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 文档编号:30562354
- 上传时间:2023-08-16
- 格式:DOCX
- 页数:65
- 大小:330.18KB
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中学高二(上)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1-20每题1.5分,21-25每题2分,26-30每题3分,共5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5分)(2012秋•濉溪县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
B.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C.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2.(1.5分)(2013春•泉州校级期末)有下列物质:
①NaOH固体:
②浓硫酸;③NH4N03晶体;④CaO固体.现将它们分别装入有水的锥形瓶里,立即塞紧带U形管的塞子,发现U形管内滴有红墨水的水血.呈形如图所示状态,判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3.(1.5分)(2015秋•深州市校级期中)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CH4(g)+O2(g)═
CO2(g)+H2O(l)△H=﹣445.15kJ•mol﹣1
CH4(g)+
O2(g)═CO(g)+2H2O(l)△H=﹣607.3kJ•mol﹣1
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1
CH4(g)+2O2(g)═CO2(g)+2H2O(g)△H=﹣802.3kJ•mol﹣1
则CH4的燃烧热为( )
A.445.15kJ•mol﹣1B.607.3kJ•mol﹣1
C.890.3kJ•mol﹣1D.802.3kJ•mol﹣1
4.(1.5分)(2015秋•深州市校级期中)某同学按照课本实验要求,用50mL0.50mol•L﹣1的盐酸与50mL0.55mol•L﹣1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
B.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C.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D.若烧杯上不盖硬纸板,测得的△H将偏小
5.(1.5分)(2015秋•深州市校级期中)将1mol冰醋酸加人到一定量的蒸馏水中最终得到1L溶液.下列各项中,表明已达到电离平衡状态的是( )
A.醋酸的浓度达到1mol•L﹣1
B.H+的浓度达到0.5mol•L﹣1
C.醋酸分子的浓度、醋酸根离子的浓度、H+的浓度均为0.5mol•L﹣1
D.醋酸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醋酸分子的速率相等.
6.(1.5分)(2014秋•淮南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升高温度可使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使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减小
B.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
C.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度一定加快
D.催化剂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7.(1.5分)(2012•济南一模)下列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蒸馏水,Ksp(AgCl)增大
B.在C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稀盐酸,平衡不移动
C.可直接根据Ksp的数值大小比较难溶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
D.25℃时,KSP(AgCl)>KSP(AgI),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KI固体,有黄色沉淀生成
8.(1.5分)(2011秋•哈密市校级期末)已知:
25℃时,Ksp[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
B.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C.25℃时,Mg(OH)2固体在20mL0.01mol•L﹣1氨水中的Ksp比在20mL0.01mol•L﹣1NH4Cl溶液中的Ksp小
D.25℃时,在MgF2的悬浊液加入NaOH溶液后,MgF2不可能转化成为Mg(OH)2
9.(1.5分)(2015秋•深州市校级期中)关于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名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电池中失去电子的一极为负极
B.电解池中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一极为阴极
C.原电池中相对活泼的一极为正极
D.电解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阳极
10.(1.5分)(2015秋•深州市校级期中)如图,电解质溶液是NaCl的水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d极附近有黄绿色气体产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电源的正极
B.电子流动的方向:
d→b
C.c极发生氧化反应
D.如果将c、d两电极互换,则c上也会生成黄绿色气体
11.(1.5分)(2015秋•深州市校级期中)将0.1mol/L的NH3•H2O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比值减小
B.OH﹣个数将减少
C.
比值减小
D.NH4+浓度将减小
12.(1.5分)(2013春•五华区校级期末)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在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为KW(25℃)=1.0×10﹣14,KW(35℃)=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H+)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35℃时,c(H+)>c(OH﹣)
C.溶液:
pH(35℃)>pH(25℃)D.水的电离是吸热的过程
13.(1.5分)(2014秋•龙岩期末)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N2(g)+3H2(g)⇌2NH3(g)的反应速率,其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N2)=3mol•L﹣1•min﹣1B.v(NH3)=2mol•L﹣1•s﹣1
C.v(H2)=2.5mol•L﹣1•s﹣1D.v(NH3)=10mol•L﹣1•min﹣1
14.(1.5分)(2012春•中山期末)可以将反应Zn+Br2═ZnBr2设计成蓄电池,下列4个电极反应①Br2+2e﹣=2Br﹣ ②2Br﹣﹣2e﹣=Br2③Zn﹣2e﹣=Zn2+ ④Zn2++2e﹣=Zn其中表示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的分别是( )
A.②和③B.②和①C.③和①D.④
15.(1.5分)(2013•通川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饱和食盐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铁被保护不会腐蚀
B.甲中正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C.乙中铁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乙中石墨电极附近滴几滴碘化钾淀粉溶液变蓝色
16.(1.5分)(2015秋•深州市校级期中)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下述反应:
A(s)+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 )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
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④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⑤混合气体总质量.
A.②③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⑤
17.(1.5分)(2015秋•深州市校级期中)如图的电解池中,a、b、c、d都是石墨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a、b、c、d各电极上生成物物质的量之比是( )
A.2:
2:
4:
1B.1:
1:
2:
1C.2:
4:
4:
1D.2:
1:
2:
1
18.(1.5分)(2015秋•深州市校级期中)下列现象不能用沉淀溶解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相同温度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
B.浓FeCl3溶液滴入沸水加热形成红褐色透明液体
C.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矿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或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
D.加入少量AgCl固体可以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硫化钠杂质
19.(1.5分)(2013秋•南昌期末)现有常温时pH=1的某强酸溶液10mL,下列操作能使溶液的pH变成2的是( )
A.加入10mL0.01mol•L﹣1的NaOH溶液
B.加入10mL的水进行稀释
C.加水稀释成100mL
D.加入10mL0.01mol•L﹣1的盐酸溶液
20.(1.5分)(2013秋•柯城区校级期末)使用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用0.01mol/L盐酸滴定锥形瓶中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能够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配制0.1mol/L稀盐酸时,量筒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经干燥直接量取浓盐酸
B.配制稀盐酸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C.滴定前尖嘴处无气泡,滴定终点时有气泡
D.滴定过程中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内壁粘附的盐酸冲下
21.酸式盐NaHB在水溶液中,HB﹣的电离程度小于HB﹣的水解程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B﹣水解方程式:
HB﹣+H2O⇌H3O++B2﹣
B.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
c(Na+)>c(HB﹣)>c(OH﹣)>c(H+)
C.NaHB的存在抑制了水的电离
D.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pH值:
NaHB>Na2B
22.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
c(M+)>c(H+)>c(OH﹣)>c(A﹣)
B.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
c(Na2CO3)<c(CH3COONa)<c(NaOH)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
c(CH3COO﹣)+2c(OH﹣)=2c(H+)+c(CH3COOH)
D.常温下,0.1mol•L﹣1的NaHA溶液,其pH=4:
c(HA﹣)>c(H+)>c(H2A)>c(A2﹣)
2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H1=﹣870.3kJ/mol
②C(s)+O2(g)═CO2(g)△H2=﹣393.5kJ/mol
③H2(g)+
O2(g)═H2O(l)△H3=﹣285.8kJ/mol
则反应④2C(s)+2H2(g)+O2(g)═CH3COOH(l)的焓变为( )
A.488.3kJ/molB.﹣224.15kJ/mol
C.﹣488.3kJ/molD.244.15kJ/mol
24.下列有关用惰性电极电解AgNO3溶液一段时间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解过程中阴极质量不断增加
B.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不断降低
C.此时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Ag2O固体可使溶液恢复电解前的状况
D.电解后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
1
25.某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A(g)+3B(g)⇌2C(g)(△H<0),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6.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
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
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
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
27.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t℃70080083010001200
K1.671.111.000.600.38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g)+H2O(g)⇌CO2(g)+H2(g)
B.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C.若在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2和H2各1mol,5min后温度升高到830℃,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CO2为0.4mol
D.若平衡浓度符合关系式
=
,则此时的温度为1000℃
28.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①CO(g)+
O2(g)=CO2(g)△H=﹣283.0kJ•mol﹣1②H2(g)+
O2(g)=H2O(g);△H=﹣241.8kJ•mol﹣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
B.根据②推知反应H2(g)+O2(g)=H2O(l);△H>﹣241.8kJ•mol﹣1
C.H2(g)转变成H2O(g)的化学反应一定要释放能量
D.由反应①、②可知如图所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H=﹣41.2kJ•mol﹣1
29.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正反应吸热),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30.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电解质溶液作如下的归纳总结:
(均在常温下)
①常温下,pH=1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一定降低
②pH=2的盐酸和pH=1的盐酸,c(H+)之比为2:
1
③25℃时,AgCl固体在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解程度不同
④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pH=7,则c(Na+)=2c(SO
)
⑤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a;醋酸根水解常数为Kh;水的离子积为KW;则三者关系为Ka•Kb=KW
⑥甲、乙两溶液都是强电解质,已知甲溶液pH是乙溶液pH的两倍,则甲乙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pH可能等于7.其归纳正确的是( )
A.全部B.③⑤⑥C.④⑤⑥D.①②④
二.填空题(共45分)
31.(10分)(2012春•资阳期末)已知2molSO2(g)氧化为2molSO3(g)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
(1)写出SO2(g)氧化为SO3(g)的热化学方程式:
(2)氧化SO2时,工业上常加入V2O5作催化剂,其反应机理可表示为SO2+V2O5=SO3+2VO2,4VO2+O2=2V2O5;
上图中表示加入V2O5的反应曲线为 (填“a”或“b”).
(3)若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g)和1molO2(g),如图2甲所示,经2min达到平衡,测得放出热量为178.2kJ,则:
①2min内O2的化学反应速率v(O2)= ;
②若再充入1molO2重新达到平衡时,SO3平衡浓度的取值范围是:
.
(4)若将2molSO2(g)和1molO2(g)充入容积可变的容器乙中,初始体积为2L,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kJ,则Q 178.2kJ(填“>”,“=”或“<”).
32.(10分)(2014•蓟县校级模拟)向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0.6mol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附图一所示.附图二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图一中t0﹣t1阶段c(B)未画出.
(1)若t1=15min,则t0﹣t1阶段以C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C)= .
(2)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 ,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 .各阶段平衡时对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t1﹣t2t2﹣t3t3﹣t4t4﹣t5t5﹣t6
K1K2K3K4K5
则K1= (保留两位小数),K1、K2、K3、K4、K5之间的关系为 (用“>”、“<”或“=”连接)
(3)t5﹣t6阶段保持容器内温度不变,若A的物质的量共变化了0.01mol,而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kJ,写出此温度下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33.(12分)(2015秋•深州市校级期中)电离平衡常数(用Ka表示)的大小可以判断电解质的相对强弱.25℃时,有关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化学式HFH2CO3HClO
电离平衡常数(Ka)7.2×10﹣4K1=4.4×10﹣7
K2=4.7×10﹣113.0×10﹣8
(1)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稀释一倍(假设温度不变),下列各量增大的是 .
A.c(H+)B.c(H+)•c(OH﹣)C.
D.
(2)25℃时,在20mL0.1mol•L﹣1氢氟酸中加入VmL0.1mol•L﹣1NaOH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3的HF溶液和pH=11的NaF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相等
B.①点时pH=6,此时溶液中c(F﹣)﹣c(Na+)=9.9×10﹣7mol•L﹣1
C.②点时,溶液中的c(F﹣)=c(Na+)
D.③点时V=20mL,此时溶液中c(F﹣)<c(Na+)=0.1mol•L﹣1
(3)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下列四种溶液:
①Na2CO3溶液;②NaHCO3溶液;③NaF溶液;④NaClO溶液.依据数据判断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序号填写)
(4)Na2CO3溶液显碱性是因为CO
水解的缘故,请设计简单的实验事实证明之 .
(5)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1971年美国科学家用氟气通过细冰末时获得HFO,其结构式为H﹣O﹣F.HFO与水反应得到HF和化合物A,每生成1molHF转移 mol电子.
34.(13分)(2013秋•黄冈期末)如图,p,q为直流电源两极,A为+2价金属单质X制成,B,C,D为铂电极,接通电源,金属X沉淀与B极,同时C,D产生气泡,试回答:
(1)p为 极,A极发生了 反应.
(2)C试管里收集到的气体是 ,电极方程式是
(3)在电解过程中,测得的C,D两极上产生的气体的实验数据如下:
时间(min)12345678910
阴极气体体积(cm3)6122029394959597989
阳极气体的体积(cm3)24711162l263l3641
仔细分析以上实验数据,请说出可能的原因是 .
(4)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A,B电极附近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5)当电路中通过0.004mol电子时,B电极上金属X为0.128g,则此金属的摩尔质量为 .
三.选做题(10分)
35.(2015秋•深州市校级期中)已知:
I2+2S2O
═S4O
+2I﹣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
物质Cu(OH)2Fe(OH)3CuClCuI
Ksp2.2×10﹣202.6×10﹣391.7×10﹣71.3×10﹣12
(1)某酸性CuCl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FeCl3,为得到纯净的CuCl2•2H2O晶体,加入 ,调至pH=4,使溶液中的Fe3+转化为Fe(OH)3沉淀,此时溶液中的c(Fe3+)= .过滤后,将所得滤液低温蒸发、浓缩结晶,可得到CuCl2•2H2O晶体.
(2)在空气中直接加热CuCl2•2H2O晶体得不到纯的无水CuCl2,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由CuCl2•2H2O晶体得到纯的无水CuCl2的合理方法是 .
(3)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2•2H2O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
取0.36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0.10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0.00mL.
①可选用 作滴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②CuCl2溶液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该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百分数为 .
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中学高二(上)期中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1-20每题1.5分,21-25每题2分,26-30每题3分,共5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5分)(2012秋•濉溪县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
B.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C.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考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A、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通常状况下测得的数据;
B、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化学平衡;
C、反应前后能量守恒,拆化学键吸收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不同,反应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D、拆化学键吸收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不同,反应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解答】解:
A、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通常状况下测得的数据,故A错误;
B、升高温度,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化学平衡,故B错误;
C、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能量守恒,反应一定伴随能量变化,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不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C错误;
D、拆化学键吸收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不同,反应一定伴随能量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和相互转化关系的分析判断,题目较简单.
2.(1.5分)(2013春•泉州校级期末)有下列物质:
①NaOH固体:
②浓硫酸;③NH4N03晶体;④CaO固体.现将它们分别装入有水的锥形瓶里,立即塞紧带U形管的塞子,发现U形管内滴有红墨水的水血.呈形如图所示状态,判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根据U形管右侧液面升高,说明锥形瓶内气压由于加入物质而增大以及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生石灰加入水中都放出大量的热而使温度升高,瓶内气体压强增大.
【解答】解:
因氢氧化固体,浓硫酸、生石灰加入水中都会放出大量的热而使温度升高,使得瓶内气体压强增大,U形管右侧液面升高,故选:
B.
【点评】记住物质溶于水吸放热情况,氢氧化钠、浓硫酸、生石灰溶于水放热,而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3.(1.5分)(2015秋•深州市校级期中)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CH4(g)+O2(g)═
CO2(g)+H2O(l)△H=﹣445.15kJ•mol﹣1
CH4(g)+
O2(g)═CO(g)+2H2O(l)△H=﹣607.3kJ•mol﹣1
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1
CH4(g)+2O2(g)═CO2(g)+2H2O(g)△H=﹣802.3kJ•mol﹣1
则CH4的燃烧热为( )
A.445.15kJ•mol﹣1B.607.3kJ•mol﹣1
C.890.3kJ•mol﹣1D.802.3kJ•mol﹣1
【考点】热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衡水市 深州市 中学 学年 高二上 学期 期中 化学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