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妈妈活用龟兔赛跑 成就儿女双博士.docx
- 文档编号:30563453
- 上传时间:2023-08-16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53KB
教师妈妈活用龟兔赛跑 成就儿女双博士.docx
《教师妈妈活用龟兔赛跑 成就儿女双博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妈妈活用龟兔赛跑 成就儿女双博士.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妈妈活用龟兔赛跑成就儿女双博士
教师妈妈活用“龟兔赛跑”原理,成就儿女双博士
●蔡文典
2007年5月,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获得山东省德州市“十大优秀母亲”提名奖,她的获奖理由是:
经过20年的苦心培育,将女儿培养成美国田纳新大学博士,将儿子培养成首都医科大学博士!
这位妈妈一下子成为当地的名人,德州市许多学校请她到家长座谈会上作报告。
从报告中人们知道,她的两个孩子属于非常“毛糙”的那种,做什么事都“快刀斩乱麻”,漏洞百出,错误不断,可就是这样两个让人头疼的孩子却先后成了博士。
两个孩子比“快”,愁坏教师妈妈
夏洪琴今年60岁,是德州市运河开发区五里庄小学教师。
1971年和1977年,女儿曹慧青和儿子曹慧志先后出生。
两个孩子为这个家庭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
曹慧青上小学后,夏洪琴发现女儿写字非常快,快得有时写字只写半边,剩下的半边竟然忘记写。
一次,夏洪琴拿过曹慧青的语文试卷一看,鼻子差点气歪。
试卷中有道题是默写七绝诗《咏柳》,而曹慧青则写成:
碧玉壮(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条(绦),不知细叶谁栽(裁)出,二月春风似尖(剪)刀。
夏洪琴叫来女儿就是一顿严厉的批评,女儿含着泪说:
“我是担心完不成试卷题目,所以拼命地快做快做,于是就成了这样。
”夏洪琴严厉地说:
“女孩家做事要认真仔细,整天像个毛张飞一样,将来找个对象都难!
”
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表示以后一定改正。
可谁知女儿非但没有改正,反而快得越来越离谱了。
一次开家长会,会后老师把夏洪琴留下,把曹慧青的数学课堂作业递给她看。
作业是十道类似的竖式算术题,老师要求把解题步骤写全。
而曹慧青只写了前面一道题的步骤,后面九道题的计算过程都没有写,而是写了两个字“同上”,然后直接写结果。
“她倒做得挺快,全班第一个完成,过程没写,错了一半。
”老师无奈地摇着头说。
夏洪琴气满胸膛,回到家对着女儿就是一顿狠打。
她给女儿立了个规矩:
从今往后,如果写错一个字,就用塑料尺打手一下;做题投机取巧,打手两下。
夏洪琴坚信“严师出高徒”的教育理念,想以严厉的办法促使女儿改掉毛糙的缺点。
第二天晚上,在检查完女儿的作业后,夏洪琴大喊一声“把手伸出来”。
曹慧青把小手放在桌子上,她没想到,平时慈爱的妈妈真的重重打了5下,曹慧青疼得哇哇大哭起来。
以后的一个多月里,邻居们几乎天天都能听到曹慧青的哭声,他们见了夏洪琴就问:
“你女儿怎么天天晚上哭啊?
”夏洪琴说:
“我是在教育女儿。
”邻居则说:
“孩子是什么苗就长成什么树,再强行改造,总不能跟柳树要枣吃啊!
”对于邻居的观点,夏洪琴并不认可,她坚持自己的教育模式。
可是一个月后,夏洪琴知道自己错了,这种严厉并没有让女儿仔细起来,错别字还是和原来一样多。
相反,每当夏洪琴检查作业时,曹慧青就把手放在桌子上,紧咬着嘴唇等着挨打。
看到女儿这样子,夏洪琴的泪水一个劲儿在眼里打转,有时她看着女儿写作业,可女儿拿起笔,手却抖个不停,迟迟不敢写一个字。
因为自己的严厉,女儿竟然对写字产生了畏惧心理!
一个学期下来,女儿的学习成绩降到了倒数第10名。
夏洪琴彻底失望了,她想或许女儿天生就是这种毛糙性格,或许她不是考大学的料,随便她吧。
从此以后,夏洪琴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儿子曹慧志身上,希望儿子能够为她争口气,哪承想儿子竟然和女儿是一样的个性!
曹慧志上学后,写字做题毛糙得比曹慧青有过之而无不及。
小学生学习写字,人家都一笔一画地写,而曹慧志却好似天生练就一手“狂草”,龙飞凤舞、信马由缰地写。
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字他自己写过后就不认识了,自己的作文自己都念不通。
夏洪琴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里,如果儿子和女儿一样,那还是没有教育方法啊!
怎么办?
夏洪琴又想到了严厉教育,但严厉的办法对女儿失败了,对儿子也很难起作用啊!
夏洪琴愁得夜不能寐,经过几天翻阅教材,她发现《教育学》上有这么一条:
对于毛糙的孩子,可以利用下棋、钓鱼的方法磨炼心性,让他们静下来。
谁知,星期天,曹慧志兴高采烈地和妈妈一起来到河边,坐了有三分钟,曹慧志便开始嘟囔:
“鱼儿鱼儿快上钩,我的肚子咕噜噜。
”夏洪琴劝他别着急,钓鱼得慢慢等,曹慧志点点头。
见儿子专心致志地钓鱼,夏洪琴便回家收拾家务,中午十二点十分,见曹慧志还没有回家,她便前去寻找,很远就看到渔竿,心里高兴地想终于找到了磨炼孩子心性的好办法。
可到近处一看,渔竿竟是插在地上,儿子早已不知去向!
夏洪琴当即把渔竿折为两段扔进河里。
更为严重的是,姐弟俩都上学后,竟然比赛看谁写得快。
一篇300字的课文,两人用不了5分钟就都完成了。
姐姐错字漏字连连,弟弟写的几乎看不出字样。
姐弟俩写完后,你看我的笑,我看你的笑,相互嘲笑对方。
每当这时,夏洪琴便哭笑不得,这是两个什么孩子啊!
丈夫见她整天为孩子郁闷,便好言相劝,夏洪琴十分窝火地说:
“都说细节决定成败,可女儿和儿子都是这样的‘急性子’,做什么事都大大咧咧,照这样下去,别说考大学,就是考高中也难啊!
”夫妻俩商量了半天,也没想出好方法,最后达成的一致意见竟是:
不跟柳树要枣吃,做不成好学生,就任其自然吧。
制订比赛计划,鼓励孩子以快求进
对孩子没有了过高的期望,夏洪琴倒觉得心里轻松起来。
此时,女儿曹慧青上初中一年级,儿子曹慧志也上了小学三年级,两个孩子依旧按照自己的个性快乐地学习着。
而作为一个教师妈妈,夏洪琴心有不甘:
自己能把别人的孩子教育好,难道就真没有办法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才?
夏洪琴每天上班,都会发现小广场上有很多人在健身,有的跑步,有的练剑。
后来,她被几个打太极拳的老太太吸引住了,太极拳的招式虽然缓慢,却是将对方之力转换成攻击之力,即所谓借力发力,借力打力。
看了几天后,夏洪琴猛然醒悟到,太极拳的要义也是一种教育理念,自己何不尝试用此教育顽固不化的子女呢?
拿定主意后的一天晚上,夏洪琴问放学回家的儿子曹慧志有没有作业,曹慧志不屑一顾地说:
“背诵一篇课文。
”夏洪琴说:
“你干别的事情快,不知道背诵课文快不快?
”曹慧志说:
“我10分钟就能背会,不信咱们打赌。
”夏洪琴点头同意,结果不到10分钟儿子就背熟了课文。
为了检验他的记忆效果,第二天一早,她又让儿子背诵一遍,结果还是非常流利。
此后,夏洪琴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发现女儿和儿子共同的优点,那就是记忆像写字一样快!
原来孩子写字快,是思维活跃的表现啊!
夏洪琴问女儿曹慧青是不是这样,已经读初二的曹慧青说: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思维活跃,但一篇作文我很快就能构思出来,然后笔就跟着思维走,所以越写越快。
”得到女儿的回答,夏洪琴终于明白了,孩子的最大缺点也是他们的最大优点!
既然快是优点,那就要充分利用,让两个孩子来个彻头彻尾的变化。
这天晚上,夏洪琴对两个孩子说:
“今后,你们两个进行比赛好不好?
看谁快。
”见妈妈这样说,两个孩子都来了精神。
夏洪琴说:
“比赛分两个方面,一是背诵,我从你们的课文或课外读物上抽题,限定时间背诵,看谁先会背;二是默写,将背诵的内容写下来,看谁错误少。
”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游戏,但刺激起两个孩子的兴趣,谁也不服输地看着对方。
第一天比赛,女儿曹慧青赢了,第二天,还是女儿赢了,接连几天,曹慧志竟然一次没赢。
看儿子有些灰心,夏洪琴便偷偷给女儿说:
“今天说什么也让弟弟赢一次,让他有点信心,你只要带着他跑就行了。
”结果,尝到胜利喜悦的曹慧志对这个比赛更感兴趣了,比赛一直坚持了一个多学期。
谁能想到,这个游戏教育法竟然歪打正着,两个孩子不但巩固了平时所学的知识,而且熟练背诵了很多其他同学不知道的古代诗文、现代散文及历史、地理等知识,两个孩子的知识面越来越宽,自信心越来越强,学习成绩开始逐步提高。
夏洪琴趁热打铁,让两个孩子相互给对方的作业挑错别字,每挑出一个错别字就刮对方鼻子一下。
女儿曹慧青已经14岁,有了少女的自尊和当姐姐的尊严,自然不甘心总是被弟弟刮鼻子,于是开始注意少写或不写错别字,写字做题逐渐变得严谨起来。
而曹慧志也不甘心总被姐姐刮鼻子,慢慢也养成了认真书写和做作业的好习惯。
看着女儿和儿子都向自己精心安排的路上走,夏洪琴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这年暑假,两个孩子竟然每人捧回一个三好学生奖状。
老师一头雾水地说:
“你怎么教育的孩子啊,简直是一个奇迹。
”
曹慧青读初三的时候,学习成绩突然直线下降,夏洪琴意识到,到了青春期的女儿可能有所分心。
学期结束后,夏洪琴冷冷地对女儿说:
“你也快初中毕业了,反正最近成绩不好,干脆别读了,出去打工吧!
”曹慧青莫名其妙地看着妈妈,不知所云。
夏洪琴接着说:
“你现在是和弟弟进行一场龟兔赛跑,在没有到达终点前,任何事情都能影响你的成绩。
更何况你是姐姐,你要是跑得不快,弟弟怎么在后面追呢?
”曹慧青立即明白了妈妈的用意,说:
“妈妈,你放心吧,我保证不会输在途中!
”曹慧青说到做到,很快将所有的心思都用到了学习上,再次成为班里的尖子生,是班里最有希望考上重点本科的学生。
而此时,儿子曹慧志也要升初一了,但由于贪玩成绩一般,夏洪琴见了他就故意叹气,说:
“唉,姐姐就要考上大学喽,弟弟永远追不上姐姐喽。
”谁知,天天说这样的话刺激了曹慧志,他在心里默默地努力着。
一次,夏洪琴看到儿子的数学作业本上画满了机枪,每挺机枪打一个学习好的学生。
夏洪琴笑了,心想这说明儿子开始努力了,已经有了追赶的目标。
可表面上,她还是讥讽儿子说:
“我就不信你能把这些优秀的学生都打倒,你也就是在本子上宣泄一下罢了。
”哪知儿子却狠狠地说:
“等着瞧!
”
结果,一个学期下来,曹慧志真的成了全班第一名。
大年三十晚上,为了庆祝儿子取得好成绩,夏洪琴一家四口特意到饭店去吃饭。
饭桌上,曹慧青说:
“我就要高考了,老师说凭我现在的成绩,考山东医学院没问题。
”看着姐姐自豪的样子,曹慧志不服气地说:
“还没考就骄傲起来了,我高考的目标是北京大学!
”见曹慧志这么看不起自己,曹慧青不屑一顾地说:
“你如果能考上北京大学,我就考博士!
”“你考博士,我也考博士!
”一时间,姐弟俩唇枪舌剑,争得不可开交,面红耳赤。
这顿饭因为两个孩子争吵而没有吃好,可夏洪琴心里暗自庆幸:
两个孩子的比试正式开始了。
女儿快跑儿子快追,姐弟赛跑均成博士
1989年7月,曹慧青要高考了。
6月末的一天,夏洪琴突然发现女儿叫来一个收废品的,想把一些用过的学习资料卖掉。
夏洪琴问为什么要卖书。
曹慧青直截了当地说:
“我考上大学后,这些书就是废品了,没有一点用处。
”
晚上,夏洪琴彻夜难眠。
她想,很多学生考上大学后以为万事大吉了,在学校混几年,便走上工作岗位,难道女儿就不能有更远大的理想,在学业上走得更远吗?
不行,我得想办法让她一直保持学习的欲望,进一步深造。
经过一夜考虑,夏洪琴想出了一个颇为狠心的办法。
当时的高考是先填报志愿后进考场。
在填报志愿时,老师鼓励曹慧青填报山东医学院。
夏洪琴也偷偷问过老师,以女儿目前的成绩考取山东医学院没有问题,可是考上一类大学,可能会让女儿产生满足感,从而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
夏洪琴心里琢磨着,对老师说:
“我怕她考不上,还是让孩子报二类大学吧,那样稳妥一点。
”老师摇头说:
“你这个当妈妈的太保守了!
”其实老师哪里懂得夏洪琴真正的想法啊!
谁知道,当夏洪琴把这个想法告诉丈夫时,丈夫愣愣地看着她说:
“你脑子没毛病吧?
你这不是耽误孩子的前程吗?
”面对丈夫的疑问,夏洪琴坚定地说:
“我这不是耽误孩子的前程,而是为孩子创造美好的前程。
”“放着好学校不让上,是替孩子着想吗?
”夫妻俩说着说着竟然吵了起来,闹得不欢而散。
最终,女儿曹慧青按照夏洪琴的意见,填报了二类大学泰安医学院。
可是分数一下来,曹慧青大哭一场,她的高考分数高出山东医学院30多分,上山东医学院没有一点问题。
看着女儿这么伤心,夏洪琴却冷冷地对女儿说:
“这有什么可哭的,如果你觉得行,可以在大学毕业后考硕士、考博士,就怕你没那个本事。
”这句话深深刺激了曹慧青,临上大学前,她对妈妈表示:
妈妈,您看着,我就要考硕士、博士,把自己不能进一类本科大学的损失弥补过来。
夏洪琴笑着说:
“好孩子,我等着你戴上博士帽的那一天。
可你记住,在那天没到来之前,你和弟弟的赛跑就没有结束,你前面跑得不快,弟弟在后面就会超过你。
”
女儿上了大学后,夏洪琴心里放下了一个包袱,她转而督促儿子曹慧志快点追赶姐姐。
1994年,曹慧青本科毕业,竟然真的将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的硕士录取通知书放在了夏洪琴面前。
那一刻,夏洪琴开心地笑了。
当明白妈妈的良苦用心后,曹慧青感动得眼圈发红,说:
“妈,你这方法真是绝了!
”
1995年,曹慧志参加高考,夏洪琴如法炮制,也逼着儿子报考泰安医学院,而当年曹慧志的分数远远超过了浙江大学的录取分数线。
送走遗憾的儿子,夏洪琴心里却一点都不遗憾,因为同样的一种求学梦想也在儿子心中产生了。
1999年,曹慧志本科毕业后,考入首都医科大学读硕士,后又攻读博士。
而此时,女儿曹慧青硕士毕业,又考取美国田纳新大学读博士。
目前,曹慧青为北京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曹慧志则在北京一家公司任技术总监。
记者采访时,两个人几乎同时表示:
非常感谢妈妈的教育方法,虽然学业已经结束,但两个人的赛跑还没有结束,他们还要比赛谁创造的财富多,谁对国家的贡献大,谁把爸爸妈妈照顾得好。
现在,两个孩子已经把夏洪琴夫妇接到北京居住,他们有个自私的想法:
让妈妈再探索出一套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妈妈活用龟兔赛跑 成就儿女双博士 教师 妈妈 活用 赛跑 成就 儿女 双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