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教学成果奖.docx
- 文档编号:30544189
- 上传时间:2023-08-16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2.06KB
辽宁省教学成果奖.docx
《辽宁省教学成果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教学成果奖.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教学成果奖
辽宁省教学成果奖
成果总结
成果名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史梅程迎新李素荣闫宝华祝捷
成果完成单位渤海大学
申请等级一等
申报时间2004年11月
成果科类教育学
代码0401222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成果总结
一、成果主要内容
(一)确定教改模式,突出对学生进行大学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
多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一直把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忽略了听说能力的培养。
整个教学围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进行。
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比较陈旧。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我们越来越感到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期对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为此,我部在2001年着手对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成立了由5名骨干教师为科研骨干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小组,负责对全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进行具体的组织、策划和实施。
经过认真研究,我们制定了教学改革策略,坚持继承与创新,坚持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的原则,以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确定了“1515”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即:
一个目标,五个模块,一个主题和五种能力。
一个目标就是以学生大学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五个模块就是把大学英语教学分为精读、泛读、写作、口语和听力五门课程;一个主题就是大学英语的五门课程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都围绕同一个主题展开;五种能力就是指整个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强调听说读写译五种应用能力的均衡发展。
(二)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建设,是实现英语教学改革基本目标的重要保证。
按照大学英语“1515”教学模式的要求,我们改革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首先,把大学英语教学分为五门课程,即在过去只开设精读、听力课的基础上,增设泛读、写作和口语课。
将周学时的比例定为“2111”,即精读课每周2学时,其他均为每周1学时。
将大一和大二的基础英语由每周的4学时增加到5学时,在大三增设每周2学时的考研英语选修课。
其次,从01年起,我们使用了浙大编写的《新编大学英语》和把上海外教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
把《新编大学英语》的In-classReading(课内阅读)作为精读教学的内容,After-classReading(课后阅读)作为泛读教学的内容,把Preparation和FurtherDevelopment中的部分内容、《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中的SpeakingTasks和BBC或VOA中的一些生活英语材料作为口语教学的内容,把《新编大学英语》的listening-centeractivity和《大学英语听说教程》中的PartA,PartB,PartC及BBC或VOA不同题材的新闻节目作为听力教学的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中的内容,我们编写了《新编大学英语课文同步导读》1-3册。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教材中的内容之外,我们还有意识地向学生们介绍文化知识。
我们还播放英文歌曲录音磁带、原文电影光盘等。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为听说读写译训练以主题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师生们普遍都很认可,一致认为,改革后,课程体系更加系统完整,教学内容更加科学优化,这十分有利于综合技能的训练。
(三)改革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为了更好的进行听说读写译5种技能的综合训练,我们以一个主题为主线把精读、泛读、写作、听力和口语等5个教学模块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根据我校学生英语基础很差的实际情况,我们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纸质教材为主。
精读课堂以教师指导为主,学生讨论为辅,强调师生互动;泛读课堂以学生展示为主,教师总结为辅;写作以学生操练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听力课堂泛听以学生为主,精听以教师为主;口语课以学生讨论和展示为主,教师组织为辅。
教学的重心由“教”转向“学”,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注重语言技能的训练。
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大量Pre-tasks(课前任务),During-tasks(课中任务)和Post-tasks(课后任务),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精心指导和督促,强调了课堂学习向课外的延伸。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
不同课堂中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在反复地使用相关词汇、短语和句子的过程中,提高他们实际的应用语言能力,而且在教师的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下,使学生逐渐地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自01年在渤海大学本科教学中开始实施教改以来,深受学生的欢迎。
学生称该课程是他们最感兴趣和很有收效的课程。
(四)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形成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风格个性化。
要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实施大学英教学模式的改革,就必须改进教学方法。
99年以前,我们的英语教学主要是以传统的翻译教学法为主。
从01年起,我们彻底改变了此做法。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法。
如精读课,我们主要采取“语篇分析法”。
如听力课,以提问和讨论相结合、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真题实战等方法进行。
如口语课,以小组讨论、口译、口头作文、小组展示、对话、小品等多种方式来进行。
如写作课,注重精讲多练的原则,以笔译、写课文摘要、看图写话、命题作文等形式进行操练。
如考研英语课堂采用了“英语词汇联想记忆法”、“三位一体翻译法”及“语篇分析法”进行词汇、翻译和阅读训练。
同时,各种课堂还把先进的现代化手段如光盘、多媒体课件等与教师讲授相结合,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趣味性。
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鼓励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博采众长,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点和风格。
每年暑假前,我们都在部内组织召开全体外语教师参加的特色经验交流大会,历时2天,先是以教研室为单位分组交流,每一位教师都发言,对自己的教学做一次认真地总结,以书面形式交给教研室主任,再由教研室主任负责整理和归纳并代表本教研室在全体教师大会上作典型发言。
通过不断地交流和互相学习,使我们的教法常教常新,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五)改革评价办法,实现终结性评估与过程性评估的结合。
大学英语新的教学模式客观上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评价系统。
几年来,我们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逐渐改变了过去只重结果的评价办法,初步建立了学生英语学习档案,通过设立出缺席情况、课堂表现、值日报告、平时作业情况、阶段测试、口语考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考核项目,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
在评价方法上,不仅有笔试,如单元测试、阶段测试、期中和期末考试等形式,还增加了口试和听写,平时的作业不只是课后练习,还包括EnglishAbstract、Writing等等。
把学生的出缺席情况、小组活动、值日报告和课堂表现也纳入评估的范围,考试只是评价的手段之一[见佐证材料(五)]。
整个评价过程以“促进学生发展”、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
评价既包括对学生的学段成绩,又有对学生发展状态的评价。
我们还要求学生建立英语学习日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总结,每周评价一个外组的同学,用英语评价他们的课堂表现,使他们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
通过对学习过程自评和互评,使他们学会自我约束,从别的同学身上学习好的做法。
我们注重通过形成性评价考查教学发展和学生发展过程,同时,把评价过程作为改进教学、推进教学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过程。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使教学考核既重结果,更重过程。
学生们认为:
过程性评估可以使教师从各个方面随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更重要的可以督促他们自觉学习,学会管理自己,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坚持以人为本,探索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理智与情感相结合的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
1、心系学生,关爱学生:
我们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把学生的需求放在了首位,按照现代教育思想要求,努力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首先,我们对从01年起,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摸底考试和入学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需求。
其次,初步建立学生档案,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实行动态管理。
第三,每个班实行小组管理。
通过各种活动,既提高学生自我约束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集体的观念和责任感。
第四,建立班长、学委和小组长负责制,将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
同时,教学中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使得师生情感交融、气氛和谐。
不仅关心学生们的学习,十分关心他们的成长,还以良好的师德来影响他们。
现在,我们的教师们已不再是上完课就走,而是把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看作课堂教学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很多教师课下都和学生们通过上网聊天、发Email和打电话的形式经常地联系,学生们有什么心事也愿意和他们说说,师生之间成了朋友。
这种平等融洽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我们还有组织地定期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如:
英语报刊、广播、英语角;演讲会、小品表演、口语竞赛等。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地提高。
2、注重情感的交流,关心教师的成长:
我们部门的74名教师是我校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中的主要的生力军,只有充分调动他们的创造性、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才可能确保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
因此,除了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来规范日常的教学工作之外,我们更注意从一个“情”字入手,努力做好教师的政治思想工作,使他们树立了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工作中,我们处处以人为本,无论是那位老师生小孩、生病或亲人病故,班子成员和工会成员都一定前去探视。
在安排任务的时候,尽量从教师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与教师沟通。
对于有实际困难比如说怀孕的、小孩小的、身体弱的、家远的、年龄大的、年龄小的老师尽可能的给与关照。
部门领导、教研室主任和党员教师总是承担最重、最难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教学中精益求精,脚踏实地,勇于奉献。
这些对其他教师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平时,支部和工会还尽可能地组织一些活动,使党员之间、教师之间有机会交流与沟通。
目的是让大家学会减轻工作压力和增进友谊。
现在,平等互助、团结向上、爱岗敬业在外语部已蔚然成风。
外语部已经成为渤海大学的一支凝聚力强、特别团结和特别能战斗的坚强集体。
同时,为了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①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互相听课评课,举行教学观摩课、教学研讨会、特色经验交流会等。
②每年暑期都为教师们创造机会参加各种教师培训班学习。
每学期派2名教师出去进修,还为考研教师和在制读研的教师少排课。
③成立了专项研究小组,进行教法研究和各类考题研究,编写教材辅导书和统一的教师手册及电子教案等。
④定期请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电脑方面的培训并进行部内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比赛。
⑤建立奖励机制,对于教学和科研工作突出的教师,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鼓励。
经过四年来的努力,外语部的日常工作和教学改革工作得到了顺利地开展。
部内教师的精神风貌变了,讲奉献的人多了,自觉提高教学能力和素质的人多了,参与科研的人多了。
二、成果的创新点
(1)教学观念创新
我们认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是在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背景下进行的,观念决定了模式,模式反作用于观念。
基于这一点,我们这项改革从观念入手,从模式着眼,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教学评估、教学管理等方面观念实现了全面的创新,也就是充分体现了整体的创新观。
(2)教学模式创新
过去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往往是孤立的、局部的和单一的,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收效甚微。
然而,我们建立的“1515”新的教学模式,即一个目标,五个模块,一个主题和五种能力,是注重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建设,把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看作是一个系统,而这个系统最终是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目标的。
(3)评价方式创新
大学英语新的教学模式客观上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评价系统。
我们坚持发展性原则、主体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和多元化原则,把评价过程作为改进教学、推进教学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过程。
整个评价过程以“促进学生发展”、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既包括对学生的学段成绩的评价,又有对学生发展状态的评价,使教学考核既重结果,更重过程。
三、成果所取得的教学效果
经过四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明显的教改效果。
a)我校的四、六级过级率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如我校01级文科四级通过率50.2%,较我校首次参加四级考试的97级的通过率提高了20%。
b)全校考研通过率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2000年我校仅20人考取研究生,而在我们进行教学改革之后,03年考取142人;04年199人,考研学生的外语上线率已达71.5%,创我校历史最好水平。
c)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获奖人数和级别逐年提高。
02年的“全校英语演讲大赛”和04年的“渤大首届英语才艺表演大赛”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还有近50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奖,04年有一名学生获得了全国CCTV大学生英语大赛辽宁地区优胜奖。
d)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全体教师在学生测评中的满意率平均在95%以上。
1仅01年到04年就有12名教师考取了脱产研究生,20多名教师成为了在职研究生。
2科研成果丰硕,仅01年至04年间我部教师获得了2项省级科研,校级2项科研立项,校级精品课2门,发表了国家级和省级教学科研论文120多篇,编写英语工具书和辅助教材10多部。
e)外语部的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外语部班子成员在干部考核中全部为优秀。
2外语部工会被评为“先进职工之家”。
3教师有的获省级和校级“优秀科研奖”,有的获的省级和校级“优秀教学奖”,有的论文被评为的省级优秀论文。
有的被评为校级“优秀党员”、“先进党务工作者”、“优秀女教工”、“优秀教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还有的获得校教工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四、成果的推广
1、发表了系列教学改革论文。
2、参加了六届“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和“辽宁省外语教学年会”,在会上汇报了我校教学改革情况,并交流了论文,该项成果获得了国内、省内外语届同行的首肯。
2、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先后参加了①2001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ADiscussionaboutEffectofDiscourseAnalysisonCollegeEnglishIntensiveReadingTeaching》(论语篇分析法在大学英语精读中的作用)被指定为这次国际研讨会上的宣读论文。
②2004年在上海召开的中国首届国际外语教学法研讨会,论文《Oncomputer-assistedlanguageteachinginChina》指定为宣读论文。
3、此项成果已经在校内的02级、03级和04级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4、2003年《大学英语》被列为校级精品课。
5、2003年《大学英语考研教学改革策略研究》被列为校级教改项目。
6、2004年《考研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7、2004年《大学英语精读课》被列为校级精品。
五、预期应用前景
该项成果的推广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它的应用不仅对学生大学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而且对普通高等学校的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必定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004年11月14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 教学 成果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