
1、针对不同部位、不同使用要求的建筑物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
2、选用的修补材料,除了满足建筑物运行的各项要求外,其本身的强度、耐久性、与老混凝土的粘结强度等,均不得低于老混凝土的标准;
3、当修补区位于有外观要求的部位,修补材料应有与原混凝土相一致的外观;
4、修补时应将不符要求的混凝土彻底凿除,清除松动碎块、残渣,凿成陡坡,再用高压风水冲洗干净;
5、对错台、局部不平整等缺陷处理遵循“宁磨不补、多磨少补”的处理原则。
6、混凝土浇筑后要派专人养护(14天)。
(二)处理措施
1、麻面缺陷处理:
(1)过水表面出现的麻面,先将麻面部位用钢丝刷加清水刷洗,并使麻面部位充分湿润(使老混凝土处于饱和状态),然后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砂浆填补并抹平;修整部位加强养护,确保修补材料牢固粘结,色泽一致,无明显痕迹与原混凝土色泽相近。
此方法主要用于上纵段迎水面、明渠底板、导流明渠边坡等部位的麻面处理。
(2)非过水表面出现的麻面,用钢丝刷加清水刷洗麻面处,并使麻面部位充分湿润(使老混凝土处于饱和状态),然后用水泥素浆或水泥砂浆抹平,待水泥素浆水泥砂浆抹凝固后用砂纸或手砂轮适度打磨,使其平顺并且色泽与原混凝土相近。
对于混凝土表面过小的气泡,3m以外人眼不易引起注意的,可不做处理。
此方法主要用于非过水断面的麻面处理。
2、蜂窝、露筋、空洞缺陷处理
(1)对于非过水面的蜂窝、露筋、空洞质量缺陷,凿除缺陷,凿除范围视缺陷情况而定,一般需凿除至钢筋部位,以确保修补混凝土和原混凝土的结合,缺陷凿除完后,然后用清水进行清洗,使混凝土处于水饱和状态,再用一级配细石混凝土或砂浆填补,待填补料凝固后用手砂轮进行适度打磨,以保证表面平整和色泽相近。
(2)对于过水面的蜂窝、露筋、空洞质量缺陷,凿除缺陷,露筋部位凿除深度按5cm控制,先对凿除部位进行充分湿润后用净浆刷基础面,再用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填补,并确保填补平顺。
3、凸凹错台、外形走样缺陷处理
对于凸凹错台、外形走样质量缺陷尽可能采用凿除、打磨等方法进行处理;如果凹陷较严重,凿除、打磨方法不能满足要求,则对凹陷部位表面进行凿毛,并用一级配细石混凝土或砂浆填补,处理方法与麻面处理基本相同。
4、裂缝处理
(1)表面处理法:
主要采用表面喷涂法。
表面喷涂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宽度小于0.3mm的表层裂缝修补,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
处理方法主要采用喷涂素水泥浆进行处理,在处理之前首先应对处理面进行清理,确保水泥浆与混凝土的结合。
(2)低压注浆法(地下室混凝土裂缝)
低压注浆法适用于宽度为0.2~0.3mm的混凝土裂缝修补。
修补工序如下:
裂缝清理——粘贴注浆咀和封闭裂缝——试漏——配制注浆液——压力注浆——二次注浆——清理表面。
当裂缝数量较多时,先要在预计要贴的裂缝位置贴上医用白胶布,再用窄毛刷将封缝用浆沿裂缝来回涂刷。
使裂缝封闭,大约10分钟后,揭去胶布条,露出小缝,粘贴注浆咀用键包严。
固化后周边可能有裂口,必须反复用浆补上,以避免注浆时漏浆。
注浆操作一般在粘咀的第二天进行,若气温高的话半天就可注浆。
操作时先用补缝器吸取注浆液,插入注浆咀,用手推动补缝器活塞,使浆液通过注浆咀压入裂缝,当相邻的咀中流出浆液时,就可以拔出补缝器,堵上铝铆钉。
一般由上往下注浆,水平缝一般从一端向另一端逐个注浆。
为了保证浆液充满,在注浆后约半小时可以对每个注浆咀再次补浆。
(3)填充法
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较深的裂缝(>0.3mm),简易处理可采取凿开矩形槽,然后作填充处理。
裂缝开槽宽度及深度视裂缝宽度和深度而定,确保在处理后不再产生新的缺陷以及保证新老混凝土的结合强度。
处理方法主要采用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填充。
填充工艺流程:
基面凿毛——清污——冲洗——湿润——刷一遍净浆——填充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每层厚4~5cm)——用木锤锤平(直至泛浆)。
对于凿除深度较浅的裂缝,采用砂浆填充;对于凿除深度较深的裂缝,采用细石混凝土填充。
填补完成后,保湿养护7d,期满后,对修补部位进行磨光处理。
对于以上缺陷处理必须安排专人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日。
七、主要材料
1、砂浆
原材料性能控制指标:
水泥应采用42.5MPa中热硅酸盐水泥。
水泥质量应满足国标GB200-89的各项指标要求,且新鲜无结块;砂采用无杂质、坚硬河砂,并经1.6mm(或2.5mm)孔经筛,细度模数1.8~2.0mm;砂浆在现场拌和时,必须要严格按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配合比进行配置。
2、砂石骨料
细石混凝土所需粗骨料采用粒径小于10mm的豆石,豆石需进行再次筛分后,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用于缺陷处理的砂采用二次筛分后的细砂。
八、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效果检查
主要通过目检、锤击、拉拔检测进行表面检查;内部通过打检查孔取芯、压水、无损检测等手段进行检查,达到质量标准后方可验收。
不给工程留下任何隐患。
九、资源配置
为消除混凝土质量隐患,提高观感质量,规范缺陷处理程序及方法,我项目部针对所承担的右岸前期混凝土施工中所存在的缺陷专门成立缺陷处理小组。
该小组组长由项目部担任。
副组长分别是:
主管工程质量安全的项目部副经理负责组织实施;主管生产的项目部副经理xx负责协调工作;项目部副总工程师负责技术指导工作。
成员由项目部质量安全科、工程技术科、试验室人员及相关作业队负责人组成,负责各项具体处理措施的实施,全程监控缺陷处理方案的实施。
小组管理人员共计13人,施工人员20名。
主要机具设备投入。
砂浆搅拌机一台,混凝土搅拌机一台,磨光机两台,切割机两台,冲毛枪一台,补缝器一台、凿子10把、铁抹子4把、木锤4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 缺陷 处理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