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划信息.docx
- 文档编号:30551944
- 上传时间:2023-08-1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7.20KB
发展规划信息.docx
《发展规划信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规划信息.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规划信息
发展规划信息
2007年第1期
发展规划处编2007年12月12日
第一部分:
教育研究与政策法规
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第23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高校学科建设”课题组
学科是高等学校知识创新的基本单元和知识的平台与载体,其发展水平代表着学校的办学层次和水平,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
因此,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龙头,在高校的建设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一、学科建设的基本内涵
学科建设,是一所大学集学术队伍、学科方向、科学研究、基础条件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
它关涉学校如何正确定位,科学地制订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不断凝炼正确的学科方向,汇聚高水平的学术队伍,构筑坚实的学科平台,行使其培养高素质创新拔尖人才、创造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流砥柱的崇高使命的全过程。
国家教育部《关于评选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的暂行规定》明确指出:
“重点学科应承担起教学、科研双重任务”,既要能培养高层次人才,又要能完成重大项目的科学研究。
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做好学科建设工作。
学术队伍是根本。
高水平的学科,只有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才能开展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活动。
因而,要凝聚已有的力量,并有目的地引进人才,特别是学术带头人一类的人才;要发挥学术带头人的整合作用和带头作用,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团队,进而提高学科的综合创新能力。
学科方向是指针。
学科方向体现着学科特色学术性和技术性的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发展连续性。
只有把握好学科方向,才能适应国家尤其是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适应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趋势。
科学研究是关键。
学科水平的高低最终体现在科学研究水平上。
其主要表征是:
承担国家和地方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站在国际科技前沿,提出重要的理论成果,进行重要的理论创新。
这就要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优势,把握机遇,使科研成果转化为学科建设的优势。
条件建设是基础。
条件建设包括学科内部物质条件建设和学校的公共支撑条件建设两部分。
学科内部条件建设主要是通过校级、省级、部级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完善学科的基础条件配置。
学校公共支撑条件建设包括:
建设公共资源与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教学科研信息化、数字化环境建设,基于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教学科研环境建设等。
国际交流是途径。
通过聘请世界著名学者来我国高校就学科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开展合作研究和教学活动、与世界知名大学或学术机构开展合作、引进先进的教材及课程体系和管理模式、召开学术会议、吸引留学生等方式,有效推动学科建设的国际化进程,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平。
人才培养是中心。
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学科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元,承担着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一个有效平台和空间的职责。
学科布局是标志。
学科布局,就是指大学拥有的学科点数量和结构。
这是提高学校水平、创造高水平学术成果的基本平台,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基地和高层次人才的高地。
管理创新是动力。
学科建设有赖于有效的组织管理系统,所以必须重视学科建设的管理机制和制度创新,充分调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团队的效能,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从而从整体上极大地提高学科的创新能力和承担重大攻关项目的能力。
二、学科建设发展的趋势
1、学科发展的综合化。
现代科学技术是在学科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对立统一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通过不断整合和演化,自然科学开始成为一个多层次的、综合的有机整体。
目前,学科建设的综合趋势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学科的综合化,就是学科之间的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必然要求。
学科的综合化建设既可以加深对某一现象的认识,也可以形成抽象程度更高的学科分支。
学科发展的综合化这一发展趋势,动摇了传统学科既定的发展轨迹和传统学科的逻辑结构,也为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正在逐步由二级学科向按一级学科培养研究生的方向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学的大合并浪潮,就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学科群布局优化而实施的战略。
大学合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科综合度,努力实现理工文三者之间的均衡。
不少原来是单科性的大学积极探索朝综合化方向发展,特别实施了构建型创新战略(大学合并),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2、学科发展的大类平台化和集群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化和交叉化,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加。
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国际上的一些著名大学纷纷建设学科大类平台,而今已经成为学科建设的一种发展趋势。
美国大学一直是通识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们按弹性极大的教学计划培养个性化的学生,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自由的转换专业,其基础就在于学科大类平台的建设。
例如,美国MIT拥有93个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构成了跨学科的创新平台。
当前我国的不少大学也在调整和加强学科建设,注重预测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社会与市场的需求,瞄准世界一流学科目标,对现有的学科进行战略布局和结构调整。
不少大学打破院系组织的界限,在全校范围内对学科进行优化重组,构建学科大类平台;建立跨学科、跨学院和跨系的研究中心,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发挥学科的综合优势,力求使学科平台办出特色和品牌,办出水平和效益,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国家教育部在“985工程”二期建设中,致力于推动大学以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现代化建设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规划为指导,围绕国家重大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大科技计划,整合、建设一批高水平的“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与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创新平台建设计划有机衔接。
在平台建设中,要加大学科结构调整力度,拓展学科发展空间,促进学科交叉,推进资源共享,组建高水平学术团队,建立开放、共享、竞争、高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建设、改善平台的教学、科研条件和基础设施。
通过平台建设,大力提高所建高校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增强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的竞争实力,促进学科优化和交叉,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世界一流学科,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各大学努力围绕国家、区域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正在加紧建设一批跨学科、跨院系,具有创新性、交叉性、开放性的“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推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的交叉、互渗与融合,孕育和催生新的学科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形成一批能够解决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及现实问题,为党和政府决策咨询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的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中心,使大学真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
三、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学科建设存在重申报、求大求全的现象。
一些高等学校在学科建设中求新、求热、求大、求全的现象十分严重:
重视学科点的数量,忽视了各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重视申报,忽视对学科的建设。
这种做法显然对高校学科建设及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据统计,个别著名大学的每个博士点平均只有5个正高职教职人员在支撑。
而事实上,国家在申报学科点的时候要求,一般二级学科博士点至少有三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都需要有一个学术梯队。
因此,如果不从制度上加以创新,通过政策激励大学不仅重申报,而且重建设,则目前这种浮夸的现象将会持续下去。
2、一些大学的学科陈旧、内容趋同、忽视建设、力量分散。
学科研究方向是学科发展的指针,正确凝练研究方向,是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目前在一些大学中,学科建设普遍存在学科陈旧、内容趋同、忽视建设、力量分散的情况。
“学科陈旧”,是指研究内容陈旧,研究方向落后,与本学科领域在国际国内研究现状和趋势相脱节,缺乏特色和创新。
“内容趋同”是指校内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互相雷同、趋同,缺乏特色与优势。
“忽视建设”是指有的研究方向带有较大的随意性,没有科学的规划,研究人员跟着课题走,研究方向缺乏相对稳定性,难以形成优势和特色。
“力量分散”是指有些研究方向没有与学科的其他研究方向形成合力,不能承担重大科研项目。
3、一些大学忽视学科群的建设。
学科的发展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持。
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不仅需要同一门类之间的学科之间打破障碍,进行交流与合作,而且需要不同类的学科进行跨门类之间的学科交叉、渗透与融合,以求在其结合点上派生出新的学科分支,从而促进学科的发展。
学科建设不能停留在彼此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的独立发展的水平上,而应按照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学科的具体情况,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联合,形成学科的群体优势和集群效应,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学科综合的优势,不断提高创新的综合实力。
4、现有的学科分类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目录分为哲学等12大门类,下面再分为88个一级学科,88个一级学科下面再细分为381个二级学科。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的分类已经难以适应形势发展要求,例如,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工业设计、建筑景观、公共传播学科、印刷包装等,在原有的学科目录下面是没有的。
为了适应这种要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从2000年开始,建立学科点备案制度,即一级学科点下面可以根据需要自设二级学科。
但是,对于那些没有相关一级学科,而又有条件兴办新学科的大学来说,就面临十分尴尬和困难的境地。
这种学科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科的发展和建设。
5、现有的学科评估规则不能很好地反映大学的学科建设情况。
现有的学科评估规则不仅存在马太效应,鼓励胜者先得,还鼓励为申报而申报。
一些重点大学获得的学科越多,就越容易申报更多的学科。
原因很简单,这些大学很容易将已有博士点的相关人员的成果充实到新的申报点上。
这样,就形成了“虚大”的现象。
这就是为什么申报的时候,一个点有十多个教授,但实际上,有的学科点申报下来却是力量单薄,甚至难以为继。
四、加强学科建设的对策
1、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学科建设要本着“立足学校,面向社会,适应发展,满足需求”的方针,根据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发展趋势、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紧紧把握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方向,面向国家经济发展主战场,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跨国经营、区域发展、西部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既输送本学科领域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又解决本学科领域关键性的理论与实践难题。
2、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
学科建设要与学术队伍建设相结合,不断增强学科的创新能力。
在学科队伍建设中应注意着重解决三个问题:
①要建立合理的学科梯队结构,包括学缘结构,年龄结构等等。
②要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
学科和学术带头人要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要有开阔的视野,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更要有宽阔的胸怀,能够团结和带领学术队伍开创未来。
③要建设创新团队,增强学科的攻坚能力和承担重大研究课题的能力。
3、加强评估体系的建设,形成政府、社会和大学三位一体的评估体系。
要重视对大学的学科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鼓励社会中介参加到大学的评估中来。
要制订学科的信息标准,要定期向社会公开大学的学科信息资料。
对学科要实行淘汰制。
加强评估体系的软件和硬件的建设,形成政府引导、大学自律、社会监督和评价的中国高等教育学科评估体系。
4、密切学科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促进产学研结合。
学科建设必须要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大力推动学科与名牌企业的横向联系,改变封闭、自我循环的学科建设模式。
通过积极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直接为社会服务,从而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社会化。
这样,不仅能够使成果迅速推广,形成效益,同时又能够完成自我积累,拓宽学科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实现学科建设和企业发展的双赢。
5、加强国际交流,扩大合作渠道。
建立国际交流基金,通过聘请世界著名学者来校讲学、开展合作研究,与世界知名大学或学术机构开展实质性的科研和教学合作,合作建立人才联合培养及研究基地,开展高水平的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召开各种国际学术会议,选派教师和管理干部到国外大学访学和访问,吸收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先进经验和办学理念,吸引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从而营造有利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的环境,推动学科建设的国际化进程。
内涵建设体现高校核心竞争力
中国教育报 王明玉
在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主体——高校,同样面临着激烈竞争。
笔者认为,高校之间的竞争最终要归结到内涵层面的竞争,内涵建设水平体现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高校的内涵建设,有些人可能觉得无从抓起,不如抓外延建设来得快、易出成绩。
比如,在高校扩招的过程中,一些本不具备扩招条件的高校“实功虚做”,眼睛盯在外延上下功夫,以为盖上大楼就万事大吉了,追求所谓的规模效应。
等到学生蜂拥而至,内涵建设跟不上,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学生的培养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实践证明,内涵建设和外延发展的关系不能本末倒置,应靠内涵进步带动外延发展,而不是先搞外延拓展,让内涵被动拉伸来填充。
笔者认为,高校内涵建设的根本在于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目标是协调发展培育人才,它包括七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学科和学位点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关键,是学校提高办学层次、提升整体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
第二,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
科研水平是高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和推动科学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更是学校树立权威公众形象的重要方面。
同时,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息息相关,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来保证,就不会产生高质量的科学研究。
第三,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关系到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学校可以少一点高楼,但必须要有大师。
“名师出高徒”,师资队伍建设得好坏,是决定学生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高校应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建成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及开拓性较强的管理干部队伍体系,按照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模式,建立稳定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使人才建设既有高原又有高峰,错落有致,梯次井然。
第四,人才培养质量。
这是学校教育“产品流程”的最重要关口,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是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标志,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首先要从生源质量上保持稳步提升的态势,主要指标应位于全国同类院校的前列;其次毕业生质量要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第五,国际化水平。
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对外交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加强留学生教育的管理和改革,利用校内和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开辟留学生教育市场,创办与国外合作办学机构,实现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使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持续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不断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扩大学校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第六,办学条件。
办学条件要随着学校事业的发展不断改善,但要分清主次。
软件建设要始终保持在第一位,硬件建设以满足发展需要为限。
办学条件改善的重点,是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图书馆、实验中心等基础设施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和作用,提高使用效率,努力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最佳效益。
要面向校内外进一步整合科研人才资源、产业资源,创造条件,挖掘潜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实现教学、科研、产业协调发展,壮大学校的综合实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七,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全体师生员工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工作态度的集中体现,是一所学校内涵、层次、品位、特质的重要标志。
要大力加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各种制度的导向、校训精神的弘扬、校园建设成果的展示、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文化景点的建设等多种形式,努力造就具有优良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校风;倡导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积极健康的价值追求、诚实友爱的道德感情、诚信负责的行为方式;努力养成治学严谨、求实创新、富有人格力量的教风;勤奋、踏实、勇于创新的学风。
内涵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涉及到高校方方面面的管理艺术,是校际间综合竞争力的核心。
上述七个方面作为高校内涵建设的基本内涵,是高校竞争最重要的七个要素。
目前,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下气力抓内涵建设是一项摆在全体高教工作者面前的迫切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拿出浑身解数打赢这场内涵建设之战。
无论如何抓,归结到一点就是:
内涵建设是高教事业发展的硬道理,谁掌握了内涵建设的主动权,谁就赢得了未来的发展权。
(作者王明玉为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
占全国高校总数超过95%的地方高校该奔向何方?
浙江师大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 刘尧
20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条块关系”得到了基本调整,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不断增强。
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2286所普通高校中,教育部和其他部委主管的普通高校(本文称为国家高校)共计107所,其余的2179所普通高校为地方高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95.3%。
在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
地方高校该如何把握自身的办学方向,直接关系到能否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保障。
笔者认为,地方高校要端正自身的办学方向、明确办学定位、创建自身的办学特色。
地方高校该如何争“一流”
近年来由于大学排名、高校评估所采用标准的同一性,以及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盲目发展的愿望,致使地方高校发展步入误区。
21世纪以来,地方高校在“做强、做大、追赶一流”的浪潮拍打下,迷失了自身的办学方向,盲目追求“大型化、综合性、高水平”,出现了盲目改名风、升格风、申博申硕风等不健康的发展趋势。
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学飞教授了解,我国大约有80所高校明确提出要办研究型大学,其中不少地方高校也在争创教学研究型大学。
这种风气在陈学飞教授看来,已成为我国高校运转的非正常状态——“明明条件不具备,基础很差,也要提很高的目标,往往造成学术上的大跃进,大量资源被浪费。
”伴随这一风气而来的是三大恶果:
一是争创研究型大学无形中对地方高校起着很不好的示范效应,仿佛非研究型大学就低人一等;二是本科生教育被边缘化;三是我国高校正在失去办学特色。
地方高校要办成一流大学并没有错,错在把一流大学看成有固定模式、唯一标准的“一流”。
其实,地方高校可以是地方一流、学科一流、教学一流等不同层次的“一流”。
“一流”关键是要体现自身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多样化的办学层次和类型中找到自身的定位和发展目标。
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进入大众化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尤其是原属国家现已经划转到地方的高校)要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坚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
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
因此,地方高校在强调放眼世界、面向全国的办学过程中,更应强调立足地方,坚定不移地培育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优化地方人才资源配置,为加速科技成果向地方转化、形成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等作出应有贡献。
地方高校的发展要满足地方社会经济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的数量、类型、层次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要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大多数地方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和独立学院的办学目标,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广高新实用技术,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服务;为地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提供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服务。
具体地说,地方高校要成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所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基地;要成为地方学术研究中心;要成为地方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站”和传统技术改造的服务站;要成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站、道德灵魂和变革的源泉;等等。
积极承担大众化教育任务
地方高校(除“211工程”建设的高校外)的大多数学校,要甘于承担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任务,要明确以建设教学型、职业技术型学校为主要办学目标,以培养生产和社会活动一线的实用型人才为重点任务。
同时,地方高校有限的科学研究也要围绕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于地方的特色资源与社会需求而展开,不能盲目追求“大型化、综合性、高水平”。
地方高校办学定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以全面推进教育创新(特别是观念、体制、机制和手段的创新)为发展模式。
为此,地方高校的办学规模要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和需求,以及学校在地方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学科建设要依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的发展需要,确定其骨干学科,建设和发展特色学科和专业,培养实用型的高层次人才;在办学层次上,应首先集中精力抓好本科教育,一些实力较强的学校可以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服务区域主要是立足于地方,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对人才的需求为第一要务;科技创新要依据地方科技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的条件选准主攻方向,实施科技创新。
以地方特色为办学特色
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应该主要体现地方特色,即体现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体现区域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体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综合要求。
地方特色是地方高校办学特色所应依托的重要基础。
我国地域广袤,各地之间无论是山川水土的自然环境,还是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人文环境都各有特色。
作为地方高校,在很大程度上是所在地方的自然、人文环境的产物,是地方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因此,地方高校要创建办学特色,必须立足地方特色,凸现地方特色,服务地方特色。
否则,办学特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为此,地方高校应依据地方特色,适应地方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建立动态的教学计划机制,将学科专业的教学基本要求与社会经济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具有地方技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特色,体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趋势;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设计(论文)要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用型人才”;等等。
不少地方高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刻苦磨炼,不断创新,在不同方面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办学特色。
如:
地处湖北宜昌的三峡大学是一所新组建的地方综合大学,他们以“立足宜昌,融入三峡”为办学宗旨,以“水电和三峡文化”为办学特色。
正因为定位准确,所以特色鲜明,该校近几年来围绕办学宗旨,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显著成果。
因此,地方高校要端正办学方向,依托地方特色和学校的实力,扎扎实实地创建办学特色。
第二部分:
工作动态与信息快递
草业工程学院和资源环境学院合并成立
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2007年在学校的精心组织领导下,通过对全校相关专业资源的整合,我校草业科学获得了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实现了我校国家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
在草业科学国家重点学科申报成功之后,如何建设好这个国家重点学科,是学校面临的更加重要紧迫的课题。
我校现有的学院分割过细,科研合作受到行政壁垒的限制,很难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学校党委和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展规划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