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经典诵读策略的研究.docx
- 文档编号:30547440
- 上传时间:2023-08-16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5.96KB
小学生经典诵读策略的研究.docx
《小学生经典诵读策略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经典诵读策略的研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经典诵读策略的研究
“小学生经典诵读策略的研究”阶段
研究报告
山拖学校王强赵云厚刘焱耿倩茹刘涛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实践,寻找易于调动学生参与兴趣、并能取得较好诵读效果的经典诵读活动形式,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
2.通过研究、实践、探索出一条既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又能开拓学生课外学习的诵读经验,为更多的学校诵读经典寻找捷径。
3.通过研究、探索、寻求经典诵读的教学方法,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诵读策略。
二、研究内容。
1.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诵读兴趣,研究诵读策略。
2.各班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心理和年龄特点,充分利用课内外的阅读时间,结合小学生古诗阅读卡(共312首诗)及市教体局推荐的阅读书目及学校图书是的藏书、学生自己购买的好书,引导学生读“最有价值的书”。
各班自选若干篇目阅读、背诵,并结合学生的课外读物选本进行教学,及时交流经验,提出问题、探讨,总结提升出有效策略。
三、课题研究遵循的原则。
1. 差异性原则: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老师把最有价值、最感动人的作品推荐给学生,并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同时也让学生阅读最适宜自己精神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著作。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
最大限度挖掘潜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教师注重学生的进步和努力的过程。
2. 激励性原则:
鼓励和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让每一个孩子看到自己的成长,体验到读书的快乐。
3. 主体性原则:
充分尊重和相信学生和教师,把读书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和教师,让学生和教师主动与作者进行思想的沟通,心灵的对话。
四、预期研究成果。
在大语文教育观的理念指导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走进经典阅读的殿堂,感受阅读的快乐,激发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诵读习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基——学生不仅会记住若干的名篇佳作,每学期至少读懂2本名著,写好一本读书笔记,还能理解与应用在日常中所学到的经典诵读内容。
同时在老师有效方法的引导下,还会把融会在经典诗文、名著中的中华民族的智慧、胸怀、以及健康的道德准则、学习方法、意志品质等,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学生的心田,并演化为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五、研究方法。
1.调查法:
此方法使用于课题研究的前测工作,对学生的经典诵读情况进行摸底,并做好统计工作,并使用于研究的后期,对学生的古诗文情况进行统计并作对比分析。
2.文献法:
搜集一些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并对国内的研究情况作动态了解。
3.总结法:
对研究的情况进行经常的总结,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
4.行动研究法:
通过组织一系列的富有情趣的,适合儿童心理特征的活动,使儿童在愉悦的氛围中丰厚积累,增强底蕴。
六、本课题的研究情况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近一年来,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在校长的带领下,开展了扎扎实实的教学研究,定期进行交流、研讨、总结,切实遵循实践——总结反思——再实践——再总结反思的程序有效地推进本课题的研究,取得了较明显的成绩。
首先及时召开实验教师专题会。
自2009年4月得知我校所申报的““小学生经典诵读策略的研究”子课题已正式列为全市“十一五”课改重点教研课题后,我校各级领导对本课题十分重视,经过精心准备,在业务校长的主持下,召开了全校语文实验教师的专题会议。
会上,杨主任宣读了课题实施方案,课题负责人赵校长提出了完成这一课题研究的要求,并表示学校将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为本课题的研究实施提供一切保障,要求实验教师高度重视此课题的研究,充分发挥我校作为胶南市评选的首批书香校园的优势,扎扎实实搞好此课题的研究工作,争取早出成果。
接着,我们的课题研究便步入了正规。
课题主要围绕以下六个确保展开课题研究。
(一)确保经典读本。
(二)确保师资力量。
(三)确保家长支持。
(四)确保学生关注。
(五)确保诵读时间。
(六)确保有效的便于学生操作的指导策略。
具体是这样做的:
一)确保经典读本:
优秀的古诗(其中包括六盒古诗卡、课标规定的70首必背古诗)和经典名著(即市教体局推荐的阅读书目及学校图书是的藏书、学生自己购买的好书),保证学生阅读的高起点——从开始就阅读规范的语言。
具体的阅读内容如下:
低年级重点推荐读与课本配套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一
(二)年级古诗卡中的诗及《三字经》《365天谜语》《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365夜童话》。
中年级重点推荐与课本配套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三(四)年级古诗卡中的诗及《成语故事》《郑渊洁童话》《杨红缨童话》《叶圣陶童话》《苦儿流浪记》《海底两万里》《希腊神话》《爱的教育》《汤姆叔叔的小屋》《史记故事》《西游记》《骑鹅旅行记》。
高年级重点推荐与课本配套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五(六)年级古诗卡中的诗《三国演义》《鲁滨逊漂流记》《水浒传》《上下五千年》《益智故事三百篇》《海的女儿》《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居里夫人》《海底两万里》《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十日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当然,对于经典读本的选择我们不搞一刀切,允许各班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上面除了每个年级的古诗卡和《小学生课外阅读》是必读目录外,其余书目供参考。
二)确保师资力量:
培训以激活传统,人文为本为己任的课题实施者。
1.专家引领:
请外出听课学习的老师及时进行二级培训,研究学习专业刊物中的经典诵读经验及网络中的精彩课例或案例、教学设计,引领教师思考如何上好经典诵读指导课,并把自己的思考付诸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2.自我培训:
实验的过程,也是老师们提高自身修养的过程。
在指导学生经典诵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背的诗,教师首先要背熟;要求学生读的名著,教师首先要读懂,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诵读指导。
三)确保家长支持:
在学生家长中,建立一个积极支持、共同参与的实验后盾
1.发起倡议:
在课题研究之初,我们利用期中考试后召开家长会的机会,由班主任协同语文教师家长具体介绍了经典诵读的重要意义号召低年级的学生家长每天给孩子至少读或讲一个故事或一篇文章;号召中高年级的学生家长每天至少和学生共同读书30分钟,并赢得家长对经典诵读的重视与支持。
2.参与活动:
请家长参加每学期各班举行经典诵读展示活动,向家长汇报活动取得的效果和今后的设想。
四)确保学生关注:
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激发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1.利用学校“小喇叭广播站”向学生宣传阅读的好方法及爱好读书的学生的事迹,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
2.精心布置,为课题的顺利研究推波助澜。
学校在不惜花重金在三座教学楼的二楼、三楼楼道中悬挂精心制作的24位名人读书方法和名人读书故事、28种读书方法、36句读书的名言警句、12种读书笔记的写法及“书林漫步”中10部中外经典名著简介的玻璃框,让楼道内的墙壁“开口说话”,把好的读书方法及读书的作用“告诉”同学们。
同时各班的语文教师分别带领学生参观“阅读长廊”,并进行生动耐心的讲解。
这些做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濡染熏陶中好读书、会读书、多读书。
3.教师、家长带头读书,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
学校规定每天早晨8:
00以前的时间是全校师生共同读书的时间。
学校和班级将定期组织丰富多采的读书展示活动。
五)确保诵读时间:
早晨学生从到校至8:
00前的时间及中午午睡前的时间及放学后学生的自主阅读时间为课外自主阅读时间;每周安排的2节阅读课时间为课内阅读时间。
学生们都静下心来手捧自己喜爱的书籍,陶醉在经典之中。
六)确保有效的便于学生操作的指导策略。
即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使学生轻松背诗诵“经”读名著,受益颇多。
具体说:
对低年级的学生, 教师结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文质优美的诗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他们大声诵读经典古诗和“三字经”。
因为大声诵读能够给人带来好处,尤其是在孩子成长期。
它能够增进他们的表达能力,使他们记忆力加强,注意力集中;能够锻炼口腔功能的增长,也有助于肺活量的增长;能够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古诗、《三字经》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文章、读故事或讲故事。
再加上灵活多变、令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小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大增而且持久。
对中年级(三、四年级)的学生,教师则采用“背诵-抄写-赏析”的方法——将一至四年级的古诗按季节进行分类抄写:
“春之韵”“夏之梦”“秋之思”“冬之语”,然后整理成册。
同时据季节或节日开展“花开四季”“向节日献礼”朗诵会:
如春季背《咏柳》、《元日》、《忆江南》、《春夜喜雨》,夏季背《小池》、《四时田园杂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秋天背《山行》、《秋夕》、《水调歌头》、《月下独酌》,冬天背《别董大》、《雪》、《梅花》、《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咏寒松》;母亲节背《游子吟》等等,有时让他们诵诗接龙,诵诗擂台赛,抢答,评选背诗小能手等形式,孩子们在“比、学、赶、帮、超”中增强了团结协作,也感受熏陶、领略诗趣。
另外我们还把班级学生分成四季小组对古诗的诗意进行探索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以诗配画形式展出,对最佳诗配画予以奖励,并作为墙报作品代表班级赏评;或者以“古诗课堂”形式由小老师为大家推荐最美古诗……从而激发学生品读古诗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进行进行古诗名句推荐赏读活动。
在学生背诵积累了相当量的古诗词以后,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赏读,选出每首诗的佳句,进行交流,并以习作形式进行推荐,鉴赏提高学生的能力。
对高年级(五、六年级)的学生教师则采用背诵-理解-评析的方法背诵古诗词。
引导学生能结合以前学习的内容(诗词),发表自己对诗人的看法和观点,或对诗文人物的理解与评析。
鼓励学生开设专题阅读——名家专题阅读或者题材专题阅读。
如名家专题阅读,我们设计了《走近李白》、《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与苏轼》等专题。
通过查阅资料、撰写调查报告、手抄报展示等形式深入探究诗人的生平、性格、思想以及所处的社会历史。
而题材专题阅读,我们则设计了如以傲立雪中的红梅为主题,整合学习陈毅的《红梅》、王安石的《梅花》、王冕的《墨梅》、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通过对不同诗作中梅花形象地描述,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内心情感起伏。
如: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同时我们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佳句的欣赏与积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在学生背诵积累了相当量的古诗词以后,教师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把古诗词名句与习作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文章各具灵性与文采。
平常学生的作文日记中看到垂柳想到“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春游看到雪白的梨花,情不自禁地念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虽然学生运用的诗句不一定很成熟,但至少说明诗句进入他们的生活,激活他们的情趣,达到了积累与生命的体验的相结合,提高写作水平能力。
另外,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我们鼓励并且引导他们读整本的好书,尤其是适合他们年龄段阅读的经典名著。
为此,我们依托校园内的书香文化氛围的创建、凭借语文课本和与之相配套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交给学生读懂一篇文章、读懂一本书的方法,使学生读书是不仅仅关注惊险、刺激、感人的情节,逐步养成爱读书更会读书的好习惯,真正让书籍成为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品”。
具体说,阅读方法的指导因年段不同而各有侧重。
中年段侧重教给学生读懂篇的方法,高年段侧重教给学生读懂整本书的方法。
在语文课上,学生通常接触的都是一篇篇的文章,而在课后的阅读中,高年段学生大多接触的都是整本整本的书。
于是我们针对不同年段学生的需求,由语文老师从楼道内“阅读长廊”中的读书方法、名人读书故事、名人读书方法中挑选出适合班中学生运用的好方法推荐给学生,充分利用课内和课外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在读书实践中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并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
如在读一篇文章中,选择运用最常用的十种读书方法——
(1)泛读。
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
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
马克思写《资本论》曾钻研过1500种书,通过阅读来搜集大量的准备资料。
(2)精读。
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
“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
”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
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
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
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
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3)通读。
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
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
(4)跳读。
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
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
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
(5)速读。
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可以采劝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
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
(6)略读。
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
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
而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
(7)再读。
有价值的书刊杂志不能只读一遍,可以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斯泰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老友重逢”。
重复是学习之母。
重复学习,有利于对知识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记忆的强化剂。
(8)写读(即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
读书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9)序例读。
读书之前可以先读书的序言和凡例,了解内容概要,明确写书的纲领和目的,有指导地进行阅读。
读书之后,也可以再次读书序和凡例,以便加深理解,巩固提高。
(10)选读。
(就是读书时要有所选择。
古往今来,人类的文化宝藏极为丰富。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不加选择,眉毛胡子一把抓似地读书,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做读书笔记最常用的4种方法(1.作记号2.眉批、旁注3.摘录4.读后感)。
而读整本书的方法,第一步则要记住作者。
因为记住作者是打开书中秘密之门的钥匙。
第二步则要熟悉书的历史背景。
然后可运用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
在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东西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线索内容和要点等。
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
在掠读中,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
)毛主席的“不动笔墨不读书”法及顾炎武的“自督读书法”等等。
这样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又享受到了读书的乐趣,学生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啦,读书要像鲁迅的“博览法”(读书“须如蜜蜂一样,采集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切忌“偏食”。
同时还开展了一系列激发兴趣,保持热情,丰富多彩的活动。
(1)创新背诵形式,提高背诵效率。
鼓励教师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注意劳逸结合,可在班内采用比赛、接龙、师生对接、游戏、演唱、“我给经典配图”等多种方式开展活动。
如:
师生同背,其乐无穷。
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老师们也积极参与,和孩子们比赛,看看谁最先背会。
我们惊喜地发现尽管第一次背诵的时候,肯定是老师首先背会。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进行小型的背诵比赛时,孩子们的记忆力是惊人的。
从他们灿烂的笑容中,我们看到了学生对诵读的喜爱。
(2)学校定期组织年级段和全校性的诵读活动,并按学期评出优胜诵读班及“诵读之星”。
(3)开展“我与经典同行”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
(4)办好班级图书角。
学校图书室每周向班级开放一次,同时各班教师发动学生形成读书分享俱乐部,把自己好书分享给大家。
班级图书角至少达到藏书每人两册,并保证每月适当更新。
还专门配备1-2名学生作为班级兼职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出借、登记、归还等服务工
(5)低年级开展亲子共诵古诗文乐园。
家长每天做到至少给孩子讲或读一个故事或一篇文章、一首诗,并填好每周一张的“学生亲子阅读情况家校联系卡”,使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学生的读书情况。
现在已评选出上百名“最佳读书宝宝”、40多个“书香家庭”、无数的“识字大王”和“读书大王”、“古诗大王”、“讲故事能手”。
(6)中高年级师生同读一本书、共同记好读书笔记,每学年不少于两本。
如五年级的语文教师自上学期与学生一起学习“朝代歌”、“认识各朝代人物”时起,便和学生渐渐爱上了《上下五千年》这本书。
本学期在学习《郑和远航》《司马迁发奋写<史记>》这两篇文章后,学生读《上下五千年》这套书的兴致更高了,有的班级几乎人手一册(这书全是学生自愿购买的)。
教室洋溢着书香的芬芳。
课余时间总能看到同学们埋头读书的情形以及主动和老师交流心得的愉悦表情,并在班内掀起了“赏名人、办名人小报、给名人写传记“的高潮。
(7)学校定期开展“书香班级”“读书小博士”“书香家庭”的评选活动及“读书笔记、日记、循环读书笔记展评活动等等。
七、课题研究的初步效果
1.经典诵读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已经使学校显现的书香氛
更浓厚了。
在开展经典诵读策略的课题研究的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全校1800余名学生始终显示出对这项活动的极大兴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来,诵读古诗文、阅读经典名著成为学生们喜爱的一项学习任务。
一年里,学生通过诵读古诗文,积累了语言,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自豪感。
而老师在活动过程中采用的鼓励和表扬措施及竞赛和表演等形式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激发了他们的成就感。
经典诵读真的成为了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2.取得了一些成绩。
①培养师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②学生具有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了较科学的阅读方法,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严谨的学习态度,特别加强自主创新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③学生能流利背诵古诗卡中的古诗、《三字经》等经典诗文。
超额完成《语文课程标准》中各年级的诗词背诵量,学生的课外阅读也达到了要求,部分学生远远超过规定量。
低年级的学生不仅能熟练背诵52首古诗词,而且还能背诵《三字经》,部分教师还指导学生背诵了10多首宋词;中年级的学生能背诵100多首古诗词,个别老师已开始指导学生背诵《弟子规》;高年级的学生能背诵200多首古诗词,也能背诵《三字经》。
④至少完成14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能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读物和文艺作品,初步形成审美能力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在课外阅读方面,低年级的学生都超过了课标规定的阅读量,一年级一个学期最高阅读两达到二十万字,平均阅读量在7万字,这样的阅读量是从来没有达到的。
⑤ 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受到了民族精神的熏陶与感染,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从而全方位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⑥通过多种方式展现学生的诵读成果,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演能力、合作能力等。
⑦我们以课题为导向,以语文课与第二课堂为阵地,引领全体课题组成员对经典古诗词教学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探索与理性思考。
我们还将教研与科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研围绕课题进行,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助科研,从而优化了教学研究的途径,提高了课题研究的效果。
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成员普遍提高了教学研究的意识,激发了研究的积极性,同时提高了研究的能力。
他们积极实践,同时不断反思,随时积累研究素材,整理资料。
他们自学教育教学理论,联系教学实际,同时科学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了可观的古诗文诵读的活动课与教学论文、教学随笔,获奖的论文、案例近20篇。
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经典诵读策略”课题的教学研究中,也存在一些误区与偏差:
教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传道、授业”中磨平了锐气与棱角,丢失了诗意与激情。
教学内容与资源上缺少整合与挖掘;教学评价上不够到位,导致语言积累运用鉴赏能力缺失,从而剥落了语言与精神的共同构建。
实验教师的理论、业务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九、今后的研究设想:
1.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的方式进一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2.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和个人自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促使教师进一步成长,提高理论研究和指导水平
3.引进、学习并创新“班级读书会”这一新兴的阅读方法,力争“推陈出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儿童文学博士王林老师诠释:
班级读书会,就是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在语文课堂上开展的阅读活动。
沈大安老师说,这是一种新的班级阅读活动形式,同时也是当今社会的一种趋势。
在台湾、香港、新加坡这样的班级读书会非常的流行。
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课外阅读,而是由教师指定,或者师生共同确定一本书,利用课内外的时间共同阅读,然后在班上进行讨论。
因此,班级读书会包括了“选书——阅读——讨论”这样一个完整过程。
在班级读书会的课堂上,学生的阅读材料不再是一篇篇的课文,而是整本的书籍和作品;在班级读书会的课堂上,教师一般不进行字、词、句的单向教学,而是通过和学生平等的讨论,激发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在班级读书会的课堂上,师生既可以对某一段、某一章进行深入研读,也可以就整本书中的人物形象、作者观点进行讨论评价。
班级读书会所倡导的学习理念,更加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在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
山拖学校
2011年2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生 经典 诵读 策略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