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叙事.docx
- 文档编号:30559002
- 上传时间:2023-08-16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9.97KB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叙事.docx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叙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叙事.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叙事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叙事
曾经听过一堂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并研讨了课文内容,在“体验与反思”中,许多学生谈起了自己与父母亲之间的故事,谈着谈着,竟然有好多学生哭了,教师本人也说了自己的亲情故事,她自己竟也忍不住泪流满面。
佩服之余,不禁充满疑惑,课堂教学怎么可以这么动情?
可是,这个学期,在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时,我自己也经历了这样感人的一幕——许多学生在课堂上流泪了。
我终于明白,学生的内心确实是一片汹涌的大海,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发泄。
只要老师引导得当,学生的情感就能引起共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抓住“情”这一主线,以情导情,就能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一)意外惊喜
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后,我又引导学生分析了“爸爸”这一人物形象,并让学生分析了英子对爸爸的感情。
教学顺利过渡到最后一个环节。
这时,意外出现了。
当时,我用了一个过渡句:
“英子的爸爸在英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了英子很大的影响,他既给了英子许多的关爱,也给英子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他让英子学会了严格要求自己,学会了负责任,学会了坚强。
英子感激父亲,深深地爱自己的父亲。
在她的父亲离开入世之际,她感觉到自己已经长大了,她知道了自己肩上的责任,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爱。
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承受着父亲那伟大深沉的爱,你感受到了吗?
让我们也来说说自己的父亲。
”然后,我播放歌曲《父亲》-感谢你,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静静聆听歌曲。
并且利用多媒体展示歌词: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
等我长大以后,山里孩子往外走,想儿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
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
都说养儿能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
儿只有亲歌一曲,合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学生边听歌曲,边看歌词,竟然鸦雀无声。
我知道,学了《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学生了解了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深沉的爱,了解了小英子的懂事,再加上这首歌曲,学生的情感已被唤起)
以下是学生情感被唤起后所作的发言:
生一:
我想起了我爸爸爱我的一幕幕……我的爸爸非常希望我能成材,可是我很不争气,经常拿着不理想的试卷灰溜溜地回家。
可是,爸爸并没有批评我,而是鼓励我:
“我相信你,只要努力,你一定会好起来,千万别灰心!
”在爸爸的鼓励下,我重新有了信心,渐渐地,我的成绩进步了。
我感谢我的爸爸!
教师点评:
鼓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你爸爸鼓励你,让你有了自信,让你有了现在的成绩。
你有一个好爸爸,好好珍惜吧,别辜负了爸爸对你的期望!
生二:
记得在小的时候,爸爸常常带我去爬山。
两三岁时,爸爸便背着我上山,边走边说:
“女儿,你要勇敢,你看到那个山顶了吗?
那儿就是你的目标!
”到了四五岁,爸爸便不再背我上山了,而是牵着我,让我自己一步一步地爬上去。
爸爸对我说:
“女儿,人生之路要自己走,要一步一步地走好了,走稳了,要当心,不然一不小心,就要掉进万丈深渊。
”我时刻牢记爸爸的教育,一步一步地走好!
现在,我依然每天要去爬山,不同的是,爸爸不再牵着我、背着我了,而是每天站在山脚下望着我向上爬,等到我爬上山顶后,他就会悄然地走开。
后来,干脆不陪我去了。
我以为爸爸不再爱我了,我好伤心好伤心,常常一个人躲在被窝里哭。
(学生声音哽咽,极为入情),后来我才知道,爸爸不陪我,是因为他希望我能独自克服困难,学会承受,学会自立!
我正是在爸爸的教育下,学会了坚强,我感谢我的爸爸!
(学生眼中泪光闪动。
其他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教师点评:
你有一个善于教育子女的好爸爸!
他对你的教育,让你具有了良好的品质,它将会促成你的成功!
误解,曾经让你难过伤心,但误解过后,你理解了父亲深沉的爱!
你更爱你的父亲了!
是吗?
老师也为你父亲深沉的爱感动!
生三:
我的爸爸是一个农民,没有魁梧的身体,也没多少文化。
他平时对我很好,可是,如果我在学习上有一点马虎,他就对我非常严厉。
记得有一次,我一边做作业,一边听歌。
爸爸回来看到了,举起手重重地打了我一顿……(学生语声哽咽,说不下去了)
教师点评:
知道你的爸爸为什么打你吗?
(学生点点头),你说你的爸爸没多少文化,他是一个农民,他深知当农民的辛苦。
他希望你能学好文化知识,希望你能有出息,希望你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他才这样做的,知道吗?
(学生开始啜泣,点头)其实,打在你身上,痛在他心里呀!
这正体现了你父亲对你最深的爱!
(该学生伏在桌上哭,周围许多同学眼圈微红,我知道,学生的情感已引起共鸣)
……
最后,教师再放歌曲《父亲》-感谢你。
在学生情感被激起时,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的心灵再一次涌起对父亲的爱。
这一次效果特别好,很多学生都忍不住哭了,连班中最调皮的学生也伏在桌上,似乎在想些什么。
其实,我自己此时也想起了我的父亲,感到鼻子酸酸的。
我知道,学生精彩的回答、教师精当的点评,再一次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
师生互相启发和感染,唤醒并激活原有的体验与认识,实现了新的认知建构。
于是,我布置了课后作业:
让我们以《我的爸爸》为题,把自己父亲的故事写下来,让我们也用行动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吧。
(二)教学反思
课后,我想了很多。
从教十多年来,我还是第一次经历到这种情况。
作者情、学生情、教师情和谐统一,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啊!
可是,我们却未能常常创造这样的境界,作为一个从教多年的语文老师,在感动之余,更多的是遗憾。
我的脑海里始终徘徊着一个念头:
教师该怎样做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呢?
认真反思这一堂课,我感觉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研读教材“入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言: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语文教材是情感传播的载体,凝聚着人类情感的方方面面。
每一部作品、文章都有其特定的情境,如《最后一课》中那悲壮浓郁的爱国情,《风筝》中那感人至深的手足情、父子情,《乡愁》中那强烈忧郁的思乡情等等。
教师必须以教材为主线,充分挖掘课文内在的情感内容,使德育以情感为引导,智育以形象为先导,在保证落实知识技能目标的前提下,调动各种手段,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要真正落实这一情感目标,教师在上课前应该认真钻研教材,走进文本,走进作者,体会并把握作者寄寓于文中的思想感情。
为了教好这一课,我在课前认真阅读了教材、教参,并阅读了林海英的原著《城南旧事》,把握了作品的主题,也真切感受到了英子的懂事,并被英子的故事深深感动了。
于是,我充分利用文章的情感因素,构思了这一堂课。
事实证明,只有教师自己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运用课文中生动美好的形象,把作者寄寓于文中的思想情感淋漓尽致地传送到学生的心田之中,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
其次,阅读对话“悟情”。
语文是感性学科,成功的教学应把学生调入作品营造的意境中,让学生入情入境。
为了让学生入情入境,语文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把心放进去,与文本进行亲切地交谈。
抓住人物的语言和人物的思想,体会人物的情感。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在自主的阅读体验中走进课文所创造的意境,走进作者的心灵,与作者进行对话。
在交流对话的基础上结合文本语言所创设的情境氛围,组织学生把真切的阅读感悟或美好的心愿说出来。
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我组织学生读了四遍:
第一次朗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第二次精读课文,理解爸爸对英子的深情及爸爸对“我”的成长的影响;第三次跳读课文,明白英子对爸爸的感情;最后结合歌曲,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再次默读全文,走进自己的情感生活。
通过这样反复朗读,学生真正走进课本人物的内心世界,读出了作品所表达的情和意,对作品中人物形象和情感意义有了自己的体验,最终获得了超越文本的、多元的、独特的情感体验。
为了让学生“悟情”,教师应善于营造宽松、和谐与安全的阅读对话情境,在教学设计中为学生自主阅读和体验感悟搭建宽阔的活动舞台,真正把阅读对话交流碰撞的时间和权利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与课文进行对话。
教师应设计开放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阅读,组织大家进行入情入境的阅读交流和体验感悟,在读出作品所表达的情和意的同时,引导学生敞开心扉,进行多种维度、各种层面的阅读对话与智慧互动。
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宽容学生的不成熟、不完美,赞赏学生的反思意识和批判性阅读,努力使课堂阅读和对话活动成为主要的语文实践,使师生共同沐浴于一种至爱至诚、至真至美、和谐温馨的人文光辉之中。
第三、教学评价“导情”。
在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对话的过程中,教师精当的点评——课堂评价非常重要。
教学评价正是教师作为“促进者”的体现。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对学生精彩的发言给予最大的鼓励,对理解不是很到位或观点出错的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的思维向正确的方向探索,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让那些表面的、肤浅的、幼稚的思想向纵深处发展。
课堂评价运用得精妙,对于创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深化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升华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等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本堂课最后一个环节,学生联系自己实际谈自己的情感生活时,有不少学生不能理解自己亲人对他的严格要求,教师适时的加以引导,让学生对亲情有了正确的认识。
如学生三,他在说起自己的父亲打他时,语气中带有埋怨,带有不解。
但老师对他提的问题:
“你知道你爸爸为什么打你吗?
”引起了他的思考。
在教师启发下,他正确理解了爸爸对他的爱。
相信他通过这一节课,对父爱、对亲情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第四、情境渲染“动情”。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多种手段,创设一种艺术情境和情感气氛,让学生置身其中,受到感染,促使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
各种新兴媒体为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更丰富、更形象、更直观的手段,利用这些媒体,我们可以更好地诠释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可以更自然地进行情感的渗透,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我的学生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的学习中,能够如此“动情”,和背景音乐的恰当运用有分不开的关系。
音乐是一种特殊而富有表达力的语言。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音乐,可以为课堂教学创设一定的氛围,调节学生情绪,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表达力。
但是,背景音乐或歌曲的运用要适时、适量,因为我们使用的音乐是辅助性的,不能冲淡主题。
在使用之中,还要特别注意:
(1)恰当选择音乐。
只有对教材的思想内容和乐曲的思想内容作深入的分析,才能选择出与教材思想内容紧密相关的乐曲、歌曲,才能显示出两者结合的威力,才能达到极佳的教学效果。
相信我的学生通过这一课,他们对父母亲,甚至对其他亲人的感情都会有全新的认识,他们会更理解亲人对他们的深沉的爱。
(2)要针对教材本身,针对教学重点,把课文与乐曲、歌曲的内涵,有机地、科学对联系在一起,(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与歌曲《父亲》就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才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恰当运用音乐。
在什么时候使用,使用的次数,都要恰当。
只要运用得好,就能获得极大的效果。
白居易说: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这句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
我们教师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纯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抓住“情”这一主线,以情导情,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从而把教材中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让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创造“作者情、学生情、教师情和谐统一”的教学境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爸爸的花儿落了 爸爸 花儿 教学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