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古代河流沉积的主要鉴别标志.docx
- 文档编号:30535459
- 上传时间:2023-08-1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6.91KB
论述古代河流沉积的主要鉴别标志.docx
《论述古代河流沉积的主要鉴别标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述古代河流沉积的主要鉴别标志.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述古代河流沉积的主要鉴别标志
论述题
1.论述冲积扇的形态及鉴定标志。
答:
冲积扇在空间上是一个沿山口向外伸展的巨大锥(扇)形沉积体。
其锥顶端指向山口,锥底向着平原,平面上是沿山口向外辐射的扇状。
扇体的纵向呈上凹底部不平整的楔形,横向上呈上凸的透镜状。
冲积扇有如下识别标志:
①岩性:
岩性差别大,多以砾岩为主,砾石间充填砂、粉砂和泥。
②结构:
粒度粗,成熟度低,圆度不好,分选差。
③沉积构造及颜色:
冲积扇沉积属间歇性急流成因,故层理发育程度较差或中等,扇根显示块状层理或不规则层理,细粒泥质为薄的水平层理,粗粒沉积中有时见不明显和不规则的交错层理,底部常见充填冲刷构造,泥质表面有泥裂、雨痕、流痕等。
④生物化石:
几乎不含动植物化石,也很少含有机质。
⑤C-M图:
河床及漫流沉积,C-M图上呈向上弯曲的图形,只有P-Q-R缺RS段,说明悬浮沉积特征,泥石流呈近于与C=M线平行的长条状图形,但分选差得多。
⑥沉积相组合:
横向上向源区与残积-坡积相邻接,向沉积区多与冲积平原相接。
2.论述河流沉积的多阶性及其成因。
答:
在一个地区的河流沉积剖面上,河床亚相的底部滞流沉积和点砂坝沉积构成其下部层序,称为底层沉积,堤岸亚相和河漫亚相构成其上部层序,称为顶层沉积,二者的垂向叠置,组成了一个典型的间断性正韵律或正旋回,构成了河流沉积的所谓的“二元结构”,通常称为河流沉积的一个阶,若二元结构重复出现,就形成了河流沉积的多阶性。
河流沉积的多阶性有两种成因:
一种是由区域性地壳振荡运动所造成,称为构造多阶,其特征是:
分布广,具区域性,韵律和旋回性明显,最低部具明显的冲刷侵蚀界面,韵律间自下而上无粒度由粗变细的总趋势;另一种由于河床在河谷中侧向迁移的结果,称为迁移多阶,其特点是分布范围相对较小,横向较易变化,韵律间自下而上,粒度具由粗变细的总趋势。
3.论述辫状河流(粗粒)的沉积特征。
答:
辫状河流的沉积特征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岩石类型及其组合:
辫状河流沉积以砾石和砂为主,局部夹粉砂和粘土,形成所谓“砂包泥”的宏观沉积特征。
由于距物源区较近,岩石成分复杂,成分成熟度低,常为混合砂岩或岩屑砂岩。
(2)粒度分布:
碎屑的粒度范围变化大,分选较差。
典型辫状河的粒度分布特征在概率图上有三个总体存在,其中牵引总体(占50~70%)和悬浮总体(占30%左右)发育,而跳跃总体只占很少的百分比,斜率低,分选差,由于缺乏跳跃颗粒,粒度分布为明显的双峰型,C-M图主要显示PQR段的图形。
(3)沉积构造:
层理类型具多样性,但以在层序底部出现块状或不明显平行层理砾岩,巨型槽状交错层理或大型板状交错层理砂砾岩为特征,砾石有时具叠瓦状构造,呈叠瓦状的扁平砾石向上游方向倾斜,其长轴垂直于水流方向排列。
(4)沉积层序:
目前尚未概括出一个典型的辫状河沉积序列模式,与曲流河沉积层序比较,辫状河流沉积层序的特点是:
a.粒级较粗,砂砾岩发育;b.槽状交错层理发育,且规模较大c.泛滥平原细粒沉积物较薄或不发育。
(5)砂体形态:
河道砂坝在宏观上主要是透镜状或板状,底部冲刷面清楚。
4.论述曲流河沉积的亚相特征。
答:
根据环境和沉积特征可将曲流河沉积相进一步划分为河床、堤岸、河漫、牛轭湖四个亚相,各亚相沉积特征如下:
(1)河床亚相:
其岩石类型以砂岩为主,次为砾岩,碎屑粒度是河流相中最粗的,层理发育,类型丰富多彩。
缺少动植物化石,仅见破碎的植物枝、干等残体,岩体形态多呈透镜状,底部具明显的冲刷面。
(2)堤岸亚相:
垂向上,常发育在河床沉积的上部,相对河床亚相而言,属顶层沉积,其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组成,层理以小型波状交错层理,小型槽状交错层理为特征,泥岩中可见水平层理,钙质结核,干裂,雨痕,虫迹以及植物根等,还可见植物化石碎片。
岩体形态沿河床两侧呈弯曲的砂垄和舌状,剖面上呈透镜状。
(3)河漫亚相:
平面上位于堤岸亚相外侧,分布面积广泛,垂向上位于河床或堤岸亚相之上,属河流顶层沉积组合,其岩石类型主要为粉砂岩和粘土岩,层理主要为波状层理和水平层理。
(4)牛轭湖亚相:
其岩石类型主要为粉砂岩及粘土岩,粉砂岩中具交错层理,粘土岩中发育水平层理,常含有淡水软体动物化石和植物残骸,岩体呈透镜状。
5.论述古代河流沉积的主要鉴别标志。
答:
古代河流沉积的主要鉴别标志如下:
(1)岩石类型及其组合:
以碎屑岩为主,次为粘土岩,碳酸盐岩较少出现,在碎屑岩中又以砂岩和粉砂岩为主,砾岩多出现在山区河流和平原河流的河床沉积中。
(2)岩矿特征:
一般不稳定组分多,成熟度低,砾岩多为复成分的,砂岩以长石砂岩,岩屑砂岩为主,个别也出现石英砂岩,泥质胶结者居多,间或有钙、铁质胶结者。
粘土矿物主要为高岭石,反映酸性环境。
(3)结构:
以砂、粉砂为主,分选差至中等,分选系数一般大于1.2,粒度频率曲线常为双峰,概率曲线显示明显的两段型,且以跳跃总体为特征,由跳跃总体和悬浮总体组成。
C-M图上呈S型,有较发育的PQ、QR、RS段。
(4)沉积构造:
层理发育,类型繁多,但以板状及大型槽状交错层理为特征,细层方向指示砂体延伸方向,倾角15°~30°,常见流水不对称波痕,也可见砾石的叠瓦状排列,扁平面倾向上游,倾角约为10°~30°;河流沉积的最底部常见明显的侵蚀,切割及冲刷构造,并常含泥砾及下伏层砾石。
(5)生物化石:
常见破碎的植物枝、干、叶等,河床亚相典型的指相化石为硅化木,河漫沼泽沉积中可见炭化植物屑或完整的植物化石,在时代较新的河流相地层中可见到脊椎动物化石。
(6)沉积层序:
在沉积剖面上,自下而上表现为下粗上细的间断性正韵律或正旋回,每个旋回底部是冲刷面,一个完整的河流沉积层序从下而上由河床滞留沉积开始,向上依次出现点砂坝或河道砂坝以及泛滥平原沉积,即具有“二元结构”。
(7)砂体形态:
在平面上多呈弯曲的长条状,带状,树枝状等,在横切河流的剖面上,呈上平下凸的透镜状或板状。
6.论述湖泊分类。
答:
湖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类:
(1)含盐度:
有两种划分方案:
其一,含盐度>3.5%为咸水湖泊;含盐度<3.5%为淡水湖泊。
其二:
含盐度<0.1%为淡水湖,含盐度为0.1~1%为微咸水湖,含盐度为1~3.5%为咸水湖,含盐度>3.5%为盐湖。
(2)沉积物特征:
分为碎屑沉积湖泊,以陆源碎屑沉积为主;化学沉积湖泊以化学岩沉积为主。
二者之间常有许多过渡类型。
(3)地理位置:
可分为近海湖泊和内陆湖泊。
(4)成因:
可分为构造湖(断陷湖、坳陷湖),河成湖(如鄱阳湖,洞庭湖)、火山湖(如长白山的天池),岩溶湖和冰川湖等。
(5)库卡尔等根据干旱程度,地理环境,沉积物类型及其供应的充分程度,首先划分出永久性(稳定性)湖泊和暂时性(间歇性)湖泊。
永久性湖泊进一步划分为陆源碎屑沉积型,化学沉积型、生物沉积型,湖沼沉积型等四种类型。
暂时性湖泊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干盐湖沉积型和盐沼沉积型两类。
7.论述陆源碎屑湖泊的亚相类型及其主要沉积特征。
答:
根据湖泊相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可将湖泊相区分为滨湖、浅湖、深湖、湖湾及湖泊三角洲、湖泊扇三角洲、湖底扇等七个亚相。
(1)滨湖亚相:
滨湖是指湖泊洪水位与枯水位之间的地带。
滨湖亚相的沉积特征与滨湖地带的物源供应状况关系十分密切。
在靠近基岩的滨湖地带可形成以砾石为主的沉积物,砾石多具定向排列,其长轴一般平行于岸线分布。
在砂质供应较为充分的滨湖地带,可形成以砂为主的沉积物,发育块状层理及浪成交错层理。
在间歇性有砂质供应的滨湖地带多形成砂泥互层沉积。
在缺乏砂质供应的滨湖地带,其沉积物以泥质为主,泥岩可见泥裂、雨痕及植物碎片。
在缺少植被覆盖的情况下,泥岩的颜色为灰色和紫红色交互出现,向湖盆方向灰色泥岩逐渐增多,紫红色泥岩逐渐减少。
(2)浅湖亚相:
浅湖是指枯水位之下至浪基面之间的地带。
沉积物与陆源碎屑供应有关。
在砂质供应充分的情况下,出现较多的砂质;在缺少砂质供应的情况下,沉积物主要是粘土和粉砂,可夹少量的化学岩薄层或透镜体。
砂岩一般分选磨圆较好,层理类型主要有小型交错层理、波纹层理、脉状层理,波状层理及透镜状层理,也可见生物扰动构造和浪成波痕。
生物化石丰富,保存完好。
常见薄壳的腹足、瓣腮类等底栖生物,以及介形虫和鱼类等化石。
少见菱铁矿、鲕绿泥石等还原条件下的自生矿物。
(3)深湖亚相:
主要是暗色泥质沉积可夹有化学岩。
层理类型主要是块状层理及水平层理。
生物化石以浮游生物为主,底栖生物少见,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4)湖湾亚相:
湖湾是由于水下隆起地形的遮挡造成的半封闭湖区,水体较为安静。
沉积物以暗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可夹有薄层白云岩和油页岩。
沉积构造主要是块状层理、水平层理、季节性韵律层理,可见泥裂、雨痕、生物潜穴,生物化石主要是特殊的浅水动物化石。
(5)湖泊三角洲:
湖泊三角洲是河流入湖形成的沉积体,具有三层结构。
顶积层特征与河流相相似,河道的砂质沉积包裹在河道间的泥质沉积物中;前积层以砂质沉积为主,砂质较为纯净,向上粒度变粗。
底积层以暗色泥质沉积为主,可夹有砂质重力流沉积。
(6)扇三角洲:
扇三角洲是冲积扇直接入湖形成的沉积体。
其沉积特征与冲积扇相似,以砾岩大量发育为特色,可有含砾砂岩及砂岩。
这些粗粒沉积物夹在细粒湖泊沉积物中。
(7)湖底扇:
湖底扇是重力流在湖泊较深部位形成扇形沉积体,以砂质沉积为主,夹在深湖沉积物中。
8.论述陆源碎屑湖泊相的主要鉴别标志。
答:
鉴定标志如下:
(1)岩石类型:
以粘土岩、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少见砾岩。
①砾岩少见,且仅分布于滨湖地区。
②以长石砂岩,岩屑质长石砂岩和长石石英砂岩为主③粘土岩:
广布于半深-深湖中,含有机质高,深水还原环境,为良好的生油岩。
④出现厚度小分布有限的泥灰岩、硅藻土、油页岩、石膏、盐岩等。
(2)构造特征:
多发育水平层理,亦有块状层理,近岸区可见交错层理,波状层理,亦可见波痕、泥裂、雨痕。
(3)生物化石:
生物化石较丰富,常见介形类,瓣鳃类、腹足类,尤以介形类大量出现为湖泊环境的标志。
发育有轮藻、兰绿藻等。
新生代有蜘蛛昆虫、鸟、鱼两栖及哺乳纲化石,亦发育有植物根、叶、干孢粉等。
(4)区域组合:
周围为河流相所包围。
各种不同粒级的沉积相围绕湖盆呈环带状分布。
(5)沉积厚度:
与地壳升降幅度及物质供应的丰富程度有密切关系,因此不同地区厚度有较大变化,如松辽盆地白垩系厚度达5000米以上。
9.论述陆源碎屑湖泊相与油气的关系。
答:
陆源碎屑湖泊相具有油气生成和储集良好条件:
深湖亚相、湖泊三角洲底积层及半深湖亚相均发育大量泥质沉积,且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具有巨大的生油潜力。
在滨、浅湖地带发育有滨、浅湖砂质沉积、湖泊三角洲砂质沉积、扇三角洲砂质沉积,在深湖区发育有湖底扇砂质沉积。
这些砂质沉积体或位于生油相区的上倾方向,或包裹在生油岩中,对油气储集十分有利。
在湖泊充填过程中,往往出现多套生、储、盖组合,后期的生油层往往是前期储层的良好盖层。
因此湖泊相存在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和匹配条件,它是极为有利的油气聚集相带。
我国大部分油气田与湖相有关。
10.论述滨岸相(海滩相)的主要鉴别标志。
综合现代和古代海岸的沉积特征,滨岸相的主要鉴别标志如下:
(1)岩矿特征:
一般说,海岸沉积的砂质较纯,石英等稳定组分含量高,重矿物相对较富集,圆度、分选较好,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较高。
(2)粒度分布特征:
概率图上显示跳跃总体发育,斜率大,分选好,有时明显存在两个次总体。
(3)沉积构造特征:
近滨带槽状、板状交错层理发育,近滨下部可见水平层理及生物潜穴,前滨带发育有大型海滩冲洗交错层理,沿层面见有水流线理或剥离线理,沿层面还常发育有各种浪成波痕,菱形波痕、细流痕以及其它层面构造。
其中尤以大型冲洗交错层理是海岸沉积最典型的标志。
(4)生物学特征:
常见数量不等的各门类海相生物化石及其碎片,有时在滨线一带可形成薄的介壳层,其一般都具有破碎、磨损和圆化现象。
(5)垂向沉积层序:
以进积型最发育,呈现出下细上粗的反旋回特征。
自下而上依次出现滨外-近滨-前滨-后滨沉积。
(6)砂体形态:
常平行于海岸线走向呈线状分布,并往往成排出现,剖面上常呈下平上凸的透镜状或席状。
11.论述三角洲形成的控制因素。
答:
三角洲的形成和发育受以下因素控制
(1)河流的作用:
河流的流量和输砂量是三角洲形成的物质基础,流量大,输砂量大,则有利三角洲的形成
(2)蓄水体(海、湖)密度与河水密度差异:
①当河水密度大于蓄水体密度,形成平面喷流,形成如海底峡谷中的高密度流——浊流。
②河水密度小于蓄水体密度为低密度流属平面喷流,常发生在河流入海的河口处,形成海成三角洲。
③河水密度二蓄水体密度,为等密度流,属轴状喷流,常发生在河流入湖的河口处,形成湖成三角洲。
(3)蓄水体的水动力作用:
波浪、潮汐、海流对河流输入的泥砂有改造、剥蚀等阻止作用,若前者能量大于后者就不利于三角洲的形成。
(4)河口区海底地形:
若地形平缓、水浅,有利于泥砂的堆积,否则不利。
(5)盆地的构造特征:
若蓄水盆地构造稳定、沉降速度略等于沉积速度,对三角洲形成有利,否则不利。
12.论述河控三角洲相的亚相、微相特征。
答:
根据河控三角洲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可将其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亚相、前缘亚相、前三角洲亚相。
三角洲平原亚相划分为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分流河道间四个沉积微相。
前缘亚相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分流间弯、河口坝、远砂坝及席状砂等沉积微相,在同一三角洲这些沉积微相一般不同时出现。
前三角洲主要是在弱水动力条件下形成的泥质沉积,一般不做微相划分。
(1)三角洲平原亚相:
其岩石类型有砂岩、粉砂岩、泥岩。
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多为中等,具块状层理和各种交错层理。
在垂直河道的断面上,同一层位砂岩呈多个透镜状分布,在平面上,砂体呈分叉条带状展布,泥岩中可见块状层理、水平层理及泥裂和雨痕,可含有大量植物化石,少量动物化石。
①分流河道沉积微相:
其沉积物以砂岩为主,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多为中等,具块状层理和各种交错层理。
在垂直河道的断面上,同一层位砂岩呈多个透镜状分布,在平面上,砂体呈分叉条带状展布。
②天然堤沉积微相:
其特征与河流相天然堤相似,典型特征是砂泥岩薄互层,砂岩中可见块状层理、小型交错层理、爬升层理,泥岩中多见块状层理,少见水平层理及暴露构造。
可含植物碎片。
③决口扇沉积微相:
其特征与河流相决口扇相似,其岩石类型有砂岩、粉砂岩、泥岩。
主要为向上变细的正粒序,少见反粒序。
砂岩中可见块状层理、大型和小型交错层理,粉砂岩中可见块状层理及小型交错层理、爬升层理,泥岩主要为块状层理。
④分流河道间沉积微相:
其特征与河流相河漫沉积相似,其沉积物主要有泥岩、碳质泥岩及煤层。
泥岩的颜色有紫红色、杂色及灰绿色。
(2)三角洲前缘亚相:
其主要沉积物为砂,可有粉砂和泥质沉积。
砂岩砂质较纯,交错层理发育。
泥岩的颜色多为灰色色调。
各微相特征如下:
①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
它是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的水下延伸,二者特征极为相似。
②水下天然堤沉积微相:
它是三角洲平原天然堤的水下延伸、二者特征极为相似。
③水下决口扇沉积微相:
它是水下分流河道决口在水下分流间湾形成的沉积体,其特征与三角洲平原决口扇相似,只是一般夹在灰色色调的分流间湾泥质沉积物中。
④分流间湾沉积微相:
其沉积物主要灰色色调的泥质,可有少量的粉砂及泥质粉砂。
可见块状层理、水平层理及透镜状层理。
可见植物碎片及广盐性动物化石。
⑤河口坝沉积微相:
河口坝是三角洲沉积最具特色的部分,其沉积物主要是砂,一般砂质纯净,交错层理发育,浪成波痕和水流波痕均可出现。
垂向上呈向上变粗的反粒序。
⑥远砂坝沉积微相:
远砂坝沉积微相位于河口坝的前方,其沉积物有砂、粉砂、泥。
向盆地方向砂质逐渐减少、泥质逐渐增多,其层理类型较为丰富,可见小型交错层理、脉状层理、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水平层理、块状层理、生物扰动构造。
垂向上呈向上变粗的反粒序。
⑦前缘席状砂沉积微相:
它是河口坝及远砂坝沉积物经过波浪改造和再分配的产物。
其沉积物为纯净的砂,沉积构造主要为浪成交错层理。
(3)前三角洲亚相:
其沉积物主要为泥、其中可夹有重力流成因的砂。
泥质沉积物的颜色为灰色及深灰色。
含有大量的广盐性生物化石。
由于其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单调,一般不作微相划分。
13.论述三角洲相的鉴别标志。
答:
三角洲相的鉴别标志如下:
(1)岩石类型:
以砂岩、粉砂岩、粘土岩为主,在三角洲平原沉积中常见有暗色有机质沉积,如泥炭、薄煤层等,无或极少砾岩和化学岩,碎屑岩的成分、结构成熟度较河流相高。
(2)粒度分布特征:
三角洲由陆向海方向,砂岩中的碎屑粒度和分选有变细变好的总趋势,在C-M图上,三角洲前缘具有QR和RS段,并以RS段最发育。
在概率图上,远砂坝沉积的粒度分布主要由细粒的单一悬浮总体组成,河口坝沉积有三个次总体发育,以跳跃总体为主,分选好,其它两个总体含量少,分选差。
(3)沉积构造:
层理类型复杂多样,河流、海洋波浪、潮汐作用形成的各种构造同时发育,如砂岩中和粉砂岩中见流水波痕,浪成波痕,板状、槽状交错层理,泥岩中发育水平层理,此外还发育有波状、透镜状层理、包卷层理、冲刷-充填构造、变形构造、生物扰动构造等。
(4)生物化石:
海陆混生,原地生长的主要为广盐性生物,如瓣腮类、腹足类,介形虫等,异地搬运埋藏的主要为河流带来的陆生动植物碎片,在一个完整的三角洲垂向层序中海生生物化石多出现于层序的下部,向上逐渐减少,但陆生生物化石向上增多,甚至在顶部出现沼泽植物堆积而成的泥炭或煤层。
(5)沉积层序:
垂向上出现下细上粗的反旋回层序,在层序顶部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沉积为下粗上细的正旋回,它反映三角洲在横向上的相序递变。
其与河流相沉积的间断性正旋回有显著的不同。
(6)砂体形态:
在平面上呈朵状或指状,垂直或斜交海岸分布,剖面上呈发散的扫帚状,向前三角洲方向插入泥质沉积之中,与前三角洲泥呈齿状交叉。
14.论述三角洲相与油气的关系。
答:
三角洲相与油气的关系密切,因为有如下有利条件:
①生油条件:
前三角洲,水体安静,有机质含量高为还原环境,可向石油转化,为良好的生油环境,其中含有机质高的泥岩为良好的生油岩。
②储集条件:
三角洲前缘有发育良好的河口砂坝、远砂坝和席状砂等砂体,其砂质较纯,分选性好,储油物性好,并临近生油环境的前三角洲,是良好的油气储集环境。
③盖层条件:
三角洲破坏期的海相泥以及分流间湾泥以及三角洲平原的沼泽泥是良好的盖层。
④圈闭条件:
三角洲向海推进时,可产生同生滚动背斜及同生断层,形成良好的构造及岩性构造圈闭。
15.论述鲍玛序列各层段的划分及特征。
答:
根据鲍玛的研究,在一个完整的单一的浊流沉积序列中,往往由五个特殊的沉积构造单元组成,被后人称谓经典的浊积岩。
自下而上为:
A段:
底部粗粒递变段,由砂组成(底部为砾)向上粒度由粗变细,底部有各种铸模及冲刷-充填构造。
B段:
下平行层理段:
由细砂和粉砂组成,平行层理发育。
C段:
水流波纹(变形)段,由粉砂岩组成,具发育包卷层理等。
D段:
上平行纹理段,由粉砂质泥岩组成,具有水平层理。
E段:
泥岩段,由质纯的泥岩组成,系浊流通过后,留在后面的稀薄的浊雾状水流沉积而成。
上述序列说明,从A段-E段是浊流流动强度及悬浮沉积物沉积速度由强逐渐减弱的过程。
16.论述重力流沉积物(岩)的基本特征。
答:
(1)岩石学特征:
重力流沉积物(岩)常见以下几种岩石类型:
a.典型浊积岩:
是指具有不同段数鲍玛层序或序列的浊积岩。
b.块状砂岩:
是指层内结构均一的砂岩或含砾砂岩。
c.叠复冲刷粗砂岩,常表现为“A、A、A”序,此处“A”是指一个递变层或一次重力流事件,有时演变为“ABABAB”序。
每一个递变层之上均连续沉积有厚薄不等的平行层理砂岩。
d.卵石质砂岩:
是一种厚度较大,显叠覆递变的砾质砂岩层,每个递变层的下部含砾多,向上逐渐减少。
e.颗粒支撑砾岩:
以再沉积砾石为主,细粒充填孔隙,并构成支撑,随细粒物质增加,可过渡为卵石质砂岩。
f.杂基支撑的岩层:
由粉砂和粘土组成的杂基含量一般为25~50%,可细分为杂基支撑砾岩,杂基支撑砂砾岩和杂基支撑砂岩等,有时显递变现象。
g.滑塌岩:
是指泥砂混杂并且有明显同生变形构造的岩层,随着砂的减少可过渡为具变形层理的页岩。
(2)成分特点:
在矿物成分上和化学成分上都复杂,以复成分砾岩和杂砂岩为特征。
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都较低。
(3)结构特点:
颗粒杂基比值低,分选性很差到较好,概率图上只有一条斜度不大的较平的直线或微向上凸的弧线,粒度范围分布很广,分选差。
在C-M图上,点的分布平行于C=M线。
总体上反映悬浮或递变悬浮沉积为主的特点。
(4)沉积构造特征:
以递变层理或叠覆递变层理为其最主要的鉴定标志,其次还有平行层理,波状层理,旋涡层理,滑塌变形层理等。
此外,诸如槽模、沟模、重荷模、撕裂屑、旋涡层、变形砾、直立砾、漂浮砾、碟状构造,水下岩脉等,也具良好的指相性。
(5)生物化石特征:
可见指示深水环境的有孔虫、放射虫、钙质超微化石外,深水的遗迹化石如平行层理的爬迹,网状迹,平行潜穴等也具有良好的指相性。
(6)微观下所见的再沉积组分诸如破碎鲕粒,化石碎片,晶体碎屑和植物屑,以及泥晶包壳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重力流沉积作用。
17.论述碎屑岩相分析的主要进展。
答:
近一、二十年来,碎屑岩相分析在以下几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1)划相精度方面: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的发展,划相的精度要求愈来愈高,当前研究的重点是三级相,并进一步研究砂体内因沉积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非均质性变化;当前重点研究的相类型是:
陆相中的湖泊相、河流相、过渡相中的三角洲相,与滨岸砂体有关的沉积相,海相中的陆棚、海底扇、深海平原的浊积相等,并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有所加强。
(2)划相标志方面:
冲破了许多旧有的概念。
将今论古,运用对比岩石学方法建立相标志系统,即将岩性、古生物、地球化学、测井、地震等多方面信息综合起来,组成一个相标志系列,并重新认识和检查一些老的标志,在划相精度和认识上定会有很大提高。
(3)相模式及其应用方面:
在现代和古代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研究基础上,已建立了各种典型的相模式,如冲积扇相、三角洲相,沿岸沉积相、海底扇相、深水浊积岩相等相模式日趋完善,并出现不同的相模式表示方式,如静态模式、动态模式、简化模式、数学模式和标准模式等。
(4)数学模拟模式:
一些沉积学家如Reading、Walker1965,1984,Selly1969等,为了克服相分析中的主观随意性,倡导了数学统计相分析法。
并用此法对一些地区进行分析,得出了较为符合实际情况的相组合或相层序。
18.论述欧文(Irwin,1965)的陆表海能量带模式。
答:
欧文继承了肖的陆表海的水能量及沉积相的观点,并进一步提出了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的概念及相带模式。
(1)相带划分:
欧文根据陆表海的水动力条件,主要是潮汐和波浪作用的能量,划分出了三个能量带,即远离海岸的X带(低能带)、稍近海岸的Y带(高能带)和接近海岸的Z带(低能带)。
(2)各相带的能量及沉积特征如下:
X带(低能带):
①其海底位于浪基面以下,安静缺氧是低能环境,宽约几百英里。
②沉积物主要来自Y带的细粒物质(灰泥)。
③各种底栖生物和藻类都不发育,而来自高能带的大量有机物质以及各种浮游生物和自游生物可以堆积下来。
④沉积物多呈暗色,有利于生油。
⑤若有海流干扰,也可有生物群繁殖和较粗的生物碎屑堆积。
Y带(高能带):
①从波浪冲击海底的地点起,向海岸方向延伸,直到波浪及潮汐的能量大部被消耗掉为止,是高能带,宽约几十英里。
②此带向海方向一侧,常形成生物礁或生物滩,向陆一侧,则堆积各种较粗的颗粒(如鲕粒、生物碎屑、内碎屑),并大都被磨蚀,分选良好,粒间孔隙度高,是良好的油气储集岩。
Z带(低能带):
①位于Y带向陆方向直到滨岸为止,水浅,波浪及潮汐作用微弱,为低能环境,宽可达几百英里。
②在干热条件下形成白云石以及各种盐类矿物沉积。
③此带所形成的岩石主要是泥晶石灰岩,泥晶白云岩以及蒸发岩。
④化石少见,叠层藻席相当发育。
评述:
因地质历史中的碳酸盐岩,绝大部分是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的产物,所以欧文的以水动力能量为依据而划分的三个能量带就具有普遍意义,并为后来他人建立相带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19.论述拉波特(Laporte,1967)潮汐作用相带模式。
答:
拉波特(Laporte,196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述 古代 河流 沉积 主要 鉴别 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