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古诗三首》精品教案.docx
- 文档编号:30522112
- 上传时间:2023-08-16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7.56KB
部编版六年级上《古诗三首》精品教案.docx
《部编版六年级上《古诗三首》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上《古诗三首》精品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六年级上《古诗三首》精品教案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写生字,能正确读写“泊烟渚”、“夜行”、“忽见”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借助注释,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4.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的情感,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借助注释,通过自学,逐字逐句解释,理解诗意。
2.注意古今词义变迁,理解诗意,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诗人生平简介。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喜欢古诗吗?
想必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谁背首古诗给大家听听?
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诗《宿建德江》,让我们通过学习再次感受诗的美好意境吧!
2.释题:
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
谁留宿建德江?
(孟浩然留宿建德江)这首诗就是孟浩然仕途受挫后,南下经过建德江时写下的一首诗。
3.介绍作者:
孟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二、自学古诗,理解诗意
(一)指导读诗,整体感知
1.师范读全诗。
2.自由读诗,注意读音及断句。
3.课件出示古诗,指名读诗,读准生字,强调字音。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4.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二)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出示自学提示:
(1)根据课文注释,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2)小组讨论,议一议如何理解这首古诗。
2.检查自学。
(1)结合诗句理解词语的意思。
(2)出示课文插图,理解诗句意思。
移舟:
划船离岸的意思。
泊:
划船靠岸。
烟渚: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烟渚,指笼罩在烟雾下的江中陆地。
愁新:
即新愁,由落日到黄昏,引起诗人新的愁苦。
野旷:
野,野外。
旷,空旷。
天低树:
天比树还低。
(2)出示课文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
前两行诗句的意思:
“我”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了“我”的心头。
后两行诗句的意思:
旷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
三、入境悟情,体验升华
1.师范读,生闭目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月与人近。
)
师:
刚才同学们描述的这些画面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
(孤独、沧桑、凄凉)
师: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把这种感觉读到诗的字里行间。
(全班齐读。
)
2.师:
读着读着,诗中哪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
(愁)找得真准,看来你已经走进诗人心中了。
来,一起把这行诗来读一读。
3.师:
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
(思乡之愁)你怎么知道他是思乡之愁呢?
从诗中哪一个字看出来的?
(客)客是指谁?
(诗人)诗人把自己说成是客,是因为此时他身处异乡。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王维的那首诗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佳节思亲我们都能够理解,而此时是什么勾起了孟浩然的思乡之情呢?
(日暮)
4.师:
日暮是日落黄昏夕阳西下时分,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呢?
(背着书包回家去。
)现在我们再回到诗人所处的建德江,你又看到了什么?
(空旷的原野和江面上只有诗人一个人。
),如果这时候你是诗人,你会想到什么呢?
(如果我能和家人在一起多好啊!
)思念亲人了;(如果这时候有人陪我说说话多好啊!
)感到寂寞了;(如果这时候我在家乡多好啊!
)怀念家乡了。
诗人孑然独身途经建德江,面对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想到自己(“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那一时间,诗人满怀的愁绪涌上心头。
来,谁来读一读这满怀的愁绪?
(指名读)读出了寂寞之愁、思乡之愁。
5.满怀的愁绪向谁诉说呢?
(月亮)孤人对月是何等的苍凉、孤寂,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课文,如果你是诗人,你会向月亮诉说什么呢?
月亮又会怎样的劝慰他呢?
请同学们拿出笔来把它写下来吧!
6.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此时的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已随月飞远。
他的心飞到(家乡去了)他想到了往日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情景,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呢?
回忆故乡点点滴滴都是幸福,丝丝缕缕都是甜蜜,然而,这里却只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看不到熟悉的家乡山水,听不到亲切的乡里乡音,这里只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忆故乡甜如蜜,思故乡愁满怀,此时此刻作者有的只是(愁)“是呀!
这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罢罢罢,还是看这里,有的只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7.正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让我们来读读下面的诗句。
(大屏幕出示——生齐读)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四、作业设计
背诵《宿建德江》。
板书设计
宿建德江
孟浩然
孤独、沧桑、凄凉
思乡之愁、寂寞之愁
第2课时
一、复习提示
1.指名背诵《宿建德江》。
2.全班一起背诵。
二、语言导入,理解词题
1.说说诗题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时间、地点、事件,6月27日苏轼在西湖边的望湖楼上醉酒题诗)
2.诗人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感知雨骤,探索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提示要发音正确、吐字清晰。
2.指名读。
(指导发音“遮”、“卷”)
3.再指名读。
(出示诗的节奏)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4.教师范读。
古人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读了这么多遍,相信同学们也一定有所发现,接下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结合你的发现想象一下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师范读,生想象画面)
5.交流:
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
(这是场急雨,黑云翻滚、雨大风大,来得快去得也快。
)
四、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出示自学提示:
(1)根据课文注释,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2)小组讨论,议一议如何理解这首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
前两行诗句的意思:
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就下起了倾盆大雨,一颗颗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的落入船中。
后两行诗句的意思:
从地面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乌云吹散。
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如镜,空气清新,远远望去,水天一色。
五、品词读句,联景悟境
师:
苏轼也和你们一样看到了这场来去匆匆的骤雨,可他却抓住了每个精彩的瞬间,将它们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写得多么精妙啊!
请同学们再身临其境读读,找出你最欣赏的诗句,写下你的感受。
(视学生的回答交流各句。
)
1.“黑云翻墨未遮山”
师:
这个“翻”字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翻滚、涌动、云翻墨滚……)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平时有见过吗?
(学生发言。
)从“黑云翻墨”中,还让你感受到什么?
(乌云黑压压的来势迅猛。
)谁能读出这种气势?
(个别读、男生读、齐读。
)诗中什么遮什么?
(乌云遮山。
)下雨前遮住了吗?
(没有。
)你是从哪看出的?
说说你的理解。
这样翻滚来势汹汹的黑云却都来不及遮住山头,这场雨来得还真是够快的了。
2.“白雨跳珠乱入船”
(1)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
(看到了雨很大。
)从哪里感受到?
(“乱”字。
)乱字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
(雨急。
)急到什么程度?
乱到什么程度?
请看屏幕!
(2)播放“骤雨”的课件。
3.“卷地风来忽吹散”
过渡:
黑云翻滚,骤雨狂袭,这时风也不甘示弱,读一读,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风?
(突然狂风大作。
)我们还学过带有“忽”字的诗句吗?
(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忽”字让你感受到什么?
(雪来得快,下得大。
)还有其他带有“忽”字的诗句吗?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忽”字中感受汪伦踏歌相送的突然及让李白感受到突如其来的惊喜)……
4.“望湖楼下水如天”
“忽”字给李白带来了惊喜与感动,也给苏轼带来惊喜了吗?
(因为苏轼看到了“望湖楼下水如天”的美妙情景,齐读这一句。
)
(播放背景音乐)云散了,风停了,雨止了,这时站在望湖楼上的“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引导学生通过换位想象,描述雨后西湖碧水如天的景色,感受景美。
)
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陶醉,钟爱西湖的大诗人苏轼又一次醉了,这回他是醉在了西湖的景中。
六、回归整体、背诵全诗
醉于酒,更醉于山水之美,苏轼禁不住提笔写下了千古名篇……(生齐诵全诗)
醉于酒,醉于景,我们更醉于诗,大家都来当一回诗人……(生齐诵全诗)
最后让我们带着对这场雨的惊叹,和雨后景色的陶醉,一齐背……(生齐背全诗)
七、作业设计
1.背诵古诗。
2.改写短文《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板书设计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云、雨、风、天和水美丽雨景
第3课时
一、语言导入,理解词题
1.宋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今天,让我们回到八百多年前的南宋,与辛弃疾一同欣赏夏夜美景吧!
2.一起读题目《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是什么?
夜行黄沙道中又是什么?
让学生了解:
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题。
从词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3.作者简介: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先听老师来读读这首词,注意听读音和节奏。
课件展示: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师:
请同学们自由地练习朗读这首词,老师给你们提出朗读要求,好吗?
请看屏幕: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节奏。
读不好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有疑问的地方可以标出来。
3.指名读词,师相机评价。
预设:
有些字音读不准,要多读几遍。
如“山”“枝”强调读翘舌音;“明”“清”“鸣”强调读后鼻音。
句中的停顿要掌握好,重点指导朗读:
稻花香里|说丰年;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4.要想读得更有韵味,平仄读得要有区别。
知道平仄怎样读吗?
导读:
平就是第一、二声,读得长一点轻一点,仄就是第三、四声,读得短一点重一点,这样才有美的韵味。
请孩子们再自由地朗读,读出韵味来。
5.抽生读,再指导。
师生合作读。
三、借助注释,理解词意
1.出示自学提示:
(1)根据课文注释,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2)小组讨论,议一议如何理解这首词。
2.出示课文插图,理解词的意思。
上阕的意思是: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清凉的晚风中传来远处的蝉叫声。
一阵阵浓浓的稻花香扑鼻而来似乎在告诉(行人):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这时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欢叫声。
下阕的意思是:
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
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四、想像画面,境中悟情
1.师:
孩子们,词中说伴随着清风吹佛,传来阵阵稻花香和蛙鸣声,仿佛是青蛙们在争说丰年,那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这儿的“说”字,只是青蛙在说吗?
还会有谁在说?
师:
是呀,词人闻着飘于黄沙岭的稻花香,感受着田野的一派生机,多么盼望有一个丰收年呀!
孩子们,你们融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感受到了词中所描绘的意境。
这是一个诗情画意的月夜!
一个勃勃生机的田野!
2.师:
这么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词人完全沉浸在展望丰收的巨大喜悦之中,浑然不觉天气的变化,他猛一抬头,看到了——读“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此时他的心里怎样想的?
3.提出质疑:
词人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边,词人为什么找不到了呢?
4.词人可能因为天黑、心急、树茂而没发现旧时的茅店,后来怎么看见了?
哪个词体现了词人的惊喜之情?
让他惊喜的是什么?
师:
带着这份惊喜再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个发现让词人倍感惊喜,这份惊喜让这次夜行乐趣横生。
孩子们,你们的声音中透出一股喜悦,体会到了词人的愉快感受。
五、联系生活,内化情感
1.你还知道辛弃疾的哪些田园词?
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2.从“路转溪桥忽见”,你感受到什么?
你生活中有过这类情况吗?
说一说。
由此你想到了哪句诗?
师:
大声读出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们面对困难、挫折,不退缩不畏惧,勇往直前,那么,前方将充满光明与希望。
3.课文小结:
在你们人生的路上,时常会有这样的峰回路转的惊喜,你们肯定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起辛弃疾的这句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让我们再次带着欣赏的目光,有感情地读读这首词,感受词人的真挚感情和匠心独运。
板书设计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读音韵 解词意
入词境 悟词情
《浪淘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字,会写一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诗中意境,感受黄河气势磅礴,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诵读.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和用词的生动传神.
能力培养:
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并能将所想有条理地表达。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一首古诗——《浪淘沙》,作者唐代诗人刘禹锡.他创作的《浪淘沙》共九首.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一首.
二,读通读顺.
1、自由地朗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多练读几遍,还可以同位互读.
2、指名读,正音(板书:
簸bǒ),“曲”是多音字还读qǔ为什么读qū
三,读懂诗意.
1、借助注释和插图试着自己说说诗意.有不懂的字词,可以和小组同学交流.
2、交流
预设一:
万里沙
为什么理解沙多?
你想想"万里"还形容什么?
"万里沙"不仅告诉我们水里夹带着大量泥沙,其实还告诉我们黄河河流漫长.
预设二:
浪淘风簸
形容浪怎样?
为什么浪大?
(风大掀起巨浪,浪头很高,波涛汹涌)
预设三:
自天涯
"自"什么意思,"自"字典里有许多意思,其中有"自己"也有"来自",好像来自遥远的天边.
3,这些字义理解了,谁能说出诗意呢可以说一句也可以说整首诗.
(曲曲折折的黄河黄沙万里,大风大浪裹挟着泥沙从天边奔流而下。
现在,沿着黄河往上走,一直走到银河去,到牛郎织女的家里去看看吧!
).
四,品读想象,指导诵读.
(过渡)诗人站在黄河边,望着滚滚的波涛,他浮想联翩写下这千古佳作.(课件师范读)
交流:
诗人用短短四行描绘出生动的画面,你最欣赏其中哪一行诗所描绘的画面呢
你想象到什么?
你是从哪些字词中想象到的?
预设:
九曲黄河万里沙
九曲弯——蜿蜒曲折弯曲悠长像巨龙盘旋
万里沙沙多长——河流漫长,自西向东绵延万里。
(课件)解说这就是九曲黄河,从高空俯瞰,如巨龙蜿蜒盘旋.它是中国第二长河,是世界第五大河流,流经九个省和自治区.
带着感情齐读.
过渡:
同学们,欣赏了黄河的远景图,你还欣赏黄河的哪一幅画面
浪淘风簸自天涯
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所感吗?
波涛汹涌惊涛骇浪巨浪滔天一泻千里
奔腾咆哮震耳欲聋排山倒海气势磅礴气吞山河
师:
能读出这种画面吗?
指名读
从"浪淘风簸"中似乎看到黄河一浪高过一浪,你还想象到什么?
带着感受读、请女生读\男生读\全班齐读.
(课件)解说:
这是黄河源头,发源于青藏高原,经过一段平缓的河流,穿越峡谷劈开万刃山波涛滚滚向东流惊涛骇浪巨浪滔天如千万匹骏马奔腾多么惊心动魄的气势!
多么雄伟壮丽的奇观!
来,我们一起读,九曲——
(过渡)我们欣赏了黄河远景和咆哮图,你再读读三四行诗句,想象一下牛郎织女的家是什么样子?
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指名读三四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指导朗读
五,尝试背诵
六,课外拓展
黄河——伟大的母亲河,民族的摇篮,灿烂文化的发源地,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它吟诵.同学们,用刚才的感觉自己试着读一读这些描写黄河的诗句.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2,黄河远上白云间jiàn,一片孤城万仞rèn山.(唐)王之涣《凉州词》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留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谁来为大家朗读我们一起来读.
七、作业
发挥想象,自由编写故事。
故事的情节要合理、生动。
板书设计:
浪淘沙
qū(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bǒ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江南春
一、教学目标:
1、朗读古诗,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从中感受自然美。
体会诗歌内在的节奏美。
2、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借物抒情的方法,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现在是什么季节?
同学们说一说关于春天的四字词语
2、前段时间有一期节目特别火,就是中国诗词大会。
里面有一个环节,特别有趣,就是飞花令,今天咱们也来玩儿一玩儿好不好,全班分两组,说关于春天的诗句。
3、引出诗题“江南春”
(二)、学古诗,整体感知
1、解释题,知作者。
江南的春天。
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介绍作者: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著名的诗人散文家,诗以七绝最为出色。
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2)分组读。
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三、反复诵读,体会诗意
(一)抓字眼,明诗意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集体订正。
3、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4、体会第一句诗的意思。
可指名让学生说(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
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
5、提问,诗歌的后两行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晴景吗?
多诵读,悟诗情
6、学生默读后两行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及时的补充背景知识(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
)
7、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8、教师小结:
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
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6、练习背诵古诗。
7、扩充两首描写江南的古诗
四、结合图画,进行小练笔
出示一幅江南春景图,学生看图练笔,可以练写几句话,也可以写几句诗,还可以尝试写五言或七言.
五、拓展延伸
师: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赞美春天吧!
春游曲绝句
【唐代】王涯【唐代】杜甫
万树江边杏,迟日江山丽,
新开一夜风。
春风花草香。
满园深浅色,泥融飞燕子,
照在绿波中 沙暖睡鸳鸯。
大林寺桃花晚春
【唐代】白居易【唐代】韩愈
人间四月芳菲尽,草树知春不久归,
山寺桃花始盛开。
百般红紫斗芳菲。
长恨春归无觅处,杨花榆荚无才思,
不知转入此中来。
惟解漫天作雪飞。
六、作业
选一首古诗,用上自学方法自学。
七、板书设计
江南春
杜牧(唐)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江南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一个生字。
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2、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
教学难点
1、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试着用自己的话自己描写身边的景色。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诗句导入,创设氛围
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关于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春晓》、《咏柳》等。
师:
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同学们在你的头脑中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生: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李白)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
解释诗题,介绍作者。
引出诗题“江南春”:
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
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介绍作者:
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他和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师:
我们以前学过这么多写春天景色的诗句,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江南春作者是怎么来描写春日的景色的。
二、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边读边思考:
《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景色。
(解释词语:
“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楼台”、“四百八十寺”)师:
谁可以来说说对作者有哪些了解吗?
生:
略。
师:
通过课前的预习和刚才的自读,老师已能感受到大家能熟练地朗读这首诗了,能不能读出来让大家欣赏欣赏。
生:
略。
师:
大家都能熟练地朗读这首古诗了,那么读了这首古诗,你想到了什么?
(描绘出了春天怎样的一幅画面?
)你是否看过类似的春景呢?
当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4)指名朗读,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三、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1、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2、前两行——写景。
A、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B、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边读边思考:
《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
(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三首 部编版 六年级 古诗 精品 教案