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一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docx
- 文档编号:30545556
- 上传时间:2023-08-16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41.27KB
清河一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docx
《清河一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河一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河一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
清河一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
1绪论
1.1目的和任务
1、目的
为加强矿井安全生产和隐患排查工作,做到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清晰明确,预测预报准确有效,防范措施全面可行,确保矿井安全持续发展,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2、任务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在充分收集矿井范围内各个勘探阶段的地质、水文、物探等资料和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各类补充地质勘探、矿井地质、矿井水文地质、井上、下物探、化探等成果资料的基础上。
经全面对比整理、综合分析,并结合实际调查等手段,摸清各类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发育规律、分布特征和危害程度,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1.2报告编写依据
1.2.1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
1、《煤、泥炭地质勘查地质规范》
2、《矿井地质工作规定》
3、《煤矿防治水规定》
4、《煤矿安全规程》
1.2.2技术资料
1、《太原煤气化(集团)清河一煤矿(有限公司)矿井地质报告》
2、《太原煤气化(集团)清河一煤矿(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调查报告》
3、《太原煤气化(集团)清河一煤矿(有限公司)矿井水文类型划分报告》
4、《太原煤气化(集团)清河一煤矿(有限公司)8#煤层二采区积水区探测报告》
5、《太原煤气化(集团)清河一煤矿(有限公司)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
6、《太原煤气化(集团)清河一煤矿(有限公司)矿井煤层自燃倾向行性鉴定报告》等。
7、《太原煤气化(集团)清河一煤矿(有限公司)初步设计(修改版)》
8、《太原煤气化(集团)清河一煤矿(有限公司)初步设计变更》
1.3煤矿概况
1.3.1交通位置与自然地理
1、位置
太原煤气化(集团)清河一煤矿(有限公司)位于古交市区西北15km处后岩村北,行政区划属嘉乐泉乡。
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7°59′59″~38°01′15″,东经112°06′09″~112°07′30″。
井田范围由1~22号拐点圈定,井田呈不规则多边形,呈“7”字形带状展布,南北长约2780m,东西宽约2000m,面积2.1062km2。
井田矿界拐点坐标表(80坐标系,3°带)
点号
坐标
点号
坐标
X
Y
X
Y
1
4210401.78
37596759.88
12
4207801.78
37597739.90
2
4210421.79
37597529.88
13
4207641.78
37597229.90
3
4210306.79
37597529.88
14
4208156.78
37596723.89
4
4210306.79
37597584.88
15
4208279.78
37597164.89
5
4210171.79
37597584.88
16
4208416.78
37597082.89
6
4210271.79
37598214.88
17
4209396.79
37598114.89
7
4210321.79
37598393.88
18
4209661.79
37598249.89
8
4210181.79
37598504.88
19
4210031.79
37597989.88
9
4209656.79
37598749.89
20
4209921.78
37597529.88
10
4208996.79
37598374.89
21
4210056.78
37597529.88
11
4208451.78
37597754.89
22
4209761.78
37596779.88
2、交通
太(原)~宁(武)公路和太(原)~岚(县)铁路均由井田西南侧通过,井田与镇城底火车站相距约6km,其间有嘉乐泉矿的铁路专用线连通,由井田到太原公路里程66km,铁路里程56km,交通运输极为便利(见交通位置图)。
3、地形地貌
井田位于吕梁山脉东侧,属中低山侵蚀地貌。
地表经长期风化剥蚀,沟谷纵横,梁峁绵延,地形十分复杂。
井田内较大的沟谷为牛沟,呈南北向穿越井田南部。
井田地表大部为第三、第四系土层覆盖,仅南端边界附近有少量基岩出露。
井田总的地势为北高南低。
地形最高点位于北部山梁,标高1371.2m,地形最低点为井田南部边界处牛沟沟谷,标高1185m,最大相对高差186.2m。
4、河流水系
井田范围地表河流不发育,各大小沟谷平时基本均属干沟,只有雨季时才汇集洪水沿沟流泄,辗转汇入西南侧的狮子河,最后于镇城底流入汾河,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
5、气象地震
井田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春冬多风,夏季多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据古交市气象统计资料,该区主要气象特征如下:
年平均气温为9.6°,一般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17.2℃,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为-3.7℃。
年平均降水量426.1mm,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
年平均蒸发量为2093.8mm,为年平均降水量的近5倍。
结霜期为10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全年无霜期120~180天。
冰冻期为10月下旬至次年3月下旬,最大冻土深度0.80m。
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年平均风速2.5m/s,全年7级以上大风平均天数为25天。
本区地处新华夏系构造盆地边缘,系地震多发地带,据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太原地区为地震烈度8°设防区。
1.3.2开采简况及四邻关系
1、清河一矿隶属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井田范围内山西组2、3、4号合并煤层已大面积采空,剩余资源已被破坏殆尽,无法有效利用,井田二采区西北部8号煤资源被破坏开采,规划未来五年开采大部未开采的太原组8号煤层和尚未开采的9号煤层。
我矿现进行8号煤1802工作面的回采工作。
1、开采简况
太原煤气化(集团)清河一煤矿是由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嘉乐泉矿五个矿办小煤矿和地方一个小煤矿整合而成的,该矿由五个已关闭的原嘉乐泉矿矿办小井即牛沟南、牛沟北、冶元、后岩沟、后岩和地方盘道联办煤矿整合而成,整合后的新井田呈北东向带状展布,井田面积2.1062km²,井田范围内山西组2、3、4号合并煤层已大面积采空,剩余资源已被破坏殆尽,无法有效利用,整合后设计开采8号、9号煤层,其中8号煤为设计达产水平,9号煤为设计延伸水平。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吨/a。
2、储量概况
地质报告批复的地质储量为10569kt,初步设计确定的工业储量与地质储量相同亦为10569kt,初步设计确定的设计储量为8979.1kt,初步设计确定的可采储量为5663.4kt;其中8号煤层工业储量5634kt,设计储量4744.5kt,可采储量2936.5kt,9号煤层工业储量4935kt,设计储量4234.6kt,可采储量2726.9kt。
3、井田内关闭小煤矿概况
(1)冶元煤矿
位于整合井田的北部,属嘉矿工贸公司联办矿,1990年建井,斜井开拓,开采山西组2、4号煤层,生产能力30kt/a。
于2001年关闭。
关闭前在井田西部开采,采空面积0.125310km2。
该矿东部为隐伏露头和风氧化带。
山西组2、4号煤层已基本采空,太原组8、9号煤层属未开发资源。
(2)牛沟北煤矿
位于冶元煤矿之南,为气化二中联办矿。
于1994年建矿,批准开采山西组2、4号煤层。
斜井开拓,矿井生产能力30kt/a,2001年关闭。
关闭前在井田北部开采,已采空面积0.04815km2。
该矿位于煤层隐伏露头带,分布有大片煤层风氧化带,太原组8、9号煤层属未开发资源。
(3)牛沟南煤矿
位于牛沟北煤矿之南,为嘉矿瑞得公司联办矿。
1994年批准建矿,1996年正式建井。
批准开采山西组2、4号煤层和太原组8号煤层,斜井开拓,矿井生产能力60kt/a。
2001年关闭,关闭前开采山西组2、4号煤层,开采范围在井田南部,采空面积0.045km2。
井田位于煤层隐伏露头区,分布大片煤层风氧化带,井田范围内8号、9号煤层均属未开发资源。
(4)后岩煤矿
位于牛沟南煤矿西南,属嘉矿工贸公司联办矿,1989年建井,批准开采山西组2、4号煤层和太原组8号煤层,斜井开拓,矿井生产能力60kt/a。
2001年根据政策关闭。
关闭前开采2、4、8号煤层,井田范围基本采空。
9号煤层属未开发资源。
(5)后岩沟煤矿
位于后岩煤矿东侧,属嘉矿工贸公司联办矿,1989年建井,批准开采太原组8号煤层,斜井开拓,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kt/a。
由于多种原因,该矿一直未正常生产,于2001年正式关闭。
井田范围8号煤层基本采空,9号煤层属未开发资源。
(6)盘道联办煤矿
位于冶元煤矿西侧,开采2、4、8号煤层,该区域2、4、8号煤层基本已采空,在西部8号煤层低洼处约有137055m3积水。
9号煤层属未开发资源。
4、相邻矿基本情况
太原煤气化(集团)清河一煤矿(有限公司)井田边界西侧与太原煤气化(集团)嘉乐泉煤矿相邻,井田东北部与华润福巨源煤矿相邻,井田中东部与东南部为风氧化带,详见四邻关系图。
(1)太原煤气化股份有限公司嘉乐泉煤矿
该矿位于本井田之东、南,于1983年11月建井,1987年9月建成投产,现持有国土资源部于2005年4月21日为该矿换发的第1000000520045号采矿许可证,有效期玖年零伍月(自2005年4月21日-2014年9月1日),井田面积7.0342km2,批准开采03、2、3、4、8、9号煤层,开采深度为810~1200m。
矿井原设计生产能力45万t/a,1989年达到设计能力,2005年批准的生产能力为103万t,2006年10月10日核定生产能力100万t/a,实际生产能力为90万t/a。
2+3、4号煤层已全部采空,8号煤大部分采空,现采8、9号煤层,属生产矿井。
该矿采用斜井开拓,皮带运输,绞车提升,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
在两矿相邻处井田边界均留有20m保安煤柱。
(2)山西华润煤业有限公司福巨源煤矿
由原山西中能燕泰福巨缘煤业有限公司、原古交市加乐泉清卷里煤矿、原古交市建窑联办煤矿及部分新增区进行整合,整合后矿井名称依据山西华润煤业有限公司《关于兼并重组煤矿企业名称核准的报告》变更为山西华润煤业有限公司福巨源煤矿。
计划生产能力60.00万t/a。
2010年12月2日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2~9号煤层,井田面积2.2894km2。
福巨源煤矿工业广场建在清河一煤矿井田范围内,双方签署有互保协议。
现主井口刚开始施工。
与清河一煤矿相邻的原清卷里煤矿2、4号煤层已全部采空,8号煤层采空区位于井田西部,面积约114000m2,9号煤层尚未开采
5、各类证照情况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代码:
66661520—4,
时间:
2013.6.3——2015.2.9;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
140000115893145,
时间:
2007.8.21——2015.2.9;
(3)煤炭生产许可证,编号:
************
时间:
2013.5.14——2020.3.31;
(4)采矿许可证,证号:
C1400002011031220110710,
时间:
2013.2.9——2015.2.9
(5)安全生产许可证,证号:
(晋)MK安许证字﹝2013﹞GA109Y1,
时间:
2013.2.7——2015.2.9
1.3.3主要生产系统
我矿采用壁式采煤法,采煤工艺为高档普采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1、开拓方式
我矿采用斜井开拓,有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三个井筒:
主斜井长度522.6m,坡度20°,铺设一台DTL80/20/2×110KW型带式输送机,带宽0.8m;副斜井长度168m,坡度21°,装备一台JPT-1.6N=110KW矿用提升绞车;回风斜井长度152m,坡度20°,安装两台FBCDZNO17B/2×90KW对旋轴流式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电机功率2×90KW。
2、生产系统
(1)提升系统
副斜井提升采用矿用绞车单钩串车牵引一吨矿车。
主斜井提升采用DTL80/20/2×110型钢丝绳芯强力胶带输送机。
(2)运输系统
主运输采用DSJ-800型胶带输送机运输,工作面煤(矸)经顺槽皮带运至进风运输大巷皮带,再运至集中运输巷皮带,最后进入井下煤库,再由主斜井皮带运至地面煤仓;辅助运输采用调度绞车牵引一吨矿车运输,地面材料装入一吨矿车经副斜井矿用绞车运至井底车场,通过第一联络巷运至轨道回风大巷,再由轨道回风大巷调度绞车运至工作面顺槽口,最后进入工作面。
(3)供电系统
矿井采用架空线双回路电源供电,从炉峪口35KV变电所用6KV架空线路供到我矿地面变电所。
地面安装两台S9—1250/6型变压器。
采用两条MYVV22—6KV-3×95型煤矿用阻燃电缆,由地面变电所沿副斜井敷设至井底车场至中央变电所,中央变电所内安装7台高爆柜和2台干式变压器。
中央变电所内两台型号为PBG—400/6型高爆柜向采区变电所供电,采区变电所内安装11台高爆柜和3台变压器。
采区变电所1台PJG—200/6型高爆柜向Ⅰ采区1801工作面移变硐室的KBSGZY-1000/66/0.69KV型移动变压器供电,移动变压器再向工作面设备供电。
采区变电所两台PJG-200/6型高爆柜向二采移变硐室内的两台隔爆型矿用移动变压器供电。
(4)通风系统
我矿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通风,主扇型号为FBCDZNo17/90×2型。
地面新鲜风流经主、副井筒进入进风运输大巷,再进入机房、硐室以及采掘工作面;机房、硐室及采掘工作面污风经轨道回风大巷进入总回风大巷,最后经回风斜井排到地面。
(5)监控系统
我矿采用KJ70型煤矿监测监控系统,主机设置在地面,对煤矿的甲烷、一氧化碳、温度、风筒、负压、风机开停、风速、水位、煤位、烟雾进行实时监控。
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
≥1%,断电浓度:
≥1.5%,复电浓度:
<1.0%。
监控传输电缆通过副斜井、进风运输大巷进入采掘工作面。
(6)排水系统
本矿排水系统完善,设备、设施完好,运转正常。
中央水泵房安装三台由阳泉水泵厂生产的MD46-30×3矿用耐磨离心式水泵,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
水泵设计流量46m3/h,扬程90m,配套电机功率为22KW。
沿管子道安装了两趟直径为89mm×3.5的钢管排水管路(一趟工作、一趟备用),排水高度为66m。
中央水仓设主、副水仓各一个,主副水仓净断面为:
4.76m2,长度136米,主水仓长度88米,容积420m3,副水仓长度48米,容积230m3,水仓总容积为650m3。
采区水仓设主、副水仓各一个,主副水仓净断面为:
5.9m2,长度38米,主水仓长度22.2米,容积131m3,副水仓长度15.8米,容积93m3,水仓总容积为224m3。
采区水泵房安装两台由阳泉水泵厂生产的MD46-30×7的矿用耐磨离心式水泵,排水管路为一趟直径为89mm×3.5的钢管。
1.4主要地质灾害情况
1、地面
(1)工业广场
我矿工业广场呈条带式建于山谷中,工业广场内建筑物多依山而建,在雨季山体土石松软工业广场建筑物靠山体侧容易发生小型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同时工业广场地处山谷场地内建筑物及道路雨季受到轻微的山水冲蚀影响;与此同时工业广场内排水系统在降雨大形成山洪时排水压力较大。
(2)井田内上组煤小煤窑
我矿井田内上组煤小煤窑井口已封闭多年,各小煤窑井口均建于靠山体侧,雨季受山水冲蚀容易发生塌方损坏密闭;同时上组煤后周边山体有不同程度裂缝,雨季山水灌入造成裂缝刷大;并且地表水通过小煤窑地面裂隙对小煤窑上组煤采空区积水形成补给。
2、井下
(1)地质
我矿井下揭露的地质构造多为小型断层,仅在一采区中部揭露三个陷落柱,由于揭露的地质构造影响区域较小且均与富水区域无水力联系,因此对生产的影响较小;我矿井田东部靠边界处为风氧化带,靠近此区域的采掘活动支护难度较大;我矿煤层整体呈西南——东北向的一个不规则向斜褶曲,煤层受向斜影响赋存不平稳,且局部煤层倾角较大给生产造成一定难度。
(2)水文
1)大气降水和地表水
古交矿区是山西降水量较少的干旱地区之一,气候干燥,降水量分配极不均匀,历年降水集中在6-9月份,尤其在7月份多降暴雨,历史上年最大降水量曾达575.0mm,暴雨强度大,来势猛,易形成集中补给。
清河一煤矿煤层埋藏浅,采煤形成的导水裂缝往往会沟通地表,大气降水可通过裂缝进入采空区及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来间接增加矿井涌水量,导致雨季降水集中入渗。
2)地表水体
本井田内地形高差较大,无常年性地表河流,仅雨季沟谷中有短暂洪水排泄。
清河一煤矿的三个井口都布置在不受洪水影响的较高地方,即主斜井(标高1213.25m)、副斜井(标高1195.62m)、回风斜井(标高1195.87m),井口都处于历史最高洪水位以上。
井田内关闭的小煤矿井口都按规定进行了封堵,杜绝了地表河水灌井的现象。
一般来说地表水通过基岩含水层渗透补给的水量是较弱的,但是随着煤矿的开采,顶部岩层将遭到破坏,会使基岩裂隙加大、增多,特别是在煤层浅埋地段甚至形成地面塌陷、地裂缝,沟通断层以及其它构造形迹。
雨季在沟谷地段暂时性地表水流会沿导水裂隙渗入井下,使得雨季矿井涌水显著增加。
3)煤系地层的裂隙水
井下工作面顶板导水裂缝带将沟通其发育范围内各含水层间水力联系,通过导水裂缝带向矿井充水,为矿井充水的主要来源。
根据整合前各煤矿开采情况,井下顶板淋水均很小,顶板裂隙水对矿井生产影响不大。
太原组8、9号煤层其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该含水层组岩性分布稳定,厚度较大,但岩溶裂隙不发育,侧向径流补给条件差,含水层富水性弱,据933号孔抽水试验资料,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弱。
8号煤层开采后导水裂缝带将揭露太原组裂隙含水层,并与上覆4号煤层采空区沟通。
因此太原组含水层和上覆煤层采空区积水将成为下组煤层开采的顶板充水水源。
4)采空区积水
采空积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一是可作为定水头向下渗漏,二是当采区接近老空区时,一旦将其勾通,瞬时以很大流量溃入矿井,并带有泥砂,给矿井的安全和生产带来很大危害。
本井田煤层埋藏较浅,煤炭开采历史悠久,我矿上组煤采空区及整合前原盘道联办煤矿井田区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积水采空区,采空区积水是对本矿井安全生产最大威胁。
3、我矿建矿以来未发生地质隐蔽致灾事故。
1.5本次工作概况
简要介绍本次普查工作的组织情况、工作方法、主要完成的工作量等。
2煤矿地质概况
2.1地质勘探工程
简要介绍煤矿及矿区地质勘探工程和勘探程度等情况,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补充勘探勘查情况。
2.2地层
简要介绍煤矿的地层出露情况、正常层序和主要煤系地层。
2.3地质构造
简要介绍煤矿断层、褶皱、岩浆岩的分布特征和发育程度,以及地质构造程度划分等情况。
2.4煤层与煤质
简要介绍煤矿主要可采煤层厚度、可采系数及稳定程度划分、煤层顶底板力学性质及其稳定性等情况,并对可采煤层的煤质进行分析。
2.5水文地质特征
2.5.1自然地理
简要介绍本区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地表主要水体情况(如河流、水库等)、地表水排泄条件等情况。
2.5.2含水层
简要介绍煤矿各含水层岩性及富水性情况。
2.5.3隔水层
简要介绍煤矿隔水层岩性及导水性情况。
2.5.4断层导水性
简要介绍煤矿主要断层性质、导水性和富水性等情况。
2.5.5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主要分析本区地下水补给条件和本矿井主要的充水因素。
2.5.6矿井涌水量
根据本矿井充水条件分析,采用比拟法或其他方法计算本矿井的涌水量,确定本矿井的水文地质类型。
3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
3.1煤矿及周边采空区普查
3.1.1本矿采空区情况
采用查阅资料、调查知情人、物探、化探和钻探等方法,查明本矿采空区分布、形成时间、范围、积水状况(补给、径流与排泄情况,特别是与地表水的连通情况),自然发火情况和有害气体等情况;并查明采空区充填和封堵情况;将采空区标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和矿井充水性图上,建立煤矿采空区相关资料台账(可采取列表说明)。
3.1.2周边矿井采空区情况
采用走访相关矿井管理人员、调查知情人、查阅图件资料、实地勘查等方式查明周边矿井采空区分布、形成时间、范围、积水状况(补给、径流与排泄情况,特别是与地表水的连通情况)、自然发火情况和有害气体等情况;并查明周边采空区与本矿距离以及对本矿可采煤层的影响范围等情况;将采空区标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和矿井充水性图上,建立周边煤矿采空区相关资料台账(可采取列表说明)。
3.1.3煤矿及周边采空区普查结论
根据普查情况,提出煤矿及周边采空区对矿井开采危害情况的结论。
3.2废弃老窑和不良钻孔普查
3.2.1废弃老窑情况
采用查阅资料、调查知情人、实地勘查等方式查明废弃老窑(井筒)闭坑时间、开采煤层、范围;调查老窑积水情况(积水最低和最高标高、积水量、积水时间,补给、径流与排泄情况,特别是与地表水的连通情况)等资料,查清对本矿可采煤层的影响范围。
标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和矿井充水性图上,并建立老窑采空区资料台账(可采取列表说明)。
3.2.2井田钻孔情况
采用查阅资料等方式查明井田内所有钻孔封孔质量情况,并将井田内及周边施工的所有钻孔标注在相关图纸上,查清对本矿可采煤层的影响范围,圈出封孔不良钻孔的防隔水煤岩柱范围,并建立水源井、封闭不良钻孔资料台账(可采取列表说明)。
3.2.3废弃老窑和不良钻孔普查小结
根据普查结果,提出废弃老窑和不良钻孔的危害情况结论。
3.3断层、裂隙和褶曲普查
3.3.1断层、裂隙情况
采用查阅地质报告及本矿井实际地质调查资料,收集矿井裂隙发育资料;查明矿井边界断层和井田内落差大于5米的断层,查清断层性质、走向、倾角、断距,断层带宽度及岩性,断层两盘伴生裂隙发育程度,分析归纳矿井断层展布规律,分析断层与富水性强的含水层的关系,以及断层富水性等情况,并列表予以说明。
3.3.2褶曲情况
查明矿井内主要褶曲形态、两翼产状;褶皱走向、倾伏向和倾伏角等。
3.3.3断层、裂隙和褶曲普查小结
根据普查结果,总结规律,编制煤矿构造纲要图,提出断层、裂隙和褶曲对矿井开采影响情况结论。
3.4陷落柱普查
3.4.1陷落柱情况
采用查阅地质报告及本矿井实际地质调查资料,收集矿井陷落柱发育资料;查明矿井内直径大于30米的陷落柱,查清陷落柱的发育形态、岩性、周边裂隙发育程度、导水性等,分析归纳矿井陷落柱分布规律,分析陷落柱与富水性强的含水层的关系,以及陷落柱导(含)水性等情况,并列表予以说明。
3.4.2陷落柱普查小结
根据普查结果,总结规律,在煤矿构造纲要图中填绘,提出陷落柱对矿井开采影响情况结论。
3.5瓦斯富集区普查
3.5.1煤矿瓦斯等级
介绍本矿各煤层厚度、煤质情况,根据矿井地质资料和近期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确定矿井瓦斯等级。
3.5.2煤矿瓦斯赋存规律分析
根据矿井搜集到的瓦斯资料和地质资料,对矿井瓦斯赋存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本矿井瓦斯变化规律和可能富集的区域(独头上山、废弃的井巷、采空区),严防中毒窒息、瓦斯爆燃等事故发生。
3.5.3瓦斯富集区普查小结
根据瓦斯普查结果,确定矿井瓦斯赋存、变化规律,瓦斯富集区情况,提出防范措施。
3.6导水裂缝带普查
3.6.1导水裂缝带高度计算
根据本矿煤层开采厚度、顶板岩性等情况,依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有关公式,计算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清河 煤矿 隐蔽 地质 因素 普查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