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云省陆良县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研究心理学毕业设计.docx
- 文档编号:30544640
- 上传时间:2023-08-16
- 格式:DOCX
- 页数:73
- 大小:191.42KB
南云省陆良县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研究心理学毕业设计.docx
《南云省陆良县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研究心理学毕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云省陆良县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研究心理学毕业设计.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云省陆良县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研究心理学毕业设计
类号密级
UDC编号
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云南省陆良县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研究
学院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心理学
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生姓名陈秀兰学号09420116010
导师姓名叶存春职称教授
2012年3月14日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云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年月
摘要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就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不同程度的关注。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在一些地区也得到很好的开展,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但在内地城市,特别是在西南地区的云南,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却很少受到关注。
本研究通过对云南东部陆良县3所中学的768名学生问卷调查,和对50名领导、教师访谈,整理、分析显示陆良县中学健康教育现状如下:
问卷显示: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多;中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需求较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供给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问题严重;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显著;心理健康教育满意度低。
访谈显示:
经费投入不足;没有评价机制;心理健康教育边缘化;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淡薄;心理健康教育设施匮乏;师资薄弱,无专业、专职教师。
研究者根据陆良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讨论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索并借鉴其他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较为成熟地区的经验,对陆良县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以下建议:
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管理部门;设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制定评估方案;加强师资力量;做好实施过程管理。
关键词: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建议
Abstract
Sincethe1980s,mentalhealtheducationinthemiddleschoolhasattractedattentionfromthenationandsocietytodifferentdegrees,andmentalhealtheducationhasbeencarriedoutwellinsomeareas.Thedevelopedcoastalareashaveestablishedanintegralmentalhealtheducationsystem.Whileinmainlandcities,especiallyinYunnanprovincewhichislocatedintheSouthofChina,mentalhealtheducationreachedlittleattention.
Thisarticleisbasedonaquestionnairesurveywhichwasconductedin768studentsfrom3middleschoolsinLuliangCounty,whichislocatedintheeastofYunnanProvince,andinterviewwithabout50leadersandteachers.Accordingtotheresearch,statusofmentalhealtheducationinLuliangCountyareasfollows:
ThequestionnairesurveyindicatesthatMiddleschoolstudentshaveagreatdealofmentalhealthproblemandtheyappealformentalhealtheducationdot.Whilemiddleschoolscan’tprovideenoughmentalhealtheducationandseriousproblemdoexistintheprocessimplementingmentalhealtheducation.Mentalhealtheducationgainsinsufficienteffectandcouldonlymeetthedemandatlowdegree.
Theinterviewshowsthatmentalhealtheducationwasmarginalizedandlackedfundingandevaluatingmechanism.People’sawarenessofmentalhealtheducationistooweakandmentalhealtheducationcallsforfacilities,andprofessionalteachersurgently.
ConsideringtheexistingstatusofmentalheatheducationinLuliangCounty,thereasearcheranalizedthecorrelativeproblemsandlearnedfromofotherareasinwhichmentalhealtheducationhasdevelopedalotfinally,theresearchergivessuggestionstomentalhealtheducationinmiddleschoolsinLuliangCounty.
Theadministrationdepartmentofmentalhealtheducationandexclusivefundshouldbeestablishedandanevaluatingmechanismshouldbecarriedout.Besides,theteachingresourceshouldbeenforcedandmanagementoftheimplementingprocessisneeded.
Keywords:
secondaryschools;mentalhealtheducation;thestatusquo;problem;way
第1章导论
1.1选题缘由
1.1.1日益严峻的中学生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都面临着新生事物的挑战。
纷繁芜杂的社会和家庭因素,使当代中学生面临紧张、焦虑、恐惧等诸多心理问题的困扰。
国外许多研究表明,青少年存在诸多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当代青少年面临的心理健康状况形式非常严峻。
近年来,我国的心理学家及教育工作者也对当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相当数量的调查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很多问题。
研究显示,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嫉妒、焦虑、任性、自卑、孤僻、学习不良、逆反心理、社交困难、情绪反常、精神衰弱、吸烟酗酒,以及自杀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给学校、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如:
WHO公布的2003年中国自杀死亡人数为19-21万人.占全世界自杀人数的30%,中国青少年自杀率较高,其中15-24岁占自杀总人数的26.64%;中国教育部虽然没有公布中国中小学生自杀人数,但从不断增多的新闻报道来看,中小学生自杀现象日趋严重。
2008年10月29日,就有两起青少年自杀的消息,其中一起发生在湖南常德,一名1岁的男孩在自家上吊自杀,遗书上写明不堪忍受学校的伙食。
这些事件在中小学生中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1】
中学生的诸多心理问题,一部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身的努力而逐步消失,另一部分则需要通过接受特定的教育、训练,掌握专门的心理调试方法,才能较快而有效地解决,只是依靠传统的教育方法很难见成效。
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卫生处指出:
“学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最适宜的场所,学校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通过特殊问题的干预和心理咨询,转变学生的行为。
”【2】
因此,在新形势、新法规面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
1.1.2国家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步伐的加快,教育改革的全面开展,为适应新世纪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要,国家教育部高度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44条明确规定: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认为:
心理素质培养是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并要求中学生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等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活泼地成长。
【4】教育部1999年8月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2002年9月颁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专门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出要求。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党和国家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是学校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5】
在党中央和教育部强有力的带领下,我国各地特别是大中城市的中学陆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正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成为政府和学校不可或缺的行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学会做事。
其中包含培养独立、自觉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技能,有强烈的去探究周围世界的好奇心、求知欲,有敏锐、深刻的认知判断能力,有良好的生存能力,有机敏、灵活的应变环境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坚定的自信心,健全统一的人格,协调的人际关系;培养有团队精神,有理解、尊重、宽容别人的包容心,做一个受欢迎的社会角色;培养健康的竞争心理,具备耐力、受挫力等良好心理素质,不嫉妒他人的成功,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有灵活独特的创新精神,对新生事物要有一定的敏感度,并有浓厚的探求兴趣,有奇特的想象力和发明创造的能力,善于统筹安排,对错综复杂的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解决方式;使自己的个性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对心理健康有足够的重视,遇到心理问题时,能自愿接受别人的帮助或通过心理途径解决。
【6】
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大城市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较快,如上海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率达到93.2%。
中小城市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从上世纪末才缓慢开展,在工作的推进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有待完善与发展。
许多的边远地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几乎还是空白。
本研究希望通过调查,了解目前我国边远地区小城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开展到了何种程度,开展的效果如何,存在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所致,并借鉴一些大城市的成功经验,探索新的途径。
1.1.3自身因素
读研之前我是一名教师,我深刻体会到心理健康对学生、对教育教学乃至对社会的重要性。
此外,通过对一些教育工作者的访谈,他们也想知道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如何,也很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但是又没能进行确切的评估,因此他们认为这次研究很有必要,他们可以根据这次研究的结果来进行相应教学的改革,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我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了解到,对云南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不多,对陆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几乎没有。
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对陆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中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研究,以便能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于是将此问题作为我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
1.2研究的基础
充分认识和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有助于更全面地掌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探究原因,探寻应对策略。
1.2.1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1我国学者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
纵观古今,我国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的学者非常之多,其中不乏心理健康教育的名家大家,他们留下了许多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思想。
这些理论思想有助于充分认识和理解把握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支持。
(1)朱智贤的青少年心理发展观
朱智贤是我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他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探讨了青少年心理发展问题。
其主要观点:
认为遗传因素、生理成熟这些先天因素,为青少年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决定着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方向和内容:
环境和教育不是机械地决定青少年心理发展,而是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新需要和原有水平的矛盾,这个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动力;强调青少年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青少年心理发展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决定的,只有那种高于青少年的原有水平,经过他们主观努力后又能达到的教育要求,才是最适合的要求;指出青少年心理发展具有年龄特征,这种年龄特征不仅具有稳定性,而且也有可变性,同时青少年心理发展又有个别性特点。
【7】
朱智贤的青少年心理发展观揭示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本质,指出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强调了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性,确立了青少年在心理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林崇德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8】
林崇德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十分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其主要观点为:
第一,强调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教育本身的含义之一,是时代的要求。
第二.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是教育模式,而不能是医学或医疗模式,它“必须是既要面向全体,又要顾及个体差异,面向全体与顾及个体差异的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使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从教育模式出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应放在学生心理素质发展上,这里的心理素质,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即人格因素。
第三,强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既有联系,但不能等同,不能用德育工作来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用心理健康教育来取代德育工作,因为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简单地归为思想道德问题。
同时,强调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防止医学化和学科化倾向。
第四,认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最佳的形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要考虑年龄特点,在初中“应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高中“应以体验和调适为主”。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不论是学科教学还是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不论是校内的教育活动还是校外的教育活动,都应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提倡学校与家庭、社会“三教一体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第五,他关注学校心理学家队伍的建设问题,认为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各地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培训,要完善心理健廉教育教师的职称评聘制度。
林崇德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对于我国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制定,内容、方法、评价方式的选择,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
理应成为本项研究的理论基础。
(3)郑日昌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
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不仅在心理测量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有很深入的研究。
首先强调在学校里健康教育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其次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即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选择适合该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内容;再次是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要实践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此外还探索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模式,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和途径。
1.2.1.2国外学者关于学生心理发展的理论
(1)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
被誉为“教育泰斗”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真考察了教育史上关于人的发展的种种思想,从古希腊“身心既美且善”的追求到文艺复兴时期乐观坚强、勇于怀疑的理念,从资产阶级努力铲除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鸿沟的探索到民主主义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民造福的实践,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全面发展的深刻阐述,正是在这样深广的历史背景上,他根据苏联社会的要求和自己的实践,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提出了“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认为个人全面发展思想是“共产主义教育的中心思想”,是学校教育的理想和目标,这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是把丰富的精神生活、纯洁的道德、健全的体格和谐结合在一起的新人,是高尚的思想信念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融为一体的人,是把对社会的需求和为社会劳动和谐统一起来的人。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实施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即把教育看作由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有机地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统一的整体。
【9】
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包含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因此成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2)卡尔·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罗杰斯的教育观首先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
存在主义者主张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不存在于事物的本身,而是由知觉着的人按个人的知觉赋予的。
因此,罗杰斯认为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以自己为中心、而又不时地变动之中的经验世界里。
这是个人的内心世界或内心经验,罗杰斯把它称之为“现象野”。
这也是罗杰斯教育观中学生个体性发展处于中心地位的哲学依据。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源自于罗杰斯“以患者为中心”的心理咨询理论,其“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教育培养目标,是希望学校教育能真正按照人本主义精神培养社会所需的有用人才,把每一位受教育者都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也就是使人成为真正自由独立的人,成为有主见、适应性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这个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目标表述有所相似,正如其所言“真正的人本主义精神”所指,教育的人本主义实质就是教育活动应把受教育者放在居中的位置,把他们的“自我”看作教育的根本要求,社会所有的教育活动不仅服从“自我”的需要,而且围绕着“自我”进行。
”罗杰斯的人本教育旨在促进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知情意,培养“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绘一体的人,也就是知情合一的人”。
【10】这样的教育过程始终都以学生的要求为标准,而不是外在的社会或是学校、教师的要求为标准,为的是充分发展个体的“自我”。
罗杰斯的“学生中心论”思想,作为鲜明特色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制定、教育内容、方法的选择,教育评价方式的运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理应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
1.2.2国内外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
1.2.2.1国外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
(1)北美地区,以美国为代表
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已经有近一百年的历史,已形成了较完整和成熟的体系。
1910年美国城市学校中,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服务也相继开展起来。
二十世纪初美国通过强迫儿童入学法,学校学生的学习和行为问题伴随着学生的增加而日益显现出来,学生的成长和教育迫切需要心理辅导。
因而儿童心理指导诊所在大中小学校纷纷成立,许多心理学专家被聘用。
在辅导这一领域,其支持是多方面的。
因此,自计划推广的1958年至1964年六年间,在心理辅导人员编制上,高中的心理辅导员由12000增加至30000。
增幅达至l50%。
在实际工作中,己由1:
960的心理辅导员与学生比例,改善l:
510。
美国学校心理咨询协会(ASCA)制定的《孩子是我们的未来:
2000年学校心理咨询》行动纲领,要求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21世纪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11】
现在仅美国大学心理专业的毕业生每年就有2000人左右,全美学校心理学家大约有25000名左右,是美国最大的、分布最广的专业心理学工作者群体。
目前,在美国每5000名至7000名学生中必须有一名学校心理学家,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是一致的。
【12】
(2)西欧地区
在法国,学校心理服务内容除了多样性外,更趋于综合化。
20世八十年代初,法国教育部把学校心理实践的重心放在三个方面:
定向、预防、综合。
【13】
德国的学校心理学服务类型更具有特色,除了特殊教育、行为矫治和学业指导外,特别重视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定向工作。
同时.德国的职业教育注重人的自立、自信、自强的精神,人的合作意识与交往能力,以及作为一种高层次心理需求的创新意识与成长愿望这些心理素质称为“关键能力”,并把关键能力的培养列入职业教育的教学大纲,由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实施。
【14】
各国学校心理服务机构的设置也不尽相同,如新西兰、爱尔兰、以色列、丹麦、英格兰和威尔士等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心理学服务机构设置在社区内,而不是在学校里,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学校和社区两方面的需要,而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的学校心理学服务机构一般设置在学校内。
【15】
(3)日本
日本在50年代,就已经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在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围绕着提高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心理素质而展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开始在学校设置心理咨询室,2000年,日本政府开始在中小学设置心理健康课程。
1.2.2.2港台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
台湾地区在60年代,香港地区在70年代,就开始有计划地在各级学校逐步推行教育辅导制度。
模仿美国的模式建立了心理辅导站,80年代转向学生,90年代就有了预防为主的心理健康教材。
由于受到欧美等国家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在华人社区中开展比较好。
【16】
(1)台湾地区
最早开展心理辅导的原因在于:
1954年由于大批侨生由国外返台定居,由于侨居地与台湾环境不一,教育水准不一,这些返台就读的青少年产生了生活适应和学习方法上的严重困难,有人仿效在欧美学习的心理辅导的方法,对归台侨生予以辅导,由于成效显着,引起社会各方面重视,使辅导工作在台湾得到认同。
自1968年,台湾实行国民教育法后,心理辅导工作呈普遍化倾向,其发展轨迹是先国中一高中一大学一国小逐步扩展的倾向。
1968年,在创立国民中学(相当于初中)的暂行课程中,增列了“辅导活动”课程,每周一课时,设置专任指导教师任课,为有效推进指导工作,要求学校设置“指导工作推行委员会”,而高中承接国中的辅导工作。
1971年台湾省教育当局在修订高中课程标准时,课程总纲中增列辅导工作,并制定了“高中学生评量及辅导活动实施要领”和国中不同的是:
国小开展辅导活动不另设课程,不安排专门活动时间.而是融辅导活动于多科教学及各项教育活动中。
近年来,台湾当局制定的《辅导工作六年计划》是一项规模相当大的兼顾理论与实务功能的辅导规划。
该计划出台的背景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云省 陆良县 中学 心理健康 教育 现状 研究 心理学 毕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