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基础知识.docx
- 文档编号:30565148
- 上传时间:2023-08-16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59.06KB
声学基础知识.docx
《声学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学基础知识.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声学基础知识
声学基础知识
添加时间:
2008-11-289:
32:
07 文章来源:
中国吸音隔声降噪网
声音听觉理论
--------------------------------------------------------------------------------
由于人耳听觉系统非常复杂,迄今为止人类对它的生理结构和听觉特性还不能从生理解剖角度完全解释清楚。
所以,对人耳听觉特性的研究目前仅限于在心理声学和语言声学。
人耳对不同强度、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范围称为声域。
在人耳的声域范围内,声音听觉心理的主观感受主要有响度、音高、音色等特征和掩蔽效应、高频定位等特性。
其中响度、音高、音色可以在主观上用来描述具有振幅、频率和相位三个物理量的任何复杂的声音,故又称为声音"三要素";而在多种音源场合,人耳掩蔽效应等特性更重要,它是心理声学的基础。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以上问题。
一、声音三要素
1.响度
响度,又称声强或音量,它表示的是声音能量的强弱程度,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
声音的响度一般用声压(达因/平方厘米)或声强(瓦特/平方厘米)来计量,声压的单位为帕(Pa),它与基准声压比值的对数值称为声压级,单位是分贝(dB)。
对于响度的心理感受,一般用单位宋(Sone)来度量,并定义lkHz、40dB的纯音的响度为1宋。
响度的相对量称为响度级,它表示的是某响度与基准响度比值的对数值,单位为口方(phon),即当人耳感到某声音与1kHz单一频率的纯音同样响时,该声音声压级的分贝数即为其响度级。
可见,无论在客观和主观上,这 两个单位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除1kHz纯音外,声压级的值一般不等于响度级的值,使用中要注意。
响度是听觉的基础。
正常人听觉的强度范围为0dB-140dB(也有人认为是-5dB-130dB)。
固然,超出人耳的可听频率范围(即频域)的声音,即使响度再大,人耳也听不出来(即响度为零)。
但在人耳的可听频域内,若声音弱到或强到一定程度,人耳同样是听不到的。
当声音减弱到人耳刚刚可以听见时,此时的声音强度称为"听阈"。
一般以1kHz纯音为准进行测量,人耳刚能听到的声压为0dB(通常大于0.3dB即有感受)、声强为10-16W/cm2 时的响度级定为0口方。
而当声音增强到使人耳感到疼痛时,这个阈值称为"痛阈"。
仍以1kHz纯音为准来进行测量,使 人耳感到疼痛时的声压级约达到140dB左右。
实验表明,闻阈和痛阈是随声压、频率变化的。
闻阈和痛阈随频率变化的等响度曲线(弗莱彻-芒森曲线)之间的区域就是人耳的听觉范围。
通常认为,对于1kHz纯音,0dB-20dB为宁静声,30dB--40dB为微弱声,50dB-70dB为正常声,80dB-100dB为响音声,110dB-130dB为极响声。
而对于1kHz以外的可听声,在同一级等响度曲线上有无数个等效的声压-频率值,例如,200Hz的30dB的声音和1kHz的10dB的声音在人耳听起来具有相同的响度,这就是所谓的"等响"。
小于0dB闻阈和大于140dB痛阈时为不可听声,即使是人耳最敏感频率范围的声音,人耳也觉察不到。
人耳对不同频率的声音闻阈和痛阈不一样,灵敏度也不一样。
人耳的痛阈受频率的影响不大,而闻阈随频率变化相当剧烈。
人耳对3kHz-5kHz声音最敏感,幅度很小的声音信号都能被人耳听到,而在低频区(如小于800Hz)和高频区(如大于5kHz)人耳对声音的灵敏度要低得多。
响度级较小时,高、低频声音灵敏度降低较明显,而低频段比高频段灵敏度降低更加剧烈,一般应特别重视加强低频音量。
通常200Hz--3kHz语音声压级以60dB-70dB为宜,频率范围较宽的音乐声压以80dB-90dB最佳。
2.音高
音高也称音调,表示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受。
客观上音高大小主要取决于声波基频的高低,频率高则音调高,反之则低,单位用赫兹(Hz)表示。
主观感觉的音高单位是"美",通常定义响度为40方的1kHz纯音的音高为1000美。
赫兹与"美"同样是表示音高的两个不同概念而又有联系的单位。
人耳对响度的感觉有一个从闻阈到痛阈的范围。
人耳对频率的感觉同样有一个从最低可听频率20Hz到最高可听频率别20kHz的范围。
响度的测量是以1kHz纯音为基准,同样,音高的测量是以40dB声强的纯音为基准。
实验证明,音高与频率之间的变化并非线性关系,除了频率之外,音高还与声音的响度及波形有关。
音高的变化与两个频率相对变化的对数成正比。
不管原来频率多少,只要两个40dB的纯音频率都增加1个倍频程(即1倍),人耳感受到的音高变化则相同。
在音乐声学中,音高的连续变化称为滑音,1个倍频程相当于乐音提高了一个八度音阶。
根据人耳对音高的实际感受,人的语音频率范围可放宽到80Hz--12kHz,乐音较宽,效果音则更宽。
3.音色
音色又称音品,由声音波形的谐波频谱和包络决定。
声音波形的基频所产生的听得最清楚的音称为基音,各次谐波的微小振动所产生的声音称泛音。
单一频率的音称为纯音,具有谐波的音称为复音。
每个基音都有固有的频率和不同响度的泛音,借此可以区别其它具有相同响度和音调的声音。
声音波形各次谐波的比例和随时间的衰减大小决定了各种声源的音色特征,其包络是每个周期波峰间的连线,包络的陡缓影响声音强度的瞬态特性。
声音的音色色彩纷呈,变化万千,高保真(Hi-Fi)音响的目标就是要尽可能准确地传输、还原重建原始声场的一切特征,使人们其实地感受到诸如声源定位感、空间包围感、层次厚度感等各种临场听感的立体环绕声效果。
另外,表征声音的其它物理特性还有:
音值,又称音长,是由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的。
持续的时间长,音则长;反之则短。
从以上主观描述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看,人耳的听觉特性并非完全线性。
声音传到人的耳内经处理后,除了基音外,还会产生各种谐音及它们的和音和差音,并不是所有这些成分都能被感觉。
人耳对声音具有接收、选择、分析、判断响度、音高和音品的功能,例如,人耳对高频声音信号只能感受到对声音定位有决定性影响的时域波形的包络(特别是变化快的包络在内耳的延时),而感觉不出单个周期的波形和判断不出频率非常接近的高频信号的方向;以及对声音幅度分辨率低,对相位失真不敏感等。
这些涉及心理声学和生理声学方面的复杂问题。
二、人耳的掩蔽效应
一个较弱的声音(被掩蔽音)的听觉感受被另一个较强的声音(掩蔽音)影响的现象称为人耳的"掩蔽效应"。
被掩蔽音单独存在时的听阈分贝值,或者说在安静环境中能被人耳听到的纯音的最小值称为绝对闻阈。
实验表明,3kHz-5kHz绝对闻阈值最小,即人耳对它的微弱声音最敏感;而在低频和高频区绝对闻阈值要大得多。
在800Hz--1500Hz范围内闻阈随频率变化最不显著,即在这个范围内语言可储度最高。
在掩蔽情况下,提高被掩蔽弱音的强度,使人耳能够听见时的闻阈称为掩蔽闻阈(或称掩蔽门限),被掩蔽弱音必须提高的分贝值称为掩蔽量(或称阈移)。
1.掩蔽效应
已有实验表明,纯音对纯音、噪音对纯音的掩蔽效应结论如下:
A.纯音间的掩蔽
①对处于中等强度时的纯音最有效的掩蔽是出现在它的频率附近。
②低频的纯音可以有效地掩蔽高频的纯音,而反过来则作用很小。
B.噪音对纯音的掩蔽噪音是由多种纯音组成,具有无限宽的频谱
若掩蔽声为宽带噪声,被掩蔽声为纯音,则它产生的掩蔽门限在低频段一般高于噪声功率谱密度17dB,且较平坦;超过500Hz时大约每十倍频程增大10dB。
若掩蔽声为窄带噪声,被掩蔽声为纯音,则情况较复杂。
其中位于被掩蔽音附近的由纯音分量组成的窄带噪声即临界频带的掩蔽作用最明显。
所谓临界频带是指当某个纯音被以它为中心频率,且具有一定带宽的连续噪声所掩蔽时,如果该纯音刚好能被听到时的功率等于这一频带内噪声的功率,那么这一带宽称为临界频带宽度。
临界频带的单位叫巴克(Bark),1Bark=一个临界频带宽度。
频率小于500Hz时,1Bark约等于freq/100;频率大于500Hz时,1Bark约等于9+41og(freq/1000),即约为某个纯音中心频率的20%。
通常认为,20Hz--16kHz范围内有24个子临界频带。
而当某个纯音位于掩蔽声的临界频带之外时,掩蔽效应仍然存在。
2.掩蔽类型
(1)频域掩蔽
所谓频域掩蔽是指掩蔽声与被掩蔽声同时作用时发生掩蔽效应,又称同时掩蔽。
这时,掩蔽声在掩蔽效应发生期间一直起作用,是一种较强的掩蔽效应。
通常,频域中的一个强音会掩蔽与之同时发声的附近的弱音,弱音离强音越近,一般越容易被掩蔽;反之,离强音较远的弱音不容易被掩蔽。
例如,-个1000Hz的音比另一个900Hz的音高18dB,则900Hz的音将被1000Hz的音掩蔽。
而若1000Hz的音比离它较远的另一个1800Hz的音高18dB,则这两个音将同时被人耳听到。
若要让1800Hz的音听不到,则1000Hz的音要比1800Hz的音高45dB。
一般来说,低频的音容易掩蔽高频的音;在距离强音较远处,绝对闻阈比该强音所引起的掩蔽阈值高,这时,噪声的掩蔽阈值应取绝对闻阈。
(2)时域掩蔽
所谓时域掩蔽是指掩蔽效应发生在掩蔽声与被掩蔽声不同时出现时,又称异时掩蔽。
异时掩蔽又分为导前掩蔽和滞后掩蔽。
若掩蔽声音出现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发生掩蔽效应,则称为导前掩蔽;否则称为滞后掩蔽。
产生时域掩蔽的主要原因是人的大脑处理信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异时掩蔽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会衰减,是一种弱掩蔽效应。
一般情况下,导前掩蔽只有3ms-20ms,而滞后掩蔽却可以持续50ms-100ms。
[二十四]鉴赏音响的基本概念
--------------------------------------------------------------------------------
每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频谱、音色,要想提高音乐欣赏的能力,一定要多做听力对比,即播放一首乐曲时,音箱系统放出的音色与实际乐器演奏的音色有哪些不同,偏离多少等。
为了进行听力对比,首先应该了解一些电声学名词概念、人耳的听觉特性和音响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指标。
一、部分电声学名词解释
1、纯音:
它有两种含义:
(1)指瞬时声压随时间作正弦变化的声波;
(2)指具有明确单一音调的声音。
2、基音:
是指复合音中频率最低的成分。
3、泛音:
复合音中频率高于基音的成分,其频率可以是基音频率的整倍数,也可以不是。
各种乐器用不同演奏方法能产生数量和强弱各不相同的泛音成分,即使基音相同也能具有不同的音色。
4、声波:
弹性媒质中传播的一种机械波,起源于发声体的振动。
声波范围为20Hz-20KHz,频率高于20KHz的声波为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为次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一般不能引起听觉,只有频率在两者之间的声波才能听到,我们把能够听到的声波称为音波或可听声。
5、声场:
指媒质中有声波存在的区域。
不同的声源和环境可以形成不同的声场。
6、响度:
又称"音量",人耳对音量大小的一种感受。
取决于声强、频率和波形。
7、音色:
又叫"音品",主要由其谐音的多寡及各谐音的相对振幅所决定。
二、人耳的听觉特性
人耳对声音的方位、响度、音调及音色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存在较大的差异。
1、方位感:
人耳对声音传播方向及距离、定位的辨别能力非常强。
人耳的这种听觉特性称之为"方位感"。
2、响度感:
对微小的声音,只要响度稍有增加人耳即可感觉到,但是当声音响度增加到某一值后,即使再有较大的增加,人耳的感觉却无明显的变化。
通常把可听声按倍频关系分为3份来确定低、中、高音频段。
即:
低音频段20Hz-160Hz、中音频段160Hz-2500Hz、高音频段2500Hz-20KHz。
3、音色感:
是指人耳对音色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听觉上的综合性感受。
4、聚焦效应:
人耳的听觉特性可以从众多的声音中聚焦到某一点上。
如我们听交响乐时,把精力与听力集中到小提琴演奏出的声音上,其它乐器演奏的音乐声就会被大脑皮层抑制,使你听觉感受到的是单纯的小提琴演奏声。
这种抑制能力因人而异,经常做听力锻炼的人抑制能力就强,我们把人耳的这种听觉特性称为"聚焦效应"。
多做这方面的锻炼,可以提高人耳听觉对某一频谱的音色、品质、解析力及层次的鉴别能力。
三、影响音质、音色的主要技术指标
1、频率范围(单位Hz):
功率放大器在规定的失真度和额定输出功率条件下的工作频带宽度,即功率放大器的最低工作频率至最高工作频率之间的范围。
2、频率响应(单位:
分贝dB):
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增益随输入信号频率的变化而提升或衰减和相位滞后随输入信号频率而变的现象。
这项指标是考核功率放大器品质优劣的最为重要的一项依据,该分贝值越小,说明功率放大器的频率响应曲线越平坦,失真越小,信号的还原度和再现能力越强。
一套好的音响器材,除要把各种乐器的音韵再现外,还要把各种乐器演奏的位置、距离、场面再现出来。
无论个人偏爱的是哪种色调或机型,如果播放出来的音色与原来乐器演奏的音色有听觉上的差异,就不能算是一台好设备。
高保真音响(Hi-Fi)的真正含义是高还原度。
如果你的音响设备不能还原出原有乐器的音色韵味,那麽就称不上高保真设备。
当我们利用主观听觉判断某一音响设备时,要充分注意这一点,不要因个人的偏爱而影响正确的判断与鉴别能力的提高。
将音响进行到底参考
--------------------------------------------------------------------------------
说了发烧的技术与艺术问题,我们现在可以来谈一下与发烧文化有关的问题了。
虽然文化有许许多多的定义,但在人类学中,文化则是指由人们生存状态所产生出来的独具一格的生活风尚。
由于这个定义与我要讨论的问题相近,姑且采取这样的概念,不必陷入更多争论。
由于关于世界发烧文化的有关情况和资料很难收集,这里主要就中国的发烧文化做些讨论。
根据文化学研究,文化大体分为主流文化与俗文化两种,发烧是人类现代电子技术发展与音乐欣赏习惯相结合产生出来的结果,起自民间,可算为一种俗文化,但在音乐欣赏上,它又只能算是亚文化现象,即它是由音响方式来实现的,有别于大家通常认为的一般音乐欣赏方式。
由于主流文化必须与俗文化依存,在一定的社会中,主流意识必然要反映到俗文化中来,这是与大众教育有关的部分,主要起到稳定社会和次序的作用;俗文化是大众意识的发展,一方面它为丰富主流文化提供了必须的基础,另一方面它也受到主流文化的约束,当它与主流文化冲突时,就会受到社会的压抑和抑制。
自汉朝以来,中国承续发扬了2000多年的儒家文化,以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宽容态度兼收并蓄外来文化,中庸、有序、典雅、浪漫、具象、整体的思维方式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缺乏形而上精神、重形式而不重内容、先境界而后谋于事、求真而不唯美、重实际而轻分析、重结果而疏过程、群体无意识多于独立思考、趋同于群体人格而独立人格不完善等倾向流露于文化与行为之中,而这乃是我们中国人发烧的根!
同时,因为国家文化、教育政策的影响,抽象的、个性的、唯美的、荒诞的、结构主义的等等现代艺术及欣赏形式很难被人们认同或理解。
由于发烧是俗文化,社会思潮也无不反映到其中来,如港台植根于世俗化和娱乐性的以消费文化为基础的"金粉艺术"和欣赏情趣,往往有人趋之若鹜,跟从者众焉。
西方文化是今天世界文化主流,自文艺复兴以来历400余年人文主义熏陶,它人性张扬,广收博采,个性发挥,艺术创造开放,流派众多,适应文化日益多样化发展和人们世俗心性的要求,并籍以科学手段和文化渗透,优势居高,被中国文化人所认同,也被大众所追随。
随着中国发烧热的发展,"英国音"、"美国音"等遂成为发烧友的偶像,不少发烧友不问Hi-Fi为何物,无视音响与现代音乐艺术的关系,盲从求"真",使中国审美观念很难指导发烧,透入音响产业,创造出"中国音",不也哀哉!
从亚文化角度来看,中国的音响欣赏方式仍然以求真中的求美为主,与发达国家相比,音响应用的技术发挥与艺术发挥不足,发烧友的个性表现还不成熟,情趣和品味也有待提高。
在发展上,社会发展先于文化发展而依赖于文化发展,所以研究发烧文化还得先从其社会群体及构成谈起。
发烧是人们对音响的偏好引起的文化现象,在社会中并不具有阶级、阶层的性质,为一种兴趣聚集群体或个体。
中国发烧友在全国均有分布,绝大多数都集中于城市中,尤以大中城市为主,构成城市文化的一个很小的部分。
有的地方发烧友有经常的小群体聚会,多数关系不密切,联系很松散,也有的是个体活动,跨地域社区结构不明显。
目前,国内Internet网发展迅速,有关发烧的网站或BBS已有数十家,为有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的发烧友互相联系、交流提供了很大方便,成为一些发烧友经常聚集、谈论的地方,跨地域社区将有可能由此形成。
发烧友中情况多样,主要是音响制作者、音乐爱好者、调音师、电声工程人员…爱好于音响欣赏的人。
这些人大多数以男性为主,有高中以上文化,年龄在20-50岁之间,或多或少有爱好摄影、绘画、听音乐、学乐器…艺术活动的经历,其成分在社会中具有横断性,主要是干部、艺术工作者、科技人员、商人、教师、职员…,其中不乏艺术家、学者和各种专家等高级人才,也有坊间制作者、音响小经营商等人士。
中国发烧友按对音响的不同趣味可粗略分为:
制作派、器材派、摩机派、欣赏派、录音派。
其中,录音一派,因受条件限制,尚待很好发展;也有的人技术、艺术素养优良全面,身兼数派,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有许多是入道不久即放弃发烧的人。
发烧友无论在概念上或是在社会群体中都十分模糊,并经常发生变化,是一个很不稳定的群体。
在一般人眼里,发烧友是一群不顾自己生活,疯狂进行器材升级,不是听音乐,而是专门注意音乐中声音的细节从中"挑刺",喜欢找"咳嗽声"、"摩擦声"、"拉凳子声"、"喘气声"…,听"口形"、听"形状"、听"高矮"…的"怪人"。
其实,发烧友只不过是为了用音响完美地保存和还原出真实的声音而已,也就是他们常挂在嘴边的Hi-
为了说明发烧友的意识来源与心理成长、自我实现、人格性质,请先看一下bridge先生在《视听论坛》上的发言,这对我们是很有帮助的。
他说:
在听过的梁祝cd中,我觉得雨果发烧碟一中西崎崇子的小提琴音色最美,最娇艳,有光泽,富于技巧,但是,不被我喜欢。
各位大虾的看法呢?
其实我想说的是,发烧可以分成三种类型(个人观点):
听声音的,听音乐的,感受音乐的。
不论唯真还是唯美,不论是相信曲线还是相信听感,不论追求的是声场、定位、透明、通透、延伸,还是追求音色、形体感、音乐味,也不论是寻求真实的现场重现还是更愿意讨好自己的耳朵,只要你的重点在于声音中的某些因素,那么,就是在--听声音。
假设100%是完美无缺,可能为了解决10%,5%的不满意的因素,孜孜以求,痛苦不堪,反复折腾,可能每个发烧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也从中体会了苦与乐。
如果可以把声音的因素放在次要的位置,更愿意去享受音乐的优美旋律,享受韵律和节奏的美感,可以说是在--听音乐。
这时,随身听也可以,收音机也可以,只要是喜欢的曲子,喜欢的音乐,就愿意去听,去享受。
但是,我觉得,仅有声音和音乐是不够的,在音乐响起的时候,在美音妙语萦绕四周的时候,可以静静地听,可以慢慢地感受音乐中传达的情绪、感情,仿佛在和作者,或者演奏者进行一种交流和沟通,被音乐感染,为音乐感动,随音乐思索,那才是很美的享受。
这时,声音和音乐都不太重要了,器材的档次、名气、价钱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种情境,那种气氛。
千万千万别被人打断哟。
可是,好的音乐,好的器材,细心的调整,可以使我更容易的感受音乐,感受心灵沟通的美妙,所以,还是要追求,还是要发烧,还是要自找麻烦。
从这篇文章来看,我们已经感受了一个发烧友从实践-欣赏-再实践-再欣赏…的不断求索,为自己所追求的不懈努力。
正是在这样的反复循环中追求着完美,使他们的意识得到了升华,心理经受了磨炼,在欣赏中看到了自我。
尽管音响并不完美,条件是那样有限,但他们靠着理想在追求着完美,希冀把有限推向无限,从而实现人生的极致,体现了尼采所说的人类的意志与精神。
经过不懈的努力"修炼",大多数成熟的发烧友都有很强的信念,具有独立的人格精神和对音响的独立理解。
对发烧议论,即使自己被大家认为是错误的,在没有被证明之前,也不为旁人说道所左右,有的人甚至声称自己就是要坚持到底的"死硬份子"。
但他们也是能知错就改的,因为要克服发烧路上的一切障碍,就必须首先克服自己心理的障碍和错误,选择正确的方向和方法。
在发烧友的思想世界里,"真"与"美"是最基本的元素,无论它们是来自客观或是主观,一切的音响,一切的欣赏,都将以此为准绳,因为这是他们对发烧追求的根本理解与终极目标。
由于发烧友注重个人的体验,无意识往往表现出经验性、主观性、个体性的性质,有一个习而惯之的过程,被发烧友们称为"修炼境界",在无形之中支配着他们的行为。
发烧友之间相处是以兴趣维系的,而后才是知识与友情的交流,表现了独立自我与松散群体的联系方式。
在许多情况下,发烧友是通过朋友介绍或在听音室的试听中而相互认识,由相投的趣味产生交往,为共同提高达成友谊。
Internet网出现后,更多的朋友则是用"闯入"的方式,通过交谈或互相帮助与大家相识,以兴趣来组成单纯性的虚拟社区。
大家犹如同路人那样,来自不同的道路,在叉道上与一些人分手,又与一些人相会,然而大家都保持着一种坦荡和真诚,记住那份缘。
发烧友的知识构成是与使用音响相依存,与欣赏音乐息息相关的,经验性很强,综合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类:
声学和声学技术的知识-它是深入了解声音本质、声音产生和如何实现声音重现过程的基础,对于正确理解Hi-Fi的许多概念是必须的,并涉及电声学、建筑声学等内容;无线电技术知识-对DIY、摩机来说尤需要深入学习,特别是掌握电路、扬声器系统、器件、数字化原理,看懂电路图,具备一定的电路、音箱、印刷板的分析设计能力,掌握电路性能、测试调试方法、音响装置的制作工艺,对于利用器材者,至少也应当了解电路性能及电路结构的性能、特点,音箱的类型、结构及其性能、特点,制造器材使用的工艺技术及其功能、效果,掌握有关性能指标的知识和听音评价的方法;音乐和音效知识-它包括各种音乐的表现特点、配器方法、音乐程式、声场布置等,各种乐器的声音、音效表现和应用特点,乐曲的作曲背景、民族特色、配器形式、反映内容、情绪变化等,作曲者的生平、人生态度和性格、作曲特点,乐队及歌手的演奏演唱风格、特点和表现力,指挥对音乐的诠释和演绎……;使用器材的知识-它包括各种器材的类型及特点、器材使用中的要求、聆听环境布置、音箱及机子摆位、房间音响及响应的测量与调整、煲机与维护、器材搭配、实现音效的各种方法……。
其它还有诸如音乐艺术理论、唱片录制手法、各公司唱片的音效特点、调整音效的经验、心性修养、艺术欣赏等方面的知识。
但也有的人认为发烧最终还是"靠耳朵收货",只注重主观体验,以"玩物"为本,忽略了对知识的修养与感悟,虽有娴熟的发烧技能,也难达修养心性的境界和目标。
就过去几十年的发烧历史来看,发烧总是要与电子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新的器材出现,新的技术出现,往往都会产生新的发烧形式,推动发烧个性化、艺术化的发展,然而Hi-Fi迄今仍旧是发烧友们心中的最高理想。
为了描述我们所面临的世界,传承知识,进行交流,文化总是与其对事物表述的符号化共同促进发展的。
经过80年代末之前的开蒙,近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声学 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