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教育学.docx
- 文档编号:30525439
- 上传时间:2023-08-16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28.10KB
教育与教育学.docx
《教育与教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与教育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定义:
广义、狭义
教育的基本要素:
受教育者、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的本质:
人类独有的社会现象、自觉的培养过程、三要素的相互影响(有目的的培养人)
教育的功能:
含义(影响和作用);类型(个体与社会功能、正向与负向功能、显性与隐形功能)
教育的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动物本能)、心理起源说(儿童无意识模仿)、劳动起源说(劳动基础)
原始社会教育(特征:
主要无阶级性)
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改革:
夏代—学校教育形态
西周—官学、六艺、小学产生
中国春秋战国—私学
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
古代学校教育宋代—程朱理学、四书教学的基本教材科举考试依据
古代印度:
宗教至高无上,教育经典《吠陀》
古代埃及:
文士学校(培养从事书写计算工作的人)
古希腊罗马:
古代斯巴达教育(五项竞技)、教会教育(
七艺—三科四学)、骑士教育(七技)
我国清朝末年:
洋务教育(西学—西政、西艺、西史)
近代民国时期:
蔡五举(大学区)、初之父(四三化)、
近代社会教育溟乡村(问症结)、培职业(主目张)
鹤群活(三五张)陶生活(论基石)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马丁·路德—平民学校之父)、天主教~)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新教育(新学校教育—资产阶级教育)、进步教育)
现代教育:
(特征、教育思潮、新教育特点、发展趋势)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定义:
(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
教育学的萌芽:
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孔(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孟(五伦)、荀、墨(人性素丝说、三表法)、道、朱熹(读书法—循、熟、虚、切、着、居)、学记(建国、教、尊、藏、豫时、启、长、学)
古代西方教育学思想苏格拉底(产婆术—启发式教学)、柏拉图(《理想国》,重视早期教育,寓学习于游戏)、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教育家)、昆体良(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雄辩术原理》—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教法的著作)
教育学的创立与变革:
教育学科的建立培根—近代实验科学鼻祖,首次教育学一门独立学科
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班级授课制,泛智教育
《大教学论》—独立学科标志,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卢梭—《爱弥儿》世界以外无书籍,事实以外无教材
康德—《康德论教育》,大学开讲座
裴斯泰洛奇—小学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第一个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于实践的
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绅士教育
规范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发展:
规范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传统教育学派代表
《普通教育学》—规范教育学的建立,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两个理论基础,四段教学法,第一个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新三中心论”—,儿童、活动、经验,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
马克思教育学的发展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马卡连柯—平行教育原则
当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教育学派别的形成实验教育学(拉伊、梅伊曼)、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克伯屈)、批判教育学、制度教育学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赞科夫—《教学与发展》,教学走在学生的前面才是好的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布鲁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瓦根舍因—范例教学理论
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的理论
当代中国教育哲学流派
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社会对教育的制约
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决定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决定教育的结构和人才培养得规格
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革与发展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决定受教育权
制约着教育的目的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决定着教育体制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
影响着教学方法的使用
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能够改变教育的观念
影响教育的质量和数量
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
教育技术的影响
(二)教育对社会的影响
教育对生产力的影响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培养所需人才(主要途径)、促进民生、影响政治经济舆论的力量
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对文化的作用、学校文化、学生文化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在生产科学技术知识、推进科学的体制化、具有科研功能、推进科研功能
(三)教育相对于社会发展的独立性
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本身的历史继承性: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身心发展的概述
个体身心发展的概述:
概念:
个体不断变化的过程
内容:
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差异性
(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观点:
内发论:
完全由个体内部自然因素决定(孟子、威尔逊(基因复制)、
高尔顿(遗传决定论的鼻祖)、格尔赛(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外铄论;实质环境影响的结果(荀子、洛克、斯金纳、华生(一打婴儿))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遗传及其作用(生理前提或物质前期)
环境及其作用(提供了多种可能)
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作用(内因和动力)
学学校教育及其作用(主导作用)
第四章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概念:
把受教育的人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的意义和功能:
意义:
教育工作的方向、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教育的最高理想、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功能:
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依据和标准)
教育目的依据: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主要依据)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教育目的确立中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重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教育无目的论、生活本位论(教育准备生活说—斯宾塞、教育适应生活说—杜威)
教育目的层次结构:
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方针:
国家或党政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
目的:
强调教育活动要达到的最终结果
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
形式(强调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或能力)、实质(传授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内容)
(二)我国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
德、智、体、美、劳
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发展、贯穿全过程,渗透各方面,
素质教育的实施:
转变观念、加强教育发展、课程和教学改革、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完善督导评价制度、建设教师队伍、改革用人制度、衔接
素质教育实施容易出现的误区:
不要尖子生、什么都学、多上文体课、减负、不考试、影响升学率
第五章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的概述:
广义:
国民教育制度(教育设施和规章制度)
狭义:
学校教育制度(体制,规定了学校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
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据:
政治制度、经济基础、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本国学制的历史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
前制度化教育(人类早期)
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非制度化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范围内,改变的是形式和观念)
现代学制的类型:
双轨制(不同对象规定不同的受教育权利——英国)
单轨制(小学到大学,形成连续阶梯的学制——美国)
中间型学制(介于单双之间——苏联)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加强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
高等教育类型日益多样化
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终生教育体系的构建
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界限逐渐淡化
(二)我国的学制
我国学制的发展:
壬寅学制(1902)我国颁布的第一个近代学制,没有实行
癸卯学制(1903)我国实行的第一个近代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壬戌学制(1922)新学制、六三三学制,美国为蓝本
建国初期学制改革1985,义务教育—现代文明的标志
1993,纲要-总目标-(两基、两全、两重)
1995,教育法
1999深化-终身教育
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义务教育:
概念(特点:
强制性、免费性、普及型)
我国义务教育的确立和发展:
1986确立
国外义务教育的确立和发展
终身教育:
概念、特征(终身、广泛、全民、灵活和实用)
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保罗.朗格朗提出
1929,英国耶克斯利《终身教育》—世界上第一本教育专著
1927埃德加察尔《学会生存-》把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结合起来
终身化是学习化社会的基本特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终身教育最终形成的标志
终身教育思想对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
形成了对教育全新认识,全新理解
促进了教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学习化
加强学校与社区、职业界的结合
重视人的受教育权学习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
第六章学生与教师
(一)学生
学生的本质属性:
是教育活动的对象;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处于不断发展中的人
学生的社会地位:
1989《儿童权利公约》;主体地位
学生的合法权利:
受教育权、人身权、财产权、法律规定儿童享有的权利
学生的义务:
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努力学习、遵守管理制度
(二)教师
教师:
含义(广义、狭义)
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
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的职业
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目的的职业
教师的作用:
文化的传播者、灵魂的工程师、成长的促进者
教师的职业角色:
传道授业者、父母和朋友、榜样示范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研究者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特点:
多样化)
教师劳动的特点:
复杂性(对象差异)和创造性(教育机智)、长期性(长期过程)和间接性(学生为介)、
主体性和示范性、连续性(交接班时间界限)和广延性(没有严格的劳动场所界限)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教育教学的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薪资休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教师的职业化内容:
教师的职业能力素养(学科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素养、综合能力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热爱教育事业和学生、个性品质、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师的专业发展:
概念:
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专业意识、态度、知识、品质、技能)
内容:
专业精神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深化和拓展、专业能力的提高、专业自我的形成
途径:
培训、自学、教学活动
(三)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概述:
含义、内容(授受关系、平等关系、促进关系)、两种对立关系(教师中心、儿童中心)
师生关系的类型:
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良好师生的关系的作用:
是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重
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人格的形成
良好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
教师方面(态度、领导方式、智慧、人格)
学生方面(对教师的认识)
环境方面(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组织环境)
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基本策略: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发扬教育民主、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教师威信:
权利威信、信服威信
第七章课程
(一)课程概念
课程的概念:
广义(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一门学科)
课程的类型:
学科固有属性(学科课程、经验课程)
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分科课程、综合课程)
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课程的任务(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
课程的呈现方式(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
(社会发展、知识水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几种典型的课程理论: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学科中心课程理论)斯宾塞、赫尔巴特、布鲁纳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布拉梅尔德
学者中心课程理论(儿童中心课程理论)杜威(经验主义)奈勒(存在主义)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概念:
广义: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教学目标)
狭义:
教育与学生的关系(主指教育目标、不含教育方针)
课程目标的分类:
生成性目标(教育过程中自然生成的)
行为性目标(期待学生的学习结果、功能:
导向、激励、评价、控制)
表现性目标(生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普遍性目标(影响大的教育目的或者教育宗旨)
三维目标
课程目标的确定:
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的需要、学科的发展
(三)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概念:
有目的、有计划的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等的系统化的活动
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
课程计划:
概念:
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具体规定:
科目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的编制、学周安排
中小学课程设置:
小学(综合为主)、初中(分科与综合)、高中(分科为主)
课程标准:
概念:
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具体规定:
教学目的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结构、进度、基本要求
构成:
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
教科书:
编排方式:
螺旋式上升(内容上重复出现)直线式上升(内容上不重复出现)
遵循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适用性、基础性、衔接性
编排的要求、作用
(四)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含义:
计划付诸于实践的过程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课程本身、教师水平、交流合作、组织领导、外部因素
课程实施的结构:
课程表、教学任务、了解学生、教学模式、单元或课具体规划、教学活动、评价
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
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
(五)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的含义:
检查课程效果如何,并改进和决策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
泰勒(课程评价之父)泰勒原理(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评价)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关注预期目标、还要关注非预期目标)
CIPP评价模式:
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第八章教学
(一)教学概述
教学的概念:
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的意义:
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学的基本任务:
双基(首要任务)、智力、体力、审美和品德思想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
是一种认识过程(表现:
间接性、交互性、教育性、引导性、简捷性)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间接性(间接经验,直接体验)、发展性(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
教育性(传授知识与品德教育)、双边性(师主导与生主体)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激发学习动机(求知欲与兴趣)、领会知识(感知(理解)教材,形成表象(概念))
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三)教学原则
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量力性原则
(四)教学方法
常用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讲授(讲解、讲演、讲述、讲读)、谈话、讨论、读书指导))
以直观感知为主(师演示、参观)
以实际训练为主(练习、实验、实习作业、实践活动)
以情感陶冶为主(体验)
以探究活动为主(发现教学)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基本依据、灵活性、综合型、创造性
注入式和启发式的教育思想:
(五)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师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古代)、班级授课制(基本组织形式)、个别教学与现场教学(辅助)
复式教学(特殊形式)、小班教学(新兴教学组织形式)、
其他教学组织形式(贝尔—兰卡斯特制(导生制)、道尔顿制(生自学,师指导)
分组教学、特朗普制(灵活的课程表)、小队教学(协同教学))
(六)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概念:
教学目标为依据,对教学活动及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生学,师教)
教学评价的功能:
指挥定向、判断检查、反馈调节、激励反思
教学评价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
教学评价的类型:
评价基准的不同:
相对评价(常模参照评价选拔人才)
绝对性评价(目标参照评价升级考试毕业考试合格考试)
个体内差异评价(个体过去与现在比较、个体不同侧面比较)
评价功能的不同:
诊断性、形成(当堂小测)、总结性(学期末考试、考核)
评价方法的不同:
定性(质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档案袋~、)、定量(量比)评价
评价的主体:
自我评价、外部评价
(七)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上课:
(中心环节、课的组成部分、类型、一堂好课的具体要求)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课外辅导
学生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检查的方式、基本要求
评定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测验法
测验法:
信度:
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
效度:
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
难度:
试题的难易程度
区分度:
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
(八)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内涵:
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流程
常见的教学模式:
范例教学模式(瓦根舍因)程序教学模式、发现式教学模式(布鲁纳)
掌握学习(反馈)教学模式(布卢姆)、暗示教学(语言)模式(保加利亚、洛扎夫)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罗杰斯—人本主义)直接教学(直接讲授)模式(斯金纳)
新型的教学模式:
新教育、翻转课堂(视频教学)、微课(视频载体记录师讲的重点或精彩瞬间)
微格教学(生少,短时小型课堂教学,录成视频分析。
适用于新教师)
慕课(MOOC)(大规模的网络课程)、跨越式教学(压缩式教学、跳跃式教学)
第九章德育
(一)德育的概述:
德育的概述:
含义:
广义(形成道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狭义(学校德育)
意义:
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
功能:
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教育性功能
德育的目标:
含义:
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制定依据:
时代与社会、国家、民族文化道德传统、受教育者心理特征、品德形成的发展规律
中小学德育目标:
德育内容:
概念:
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总和
我国学校德育内容:
德育基本内容:
公德、私德、职业道德教育
学校德育内容:
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德育具体内容:
爱国、理想、集体、劳动、人道主义社会公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纪律、民主与法治、科学观人生观教育
(二)德育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概述:
概念:
按照目标对生提出要求,促进品德形成的过程
构成要素:
教育者(主导作用)、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的方法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教育者提出的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对学生知(认识)情意(意志)行的培养的过程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过程
(三)德育的实施
德育的原则:
我国德育的主要原则:
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导向性、疏导性、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的原则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途径:
学校德育从途径上分(直接的道德教育、间接地德育教育)
学校德育常用的途径(思想品德课、课外校外活动、劳动、少先队、班会……)
方法:
常用的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教育、陶冶教育、实际锻炼法、
品德修养指导法、品德评价法(奖励批评、惩罚、操行评价)
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
德育的目标、内容、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德育的模式: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科尔柏格皮亚杰)、体谅模式(学会关心的道德模式)
价值澄清模式(训练学生掌握价值判断和决策的方法)、社会学习模式(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集体教育模式(马卡连柯)
第十章班主任与班级
(一)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概述:
含义:
组织者教育者领导者(班级)、贯彻着(思想)、教师(工作)、协调者(教学)
工作任务:
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首要)、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中心)
职责:
习惯、了解教师学生、关心生的健康、课余生活、搞好班级经常性的工作
指导学生参加劳动实践、与家长联系互通情况
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组织者、灵魂者、教育者、领导者、协调者、纽带
领导方式:
专断型、民主型、放任型
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的常规:
了解学生(首要)、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级体(中心)、建立学生档案、个别教育、班会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价、班主任工作计划总结、学习生活指导,学习活动生活管理
个别教育工作:
先进工作、后进生生工作、中等生工作
(二)班级管理
班级的概述:
含义、教育意义、规则(道德性、契约性、强制性)
班集体的概述:
特征:
社会群体(学生和文化)、共同活动体系(教师为中介)、人际关系系统(直接交往)
社会心理共同体(集体主义价值为导向)
构成要素:
共同的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共同生活的准则、一定的心理氛围情感纽带
教育作用:
促进生社会化的重要机构、满足生个体心理需要的场所、促进生个性和谐发展的平台
形成与培养:
确定发展目标、建立核心队伍、建立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班级管理的概念和功能:
概念:
有目的、有计划的师与生双向活动
功能:
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主要)、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基本)
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模式:
内容(常规、教学、德育、卫生、活动、偶发事件)
模式:
常规模式、平行模式、民主模式、目标模式
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问题:
师专断、生参与度低
策略: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